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兰栽培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细叶寒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细叶寒兰,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其花语是高贵、高尚和高雅。
养殖细叶寒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好适宜的环境:细叶寒兰是喜欢阳光的植物,但不耐寒,应该放置在室内明亮处或者半阴处。
温度应该保持在15℃以上,同时要注意空气湿度,可以在旁边放置水盆增加空气湿度。
2.选择适宜的土壤:细叶寒兰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可以选择花卉土或者混合有机肥的泥炭土来种植。
每年更换一次土壤,同时也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
3.适时浇水:细叶寒兰生长期需要适量的水,但不能淹水。
一般情况下,每周浇水一次,夏季高温时增加浇水频率。
4.施肥:细叶寒兰的营养要求较高,每月可以施一次液体肥料或者有机肥料,但要避免施肥过量导致烧根。
5.修剪花枝:细叶寒兰花期较长,在花朵凋谢后可以及时修剪花枝,促进新枝条的生长。
6.防虫防病:细叶寒兰生长期容易被蚜虫、白粉病等害虫和病菌侵
袭,及时进行防治,可以选择化学药剂或者生物制剂来进行喷洒。
细叶寒兰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植物,通过合理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使其长期健康生长,为人们带来美丽的视觉感受和心灵愉悦。
家养寒兰有窍门作者:史宗义来源:《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1年第11期寒兰又称冬兰,因其花季大多在寒露和小雪期间(10~11月),具有凌寒怒放飘幽香的特点,故名。
寒兰花期因产地不同而有差异,四季都有花开,故寒兰又有春寒兰、夏寒兰、秋寒兰、冬寒兰之分。
寒兰的产地主要分布于江西、福建、浙江、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安徽、台湾等。
寒兰作为中国兰花的一大品系和后起之秀,以其雄伟的叶姿、高挺的花箭、飘逸的花朵、迷人的幽香日益引起人们的瞩目,栽培爱好者日趋增多。
那么家庭栽培寒兰要掌握哪些窍门呢7实践证明,家养寒兰必须摸;隹其习性和对环境的独特要求,多措并举。
喜阴养,加强遮阴(图1)。
野生寒兰大多生长在浓密的阔叶林、混交林下,荫蔽度很高,这~点与春兰、蕙兰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家养寒兰要努力模仿它原生地的环境,实行阴养。
特别是光照强的高温季节,更要注意遮阴,遮光度至少要在80%以上。
如果是利用采光好的南阳台养寒兰,兰盆尽可能放在少见阳光的地方,最好把寒兰放在兰架下层,上面有春兰、蕙兰、建兰挡光,效果也相当不错。
阴养是养好寒兰的基本前提,是确保其叶质光泽油绿、少发黑斑等病害的重要条件。
宜湿养,提高湿度。
野生寒兰生长的地方往往整年弥漫着雾气,湿度偏高,生长的区域也有很大的局限,在山上只是一小块一小块地分布,环境稍微干燥朝阳一点的地方就很难觅其踪迹。
寒兰家养后,特别是模仿自然环境家养,保持环境的湿度是关键。
一般的兰友都是将寒兰与春兰、蕙兰混养,其实,春兰、蕙兰适合的湿度,对于寒兰来说偏低,有条件的兰友可以将它们分开养。
养寒兰的兰房湿度要比养其它兰花的湿度高10个百分点左右,以白天40%~70%,夜间不低于80%的相对湿度为佳。
可采用水帘、加湿机、地面洒水、设水池或水盆增湿等措施提高空气湿度,这样易养出全封尖的上等苗,但应切记保持通风。
区别对待,科学施肥。
寒兰因品种不同假鳞茎有大有小,对假鳞茎小的寒兰,因储存的养分有限,再加上易开花且莛高、花多、朵大,消耗养分较多。
寒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一、寒兰的养殖方法1、通风湿润寒兰叶片阔而薄,对空气湿度要求较高,相对湿度80%左右利于生长,叶面光洁鲜亮。
但阴湿环境若通风不良,易生介壳虫和黑斑病等。
过于通风又不利于保湿,这对矛盾,应根据具体条件灵活调节。
2、温度要求光照柔和,创造适合寒兰生长的最佳条件。
寒兰生长最适气温20-25℃,0度以下或2-3℃时,叶片易造成冻害,轻度时叶片形成降红色斑块,严重时叶片冻死或整株死亡。
温度30℃以上时遇日晒易灼伤,造成叶片枯焦。
寒兰喜阴,同时又需要阳光。
多照射阳光能使寒兰花色鲜艳,叶片厚而挺拔。
5月中旬前可多晒阳光,9月下旬花芽分化至开花期间,可在上午9点或下午4点后多照射阳光,照射阳光的尺度如何,应根据当地的气象变化情况掌握。
露地栽培时,夏日温度较高时一定要遮阴,选用遮光率85%左右黑色遮光网,雨季还应在阴棚上覆盖尼龙薄膜等以挡雨水,盆工过湿易造成生长不良。
冬季最好搬人室内或覆尼龙膜等避严寒风雪。
3、科学浇水盆土稍干而干燥。
寒兰根系发达,耐旱能力较强,盆土稍干,利于根部透气,达到以兰养根,促根的目的。
检查盆土含水情况,可采取叩盆的方法判断。
若叩击盆发出声音混浊低沉,则表示含水量较高,叩盆可用手指自盆上部到下部叩击,也可以用小木棍等轻轻敲击,多试几次即能掌握。
依我地情况,夏日2—3天或4—5天浇水一次,冬日5-7天或10-15天浇水一次。
与秋兰等相比浇水次数可减少一半左右。
浇水时间夏日以傍晚和夜间,冬日以正午为宜。
浇水一定要浇透,让水从盆底流出。
4、适度修剪减少营养物质消耗,延缓衰老。
寒兰易衰老是由于生理特征所制约的。
寒兰较易成花,只要有2筒以上苗时即能抽发花芽,有时能抽发2-3梗花莛。
花芽的形成要比叶芽消耗更多营养物质消耗,利于叶芽的形成和健壮发育,延缓老苗的衰老。
达到苗数增加,群体扩大,生长健壮之目的。
5、保证养分4月份花芽分化前或花后10余天用B12,每支兑水5000克稀释液,浇根部(可浇10盆左右)。
盆栽寒兰小经验题意慢步走廊:花盆——盆底垫物——土的配伍——腐殖质土(取高山植被质表面层土)——河溪沙选粗点——谷壳灰——椰糠(椰子粉)杀菌——发酵——备用期(半个月)——上盆——用水——进兰盆罢了。
花盆;“兰花在盆中,盆在人心中”这是每个养兰人栽兰选盆过后的真实写照。
粗培下山寒兰我先选用高15CM;口径25CM的粗泥瓦盆,此号盆属中体型外上釉,实质坚硬耐用,透气性适中,盛放基质长久后,不渗透外表斑驳迹。
盆底垫物,选红砖碎,塑料泡沫;红砖碎可用大拇指大的颗粒状,红砖是现代的产物,配制时基本上混入煤粉烧制“火气”未消,硫质极重,不利于兰花生产,搭配一半同等大小颗粒的塑料泡沫,好在减轻花盆的重量,垫衬的空间高度为5——6CM,增加花盆基质通气滤水,使土壤不会缺氧,无氧输送造成细菌活跃。
便产生硫化氢、氢化亚铁、氨等有毒物质,会使兰根中毒而丧失吸收水分,养料的功能。
慢慢的变黑直至死亡。
腐殖质土:(乌黑色或褐色)腐质土中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些元素,其中腐质酸占有一定的分量,能改善土壤,高山向阳处植被表面层土,无杂质不必消毒。
发大自然元气,中国兰花属地生与气生两种,寒兰是地生兰。
所谓“地”者,“土”也。
“九层之名,始于垒土”多配备用腐质土是绝对的,取之选用土种植寒兰是行之可效的。
江浙一带传统都取用土栽兰。
这就是给栽兰人树立榜样。
腐质土并有之特点,‘逢雨不腻’。
中等颗粒河溪沙:沙含多种矿质物,福建东部一带沙质含铁、铜丰富,基质配沙,‘逢燥不涸’。
谷壳灰;是未燃尽但是呈黑色的砻糖,含钾多,加入培养土(腐殖质土)有疏松土壤滤水,并起提高吸收土温和冬季保温作用。
可改良土壤。
闽东一带临村附近茶园施用谷壳灰的土壤有鉴可借。
所以本人往年用草木灰,前年改施谷壳灰效果反应很好。
椰糠:(椰子树)是新事物,新概念。
它是热带植物椰树植物体、茎、叶等部分加工成粉末,有机酸营养成分存在,肥效特久,肥性不暴,通过拌土后观察,蒸发挥发土壤效果好。
有关“大叶寒兰”的养殖方法
有关“大叶寒兰”的养殖方法如下:
1.选择盆土:寒兰的根系较发达,需要选用比较大的花盆。
花盆的材质最好透气性好,以
泥盆为佳。
土壤要疏松、透气、排水良好,以微酸性为宜,可用腐叶土或泥炭土为主,再加入适量河沙和腐熟的有机肥料。
2.合理浇水:大叶寒兰喜湿润的环境,浇水要掌握“润而不湿,干而不燥”的原则。
浇水不
宜过多或过少,保持盆土微湿润即可。
夏季温度高,水分蒸发快,需要增加浇水次数,注意不要让盆土过干或过湿。
冬季则要适当减少浇水,以免盆土过湿导致兰花根系腐烂。
3.科学施肥:大叶寒兰喜肥,但施肥要适量,不能过浓过多。
生长季节可适当多施肥,以
腐熟的有机肥为主,辅以磷钾肥和适量的微量元素肥料。
冬季兰花处于休眠状态,应停止施肥。
4.控制光照:大叶寒兰需要充足的阳光,但不能暴晒。
春、秋、冬季可放在南向阳台或窗
台上养护,夏季则要适当遮阴,防止阳光暴晒导致叶片枯黄。
5.防治病虫害:大叶寒兰的病虫害不多,但仍需定期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
平时要
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6.修剪与换盆:大叶寒兰生长较快,每年春季应换一次盆,同时修剪过长的根系和枯根病
根。
生长期间要及时摘除多余的叶子和花蕾,保持株形美观。
7.保持环境湿度:大叶寒兰喜欢较高的空气湿度,要经常在植株周围喷水加湿。
同时也要
注意避免盆内积水,以免造成根部腐烂。
小叶寒兰养殖注意事项和方法摘要:小叶寒兰是一种常见的室内观赏植物,它具有美丽的花朵和叶片,因此受到很多植物爱好者的喜爱。
然而,在养殖小叶寒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重要事项和方法,以确保它们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
本文将介绍小叶寒兰的养殖注意事项和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土壤和环境条件,提供适当的水分和光照,以及正确的施肥和管理技巧。
正文:一、选择合适的土壤和环境条件1.土壤选择:小叶寒兰喜欢疏松、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可以选择添加适量腐叶土和沙子的混合土或者蛭石等保持土壤松散的材料。
避免使用重质黏土或者过于湿润的土壤。
2.环境条件:小叶寒兰喜欢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
选择放置在室内明亮的位置,避免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或者阴暗的角落。
温度维持在15-25摄氏度之间,不要让其长时间暴露在寒冷或者过热的环境中。
二、提供适当的水分和光照1.浇水方法:小叶寒兰对水分的需求适中,浇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对其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浇水时需要掌握好度,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积水。
夏季高温时可以增加浇水的频率,而在冬季减少浇水量。
2.光照管理:小叶寒兰喜欢明亮的光照环境,但不耐强光。
可以选择放置在室内靠近窗户的位置,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时间。
如果阳光过强,可以使用透明的窗帘或者移至较阴凉处,避免叶片烧伤。
三、施肥和管理技巧1.施肥方法:小叶寒兰在生长季节需要适量的营养补给,可以选择使用富含氮、磷、钾等元素的植物肥料进行施肥。
一般情况下,每月施一次肥就可以满足其需求。
但要注意用量不要过多,以免造成根系烧伤。
2.修剪管理:小叶寒兰可以进行适当修剪来保持植株的健康和形态美观。
可以修剪掉老化或病虫害破坏的叶片和花朵,促进新梢的生长和花芽的分化。
同时,也需要注意定期摘除枯黄的叶片和残花,保持植株的整洁。
3.病虫害防治:小叶寒兰容易受到蚜虫、红蜘蛛、白粉虱等害虫的侵扰,同时也可能出现病害如灰霉病等。
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例如使用合适的杀虫剂、杀菌剂等进行喷洒,以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
寒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寒兰,又称为寒冬兰,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其花姿娇美,芳香扑鼻,备受人们喜爱。
在家庭养殖中,寒兰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花卉,但是要想让寒兰长得健康美丽,就需要了解其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选择合适的种植容器是养殖寒兰的第一步。
寒兰喜欢通风良好、透气性好的环境,因此选择透气性好的花盆非常重要。
在种植时,可以在花盆底部铺上一层碎石或者陶粒,以提高排水性能。
其次,寒兰的土壤选择也至关重要。
寒兰喜欢松软、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可以选择泥炭土和珍珠岩的混合土壤,或者添加适量的腐叶土和珍珠岩碎料,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
光照是影响寒兰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寒兰喜欢充足的阳光,但是在夏季高温时需要避光,以免叶片晒伤。
因此,在养殖寒兰时,要根据季节变化及时调整光照时间和强度。
适宜的温度有助于寒兰的生长。
寒兰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摄氏度,夏季高温时要注意降温,避免过热对寒兰的影响。
适量的施肥也是寒兰养殖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生长期间,可以适量施用含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肥料,但是要避免施肥过量,以免对寒兰造成伤害。
另外,及时的浇水也是寒兰养殖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寒兰喜欢湿润的环境,但是在浇水时要注意控制水量,避免积水导致根部腐烂。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要定期检查寒兰的叶片和茎部,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以免对寒兰造成影响。
总的来说,养殖寒兰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是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才能让寒兰长得更加健康美丽。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xx怎么养
生长条件
寒兰栽种适合光照少、根基浅、根部复盖一层薄薄的腐植土,透水性较好。
因此,栽种时选择高脚盆,盆底三分之一用粗颗粒的砖块、泡沫塑料块垫底,中部以红壤土砖沙粒拌和至盆三分之一,上部以米粒大小的沙粒拌和少量腐植土即可。
植种要求疏松、透气、利水。
养护方法
寒兰因其生长环境与其它兰有差异的,所以养殖方法应略有别。
遮阴保湿遮光度和温度特别是光照强的高温季节,更要注意遮阴保湿。
寒兰原生地林木茂密,有高大的树木为它们挡阳遮阴。
所以我们栽种寒兰也应人为地为其创造合适的光照条件。
光照过强易使叶片晒伤造成日灼病。
过度遮光或长期放在室内又会影响兰花的光合作用造成生长不良和不易开花。
此外每天晴天早上或晚上应喷洒叶面水,遮光度达80%左右。
这样叶质有光泽,发病少。
总之,在保证不灼伤兰叶的前提下,适当多见阳光。
防风、防冻秋冬时期,避免大风劲吹,霜冻日子应遮盖保暖。
科学施肥寒兰一般可少施肥,甚至不施肥,大多数寒兰因假鳞茎相对较小,储存的养分有限,再加上易开花且葶高花多朵大,消耗养分较多。
故栽培寒兰熟草壮苗,换盆时最好能添加少量基肥。
但生草不可急于施肥喷药,否则必遭肥害和药害。
另外,磷酸二氢钾、兰菌王等交替使用作叶面施肥,每七至十天一次,新芽成长期可加适量尿素,新苗成熟期再喷二至三次高钾肥促使假鳞茎增大。
为了使各种养分更均衡,4-6月及9-10月每月可增施一次稀薄有机肥,但应切记宁淡勿浓,防止造成肥害。
1/ 1。
纯种寒兰难养探究竟寒兰要长得好,壮根是关键,根壮则苗旺花繁,而兰根要长得壮,材料是基础,所选植料必须具有疏松透气的性能。
笔者在《兰》刊2002年第3期刊发的《漫议寒兰的栽培》拙文中介绍了栽培寒兰的材料配方。
该文刊发后,不少兰友来电与笔者探讨寒兰莳养的诸多问题。
为求与读者诸君从多角度更加深入地探索养好寒兰之法,笔者撰写了本文作为拙文《漫议寒兰的栽培》的续篇,以飨读者。
寒兰难养,纯种寒兰更难养。
探其究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乃为各种不同因素导致土壤透气不良而烂根倒苗。
栽培实践中常可见到栽植于盆中的纯种寒兰呈现出三种现象:其一,盆中央因盆土较多,透气不良,栽植于盆中央的兰苗容易烂根倒苗;其二,兰根常窜向透气较好的兰益近内壁区生长,而新株也是一代代地朝向兰益内壁区萌生;其三,如果盆土过湿,盆中空气减少,透气不良,过湿的持续时间仅一周左右就能致使兰苗根烂叶枯。
因此,纯种寒兰的栽培,除了必须选配好植料外,而其他各个莳养环节也都必须围绕“透气”做文章。
下面谈谈笔者为利透气而采取的一些措施与做法。
适选兰盆讲究布植栽培兰花用的盆钵质地不同,其透气性的优劣迥异。
素烧瓦盆质地粗糙,透气滤水性能强,用其栽兰不致烂根,且有利于新根发育。
栽植纯种寒兰的兰盆,素烧瓦盆当为首选。
纯种寒兰的根较长且向下生长,不论采用何种尺寸的兰盆栽植,均宜选用较深的直筒式兰盆来栽。
一盆仅栽单丛的,选用口径约15厘米盆身制有透气孔的较深素烧瓦盆为优。
一盆栽植2-3丛的,可选用日径约25厘米盆身制有透气孔的中号盆,而口径大于35厘米的大盆,则宜栽植大丛或多丛兰株。
大盆由于盆土容量大,土壤不易干,盆中央的土壤透气性能差。
采用大盆栽兰时,还可盆中央不栽植兰丛而装上透气瓶。
透气瓶可取大小高矮适宜的矿泉水空塑料瓶制作,剪去瓶日及瓶底,在瓶壁上钻一些小孔。
安装时,对准兰盆中央底孔垂直放置,使空气能从兰盆中央底孔和透气瓶瓶口进入透气瓶,经塑料瓶壁的小孔流入盆土,增加盆内的空气流通,提高盆土的透气性。
《寒兰》我国所有的国兰品种当中,几乎只有寒兰的花期出现在百花静寂的秋冬季节,它们依靠纯正清雅的香气为萧索的寒冬带来了一抹温馨与浪漫,因此它们也被学术界定名为“寒兰”。
我国的野生寒兰广泛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各个省区。
而原产于浙江省瓯江流域和福建省武夷山地区的寒兰最为著名,它们也是被其它各地引种栽培频率最高的寒兰原产地。
今天大伙儿就跟随我们到我国的兰花名镇---浙江省永嘉县的桥下镇去走走瞧瞧,去仔细认识一下寒兰,并且看看这边的兰友们,是怎样教我们来栽培寒兰的。
植物学特性寒兰,属于兰科、兰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海拔400--800米左右的丘陵地或山地是野生寒兰较为密集生长的区域;潮湿、水分充足、腐殖质丰富的土壤是它们繁衍生息的最佳场所。
而它们在刚刚摆脱野生状态时,通常都被称之为“下山兰”。
寒兰有阔叶与狭叶、软叶与硬叶之分。
即可观花,又可观叶,是寒兰与其它大多数国兰品种的一大共性。
寒兰与其它国兰品种差别最大的,应当要数它们的叶片与所散发出来的香气。
形态特征寒兰的叶片在所有国兰中,显得最为狭窄细长,呈深绿色;而带有白色或金黄色覆轮的叶片,又或者是这种黄绿相间,并且呈现不规则纹路的叶片,总体数量较少,因此也显得较为珍贵。
处于盛花期时的花形,由于具体品种的不同,花色与花形也所有差异。
但大多数花葶直立,花苞片呈现狭长的披针形;花瓣通常呈现卵状披针形。
比如这种微微翘起的艳红色唇瓣,还有这种花色异常清新透亮的寒兰;又比如这种从底部往顶部看,或者由顶部往底部看,从浓绿到淡绿色渐变的花苞,也属于较为珍贵的寒兰品种。
寒兰散发香气的时间通常集中在清晨时分;寒兰在盛花期时,兰棚内弥漫的却是一股时有时无、清远幽雅的淡香。
而说到用于栽培寒兰的兰棚,自然也是您在从事大规模寒兰生产的首要准备条件之一。
兰棚的准备兰棚的构造,既可以采用造价昂贵的玻璃钢瓦材质,也可以采用成本低廉的塑料膜。
在架空的铁床架上进行栽培,是我们比较熟悉常见的方式;但是将铁床架铺设在与地面平行的高度,底下再设置1米左右深度的蓄水池,也可以起到方便于日常管理,并且水池内常年蓄水的话,也可以起到增加兰棚内湿度的效果。
甚至在地面直接铺设一层平整的鹅卵石,将寒兰直接摆放在鹅卵石地面上进行栽培,也是个不错的方法。
鹅卵石也具备较好的通水性与透气性。
由于兰棚必须营造出荫凉的环境,因此所有兰棚都必须在棚顶与四周设置一层透光率为75%左右的遮阳网;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在兰棚内设置降温效果较好的水帘和通风设施。
如果说兰棚搭建得是否科学,直接关乎到经济效益的话;那么如何有效地储备寒兰的浇灌用水,就是另外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
浇灌用水的储备寒兰的浇灌用水,以天然雨水与溶化后的雪水为最佳;河水与井水也较为理想;但含矿物质过高的水与碱性水都不适合用于浇灌寒兰。
相对来说,经过处理的自来水成了寒兰的主要浇灌用水。
自来水的处理日常生活中的自来水,需要经过沙滤,将自来水中的杂质大致过滤干净。
然后流入蓄水净化池中,静置4天以上的时间,自来水中所含的净化剂成分才会挥发干净。
蓄水净化池的面积,要依据我们具体的生产需求而定。
一般来说,栽培20亩左右的寒兰,需要至少储备40立方米的水体。
蓄水池中的水,主要通过水泵与管道输送到兰棚里。
如果兰棚与蓄水池搭建得科学、合理,有助于降低栽培寒兰的难度。
寒兰与其它大多数兰花不同,目前寒兰几乎不可能通过组织培养来进行育苗。
因此寒兰主要借助于分株繁殖法。
育苗而最适合对寒兰进行分株繁殖的季节,应当是每年的3--4月份这段时间。
母株的选取如何选取用于分株的母株,是分株育苗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
最早的母株来自下山兰。
寒兰的母株,首先必须得是有过开花经历,并且达到2年生以上的成年寒兰,而母株的假鳞茎数量需要达到5个以上;其次,母株要符合株形健壮,叶形优美的基本要求;当然,还必须得是没有病虫害侵扰的健康植株。
分株分株前三天左右,所要进行分株的寒兰,应当停止为它们浇水,从而让栽培基质保持干燥的状态。
分株时,轻轻拍打花盆的外部,将旧的栽培基质倒出,剪除过长的根,根部的长度大约维持在20厘米左右就可以。
咱们将2--3个假鳞茎作为一组,从母株上将他们轻轻地分离开来,假鳞茎上因为分株而产生的伤口,应当越小越好。
分离出来的幼苗,为了确保它们免受病菌感染,应当马上对根部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将它们的根部,全部放入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中,浸泡10--15分钟。
可以起到预防炭疽病等病害的良好效果。
浸泡完成后,将它们摆放在床架上,等待3--4个小时,完全晾干以后,需要将它们重新植入新的基质中进行栽培。
栽培基质的pH值必须要维持在5.5--6.5之间,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调配基质。
使用粗沙、碎木屑、珍珠岩、谷壳、风化石这五种原料,按照1:1:1:1:1 的比例调配而成的栽培基质。
装盆在准备幼苗栽培阶段时,可以选择规格为13厘米乘18厘米的塑料盆。
我们往盆内填入少许基质后,再将幼苗植入当中。
寒兰必须遵循“浅栽”的原则,所以栽植的深度,要以露出假鳞茎部位为标准。
由于寒兰在分株后,幼苗本身就已经较为壮大,因此不像通过组培育苗的其它兰花品种。
寒兰在分株后的成活率高达95%以上,而且可以马上进入幼苗期管理。
经过分株的寒兰幼苗,经过6个月左右的幼苗管理阶段,在当年的冬季一般都可以迎来花期。
幼苗期管理幼苗管理期间,寒兰的摆放密度,应当控制在每平方米最多不超过40盆为最佳。
分株后第二天,彻底地为栽培基质与幼苗浇透一遍水,可以提高它们的成活率。
由于寒兰喜欢湿润的生长环境,因此对水分的需求也显得较为迫切,但对寒兰的浇水量,应当依照不同的季节来定。
夏、秋两季温度较高时,水分的蒸发量较大,所以每隔2天左右,在早晨9点钟之前,或者傍晚5点钟以后,为它们喷洒一遍叶面水,既能满足寒兰对水分的需求,也能起到降低温度与增加湿度的效果。
尤其是夏季浇水时,千万不要在阳光灼晒的中午时分为寒兰浇水。
避免栽培基质的温度突然降低,影响到根系的吸水能力,从而干扰了寒兰的生理平衡。
而冬、春两季气温相对较低时,大约7天左右,为它们喷洒一遍叶面水,就可以满足寒兰对水分的需求。
科学的人工浇水是满足寒兰对水分需求的主要途径;在整个栽培期间,寒兰的温度要控制在18--30摄氏度之间为最佳。
温度与湿度的管理冬季较为容易控制温度。
而夏季高温时,我们主要通过掀起遮阳网与打开兰棚大门,或者开启水帘与通风设施,来保持兰棚内良好的通风状况,从而起到降温的效果。
最有益于寒兰生长的相对湿度,应当维持在80--85%左右。
合适的湿度,容易使寒兰的叶面保持翠绿油亮,也更加有利于栽培出形态优美的上等商品苗。
在水分管理时,一般也能间接的起到增加湿度的效果。
寒兰的栽培基质中,虽然含有大量的养分,但为了寒兰的根部、茎部、叶片能够茁壮生长,促使它们多发芽、发好芽,因此它们对氮素与钾素的需求量较大。
追肥在分株后1个月左右,大约在5月份上旬时,我们可以使用氮磷钾比例为25--5--20的颗粒状缓效复合肥,对幼苗进行追肥。
每盆的用量大约为5-8克。
为了避免产生肥害,肥料最好不要跟植株直接接触,应当撒在塑料盆边缘的位置。
缓效复合肥的肥效一般长达6个月左右。
合理的追肥,可以使寒兰提高自身的抗性,减少病害与虫害的侵扰。
而在5--8月份期间,是栽培基质中容易生长杂草的季节。
除草为了杜绝病菌与害虫在杂草上寄生与蔓延,我们再次重申,寒兰不提倡生草栽培。
栽培基质中与兰棚内的杂草,一定要清除干净。
在夏季八月份,是炭疽病容易高发的时节。
这段时间里,一定要使兰棚内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而且一定要经常检查兰棚内植株的生长状况。
病虫害防治炭疽病属于真菌性病害。
高温多雨天气,是它们随着雨水相互传播的主要条件。
如果发现这种伴有黄晕的圆形或者椭圆形黑点在叶片中部出现时,这就是炭疽病的病害特征。
炭疽病发生严重时会导致整株寒兰死亡,并且会感染到其它植株。
因此马上要将受害的叶片,及时从基部剪除后销毁。
并对受害寒兰所处的整列床架,喷洒一遍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可以起良好的效果。
刚喷洒完药剂后的寒兰, 3天内不要为它们进行浇水,避免将药剂的作用冲淡。
由于寒兰在分株后的同一年11月份,就会陆续迎来花期,花期长达3—4个月左右。
因此寒兰在11月中旬的时候,就可以进入成年苗管理阶段。
寒兰的花期由于具体品种的不同,前后跨越8个月之久,但绝大部分寒兰的花期都集中在11月份到第二年的2月份之间。
在10月份的时候,为了有利于花芽分化,这时的寒兰偏重于对磷素与钾素的需求。
花期前追肥我们可以使用氮磷钾比例为5--20--15的水溶性复合肥1000倍液,为即将开花的植株,均匀的喷洒一遍叶面肥。
每隔20天一次,连续喷洒2次后,基本上可以满足寒兰在整个花期里对养分的需求。
当花蕾刚刚抽出时,花期也有一番特殊的管理工作,首先就是要适当地为寒兰进行疏花。
疏花生长健康的寒兰,每盆当中可以长出4--5个花葶,但为了积聚养分,使寒兰开得更有品位,我们只能为每盆选留1个相对较为壮实的花葶。
其它的花葶,要从基部摘除,或者剪除。
而每个花葶上,也只能选留3--5个生长较好的花蕾。
病虫害防治据有经验的兰友们所说,处于花期的花朵极有可能受到蚧壳虫的侵扰,很容易对寒兰的商品性造成影响。
因此在刚刚迎来花期的时候,或者在盛花期里,应当为全株喷洒一遍4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才能起到预防蚧壳虫为害的效果。
从11月下旬开始,寒兰的盛花期就会相继到来。
寒兰的花期较为漫长,至少在60天以上。
而且只要咱们养护方法科学,寒兰的生命就会生生不息。
由于寒兰具备既可观花,又可观叶的双重观赏价值,因此全年都可以对寒兰进行销售工作。
但在销售之前,一般都需要对寒兰进行一番较为仔细的包装。
1商品化包装寒兰的旧花盆此刻将要退休,取而代之的是品相更好陶瓷花盆。
我们轻轻地拍打花盆后,把旧的栽培基质全部倒出,适当地将过长的根剪到20厘米左右的长度。
为了防止花盆底部的通气口出现基质泄漏的现象,稍微地往里边垫上一些塑料泡沫,栽培基质与幼苗栽培时一样,然后将等待出售的寒兰重新栽到花盆里。
植入的深度,仍然要以露出假鳞茎为标准。
寒兰在重新更换栽培基质后,在每一盆当中撒入5克左右,氮磷钾比例为14--12--14的颗粒状缓效复合肥,可以重新满足它们对于养分的需求。
最后为了增加美观度,均匀地铺上一层薄薄的陶土。
每当寒兰的花期来临时,一群志同道合的兰友们,都把自己家自认为得意的寒兰精品请了出来,举办个小型寒兰展览会,大伙儿聚在一起,对各自的宝贝评头论足一番,再交流交流各自养兰爱兰的心得,也是别有风趣的一件美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