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打印版)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4
1.加减法公式:-加法公式:a+b=c-减法公式:c-b=a-加减混合公式:a+b-c=d2.乘法公式:-乘法表: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分配律:a×(b+c)=(a×b)+(a×c)3.除法公式:-除法表:a÷b=c-除法的逆运算:c×b=a4.计算面积的公式:-正方形面积公式: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面积公式:面积=长×宽-三角形面积公式:面积=底边×高÷2-圆面积公式:面积=π×半径×半径(π约等于3.14) 5.计算周长的公式:-正方形周长公式:周长=4×边长-长方形周长公式:周长=2×(长+宽)-三角形周长公式:周长=边1+边2+边3-圆周长公式:周长=2×π×半径6.数列公式:-等差数列公式:第n项=首项+公差×(n-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前n项和=(首项+末项)×项数÷2-等比数列公式:第n项=首项×公比的(n-1)次方-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前n项和=首项×(1-公比的n次方)÷(1-公比) 7.单位换算公式:-长度单位换算:1米=100厘米-时间单位换算:1小时=60分钟-质量单位换算:1千克=1000克8.二维图形相关公式:-矩形周长公式:周长=2×(长+宽)-矩形面积公式:面积=长×宽-正方形周长公式:周长=4×边长-正方形面积公式:面积=边长×边长-圆周长公式:周长=2×π×半径-圆面积公式:面积=π×半径×半径以上是小学三年级数学中常用的公式,希望能够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数学公式大全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公式一、测量1.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公里)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 分米 =10 厘米 1 厘米 =10 毫米1米=10分米=100厘米 =1000 毫米2.重量单位有:克、千克、吨。
1 吨=1000 千克 1 千克=1000克3、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 =100 公顷 1 公顷 =10000 平方米1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 =100平方毫米4、时间单位 :年、月、日时、分、秒1年=4季 1年=12个月1季度=3个月二月(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 29天)3.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x2 长方形的面积 =长x宽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x4 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x 边长二、有余数除法1、被除数÷除数 =商……除数2、被除数 =商x 除数 +余数3、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时、分、秒1、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1 时 =60分 1 分=60 秒2、1 天=24 小时 (也就是说时针一天要走 2圈。
)1年=12 月四、分数的初步认识1.分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分,每份就表示它的几分之一,这样的数叫做分数。
2.比较分数的大小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反而大。
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运算规则: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大全一、位置与方向1.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转。
2. 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 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2. 被除数÷除数 =商被除数 + 除数 =商……余数商x除数被除数商x除数 +余数 =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 -余数)÷商=除数3.0除以任何数( 0除外)都等于 0,0乘以任何数都得 0,0 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 0 都得任何数本身。
三年级小学生做应用题会用到的数学公式1、【和差问题公式】(和+差)÷2=较大数;(和-差)÷2=较小数。
2、【和倍问题公式】和÷(倍数+1)=一倍数;一倍数×倍数=另一数,或和-一倍数=另一数。
3、【差倍问题公式】差÷(倍数-1)=较小数;较小数×倍数=较大数,或较小数+差=较大数。
4、【平均数问题公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5、【一般行程问题公式】平均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平均速度;路程÷平均速度=时间。
6、【反向行程问题公式】反向行程问题可以分为“相遇问题”(二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和“相离问题”(两人背向而行)两种。
这两种题,都可用下面的公式解答:(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
7、【同向行程问题公式】追及(拉开)路程÷(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追及(拉开)时间=速度差;(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
8、【列车过桥问题公式】(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速度×过桥时间=桥、车长度之和。
9、【行船问题公式】(1)一般公式:静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水速)=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
(求出两船距离缩小或拉大速度后,再按上面有关的公式去解答题目)。
10、【工程问题公式】(1)一般公式:工效×工时=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时=工效;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1.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
a.加法交换律:a+b=b+a(任意两个数相加的和与顺序无关)
b.加法结合律:(a+b)+c=a+(b+c)(三个数相加的和与加法的顺序无关)
c.减法的定义:a-b=c,当且仅当a=c+b(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法则:
a.乘法交换律:a×b=b×a(任意两个数相乘的积与顺序无关)
b.乘法结合律:(a×b)×c=a×(b×c)(三个数相乘的积与乘法的顺序无关)
c.除法的定义:a÷b=c,当且仅当a=c×b(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倍数与约数:
a.倍数的定义:若整数a可以被整数b整除,则a是b的倍数,b是a的约数。
b.最小公倍数(LCM):两个数的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数。
c.最大公约数(GCD):两个数的约数中最大的一个数。
4.分数的运算法则:
a.分数加法:两个分数相加的和是分子相加,并且分母保持不变。
b.分数减法:两个分数相减的差是分子相减,并且分母保持不变。
c.分数乘法:两个分数相乘的积是分子相乘,并且分母相乘。
d.分数除法:两个分数相除的商是第一个分数的分子乘以第二个分数的倒数。
小学三年级数学公式主要涉及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倍数、约数和分数的运算法则等基本概念。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公式,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并能够应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
数学知识的掌握还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实践,希望孩子们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加法公式:1.两个整数相加:a+b=c2.加法交换律:a+b=b+a3.加法结合律:(a+b)+c=a+(b+c)4.零的性质:a+0=a二、减法公式:1.两个整数相减:a-b=c2.减法的性质:a-b+b=a三、乘法公式:1.两个整数相乘:a×b=c2.乘法交换律:a×b=b×a3.乘法结合律:(a×b)×c=a×(b×c)4.乘法分配律:a×(b+c)=a×b+a×c5.零的性质:a×0=0四、除法公式:1.两个整数相除:a÷b=c2.除法的性质:c×b=a五、倍数和约数公式:1.倍数的概念:如果存在整数倍数关系,即b是a的倍数。
2.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如果a能被b整除,则a是b 的倍数。
3.约数的概念:如果存在整数约数关系,即b能被a整除。
4.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约数:如果b能整除a,则b是a的约数。
六、比较大小公式:1.大于号(>)表示较大的数:a>b2.小于号(<)表示较小的数:a<b3.大于等于号(≥)表示较大的数或相等的数:a≥b4.小于等于号(≤)表示较小的数或相等的数:a≤b七、单位换算公式:1. 长度单位:1 千米(km)= 1000 米(m)3.体积单位:1立方米(m³)=1000升(L)4. 质量单位:1 千克(kg)= 1000 克(g)5. 时间单位:1 小时(h)= 60 分钟(min)= 3600 秒(s)八、面积和周长公式:1.矩形的面积:面积=长×宽2.正方形的面积:面积=边长×边长3.三角形的面积:面积=底×高÷24.圆的面积:面积=π×半径×半径5.矩形的周长:周长=2×(长+宽)6.正方形的周长:周长=4×边长7.三角形的周长:周长=边₁+边₂+边₃8.圆的周长:周长=2×π×半径九、时钟和日历公式:1.一天有24小时2.一小时有60分钟3.一分钟有60秒4.一周有7天5.一个月有30或31天6.一年有365天(平年)。
小学数学三年级公式总结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边长=面积÷边长边长=周长÷42、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S=ab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长=面积÷宽宽=面积÷长长度单位换算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
666平方米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1公斤 = 2市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定义定理公式一、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二、单位换算〔1〕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4〕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5〕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7〕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8〕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三、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四、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与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 1.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五、特殊问题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植树问题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1〕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3〕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与问题追与距离=速度差×追与时间追与时间=追与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与距离÷追与时间流水问题〔1〕一般公式: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工程问题〔1〕一般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
一年级数学公式:1.加法公式:a+b=c(a、b为任意整数,c为两数之和)2.减法公式:a-b=c(a为被减数,b为减数,c为差)3.乘法公式:a×b=c(a、b为任意整数,c为两数之积)4.除法公式:a÷b=c(a为被除数,b为除数,c为商)5.数列公式:第n项=第一项+(n-1)×公差(n为项数,公差为两项之间的差) 6.图形周长公式:正方形周长=4×边长长方形周长=2×(长+宽)圆周长=2×π×半径二年级数学公式:1.进位公式:个位数+1=十位数(如:8+1=9)2.退位公式:十位数-1=个位数(如:3-1=2)3.比较大小公式:a>b表示a大于ba<b表示a小于ba=b表示a等于b4.母单位与子单位的换算:1母单位=子单位个数5.面积公式: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面积=长×宽三角形面积=底×高÷26.倒数公式:a的倒数=1÷a三年级数学公式:1.倍数公式:a是b的倍数,表示b可以整除a(如:3是6的倍数,6÷3=2) 2.面积和周长公式: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周长=4×边长长方形面积=长×宽长方形周长=2×(长+宽)圆面积=π×半径×半径圆周长=2×π×半径3.立体图形体积公式:正方体体积=边长×边长×边长长方体体积=长×宽×高圆柱体积=圆的面积×高4.数列公式:第n项=第一项+(n-1)×公差(n为项数,公差为两项之间的差) 5.小数加减法:十分位相加减,百分位相加减6.分数加减法:分母相同,分子相加减四年级数学公式:1.分式加减法:通分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2.小数乘法:小数点后位数相加得到小数点后位数除数、被除数小数点后位数相减得到小数点后位数4.分数乘法:分子相乘,分母相乘5.分数除法:被除数乘以倒数6.平方数的性质: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平方数之差等于这两个自然数的和五年级数学公式:1.整数加减法:同号相加同号相减,异号相加大数减小数2.整数乘法:同号相乘为正,异号相乘为负3.整数除法:同号相除为正,异号相除为负4.分数加减法:通分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5.分数乘法: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被除数乘以倒数六年级数学公式:1.整数乘法:对称性质:a×b=b×a2.整数除法:除数×商+余数=被除数3.分数四则运算:加法:分子相加,分母不变减法:分子相减,分母不变乘法:分子相乘,分母相乘除法:被除数乘以倒数4.百分数与小数的转换:百分数÷100=小数小数×100=百分数5.比例关系:物体的对应边长/面积/体积的比称为比例尺6.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上的对应角相等;平行线上的内错角互补,外错角互补。
一、四则运算
1.加法公式:a+b=b+a=a+b
2.减法公式:a-b=a-(-b)=-b-(-a)
3.乘法公式:aχb=bχa
4.除法公式:a÷b=a÷(-b)=-a÷(-b)
二、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定理:两条平行边的对应边相等,两条非平行边的正关联的对角线等于相交的两边之和。
2.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ab/2
三、三角形
1.三角形定理: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两角之和为180度。
2.三角形面积公式:S=aχb/2
3.勾股定理:任意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即a^2+b^2=c^
四、梯形
1.梯形定理:四边形任意两条相交的对角线相等,两条非对角的边之和等于另外两边之和。
2.梯形面积公式:S=(a+b)χh/2
五、圆形
1.圆形定理:有一定半径的圆内,任意一点和圆心的距离一定。
2.圆形面积公式:S=πr^2
六、正方形
1.正方形定理:四条边相等,四角相等。
2.正方形面积公式:S=a^2
七、三角洲
1.三角洲定理: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角的和小于180度。
2.三角洲面积公式:S=aχb/2
八、矩形
1.矩形定理:四边形任意两条相交的对角线相等,任意两边相等。
2.矩形面积公式:S=ab。
【导语】数学公式是⼈们在研究⾃然界物与物之间时发现的⼀些联系,并通过⼀定的⽅式表达出来的⼀种表达⽅法。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数学公式⼤全》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数学公式⼤全 三⾓形的⾯积=底×⾼÷2。
公式S=a×h÷2 正⽅形的⾯积=边长×边长 公式S=a×a 长⽅形的⾯积=长×宽 公式S=a×b 平⾏四边形的⾯积=底×⾼ 公式S=a×h 梯形的⾯积=(上底+下底)×⾼÷2 公式S=(a+b)h÷2 内⾓和:三⾓形的内⾓和=180度。
长⽅体的体积=长×宽×⾼ 公式:V=abh 长⽅体(或正⽅体)的体积=底⾯积×⾼ 公式:V=abh 正⽅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积:圆柱的表(侧)⾯积等于底⾯的周长乘⾼。
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积:圆柱的表⾯积等于底⾯的周长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积乘⾼。
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积⾼。
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分⼦的积做分⼦,⽤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篇⼆】⼩学三年级数学公式⼤全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效×时间=⼯作总量 5、加数+加数=和 ⼀个加数=和+另⼀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 ⼀个因数=积÷另⼀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个数连续⽤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
三年级公式表三年级公式表一、数学公式1.加减法公式加减法公式是小学数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
它们包括:(1)加法公式:a + b = b + a(2)减法公式:a - b ≠ b - a在运用加减法公式时,需要注意:(1)加法公式可以变形为a = b - c,b = a + c或c = b - a等等。
(2)减法公式不能变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2.乘法公式乘法公式也是小学数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
它们包括:(1)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2)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3)乘法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在运用乘法公式时,需要注意:(1)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可以随意变形。
(2)乘法分配律在运用时需要注意加法的先后顺序。
3.除法公式除法公式是小学数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
它们包括:(1)除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2)除法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在运用除法公式时,需要注意:(1)除法结合律可以随意变形。
(2)除法分配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二、语文公式1.字音公式字音公式是小学语文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
它们包括:(1)zhi、chi、shi、ri读zh、ch、sh、r。
(2)ju、qu、xu读j、q、x。
在运用字音公式时,需要注意:(1)字音公式仅适用于某些特定情况,不能乱用。
(2)在阅读时需要注意正确发音,避免出现口误。
2.字形公式字形公式也是小学语文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
它们包括:(1)田字格原则:如“瓦”、“回”等形状类似的字应该画在同一个格子里。
(2)横画优先原则:如“车”、“马”等横画占优势的字应该先画横画。
1.加法公式:两个数相加的公式为:a+b=c2.减法公式:两个数相减的公式为:a-b=c3.乘法公式:两个数相乘的公式为:a×b=c4.除法公式:两个数相除的公式为:a÷b=c5.平方公式:一个数的平方的公式为:a^2=b6.开方公式:一个数的开方的公式为:√a=b7.数列求和公式: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公差为d,共有n项,求和的公式为:Sn=(n/2)×(2a+(n-1)d)8.长方形周长公式: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为:周长=2×(长+宽)9.长方形面积公式: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为:面积=长×宽10.正方形周长公式:一个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为:周长=4×边长11.正方形面积公式: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为:面积=边长×边长12.圆的周长公式:13.圆的面积公式:一个圆的面积公式为:面积=π×半径×半径14.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公式: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公式为:斜边长=√(直角边1^2+直角边2^2) 15.三角形面积公式: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面积=(底边长×高)/216.体积公式:立方体的体积公式为:体积=长×宽×高17.温度转换公式:摄氏度转换为华氏度的公式为:华氏度=(摄氏度×9/5)+32华氏度转换为摄氏度的公式为:摄氏度=(华氏度-32)×5/918.分数四则运算公式:分数的加法公式为:a/b + c/d = (ad + bc)/(bd)分数的减法公式为:a/b - c/d = (ad - bc)/(bd)分数的乘法公式为:(a/b) × (c/d) = (ac)/(bd)分数的除法公式为:(a/b) ÷ (c/d) = (ad)/(bc)。
小学三年级数学常用公式1公里== 1千米==1000米1吨== 1千克==1000克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和==(首项+末项)×项数÷2 锯的次数比段数少1.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楼(段)数比层数少1.末项==公差×(项数—1)+首项在一条直线型的路上栽树,两头都栽的:棵数=距离÷间距+1、、、距离=(棵数—1)×间距间距=距离÷(棵数—1)两头都不栽的:棵数=距离÷间距—1、、、距离=(棵数+1)×间距间距=距离÷(棵数+1)只有一端栽树的:棵数=距离÷间距解答和倍问题常用的公式:小数(1倍数)==和÷(倍数+1)大数(几倍数)==和—小数或大数==小数×倍数解答差倍问题常用的公式:小数(1倍数)==差÷(倍数—1)大数(几倍数)==差+小数或大数==小数×倍数解答和差问题常用的公式:较大数==(和+差)÷2小数==(和—差)÷2体育比赛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淘汰赛,产生一名冠军,比赛的次数比人数(或球队数)少1;另一种是循环赛,每两个队都要赛一场,求“赛几场?”,方法是:球队数×(球队数—1)÷2。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关系的公式是:鸡数==(每只兔的脚数×鸡兔总数—实际脚数)÷(每只兔的脚数—每只鸡的脚数)兔数==鸡兔总数—鸡数解答行程问题的公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二、单位换算〔1〕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4〕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5〕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7〕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8〕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三、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四、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与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 1.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五、特殊问题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植树问题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1〕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3〕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与问题追与距离=速度差×追与时间追与时间=追与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与距离÷追与时间流水问题〔1〕一般公式: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工程问题〔1〕一般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
三年级公式数学公式可打印三年级的小朋友们,数学世界的大门正在向你们缓缓打开,里面藏着好多有趣又实用的公式呢!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些公式整理整理,让大家能打印出来随时复习。
咱们先来说说周长的公式。
比如说一个正方形,它的四条边长度都相等,如果边长用 a 表示,那它的周长 C 就等于 4×a 。
我记得有一次在课堂上,老师拿出一个正方形的相框,问大家怎么才能知道要用多长的边框材料来装饰它。
小朋友们都开动小脑袋瓜,有的说用尺子量每条边,然后加起来;有的就马上想到了用 4×边长这个公式,一下子就算出来了。
当时老师笑得可开心了,直夸大家聪明!还有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它是 C = (a + b)× 2 ,这里的 a 是长方形的长,b 是长方形的宽。
想象一下,咱们的操场,很多就是长方形的。
如果知道了长和宽,就能很快算出围一圈需要多长的跑道啦。
再说说面积的公式。
正方形的面积 S = a×a ,也就是边长乘边长。
有一次我带着小侄子做数学作业,家里正好有一块正方形的小地毯,我就问他如果知道了一边的长度,能不能算出这块地毯的大小。
他一开始还有点迷糊,后来我给他比划了比划,他就明白了。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 S = a×b ,通过长乘以宽就能得到面积。
就像教室里的黑板,知道了长和宽,就能算出它能写多少字啦。
乘法的运算公式也很重要哦,比如乘数×乘数=积,积÷乘数=另一个乘数。
有一回,我去朋友家,看到他家孩子正在为一道乘法题发愁,怎么也算不对。
我就给他讲了这个公式,他一下子恍然大悟,很快就做对了题目。
除法的运算公式呢,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这些公式就像是数学世界里的小工具,能帮助大家解决好多问题。
小朋友们一定要把它们记牢,多做练习,这样在遇到数学难题的时候,就能轻松应对啦!打印出来之后,贴在书桌前,每天看一看,读一读,相信大家的数学一定会越来越棒的!加油哦,小朋友们!。
三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 厘米=10毫米
一支铅笔长20 厘米
一个铅笔盒厚10 毫米
数学书厚6 毫米
一个人高100 厘米
人每分钟走70 米
飞机轮船火车汽车每小时行80 千米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小鸡鸭鹅的重量用克
人狗牛猪的重量用千克
大象鲨鱼的重量用吨
货币单位换算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运算方法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1、周长:围成一个封闭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周长
2、正方形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周长或边长*4=周长
3、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四个直角
4、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周长(长+宽)*2=周长
5、长方形的特点: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直角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平行且相等容易变形没有直角且对角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