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题11 压强与浮力(解析版)
- 格式:docx
- 大小:316.87 KB
- 文档页数:10
压强与浮力
一、选择题
1.(3分)液体压强实验仪器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时U形管左端上方的气体压强较大
B.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可平衡
C.拆除软管重新安装可使液面相平
D.向U型管内加适量水也可使液面相平
E.不做任何措施放置一段时间液面相平了,说明此设备有漏气
2.(3分)如图所示,桌面上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平底杯子,其中一个装有水,另一个为酒精,它们的质量相等,液体内部有A、B两点到杯子底部的距离相等.则( )
A.A容器内装的物质是酒精
B.A点压强比B点大
C.两种液体对底部压强和压力均相等
D.两种容器抽取出相同体积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的压强相等
3.(3分)如图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大
B.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没有离开液面,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
C.如果管内空气没排尽,水银高度将比真实的矮
D.实验数据与管的粗细没有关系
4.(3分)(2012•河南)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鱼缸甲和乙,盛有适量的水,把一个橡皮泥做的小船放入乙后,小船处于漂浮状态,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 )
A.甲放上时大 B.乙放上时大
C.甲和乙放上一样大 D.无法判断
5.(3分)轮船航行在我国的内河中时,吃水线在图中A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此轮船行驶到死海里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下方
B.在内河中,从轮船仓内将一个很大的锚放出并悬在水中间时,吃水线在A点
C.在B项中的轮船,如果锚到达水底,吃水线将在A点以下
D.如果地球上的重力突然变为原来一半,轮船的吃水线应该不变
6.(3分)(2013•长清区二模)小明在洗苹果时,发现有一个苹果悬浮在盆里的水中,如图甲所示,他拿起这个苹果,用小刀把苹果削了一小块下来,又发现这一小块苹果沉于水底,如图乙所示,因此他对大块苹果作出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 压强与浮力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气球升上空中。若它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氢和F空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 氢>F 空
B.F 氢=F 空
C.F 氢<F 空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答案】B
【解析】 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排开空气的体积相同,所以根据
可知,空气密度相同,排开空气的体积相同时,浮力相等。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即 F 浮= ρgV排 进行判断.
2.如图甲所示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现将密度为0.6×103kg/m3的正方体木块A放人容器中,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浸人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3;在木块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VA=2VB),A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若将物块B单独放人此液体中,它静止时将( )
A. 悬浮 B. 漂浮 C. 沉底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将木块放在液体中时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即F浮=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ρ液V排g=G木=m木g=ρ木V木g,即ρ液 V木g=G木=m木g=ρ木V木g,ρ液= ρ木= ×0.6×103kg /m3=0.9×103kg /m3;在木块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VA=2VB),A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时,F’浮=GA+GB, ρ液V’排g=ρ木V木g+ρB VBg,即0.9×103kg
/m3×V木g=0.6×103kg/m3×V木g+ρB V木g,ρB=0.6×103kg /m3 , ρB<ρ液 , ,所以若将物块B单独放人此液体中,它静止时将漂浮。
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卷: 压强和浮力
一、选择题
1.关于物理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压是大气产生的压强,大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B.相距较近的两艘轮船,平行同向快速行驶时,容易发生碰撞事故,其原因是流体流速越快,流体压强越大
C.电流通过用电器时,其消耗的电能可以通过关系式UIt求得,但不能直接用关系式I2Rt进行求解
D.大多数汽车的核心部件是内燃机。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主要靠压缩冲程获得动力
【答案】A
【解析】 :A、大气压是大气产生的压强,大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A符合题意;
B、相距较近的两艘轮船,平行同向快速行驶时,容易发生碰撞事故,其原因是流体流速越快,流体压强越小。B不符合题意。
C、电流通过用电器时,其消耗的电能可以通过关系式UIt求得,对于纯电阻用电器可以直接用关系I2Rt进行求解。C不符合题意。
D、在四个冲程中,使汽车获得动力的冲程是做功冲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纯电阻电路:电功:W=UIt,电热:Q=I2Rt,电热和电功的关系W=Q.
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
2.“歼15”飞机在“辽宁号”航母上进行起降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机减速降落,机械能增大 B. 飞机静止在航母上,没有惯性
C. 飞机加速起飞,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 飞机空中飞行,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答案】D
专题11 压强与浮力
一、单选题
1.(2020·山东省临沂市)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两个相同的物块在液体中静止时,两烧杯液面相平,则( )
A. 甲液体中的物块所受浮力大 B. 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
C. 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 D. 两物块排开液体的质量一样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物块在甲、乙液体中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
A.因为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两个相同的物块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它们的重力,不符合题意;
B.根据浮沉条件可知,物体漂浮时
ρ液>ρ物
物体悬浮时
ρ液=ρ物
所以
ρ液甲>ρ物,ρ液乙=ρ物
由此可得
ρ液甲>ρ液乙
两杯中液面相平,根据p=ρgh可知,烧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
p液甲>p液乙
不符合题意;
C.烧杯中液面相平,甲中物块排开液体的体积较小,甲液体的体积大于乙液体的体积,由于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甲液体的质量大于乙液体的质量,由G=mg可知甲液体的重力大于乙液体的重力,烧杯相同,物块相同,所以液体、烧杯和物块的总重力的关系为
G总甲>G总乙 由FpS可知甲杯对桌面的压强较大,故C不符合题意;
D.物块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物块的重力等于浮力,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所以排开液体的重力等于物块的重力,两个物块重力相等,所以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由G=mg可知两物块排开液体的质量相等,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0·内蒙古赤峰市)水平桌面上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静止后,在甲液体中的小球沉底,在乙液体中的小球悬浮,此时两个杯中的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 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压强和浮力
一、选择题
1.一个杯子的口径为10厘米,装满水后用硬纸板盖好,然后倒过来,水并没把纸板压下,其原因是( )
A. 水对纸板的粘结作用力造成的 B. 杯口对板的粘力造成的
C. 大气对板的向上压力大于杯中水的重力 D. 上面的说法都不正确
2.三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A、B、C,分别静止在不同深度的水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A球所受的浮力最小
B. A球所受的浮力最大
C. C球所受的浮力最大
D. C球所受的浮力最小
3.如图所示,以下四个关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现象中,压强p1、p2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p1>p2 B. p1>p2
C. p1>p2 D. p1>p2
4.下列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在铁轨下面铺枕木 B. 书包带做得较宽 C. 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D. 斧头磨得很锋利
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容器中盛有水并且水面相平,它们之间有斜管相通,K是开关,当K打开后,则( )
A.由于水的重力,水由甲流向乙
B.由于N处的压强大于M处的压强,水由乙流向甲
C.水不流动,M处的压强等于N处的压强
D.水不流动,M处的压强小于N处的压强
6.液压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下面哪个定律或原理来解释( )
A. 阿基米德定律 B. 帕斯卡原理 C. 牛顿第一定律 D. 欧姆定律
1
2021年中考物理真题全国精选及解析:压强与浮力专题
1.(2021绍兴)如图所示,已知鸡蛋的质量为55克,体积为50立方厘米。将鸡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里,鸡蛋沉入杯底(图甲);逐渐将食盐溶解在水中,鸡蛋恰好悬浮(图乙);继续溶解食盐,最终鸡蛋漂浮(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鸡蛋所受浮力为0.55牛
B.图乙中盐水的密度是1.1×103千克/米3
C.图丙中鸡蛋所受浮力大于鸡蛋自身重力
D.图中三种状态下浮力的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
【答案】B
2.(2021锦州)底面积不同的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液面相平(如图所示)。现有两个体积相同的不同小球A和B,A球放人甲液体中,B球放人乙液体中,两球均处于悬浮状态,液体均末溢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未放入小球时,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C.悬浮时小球A所受浮力大于小球B所受浮力
D.若把小球B放入甲液体中,静止时小球B所受浮力等于其在乙液体中所受的浮力
【答案】ACD
3.(2021营口)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甲、乙两个底面积不同的烧杯,分别盛有A、B两种2
不同液体,此时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相同,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静止后,小球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悬浮(没有液体溢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液体A的密度小于乙烧杯中液体B的密度
B.放入小球后液体对甲杯底的压力大于液体对乙杯底的压力
C.放入小球后液体对甲杯底的压强小于液体对乙杯底的压强
D.甲烧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乙烧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
【答案】BCD。
【解析】解:A、由图知:hA<hB,已知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则根据p=ρgh可知,ρA>ρB,故A错误;
B、容器是规则的,未放入小球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甲中容器的底面积大,根据G=F=pS可知,甲中液体的重力要大于乙中液体的重力;小球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悬浮,此时放入小球后液体对杯底的压力等于液体重力与小球重力的和,小球的重力相同,放入小球后液体对甲杯底的压力大于液体对乙杯底的压力,故B正确;
压强和浮力
一、选择题
1.一个杯子的口径为10厘米,装满水后用硬纸板盖好,然后倒过来,水并没把纸板压下,其原因是( )
A. 水对纸板的粘结作用力造成的 B. 杯口对板的粘力造成的
C. 大气对板的向上压力大于杯中水的重力 D. 上面的说法都不正确
2.三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A、B、C,分别静止在不同深度的水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A球所受的浮力最小
B. A球所受的浮力最大
C. C球所受的浮力最大
D. C球所受的浮力最小
3.如图所示,以下四个关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现象中,压强p1、p2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p1>p2 B. p1>p2
C. p1>p2 D. p1>p2
4.下列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在铁轨下面铺枕木 B. 书包带做得较宽 C. 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D. 斧头磨得很锋利
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容器中盛有水并且水面相平,它们之间有斜管相通,K是开关,当K打开后,则( )
A.由于水的重力,水由甲流向乙
B.由于N处的压强大于M处的压强,水由乙流向甲
C.水不流动,M处的压强等于N处的压强
D.水不流动,M处的压强小于N处的压强
6.液压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下面哪个定律或原理来解释( )
A. 阿基米德定律 B. 帕斯卡原理 C. 牛顿第一定律 D. 欧姆定律
2018年全国中考物理真题专题汇编:压强与浮力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气球升上空中。若它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氢和F空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 氢>F 空
B.F 氢=F 空
C.F 氢<F 空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答案】B
【解析】 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排开空气的体积相同,所以根据
可知,空气密度相同,排开空气的体积相同时,浮力相等。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即 F 浮= ρgV排 进行判断.
2.如图甲所示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现将密度为0.6×103kg/m3的正方体木块A放人容器中,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浸人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3;在木块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VA=2VB),A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若将物块B单独放人此液体中,它静止时将( )
A. 悬浮 B. 漂浮 C. 沉底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将木块放在液体中时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即F浮=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ρ液V排g=G木=m木g=ρ木V木g,即ρ液 V木g=G木=m木g=ρ木V木g,ρ液= ρ木= ×0.6×103kg /m3=0.9×103kg /m3;在木块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VA=2VB),A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时,F’浮=GA+GB, ρ液V’排g=ρ木V木g+ρB VBg,即0.9×103kg /m3×V木g=0.6×103kg/m3×V木g+ρB V木g,ρB=0.6×103kg /m3 , ρB<ρ液 , ,所以若将物块B单独放人此液体中,它静止时将漂浮。
1 决胜2020年中考科学压轴题全揭秘
专题13 密度、浮力、压强计算
【考点1】密度计算
【例1-1】.一只烧杯盛满水时的总质量为250克,往该杯中放一小石块,石块沉没于水中,杯中水溢出了一部分。这时杯中水和石块质量是300克,然后再小心取出杯中石块,称得这时杯与水的总质量为200克。求:
(1)溢出水的体积是多少?
(2)石子的质量是多少?
(3)石子的密度是多少?
【变式1-1】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用字母Φ表示)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占泡沫钢总体积的百分比。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kg/m3 , 一块质量为0.79kg,边长为1dm的正方体泡沫钢。(空气的质量忽略不计)
试求:
(1)这块泡沫钢的体积为多少?
(2)这块泡沫钢的孔隙度是多少?
【变式1-2】小华家的晒谷场上有一堆稻谷,体积为4.5m3 , 为了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他用一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测得桶中的稻谷的质量为10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9kg,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稻谷的密度是多少?(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2 (3)这堆稻谷的总质量约为多少吨?
【考点2】浮力计算
【例2-1】有一个足够大的水池,在其水平池底竖直放置一段圆木。圆木可近似看作一个圆柱体,底面积0.8米2 , 高5米,密度0.7×103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
(1)未向池内注水,圆木对池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多大?
(2)向水池内注水,在水位到达1米时圆木受到水的浮力和圆木对池底的压力分别为多大?
(3)当向水池内注水深度达到4米时,圆木受到的浮力又为多大?
【变式2-1】. 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底面积为100cm2、质量为500g的圆筒,筒内装有20cm深的某液体.弹簧测力计下悬挂底面积60cm2、高为10cm的圆柱体,从液面逐渐浸入直至完全浸没,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圆柱体浸入液体的深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可以忽略圆筒的厚度,过程中液体始终没有从筒中溢出),g取10N/kg,求:
1 专题11 压强与浮力
一、选择题
1.(2020·四川省南充市)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放入容器中,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高度相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
B. 甲容器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于乙容器中小球受到的浮力
C. 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
D. 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一定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AB.两个小球重力相等,甲图,小球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即
F甲=G
乙图,小球悬浮,浮力等于重力,即
F乙=G
所以甲容器中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乙容器中小球受到的浮力,根据F浮=ρ液gV排,在浮力相同时,由图知
V甲排<V乙排
所以
ρ甲>ρ乙
故AB错误;
C.两容器中液面高度相同
ρ甲>ρ乙
根据p=ρgh可知
p甲>p乙
由F=pS可知,S相同,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
F甲>F乙
2 故C正确;
D.放入球后,两容器液面相平
V甲排<V乙排
两个容器底面积相同,甲容器上下一样粗,乙容器底小口大,不能判断放入小球前,两个容器中液体体积的大小关系,所以两个液体的质量大小关系不能判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液体和小球的总重力,它们的大小关系不能判断,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2.(2020·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0年6月我国深潜器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深度达10907m时,它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Pa。深潜器在下潜过程中浮力______(变大、变小或不变)。(ρ水=1.0×103kg/m3)
【答案】 (1). 1.0907×108Pa (2). 不变
【解析】
【详解】[1]它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 ×10907m=1.0907×108Pa
[2]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与浸没的深度无关;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故深潜器在下潜过程中浮力不变。
人教版初中物理压强浮力综合复习专题导学案
一、 教学目标
1.熟记密度压强浮力的计算公式
2.学会有关密度、压强及浮力的综合题的判断方法和综合计算题的解题方法
二、复习知识
问题情境
当山东舰上的舰载机群飞离后,航母受到的浮力F浮及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如何变化?
1.请写出学过的密度、重力、压强、浮力的公式
密度的计算公式ρ=
变形公式m=
V=
压强的计算公式p= (适用于所有压强) p= (适用于液体压强和密度均匀的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
计算浮力的公式有:(1)F浮 = G排= (适用于知道液体密度和能知道排开液体的体积时)
(2)F浮 = (适用于知道物重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探究实验中用得较多)
(3)F浮 = (适用于漂浮和悬浮的物体)
(4)F浮 = (适用于知道压力的题目中)
2.影响液体压强和浮力的因素各是什么?哪一个因素相同?
3.请画出下列物体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三、难点突破
例1:2018年4月20日,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如图所示)成功首潜.潜水器在水
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 )
A.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 B.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变大
C.受到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D.受到的压强变大,浮力不变
例2:在水中,鱼、漂浮的木头、静止在水底的石头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对石头的压强比对木头的小 B、鱼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
C、木头受到的浮力大于它自身的重力 D、石头受到的浮力等于它自身的重力
例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两个完全相同的立方体A、B分别放入这两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静止时两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A、B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A、FB,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 )
1 实验题11 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一.实验:浮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请同学们结合实际从物体的因素和周围液体的因素猜一猜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一)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1、浮力是否与物体体积有关.
2、浮力是否与物体密度有关.
3、浮力是否与物体在液体中深度有关.
4、浮力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5、浮力是否与物体形状有关.
6、浮力是否与物体浸在液体中体积有关.
(二)进行实验:
1、先测重力G
2、物体放入液体中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
3、求浮力F浮=G-F拉
(三)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论: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系,浸入体积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系,液体密度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与其他因素无关.
2
二.真题精练
1.(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真题)物理兴趣小组在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以下图a、b、c、d、e分别为实验情景.(g取10N/kg)
(1)通过a、c两次实验,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是______N;
(2)通过______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的关系;
(3)通过c、e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__的关系;
(4)在某种液体中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得到如图f所示弹簧测力计读数与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深度的关系图像,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
【答案】 (1). 0.5 (2). c、d (3). 液体密度 (4). 0.8×103
【解析】
【详解】(1)[1]由a、c两次实验中测力计示数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
F浮水=G-Fc=2N-1.5N=0.5N
(2)[2]由图c、d所示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种类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都相同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不同,这两次实验可以探究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是否有关.
1 决胜2020年中考科学压轴题全揭秘
专题10 密度、浮力、压强探究
【考点1】密度探究
【例1-1】某商店在出售一种比市场价便宜很多的银手镯,吊牌上标注着是纯银。为保护消费者权益,质量监督部门通过测密度来鉴定真伪。已知ρ银=10.5g/cm3。下面是他们的测量过程:
(1)天平调平: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调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左偏,则应把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
(2)将手镯放在左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天平重新平衡。如图1,则手镯质量m=________g。
(3)将手镯放入如图2所示装满水的烧杯中,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如图3。通过计算可知手镯密度为________㎏/m3。
(4)若测量手镯体积时,未放入手镯前烧杯中水未装满,则会使密度测量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变式1-1】小亮为了测量滨州特产“冬枣醋”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然后调节__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了以下四项操作,如图所示:
A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2 B .将部分冬枣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冬枣醋的总质量m1;
C .将烧杯中冬枣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冬枣醋的体积V;
D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冬枣醋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步骤中有一步是多余的,它是步骤________(填步骤序号)。
(3)由图可知待测冬枣醋的质量为________克,体积为________厘米3 , 冬枣醋的密度为________克/厘米3。
【例1-2】小科利用实验室的器材测量了某品牌可乐的密度。请回答相关问题:
⑴小科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适当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专题十一 浮力与压强计算题解答技巧
计算题是物理中考的主要内容,在中考试卷中占有很大比例。计算题以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它既能反映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同时又能体现学生在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答计算题应该首先明确它的特点,避免盲目和无从下手的尴尬,同时明确题目涉及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找准关系,有的放矢的按要求进行合理的计算。
计算题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和计算过程题型出现。尤其是计算过程题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计算能力的题型,要求较高,分值较高,并要求有计算过程和步骤,每一步骤都有相应分值。计算题在中考题中常被列为压轴题目。
计算题的特点是:
(1)结果合理性:这类题能反映学生对自然界或生产、生活中若干事物的观察和关心程度。它要求学生用生活实践,社会活动的基本经验对题目的计算结果进行判断,留取合理的,舍弃不合理的。
(2)知识综合性:这类题往往是把几个或几种物理过程及物理现象放在一起,利用各个过程或各种现象之间的相切点,解答要解决的问题。它反映学生学习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应用性:这类题是把物理知识浸透到社会实际操作和应用到生活体验中,它能够反映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情感,同时也能反映学生对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操作的认识水平。
浮力与压强的计算有填空题、选择题和综合计算题,综合计算题以压轴题出现较多,分值也高。浮力与压强是教材的重点,也是考题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抽象,题型复杂,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因此很多学生在解答此类题目时出现问题,现就解答技巧做如下分析。
技巧一:公式法
公式法是直接利用浮力与压强公式进行计算的题目类型。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和基本计算能力,只要具备牢记公式并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能力,此类考题一般不难解答。此类计算题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形式出现。
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压强和浮力(解析版)
2018年压强与浮力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
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气球升上空中。若它
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氢和F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A.F氢>F空
B.F氢=F空
C.F氢
<F空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2.如图甲所示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现将密度为
0.6×103kg/m3的正方体木块A放人容器中,木块静
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浸人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3;在木块上
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VA=2VB),A的上表面刚好与
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若将物块B单独放人此液体中,它静止
时将()
A.悬浮
B.漂浮
C.沉底
D.无法判断
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立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都是由
铁制成的实心物体,其高度从左到右逐步增大,对
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和P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P1=P2=P3
B.P1<P2<P3
C.P1
>P2>P3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
4.小明将两个相同的一次性塑料杯叠放在一起,用吹风机以恒定
风速沿上杯口水平吹气,发现塑料杯被吹出,如图,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上杯口流速大,压强小”使杯子飞出,也有
人认为这是因为“吹气时有气体进入下面的杯子中将上
面的杯子顶上来”。为进一步验证以上两种解释,下列方案不可
行的是()
A.在上面的塑料杯底开一个孔,再次重复实验,观察杯子情况
B.将下面的塑料杯的底剪去,再次重复实验,观察杯子情况
C.将两塑料杯的底都剪去,再次重复实验,观察杯子情况
D.将上面塑料杯的杯口剪去,使其低于下面塑料杯的杯口,再
次重复实验,观察杯子情况
5.对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针头做得很尖目的是增大压力
B.乙图中的水壶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丙图中钢笔吸墨水利用了帕斯卡定律
D.丁图中简易喷雾器说明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6.2018年4月20日,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如
2018年全国中考物理真题专题汇编:压强与浮力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气球升上空
中。若它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氢和F
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
氢>F
空
B.F
氢=F
空
C.F
氢<F
空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答案】B
【解析】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排开空气的体积相同,所以根据
可知,空气密度相同,排开空气的体积相同时,浮力相等。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即F
浮= ρgV
排进行判断.
2.如图甲所示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现将密度为0.6×103
kg/m3
的正方体木块A放人容器中,
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浸人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3;在木块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V
A=2V
B),A
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若将物块B单独放人此液体中,它静止时将()
A. 悬浮B. 漂浮C. 沉底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将木块放在液体中时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即F
浮=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ρ
液V
排g=G
木=m
木g=ρ
木V
木g,即ρ
液 V
木g=G
木=m
木g=ρ
木V
木g,ρ
液= ρ
木= ×0.6×103
kg /m3
=0.9×103
kg /m3
;在木块上表面
专题11 压强与浮力
一、单项选择题目
1.(2020·四川省雅安市)预计2020年通车的雨城区“大兴二桥”在施工时,要向江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构件。如图甲所示,假设一正方体构件从江面被匀速吊入江水中,在沉入过程中,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逐渐增大,构件所受浮力F1、钢绳拉力F2随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g取10N/k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构件的边长为4m
B. 构件密度为3×103kg/m3
C. 浮力F1随h变化的图线是图乙中的①图线
D. 当构件的下表面距江而4m深时,构件上表面受到江水的压强为4×104Pa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当构件完全淹没时的高度则为构件的边长;
(2)利用体积公式求出其体积,根据图中可知构件完全浸没时的拉力,此时构件受到的浮力、重力以及拉力的关系为F浮=G-F2 ,然后将密度和体积代入可得ρ水gV排=ρgV-F2,将已知数据代入即可求出构件的密度。
(3)先分析构件下沉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因此构件受到的浮力变大,当构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时,构件受到的浮力也不再改变;
(4)利用p=ρ水gh即可求出底部受到江水的压强。
【详解】A.从乙图中可以看出,当构件完全淹没时的高度为2m,则构件边长为2m,故A错误;
B.构件体积
V=2m×2m×2m=8m3 的
构件完全淹没时,V排=V=8m3,F2=1.6×105N,则有
F浮=G−F2
ρ水gV排=ρgV−F2
代入数值可得
1×103kg/m3×10N/kg×8m3=ρ×10N/kg×8m3−1.6×105N
则ρ=3×103kg/m3,故B正确;
C.由图可知,构件在浸入水中的过程是排开的水的体积变大,所以浮力逐渐变大;当构件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浮力不变,因此浮力F1随h变化的图线是图乙中的②,故C错误;
D.当h=3m时,构件底部受到江水的压强
p=ρ水gh=1×103kg/m3×10N/kg×3m=3×104Pa
故D错误。
故选B。
2.(2020·四川省雅安市)如图所示,当乒乓球从水里上浮到水面上,乒乓球在A位置时受到的浮力为F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A,在B位置时受到的浮力为FB,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B,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 FA=FB pA=pB B. FA
C. FA>FB pA>pB D. FA>FB pA=pB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乒乓球在A、B位置时,排开水的体积大小,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浮力大小;由于乒乓球从水里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水面下降,则根据pgh即可判断水对杯底压强大小关系。
【详解】由图可知:乒乓球在A位置时是浸没
V排A=V球
在B位置时是漂浮
V排B
则有
V排A>V排B
由浮排FgV可知
FA>FB
由于从水里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水面下降,则有
hA>hB
根据pgh可知
pA>pB
故选C。
3.(2020·河南省)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放入盛有甲、乙种液体的相同容器中,木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正确的是( )
A. 木块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
B. 木块在乙液体中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C. 两容器中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D. 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答案】AC
【解析】
【详解】A.两个木块均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且木块完全相同,重力相同,故浮力相同,A正确;
B.根据阿基米德原理,两个木块受到的浮力相等,所以排开液体重力相等,故排开液体质量也相等,B错误;
C.两木块上表面均未浸没,故下表面压力等于浮力,且下表面底面积相等,故下表面液体压强相等,C正确;
D.两木块浮力相等,但甲液体中木块浸入体积小于乙液体,故甲液体密度大于乙液体,当液面高度相同时,甲液体密度大,液体底部压强也大,D错误。
故选AC。
二、填空题目
4.(2020·四川省成都市)旅游景区的“热气球”升空是利用了空气产生的_____________;民航客机起飞,是利用机翼上、下表面空气流速不同而产生的____________。(两空均选填“升力”或“浮力”)
【答案】 (1). 浮力 (2). 升力
【解析】
【详解】[1]气球中的空气本来是和周围的温度是一样的,密度也一样;当对气球中的空气加热时,气球中的空气受热,温度升高,体积变大,密度就变小了,就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2]飞机向前飞行时,机翼与周围的空气发生相对运动,相当于有气流迎面流过机翼,气流被机翼分成上下两部分,在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因而速度较大,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小;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速度较小,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大;因此在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对飞机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三、计算题
5.(2020·贵州省黔西南州)如图甲所示,有一体积、质量忽略不计的弹簧,其两端分别固定在容器底部和正方体形状的物体上。已知物体的边长为10cm,弹簧没有发生形变时的长度为10cm,弹簧受到拉力作用后,伸长的长度L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向容器中加水,直到物体上表面与液面相平,此时水深24cm。(g=10N/kg)求:
(1)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2)打开出水口,缓慢放水,当弹簧处于没有发生形变的状态时,关闭出水口。求放水前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
【答案】(1)10N;(2)800Pa
【解析】
【详解】(1)物块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则
333()0.1m110mVV﹣排物
物体所受的浮力
33331.010kg/m10N==/kg110m10NFgV﹣浮水排
(2)由图甲可知,当物体上表面上液面齐平时,物体上表面距容器底的距离为
h=24cm
弹簧伸长的长度
24cm10cm10cm4cmL
由图乙可知,此时弹簧对物体的拉力为
F拉=4N
木块的重力
1=0N4N6NGFF浮物拉
当弹簧处于没有发生形变的自然状态时
L弹簧=10cm
此时物体受的浮力:
6NFG浮物
-43336N610m1.010kg/m10N/kgFVg浮排水
可得
-432610m0.06m0.10.1mVhS排浸
此时水的深度
10cm0.06m0.1m=6hLh浸弹簧
放水前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
33=1.010kg/m10N/kg0.24m0.16m800Papppghh水
答:(1)物体受到水的浮力是10N;
(2)放水前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是800Pa。
6.(2020·四川省雅安市)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底面积为100cm2、质量为500g的圆筒,筒内装有30cm深的某液体。弹簧测力计下悬挂底面积40cm2、高为10cm的圆柱体,从液面逐渐浸入直至完全浸没液体中,在圆柱体未进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8N,圆柱体完全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 可以忽略圆筒的厚度,过程中液体没有从筒中溢出,g取10N/kg)。求:
(1)圆柱体完全浸没时受到液体的浮力;
(2)筒内液体密度;
(3)当圆柱体完全浸没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强。
【答案】(1) 6N;(2)331.510kg/m;(3)5600Pa
【解析】
【详解】(1)由题可知,物体重G=18N,完全浸没液体中时,圆柱体受到的拉力F拉=12N,则有
F浮=G-F拉=18N-12N=6N
(2)因为圆柱体浸没,则有
234340cm10cm400cm410m柱柱柱排VVSh
由FgV浮液排可得,液体的密度
33436N1.510kg/m10N/kg410m排浮液FgV
(3)液体的质量
33631.510kg/m1003010m4.5kg液液液mV
液体的重力
4.5kg10N45NGmg液液
筒的重力
0.5kg10N5N筒筒Gmg
则总重力
G总=G液+G桶 +G柱=45N+5N+18N=68N
此时对桌面的压力
F=G总-F拉=56N
此时对桌面的压强
2356N5600Pa10mFpS
答:(1)圆柱体完全浸没时受到液体的浮力6N;(2)筒内液体密度331.510kg/m;(3)当圆柱体完全浸没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强5600Pa。
【点睛】1.可以以圆筒,液体为整体受力分析求出压力和压强;
2.也可以根据圆柱体浸没圆筒时的h液求出p液,再求出液体对圆筒底部的压力F液,再求出对桌面的压力F压进而求出压强。
7.(2020·安徽)某同学想测量一种液体的密度。他将适量的待测液体加人到圆柱形平底玻璃容器里,然后一起缓慢放人盛有水的水槽中。当容器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1= 10cm时,容器处于直立漂浮状态,如图a所示。(已知容器的底面积S=25cm2 ,ρ水=1.0×103kg/m2,g取10N/kg)
(1)求水对容器下表面的压强;
(2)求容器受到的浮力;
(3)从容器中取出100cm3的液体后,当容器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2=6.8cm时,容器又处于直立漂浮状态,如图b所示。求液体的密度。
【答案】(1)1000Pa;(2)2.5N;(3)0.8×103kg/m³
【解析】
【详解】(1)水对容器下表面的压强
p1=ρ水gh1=1.0×103kg/m3×10N/kg×0.1m=1000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