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7
眉山旅游资源概况周绍龙2009-6-18一,眉山概况眉山,别名:中国诗书城。
眉山,东经(102.49`-104.30)北纬(29.30-30.16`),“眉州”、“青州”,是宋代文豪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史称“三苏”)的故乡。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有“诗书故里”的美誉。
眉山北邻成都,南瞰乐山,东临资阳,西望雅安,是成都平原通联川南、川西南、川西、云南的咽喉要地和南大门。
经国务院批准,1997年设立眉山地区,2000年撤地建市。
全市辖东坡、彭山、仁寿、洪雅、丹棱、青神六区县,幅员7186平方公里,人口346万。
境内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资源充足,物产丰富,通讯发达,交通便利,工农业生产基础牢实,初步建立了与社会经济事业快速发展相适应的全新机制,有利于工农商学各业繁荣。
眉山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历史文化名人辈出,有“寿星之祖”商代大夫彭祖、道教宗师张道陵、西晋文学家李密,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三父子,著名宰相何栗,抗金名将虞允文,良史李焘,清代文学家彭端淑,著名地质学家梁津和一代地质大师、新中国地质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黄汲清,有长安画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梵高”、“画坛怪杰”的石鲁,川剧剧作家黄吉安和中国著名书画家、诗人、美术教育家冯建吴。
由唐而宋,眉山与杭州、建阳鼎足而为中国三大刻版印书中心。
这里有东坡文化、长寿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竹文化、水文化等多种特色文化。
眉山东坡文化节、彭祖寿星节、青神竹编艺术节,橘花节、洪雅台会、瓦屋山杜鹃节、冰雪节、瓦屋山国际道教文化节、仁寿的枇杷节、丹棱的唢呐艺术节、老峨山“六月六”(农历)朝山会……享誉巴蜀,名扬海外。
这里江山秀丽,旅游资源点多面广,东有"成都后花园"之称的四川省风景名胜区“千岛之湖”仁寿黑龙滩、西有“瓦屋寒堆春后雪”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瓦屋山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槽渔滩、南有苏东坡青年时读书的“蜀中名寺”青神中岩、“影入平羌江水流”的平羌小三峡、北有长寿福地彭祖山以及“南州胜迹古祠堂”三苏祠等名胜古迹。
眉山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眉山地区作为四川省的一个重要地区,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发展成果。
本文将对眉山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眉山地区位于四川省中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四川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目前,眉山地区的经济总量逐年增长,已经成为四川省第三大经济体。
眉山地区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以农产品的种植和加工为主要经济支柱。
同时,眉山地区还发展了多个重要的产业,包括电力、化工、机械制造和纺织等。
眉山地区的农业发展是该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眉山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条件适宜,种植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眉山地区的农产品以水果、茶叶和蔬菜为主,品质优良,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广阔的销售渠道。
眉山地区积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未来,随着人民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需求不断提高,眉山地区在农业领域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眉山地区的电力、化工、机械制造和纺织等产业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眉山地区地处中国西部经济发达地区,拥有充足的水力资源和煤炭资源,使得眉山成为电力工业的重要基地。
眉山地区还拥有一些大型的化工企业,如石化、化肥和塑料制品企业等。
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为眉山地区带来了经济增长,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推进,眉山地区在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革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眉山地区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产业链水平。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和高新产业,眉山地区逐渐形成了以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
未来,眉山地区将继续加强与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合作,提升产业链的附加值。
另外,眉山地区还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眉山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四川和重庆的重要节点。
为了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眉山地区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修建了一批高速公路和铁路,使得眉山地区与周边地区的交通更加便捷。
眉山的总结简介眉山,是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的一个地级市,地处川东南腹地,坐落在威远县、洪雅县、东坡区、彭山区、青神县、丹棱县六个县的交界处。
眉山市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川东南明珠”。
本文将对眉山市的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总结。
地理概况地理位置:眉山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的山地-丘陵地貌区,大致纬度为30°05′至30°39′,经度为103°42′至104°52′。
地理特征:眉山地势起伏,由山地和丘陵组成,最高峰为素有“四川屋脊”之称的仙女山,海拔3099米。
眉山市地处四川盆地的外围,地势东高西低,西部山地起伏,东部平原较为平缓。
气候特点:眉山气候温暖湿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约16℃,降水充沛,年降雨量超过1000毫米。
四季分明,春夏多雨,秋冬少雨,无严寒冬季。
经济发展农业:眉山市农业以种养结合、农兼非特色农业为主,以水稻、糖料、油菜、烟叶等农作物种植为主导产业;以生态林果、畜牧业为特色农业;粮食、杂粮、油料、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等农产品产量较大。
工业:眉山市工业起步较晚,目前以食品、机械、化工、建材等行业为主,其中食品加工工业为主导产业。
该市的食品加工工业在川东南地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旅游业:眉山市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
仙女山、华顶山、三苏祠等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眉山市积极发展旅游业,推动旅游业与农业、工业融合发展,成为该市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
文化传承文化底蕴:眉山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眉山的文化底蕴主要表现在建筑、音乐、美食等方面。
例如,眉山的传统建筑以“四合院”为主要形式,多为朱柱丹梯,风格独特。
眉山的传统音乐以川剧为代表,被誉为“四川的国剧”。
当地的美食以辣味为主,具有浓厚的川菜风格。
传统节日:眉山市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在这些节日,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礼仪繁复而古老,充满着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
关于四川眉山的介绍四川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自然风景优美的城市。
以下从地理、历史、文化、旅游等多个角度来介绍眉山。
地理角度:眉山地处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位于嘉陵江上游,地势起伏,山脉纵横,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眉山市总面积约为6,575平方公里,辖6个区县。
历史角度:眉山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古代眉山是巴国的一部分,曾是巴蜀文化的中心之一。
在历史上,眉山还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文化角度:眉山是一个充满浓厚文化氛围的地方。
这里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如川剧、川绣、川菜等,都是眉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眉山还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众多的道教文化遗址和庙宇,如青城山、大光明寺等。
旅游角度:眉山拥有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一个旅游胜地。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是峨眉山,它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峨眉山以险峻的山势、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佛教文化而闻名。
此外,眉山还有其他景点如熊猫基地、九龙湖、梓潼古镇等,都吸引着众多游客。
经济角度:眉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城市,主要农产品有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眉山的经济也逐渐多元化,旅游、农业、制造业等产业都有不错的发展前景。
总结:眉山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丽的城市。
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遗产,眉山都有着丰富多样的资源。
无论是探索历史文化,还是欣赏自然风光,眉山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目的地。
眉山市区域发展条件分析一、眉山市概况:眉山古称眉州,历史悠久,有近1500年的州郡建制史,1997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眉山地区,2000年12月撤地建市,幅员面积7186平方公里,人口350万,辖东坡、仁寿、彭山、洪雅、丹棱、青神一区五县。
随着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务院通过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省规划建设天府新区等宝贵的历史性机遇接踵而至,眉山,作为距离成都最近的地级市,天府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发展环境更加优越,正在成为最具吸引力的产业西移首选地。
二、自然条件分析:地理位置:东经(102.49-104.30)北纬(29.30-30.16)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和青衣江下游的扇形地带,成都—乐山黄金走廊中段。
南瞰乐山,东临资阳,西望雅安,是成都平原通联川南、川西南、川西、云南的咽喉要地和南大门。
气候条件:眉山属于亚热带气候,湿润特点显著,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少霜雪;日照少;光、热、水的时间分布与农作物生长发育期同步,气候适宜性好,作物生长系长,宜种度大,出产富庶。
气温由于受地形、地势影响,年平均气温呈东高西低趋势。
全年无霜期302--314天。
降水雨量丰沛,降雨量的时空分布不均匀。
降雨量随地域的不同而呈东北向西南递增,年均降雨量983--1490mm,。
日照年日照时数1060--1202小时,为可照时数的24--28%,比同纬度的地方偏少,属全国低日照区域之一。
适宜的气候条件,为眉山市的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农业基础雄厚,是西南第一大奶业大市。
自古“山川灵秀,物产丰富,甲于西蜀”,是四川乃至全国的粮食、油料、肉类、水果等商品的生产基地,国家级的农副产品基地达19个,荣获“中国脐橙之乡”、“中国优质稻米之乡”、“中国枇杷之乡”、“中国椪柑之乡”、“中国泡菜之乡”、“中国藤椒油之乡”、“中国竹编艺术之乡”和“中国青见之乡”等八个“中国之乡”美誉。
《自然地理学》论文三苏故里学院:旅游与城乡规划班级:2011120401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日期:2012年5月30日成绩:目录第1章介绍概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地理位置 (1)1.2行政区划......................................................................................................................... 1-2 第2章地质.. (2)2.1地层岩性......................................................................................................................... 2-62.2地质构造 (7)第3章气候 (8)3.1气温特点 (8)3.2降水特点 (8)第4章水资源 (8)4.1水资源概况 (8)4.2岷江 (9)第5章地貌 (9)5.1区域地形地貌特征........................................................................................................ 9-11 第6章土壤类型. (11)6.1紫色土 (11)6.2黄壤 (12)第7章生物与环境 (12)7.1动物 (12)7.2植物 (13)第8章旅游资源 (13)8.1旅游资源 (13)一.介绍概览1.1地理位置眉山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边缘,东经(102.49`-104.30)北纬(29.30-30.16`)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和青衣江下游的扇形地带,成都--乐山黄金走廊中段。
眉山市地理环境
眉山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地处成都平原和大巴山腹地,地理位置优越。
眉
山市地势起伏较大,主要分布着眉山、洪雅、彭山等县市,是一个典型的盆地山地交
错区域。
眉山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湿润,雨量充沛。
自然环境
眉山市地理环境多样,山地、丘陵、平原地貌交错分布。
眉山市境内有丰富的自
然资源,森林覆盖率较高,山清水秀。
眉山市地处长江流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河
流纵横交错,水域资源丰富,为当地的农业和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气候特点
眉山市气候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雪。
春秋时节宜人,气候适宜,是旅游避暑的好去处。
眉山市地处地势较高的山地,气候垂直变化较大,山脉对气候
的影响显著,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特点。
生态环境
眉山市生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植被茂盛。
市区绿化覆盖率高,各类植物资源
丰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
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保护,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
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总体来看,眉山市地理环境独特丰富,气候宜人,生态优美。
这些特点为眉山市
的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优势和机遇,也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
的重要性和挑战。
四川眉山简介-回复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被誉为“川中之屏”。
它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荣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
眉山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处于四川盆地与川西高原之间的过渡地带。
它位于岷山和峨眉山之间,这两座名山为眉山增添了壮丽的自然风光。
眉山境内地势平坦,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是世界稀有的温带地中海气候,具有较高的生态环境品质。
眉山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早在公元前2600多年前的商代时期,眉山地区就有人类在此居住和繁衍。
秦代时,这里成为重要的兵家之地,并建立起眉县。
隋唐时期,眉山是巴渝文化的重要一环,经济和文化繁荣。
眉山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其中最著名的是峨眉山。
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这座山峰巍峨壮丽,景色秀美绝伦。
峨眉山还是佛教圣地,山上有许多古老的佛教建筑,如凌云寺、雷洞坪等。
眉山还有许多其他的自然景观,如岷江幽谷、万佛湖、北斗滩等,都是游客们喜爱的景点。
岷江幽谷被誉为中国最美峡谷之一,拥有独特的地质构造和壮丽的自然景观。
万佛湖则是一片幽静的湖泊,湖畔有世界纪录花坛和湿地生态园等景观。
北斗滩则是眉山著名的沙滩,拥有金色的沙滩和清澈的水质,是夏季游玩的好去处。
除了自然景观,眉山还保留着许多历史文化古迹。
古代的眉县城区保留着不少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眉县城楼和天主教耶稣圣心堂。
眉县城楼是一座木结构的古建筑,始建于明代,至今保存完好,成为了眉山的象征之一。
耶稣圣心堂则是一座具有欧洲哥特和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结合的教堂,建于1892年,是中国内陆保存最完整的十九世纪哥特式建筑之一。
眉山人民热爱文化,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每年的清明节,眉山人民都会举行盛大的“四川顶哈大曲”活动,这是一场具有悠久历史的民俗庙会,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
此外,眉山还有四川顶哈文化艺术团,他们通过歌舞、音乐等方式表演着眉山的传统文化,将眉山的魅力传递给更多的人。
眉山调研报告眉山调研报告眉山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地处秦巴山脉的北麓,地势高低起伏,气候温和,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有四川之魂”的山城。
为了更好地了解眉山市的发展现状和潜力,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一、经济发展状况眉山市经济以农业为主,其中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是当地的主要农作物。
此外,水果种植也十分发达,如苹果、橙子等。
眉山市还以果蔬加工、家具制造、纺织等产业为支柱,这些产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旅游业发展潜力眉山市是一个具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的地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著名的景点有五岳之一的峨眉山、九龙湖、桃花源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也为当地带来了丰厚的旅游收入。
然而,目前眉山市的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不完善、景区服务质量有待提升等。
三、教育和就业形势眉山市的教育发展相对较好,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但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还有待加强。
就业形势方面,眉山市的就业压力逐渐加大,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眉山市一直以来都注重环境保护,积极推动绿色发展。
在近年来,城市建设中加强了环境保护和水体治理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可持续发展是眉山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农村发展问题尽管眉山市的农业发展比较稳定,但是农村发展问题仍然存在。
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有待提升,农村普遍存在人口外流问题。
因此,眉山市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眉山市在经济、旅游、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眉山市应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保护环境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解决这些问题,眉山市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介绍眉山的作文
眉山,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古称眉州。
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
这里有著名的道教圣地青城山、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的"东坡亭"、举世闻名的千年古刹大明寺……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眉山吧!
眉山不仅有丰富的物产,而且还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而远近闻名。
在眉山,你可以去"东坡湖"看一看。
它是由苏东坡而得名的。
那儿湖水碧波荡漾,湖面上有许多游船、竹筏、水上自行车、皮划艇等水上项目,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再往前走一段路,你就可以看见一座高大雄伟、雄伟壮观的石碑,上面写着"东坡湖"三个大字。
湖面上有许多游船和竹筏,人们可以泛舟湖上。
湖中央还有一个小岛,岛上有一座高大雄伟、金碧辉煌的寺庙——大明寺。
大明寺门前有两尊栩栩如生的神像,分别是: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
每到夜晚时分,两尊神像就会显现出神奇而美妙的画面:有的是一个人在打鼓;有的是一个人在打太极拳;还有的是一群人在打着锣鼓……真是栩栩如生啊!
—— 1 —1 —。
四川眉山简介概况
眉山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四川省卫生城市,素有“三苏故里,东坡圣土”之美誉。
眉山市是成都经济区南部中心城市,距成都仅70公里。
眉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古称眉山,自三国吴嘉平二年(公元254年)建县起,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全市辖2区3县,面积123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12万。
眉山山川秀丽,名胜众多。
有千年古刹千佛岩、碧峰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苏祠、东坡岛;有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故居--杜甫草堂;有中国道教第一山--三苏祠;有北宋名相李纲的故居--李纲祠;有举世闻名的丹棱龙女溪千年古刹--龙女寺等古迹。
境内的三苏祠是中国三大古代书院之一,被誉为“川盐之祖”、“蜀人第一书院”。
“东坡岛”是眉山市的旅游胜地,岛上名胜古迹众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眉山资源丰富,物产丰饶。
有闻名海内外的东坡肉、东坡泡菜、东坡豆腐、东坡鱼等特色食品;有闻名遐迩的岷江河鱼。
—— 1 —1 —。
四川眉山简介
四川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3°50′-104°53′,北纬29°20′-30°45′之间。
眉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这里有世界文化遗产峨眉山,被誉为“东方第一山”的著名景点。
眉山还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古朴的民俗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而闻名。
眉山的自然环境优越,山川秀丽。
境内有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相连,地势起伏,山水相间。
峨眉山是眉山最著名的景区之一,它雄伟壮丽的山势和古老的佛教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
此外,眉山还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如九龙沟、青龙湖、霞湖等,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欢乐和享受。
眉山也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古老的建筑风格。
眉山有许多古老的寺庙和历史遗迹,如名扬海内外的大观音寺、千年古刹金顶寺等,这些寺庙不仅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还保存了丰富的文化艺术珍品。
眉山的民俗文化也很有特色,古老的传统节日和民间艺术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当地人会举行盛大的峨眉山佛光节活动,这是一个具有浓郁佛教特色的传统节日。
此外,眉山还有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如川剧、变脸等,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视听盛宴。
总之,四川眉山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城市,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历史文化,都让人流连忘返。
无论是登山朝圣还是感受传统文化,眉山都会给你带来难忘的体验和美好的记忆。
眉山必去4个景点眉山市位于四川省中部,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
这里有着壮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是旅游者们的理想目的地。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眉山市内必去的4个景点,带您领略眉山的风采。
1. 青城山青城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它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登上青城山,您可以欣赏到峰峦叠嶂、峡谷幽深的美景,同时感受到浓厚的道教文化氛围。
青城山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人间仙境",是摄影爱好者和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天堂。
2. 督院督院是眉山市的一个古镇,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这里保存着大量的明清古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游览督院,您可以穿梭于古老的街道巷弄之间,感受到浓厚的古镇风情。
这里的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保留了古老的居民风貌和生活习惯。
您还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川菜和特色小吃,领略眉山的饮食文化。
3. 美庐大观园美庐大观园位于眉山市区,是一处集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园内建筑以川渝传统建筑风格为主,结合了现代设计元素,别具一格。
园内的花卉展示区四季常青,各种珍贵花卉争相绽放,让人赏心悦目。
此外,这里还有水上乐园、游艇俱乐部等休闲娱乐设施,适合家庭出游和年轻人聚会。
4. 湖南会馆湖南会馆是一个汇集了湖南文化和古代建筑艺术的场所。
这里的建筑均采用明清时期的传统建筑技法和风格,保存完整。
湖南会馆内部布局精美,有着精致的木雕和石雕工艺品,展示了湖南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特色。
您可以在这里品味正宗的湘菜,欣赏传统音乐演奏和戏曲表演,感受湖南的独特魅力。
综上所述,眉山市内的这四个景点各具特色,既有自然风光的壮美,又有历史文化的底蕴。
无论您是自然爱好者还是文化追寻者,眉山都能带给您不一样的惊喜和体验。
快来眉山一游,探索这座城市的魅力吧!。
眉山定居真实感受
我是一个在眉山定居的人,这里是我生活的家园。
眉山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也是一座山水秀美、环境优美的城市。
眉山的气候非常宜人,四季分明,春暖花开,夏日凉爽,秋高气爽,冬日温暖。
这里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有很多著名的景点,如九龙圣水、熊猫山、五指山等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除了自然环境之外,眉山也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这里有很多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和古建筑,如黄龙古镇、大佛寺、北川羌族自治县等等。
这些地方让人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
作为一个定居在眉山的人,我发现这里的生活非常舒适。
这里的房价相对较低,物价也比较合理。
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也非常好。
在这里生活,人们可以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同时也能够保持着现代城市的便利性。
总的来说,眉山是一个非常适合居住的城市。
这里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城市生活都非常优美,让人们可以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
如果你还没有来过眉山,我相信你一定会爱上这座城市。
- 1 -。
眉山日照情况和种植眉山地处四川盆地东缘,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
眉山的日照情况较好,每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420小时左右。
春季和秋季的日照时间较长,而夏季和冬季的日照时间则较短。
由于地处盆地东缘,山势起伏,地形复杂,阴影的形成对日照情况产生一定的影响。
由于气候条件的适宜,眉山的农业发展得较为广泛。
眉山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主要包括水稻、蔬菜、水果等。
眉山的水稻种植面积较大,以早稻、中稻和晚稻为主,丰收期通常在秋季。
水稻种植过程中,夏季的高温多雨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合理调控水田排水和施肥等措施,以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除水稻外,眉山地区的蔬菜种植也十分重要。
眉山的蔬菜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青菜、豆角、番茄等。
蔬菜种植一般采用露地种植和温室种植相结合的方式,以适应不同的季节和气候条件。
眉山的蔬菜产量较高,品质也不错,远销内地各大城市。
眉山的水果种植也非常发达,主要包括苹果、梨、葡萄等。
眉山地处丘陵山区,土壤肥沃,气候条件适宜,非常有利于水果种植。
眉山的苹果和梨品种较多,口感鲜美,香甜多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葡萄种植也相当重要,主要以种植葡萄酒用葡萄为主。
此外,眉山还有其他种植业,如油茶种植。
眉山的油茶种植面积较大,是中国较大的油茶产区之一。
油茶树生长适应性强,耐寒抗旱,对土壤要求较低,适合生长在眉山地区的丘陵山坡上。
油茶的果实富含油脂,可用来提取食用油,对于改善农民种植收入、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有积极意义。
总而言之,眉山的日照情况良好,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水稻、蔬菜、水果等的种植在当地十分发达,且品质优良,对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油茶的种植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眉山定居真实感受眉山,这座位于四川盆地东缘的城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个定居在这里的居民,我想分享一下我真实的感受。
眉山的自然环境是我最喜欢的一点。
这里山清水秀,四季如画。
无论是春天的樱花盛开,夏天的绿树成荫,还是秋天的金黄稻田,冬天的银装素裹,都让人心旷神怡。
每天早上,当我走出家门,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山脉在朝霞中逐渐苏醒,我感到内心变得宁静而充实。
眉山的人文景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例如,眉山的文殊院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庙,吸引了许多信徒前来参拜。
每逢佛诞节,寺庙里香烟缭绕,人们虔诚地祈福,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
此外,眉山还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址,如古城墙和博物馆,让人们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厚重。
眉山的生活节奏相对较慢,这也是我选择定居在这里的原因之一。
相比于大城市的喧嚣和繁忙,眉山给人一种宁静和宜居的感觉。
这里的人们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注重家庭和人际关系。
每天傍晚,我喜欢和家人一起散步在公园里,欣赏着美丽的夕阳,感受着家庭的温暖。
而且,眉山的物价相对较低,生活成本也不高,这让我觉得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
眉山的交通便利也让我感到便捷和舒适。
这里有着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无论是地铁、公交还是出租车,都能够方便地到达各个目的地。
而且,眉山还有不错的城市规划,道路宽敞整洁,交通秩序井然有序。
这使得我出行更加方便,省去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当然,眉山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不足。
但是,这些问题相对来说并不严重,也在不断得到改善。
我相信,在政府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眉山会变得更加美好。
总的来说,眉山是一个宜居的城市,给我带来了许多的快乐和满足感。
这里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悠闲的生活节奏,让我觉得自己真正找到了家的感觉。
我很庆幸能够选择在这里定居,享受这片美丽的土地带给我的幸福。
无论是从眉山的山水风光中汲取灵感,还是与眉山的居民相处交流,我都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这将是我永远的家园。
1.1.1 综述眉山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边缘,1997年5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区,2000年撤地建市,辖东坡区、仁寿县、彭山县、青神县、丹棱县、洪雅县,幅员面积7186平方公里,人口351万,耕地面积20万公顷。
眉山北接省会成都,南连乐山,东邻内江资阳、自贡,西接雅安,是成(都)乐(山)黄金走廊的中侧面重点地区及“成都平原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四川省“一条线”发展战略的重点地区。
眉山中心城市是成都的卫星城,市政府所在地东坡区距成都仅70余公里。
1.1.2 地理气候眉山市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部,地处东经10249’—10430’和北纬2934’—3021’之间,北接省会成都,南连乐山,东邻内江、资阳、自贡,西接雅安,是成(都)乐(山)黄金走廊上的重点地区及“成都平原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眉山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沛,年均气温16.5℃,年总积温6100℃,年日照数1100小时,年均降雨量1050mm,无霜期303天。
市内最高海拔3522米,最低349米。
1.1.3 特色产业岷江、青衣江纵贯全境,土壤肥沃,灌溉条件好,是四川省重要的粮经作物主产区。
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红苕及部分小杂粮,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棉花、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等,2004年粮食总产160.55万吨。
到2004年,全市基本建成了东部丘陵20万亩“南梨北枇”,中部平坝100万亩优质粮油,中部浅丘30万亩优质柑桔,岷江沿岸25万亩优质蔬菜,西部山区15万亩优质茶叶和中药材等5个具有明显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产业化作物带。
仁寿文宫被命名为“中国枇杷之乡”,青神县被命名为“中国椪柑之乡”,东坡区被命名为“中国脐橙之乡”和“中国优质稻米之乡”。
全市有6个区县被命名为全省首批优质稻谷、优质棉花、优质茶叶、优质水果生产基地。
1.1.4 交通交通枢纽:成(都)昆(明)铁路由北至南经彭山、眉山两县,境内有客、货站6个。
高速公路:成(都)乐(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与成(都)雅(安)高速公路在彭山县青龙镇相接;国道213线穿越仁寿全境,省道103线由南向北经眉山、彭山县,省道106线由东向西横贯仁寿、眉山、丹棱、洪雅县,两条干线公路交汇于眉山。
轻轨:正在设计中的绵阳-德阳-成都-眉山-乐山-峨眉山轻轨铁路建成后,眉山到成都仅需要 15-18分钟。
市内由高等级公路形成“一横三纵”交通骨架,从各县到市区只需半个小时。
预计该路线将在2010年试运行,届时预计年客运量将达到3000万人次。
与周边城市距离:北距成都双流机场55公里,南离乐山大件运输码头也只有70余公里,岷江、青衣江流经彭山、眉山和洪雅。
连接绵阳-成都-峨眉的城际铁路客运专线已经定于今年开工建设,铁路客运专线全长276公里,连通绵阳、德阳、成都、眉山、广汉、峨眉、乐山等7个城市,为客运专线双向。
1.2 城市发展1.2.1 眉山市概念规划体系一、城市整体形象--和平鸽规划的各景观片区和景观走廊之间相对独立,而又有机联系,由生态绿地、道路景观系统、水系景观系统及公园、城市街头绿地成为各组团之间的视觉通道、透气廊和开敞空间,使眉山未来的城市发展全局统一、方向明确、脉络清晰。
届时,眉山中心城区将形成以城西工业片区为首,老城区、国际水上度假乐园片区和新区为身,北部眉山经济开发区及以城市北部未来开发片区为翼,城东苏公墓、蟆颐观风景区为尾,尚礼(岷江东岸工业集中开发区)为脚的一只展翅飞翔的和平鸽状城市总体布局。
折射出三苏文化中倡导的以和为贵的和平思想,也昭示着古老而年轻的眉山正在张开腾飞的翅膀,快速奔向新时代。
二、重点景观打造――东坡湖景观塑造塑造东坡湖景观贵在精,沿湖规划建设高档次、高品味、文化气息浓郁的精品景观。
结合国际水上度假乐园的建设,把东坡湖和国际水上度假乐园联合打造成碧波荡漾与小桥流水人家相结合、生态与文化巧妙衔接、娱乐与观光一体、在西南片区极富影响力的精品景点。
1.2.2 发展布局眉山市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是:突出一点,发展两线,开发三区。
突出一点:突出发展眉山中心城市经济这一点。
发展两线:一是依托成乐线的公路,铁路,建设黄金经济走廊;二是建设106线经济带。
开发三区:一是“眉彭”经济走廊区;二是西部资源综合开发经济区;三是东部农业产业化经济区。
1.2.3 功能分区东:东坡湖西岸和正在规划的东岸白虎滩片区:新兴餐饮娱乐、旅游休闲长廊,湖岸风景住宅社区。
南:以三苏雕像为中心的老城区:城市商业中心、历史文化中心、民俗风情中心。
西:铁环路沿线二环以西的火车站、高速路入口区域:站前经济的物流仓储中心、交通中心、汽车交易中心。
北:眉州大道以北的科技工业园区与高教产业园区:“工业兴市、科教兴市”的孵化器和助飞跑道。
中:眉州大道以南一环北路以北的新城区:政治中心,商务、体育、会展中心,城市腹地生态居住中心。
1.3 眉山宏观经济状况近年来,眉山市整体宏观经济向好,人均GDP值持续递增,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根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测算,2006年末眉山全市共有人口351万人,其中常住人口306.14万人,市区人口22万人。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280.83亿元,同比增长13.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254元,增加654元,完成计划的109%;农民人均纯收入3567元,增加283元,完成计划的141.5%。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9.72亿元,增长22.5%,完成计划的102.4%;工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03亿元,同比增长22.1%,完成计划的102.3%。
实际到位内资80.99亿元,同比增长36.46%,完成计划的106.6%;外贸出口1.13亿美元,完成计划的103%;实际利用外资1842万美元,完成计划的1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4.82亿元,增长15.5%,增速高于计划0.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为102%,低于计划1个百分点。
城镇化率达到27.5%。
旅游总收入20.04亿元,完成计划的117.88%。
表1.1 2003~2006年眉山市宏观经济数据经济指标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一、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174.05 216.8 245.07 280.83第一产业(亿元) 47.47 58.54 63.7 67.54 第二产业(亿元) 72.83 97.46 112.7 137.09 第三产业(亿元) 53.75 60.8 68.6 76.2 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85.8 113.13 130.33 159.72房地产投资总额(亿元) 15 11.55 11.11 14.44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55.39 67.4 73.5 84.5四、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亿元) 163.29 192.31 222.03 262.8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亿元) ——122.49 127.89 142.89五、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亿元) 135.06 ——143 214.6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5956 6646 7360 8254七、人口数量(万人)346.6 346.92 347.49 351数据来源:《眉山市统计公报》1.4 眉山市经济环境国民经济迅猛增长。
2006年眉山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280.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6%;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254元,增长12.14%,跨过1000美元大关。
数据来源:《统计公报》数据来源:《眉山市统计公报》产业结构逐步调整。
三大产业结构由2004年的28:43:29调整为2005年26:46:28,2006年24:49:27。
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下调、第二产业稳步增长、第三产业平稳发展的态势。
06年四大产业集群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市委《关于举全市之力推进工业强市的决定》明确要求,今后三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增长不低于30% 。
数据来源:《眉山市统计公报》表1.2 2006年眉山四大产业发展情况主要产业铝产业化工产业机械制造产业农副食品加工产业产值(亿元)35.46 31.7 25.7 54.8 增幅56.90% 23.83% 19.53% 10.81%1.4.2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2006年眉山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9.72亿元,比上年增长22%。
数据来源:《眉山市统计公报》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所回升。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4.44亿元,比上年增长了近30%。
数据来源:《眉山市统计公报》1.4.3 国内贸易、对外经济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
2006年眉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4.5亿元,增长15.4%。
数据来源:《眉山市统计公报》对外经济持续发展,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2006年眉山外贸出口总额1.13亿美元,增长15倍;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0.99亿元,增长36%,实际利用外资1842万美元,增长0.16%。
1.4.4 财政金融财政收入大幅增长。
2006年眉山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53亿元,同口径增长20.5%;地方财政支出1.5亿元,增长0.1%。
金融运行平稳。
200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2.84亿元,比上年增长18.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2.89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存贷差119.95亿元。
收入现金65.32亿元,支出现金67.20亿元,收支品迭,净投放现金1.89亿元。
数据来源:《眉山市统计公报》1.4.5 人民生活水平人口继续保持低增长。
根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测算,2006年末全市共有人口35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1.34‰。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54元,增加600元,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5393元,增加453元,恩格尔系数由46%下降到43%。
数据来源:《眉山市统计公报》1.5 眉山未来发展趋势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眉山在2006年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人均收入突破1000美元,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280.83亿元,这为未来眉山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眉山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GDP)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600元以上。
未来五年主要奋斗目标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实现“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到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GDP)突破500亿元,人均GDP 力争翻番,力争达到当年全省平均水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48亿元,增长1.8倍,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