第四章_机械运动系统的方案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62
11-1 机械运动系统方案设计的内容 11.2 机械运动系统功能结构的建立 11.3 确定机械运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11.4 机械运动系统工艺动作过程的构思与分解 11.5 机构选型及其系统组成 11.6 机械执行系统间运动的协调设计和运动循环图 11.7 机械运动系统方案的构思与拟定 11.8 机械运动系统方案的评价机械运动系统方案设计的内容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设计,是指机械运动系统的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阶段 是决定产品性能、成本及竞争能力的关键环节。
对设计师而言,则是最具吸 引力,同时也最具挑战性的工作。
11.1.1 机械运动系统的概念从运动学角度考察,机械系统的 基本功能是机械运动的生成、传 递与变换。
在机械系统中,动力 系统(即原动机)生成原始的机械运动,然后经传动系统(传动机构)的 传递,最后由执行系统(执行机构)变换成为期望的运动形式之后输出。
运动的传递与运动形式的变换是机构的基本特性。
从而,—般将传动系统 与执行系统统称为“机械运动系统”,亦称为“机构系统”。
机械运动系统方案设计的内容11.1.2 机械运动系统方案设计的流程机械运动系统的方案设计,是指在设计任务明确之后,通过建立功能结构、 确定工作原理、工艺动作过程的构思与分解、机构的选型与组合以及方案评价 等步骤,形成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过程。
其基本程序如下。
由设计任务出发,将总功能分解,建立机械运动系统的功能结构 根据相应的功能来选择工作原理,不同的工作原理将形成不同的运动方案 从工作原理出发,进行工艺动作过程的构思与分解,形成原理解 选择合适的机构及机构组合来实现所要求的工艺动作,形成各种备选方案 通过方案评价来选择最佳方案。
机械运动系统功能结构的建立对于机械产品而言,其用途或所具有的特定工作能力,称为机械产品的功能。
一台机器所能完成的功能,则称为机器的总功能。
在实际工作中,要设计的机械产品往往比较复杂,难以直接求得满足总功能的 功能原理方案,因此必须采用系统分解的原理进行功能分解,将总功能分解为多 个功能元,再分别对这些较简单的功能元求解,然后利用组合的方法,形成多个 对总功能求解的功能原理方案。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简介机械运动方案设计是在机械工程领域中,针对特定的需求和目标,设计出适合的机械运动方案。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涉及到运动学、动力学、材料力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以及相关的工程设计原理和技术。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制造业中,机床的运动方案设计决定了机床的加工能力和精度;在机器人领域,机器人的运动方案设计决定了机器人的动作灵活性和工作效率。
因此,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对于实现特定的运动需求和优化机械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过程机械运动方案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运动需求: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确定机械系统需要实现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参数。
例如,确定机床的加工速度和精度要求,或者确定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和运动速度要求。
2.运动分析:根据运动需求,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确定机械系统的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
运动分析可以使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等方法进行。
3.结构设计:根据运动分析的结果,设计机械系统的结构和零部件。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机械系统的刚度、稳定性和重量等因素。
4.动力传递设计:根据运动分析的结果和结构设计的要求,设计机械系统的动力传递装置,包括传动轴、联轴器和传动装置等。
动力传递设计需要考虑到传动效率、传动比和扭矩传递能力等因素。
5.控制系统设计:根据运动分析的结果和结构设计的要求,设计机械系统的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算法等。
控制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等因素。
6.性能评估和优化:通过实际测试和仿真分析,评估机械系统的性能,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优化设计。
性能评估和优化可以包括加工精度、工作效率、能耗和噪声等指标。
7.制造和调试:根据设计结果,制造机械系统,并进行调试和测试。
制造和调试过程需要考虑到材料和工艺等因素。
设计原则在机械运动方案设计过程中,有一些常用的设计原则和准则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出满足要求的机械系统。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机械系统通常由原动机、传动部分、执行机构与控制部分等组成。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得主要内容就是:根据给定机械得工作要求,确定机械得工作原理,拟定工艺动作与执行构件得运动形式,绘制工作循环图;选择原动机得类型与主要参数,并进行执行机构得选型与组合,随之形成机械系统得几种运动方案,对运动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评价与选择;对选定运动方案中得各执行机构进行运动综合,确定其运动参数,并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在此基础上,进行机械得运动性能与动力性能分析.一、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得步骤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得一般过程如下:构思机械工作原理,针对设计任务书中得规定得机械功能,构思实现该功能所采用得科学原理与技术手段,即机械得工作原理;由工作原理进一步确定机械所要实现得工艺动作,复杂得工艺动作可分解为几种简单运动得合成,选用适当得机构实现这些运动就就是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得主要任务。
二、绘制机械工作循环图(又称运动循环图)针对机械要实现得工艺动作,确定执行构件得数目,为了实现机械得功能,各执行构件得工艺动作之间往往有一定得协调配合要求,为了清晰地表述各执行构件运动协调关系,应绘制机械得工作循环图。
机械工作循环图也就是进行机构得选型与拟定机构得组合方案得依据。
三、选择执行机构类型根据执行构件得运动形式与运动参数,选定实现执行构件工艺动作得执行机构,并将各执行机构有机得组合在一起,以实现机械得整体工艺动作.在进行执行机构选型时,应首先满足执行构件运动形式得要求,然后通过对所选机构进行综合、组合、变异与调整等,以满足执行构件得运动参数与运动特性等要求。
一般来说,满足执行构件工艺动作得执行机构往往不就是一种,而就是多种,故应该进行综合评价,择优选用。
四、绘制机械运动示意图依据机械工作性质与工作环境等,合理选取原动机类型;原动机得运动与动力经传动系统得传递与转化后,驱动执行机构得主动件,使执行机构实现预期得工艺动作.根据机械得工作原理、执行构件运动得协调配合要求,与所选定得各执行机构,拟定机构得组合方案,画出机械运动示意图,这种示意图就表示可机械运动配合情况与机构组成情况,代表机械运动系统得方案,对于运动情况比较复杂得机械,机械运动示意图还可以采用轴测投影得方法绘制出立体得机械运动示意图.五、执行机构得尺度综合根据各执行构件与主动件得运动参数,以及各执行构件运动间得协调配合要求,同时考虑执行机构得动力性能要求,确定各执行机构中构件得尺寸与几何形状(如凸轮廓线)等.六、绘制运动机械简图针对各机构尺度综合所得结果,进行机构得运动分析与动态静力分析,并从运动规律、动力条件、工作特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机构其它相关尺寸。
机械原理课程教案—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使学生掌握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基本概念2.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原则3.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方法4.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步骤5.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步骤。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机械原理解决问题。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设计经验和心得。
四、教学准备1. 教案、PPT及相关教学资料。
2. 案例素材及分析工具。
3.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意义和应用领域。
2. 新课:讲解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设计方法和步骤。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概念和方法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布置课后练习题,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小组项目: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创意和实施能力。
4.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分享。
七、教学拓展1.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软件应用:介绍相关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设计效率。
2. 创新设计比赛:组织学生参加机械系统设计比赛,激发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企业参观:安排学生参观机械企业,了解机械系统设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2. 同行评价:与其他教师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