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属性文法和语法制导翻译
- 格式:ppt
- 大小:1009.50 KB
- 文档页数:63
第六章 属性文法和语法制导翻译要紧内容:[1] 法制导翻译的大体思想; [2] 属性文法的大体概念; [3] 基于属性文法的处置方式;[4] 在自上而下分析和自下而上分析中的属性计算。
大体要求:[1] 明白得语法制导翻译和属性文法的大体思想和方式, [2] 把握属性的计算方式。
教学要点:本章中,咱们将第一介绍属性文法的大体概念,然后介绍基于属性文法的处置方式,讨论如安在自上而下分析和自下而上分析中实现属性的计算。
讲义摘要:6.1 属性文法一、语义分析的任务一、静态语义分析或静态审查。
例如,类型检查、操纵流检查(操纵流语句必需使操纵转移到合法的地址 )、维数检查、越界检查、名字的作用域分析 等。
二、动态语义处置。
若是静态语义正确,语义处置那么要执行真正的翻译。
例如,变量的存储分派;表达式的求值;语句的翻译(中间代码的生成)。
3、总目标:生成等价的中间代码二、属性文法 一、属性所谓属性,其涉及的概念比较普遍,经常使用以描述事物或人的特点、性质,品质等等。
比如,谈到一个 物体,能够用“颜色”描述它,谈起某人,能够利用“有幽默感“来形容他。
对编译程序利用的语法树的结点,能够用"类型"、"值"或"存储位置"来描述它。
二、属性文法(也称属性翻译文法)属性文法是Knuth 在1968年第一提出的。
它是在上下文无关文法的基础上,为每一个文法符号(终结符或非终结符)配备假设干相关的“值”(称为属性)。
这些属性代表与文法符号相关信息,例如它的类型、值、代码序列、符号表内容等等。
属性与变量一样,能够进行计算和传递。
属性加工的进程即是语义处置的进程。
关于文法的每一个产生式都配备了一组属性的计算规那么,称为语义规那么。
语义规那么所描述的工作能够包括属性计算、静态语义检查、符号表操作、代码生成等等。
3、属性文法的形式化概念形式上讲,一个属性文法是一个三元组:A=(G,V,F),其中 G:是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