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科学第11课 衣食住行的变化
- 格式:ppt
- 大小:4.19 MB
- 文档页数:14
第十一课衣食住行的变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古代人和现代人在衣食住行上存在很大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影片、对比、交流理解古代人和现代人在衣食住行上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善于交流,勇于表达自己。
【教学重难点】1.古代人和现代人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
2.学生对于远古时代的生活比较陌生,对发展进展难以理解。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古时候的人事怎么生活的吗?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3.师:同学们,大家说了这么多古时候的人可能生活的状态,大家有没有觉得古时候的人们的生活和现代我们的生活不一样啊?4.师:是啊,古时候的人和现代人在衣食住行上都不一样,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衣食住行的变化。
(板书)二、看一看,说一说。
1.师:刚刚我们说了那么多古时候的人生活情况,有的同学可以想象的出来,但是有的同学可能还是觉得有点不太明白。
现在我们一起通过小短片来了解下吧~2.播放小短片,学生观看。
3.师:同学们,看了这个短片,你们愿意回到古时候生活吗?为什么呀?4.学生回答,教师指导。
5.师:同学们,刚刚大家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你们说说看,喜欢现在的生活吗?为什么?6.学生回答,教师从衣食住行这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7.师:同学们,我们说了这么多古时候和现在的不一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变化是怎么一步一步产生的吧。
8.展示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的图片给学生看。
9.师:同学们,你们看一看从古至今,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啊?10.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三、想一想,说一说。
1.师:同学们,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呀,你们觉得生活中哪一样发明最方便?为什么?小组进行讨论下。
2.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3.同学们,现在看屏幕,如果我们要把大米磨成米粉,你们觉得用哪一种工具比较省力呢?4.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5.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对比了从古至今人们生活的变化,发现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满了科技。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衣食住行的变化
苏教版
他们用的是研钵和石磨。
现在呢?我们用的是粉碎机。
3、现在我们来体验一下用不同的工具碾碎大米的感觉吧!请同学们分组,每组用研钵、石磨和粉碎机分别碾碎大米,看看用不同的工具碾碎出来的米粉有什么不同。
4、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吗?用粉碎机碾米是不是很方
便快捷?这就是科技产品和工具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古代人和现代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这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工具的改进。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同时也要学会感恩那些为我们带来便利的科技和工具。
授课时间:月日总第课时
衣食住行的变化
教学内容: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35—37页。
学习目标:
1.通过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动手操作等活动,知道衣食住行的变化。
2.懂得科学的进步,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衣食住行的变化。
教学难点:可以描述衣食住行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看了“穿越”视频,你有什么感想?
2.导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板书课题:衣食住行的变化)
二、探索发现
活动一:
1.看图讨论:古时候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现在人们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
2.汇报发现。
3.小结:人们的生活的变化,从衣食住行上可以看出来。
活动二:
4.分别分析:从古至今,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5.完成活动手册第11页,评价手册。
活动三:
6.实践活动:用不同的工具把大米碾成米粉。
7.谈活动感想:你觉得哪种工具最省力?米粉可以做成哪些好吃的食物?
三、总结与拓展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拓展:问问长辈,他们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
板书设计:衣食住行的变化
衣服食物住房出行
越来越好作业设计:活动手册第11页
教学反思:。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第四单元第11课时教学设计3.引导总结展示古今生活的差异(1)(2)追问:你们觉得哪一种生活方式更好呢?人类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方面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呢?二.比较古代人和现代人的衣食住行的变化人类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从古到今经历的是逐步变化的过程,并不是直接从穿兽皮衣服直接到美丽的棉布衣服的。
1.引导学生看“衣”的变化2.引导学生看“食”的变化(1)食物是怎样变化的(2)饮食的变化还体现在“灶具”对比了古今人的生活差异——衣食住行3.看图交流展示:(1)我发现了古代人的生活是这样的天然捕鱼住茅草屋穿树叶、穿草衣捕食野兽没有交通工具(2)我发现了现代人的生活是这样的高楼大厦火车、飞机汽车、自行车米饭、馒头、菜比较优越体会现代生活比古代生活优越性读图——观察——发现——交流——在探究1.衣着的变化:穿兽皮——长袍马褂——漂亮的衣裙2.讨论饮食的变化(1)从古到今食物的变化是:烤生鱼、野兽肉——满汉全席——饮食种类越来越丰富,花样越来越多(2)从古到今“灶具”的变化是:自然取火—把木头架起来烧火——煤炭炉—烧火设计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总结,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设置问题,通过逐步提问,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念,使感情不断的升华在“图”中看变化,在“说”中不断的让知识融会,发挥集体的力量,让学生既锻炼说的能力,又要锻炼听得基本素养3.引导学生看“住”的变化4.引导学生看“行”的变化5.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衣食住行的变化,引发了我们什么样的思考?追问:想一想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呢?6.问问长辈,他们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三.用不同的工具把大米碾成米粉1.有一堆大米,你会用什么办法将下列大米碾成米粉呢?提出要求:(1)请小组内的同学们讨论你知道哪些办法?(2)请同学们做好记录。
2.引导学生展示交流:(1)现代机械:目前使用的碾碎米的工具(2)我们家里长使用的压碎米的工具做饭——天然气灶、煤气灶3.从古到今“住”的变化是:草木建造的房屋——砖瓦木建造的房屋——钢筋水泥建造的高楼4.从古到今“行”的变化是:步行——乘坐马车——火车——高铁动车5.说一说:我们发现了......学生感慨: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第11课衣食住行的变化课时安排:1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或相关视频,列举出古代人与现代人生活的不同。
通过讨论和交流,说出古代人与现代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2、通过调查和碾米活动,体验科技产品和工具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4、认识周围简单科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古代人和现代人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
难点:学生对于远古时代的生活比较陌生,对发展进程难以理解。
三、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衣食住行的卡片,研钵、大米。
教师材料:古代人生活和现代人生活的相关图片、电动粉碎机(演示用)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展示原始人和现代人生活方面不同的图片。
(生观看)同时简单介绍古代人和现代人生活的背景情况,了解古代人生活的状况。
2、提问:古时候人们的生活各个方面是什么样的?现代人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生:回答。
3、师小结:从图片中我们不难发现,(古时候)人以打猎为生,穿的兽皮,吃的是野果,住的是草棚,没有交通工具,靠两条腿走….(现代人)穿的是各种面料做成的衣服,吃的是各种健康食品,住的是大楼,交通工具有飞机、汽车、高速列车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图片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生活和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于学生了解过去有一定的困难,于是在观看图片时进行了简单介绍古代人和现代人生活的背景情况,以便让学生了解,也可以让学生到博物馆去参观或者去观看古代文明的视频、图片来了解古代人的生活状况。
同时大量的图片进行鲜明的对比,带给学生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
进而引起讨论和思考。
(二)从古至今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1)找朋友:展示衣食住行图片,你能把它们分别分分类,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吗?看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
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评价【设计意图】从大量的图片冲击中进行一个小小的考验,因为这个活动就是要一一对应的。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用双手创造第十一课《衣食住行的变化》说课稿一、说教材《衣食住行的变化》是苏教版小学科学第一册第四单元《用双手创造》的第二课。
本单元从科学与技术、与生活、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认识科学,从最基础的人造物与自然物、人造世界与人工世界区分,到了解衣食住行等各种物品的演化过程,再到阅读“轮子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科学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本课探讨的是人类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让学生通过交流发现,从古至今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由于人们的创造发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才使得生活更加美好、便利、舒适。
二、说学情一年级小学生,能经常见到汽车、生活用品上的轮子,对轮子并不陌生。
但他们对轮子的发展历史、轮子的作用就知之甚少了。
本课在设计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轮子的发展历史的好奇和兴趣。
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动手等活动中,了解、体验轮子的发展历程和作用。
但在动手给小车装轮子时,可能有部分同学会对轴套的作用、安装遇到困难。
在学生活动时,我将引导学生实验对比,体会其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动手实践。
三、说教法和学法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教师要在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热情。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探究问题,并且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出发,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交流,完成、完善整个学习过程。
充分的发挥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做到了“玩中学”“做中学”。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进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四、教学目标【科学知识】:通过看图和相关的视频,列举出古代人和现代人生活的不同。
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说出古代人与现代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变化;【科学探究】:通过调查和碾米活动,体验科技产品和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衣食住行的变化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衣食住行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动手操作等活动,知道衣食住行的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科学的进步与人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学习重难点】
知道衣食住行的变化。
【学习过程】
(一)观察与思考
1.同学们看古装电视,了解古时候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再对比现在人们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
(二)探索发现
1.看图讨论:从古至今,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衣:
食:
住:
行:
2.问问长辈,他们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
3.完成活动手册:给古代人生活中要用到的物品打“√”。
4.谈活动感想:你觉得哪种工具最省力?米粉可以做成哪些好吃的食物?(三)自我检测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拓展:问问长辈,他们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
3.实践活动:用不同的工具把大米碾成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