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节日谈趣课题研究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69 MB
- 文档页数:13
中西方传统节日探究报告大全第一篇:中西方传统节日探究报告大全中西方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调查背景ν在全球日趋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与国际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西方的各种节日和文化也迅速传入我国。
面对现今外来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过西方情人节不过七夕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
针对此现象,为了加强青少年对于我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我们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作为中国当代中学生,我们在接受西方的节日、文化方面往往走在社会前沿,有必要了解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所以我们小组决定从中西方传统节日为课题进行研究。
ν研究的目的和意义ν 1 学会珍惜和保护中国传统节日,做一名合格的中国人。
ν 2 了解西方传统节日文化。
ν 3 学会分析和总结双方的不同之处。
ν 4 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力以及社会交际能力。
ν研究方法ν资料法、调查法、整理法λ小组成员:λ研究时间:6.25-9.1λ搜查途径:(1)网上查询λ(2)图书查询λ报告的表现方式——论文λ时间:6.25-9.1中西方传统节日论文节日是人类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群体现象,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
目 2前,节日被赋予了很多特殊的意义。
在节日里,人们所传达的不仅是彼此之间的情感,它其实更像是一个国家的国民精神的体现者,是一种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的寄托。
中西方的传统文化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笔者试图在文中探寻在当今这个多元文化交流的时代,如何以一种正确的姿态面对不同地区、国家、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以便能更好地实现彼此之间的交际。
一、中西主要的传统节日(一)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一个节日。
它是在每年农历的一月一日,俗称为“过年”,与西方的圣诞节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
春节的时候,远方的游子们都会赶回家与家人团聚。
在春节这天,中国民间有着贴春联、倒贴“福”字的习俗。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五月五日,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定的节日。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而在南方两河流域的地段,人们在这一天还要举行赛龙舟大赛。
西方国家节日趣谈课题名称:西方国家节日趣谈研究小组:石家庄实验中学12级9班研究小组、小组成员:李涵李慧硕刘鑫郭梦磊指导教师:王轻棉科目:英语文化生活一课题背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今世界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世界,古老而深邃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
与此同时,西方文化也很快得渗透到了我们国家,对西方节日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西方节日文化以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有更深厚的了解,各种文化(包括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并发展。
二课题目的透过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的民族文化韵味。
通过对西方节日文化的研究,对西方文化背景的认识更加深刻,拓宽了知识面,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理解某些关于节日的俗语的含义。
因此,我们通过对西方节日的研究,深入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各国传统文化,继承发展。
课题目的三主要内容1.1新年•美国传统节日:新年(New Year's Day)新年是全美各州一致庆祝的主要节日。
美国人过新年,最热闹的是新年前天晚上。
是夜,人们聚集在教堂、街头或广场,唱诗、祈祷、祝福、忏悔,并一同迎候那除旧更新的一瞬。
午夜12点,全国教堂钟声齐鸣,乐队高奏著名的怀旧歌曲《一路平安》。
在音乐声中,激动的人们拥抱在一起,怀着惜别的感伤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共同迎来新的一年。
新年在美国并不是最热闹的节日,但仍有不少盛大的庆祝活动,加利福尼亚州的玫瑰花会是美国规模最大的新年盛典,届时用鲜花特别是玫瑰花扎成的彩车绵延数英里,车上摆满鲜花做的各种模型,不仅吸引加州的男女老少簇拥街头,而且还吸引着上百万电视观众。
美国人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习惯,就是在新年许愿立志,他们称之为“新年决心”。
这决心通常不是什么宏图大志,而是一些朴实而实际的打算,例如“我一定戒烟”、“我要好好对待邻居”等等。
他们总是坦率地讲给大家听,以期得到监督和鼓励。
据说美国的印第安人也有独特的新年习俗。
每到除夕之夜,他们就举行富有特色的篝火晚会,一家人围在篝火旁边,载歌载舞。
各国节日趣谈课题研究报告报告题目:各国节日趣谈课题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国家的节日,了解其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庆祝方式,从而增进对各国文化的理解与交流。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调查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收集各国节日的相关资料;其次,通过调查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对于各国节日的了解和兴趣;最后,将两者相结合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研究结论。
研究内容:一、各国节日的历史背景1.1 美国的独立日1.2 中国的春节1.3 日本的盆节1.4 印度的排灯节1.5 英国的复活节二、各国节日的文化内涵2.1 美国独立日的民主和自由意识2.2 中国春节的家庭团聚和传统习俗2.3 日本盆节的祖先崇拜和思亲之情2.4 印度排灯节的胜利与光明象征2.5 英国复活节的宗教信仰和春天的到来三、各国节日的庆祝方式3.1 美国独立日的烟花表演和家庭聚会3.2 中国春节的年夜饭和放鞭炮3.3 日本盆节的盆踊り和祭祀仪式3.4 印度排灯节的点灯和糕饼分享3.5 英国复活节的教堂礼拜和趣味活动研究结论:通过对各国节日的研究,可以看出不同国家的文化多样性和价值观的差异。
各国的节日不仅反映了历史和文化的延续,也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信仰。
通过庆祝节日,人们可以体验到不同的文化魅力,并加深对各国之间的了解和尊重,促进跨文化交流。
研究建议:为了更好地推广各国节日以及增进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建议加强节日文化的教育和宣传。
此外,还可以组织国际性的节日庆祝活动,吸引不同国家的人们共同参与,促进跨文化理解和友谊的建立。
最后,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学术机构应加强合作,共同研究和推广各国节日的文化内涵,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一个更加多元化、包容性和丰富有趣的节日体验。
西方节日趣谈高一八班赵婕在中国,有着许多传统的节日。
例如,重阳节、清明节…等等。
像清明节那天,大人小孩通常都要吃煮鸡蛋,此外还要爬山、郊游,真是热闹非凡。
但大家是否知道,西方国家也有一个与鸡蛋有关的节日,那就是———Easter(复活节)。
?在信奉基督教(Christianity)的国家,人们把复活节看作是仅次于圣诞节的第二大宗教节日,它被定于每年的3月21日或此日后月圆的第一个星期日。
Easter 是纪念耶酥(Jesus)被钉上十字架后死而复活的日子。
圣经相传耶酥的受难日是从Friday到Monday。
因此,在复活节期间工人也可享受从Friday到Monday 为期四天的假日。
?与复活节有关的是the?Easter?rabbit(复活节兔子)和Easter?egg(复活节彩蛋)。
相传在复活节的前一天,复活节兔子会把煮熟的彩蛋送给乖巧的小孩,这种彩蛋叫复活节蛋,象征着死而复苏的生命。
因此,人们要把Easter?egg赠送给亲朋好友。
如今,在西方国家,许多大人在复活节前,都煮了鸡蛋染好,或买来彩蛋,提前做好准备。
到复活节那天,许多家长一块,领着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孩子们一同来到野外,孩子们都提着小巧玲珑的篮子。
这时候,家长们把彩蛋藏到草丛中、岩缝里,让孩子们去寻找。
谁找到的最多,谁就有好运气。
这时候,大地复苏,阳光明媚,春暖花开,清新的空气中飘荡着大人孩子欢快的笑声,仿佛阳光照耀下的一切事物,都沐浴在幸福宁静之中。
情人节是一个属于朋友的日子,属于家人的日子,属于情人的日子。
在西方,情人节不但是表达情意的最佳时刻,也是向自己心爱的人求婚的最佳时刻。
中国人也有自己的情人节,那就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传说是当晚牛郎织女要在银河相会。
2006年是个特别的一年,因为农历闰七月,所以就有2个七夕情人节过,加上2月14国外的情人节,所以2006年就有3个情人节过拉,实在难得一见。
加拿大推崇多元文化,节假日便也因民族的众多,地区的差异而数不胜数,所以在加拿大也有许多他们的节日。
西方国家节日谈趣—开题报告指导老师:韩利凯课题组长:王珊小组成员:温笑欢、范佳瑞、高凯歌、李雪、张瑞班级:20RR级24班一、成员分工1、搜集材料:王珊、温笑欢2、整理材料:范佳瑞、高凯歌3、分析材料:李雪、张瑞4、论文:王珊、温笑欢、范佳瑞、高凯歌、李雪、张瑞二、课题研究背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今世界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世界,古老而深邃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
与此同时,西方文化也很快得渗透到了我们国家,对西方节日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西方节日文化以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有更深厚的了解,各种文化(包括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并发展。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透过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的民族文化韵味。
在当今社会,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新奇有趣的西方节日吸引人们的眼球。
通过对西方节日文化的研究,对西方文化背景的认识更加深刻,拓宽了知识面,也能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理解英语使用的习惯以及某些关于节日的俗语的含义。
因此,我们通过对西方节日的研究,深入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各国传统文化,继承发展。
本次活动还启发我们,学习英语不应仅限于课本,也应善于利用周围的各种工具和资源,随时随地有学习英语的意识。
四、研究内容研究复活节、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五、研究方法1、资料查阅法:可以上网搜寻,在教科书及阅览室工具书中查寻。
2、访谈法:派组员向有关老师请教这一方面的问题六、活动步骤1:20RR.10.25——20RR.10.26分配任务、选出课题2:20RR.10.27——20RR.10.30进行研究3:20RR.10.31——20RR.11.25评价、分析、做出系统论述七、预期成果:1、了解西方国家节日2、每个组员对关于西方国家节日的单词量提高。
3、探究研究性课题的合理及有效方法4、每人写出论文八、成果表达形式(小论文)西方国家节日谈趣(1)复活节愚人节也叫万愚节,是西方社会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4月1日。
三门峡外国语高级中学研究性课题结题报告西方国家节日漫谈小组成员:张 (组长) 水郑万卫吕辅导老师:李关键词:一.圣诞节:圣诞前夜;圣诞颂歌;圣诞树;圣诞老人;圣诞餐;圣诞礼物二.万圣节:活动和习俗;节日巡游;特色食物三.情人节:种类;活动四.感恩节:集体庆祝;节日购物;节日食物;节日游戏摘要:这篇论文通过对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对比,学习西方文化并进一步了解西方文明。
其中提到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和。
四个节日文化独具特色,使此次研究更加有趣更具知识性。
在研究这个课题的过程中,我们在一些方面提高了英语知识,另一方面了解到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
并且我知道了更多的西方节日和有关节日文化。
例如:我了解到圣诞节的文化、情人节的分类等这些西方经典节日的独特习俗,做到了我们研究这个课题的目的。
同时,我们也懂得了小组合作,共享成果的乐趣。
西方国家节日漫谈出于对英语和西方文化的好奇,我们选择了这个课题。
通过这个课题,可以让我们了解西方文化,扩大知识面,丰富阅历,开阔视野,研究西方节日可以让我们比较东西方文化的异同,从中发现不同国家的文化底蕴,加强对东西方文化和各国风土人情了解。
从而使我们更加珍惜和热爱自己的本国文化。
第一节圣诞节(Christmas)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基督(Jesus Christ)诞生的日子,公认的日期是12月25日。
圣诞节本是一个宗教性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民族风格的全民性的节日,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甚至非洲,东南亚一些国家都很盛行。
圣诞节指圣诞日(Christmas Day)或圣诞节节期(Christmastide),即12月24日至第二年1月6日这段时间。
另外人们把12月24日夜为圣诞前夜(Christmas Eve)。
1.圣诞前夜(Silent Night / Christmas Eve)圣诞夜,又称平安夜,即圣诞前夕(12月24日),在大部分基督教社会是圣诞节庆祝节日之一。
中西方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中西方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想要了解一些情况或事件时,务必需要展开调查,调查完毕后,通常还需要完成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西方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西方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篇1在全球日趋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与国际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西方的各种节日和文化也迅速传入我国。
面对现今外来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过西方情人节不过七夕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
针对此现象,为了加强青少年对于我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我们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作为中国当代中学生,我们在接受西方的节日、文化方面往往走在社会前沿,有必要了解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所以我们小组决定从中西方传统节日为课题进行研究。
一、节日“节日”:古代农历的所谓“节”,是对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逐渐变化分成像竹节一样的间距,把两节气交接之日时定为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
农历上的节日本意仅指节日的相交之日,并无民俗意义上的节日含义,在历法所定的年岁,季节交替的节日期间,举行一些约定俗成的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又注入或文化的,或政治的,或经济的内涵,相传相袭,年复一年,从而形成具有完整意义的民俗节日。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的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
他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不是宗教的国家,但也有许多自己的节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春节等,这些节日都有其文化的内涵。
例如春节。
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
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汉武帝时期之前,各朝各代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历(农历)正月为岁首,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西方国家节日谈趣—开题报告指导老师:韩利凯课题组长:王珊小组成员:温笑欢、范佳瑞、高凯歌、李雪、张瑞班级: 2011级24班一、成员分工1、搜集材料:王珊、温笑欢2、整理材料:范佳瑞、高凯歌3、分析材料:李雪、张瑞4、论文:王珊、温笑欢、范佳瑞、高凯歌、李雪、张瑞二、课题研究背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今世界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世界,古老而深邃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
与此同时,西方文化也很快得渗透到了我们国家,对西方节日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西方节日文化以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有更深厚的了解,各种文化(包括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并发展。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透过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的民族文化韵味。
在当今社会,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新奇有趣的西方节日吸引人们的眼球。
通过对西方节日文化的研究,对西方文化背景的认识更加深刻,拓宽了知识面,也能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理解英语使用的习惯以及某些关于节日的俗语的含义。
因此,我们通过对西方节日的研究,深入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各国传统文化,继承发展。
本次活动还启发我们,学习英语不应仅限于课本,也应善于利用周围的各种工具和资源,随时随地有学习英语的意识。
四、研究内容研究复活节、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五、研究方法1、资料查阅法:可以上网搜寻,在教科书及阅览室工具书中查寻。
2、访谈法:派组员向有关老师请教这一方面的问题六、活动步骤1: 2012.10.25——2012.10.26分配任务、选出课题2: 2012.10.27——2012.10.30 进行研究3: 2012.10.31——2012.11.25评价、分析、做出系统论述七、预期成果:1、了解西方国家节日2、每个组员对关于西方国家节日的单词量提高。
3、探究研究性课题的合理及有效方法4、每人写出论文八、成果表达形式(小论文)西方国家节日谈趣(1)复活节愚人节也叫万愚节,是西方社会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4月1日。
关于《西方国家节日谈趣》的课题研究报告——昌江矿区中学王晓玲一、开题报告1、课题名称:西方国家节日谈趣2、课题类别:研究性课题3、指导老师:王晓玲4、课题组长:杨云志5、课题成员:钟涛宇,唐小梅,张妍,潘海平,钟加兰,符尧雪,韩雪淋,陈泰晓,陈宏艺,冯定秋6、课题研究的背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当今世界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世界,古老深邃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
与此同时,西方文化也很快渗透到了我们国家,西方国家传统节日是英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英美政治、文化、经济、风俗习惯的一个重要窗口。
对西方节日的研究,在高中英语学习上有很大帮助,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我们对西方节日文化以及中西方文化差异有更深厚的了解,进而促进学生能灵活、深入、有效地表达思想,学会正确的交际和交流方式。
7、课题研究的目标:当今社会,文化交融,新奇有趣的西方节日吸引人们的眼球,通过研究西方节日,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关于西方国家节日的知识,增加关于西方国家节日的词汇,学会一些关于搜集、整理和记录总结的方法,并且在小组活动中提高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意识,学会自主性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8、课题研究方法和设计:1、资料查阅法:网上搜集资料,也可查阅相关书籍。
2、合作学习法:小组将所搜集的资料相互分享,制作出相关课件,并分工合作,完成每一次实践活动。
3、访谈法:遇见困难时,派组员向指导老师请教这一方面问题。
4、动手实践法:学生在通过制作课件,老师口头授课后,小组进行活动,亲身体验节日习俗。
第一阶段:确定课题,上好开题课,选定所要研究的三个节日,组内讨论,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组长分配组员任务,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搜集相关资料,整理资料,制作三个节日主题的授课课件(万圣节、复活节和感恩节)第三阶段:材料的准备;1、万圣节:准备小南瓜、小香瓜、蜡烛、刻刀等;2、复活节:鸡蛋、针、颜料、水彩笔等;3、感恩节:桌布、自制南瓜饼、自制烤鸡、玉米、水果拼盘等。
篇一:中西方节日趣谈结题报告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课题名称:中西方节日趣谈所在学校:襄城县第三高级中学所在班级:高一(七)班课题组负责人:赵冠瑜、李广露、李艳菊、张梦佳、姚帅兵、王梦鸽、张佳音、周梦洁指导教师:张、杨、赵、宋、姚、顿2014.06一、课题名称:中西方国家节日趣谈二、课题类别:研究性课题三、课题负责人:赵冠瑜、李广露、李艳菊、张梦佳、姚帅兵、王梦鸽、张佳音、周梦洁四、指导教师:张五、课题组成员:高一(七)班全体同学[内容摘要] 本活动增加了同学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会了有关搜集、处理和应用行文的方法,提高了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意识和自主性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
使大家西方开放、热情的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品味到了合作的滋味、锻炼共同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学习英语的兴趣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平等尊重发展和吸收为了更进一步掌握了解学生对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认识和大家的学习情况,针对本次活动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
见附件九数据与分析:我们向二十人发了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如下:从表格当中可以看出,在调查的二十人当中,60%的人认为通过研究性了解中西方节日的方法学习英语很重要且有趣;65%的人赞同英语课堂上学习英语应多进行研究探讨性的活动;有60%的人表示对西方节日了解很少,这表示大部分人在这方面的知识还有待加强;另有25%的人从不在课余时间学习语;超过半数的人对英语的学习感兴趣,15%的人对此没有兴趣;对于英语学习中的困难,50%的人认为是自己初中英语基础差,和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感兴趣;对西方节日知识根本不了解的占5%;大部分人的家长对学生学习英语很支持;(25%)的学生表示看西方电影和书籍,最喜欢了解西方习俗和节日的方式。
由以上可以看出,我们中大多数还是能够认识到英语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并且本次活动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他们表示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中应注重在这方面能力的加强,但因为课程进度的要求和这方面的研究时间有冲突,所以我们常常忽略对英语研究学习的能力,也就导致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和英语成绩优差比例不协调。
西方国家节日趣谈结题报告西方国家节日趣谈1. 引言西方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传统和庆祝方式。
本报告将介绍一些著名的西方国家节日,包括它们的起源、庆祝方式以及与其他节日的比较。
2. 圣诞节(Christmas)•起源:圣诞节是为了庆祝基督教的耶稣诞生而设立的节日。
起源于公元4世纪,现在已经成为西方世界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庆祝方式:人们会在家中设置圣诞树,悬挂彩灯和装饰品。
亲友之间会交换礼物,并享用丰盛的圣诞大餐。
许多地方还会有圣诞老人派发礼物的传统。
•比较:与中国的春节相比,圣诞节更加侧重于家庭聚会和亲友交流。
3. 感恩节(Thanksgiving)•起源:感恩节是为了庆祝丰收和对上苍的感恩而设立的节日。
起源于17世纪的美国,如今已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家庭节日之一。
•庆祝方式:家庭成员会聚在一起,享用丰盛的感恩大餐,包括火鸡、南瓜派等传统食物。
人们还会表达对亲友的感激之情,并进行慈善捐赠活动。
•比较:与中国的中秋节相比,感恩节更加注重家庭团聚和对他人的感激。
4. 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起源:独立日是为了庆祝美国的独立而设立的节日。
起源于18世纪末,现已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国家庆典之一。
•庆祝方式:人们会参加各种庆祝活动,如游行、烟火表演和音乐会等。
红、白、蓝是独立日的代表色彩,人们会穿上符合这些颜色的服装来庆祝。
•比较:与中国的国庆节相比,独立日更加注重民众的参与和庆典活动的丰富多彩。
5. 复活节(Easter)•起源:复活节是为了庆祝基督教耶稣复活而设立的节日。
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纪,现已成为西方世界非常重要的宗教节日之一。
•庆祝方式:人们会参加宗教仪式,如出席弥撒和进行洗礼等。
此外,复活节也与彩蛋、复活兔等象征物相关联。
•比较:与中国的清明节相比,复活节更加注重宗教仪式和基督教的信仰。
6. 总结西方国家的节日多种多样,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起源和庆祝方式。
圣诞节、感恩节、独立日和复活节是其中最重要的几个节日。
西乡县第一中学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课题研究报告书课题名称:西方国家节日谈趣指导老师:谯侠年级班级:2018届高中16班完成时间:2016年8月18日《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书正文:节日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也是一种民族风俗和民族习惯。
有深刻的寓意,有的是为了纪念某一重要历史人物,或纪念某一重要历史事件,或是庆祝某一时节的到来等等。
节日是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现象的节日有着特定的含义:节日是一年当中由种种传承路线形成的固定的或者不完全固定的活动时间,以开展有特定主题的约定俗成的社会活动日。
节日根植于文化系统之中,以特定的仪式传播文化,对文化系统的运行起着不替代的作用。
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它不仅是展示民族社会生活状况的窗口,同时也是"人类传递并扩展生存知识和生存态度"的一种手段,"是象征和意义的体系" 。
节日是民族历史和文明的产物和象征,它以独特的内涵融汇成民族之魂和民族精神,并化为集体意识渗入民族血液之中,潜移默化的规范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
西方节日作为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的体现了西方国家、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渊源,而且每一个民族的节日文化和风俗习惯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一般而言,西方国家和民族的传统节日具有生产性、生活性和宗教性三大特征,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变迁,前两种类型的传统文化日益淡化,或逐渐消亡,或让位于宗教性节日;此外,由于西方文化的多元性,使得传统的生产性节日仅仅具有地域性特征。
敬奉土地和祈求丰收是古代从事农业生产的各民族的共同特点和传统习俗,在农业生产力尚不发达的自然经济社会时代尤其如此。
在进入工业社会后的西方国家,失去了特定经济生存形态基础的敬土祈年习俗逐渐为人们所淡忘消亡,仅仅遗存于极少数一些仍然保留着传统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地区。
研究性学习
研究内容:关于西方国家节日的起源及习俗
研究目的:从传统及现代节日角度研究西方文化,了解节日用语,提高英语水平
西方传统节日
西方节日谈趣——愚人节
愚人节时,人们常常组织家庭聚会,用水仙花和雏菊把房间装饰一新。
典型的传统做法是布置假环境,可以把房间布置得象过圣诞节一样.也可以布置得象过新年一样,待客人来时,则祝贺他们“圣诞快乐”或“新年快乐”,令人感到别致有趣。
研究小结
本次研究性学习,虽然是英语学习课题,但是在研究过程中,成员的独立思考和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人交际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通过对西方节日文化的研究,我们对西方文化背景的认识更加深刻,这不仅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也能让我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更容易理解英文语言使用的习惯以及某些关于节日的俗语的含义。
同时,本次活动也启发我们,学习英语不应局限于课本,应该善于利用周围的各种工具和资源,随时随地有学。
西方国家节日谈趣小结《西方国家节日谈趣》小结通过这次的课题使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对西方文化以及风土人情的了解,使我对西方文化有了很浓厚的兴趣。
我相信这也会让我对英语的学习更有信心和兴趣。
一个脉搏、同欢同乐,是对万圣节平民化、大众化内涵要义的淋漓尽致折射。
节日的力道,正在于其从来不是专属于高官权贵的荣耀,而是全体苍生平民、人民大众的创造。
欧风美雨中成长出来的几代西方人,都不约而同地认可接受一个真知常识:民间的睿智、才力及创造力才是节日盛会们根深叶茂的源泉动力。
在万圣夜,四面八方的人们聚首在一起,戴着各式各样精灵古怪的面具,提着用南瓜雕刻而成的精致“杰克灯”,兴高采烈玩弄着“不给糖就捣乱”的童话游戏,感受着人人同乐、人人共享的“人本”主义情怀。
年复一年,周而复始。
如果说,中国传统佳节凸显了“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为邦本”等儒雅敦厚的民本色彩,万圣节等洋节则勾勒了一幅“宇宙精华”、“万物灵长”的人本画卷。
无论东方抑或西方,当悲天悯人、超度众生的沉郁雄浑渐行渐远,普天同庆、万民同乐成为普遍视野背景的时候,平民大众往往构成节日的主体和目的。
万圣节来到中国,我们要懂得“洋为中用”,继承挖掘其“人本”的财富力道,努力超越升华到“以人为本”的高远境界。
祛鬼辟邪、向善求美,是对万圣节理想化、人性化不朽美丽的入木三分诠释。
节日的力道,漂流在年代久远、生生不息的心灵航船中,激荡于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夙愿烟波里。
无论诗言志,抑或借物喻理,中西节日或双峰并峙,或双水合流,都不可避免背负承载着各种时常可遇而不可求的人文诉求情感。
在中国,“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抒发的是怀念,“天上一轮共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烘托的是团圆,“佞骨不知何处朽,龙舟岁岁吊沧浪”唱出的是景仰。
在西方,作为鬼节的万圣节,原本是一个溢满阴魂冷风气息、充盈惊悚诡异氛围的日子。
人们希望通过万圣节作为载体形式,达致祛鬼邪、保平安的初衷。
到今天,万圣节早已出落成一个祥和欢快的盛会。
关于《西方国家节日谈趣》的课题研究报告
——昌江矿区中学王晓玲
一、开题报告
1、课题名称:西方国家节日谈趣
2、课题类别:研究性课题
3、指导老师:王晓玲
4、课题组长:杨云志
5、课题成员:钟涛宇,唐小梅,张妍,潘海平,钟加兰,符尧雪,韩雪淋,
陈泰晓,陈宏艺,冯定秋
6、课题研究的背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当今世界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世界,古老深邃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
与此同时,西方文化也很快渗透到了我们国家,西方国家传统节日是英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英美政治、文化、经济、风俗习惯的一个重要窗口。
对西方节日的研究,在高中英语学习上有很大帮助,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我们对西方节日文化以及中西方文化差异有更深厚的了解,进而促进学生能灵活、深入、有效地表达思想,学会正确的交际和交流方式。
7、课题研究的目标:当今社会,文化交融,新奇有趣的西方节日吸引人们的眼球,通过研究西方节日,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关于西方国家节日的知识,增加关于西方国家节日的词汇,学会一些关于搜集、整理和记录总结的方法,并且在小组活动中提高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意识,学会自主性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8、课题研究方法和设计:
1、资料查阅法:网上搜集资料,也可查阅相关书籍。
2、合作学习法:小组将所搜集的资料相互分享,制作出相关课件,并分工合作,完成每一次实践活动。
3、访谈法:遇见困难时,派组员向指导老师请教这一方面问题。
4、动手实践法:学生在通过制作课件,老师口头授课后,小组进行活动,亲身体验节日习俗。
第一阶段:确定课题,上好开题课,选定所要研究的三个节日,组内讨论,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组长分配组员任务,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搜集相关资料,整理资料,制作三个节日主题的授课课件(万圣节、复活节和感恩节)
第三阶段:材料的准备;
1、万圣节:准备小南瓜、小香瓜、蜡烛、刻刀等;
2、复活节:鸡蛋、针、颜料、水彩笔等;
3、感恩节:桌布、自制南瓜饼、自制烤鸡、玉米、水果拼盘等。
第四阶段:进行课题研究
1、指导老师修改学生自制的课件,进行西方三大传统节日习俗的授课;
2、学生进行第一次实践,万圣节制作杰克灯
3、学生第二次活动,复活节画彩蛋
4、学生第三次活动,感恩节制作感恩节大餐,并餐前祈祷,餐后进行传统的找玉米游戏。
第五阶段:小组实验研究结果汇总,写个人总结,进行自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将文字记录、图片材料和影像整理成一份完整的课题研究报告。
二、研究人员任务分工:
资料收集;钟涛宇,唐小梅,张妍,潘海平
资料整理;钟加兰,符尧雪,韩雪淋,陈泰晓,陈宏艺考勤登记;冯定秋
报告执笔;杨云志
三、活动过程:
假期时间撰写自我评价
2)活动成果图片展示:
2.1学生课件图片展示:
A: (万圣节)
万圣节每年的11月1日。
10月31日是万圣节前夕,通常叫做万圣节前夜(万圣夜)。
每当万圣夜到来,孩子们都会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着一盏“杰克灯”走家窜户,向大人们索要节日的礼物。
万圣节最广为人知的象征也正是这两样——奇异的“杰克灯”和“不给糖就捣乱”的恶作剧。
B: Easter(复活节)
复活节:
Easter is the oldest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Christian
festivals. It celebrates the
resurrection of Christ and
Christians around the world
every year celebrate it. Easter
is also a symbol of rebirth and
hope.
2. 彩蛋画好后,自然风干。
蛋壳头顶有挂孔,可用彩绳系起来,悬挂
作装饰品。
C: Thanksgiving Day (感恩节)
感恩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traditional festival),届时放假三天,合家团聚(All the family members get together)。
感恩节的食品富有传统特色。
在节日宴会上,有一道必不可少的特色名菜(specialty)——“烤火鸡”(turkey)。
火鸡是感恩节的传统主菜,通常是把火鸡肚子里塞上各种调料和拌好的食品,然后整只烤出,由男主人用刀切成薄片分给大家。
此外,感恩节的传统食品还有甜山芋(sweet potato )、玉蜀黍(maize )、南瓜饼(pumpkin cake)、红莓苔子果酱(cranberry jam)等。
2.2 学生活动过程图片展示:
三、结题报告(总结与评价):
1、组员体验:
通过这次,我们小组都受益匪浅,大家对西方节日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西方开放、热情的文化特点有一定的认识,感受到西方节日浓厚的宗教色彩,并从中学习了西方文化的优点,学会尊重西方文明,明白全球文化交融的必要性。
同时,大家一起探究学习,品味合作的乐趣,完美地在融洽的学习氛围里完成了这次研究性学习。
2、指导教师点评:
学习外语,不仅仅是把外语当作一门交流工具,同时外语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各种异国风情,当时选中这个课题,是因为西方节日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这个课题兴趣很浓。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生都能积极配合好老师去完成每一个任务,虽然他们英语基础较差,但是他们能够分工合作,搜集资料,准备材料,在进行每一次节日体验过程中,他们都相互配合,相互帮助,顺利完成每一次研究任务,每个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收获,但是在活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学生总结能力有待提高等。
在往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将继续努力,把英语课题研究工作做得更好。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