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衫面料
- 格式:doc
- 大小:316.90 KB
- 文档页数:43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衬衫面料的发展现状分析
1.1 衬衫面料的发展与现状
1.1.1 衬衫的发展史
1.1.2 衬衫面料的发展及现状
1.2 国内外纺织面料开发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棉纤维的结构与功能
2.1棉纤维的结构特性
2.1.1 物理性能
2.1.2 化学性能
2.2棉纤维的功能
第三章 竹纤维的分类,结构与性能
3.1 竹纤维分类及其特点
3.1.1 竹纤维分类
3.1.2 竹纤维的特点
3.2 竹纤维的结构
3.2.1 竹纤维的细胞构成
3.2.2 竹纤维的形态结构
3.2.3 竹纤维的宏观结构
3.2.4 竹纤维的超分子结构
3.3 竹纤维的物理性能
3.3.1 竹纤维的吸湿性能,放湿性能
3.3.2 竹纤维的性能
3.3.3 竹纤维的热学性能
3.3.4 竹纤维的光学性能
3.3.5 竹纤维的电学性能
3.4 竹纤维的生化性能
3.4.1 竹纤维的耐酸,耐碱性能
3.4.2 竹纤维的抗菌性能
3.4.2 竹纤维的抗臭性能
3.4.3 竹纤维的生态性
3.5市场前景
第四章 衬衫面料设计与上机工艺计算
4.1 产品设计原则
4.2 织物主要参数设计与工艺计算
4.3 产品设计
第五章 生产工艺流程
第六章 结论 第1章 衬衫面料的分类及发展
1.1衬衫的发展史
1.1.1 衬衫的起源
据历史记载,中单、衬衫、衬衣、汗衫是同一种服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称谓。随着麻、葛、丝等天然纤维的产生,手工纺织开始兴起,并开始用多幅布按人体制成上衣,以替代原始社会披树叶、穿兽皮的防暑御寒的简陋衣服,其裁剪形式近似于现在的中式罩衣。到了秦汉时期,衣制有了进一步的新变化,此时形成了新的统一规定。当时的服制是男服有深衣、禅衣、袍服、衫、襦、褙子、挎褶、挎、裙和裘衣等,而女服则有衫襦、褂袍、檐榆(便衣)、狐尾衣、裙、裤等。其中,男服中的“衫”是由“深衣”演变而来的,凡衣有表有里者叫“袍”,而无里者叫“禅衣”,又称“单衣”,系用单层棉帛制作的一种长衣,其中长者称为“深衣”,短者称为“中单”。这是周代以来普遍流行的一种服式,秦汉时期的仕宦多将它作为礼服穿用。秦始皇开始把中单称为“衫”。据《中华今注》记载: “三皇及末庶人服短褐,儒服深衣,秦始皇以布开挎,名日衫。”汉朝时,汉高祖刘邦又将中单改名为汗衫。据《古今注》中有一段记载:“中单,衬衣也。汉高祖始改为汗衫”。唐朝诗人李商隐在《燕台四首》诗中对衬衫作了这样的描述:“夹罗委箧单绡起,香肌一作服冷衬。”汉代称近身的衫为厕牏。宋代已用衬衫之名。现称之为中式衬衫。【1】
衬衫原来是指用以衬在礼服内的短袖的单衣。即去掉袖头的衫子。在宋代便是没有袖头的上衣,有衬在里边短而小的衫,也有穿在外面较长的衫。如在《水浒传》之《林教头风雪山神》中,林冲“把身上的雪都抖了,把上盖(上身的外衣)白布衫脱将下来”便是一例。在古代的时候,妇女们穿得短上衣叫“衫子”,又叫“半衣”。唐朝文学家元稹在《杂忆》诗中便有“忆得双文衫子薄”的诗句。清末民初之际,由于欧风东渐,人们便开始穿西装,把衬衫穿在西服的里边,作为衬衣,上系领带中间开口,一般都是五个纽扣。
公元前16世纪古埃及第18王朝已有衬衫,是无领、袖的束腰衣。14世纪诺曼底人穿的衬衫有领和袖头。16世纪欧洲盛行在衬衫的领和前胸绣花,或在领口、袖口、胸前装饰花边。18世纪末,英国人穿硬高领衬衫。维多利亚女王时期,高领衬衫被淘汰,形成现代的立翻领西式衬衫。19世纪40年代,西式衬衫传入中国。衬衫最初多为男用,20世纪50年代渐被女子采用,现已成为常用服装之一。【2】
衬衫象现在一样,作为表面穿着、拥有多种穿法之前,常常只被作为配角。衬衫的角色,从贴身内衣到中衣的演化,要追溯到男性服装中出现上衣和马甲的1600
年代后期。产生了衬衫在马甲下面,上衣中间的穿法,这在现代的套装风格很常见。也可以说,领子和袖口从上衣露出的风格,是这个时候确立的。
进入了1700 年代以后,腰身和袖子肥大而舒适的衬衫开始出现了。可以见到衬衫前面的开衩部分和胸部的装饰花边荷叶边装饰。袖口上也同样是荷叶边,穿起来手腕被荷叶边的花边盖住,这是当时最地道的贵族穿法。
上衣和马甲固定下来之后,衬衫的存在感变得很薄了。但上流社会赋予了他新的意义。保持衬衫的清洁,穿雪白衬衫,被认为是新的身份象征。
“不在衬衫上用香水,拥有很多上等的亚麻衬衫。在有纯净的流水和空气的田园村舍洗涤衣服”成为绅士们的美学宣言。这对沉浸在香水和体臭中的衬衫来说,算是一场大革命。是否拥有各种各样的衬衫,是否舍得在衬衫上花钱,是否保持衬衫的清洁,也成为判断其社会地位的主要依据。
1850年的时候制作的衬衫(长94cm、宽71cm)半宽约2cm 小立领,后中心订扣子。对于前身的左右排列细小的塔克,中央(装饰扣)的3个,袖口双层袖口。门襟上很硬的浆 。扣子向大头钉一样适合,也有宝石装饰的样式。
1800年代后期,领子几乎和耳朵一样高,颜色雪白的款式。替换的领子也有出售的了,多为领高 10cm ,也出现了12cm 的高领衬衫。在伦敦留学时夏日漱石所说的,替换领子-HIGH COLLAR,时髦的、穿着西装的男性,就是这个时代。在日本也和欧洲同样,要说“HIGH COLLAR”也是袖口从上衣袖口露出来1cm左右。
1900年的时候,在美国,黑与白、红与白、淡紫色与白色,大的条纹花型很流行。胸上有了双拼色的高领衬衫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1906年是从礼服式衬衫和颜色等的竖领开始,折返型的领子是很普遍的。
1916年脱卸式的领子开始走俏。
1914年是翻边脱载式的领子的亨利衬衫流行了。
1917年象柔领衬衫在市场开始大行其道。那种风格的大部分是领腰较低的款。
19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当时由于景气,丝制衬衫大流行。这股热潮到1921年还在继续。 1928年是有色的衬衫开始抬头。长青藤联盟的普林斯顿色彩有了以前不被看好的那样多样性。
随后,伴随着第二次产业的发展,白领阶层增加,作为绅士、商务人士的标准风格西服样式也确定下来。衬衫在配合西服和领带中以白色为中心逐步推进,素材也由棉开发出化学纤维。防缩、防皱等机能性加工也随之得以发展,价格也降低,逐渐使衬衫这一服饰走入到平常老百姓的家中,成为大众化的服饰。这类衬衫的特性是材料更易打理,甚至终身不用熨烫。另一方面也揭开了衬衫品牌化及细分的序幕,使用高级纯棉布料和量身定制的高级衬也逐渐出现,这类衬衫更注重衬衫自身的面料以及制作的工艺,面料更加的考究,工艺更加的复杂用以满足中产阶级以及那些追求品位及品质生活的人群。这样,衬衫发展到现代就逐渐形成了大众化、品质化的两极分化。
1.1.2 衬衫的分类
衬衫的英文名称是Shirt,也称衬衣或内衣实际上,衬衫是属于一种西式单上衣。狭义的指基本型衬衫,广义的除基本型衬衫外,还包括夏恤衫、秋恤衫、香港衫、夏威夷衫、运动型衬衫、猎装型衬衫和各种花式衬衫等。可分为内衣类衬衫和外衣类衬衫两类。根据穿着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男衬衫和女衬衫以及男童衬衫和女童衬衫等。【3】
当今,衬衫在服饰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对服饰美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显示穿着者的身份和审美感。目前,对衬衫面料的质地、花式、品种、质量等要求越来越高,为流行的是轻、薄、软、挺的面料。男衬衫按照穿着场合可分为正规衬衫和便服衬衫两大类。所谓正规衬衫是指可以在正式社交场合穿着,也能在办公室、上班等半正式场合穿着,正统的穿着一般应系领带或打领结,可显示严肃、稳重的气质。至于在半正式场合穿用的衬衫则就没有那么多的清规戒律,主要追求合身、舒适、潇洒。使用,尤其是白色,象征高雅纯洁、气度大方。得过于花哨,有失庄重。男式便服衬衫不同于传统的正规男衬衫,它所追求的是穿着者的潇洒不凡的气质和高雅气派的风度,要求穿着轻松、舒适随意而不失风度,其款式较多,风格也各异,可分为劳动用衬衫、运动用衬衫和休闲用衬衫数种。女式衬衫与男式衬衫有所不同,它所追求的是时尚与风韵。因此,它的款式变化节奏快,样式也显得漂亮、花哨,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生活方式随意选择。就领型而言,有硬翻领衬衫、开领衬衫;简洁明快的无领衬衫;秀气脱俗的立领衬衫;领子和衣身浑然从衬衫的轮廓造型来看,大致有宽腰直身式衬衫、收腰紧身式衬衫、下摆收口式衬衫和放摆蓬松式衬衫等等,可满足穿着者对造型美的追求。从衬衫的结构设计来看,也是变化多端,一般是通过衣片的分割组合和拼接,以形成衣襟在衣前离合的正穿式、衣襟在背后离合的反穿式和套头式衬衫、门襟可正可偏,叠门有单有双;袖型有装袖、插肩袖、灯笼袖、短连袖、泡袖和蝙蝠袖等;装饰加工工艺更多,常见的有机绣、手绣抽纱、贴花、嵌滚、镶拼、缉裥、明线等。以上这些变化与穿着者的年龄和喜好有关,只要穿着得当,便可使穿着者显得端庄、雅致,或绚丽多彩,或婀娜多姿,美丽动人。
1.2 衬衫面料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2.1传统的衬衫面料
衬衫料以轻、薄、软、爽、挺、透气性好较理想,可以分为多种常用的面料。
(1)百分之百纯棉面料 纯棉面料的衬衫穿着舒适,柔软,吸汗,极易皱,易变形,易染色或者变色,一件高品质的衬衫至少应该是纯棉的。作为一个真正懂得穿着的人,你应该知道判断怎样的全棉面料是真正好的。把好面料的重点在于穿着寿命、洗涤寿命、目测观感、穿着肤感等各种特性表现,支数这个指标最多只能对原料特性有影响,而影响原料特性的还有股数、克重等多种指标,单以支数为主要参数来衡量面料的好坏是混淆视听的做法。目前国内进行衬衫直销中,中高档衬衫,这种观感更接近细牛仔布的牛津纺面料,制造成本低,面料质感粗,属于低档衬衫面料,和上层阶级的生活风格及主流商业观念不尽相符。同时,按欧美惯例,高级纯棉面料不使用免熨技术整理。免熨整理属于化学处理,往往会改变纯棉面料亲肤感极佳的特性,同时留下有害化学物质。个别确实可以说是具备免熨效果的,其面料已经丧失了纯棉的弹性和亲肤感,触摸手感接近于化纤面料。
(2)混纺面料 这种面料是棉和化纤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中高档衬衫纺织而成的。这种面料既吸收了棉和化纤各自的优点,又尽可能地避免了它们各自的缺点。普通衬衫大部分都是用这种面料,其质感较硬,穿着不如纯棉舒适,不易变形,不易皱,不易染色或变色,按照棉和的比例不同,特点向纯棉或者纯涤纶偏移。混纺面料广泛适用于中低档衬衫产品,有些混纺具备一些功能性,如相对较高的弹性,也被应用于专门用途的较高级衬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