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及营养管理剖析
- 格式:ppt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53
葡萄需肥特性(一)葡萄对环境的要求葡萄是落叶的多年生攀缘植物,喜光,在充分的光照条件下,叶片的光合效率较高、同化能力强、果实的含糖量高、口味好、产量高。
葡萄是一种席温果树,耐寒的能力较差。
只有气温上升到10℃时才开始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18℃以上。
其中萌芽期需要的温度较低为10~12℃,花芽分化期要求的温度较高、最适温度为25~30℃,若温度低于14℃将影响葡萄的正常开花。
成熟期的适宜温度为28~32℃,温度低于15℃果实将不能充分成熟。
对于冬季温度较低的地区,在葡萄越冬时需注意防止冻害的发生,特别是葡萄的根系耐寒的能力较差,一般在-10℃左右时有些品种即可受冻,应注意保护。
为提高葡萄的抗冻能力,生产上常用耐寒的品种或野生的山葡萄作砧木进行嫁接。
葡萄是喜干忌湿植物,一般年降雨量在600~800毫米地区最适于发展葡萄。
但我国的主要葡萄产区,雨季多集中在夏秋之间,此时气温较高,多数果实进入浆果成熟期,容易引起裂果或其它病害,降低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而降雨量小,又有水浇条件、土层深厚的地区较适于葡萄的栽种,如我国的吐鲁番、黄土高原地区等。
葡萄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除含盐量较高的盐土外,在各种土壤上都可生长,在半风化的含沙砾较多的粗骨土上也可正常生长。
虽然葡萄的适应性较强,但不同品种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能力有明显的差异;一般欧洲品种在石灰性的土壤上,生长较好,根系发达,果实含糖量高、风味好,在酸性土壤上长势较差;而美洲种和欧美杂交种则较适应酸性土壤,在石灰性土壤上的长势就略差。
此外,山坡地由于通风透光,往往较平原地区的葡萄高产、品质也好。
(二)葡萄的营养特性1.葡萄的根系特性葡萄是蔓性果树,具有生长旺盛、极性强烈,营养器官生长快速,根系也较发达。
葡萄的根系因繁殖的方法不同,根系的分布有一定的差异。
一般用扦插繁殖的植株,没有主根、只有粗壮的骨干根和分生的侧根及细根;在土层深厚的土壤中,葡萄的根系分布较广,可深达2~3米,因此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
葡萄土肥水管理全解,看这一篇就够了!种葡萄的你不能错过葡萄土肥水管理技术之一俗话说的好,“庄稼一只花,全靠肥当家”。
葡萄施肥与其他果树一样,即需要N、P、K、Ca等元素,也需要Zn、B、Mn等微量元素。
要想用好肥,就要知道各种肥料的作用。
一、主要矿质元素的作用二、N、P、K三元素的使用比例和施肥量三、施肥时期四、叶面施肥一、主要矿质元素的作用1.氮(N):氮素供应不足,葡萄植株无法正常生长。
在适当的氮素条件下,葡萄萌芽整齐,授粉、受精、座果良好,不仅保证当年丰产,而且果实品质好,还影响次年产量。
如氮肥过多,则叶片薄大,新梢徒长,落花落果重,座果率下降,枝条不充实,果着色不良,成熟延迟,品质下降,酿酒则酒质不佳。
在葡萄的施肥上:一是避免大量施用以氮肥为主的有机肥和化肥,造成肥料比例失调,出现氮肥过多的不良症状;另一方面避免氮肥相对不足,有时因为果实负载量太高,土质贫瘠或整形修剪不当,造成果实着色不良,新梢过早地停止生长。
因此,使用氮肥的多少以及何时施用氮肥,一定要根据土地肥力和葡萄的树势状况。
2.磷(P):P是核蛋白、磷脂、核酸的主要成分,主要存在于速长的部位,如花、种子等,葡萄植株所有器官都含磷元素。
供应充足的磷,有利于葡萄开花、座果。
有人进行施磷肥试验,认为随土壤磷酸浓度的增加,座果率提高,果穗增重;磷对葡萄花芽分化的作用比其它元素要明显。
磷肥还可以促进吸收根的生长,增加根的数量,促进枝蔓成熟,增强抗病抗旱抗寒力等。
3.钾(K):葡萄为喜钾植物。
钾对于光合最作用和糖的转运起主要作用。
在浆果成熟期钾促进糖分大量进入果实。
钾对葡萄的重要作用是促进浆果成熟,改善浆果品质,增加浆果的含糖量,促进浆果上色和芳香物质的形成,还能提高出酒率。
施钾肥有利于根系发育,缺钾引起叶缘黄化、枯焦、果穗穗轴和果粒干枯等生理病害。
4.锌(Zn):Zn参与叶绿素和生长素的合成。
缺锌时新梢节间短,叶片小而且失绿,果穗上形成大量无粒小果,常常绿而且硬。
葡萄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葡萄生长量大,盛果期树,80%以上枝蔓、叶均在几个月中生长完成。
成龄葡萄树根系发达,茎杆输送养分、水分能力强,枝蔓生长量大,产量又高,因此,葡萄是一个喜肥作物,需高水肥管理。
葡萄在整个生长与结实过程中,既需氮、磷、钾等常量元素,也需硼、镁、铁、锌等微量元素。
这些营养元素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
此外,叶面喷肥也能补充树体营养。
在氮、磷、钾大量元素中,葡萄需钾量最高,因此葡萄是一种喜钾作物,葡萄果实是富钾水果。
在中量元素钙、镁、硫中,对钙、镁较敏感,这些元素可通过土壤施肥(施钾镁肥)解决。
在微量元素中,对硼十分敏感,花前和花期喷施硼肥可起到增产作用,如何科学施肥, 达到优质高效、经济实惠,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介绍:、施肥原则1、氮、磷、钾要均衡施入。
葡萄是高钾作物,从理论上讲,每生产100kg果实, 需纯氮0.6kg,纯磷0.3kg,纯钾0.84kg,氮磷钾的比例为:1:0.5:1.4,绝不能因为钾肥贵就少施或不施。
2、农家肥和化肥不可互相替代。
农家肥肥效长、营养全,有保水、保肥、改土作用,能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化肥肥效快,可在短时期内满足葡萄生长发育需要, 农家肥和化肥各有特点,不可互相替代。
3、基肥、追肥不可互相替代。
基肥是葡萄施肥中最重要的一环,基肥在秋天施入,可将营养贮藏于葡萄树体内,为第二年发芽、长叶、长蔓、开花用,如树体营养差,第二年再多追肥也无济于事。
4、土施和叶喷不可互相替代。
叶面喷肥吸收快,可使营养快速传到根部,增加根系吸收功能。
叶面喷肥用量少,省工、作用大。
一般应在每次打药时加富万钾或钾上佳600倍。
可明显起到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的作用。
5、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不可互相替代。
葡萄对硼敏感,缺硼极易造成落果和大小粒现象。
因此建议在葡萄花前和花期喷2次高含量的“ 21金硼”。
、施肥技术1、基肥:时间是在葡萄采收后,晚熟品种也应在九月底前完成;应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配有少量的氮、磷肥。
看图识病,葡萄多种缺素症状,如何补充缺乏的营养元素5-8月份,进入葡萄的快速生长期,当前也是需要充足养分的时期。
葡萄是多年生植物,本身具有贮藏养分的特别,如果土壤中缺乏养分,也能正常生长一段时期,但等它表现出缺素症状时,再补充就需要很久时间恢复。
所以发现缺素症状时,要足够重视,及时补补充。
缺氮症状:氮是植物生长关键元素,负责植物茎叶的生长和果实。
缺氮时,矮小,叶色淡绿,叶片薄而小易早落。
枝蔓细而短,停止生长早。
花芽分化延迟,花芽数减少,果实小,坐果少或不结果,产量低,品质差。
缺氮症状补充措施:1、秋施基肥时混用无机氮肥;2、生长期施速效氮肥2-3次。
3、叶面喷施0.3%-0.5%尿素水溶液缺磷症状新梢生长细弱,叶片暗绿带紫色,边缘变红呈现烧焦枯状,花序、果穗小而少、发育慢,着色差缺磷补充措施:叶面喷施磷素肥料,种类有磷酸铵、过磷酸钙、磷酸钾、磷酸二氢钾等,其中以磷酸铵和磷酸二氢钾效果最好。
浓度以0.3-0.5%为宜。
一般幼果膨大期每7-10天喷施1次,共喷3-4次。
钾:葡萄是喜钾植物,钾能增加浆果的含糖量,促进上色和芳香物质形成,提高品质。
缺钾时,叶色浅,嫩叶边缘出现坏死斑点,干旱条件下,坏死斑分散在叶脉间组织上,叶缘变干,往上卷或往下卷,叶肉扭曲和表面不平。
嫩叶缺钾夏末秋初,新梢基部阳光照到的老叶,变成紫褐色或暗褐色,从叶脉间开始,之后覆盖全叶的正面。
着色期成熟的果粒成为钾汇集点.其它器官缺钾更为突出。
叶脉间的叶肉发褐严重缺钾的植株.果穗少而小,穗粒紧,色泽不均匀,果粒小。
果穗少、小、紧补充措施:6~7月份可叶面喷500倍液硫酸钾或300倍液磷酸二氢钾,树体内钾素含量很快增高,叶片和果实都可能恢复正常。
根部施肥。
每株施草木灰0.5kg或硫酸钾80~100g,也可施氯化钾。
缺硼硼元素对植物花期生长分化具有重要影响,葡萄如硼不足,花序瘦小、花粉管发育差、落花落果、生长点枯死。
硼不能从植株的老叶移动到幼叶,因此,症状最早出现在幼嫩组织。
葡萄的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葡萄的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葡萄含糖量高达10%-30%,以葡萄糖为主。
葡萄中的多量果酸有助于消化,适当多吃些葡萄,能健脾和胃。
葡萄中含有矿物质钙、钾、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b1、b2、b6、c和p等,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常食葡萄对神经衰弱、疲劳过度大有补益。
把葡萄制成葡萄干后,糖和铁的含量会相对啬,是妇女、儿童和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
我国历代医药典籍对葡萄的药用均有论述。
中医认为,葡萄味甘微酸、性平,具有补肝肾、益气血、开胃力、生津液和利小便之功效。
《神农本草经》载文说:葡萄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
久食,轻身不老延年。
”葡萄不但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还可用于食疗:头晕、心悸、脑贫血时,每日饮适量的葡萄酒2-3次,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干葡萄藤15克用水煎服可治妊娠恶阻。
《居家必用》上还曾记载葡萄汁有除烦止渴的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葡萄还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葡萄具有极高的观赏性,人们将其制作成各种盆景放置室内,清香幽雅美观别致;或在居室前后栽植,藤蔓缠绕,玲珑剔透,芳香四溢,是美化环境的佼佼者。
然而,葡萄的巨大经济价值主要在于酿酒,全世界80%的葡萄都用于酿酒。
但是,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葡萄被酿成果汁,成为味美多效的营养保健果品。
其不但能治疗多种疾病,直接饮用葡萄汁还有抗病毒的作用。
类黄酮柑橘类水果所含的类黄酮有三种类型:ⅰ型是以芦丁为代表的一般性黄酮类;ⅱ型是橘皮苷、柚皮苷之类柑橘类水果特有的黄烷酮;ⅲ型是其他蔬菜水果中至今尚未发现而只有柑橘类才具有的柑橘黄酮等含有聚甲氧基的特殊黄酮类物质。
类胡萝卜众所周知,许多蔬菜、水果中含有类胡萝卜素,这是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的万分。
对类胡萝卜素的生理功能及其机理的研究近年发展很快,我国也已利用这类物质研制成一些保健食品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香豆素柑橘中所含有的香豆素是目前已被科学家充分肯定的抗癌(抗癌产品,抗癌资讯)物质。
葡萄营养特性及科学施肥技术摘要:葡萄是一种常见的水果,种植量巨大,但是一些葡萄栽植人员在栽培管理以及施肥过程当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葡萄的产量,无法有效提升经济效益。
本文针对于此展开分析,阐述葡萄的营养特性以及科学的施肥技术,希望可以为相关栽植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葡萄;营养特性;科学施肥技术引言:现阶段,葡萄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水果之一,有着适应性强、分布广泛、便于管理以及产量高等特点,而且营养丰富,因此备受广大人们的喜爱,给众多种植人员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但是现阶段众多果农在栽培过程中,没有深入了解葡萄的营养特性,无法采取合适的施肥技术,从而造成其品质的下降,产生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科学施肥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葡萄的生长以及营养特性葡萄是一种根系发达的植物,有些葡萄的根系甚至可达4.5米以上,而且这些根系通常并没有显著的休眠期,也就是说它们可以在一年四季进行生长,因此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较高。
通常情况下,葡萄的生长会历经以下几个时期:其一树液流动期,该阶段主要是在春季,这时葡萄的根系开始明显活动起来,主要的特征表现为树体上的伤口出现伤流液,会持续到芽萌动时;其二萌芽到开花时期,一般情况下,每年的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葡萄就会进入该时期,持续的时间约为25-55天左右,在此期间我国大多数的地域气温逐渐上升,土地温度也呈现上升态势,葡萄在此条件下进入萌芽时期,其芽内的花序进入分化时期,新梢开始生长,生长的速度为一年当中最快的时期,因此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也会增多,倘若在此期间出现营养不良或者干旱的情况,会降低葡萄产量以及质量,甚至还会影响下一年葡萄的生长情况。
其三开花期,一般每年四月上中旬就会进入开花期,持续时间约为5-14天,盛花后9天左右的时间内是葡萄落果的关键阶段,在此期间需要加强营养补充,倘若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多,以及一些低温和阴雨等不良条件下,都会影响葡萄的产量以及质量;其四浆果生长期,顾名思义就是葡萄在成熟前的生长时期,一般为每年的四月份进入,时间会持续2-3个月,需要大量的营养补充,一旦营养缺乏就会造成果实脱落,种植人员需要加大在此期间的施肥力度;其五成熟和落叶期,是指葡萄成熟期前后直到落叶的一段时间,在此期间葡萄的叶片会继续制造营养物质,但会逐渐向根部以及枝蔓中进行贮存,树木中的水分开始减少,淀粉量增加,细胞浓度上升,这是葡萄在为抵抗寒冷的冬天做准备,因此需要在此时间增加施肥的力度,为此创造有利条件;其六休眠期,当气温逐渐转冷,葡萄树叶掉落,生命活动显著降低,进入休眠期,为下一年的生长发育做准备。
·59·59农学经济一直以来,葡萄的种植范围都比较广,产量居多,不仅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还便于管理,营养价值高,营养也很丰富。
那么作为人们摄取微量元素的重要产物,做好葡萄的栽培与施肥技术至关重要。
而现如今在葡萄的种植过程中,其栽培与施肥技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不仅影响葡萄的产量,还进一步影响葡萄的质量,因此,相关人员应不断更新葡萄的栽培与施肥技术,在保障农民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葡萄的总品质。
1.葡萄的营养特性1.1葡萄的根系特性。
葡萄树生命力顽强,生长旺盛,营养全面,根部也较为发达,由于葡萄的种植方法不一,根部的分布情况也不相同。
一般情况下,扦插繁殖的葡萄株,只有侧根和细根,没有主根,并且葡萄根系在土壤中分布较广,最深可达三米左右,所以,葡萄的抗旱能力也比较强。
1.2葡萄对营养的需求。
和其它植物相比,葡萄既需要吸收钾、钙等多种微量元素,但也有自身的营养需求特点。
如栽培葡萄的土壤较好,到了来年葡萄树便可开花结果,也可顺利进入丰产期。
由于葡萄的根系较深,有很多侧根却没有主根,那么为了使葡萄快速进入丰产期,做好葡萄根系的施肥工作最为重要。
有研究表明,在种植葡萄前期做好翻耕工作是保障土壤肥力的关键因素,每一吨葡萄可吸收12斤氮素和14斤左右的钾素。
2.葡萄施肥技术2.1氮肥的施用。
氮元素是葡萄最为重要的营养元素,每100公斤葡萄可吸收10斤左右的氮元素,因此氮元素对葡萄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
在适当范围内施加氮元素,不仅可以增加葡萄的枝叶数量,还可增强葡萄的生长能力,促进葡萄开花结果,起到高产的作用。
但是氮元素的使用也不宜过多,如氮元素施加过多,则会引起葡萄树徒长,从而导致落果现象,进一步降低葡萄的产量。
在施加肥料的过程中,会存在部分肥料流失等情况,不能被葡萄根部吸收,所以,施加氮肥最好在葡萄采果后立即进行,此时葡萄生长高峰期还未结束,施入氮肥可迅速被葡萄根部吸收,从而增加葡萄树的营养储备量,促进葡萄开花结果。
葡萄大量元素氮磷钾总结1、氮磷钾于葡萄植株的分布情况:氮的含量以叶片最高其次为新根,新梢;磷的含量以新根最高,叶片和新梢次之;钾的含量以果实最高,其次是叶片,旧梢。
氮的积累量以叶片最多,果实次之;磷的积累量以果实最多,叶片次之;钾的积累量以果实最多;所以就有我们常规说的氮长叶,磷长根,钾长果。
2、氮磷钾不同吸收时期:葡萄对氮素的吸收,从萌芽时即开始,从展叶至开花期前后对氮素的需求量最大;在新梢旺盛生长和浆果膨大期吸收磷最多,在浆果成熟期间,茎叶中的磷向果实中大量转移,采收后,茎叶和根系中磷的含量又有所增加;在整个生长季节中都吸收钾,但随着浆果的膨大,钾的吸收量明显地增加;所以有了我们常说的前期用高氮,中期用平衡,后期用高钾。
3、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膨果前期即转色前,有经验的种植户会发现,在这个时期适量增加氮肥的使用,特别是速效氮肥膨果效果更加显著。
另外根据建水地区去年部分种植户的探索,在底肥时期施用一些速效氮肥,特别是对于采取二次结果的葡萄园,树势恢复较佳,且来年萌芽,花穗等环节表现良好。
这一点也得到了理论的支持,详见葡萄营养元素氮肥篇4、氮磷钾吸收量比较:就吸收量而言,其顺序是:K20>N>P2055、值得注意的问题:磷、钾是葡萄植株体内最易转移的元素,可以再利用,在浆果生长期转移供浆果生长需要,采果后由于生长中心转移,根部吸收的磷、钾等养分在叶片中积累,提高叶片磷、钾的含量.葡萄前、中、后三期叶片的磷、钾绝对含量的变化趋势是:‘前高中低、又升高’,即变化图形呈‘凹’字形.采收后,养分在叶片中相对积累,但增加趋势不同,氮的增加趋势最明显,同时养分也开始向根、茎转移,但由于建水地区采果后仍然光热条件充足,叶片继续生长,不断制造养分。
因此,采果后仍需要重视氮素的补充。
葡萄营养元素及葡萄需肥特点(讲透了!)葡萄养分吸收和利用状况在多方面影响葡萄生长与结果,如枝蔓生长势、成熟度、花芽分化、坐果率、果实品质与产量等,在葡萄优质、高效栽培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健康的葡萄植株需要充足、比例均衡且适时的矿质营养供应,整体营养不足或某种(些)元素的缺乏造成的比例不均衡以及不同生育阶段(物候期)养分供应不适,不但可造成葡萄树势不稳、产量不稳、缺素症严重、果实品质差等现象发生,还会影响或严重影响葡萄对葡萄病虫的抗病抗虫性。
因此,营养调控不但是葡萄栽培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而且是葡萄病虫害防治的基础。
一、营养元素特征与葡萄需肥特点:葡萄和地球上的一切物质一样,是由元素组成的。
在植物体内已发现的70余种元素中,作为必需元素的有16种,即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锌(Zn)、铜(Cu)、钼(Mo)、硼(B)、氯(Cl)。
其中、除C、H、O从空气和水中获得外,其余元素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溶液中以离子形态吸收,这些元素称为矿质营养元素。
在16种必需元素中,植株对他们的需要量相差很大,它们在植物体中所占比例从百分之几十到千分之几。
因此根据植物对其所需量的不同又分为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包括:N、P、K,中量元素包括Ca、Mg、S,微量元素包括:Fe、Mn、Zn、Cu、Mo、B、Cl。
必需元素在植物体中的作用遵循营养元素同等重要律、不可代替律、最低养分定律。
同等重要律:必需元素在作物体内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
不可代替律: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功能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
最低养分定律:作物产量的高低取决于具有最低含量的那种元素的量的多少。
因此,任何一种必需元素的缺乏都会影响葡萄的正常生长发育,而处于相对最低水平的那种元素,或元素之间浓度比例的失调,往往成为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限制因子,只有设法将这种元素的量提高,或设法协调元素之间的浓度比例,才能将葡萄的产量或品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葡萄营养需求特性及施肥技术葡萄是世界水果生产中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水果之一。
它不仅适应性强,分布广泛,而且便于管理,产量高,营养丰富,经济效益高,深受人们的喜爱。
当前我国葡萄栽培面积不断增加,但在日常的栽培管理和施肥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葡萄果品的优质高产[1]。
现对葡萄需要的肥料及施肥方面的技术作如下介绍。
1葡萄对营养的需求特性葡萄与其他果树相比,对养分的需求有共同之处,如都需要氮、磷、钾、钙、镁、硼、锰、锌等各种营养元素。
氮素对于葡萄生长结果有极明显的影响和作用。
氮肥对葡萄生长和结果反应最为敏感。
充足的氮素可使葡萄芽提早萌发,适量的氮素对开花、受精、坐果及花芽分化有利,同时可获得丰产而不降低品质。
氮素过多时,会引起枝叶徒长,不利于坐果,延迟浆果成熟,着色差,品质下降,使花芽分化不良等。
氮素不足时,叶片呈黄绿色,薄而小,新梢纤细而节间短,落花落果严重,影响花芽分化,植株易出现早衰早落果现象。
磷对促进花芽分化、受精坐果有良好的作用。
充足的磷能加强根系的形成和生长,并对浆果成熟和品质有良好的作用。
主要反映在浆果的含糖量、色素和芳香物质增加,含酸量减少,有助于枝蔓成熟和增强抗寒、抗病性。
磷多于钾时,能降低枝蔓的抗寒性,过多时会影响氮和铁的吸收,反映在叶片黄化或白化。
钾可促进果实成熟、提高含糖量、降低含酸量。
钾充足时,果实耐贮运性增强,并促进花芽分化,枝条充实,提高抗病力和抗寒性。
钾过多时,常出现缺镁症。
施硼可提高受精率和坐果率。
缺硼时枝条节间缩短,花穗变小。
可在花前、花后喷0.05%~0.10%的硼砂液。
锰有促进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作用,提高果实的含糖量,降低含酸量。
锌能增强光合作用,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密切关系,能促进果实着色加深。
2葡萄施肥技术2.1施肥量葡萄的施肥量由于各地土壤、肥料种类、树龄、植株发育状况等不同而不同。
大约每产100 kg葡萄在1年中需施入纯氮0.5~1.0 kg、磷0.2~1.0 kg、钾1.0~1.5 kg。
图解:葡萄生长各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与判断葡萄植株从萌芽生枝到开花结果,每个生长阶段都需要大量营养物质。
为了保证葡萄植株的正常生长、结果和果实品质,必须每年向土壤中增施有机质肥料和化学肥料,以满足生长和结果的需要。
因此,充分了解葡萄的需肥特点,合理、及时、充分的保障植株营养的供给,是保证葡萄生长健壮、优质、稳产的重要前提条件。
植物对营养物质所需量的不同又分为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包括:N(氮)P(磷)K(钾)中量元素包括Ca(钙)Mg(镁)S(硫)微量元素包括:Fe(铁)Mn(锰)Zn(锌)Cu(铜)Mo(钼)B(硼)Cl(氯)。
必需元素在植物体中的作用遵循营养元素同等重要律、不可代替律、最低养分定律。
同等重要律:必需元素在作物体内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
不可代替律: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功能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
最低养分定律:作物产量的高低取决于具有最低含量的那种元素的量的多少。
葡萄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各元素肥料需求侧重是不同的。
一般在定植后的头年以氮素肥料为主,以满足枝蔓发育生长。
在结果年份,在一年之中,葡萄植株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对不同营养元素的需求种类和数量有明显的不同,一般在萌芽至开花前需要大量的氮素营养,进入开花期要施足硼肥,以满足浆果发育需要。
坐果后,为确保产量和品质、花芽分化,需要施足磷、钾、锌元素;果实成熟时需要钙素营养;采收后,还需要补充一定的氮素营养。
萌芽期前期:用高磷的配方促根,也会添加钙在水溶肥中,以促进葡萄根系生长。
新梢生长期:新稍生长期对氮的需求很高,主要是用高氮的配方,以此促进新稍开花坐果:开花前后是冬芽开始花芽分化的时候,因此选择高磷配硼钙来促冬芽花芽分化。
膨果期:幼果生长期对氮、钙的需求旺盛,葡萄细胞分裂伸长,新稍也在生长,需要高氮配方加高钙配方。
到硬核期(第二次膨果),配方中氮的含量要逐渐下降,钾的含量逐渐上升。
转色期:转色期使用钾镁来促进葡萄着色,均匀着色,提高含糖量和品质,还能补充硼、铁、锌等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