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文献科技报告检索培训知识
- 格式:pptx
- 大小:8.03 MB
- 文档页数:83
科技⽂献检索绪论1.信息、知识、情报、⽂献的概念是什么?信息是被反映事物属性的再现。
信息不是事物本⾝,⽽是由事物发出的消息、指令、数据等所包含的内容。
知识是⼈类认识的成果和结晶,是⼈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情报就是⼈们在⼀定时间内为⼀定⽬的⽽传递的具有使⽤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献是各种知识或信息载体的总称。
2.试述科技⽂献检索的定义及作⽤。
所谓科技⽂献检索,是指对⽂献资料的查找与获得。
科技⽂献检索具有以下五个⽅⾯的意义。
⼀、有利于复合性、开拓性⼈才的培养⼆、有利于促进智⼒资源的开发利⽤,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三、有利于帮助研究⼈员继承和借鉴前⼈的成果,避免重复研究和⾛路弯四、有利于节省研究⼈员查找⽂献的时间,提⾼科研效率五、有利于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科技⽂献有什么特点?现代科技⽂献的发展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1.数量急剧增长2. 内容交叉重复3. ⽂献出版分散4. ⽂献失效加快5. ⽂献语种增多6.⽂献载体电⼦化,⽂献传播⽹络化4.试述⼀、⼆、三次⽂献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次⽂献也称⼀级⽂献或原始⽂献。
它是作者在科学研究、教学和⽣产实践中以⾃⼰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创作⽽成的⽂献.⼆次⽂献也称⼆级⽂献或检索性⽂献。
它是⽂献情报⼈员将⼤量分散的、⽆序的原始⽂献进⾏筛选、整理、报道和组织所形成的⽂献。
它们具有按⽂献的内容特征(如主题、分类),或⽂献的外表特征(如著者、篇名等)来报道揭⽰和检索⼀次⽂献的功能,能系统地反映⼀次⽂献信息,为读者提供检索所需⽂献的线索,是查找⼀次⽂献的⼯具。
三次⽂献⼜称三级⽂献或参考性⽂献。
它是指利⽤⼆次⽂献的线索,系统地检索出⼀批相关⽂献,并对其内容进⾏综合、分析、研究和评述⽽编写出来的⽂献。
从⽂献情报的⾓度看,⼀次⽂献是检索对象(⽬标),⼆次⽂献是检索⼯具(⼿段),三次⽂献是情报研究成果(既可作为检索⽬标,⼜可作为检索⼿段)。
第⼆章1. 简述⽂献检索原理。
第一章认识检索1.1检索的含义:信息检索就是用户以查找满足特定条件的信息线索为目的、使用某种方式、借助某种工具、查找信息的过程。
检索由以下阶段组成:用户认识阶段、用户确立信息需求阶段、用户制定检索策略阶段、在检索工具中实施检索阶段、对检索结果进行处理阶段、分析阶段、利用阶段。
检索要素:用户信息需求、信息资源、检索策略、检索效果查全率:用户找到的符合信息需求的信息线索记录数,占其应该找到的符合信息需求的信息线索记录数的百分比。
查全率=a/cⅹ100%,a—用户找到的符合信息需求的信息线索记录数,c—符合信息需求的信息线索记录数查准率:用户找到的符合信息需求的信息线索记录数,占其找到的符合检索条件的信息线索记录数的百分比。
查全率=a/bⅹ100%,a—用户找到的符合信息需求的信息线索记录数,b—用户找到的符合检索条件的信息线索记录数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的途径1.2检索语言:检索语言是文献加工者加工组织与用户查找信息是共同使用的语言。
检索语言分类:基于分类的检索语言、基于代码的检索语言、基于语词的检索语言和基于各种实体名称的名称语言、基于本体的语义检索语言。
文献标引:主题标引(主题分析、概念转换)、分类标引、引文标引、作者标引、出版物标引。
1.2常见的检索工具有:门户网站、搜索引擎、专业检索工具。
检索工具分为:目录型、文摘型、全文型检索工具目录型揭示文献的名称、来源、目录、题录,典型检索工具:OPAC系统、图书馆卡片目录文摘型揭示名称、来源、摘要,典型检索工具: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工程索引(EI)、科学评论索引(ISR)、科学引文索引(SCI)全文型揭示名称、来源、摘要、原始文献,典型检索工具:超星数字图书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Springer Link数据库、ScienceDirect数据库、EBSCO数据库检索工具要素:文献资源、检索点及相关术语,检索式,检索界面,检索词的匹配,检索结果输出方式,检索结果记录分析、统计,检索结果的下载、保存方式,个性功能,使用说明。
第一章网络信息概述一. 基本概念1信息狭义:信号和消息广义: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运动方式的体现,是物质的一种客观存在,它反映了物质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状态与特征。
2 知识按照表述方法可以分为两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又称可编码的知识,是记录于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以通过正常的语言方式传播的知识。
以文字、语言、图像的形式保存下来,如专利、商标、计划、软件设计报告等等。
显性知识是可以编码和表述的,有载体的。
隐性知识又可称为不可编码的知识,是存储在人们大脑里的经历、经验、技巧、体会、感悟、智能等尚未公开的秘密知识,就是你看不见、摸不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难以直接交流和表达出来的知识。
隐性知识的特点是不易被认识到、不易衡量其价值、不易被其他人所理解和掌握3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精确描述:凡是用文字、图形、代码、符号、音频、视频等方式记载在一定载体上的每一件记录,均称为“文献”。
构成文献要素有三,知识、记录与载体方式。
4情报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为一定目的而传递的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钱学森:“情报是激活了的知识”情报是对特定的人而言的,对需要它的人而言是情报,对不需要的人而言它只是信息与知识。
知识与信息转化为情报必须经过传递、只有将特定的知识与信息传递到特定需要的人那里,它们才能成为情报。
传递是情报的一个基本特征。
二. 网络信息的特性1 性质客观性寄附性传递性共享性衍生性时效性2 特点数量大来源广语种多多媒体传播快跨国界内容杂更新快三. 网络信息的资源1 知识信息网站教育和科技部门网站,如:学校、科研单位、学术团体、政府部门等。
2 文献信息网站出版和收藏文献网站。
有数字图书馆,如:超星、书生之家等;数字平台,如: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
四. 网络信息的检索主要信息网站种类:政府网站(.gov)免费教育机构(.edu)科研部门(.ac)商业网站(.com)收费社会组织(.org)互联网络(.net)五.图书馆印刷型文献:图书、期刊、工具书、报纸电子型文献:随书光盘、电子期刊数据库、电子图书及其他数据库1. 按文献内容性质划分(不同加工深度)零次文献(Zeroth Litterature) 是指非正式出版或非正式渠道交流的文献,未公开于社会,只为个人或某一团体所用。
一.填空题:1.组成文献的三个要素分别是:知识,载体,记录方式。
2.文献的类型—按出版形式划分为:科技图书,科技期刊,科技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学位论文,标准文献,产品资料,政府出版物,技术档案。
3.信息检索按检索对象的形式分为: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
4.文献检索语言分为:分类语言和主题语言。
5.主题语言可分为标题词语言,关键词语言和叙词语言。
6.工具。
7.具。
8.9.专利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10.授予专利的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11.专利的审批程序:(1)登记制度(形式审查制度)(2)实质审查制度(早期公开,延迟审查)。
12.数据库是满足一定需要而收集的有序的信息集合。
13.数据库主要由文档,记录,字段构成。
二,选择题:1.一次文献:阅读性图书,科技报告,会议文献,专利说明书,学位论文。
二次文献:目录,题录,文摘,索引。
三次文献:手册,年鉴,百科全书,字,词典以及其他综述和评论性文章。
2.世界上检索专利文献最权威的工具是《世界专利索引》(WPI)。
3.布尔逻辑算符:逻辑“与”:AND,*。
逻辑“或”:OR,+。
逻辑“非”:NOT,-。
4.专利号ZL98117764.6中ZL代表国家或组织代码,98代表申请年代,1代表专利类型属于发明专利(2:实用新型专利,3:外观设计专利),17764代表当年各种专利的流水号。
6代表校验号。
三,简答题:1.在超星数字图书馆的独秀学术搜索中,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一本图书?答:(1)本馆已有的话可以直接下载。
(2)可以向别的图书馆借纸质的图书。
(3)通过图书馆原文传递利用email获得。
太原理工大学的作者发表的文章题目中包含焊接机器人的文献(weld* and robot) wn ti and taiyuan univ wn af管道焊接机器人的自动控制系统(tube or pipeline or piping) wn ti and weld* wn ti and robot wn ti and control王伟写于1999年用英文或法文发表的有关微机的文章(在叙词、题目、文摘中检索) (microcomputer? ?/de,ti,ab or (personal(w)computer ? ? /ti,ab)) and (au=wang wei) and py=1999 and (la=en or fr)四,应用题:1. 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初级检索,高级检索,专业检索初级检索:检索项:篇名,主题,关键词,摘要,作者,第一作者,单位,刊名,参考文献,全文,年,期,基金,中图分类号,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统一刊号(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