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看图写话练习指导
- 格式:ppt
- 大小:4.27 MB
- 文档页数:68
一年级看图写话指导和范文1、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写两三句话。
星期天的上午,天气晴朗,微风阵阵,是个放风筝的好天气。
妈妈领着我和弟弟到公园去放风筝。
图上有黄色的房子、弯弯的小路和绿色的树木,多美啊!3、放学了,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人披着______一起_________。
______________!5、请你仔细观察,这是什么季节?谁在哪里干什么?你会表扬他们吗?为什么?请写几句话吧。
植树节来了,老师带领同学到山上植树。
大家可高兴了。
你看,XXX扶着小树,XXX培土,甜甜浇水,他们干得多认真呀。
6、星期天,爸爸带着明明到________去________,爸爸画________,画________,还画________。
爸爸画的画________!冬天来了,下雪了。
小同伙们正在给雪地上堆雪人,用胡萝卜做雪人的鼻子,用扫把做雪人的手,用煤球做雪人的眼睛,用一个绿色的桶做雪人的帽子,还给雪人围上了一条橙蓝相间的围巾。
雪人的样子真心爱!8、放学了,XXX和XXX在_________。
XXX在擦_________,XXX在擦_________。
放学了,XXX和XXX在清扫课堂。
XXX在擦玻璃,XXX在擦桌子。
9、小白兔到_______里去_______,采完蘑菇正筹办_______,却发觉_______。
小白兔急的_______。
小白兔到森林里去采蘑菇,采完蘑菇正准备回家,却发现忘记回家的路了。
小白兔急的大哭起来。
10、一个________的晚上,小朋友们和XXX在院子里乘凉。
他们有的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_,大家睁大了眼睛,认真地__________。
一个夏天的晚上,小朋友们和XXX在院子里乘凉。
他们有的用手托着下巴,有的半蹲着,还有的搂住了爷爷的腿,大家睁大了眼睛,认真地听着爷爷讲故事。
11、晚饭之后,我们一家人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
小学一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技巧指导+范文参考,建议收藏学习!看图写话技巧(一)看图写话四步曲:1、认真看图,训练观察力;2、边看边想,培养想象能力;3、大胆表达,培养口头表达能力;4、下笔成文,培养书面表达能力。
(二)常见表达:1、练写“三素句”,“四素句”,“五素句”。
三素句——谁在哪干什么四素句——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五素句——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结果怎样(或心情如何)2、练写 10 种句式(句式例句)(1)……有……山坡上有一片果树林。
(2)……在……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
(3)……听……我听见了一阵敲门声。
(4)……看……我看见他把地上的纸捡了起来。
(5)……是……我是小学生。
(6)……把……老师把作业改完了。
(7)……被……艾乐乐没写完作业被老师批评了。
(8)……感……今天听写我全对,我感到很高兴。
(9)……想……我心想:我们班一定要得第一呀!(10)……说……老师说:“咱们班的同学真棒!”(三)看图写话口诀看图写话并不难,仔细观察放眼前。
一看环境和人物,二看动作和表情。
一丝一毫看得准,融入生活来想像。
原因经过加结果,事情过程才完成。
口头说通莫忘记,时间地点要说清。
心理想法和语言,二者一样不能丢。
记住看图写话歌,下笔流畅有神功。
看图写话范文1、图中有几个小朋友?他们正在干什么呢?认真看图,写几句话吧。
三月十二日是植树节。
这天,明明、冬冬和红红拿着铁锹、扛着青青的小树苗,提着水桶到山坡上去植树。
他们来到山坡上,明明先用铁锹挖了一个坑,冬冬把树苗放进坑里,双手扶着小树苗,明明给树苗培土,红红提着水桶到河边打来水给树苗浇上。
小树栽好了,他们三个看着刚栽好的小树苗,开心地笑了。
2、仔细看图,说说图上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春天来了,老师带领大家去郊外。
郊外的景色真美啊!树绿了,草青了,花儿也长出了小花苞,燕子叽叽地叫着,小朋友开心地笑着。
3、图上到了哪个节日?小朋友们在做什么?请你写一写。
看图写话辅导一年级引言看图写话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尤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看图写话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对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一些辅导一年级学生进行看图写话的方法和技巧。
方法一:观察细节在进行看图写话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观察图片的细节,包括人物、地点、动作和背景等。
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图片中所呈现的故事情节,并能够更自然流畅地书写。
例如,一张描绘冬天的图片中有一个孩子在打雪仗。
学生可以观察到孩子穿着厚厚的外套,手里拿着雪球,周围的树上是积雪的景象。
通过这些细节观察,学生可以描述出一个生动的冬天场景,使整个故事更加有趣。
方法二:注意人物与情感在看图写话的过程中,人物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来理解人物的情感和心情。
这样可以使得他们的描述更加生动和有感染力。
例如,一张描绘一个孩子生日派对的图片中,孩子们欢聚一堂,灯光明亮,气氛热烈。
其中一个孩子正开心地吃着生日蛋糕,脸上洋溢着笑容。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描述出孩子们的快乐和兴奋,使整个故事更具有感染力。
方法三:合理运用词汇和句式在进行看图写话时,学生应该运用到他们所学过的词汇和句式。
通过合理地选择词汇和句式,可以使得描述更加准确和流畅。
例如,在描述一幅描绘春天的图片时,学生可以使用一些与春天相关的词汇,例如花朵、阳光、绿色等。
同时,他们也可以运用到一些简单的句式,例如“春天来了,花朵绽放了。
”这样可以使得整个描述更具有春天的气息。
方法四:结合个人经验和想象力在看图写话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个人经验和想象力来进行描述。
通过运用到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力,可以使得描述更加真实和有趣。
例如,在描述一张描绘动物园的图片时,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曾经去过动物园的经历,描述动物们的行为和特征。
同时,他们也可以发挥想象力,描绘一些有趣的场景,例如猴子们在摇晃树枝,企鹅们在水中嬉戏等。
小学一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指导(句式、口诀、步骤)第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看看图上面有什么人,什么时候,干什么。
先让孩子说,自由地说,师生随时纠正不足之处。
第二歩,鼓励孩子写,不会写的用拼音代替。
写完之后,教师可以挑选出优秀的和差的作品,让孩子们说说那个好,好在哪里。
让孩子写完后认真的读一读自己写的短文。
指导孩子如何修改。
第三步,平时多让孩子读书,尤其是绘本阅读。
读书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拓展孩子的词汇,丰富孩子的知识储备。
注意事项:写话练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的时候不能急功近利。
一年级才开始学写话,只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写清楚图的大意,标点正确就可以了。
(这个大意包括写清楚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谁或谁和谁,在干什么),培养孩子的写话兴趣的意识,增强写话的自信心。
1、格式:开头空两格,一行写完后从下一行开头写起。
2、标点:标点符号占一个格,一行的开头不能出现标点,一句话结束后才能用句号。
3、内容:写明时间、地点、人物和干的事情,但不能以回答问题的形式出现,要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形成几句有条理的话写出来,然后根据图画的意思发挥想象再写下来。
4、看清要求:要求是看图写一句话,还是看图写几句话。
“看图写话”万能句式句型组织“三素句”—谁在哪儿干什么“四素句”—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五素句”—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结果如何/心情怎样10大万能句式“...在...”——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
“...听...”——我听见了一阵敲门声。
“...看...”——我看见老师正在批改作业。
“...是...”——我是一名少先队员。
“...把...”——她把地上的纸捡了起来。
“...被...”——小夏没写完作业被老师批评了。
“...感...”——今天考试我得了满分,我感到很高兴。
“...想...”——我心想:我们班一定要得第一!“...说...”——老师说:“咱们班的同学真棒!”“看图写话”七大口诀看图写话并不难,仔细观察放眼前。
一年级看图写话训练方法看图写话是培养、提高儿童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
如何指导孩子们写好看图写话,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指导看图,培养观察力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是一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
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看图时先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弄清时间、地点、什么人在干什么,1、仔细观察,判定时间。
时间的判定需要学生把图片内容提示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综合分析。
要想判定图片的时间,需要让学生首先明确什么图像能代表时间,这要有一个生活的积累。
举例说明:图片上的孩子躺在床上睡着了,孩子们自然想到时间是晚上;遍地的积雪,打雪仗的孩子可以反馈给我们冬日的信息。
特殊的时间可以从图片的提示加以具体判断。
2、地点和人物的观察。
地点的发现一般来讲比较直观甚至一目了然,地点判断也得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上,特殊的地点判断也要求孩子多方考虑,再下定论。
在时间地点基本得到明确后就要观察人物了,这是观察重点。
人物身份的观察可从年龄、衣着、动作、行为等方面统一考虑,喜、怒、哀、乐的表现能一目了然,人物的外在表现与周围环境只要结合起来统一考虑。
3、事情的观察分析。
图上的人物动作,表情一般能比较直观反映出画面人物在做什么?在怎样做?在事情的观察上需要孩子们有极大想像空间,叙事要完整有连续性和必然性,从最初的训练出发要培养学生写完整话的习惯。
这对他们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在比较准确地全面地观察画面以后,要进一步培养他们有步骤地、按一定顺序来观察画面的能力。
就顺序来说:在低年级指的是主次顺序和方位顺序。
方位顺序指的就是高低、左右、前后、里外四组。
注意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
如何教一年级孩子看图写话的方法一年级是孩子们开始学会阅读和写作的重要阶段,其中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就是看图写话。
通过看图写话,孩子们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还能够锻炼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教一年级孩子看图写话的方法。
一、图画故事激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可以使用一些有趣的图画故事来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并吸引他们主动参与。
例如,可以选择一张有意思的图画,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图中的细节,然后向他们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
故事内容要简单、生动,同时与图画中的情节相关。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可以通过观察图画和听故事,逐渐培养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力。
二、提问引导孩子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导孩子们思考,并逐步引导他们进行文字表达。
通过提问,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图画中所展示的内容,并自己思考一些相关的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问孩子们图画中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想要表达什么,以及他们之间是否有一些关系等。
这样的提问将促使孩子们进行深入思考,并逐渐形成一些简单的句子。
三、逐步引导写作过程在孩子们对图画有了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可以逐步引导他们进行写作。
初始阶段,可以鼓励孩子们从简单的词汇和短语开始,逐渐拓展他们的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关键词入手,引导孩子们用简单的句子表达出图画中人物的特征、动作、感受等内容。
慢慢地,可以要求孩子们使用更多的形容词、副词和连接词来丰富他们的句子。
四、提供写作素材和模板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和模板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组织自己的思维和文字表达。
教师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些常用的词汇和句型,帮助他们扩展他们的字词量和句子结构。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图画相关的常用词汇和句型,如形容词、动词、名词和常用句型:“我看到了……”、“他/她在……”、“他/她感到……”等等。
这些素材和模板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组织语言,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第一篇:如何指导一年级的孩子看图写话如何指导一年级的孩子看图写话指导一年级孩子学看图,是作文训练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培养一年级孩子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
指导孩子看图写话,一般来说应注意抓住"看、想、说、写"四个环节。
1、认真观察看仔细观察是一个知觉、思维、语言相结合的智力活动过程,也是人们增长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孩子写话之前,首先要看图,对给出的图示看仔细,看清楚,在大脑里形成清晰的印象,如孩子在看图写话之前,首先让孩子弄清图的类型,是单幅图还是多幅图,如果是单副图,重在引导观察的顺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
如果是多幅图,写话时,要引导孩子比较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和变化,把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2、想象合理才能写生动。
看图写话的画面是一个个静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较单调,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问,鼓励孩子进行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尽量动起来、活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
可由一副图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幅图,由一个动作理想到前前后后的几个动作。
抓住一个想象点、一景一物、一举一动,让孩子自由想象,让童心自由绽放。
3、指导说话要说到位。
叶圣陶先生曾说:"物体本身完整而有式样,拍成照片当然完整而有式样;语言周妥而没有毛病,按语言写下来的文章当然周妥而没有毛病了。
"可见"说"的重要性。
在孩子写话的过程中,我们常发现孩子"咬笔头",那都是因为"说"没到位。
由于低年级孩子日常使用的是对白语言,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说起话来前言不搭后语,跳跃性很强,有时重复,有时带语病。
在训练时不能操之过急,耐心地指导孩子有条理地说,连贯地说,用普通话大声地说,及时纠正语病。
一年级看图写话教案(精选15篇)一年级看图写话教案 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看图,看懂图意,展开合理的想象,会用正确流利的句子清楚表达图意。
2、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并在写话中运用阅读和生活中积累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根据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并会用正确流利的句子清楚表达图意。
课前热身:看图猜字。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1、刚才你是怎样猜出字谜的?(板书:看、想)2、养成边看边想的好习惯,对我们的学习可有帮助啦。
今天我们就边看边想,学习写话。
(板书:看图写话)3、我们学过很多看图的'方法,谁还记得?(课件出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从人到景……)二、看懂图意。
1、那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仔细观察这幅图,(出示图画,稍停顿,给学生预留观察的时间)2、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看到了谁在干什么?3、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幅图画就是告诉我们大象背着小白兔过河采蘑菇。
4、如果我们能给这个句子加上时间、地点,就更具体了。
出示句式:在,背着。
(时间)(地点)(谁)(谁)(干什么)谁来试试?三、编故事。
过渡:同学们观察得非常认真,这么短的时间就看懂这幅图的意思了。
现在我们仔细地再来观察这幅图,把图上的内容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好吗?(一)看图,了解故事梗概。
1、了解图画故事主要意思。
师:好,那我们就开始编故事了。
在编故事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故事会具体一点:想想大象为什么要背小白兔过河?他们是怎样过河的?结果怎样?(板书:为什么过河怎样过河结果怎样)2、学生自由说图意。
(二)看图,指导编故事过程。
(过渡)现在让我们一起仔细观察,展开想象,看谁把故事变得更生动!1、想象故事起因:大象为什么要背小白兔过河?(1)创设情境,说心理活动。
现在,你们都是小白兔,老师想采访一下你们,小白兔,看到河对岸那又香又嫩的蘑菇,却采不到,请问你现在心里感觉怎样啊?(2)学生练习说。
一年级语文看图写话必备详讲+专项训练一、看图写话要点总结1、看图写话要求①格式要正确:题目写在正中间,开头空两格。
②字迹要工整,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③用准字词、标点符号,写通句子。
2、看图写话四要素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④事件什么时间,谁在哪里做了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3、看图写话三步法①第一步:有序观察(从上到下,从左到右)②第二步:用四素句时间、人物、地点、事件,什么时间+谁+什么地方+做什么③第三步:美化句子(修饰词、详细描述)4、看图写话人物:动作、外貌、神态、语言①动作描写:注意积累,理清动作发生的顺序。
②外貌描写:采用总分格式,按照顺序进行描写,重点描写有特色的地方。
③神态描写:善于捕捉表情的变化、联想人物内心情感。
④语言描写:编写小对话,运用叠音词、首尾要呼应、富有想象力。
(可以是人和物对话也可以是人和人对话,也可以是物和物对话。
把景物当成人来写,想象力要丰富,不要用错标点符号。
)5、如何写景①写景按照一定的顺序,可以从上到下,由近到远等等。
②写清楚景物美在哪里,比如亭子美在哪里,树林美在哪里。
③还原景物的颜色,比如黄橙橙的柑橘,紫莹莹的葡萄。
6、如何写事①写清楚事物发展的起因、经过、经过。
②注意人物动作,神态等的变化。
③注意天气的变化等等。
④多幅图的看图写话一定注意每幅图之间的衔接语言。
比如小熊由难过变得开心,原因是什么要写清楚;比如小熊的病治好了,所以他由难过变得开心。
7、好的开头和结尾●开头(例子):①【春天】春姑娘静悄悄地来了,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吹绿了嫩嫩的柳枝,吹红了争奇斗艳的花儿。
②【夏天】夏天不知不觉地到来了,太阳火辣辣的。
池塘里的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知了在树上悠闲地唱着歌,青蛙也跟着跳起了舞。
③【秋天】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果园里稻子熟了,金色的麦浪在向我们招手,一串串金黄的玉米在和我们微笑,一片片金黄的叶子像一个个少女在风中翩翩起舞。
④【冬天】冬爷爷来了。
对于一年级的看图写话关键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一年级的看图写话,关键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些指导建议,帮助孩子们写出好的看图写话:1. 仔细观察图片:首先,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图片,了解图片中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物、动物、物体和场景等。
让他们找出图片中最重要的元素,并尝试描述它们。
2. 组织语言:在看图写话时,语言要简洁、准确。
可以让孩子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图片内容,例如“图片中有一个人在公园里放风筝”。
3. 发挥想象力:图片中的内容可能并不完整,留有空白。
可以引导孩子根据图片内容发挥想象力,补充情节,使故事更丰富。
4. 有逻辑地表达:在描述图片时,要注意逻辑性。
可以让孩子先描述整体环境,再描述具体的人物和动作,最后总结整个图片内容。
5. 多加练习:看图写话需要不断的练习。
可以让孩子多写一些类似的练习,从简单到复杂,逐渐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6. 给予正面反馈:当孩子完成写话后,给予他们正面的反馈和建设性的建议,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7. 阅读范文:给孩子提供一些优秀的看图写话范文,让他们学习如何组织语言和表达情感。
8. 注意细节:在看图写话中,要注意细节的描述。
比如图中人物的面部表情、动作等,这些细节可以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9. 培养观察习惯:平时可以鼓励孩子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这样他们在看图写话时,就能更准确地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10. 注意写作规范:教孩子一些基本的写作规范,比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段落的组织等。
这样可以使他们的写话更加规范和专业。
一年级看图写话辅导看图写话练习方法看图写话是培养、提高儿童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
如何指导孩子们写好看图写话,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指导看图,培养观察力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是一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
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看图时先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弄清时间、地点、什么人在干什么,1、仔细观察,判定时间。
时间的判定需要学生把图片内容提示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综合分析。
要想判定图片的时间,需要让学生首先明确什么图像能代表时间,这要有一个生活的积累。
举例说明:图片上的孩子躺在床上睡着了,孩子们自然想到时间是晚上;遍地的积雪,打雪仗的孩子可以反馈给我们冬日的信息。
特殊的时间可以从图片的提示加以具体判断。
2、地点和人物的观察。
地点的发现一般来讲比较直观甚至一目了然,地点判断也得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上,特殊的地点判断也要求孩子多方考虑,再下定论。
在时间地点基本得到明确后就要观察人物了,这是观察重点。
人物身份的观察可从年龄、衣着、动作、行为等方面统一考虑,喜、怒、哀、乐的表现能一目了然,人物的外在表现与周围环境只要结合起来统一考虑。
3、事情的观察分析。
图上的人物动作,表情一般能比较直观反映出画面人物在做什么?在怎样做?在事情的观察上需要孩子们有极大想像空间,叙事要完整有连续性和必然性,从最初的训练出发要培养学生写完整话的习惯。
这对他们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在比较准确地全面地观察画面以后,要进一步培养他们有步骤地、按一定顺序来观察画面的能力。
就顺序来说:在低年级指的是主次顺序和方位顺序。
方位顺序指的就是高低、左右、前后、里外四组。
注意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
【小学语文】小学一年级看图写话指导及例题看图写话是培养、提高儿童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
如何指导孩子们写好看图写话;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指导看图;培养观察力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是一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
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看图时先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弄清时间、地点、什么人在干什么;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概括能力。
1、仔细观察;判定时间。
时间的判定需要学生把图片内容提示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综合分析。
要想判定图片的时间;需要让学生首先明确什么图像能代表时间;这要有一个生活的积累。
举例说明:图片上的孩子躺在床上睡着了;孩子们自然想到时间是晚上;遍地的积雪;打雪仗的孩子可以反馈给我们冬日的信息。
特殊的时间可以从图片的提示加以具体判断。
2、地点和人物的观察。
地点的发现一般来讲比较直观甚至一目了然;地点判断也得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上;特殊的地点判断也要求孩子多方考虑;再下定论。
在时间地点基本得到明确后就要观察人物了;这是观察重点。
人物身份的观察可从年龄、衣着、动作、行为等方面统一考虑;喜、怒、哀、乐的表现能一目了然;人物的外在表现与周围环境只要结合起来统一考虑;是不难判断的。
3、事情的观察分析。
图上的人物动作;表情一般能比较直观反映出画面人物在做什么?在怎样做?在事情的观察上需要孩子们有极大想像空间;叙事要完整有连续性和必然性;从最初的训练出发要培养学生写完整话的习惯。
这对他们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在比较准确地全面地观察画面以后;要进一步培养他们有步骤地、按一定顺序来观察画面的能力。
就顺序来说:在低年级指的是主次顺序和方位顺序。
方位顺序指的就是高低、左右、前后、里外四组。
注意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
如何指导一年级学生进行看图写话看图写话一般来说,要抓住“看——想——说——写”四个环节:1、仔细观察,明确四要素,先把基本图意说清楚。
只有看得仔细,才能写得准确。
出示图片后,我请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确定四个基本要素,即人物、事情、时间、地点。
请学生先来看图上画的是谁和谁?根据容貌判断年龄?推测她们的关系。
给小男孩子起名小军,那图上就是小军和妈妈。
再观察图上人物在干什么?两个人的动作不一样,妈妈洗衣服的事先做先说,小军端茶的事在后就后说,思考妈妈和小军做的事之间的联系。
学生观察后判断妈妈在洗衣服。
小军给妈妈端来一杯茶。
至于妈妈洗衣服的时间和地点图上没有过多提示,我就请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想想自己的妈妈平时什么时候洗衣服?在哪里洗?四个基本要素明确了,最后请学生用个两个完整的句式来说图意:什么时候,妈妈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小军怎么做?学生就会说:一天晚上,妈妈在卫生间里洗衣服。
小军给妈妈端来一杯茶。
再引导学生用上衔接词“小军看见了”,把前后的语句连贯了起来。
这样,语句虽简单,但基本图意就说清楚了。
那怎样写具体,写生动呢?2、问题引导,合理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动作语言,把图意说具体。
单幅图上是静止的人和物,比较单调,如果设置一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展开合理的想象,就能使静止的画面动起来,使单调的画面丰富起来。
根据这幅图,我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妈妈衣服洗累了会有怎样的表现?小军看到了会怎么想?他会怎样端来一杯水?他和妈妈之间会说什么话?我告诉学生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内容,就说一句话。
因为这幅图意学生一般都有生活经验,所以,我请学生回忆自己妈妈做家务累了时的表现来说,学生就说道:妈妈洗了好久的衣服后觉得腰酸背痛,便用手捶着自己的腰,嘴里说着:“我的腰啊快断了。
”再请学生把自己当成小军来说说看到自己妈妈累得得腰酸背疼时心里怎么想?学生联系实际,揣摩萧军的心理活动,会说出心疼妈妈的想法——妈妈真辛苦,也许她嘴巴渴了,我去给她端杯水来吧!接下去要说——小军是怎样给妈妈端来水的,图上只有端水一个静态的动作,其他动作都要靠想象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