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秦王扫六合
- 格式:ppt
- 大小:3.03 MB
- 文档页数:26
《第10课“秦王扫六合”》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归纳并试评“秦完成统一的原因”“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提高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等直观教具,提高观察、想象能力。
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重点和难点贯穿本课的核心问题是“统一”:秦灭六国,建立统一国家;秦始皇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国家;北筑长城、开发南疆,维护统一国家。
因此,秦的统一及其作用是本课的重点。
秦统一前,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战争频繁,严重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
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
秦朝是第一次也是真正意义上在中国历史上完成了统一,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虽然也出现过分裂割据的时期,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秦的措施几乎囊括了我国不同统一时期所例行的诸多方面,学好本课对今后学习我国不同时期的历史将有极好的启迪。
焚书坑儒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对我们来说,难以理解,易主观臆断。
此外,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因我们见识与阅历的因素,难以形成准确的空间概念。
学法指导1.整体把握秦灭六国的原因,初步掌握把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的学习方法以及比较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2.阅读教材“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一目,并填写地图,使我们能够把历史材料和地图联系起来,进行想象,建立正确的历史时间和空间观念。
3.通过制作“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表,简单学会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便于我们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
中学历史教学设计重点与难点重点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难点焚书坑儒教学方法与媒体教具1、教法:讲述法、启发法、演示法、情景创设2、教学中所用资源:网络资源、视频、自制PPT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3分钟)同学们,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第十课,“秦王扫六合”。
在上新课前我们先一起来回顾前面的知识。
提问:战国七雄是指哪七个国家?活动:(黑板上画好战国形势图)我手中有七张印有这七国国名的卡纸,请七位同学上来,每人从我手中随机抽取一张按照地理方位贴在相应的位置。
展示“战国七雄”插图,引导学生重温历史,结合所学内容回答:①他们学生:齐楚秦燕赵魏韩学生按照地理方位将自己手中的卡纸贴好。
复习回顾,导入新课贴的位置对不对?讲授新课一、秦统一六国指导学生看图,提问:秦是如何从一个边陲小国一跃成为实力雄厚的强国呢?教师讲解:秦能灭六国,除了商鞅变法、统治者重用人才等条件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秦采取了正确的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秦最先攻打比较弱小的韩国,之后是赵国,在前面我们学习过秦赵之间的一场著名战役,是什么战役?长平之战。
自长平之战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学生:商鞅变法、重用人才攻势。
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秦朝。
(展示需要学生在课本上标注的重要知识点)二、巩固统一(20分钟)过渡: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大业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不是,面对庞大的国家,秦王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制度进行管理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1)演示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
(2)演示秦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的图片。
提问这一措施有什么积极意义?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3)课堂探究:你怎样看焚书坑儒?播放焚书坑儒的视频以及学者郭沫若、白寿彝、何兹全的评论,指导学生讨论。
(4)面对北方匈奴的进扰,秦朝采取了哪些措学生:(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湖北华一寄宿学校导学案系列之历史七年级上册03-10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课《》导学案编写人:王珍荣审核人:彭真课型:时间:班级:组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秦朝的建立及统一。
熟背秦朝中央集权的建立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2、能力目标:学习本课,学会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知秦朝的统一,增强统一中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重点难点】秦朝中央集权的建立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学法指导】1.整体把握秦灭六国的原因,初步掌握把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的学习方法以及比较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2.阅读教材“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一目,并填写地图,使我们能够把历史材料和地图联系起来,进行想象,建立正确的历史时间和空间观念。
3.通过制作“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表,简单学会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便于我们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
4.设计秦朝疆域示意图,学会压缩信息的记忆方法。
【知识链接】秦的统一1.那么我们首先看到,战国时期七雄分别是哪七雄呢?是秦国的实力最为强大。
并且先后灭了东方六国。
2.秦王政内史腾率兵灭韩国,俘韩王安,所得韩地置颍川郡,韩亡。
前228年,秦军攻入赵国国都邯郸,赵王迁被迫降秦,赵破。
前227),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未遂,秦王立即派王翦领兵攻燕。
前226年,王翦攻破燕都蓟,燕王杀太子丹求和,燕破。
前225年,王贲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魏国,包围魏都大梁,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三个月后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前224),王翦率领十万大军攻打楚国,屯兵练武、坚壁不战、以逸待劳。
一年后,楚军斗志涣散、粮草不足,遂从前线撤军。
王翦乘机追击,消灭楚军主力,占领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楚国灭亡。
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江南,降越君置会稽郡,越国亡。
前222年,王贲打下辽东,俘燕王喜;接着打下代城,俘代王嘉。
燕、赵彻底灭亡。
前221年,王贲率军南下攻打齐国,齐王建投降,齐亡。
至此秦灭六国,一统天下。
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基础训练(含单元评价卷)历史七年级上册参考答案课时练习部分参考答案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0课“秦王扫六合”课前预习1. 221嬴政秦咸阳2.皇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郡县3.圆形方孔度量衡小篆4.焚书坑儒5.临洮辽东6.东海陇西长城一带南海课堂练习一、1.C 2.D 3.C 4.B 5.B 6.C二、1.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开发南疆都是有利的,因为这些措施可以使刚刚统一的秦朝通过强有力的手段,防止出现分裂和来自外族的进攻,有利于国家内部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焚书坑儒”的措施是不利的,因为这种极端粗暴的手段使大量的文化典籍遭到毁灭,还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思想文化出现新的成果。
2.东至东海,西至陇西(今陕西省),南至南海(今广东省),北至长城一带(今内蒙古、河北、辽宁一带)。
图示:学习延伸1.(1)政治。
因为嬴政统一了天下,开始治理国家。
(2)秦邦业。
因为秦国统一了天下,四海之内都是秦的基业。
(3)九州方圆。
因为九州方圆之内都被秦朝统一。
2.秦量是秦朝为统一全国量制而由官府颁发的标准量器,用来量容积;秦铜权用来当秤砣,作为重量衡器的标准。
统一容积和重量单位,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课前预习1.陈胜吴广大泽乡2.项羽刘邦3. 202长安西汉汉高祖课堂练习一、1.B 2.A 3.B 4.C 5.C 6.B二、1.(1)赵高(2)陈胜、吴广(3)巨鹿之战(或项羽)(4)鸿门宴(或刘邦、项羽)(5)刘邦(6)项羽2.(1)公元前209年。
(2)大泽乡。
(3)雨声。
(4)昏黄。
(5)陈胜、吴广。
(6)设计杀死押送的军官,发动起义。
(7)陈胜:天下受秦的残酷统治时间太长了,大家都怨声载道,这次我们不能按期到渔阳,肯定要死,大丈夫要死就死得轰轰烈烈,我们不如起来干一场大事业,推翻秦朝的统治。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1)反映了秦朝刑罚残酷,赋税、徭役、兵役繁重。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秦王扫六合》教案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秦王扫六合》教案新人教版第10课《秦王扫六合》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通过引导学生归纳并试评“秦朝统一的原因”、“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李白《古风秦王洗六合》中六合的表述,带出公孙衍与连雅堂的概念并总结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展现从“七雄”至“一雄”的统一过程;通过多媒体的图示模拟并使学生增进认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秦始皇统一货币、公制、文字的内容。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并使学生认识到统一就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秦朝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国家,秦的统一在我国历史上具备重大意义。
长城和灵渠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一)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自学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现在我们去直观的回答一下。
表明:可聊韩非子放到最后回答,带出秦朝。
教师:韩非他的主张获得了谁的器重?学生:秦国。
展示:秦始皇的画像及李白的《古风秦王扫六合》教师:屏幕上这画像正是秦国的一位国君,同学们能够猜出他的名字吗?学生:秦王嬴政教师:对,就是他结束了我们春秋战国时期的混乱纷争,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在政治制度上使用了韩非的主张。
李白这位小诗人就是怎么描绘他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诵)1教师:看这两句把秦始皇描写的多么威风!可有同学知道“六合”的意思吗?学生:天地四方。
教师:除了课本上的这个表述外,我们也可以认知为另外一个意思的――同学们还回忆起我们的商鞅变法使秦国变成了什么吗?学生: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教师:很对!正是因此,其他六国使用了“公孙衍”的计谋去一起抵抗秦国,于是李白表示东方六国为“六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诗当中所说的“六合”指的是()A.齐、楚、秦、燕、赵、魏B.齐、燕、赵、魏、晋、楚C.赵、魏、韩、燕、楚、齐D.韩、赵、魏、晋、楚、齐2.秦朝为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君权之下形成了“辅助决策、执行、监督”模式的权力结构。
其中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A.丞相B.太尉C.郡守D.御史大夫3.秦朝的百姓,如要去集市采购生活用品,他应该携带的货币是()A B C D4.秦朝建立后,李斯升任丞相。
他建议秦始皇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建议统一文字,又在统一法律、度量衡和车轨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
这些建议和努力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A.开疆拓土,青史留名B.加强思想控制C.促进国家经济发展D.有效管理地方、维护国家统一与安全5.某纪录片全面展现了长城的雄姿和周边优美的环境。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长城的起止点是()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C.西起陇西,东到朝鲜D.西起临洮,东到河套6.唐朝诗人胡曾在《咏史诗·长城》中写道:“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
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诗中“防胡万里城”的起止点是( ) A.西起嘉峪关,东到东海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C.西起阳关,东到山海关D.西起咸阳,东到辽东7.右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历史漫画,这幅漫画最恰当的标题应为()A.变法B.称“王”C.统一D.仁政8.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等字。
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A.周武王B.齐桓公C.秦始皇D.唐太宗9.秦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某同学制作了秦朝中央政府权力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10.统一后,秦始皇决定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郡县制。
主要是因为()A.疆域拓展的需要B.经济发展的需要C.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D.奖励功臣的需要11.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
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王扫六合》学案【教师寄语】感知秦朝的统一,立志实现祖国统一,我们责任重大!【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知道秦朝的建立及统一。
熟背秦朝中央集权的建立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2、能力目标:学习本课,学会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知秦朝的统一,增强统一中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重点难点】秦朝中央集权的建立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学习过程】一、图片欣赏,渐入新课。
欣赏秦始皇肖像图,引起探究兴趣,渐入新课。
二、通读教材,自主编制知识提纲。
速读全文,提纲挈领,自编知识网络。
三、精读教材,目标逐一达成。
、我愿意告诉大家:秦朝是怎样统一中国的?有什么意义?2、短剧欣赏:秦朝中央集权的建立。
(由3名同学扮演秦始皇、李斯、解说员。
)师生共同归纳中央集权的建立措施:3、重温历史,感悟生活: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假如你是秦朝的一位官员,关于怎样巩固统一,你有何建议?(提示: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边疆方面考虑。
)四、合作探究,能力升级。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代表发言,思维拓展。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中学生,你愿意为巩固祖国统一做哪些努力?五、师生共同小结。
学习了本课,我的最大收获是:。
我的问题空间是:。
六、达标检测题。
(兵教兵,生生互动,巩固训练,检测过关!)【学后感悟】:大胆尝试、学会知识梳理及知识间的网络联系非常重要。
【教后反思】:重点问题形象化,思想教育进课堂,古今联系,关注当今热点是当今素质教育的目标所在。
【中考链接】:本课是中考的重点,考察的知识点多,题型多样,我们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举例如下:、秦朝创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推行:(B)A.分封制B.郡县制c.县制D.行省制度2、(XX·徐州市)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石记功。
当时刻石使用的文字应该属于(B)A.甲骨文B.小篆c.楷书D.行书达标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明察秋毫、你认为李白的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是赞扬下列哪位人物的功绩()A.李世民B.嬴政c.拓跋宏D.武则天2、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B.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c.沿袭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D.沿用并完善了科举制3、“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秦王”在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国家政权,下列史实与此不符的是:()A.废除丞相B.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c.统一度量衡D.建立皇帝制度4、秦统一后,最初通行全国的规范文字是()A.隶书B.甲骨文c.小篆D.金文5、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钱币是()ABcDD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课《秦王扫六合》学案-Frank-菟莍教研二、简答题———夯实基础快速记忆,快乐作答:秦朝的政策措施中,有哪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至少回答四点)三、风险过关题———拓展思维拨云见日:我们要想走近秦始皇,评价其人其事,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相关的材料?第10课学案检测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B2A3A4c5B二、简答题;(1)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的一切大小政事都有皇帝一人裁决;(3)推行郡县制;(4)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5)修筑长城;(6)开凿灵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