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大连市2013年度科技奖励推荐工作的通知
- 格式:docx
- 大小:26.35 KB
- 文档页数:30
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大连市科技局“工作落实年”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正文:---------------------------------------------------------------------------------------------------------------------------------------------------- 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大连市科技局“工作落实年”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2014年)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现将《大连市科技局“工作落实年”活动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抓好贯彻落实。
大连市科技局“工作落实年”活动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巩固软环境建设年和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和组织管理,统一思想认识,狠抓工作落实,调动激发全局上下努力开创我市科技事业快速发展新局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现就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提出如下意见:一、活动内容及目标以科技局中心工作和年度重点任务为抓手和载体,科学分解落实全年工作任务,明确分工、流程、措施制度、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对重点任务督查督办,确保年度任务目标圆满完成。
通过开展活动,切实做到:干部作风持续好转。
着眼于转思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重点解决好干部队伍在思想觉悟、工作纪律、为民服务、行政效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治理和杜绝庸懒散奢等现象,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水平和综合素质,真正形成“求实苦干,勇创一流”的良好氛围。
工作效能持续提升。
积极构建“政令畅通、运转协调、权责明确、执行有力、奖罚分明”的运行机制,使行政管理程序合法、操作规范、客观公正、公开透明,各项行政服务方式简便、快捷、高效,通过严格工作标准、严抓工作效率,严促执行能力,实际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相互推诿和职能缺位、越位、错位等问题。
创新环境持续优化。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度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法规类别】科技人员【发文字号】大政发[2012]52号【发布部门】大连市政府【发布日期】2012.11.26【实施日期】2012.11.2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度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大政发[2012]52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强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根据《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有关规定,经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市政府决定,授予“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物理化学协同净化设备及方法”等8项成果大连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等8项成果大连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共凝聚混凝气浮净水工艺与设备”等7项成果大连市技术发明奖三等奖,授予“高效中低压固体电解质水电解技术”等20项成果大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转基因油菜籽检测能力验证关键技术的研究”等27 项成果大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内生固氮有机菌肥的生产与产业化”等41项成果大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全市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要向获奖单位和个人学习,继续发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奋力攀登、开拓创新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建设创新型城市、促进科学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2011年度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授奖项目名单大连市人民政府2012年11月26日附件:2011年度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授奖项目名单大连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奖项目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物理化学协同净化设备及方法海水养殖网笼水下自动清洗技术示范推广改性耐高温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制备新技术电子束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材料的技术及应用高效节能型制冷空调用压缩机(组)HCFCs替代人体三维光学运动捕捉系统数据处理方法原生污水源热泵全自动取水除污机氨磷汀及制剂生产新工艺二等奖获奖项目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双齿围沙蚕人工繁养与资源恢复的技术集成与应用高分子抗静电剂-含锌聚醚酯酰胺的合成与应用光伏太阳能多线切方机超高效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公交车专用智。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2012年度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法规类别】科技成果鉴定奖励【发文字号】大政发[2013]63号【发布部门】大连市政府【发布日期】2013.12.17【实施日期】2013.12.1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2012年度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大政发[2013]63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强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根据《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有关规定,经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市政府决定,授予“双网络冗余可编程运动控制系统”等9项成果大连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风力发电机主轴轴承试验机用试验方法”等6项成果大连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ZCN11-72.5(L)手车敞开式SF6组合电器”等5项成果大连市技术发明奖三等奖,授予“480/80t铸造起重机”等19项成果大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重型精密数控机床特大型推力球轴承研制”等25项成果大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一种用于特殊钢、洁净钢生产的低钛含量造渣脱硫剂--预熔铝酸钙”等27项成果大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希望获奖的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勇攀高峰,不断取得新成果,创造新业绩。
全市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向获奖单位和个人学习,自觉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建设创新型城市、促进科学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2012年度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授奖项目名单大连市人民政府2013年12月17日附件2012年度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授奖项目名单大连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奖项目1.双网络冗余可编程运动控制系统2.船舶制造中下料连续切割零件的方法3.一种聚醚醚酮管材的制备方法4.一类新药注射用心肌肽5.年产2000吨高活性甲醇催化剂6.大型泡沫夹层构件配合加工技术7.高速列车制动闸片制造技术8.基于物联网荧光非接触溢油在线检测系统 9.海胆健康高效培育技术二等奖获。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的通知正文:---------------------------------------------------------------------------------------------------------------------------------------------------- 大连市人民政府文件(大政发〔1986〕51号)关于印发《大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总公司):现将《大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一九八六年三月八日(发至县级及有关单位)大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第一条为了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我市科学技术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和《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研究、开发、应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以及在科学技术管理、标准、计量、科技情报等方面,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均应按本条例给予奖励。
第三条凡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中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在研究、开发、应用新的科学技术方面(含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和生物新品种等),有所创新并经过实践证明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二)在推广、转让、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三)在重大工程建设、设备研制和企业技术改造中,采用新技术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四)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移植方面,有所创新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五)在科学技术管理和标准、计量、科学技术情报等方面做出贡献并取得显著成果的。
第四条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申报:(一)市属各单位完成和应用的科学技术进步项目,按隶属关系由县(市)、区科委、市直主管局(总公司)审查,上报市科学教育委员会;(二)中央部、省属单位在本市应用完成的科学技术进步项目,由本单位审查,上报市科学教育委员会;(三)几个单位联合应用完成的科学技术进步项目,由主持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查,上报市科学教育委员会。
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大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大连市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大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大连市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规范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管理,根据《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东北亚科技创新创业创投中心的意见》和《大连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大连市财政局2019年9月30日大连市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一、总则第一条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东北亚科技创新创业创投中心的意见》和《大连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设立大连市科技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
为加强创新基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基金是由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推动高校院所重点学科(研究方向)重大课题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惠民及软科学研究的政府引导性资金。
第三条创新基金使用与管理应遵循公正透明、科学择优、专款专用、注重绩效的原则。
二、支持内容与支持方式第四条创新基金重点支持在连高校、科研院所(含转制科研院所)等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
主要包括:1.高校、科研院所依托重点学科(研究方向)组织实施的重大前瞻性、战略性课题研究;高校院所开展的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基础性课题研究。
重点学科(研究方向)重大课题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执行期一般不超过3年,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产业领域项目可适当延长,一般不超过5年。
大连市财政局、大连市科技局关于印发《大连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市财政局,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04.05.11•【字号】大财企[2004]160号•【施行日期】2004.05.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大连市财政局、大连市科技局关于印发《大连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大财企[2004]160号)各有关部门、单位:根据《财政部、科技部关于印发〈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4]3号),从2004年起,市科技局分管的科技三项费用更名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
为规范此项资金管理,按照国家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我们制定了《大连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正式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大连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二○○四年五月十一日附件:大连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发挥科技对我市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的引领和牵动作用,以科技创新带动技术进步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进一步完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根据《财政部、科技部关于印发〈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4]3号)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应用技术研发资金(简称研发资金,下同)是市政府为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充分发挥科技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引领作用,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设立的专项资金。
主要支持方向是:(一)科技攻关计划。
通过支持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重大共性、关键性、公益性技术研发活动,为产业结构调整、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重点支持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及科技成果的转移扩散。
通过支持我市各类科技计划实施,加强科技产业化基地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科技产业化示范项目研究与开发以及相关科技培训等,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创造环境。
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大连市科研诚信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21.07.20•【字号】•【施行日期】2021.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大连市科研诚信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科技诚信建设,规范科研领域诚信管理,提高我市科研管理相关责任主体的诚信意识与信用水平,营造诚实守信的科技创新环境,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大连市科研诚信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大连市科学技术局2021年7月20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科研诚信管理机制第三章科研诚信分类监管第四章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第五章科研诚信监督保障第六章附则大连市科研诚信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大连市科研诚信建设,规范科研领域诚信管理,营造良好科研创新生态,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厅字〔2018〕2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35号)、《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严重失信行为记录暂行规定》(国科发政〔2016〕97号)、《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国科发监〔2019〕323号)、《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科学技术部令第19号)、《中共大连市委办公室、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大委办发〔2019〕10号)等文件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各级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各级科技主管部门”)在组织管理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及其他科技创新活动中对涉及各类责任主体的科研诚信管理。
第三条各级科技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科研诚信相关政策措施,统筹推进科研诚信体系建设,监督指导科研诚信审核管理,组织开展科研诚信的记录认定、分类评价、调查处理、激励惩戒和宣传教育等工作。
大连市科技局推荐2017年度省科技奖励
项目(人选)公示
根据《关于2017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辽科奖办发〔2017〕2号)的规定,现将大连大学拟推荐参加2017年度辽宁省科技奖励评审的1个项目(人选)予以公示。
自即日起5日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项目(人选)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及推荐材料的真实性和项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及排序持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形式向大连市科技局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
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联系方式。
凡匿名异议和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特此公示。
联系单位:大连市科技局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附件:大连市科技局拟推荐的2017年度省科技奖励项目(人选)
大连市科技局 2017年4月17日
附件:
大连市科技局拟推荐的2017年度省科技奖励项目(人选)
科学技术进步奖。
大连市科技局领导介绍姓名职务刘晓英党委书记、局长杨代刚党委委员、副局长赵人楠党委委员、副局长李洪涛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姜斯进副局长安邦栩党委委员、副局长张中副巡视员孙守仁副巡视员科技局职能(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政策,研究制定地方科技政策和实施细则,并督促检查,推动落实。
(二)综合管理全市科学技术工作;指导、协调县(市)区及各行业的科技工作。
(三)预测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及科技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提出本市优先发展的技术领域和重大科技课题负责科技统计工作;归口管理软科学研究工作,组织全市科学技术重点课题研究会同有关部门审批新建的独立科研机构、民营科技机构,负责科研机构的合理配置和机构调整;会同有关部门推动企业和农村的科技进步。
(四)组织编制全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制定科技五年计划、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协同有关部门合理使用和分配科技三项经费,协调落实科技贷款;管理归口的科技单位的事业经费,并按照科技拨款制度改革的原则,进行分类管理和经费配置。
(五)负责协调国家和省属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与地方有关的科技工作,为地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负责全市科技成果的鉴定、登记工作,负责科技奖励和科技保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推动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建设并管理中间实验基地,促进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和国际化。
(六)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法规研究参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审核和认定工作。
(七)归口管理全市技术市场工作;负责技术合同的认定、登记等工作,完善和发展技术市场;归口管理全市计算机开发应用工作,负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归口管理全市科技信息工作;组织、协调科技信息资料的有效利用,指导科技第三产业的发展,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科技宣传工作。
(八)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科技外事工作的方针、政策,管理全市对外科技交流合作;负责政府间的科技合作协议及有关管理工作,指导和管理民间国际科技合作,会同有关部门负责“三资”企业中先进技术企业的审查、认定工作。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度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正文:----------------------------------------------------------------------------------------------------------------------------------------------------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度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大政发〔2015〕15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根据《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有关规定,经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市政府决定,授予“离子液体介导的生物质转化”等8项成果大连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电子信息产品等离子体表面清洗设备的研发与制备”等7项成果大连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装箱机”成果大连市技术发明奖三等奖,授予“刺参疾病无公害防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20项成果大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大功率、高速空气压缩机用圆柱滚子轴承关键技术”等31项成果大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典型危险废液综合处理技术”等20项成果大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希望获奖的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勇攀高峰,不断取得新成果、创造新业绩。
全市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向获奖单位和个人学习,自觉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为建设创新型城市、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2013年度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授奖项目名单大连市人民政府2015年5月22日附件2013年度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授奖项目名单大连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奖项目1.离子液体介导的生物质转化2.沙蚕生物滤池研制及其在海珍品循环养殖中应用3.辽宁特色品种荷包猪SLA-Ⅰ分子进化背景及应用研究4.兆瓦级大容量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5.基于植物活性成分高效化的微生物诱导技术6.高比能镁/空气(氧气)电池关键技术及应用7.专用敞车用折返式双车翻车机卸车系统8.智能公交系统二等奖获奖项目1.蓝莓套袋防寒技术与应用2.远程激发光转换模组的新型LED光源3.离子交换树脂集中再生分散使用技术集成4.基于固体废弃物的功能性陶瓷材料关键技术5.场地自行车运动智能训练与检测装置6.电子信息产品等离子体表面清洗设备的研发与制备7.高纯度叶黄素酯的制备与微囊稳态化关键技术三等奖获奖项目1.装箱机大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1.刺参疾病无公害防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辽宁绒山羊cDNA文库的构建和绒相关基因蛋白的研究及其应用3.特异性卵黄抗体替代抗生素防控动物疾病并保障食品安全4.7RTA84T-D/7RT-flex84T-D超大缸径船用柴油机研发制造技术5.激光探测与显示材料应用研究6.宽台面高精度8000吨液压机研制7.6.25米捣固焦炉机械SCP一体机8.高精密、高刚性轴径向组合轴承关键技术研究9.智能电网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10.大功率交流传动9600kW六轴货运电力机车研制11.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主变压器研制12.海上遇险目标快速接近技术13.超大型矿砂船设计建造技术开发及应用14.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肺癌个体化治疗药敏检测平台构建及应用15.耳鼻咽喉器官生物数值模型研究与临床应用16.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新技术评估脑功能与诊断脑疾病的系列研究17.乳腺癌干细胞自我复制机制及临床意义18.减少梗阻性黄疸脏器损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19.五味子提取物对拘束应激负荷致小鼠癌转移影响的实验研究20.我国输血事业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的研究二等奖获奖项目1.黄桃新品种-秋露2.刺参营养和配合饲料的研究与应用3.北方地区鱼病病原种类和流行病学调查及其风险评估模式建立4.肉类和肠衣中大环内酯类兽药残留量模块化组合检测方法研究5.近岸海洋贝类多元素同步快速检测技术及蓄积特征研究6.功能性乳制品深加工及产业化关键技术7.船舶与大型海洋工程防护涂料及关键技术研发8.环境中重要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研究9.发动机缸体、缸盖柔性加工生产线10.800/125t×38m 固定旋转式起重机11.兆瓦级风电润滑系统12.大功率、高速空气压缩机用圆柱滚子轴承关键技术13.激光甲烷传感器和检测仪14.RDS800无线远程数据终端15.大型储罐力学行为及减震技术研究16.铝合金多功能高速工作船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17.大连市水利普查技术研究与成果应用18.胃肠道肿瘤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19.多因素干预防治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20.基于肠黏膜屏障角度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21.PECAM-1介导辐射诱导的人鼻咽癌耐药细胞株抗凋亡机制研究22.粪肠球菌及生物膜在难治性根尖周疾病中的作用研究23.肿瘤细胞信号传导通路靶点预测及干预对肿瘤治疗策略影响的研究24.银杏叶提取物防治多发性硬化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5.腘静脉环缩术治疗严重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解剖和临床研究26.雷帕霉素联合顺铂抑制宫颈癌细胞的体内外实验研究27.多肽类药物-重组水蛭素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及代谢产物分析方法研究28.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研究29.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现代服务业的产业体系建设研究30.大连市绿色经济发展规划31.老工业基地振兴绩效评价与深化发展三等奖获奖项目1.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典型危险废液综合处理技术2.锻压氧枪喷头3.基于新型配光方案的高效节能LED模组的关键技术4.Transformer多格式无缝切换器5.多媒介联动的超媒体数字化展示系统6.多酶清洗液手工清洗医疗器械规范化方案的建立与应用7.颅内巨大及复杂动脉瘤的治疗8.糖尿病足膝下动脉靶向开通术的临床研究9.临床合理用药监控系统10.医院信息平台的智能化临床路径系统应用研究1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与肝细胞癌关系的研究12.视网膜纤维层厚度测定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13.肝移植术后乙肝主动免疫建立的临床应用研究14.锁定钢板固定磷酸钙骨水泥注入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研究15.大连市地下管线普查及数据成果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结束——。
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公布2013年大连市第一批科技创业导师名单的通知正文:---------------------------------------------------------------------------------------------------------------------------------------------------- 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公布2013年大连市第一批科技创业导师名单的通知(大科创发【2013】30号)各区、市、县科技管理部门,各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提升大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能力,扩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社会影响力,加速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企业家。
经各科技企业孵化器推荐,市科技局审核,现公布《2013年大连市第一批科技创业导师名单》。
希望各位创业导师做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辅导工作,为大连市的科技创业与孵化器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2013年大连市第一批科技创业导师名单附件2013年大连市第一批科技创业导师名单序号姓名单位职务备注杨洪武大连三维传热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2王克大连世纪长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3刘金光大连春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4宣兆伟大连迈克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5邢雪森雪龙黑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6李治良大连海创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姚伟君大连葆光节能空调设备厂总经理8李东栓大连四达高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10仲崇权大连理工计算机控制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11王晓芹大连晓芹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12于德海大连光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13高顺德大连益利亚科技集团董事长14肖永勤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董事长15花立新大连德泰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16苏明利三众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17孟宪生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院长18陈虎大连科德数控有限公司总工程师19梁红伟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主任20王国红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21胡浩权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22刘中凡大连民族学院物理学院副院长23施维明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系主任24牛淑鸿大连船舶重工集团科技部部长25邵龙成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技术中心主任26曲荣军瓦房店轴承集团科技中心主任27张允良大连机床集团科技中心主任28周岚大连机车集团科技部部长29宋云波大连交通大学教授30李桂林大连交通大学教授31宗延杰大连理工大学教授32申人升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工程师33端木琳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34费庆志大连交通大学教授35谭晓东大连交通大学教授36闪红霞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所长37李洪福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责任公司董事长38刘琦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所长39郑宏岩大连士林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关恩伟辽宁亚太律师事务所律师41刘尚峰大连国信会计培训学校副校长42孙琪大连成安财务咨询顾问公司总经理43刘德革辽宁律升律师事务所副所长44孙强辽宁誉晟律师事务所主任45袁劲芳辽宁法新律师事务所律师孔庆涛大连金州新区科技企业发展促进会秘书长47刘源波大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主任48刘作勃大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49张杰峰大连双D港创业孵化有限公司主任50李子英大连市沙河口区天河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主任51黄庆祥大连民营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主任王秀山大连理想光电子技术孵化创业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53高晓飞大连北方科技孵化基地主任54刘成喜大连九龙高新技术创业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55朱赟峰大连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56宋海芳瓦房店福斯特轴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57李辉大连市沙河口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58徐毅大连智业高端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结束——。
大连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2013修订)【法规类别】科技进步与经费【发文字号】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号【批准部门】8;806;80601;【批准日期】2013.05.30【发布部门】大连市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2013.06.28【实施日期】2013.08.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一号)《大连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业经2013年4月24日大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2013年5月30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13年8月1日起施行。
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3年6月28日大连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1991年6月27日大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1991年9月24日辽宁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批准根据2010年8月25日大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010年9月29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的《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2013年4月24日大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修订2013年5月30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第一条为了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科学技术普及以及相关的服务和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市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强市战略,实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工作指导方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先发展科学技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市。
第四条市及区(市)县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科学技术进步工作。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通知正文:----------------------------------------------------------------------------------------------------------------------------------------------------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通知(大政发〔2002〕53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现将《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大连市人民政府二00二年八月八日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奖励在我市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进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人民政府设立的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授予等各项活动。
第三条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工作。
第二章奖项设置第四条市人民政府设立下列科学技术奖:(一)科学技术功勋奖;(二)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第五条科学技术功勋奖授予下列科学技术工作者:(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二)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创造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第六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授予下列组织和公民:(一)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二)在技术发明活动中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并创造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在实施技术开发项目中,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或高新技术产业化,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四)长期从事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在实施社会公益项目中,经过实践检验,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五)在实施重大工程项目中,保障工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以上的。
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2007年度中科院大连科技创新园项目引进奖励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08.01.09•【字号】大科创发[2008]3号•【施行日期】2008.0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2007年度中科院大连科技创新园项目引进奖励实施方案》的通知(大科创发[2008]3号)为加快推进中科院大连科技创新园建设,加大创新园招商引资力度,根据《大连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共建大连科技创新园协议》,经研究,制定《2007年度中科院大连科技创新园项目引进奖励实施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办法的规定,申报2007年度项目引进奖励资金。
附件:《2007年度中科院大连科技创新园项目引进奖励实施方案》二○○八年一月九日2007年度中科院大连科技创新园项目引进奖励实施方案根据《大连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共建大连科技创新园协议》精神,为高效、高质量引进中科院系统、国内外高新技术项目进入创新园进行研发、孵化、产业化,市政府决定设立2007年度项目引进奖励资金。
为规范使用奖励资金,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奖励对象1、2007年度为中科院大连科技创新园引入高新技术项目或高新技术企业的机构。
2、2007年度为入园项目或企业引进资金的机构。
以上均简称被奖励人。
二、奖励条件2007年度内被奖励人引进的项目或企业必须同中科院大连科技创新园签订入园协议或取得项目立项批复,且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到位。
引入资金到位。
三、申报程序1、被奖励人填写《引进项目(资金)申请书》,提出书面申请,并同时提交入园协议书或立项批复、固定资产投资证明、银行存款证明等相关凭证。
2、被奖励人需提交机构代码、工商注册登记证复印件以及办理人委托书。
3、被奖励人将上述材料对口报旅顺口区、高新园区或长海县三个实体园之一的管理机构或主管部门审核;4、三个实体园将审核报告报中科院大连科技创新园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5、由中科院大连科技创新园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按标准发放奖励资金。
大科成发[2006]122号大连市科学技术功勋奖评选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一、为深入实施国家人才战略和实现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宏伟目标,奖励在大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技术工作者,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根据国家、省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制定本细则。
二、本细则适用于市政府科学技术功勋奖的推荐、评审、授予等项活动三、科学技术功勋奖的推荐、评审和授予,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
以科技工作者取得的成果、业绩和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为主要依据。
第二章评审标准一、《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第二章第六条(一)所称“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突出建树”,是指候选人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或者重大发现,丰富和拓展了学科的理论,引起该学科或者相关学科领域的突破性发展,为国内外同行所公认,对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在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第二章第六条(二)“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创造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是指候选人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系列或者重大技术发明,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引起该领域技术的跨越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革,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三、科学技术功勋奖的候选人应当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并仍活跃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从事科学研究或者技术开发工作。
第三章评审组织一、由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专家组成科学技术功勋奖评审委员会;二、市科学技术功勋奖评审委员会由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及相关部门领导7-11人组成。
委员人选由市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报市政府批准。
实行聘任制,每届任期二年。
第四章推荐一、单位推荐各相关单位原则上推荐一名科学技术功勋奖候选人。
大连市科委等关于颁发《大连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试行条例》的通知正文:---------------------------------------------------------------------------------------------------------------------------------------------------- 大连市科学教育委员会大连市体改办公室大连市计划委员会大连市财政局大连市税务局大连市工商局中国工商银行大连分行大连市地方信托投资公司文件(大科教发〔1985〕42号)关于颁发《大连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试行条例》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了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改革科技管理体制,运用经济的作用促进我市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制订《大连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试行条例》,现发给你们试行。
在试行中有什么经验、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向大连市科学教育委员会反映。
一九八五年二月二十六日大连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试行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促进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根据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1984〕12号文件和大连市政府大政发〔1984〕214号文件精神,制订本条例。
第二条设立市科技发展基金,是为了充分发挥我市的科技优势,更好地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科研攻关能力,促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推动我市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第三条市科技发展基金面向全市院校、科研、医疗卫生、工矿企业单位。
中央、省属单位,承担为地方服务的科技项目,也可申请使用基金。
第四条申请使用市科技发展基金的项目,实行公开招标、同行评议、择优支持、专项管理、签订合同的办法,并根据项目的性质和偿还能力,分为无偿、部分有偿和全部有偿合同。
实行有偿合同制改革的科研单位,可优先安排基金项目。
第二章基金组织第五条为加强科技发展基金的管理,成立市科技基金办公室(以上简称市基金办),设在市科教委。
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大连市2013年度科技奖励推荐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13.09.25•【字号】•【施行日期】2013.09.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大连市2013年度科技奖励推荐工作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做好大连市2013年度科技奖励工作,根据《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现将2013年度市科技奖励推荐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推荐范围大连市技术发明奖、大连市科技进步奖。
二、推荐条件大连市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项目应该符合《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第七条、第八条的相关规定。
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单位推荐或专家推荐推荐可由单位推荐也可由专家推荐。
专家推荐需要3位具有同一学科、专业领域的正高级职称的专家进行推荐。
每位推荐专家每年只能推荐一项本人所熟悉的学科或专业领域的市科技奖励项目,同时应按要求独立撰写书面推荐意见(附件2),签名并加盖推荐专家所在单位公章。
在市科技奖评审过程中,所推荐项目存在争议的,推荐专家负有协助处理异议的责任。
2、推荐项目的第一完成单位须是大连市内独立法人单位;推荐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的项目须全部或部分在大连市内应用一年以上(工程类等特殊行业项目需应用两年以上)。
3、推荐项目(人选)须在本地区(本系统)、项目完成单位和项目前三名完成人所在单位公示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和主要完成单位等内容一周以上,不存在异议(公式内容需加盖单位公章提交)。
4、推荐项目如曾获得市级及以上科技计划支持的,应在2013年6月30日前通过任务下达单位组织的结题验收或鉴定;推荐项目如获得知识产权和标准的(如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权、行业标准等),应在2013年6月30日前获得授权或审定通过;如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审批的(如新药、压力容器、农药等),应在2013年6月30日前获得批准;其他项目,需在2013年6月30日前通过省科技厅等有关单位组织的鉴定或验收。
5、不涉及国家安全、国防和国家秘密。
6、已获得成果登记机构颁发的科技成果登记证明。
7、同一项目不能同时推荐当年市科技奖中其他奖项;同一人同一年度只能在一个推荐项目中作为前三名完成人。
8、以下项目不可进行推荐:(1)存在知识产权纠纷以及完成单位、完成人员等方面有争议的项目;(2)已获市级以上各类科学技术奖的项目;(3)成果重复使用的项目。
三、推荐办法1、采取网络和书面同时推荐形式。
网络推荐同时,报送与网络申报材料完全一致的纸质申报材料原件2份、复印件7份,电子文档1份。
2、申报材料复印件中要隐去完成人、完成单位、推荐单位和推荐专家、评价专家信息(主件、附件中凡涉及以上信息的均要隐去)。
3、推荐项目提交的电子文档和纸质书面申报材料内容及页数,应严格按照填写说明要求提供,对于超页数(超容量)推荐的项目,不予受理。
4、从2013年起,经评审未获奖及进入评审阶段后自行申请撤回的项目,第二年不能再次推荐。
5、科技奖励网上申报于11月15日前运行。
(见大连科技信息网首页右侧)请各单位按时填报。
6、终审答辩前,市科技局将组织相关专家对终审一等奖的应用技术项目进行实地考察,请各推荐单位协助配合。
四、回避要求推荐单位对推荐项目的评审专家有回避要求的,请填写《回避专家申请表》(附件3),推荐时要一并提交。
五、推荐时间及联系方式请各单位于2013年11月15日前将材料报送至大连市科学技术局1502房间。
联系人:许来庆、阎旭电话:39989839 39989838 qq群(2013): 182213550 (项目负责人加)附件:1、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申报书及填写说明2、专家推荐意见表3、回避专家申请表4、应用证明大连市科学技术局2013年9月25日附件1: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申报书(年度)一、项目基本情况八、附件1、知识产权证明(复印件)2、科技成果鉴定(验收)证书(原件)3、技术研究报告(原件)4、检测报告(原件)5、应用证明(原件)6、科技查新报告(原件)7、科技成果登记表(原件)8、其他证明《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申报书》填写说明《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申报书》包括电子版申报书和书面推荐书两种形式,适用于《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中设置的大连市技术发明奖、大连市科技进步奖。
是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的基本技术文件和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当年推荐通知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
《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申报书》填写要求如下:一、格式要求《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申报书》要严格按规定格式打印或铅印,大小为A4竖装。
左边为装订边。
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5号字,申报书及其指定附件应合装成册,其大小规格应与申报书一致。
装订后勿再另附加封面(包括塑料封皮等)。
二、页数要求1、主件部分要求“详细科学技术内容”不超过3页,附件部分要求“应用证明”不超过3页。
2、电子版附件要求用JPG格式文件,不超过40个。
为保证其真实性,一律要用原件扫描。
3、书面附件严格按填写说明要求提供相应材料,总页数不得超过40页,不得提供要求以外的其它材料。
4、书面主件应从推荐系统中生成并打印,书面推荐书内容应与电子版推荐书内容完全一致。
三、填写要求(一)项目基本情况《奖种》,选择欲申报奖种。
《学科(专业)评审组代码》,指申报项目应属哪一个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需按下列设置填写对应的代码。
学科(专业)评审组名称和代码:201农、林、养殖业专业评审组;202轻工、纺织、化工、环保专业评审组;203无机非金属、金属材料专业评审组;204机械专业评审组;205电子与通信、仪器仪表、计算机与自动控制专业评审组;206土木建筑、水利、交通运输专业评审组;207医药卫生、中医中药专业评审组;208软科学专业评审组。
《序号》,由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委会办公室填写。
《编号》,由系统自动生成。
《项目名称》,(中文)要准确、简明、具体,并能反映出项目所属的技术领域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得超过30个汉字。
《项目名称》,(英文)系指中文名称的英译文,字符不得超过200个。
《主要完成人》,填写第五项主要完成人情况表后由系统自动生成。
推荐一等奖项目人数不超过10人、推荐二等奖项目人数不超过7人、推荐三等奖项目人数不超过5人。
《主要完成单位》,填写第六项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后由系统自动生成。
项目完成单位数不超过3 个。
《市级登记号》,即市级成果登记的登记号。
《可否公布》,系指项目名称可否公布。
《密级》,应填无密级。
市科学技术奖不受理国防安全的项目。
《主题词》,按《国家汉语主题词表》填写3个至7个与申报项目技术内容密切相关的主题词,每个词语间应加“;”号。
《学科(专业)分类》,按国家标准GB/T13745-92《学科分类代码》制定的《学科(专业)分类代码》填写到末级学科。
《所属国民经济行业》,按推荐项目所属国民经济行业填写相应的门类。
国家标准(GB/T4754-2002)规定国民经济行业分20 个门类:(A)农、林、牧、渔业;(B)采矿业;(C)制造业;(D)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E)建筑业;(F)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G)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H)批发和零售业;(I)住宿和餐饮业;(J)金融业;(K)房地产业;(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M)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O)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P)教育;(Q)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S)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T)国际组织。
《任务来源》,指申报项目是用于哪一级计划下达的任务。
A.国家计划:指正式列入国家计划项目;B.部委计划:指国家计划以外,国务院各部委下达的任务;C.省、市、自治区计划:指国家计划以外,由省、市、自治区或通过有关厅局下达的任务;D.基金资助:指以国家基金形式资助的项目;E.国际合作:指由外国单位或个人委托或共同研究、开发的项目;F.其它单位委托:指各种企事业单位委托的项目;G.自选:指本基层单位提出或批准的,占用本职工作时间研究开发的项目;H.非职务:指非本单位任务,不利用本单位物质条件和时间所完成与本职位无关的或者无正式工作单位的研究开发项目;I.其它:不能归属于上述各类的研究开发项目;《计划(基金)名称和编号》指上述各类的研究开发项目列入计划的名称和编号。
《授权发明专利(项)》,指直接支持该项目发明成立的已授权发明专利数。
列入计数的专利应为本项目独有。
如无须填写“0”。
《授权的其他知识产权(项)》,指直接支持该项目发明成立的除发明专利外其他授权的知识产权数,如授权的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等等。
列入计数的知识产权应为本项目独有。
如无须填写“0”。
《项目起止时间》,起始时间指立项研究、开始研制日期,完成时间指项目整体通过验收、审批或正式投产日期。
(二)项目简介《项目简介》,是公开宣传、介绍申报项目的资料,要按栏目的提要简单、扼要地介绍,同时不得泄露项目的核心技术。
(三)项目详细内容《项目详细内容》应按照申报书规定的栏目内容及本说明的有关要求,详实、准确、全面地填写。
1、《立项背景》,简明扼要地概述立项时国内外相关科学技术状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尚待解决的问题及立项目的。
限500个汉字。
2、《详细科学技术内容》,是全面评价推荐项目是否符合授奖条件的主要依据,该栏目应从推荐项目提出的总体思路、研究成果、科学价值、学术界公认程度、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综合比较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般不应采取“见附件”的表达形式。
限3页。
(1)总体思路。
应简要阐述针对立项目的,利用什么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来解决什么样的技术问题,创造出什么样的新成果。
(2)技术方案与创新成果。
应详细阐述具体技术方案和实施步骤,应用了何种理论、技术和方法,在技术开发、推广及产业化过程中,攻克了何种关键技术,在技术上有何种创新,取得了何种创新成果。
(3)实施效果。
应简要阐述该项技术的转化程度,应用范围及推广情况。
3、《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应就申报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总体科学技术水平同当前的国内外先进的水平进行全面比较,加以综合叙述,并指出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限500个汉字。
4、《发明及创新点》,是申报项目的核心部分,也是审查项目、处理争议的关键依据。
创新点应简明、准确、完整地阐述。
技术创新点包括在技术思路、关键技术及系统集成上的创新,是项目详细技术内容在创新性方面的归纳与提炼,应简明、扼要地阐述。
限400个汉字。
(1)每个《创新点》应独立存在,用序号分开;(2)《创新点》应按其重要程度进行排序;(3)项目的应用效果、意义等内容不得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