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期末测试
- 格式:docx
- 大小:149.87 KB
- 文档页数:11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期末测试卷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
1.社区认同感是指居住在同一个地区的人们,对该地区产生的一种休戚与共的心理,由此产生的对该地区的喜爱和依恋之情,下列四位参加“营建美好社区”的代表的发言,最能反映社区认同感的是()
A.本区的住户都是高科技产业的从业人员
B.本区的居民都是一个部门的
C.本区的环境是全市各社区中最好的
D.本区的居民都以身为本社区的一分子而感到光荣
2.李明向远在英国的朋友彼得介绍自己家乡的气候时这样说“我们这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李明主要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述气候的。
() A.阴晴和风雨B.天气和降水C.降水和气温D.冬季和夏季
3.暑假期间,小丽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地旅游了。
在那个地方,他们喝到了新鲜的牛奶和奶茶,还参加了一种叫作“那达慕”的盛会。
请问,小丽最有可能去的地方是()
A.太湖流域B.四川盆地C.内蒙古高原D.天山牧场。
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随着经济发展,某某各个社区越来越注重图书馆等方面配套设施,这反映了社区的A.经济功能B.政治功能C.文化功能D.管理功能2.某某、奉化、象山三地有很多的海鲜特产、水果特产,许多外地商人很喜欢来这三地洽谈有关特产方面生意,这体现了不同区域之间的3.国旗是国家的象征。
下列国旗代表国家,对应错误..的是4.某校初一同学开展有关世界之最的竞赛活动。
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 B.苏必利尔湖――面积最大的淡水湖C.英语――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D.尼罗河――流过国家最多的河5.我们可以通过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来判断气候类型。
右图所显示的,属于气候类型应是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东西半球划分的界限正确的是A.160°W 20°E B.160°E 20°WC.0°E 180°W D.0°W 180° E7.学会归纳整理是学地理的常用方法。
下列归纳整理正确的是――――瑞士――――威尼斯8.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可见不同区域的人们能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下列区域与其特色相适应的是――石油宝库――――沙漠绿洲――发展汽车业――沙漠绿洲――――石油宝库――发展旅游业9.很多城市往往有标志性建筑物。
下列属于巴黎标志性建筑物的是A.五角大楼B.艾菲尔铁塔C.克里姆林宫D.白宫10.家住平原、与山为邻等各具特色的区域场景,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启示有①区域自然环境是没有优劣之分的②要合理利用自然条件③要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④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共40分)11.(10分)读右图“世界大洲和大陆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人文地理期末模拟试题一、选择题秘鲁是西红柿、马铃薯等农作物的起源地。
结合秘鲁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题目。
1.以下对秘鲁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西临大西洋B. 位于大洋洲C. 处于南温带D. 位于西半球2.图中甲河为( )A. 多瑙河B. 亚马孙河C. 伏尔加河D. 密西西比河3.图中山脉为( )A. 落基山脉B. 阿尔卑斯山脉C. 安第斯山脉D. 阿特拉斯山脉4.生活在秘鲁山区高海拔处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是( )A. 羊驼B. 牦牛C. 骆马D. 骆驼5.秘鲁山区森林地带至今仍有大面积野生西红柿分布,海拔3800米之上的的的客喀湖区可能是最早栽培出马铃薯的地方。
对此,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西红柿喜温暖, 马铃薯喜冷凉B. 西红柿喜冷凉,马铃薯喜湿热C. 西红柿耐寒冷,马铃薯耐干旱D. 西红柿耐干旱,马铃薯耐寒冷读下方亚洲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各题。
6.下列国家中濒临印度洋的是( )A. 越南B. 老挝C. 束埔寨D. 缅甸7.下列国家中,基本上以湄公河为国界的是( )A. 老挝与越南B. 泰国与柬埔寨C. 泰国与老挝D. 柬埔寨与越南8.下列对湄公河平原地区人们生活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饮食以米饭为主②水稻生产主要靠人工③传统民居为高脚屋④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加强高铁合作,推动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建设是中俄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
结合下图,回答以下各题。
9.要最准确地判定莫斯科和喀山之间的方位关系,应采用的地图及理由是()A. 图1,因为图1的比例尺大B. 图2,因为图2反映的区域范围大C. 图2,因为一般定向法是最常用的定向法D. 图1,因为经纬网定向法是最准确的定向法10.根据上题,莫斯科在喀山的()A. 西方B. 东方C. 东南方D. 西北方11.关于莫斯科、喀山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有()①都位于欧洲②都位于高纬度③地形为平原④冬季寒冷漫长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2.莫斯科—喀山高铁全长770千米,则图2的比例尺大致为()A. 1:130B. 1:770C. 1:13000000D. 1:7700000013.喀山足球场、游泳池、溜冰场等各类体育设施超过1600座,场馆密度远超俄罗斯其他城市。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看到的生活场景可能有①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②北京人从自然界获取火种御寒照明③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④山顶洞人会用骨针缝衣有爱美之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下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半坡居民房屋复原图河姆渡人建筑复原图A.生产工具B.生活习惯C.自然条件D.劳动技术3.“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等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神话传说B.游牧文明C.海洋文明D.农耕文明4.某朝代为巩固疆土实行了新的政治制度,形成的形势如下图所示。
这一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井田制D.分封制5.博物馆讲解员指着一块残片上刻写的文字说:“这是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一种。
”这些文字应该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6.学习历史时,要能分辨“描述”与“评价”的区别。
下列句子中,有的是对历史事实的描述,有的是对历史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请将下列属于“评价”的句子找出来()A.春秋五霸古书中有不同说法B.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北上争霸C.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代表新贵族崛起D.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客观上加速了统一进程7.“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作为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都江堰修建于A.长江中游B.战国时期C.秦朝初期D.黄河中游8.王帅同学在课本剧中扮演我国古代大思想家老子,下列属于他的台词是()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无为而治,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D.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9.“今日忆秦皇,虎视傲东方。
一朝灭六国,功业盖穹苍。
立志平天下,西北驱虎狼。
役民数十万,长城起边疆。
”这是李白《怀古》中的诗句,其中没有涉及到秦始皇的哪一方面?()A.完成国家统一B.击退匈奴威胁C.修筑万里长城D.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10.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发动了反秦的农民起义,起义的地点是A.陈B.大泽乡C.巨鹿D.荥阳11.依据下表可以得到的历史结论是()C.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光武帝把东汉的统治推向鼎盛12.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和实行盐铁官营、专卖,这些措拖起到的主要作用是()A.有利于经济上的大一统B.削弱了诸侯的势力C.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D.抵御了匈奴的侵扰13.历史上把封建社会时期“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丰衣足食”的景象称为“盛世”、“治世”,下列关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的表述错误的是()A.出现在汉武帝统治时期B.统治者重视“以德化民”C.注重发展农业生产D.为西汉进入鼎盛奠定了基础14.《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说明
1、本试卷由卷一和卷二两部分组成,共四大题。
2、其中试卷一部分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连线题,试卷二部分第四大题分三个部分。
答案写在答案卷上。
3、本次考试实行闭卷形式,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
卷一部分
一、选一选:(单项选择题。
其中每题2分,共40分)
1.地图的“语言”非常丰富,但最基本的“语言”有三个,以下不属于最基本语言的是()
A方向B经纬网C比例尺D图例和注记
2.杭州的”下沙高教园区”和安吉的“安吉经济开放区”,按类型划分他们都属于()
A功能社区B自然社区C行政社区D商业社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夏、商、西周的社会特点?A. 禅让制B. 神权政治C. 封建制度D. 分封制2.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春秋时期的开始?A. 周平王东迁B. 齐桓公称霸C. 晋文公称霸D. 楚庄王称霸3. 下列哪位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A. 老子B. 孔子C. 墨子D. 韩非子4. 下列哪个国家是战国七雄之一?A. 鲁国B. 卫国C. 韩国D. 中山国5.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秦朝的建立?A. 秦始皇称帝B. 秦灭六国C. 楚汉战争D. 吕不韦专权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2. 西周实行______制度,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3. 春秋时期,______成为第一个霸主。
4. 孔子是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主张“仁”的学说。
5. 战国时期,______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介绍夏、商、西周的社会特点。
2. 请简要介绍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区别。
3. 请简要介绍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
四、论述题(25分)1. 请论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和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C2. B3. B4. C5. B二、填空题答案1. 夏2. 分封3. 齐桓公4. 儒5. 秦三、简答题答案1. 夏、商、西周的社会特点包括:奴隶制度、神权政治、封建制度、分封制等。
2.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春秋时期战争规模较小,战国时期战争规模较大;春秋时期礼乐制度较为完善,战国时期礼乐制度逐渐崩溃等。
3. 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包括:仁、义、礼、智、信等,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提倡君子之道,主张以德治国。
四、论述题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和影响:1. 意义: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
初一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人教版初一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人教版_文景_西域_我国初一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人教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为100分。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写在其它区域无效。
3.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1.距今约170万年、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 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2.“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文中的“遗址”应该是A.山顶洞人遗址 B.元谋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3.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①女娲②炎帝③黄帝④尧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它是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5.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工艺精湛。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A.铜冰鉴 B.司母戊鼎 C.青铜立人像 D.四羊方尊6.“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是对右图工程的赞美,它是A.灵渠 B.都江堰C.白渠 D.万里长城7.秦朝实行的哪项制度,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8.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包括①重视农业生产②增加了赋税和徭役③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④提倡勤俭治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汉代把今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是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辟C.西域都护的设置D.班超出使西域10.中国传统医学有着悠久历史,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D.李时珍11.“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五)一、选择题 ( 本大题有10 小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不选、多项选择、错选,均不给分。
)读图 1,回答 1-2 题:1.图中甲山山顶的海拔高度为A. 700 米B. 600 米以上, 700 米以下C. 800 米D. 700 米以上, 800 米以下2.甲山北坡和南坡的坡度对比A.北坡大于南坡B.大概相等200400600甲C.南坡大于北坡D.没法确立大小1:100000 读图 2,回答 3-4 题:图 1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3.图 2 中位于中国西南边疆处的山脉①指的是A.落基山脉B.喜马拉雅山脉C.安第斯山脉D.阿尔卑斯山脉4. 图 2 中城市②被誉为“亚洲的硅谷” ,是全世界有名的信息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心,它是①南A.蔚山B.新德里②海C.孟买D.班加罗尔读图 3,回答 5-6 题:5.图 3 中美国和加拿大两国中西部界限划定的依照主假如A.纬线B.山脉C.湖泊D.经线印度洋图 2 亚洲局部图加拿大小麦区6.美国中部大平原主要栽种的粮食作物是A.大豆、水稻B.小麦、玉米C.烟草、棉花D.大豆、棉花7.以下对于美国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居民以白种人为主,大多崇奉佛教②美国农业高度发达,机械化程度高③中部大平原地域地势平展,土壤肥饶④中部大平原地域土地辽阔,人口密集玉米图 3美国农业带散布图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读图 4,回答8-10 题:基塔莱35 40 多多马降水量降水量(毫米)(毫米)700 基塔莱0 700600 600 维多利亚湖500 500 400 乞力马扎罗山400 300 300 200 印200 100 多多马度100洋014710 (月)14710(月)各月降水量主要城市各月降水量游牧路线 5图 4 马赛人的活动范围8.图 4 所示地域位于五带中的A.热带B.亚热带C.北寒带D.北温带9.图 4 中多多马和基塔莱两地①天气种类同样②南北半球地点同样③湿季时间同样④东西半球地点同样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图 4 所示地域是马赛人的家园,他们的生产生活特点是A .耕海牧渔B.定居放牧C.与山为邻D.逐水草而居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0 分)11.( 10 分) 2016 年第 31 届夏天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21毕节)如图不同类型的工具,为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所制作。
这些工具的制做方法是( A )A.打制B.磨制C.烧制D.炼制2.(2022周口期末)我国境内已发现的远古人类,按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列应是( B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山顶洞人A.①③②B.①②③C.②①③D.③①②3.(2022河池期末)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特殊的文献,记载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的相关情况。
中华民族在文化上同宗共祖的祖先是( B )A.盘古、女娲B.炎帝、黄帝C.尧、舜、禹D.老子、孔子4.(2022常德期末)图片是了解历史的最佳途径之一,通过下列图片,我们可以了解到的历史是( B )A.人类的起源B.原始农业兴起C.华夏族形成D.早期国家产生5.(2022烟台期末)商朝时早期华夏文明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个能够得到考古资料确切证实的王朝。
下列出土文物可以证实商朝历史的有( D )①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②司母戊鼎③妇好墓出土的甲骨④春秋铁农具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6.(2022常德期末)历史上把商汤灭桀和武王伐纣称之为“汤武革命”,这里的“革命”准确理解是( B )A.人民革命斗争B.推翻暴政统治的正义之战C.带有争霸性质D.带有社会性质变革的斗争7.(2022成都期末)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事不断。
当时称霸的霸主有( D )①齐桓公②晋文公③楚庄王④秦穆公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8.(2022泰州期末)《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 ) A.严明法度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确立县制D.鼓励耕织9.(2022北京西城区期末)如图是有关中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著作的部分目录,这部著作记录的工程是( A )A.都江堰B.阿房宫C.骊山陵D.灵渠10.(2022东营期末)阅读下表,表中对人物“主张”的表述错误的是( D )A.(1)B.(2)C.(3)D.(4)11.(2022乌兰察布期末)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了起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共10套)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NO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右图说明当时北京人A.会使用火 B.种植水稻C.烧制彩陶 D.铸造青铜器2.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
与“黄河流域”“粟”“半地穴式房屋”三个关键词都有关的原始居民是A.河姆渡人B.半坡人C.元谋人 D.北京人3.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下列属于史实的是A.女娲补天 B.精卫填海 C.大禹治水 D.牧野之战4.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A.夏朝建立 B.夏朝灭亡 C.商朝灭亡 D.西周建立5.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西周实行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6.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卧薪尝胆”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7.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
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
这说明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天子依附于诸侯C.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D.周王室地位衰落8. 2011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中华第一鼎——“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
下图为该鼎腹部的文字拓片,其文字属于A.甲骨文 B.金文 C.隶书 D.小篆9. “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由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
”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10. 对右图解释错误....的是A.是一组青铜头盔B.是战国时期的编钟C.是一种乐器D.能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11.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期末检测卷 (人教版 )试 题 卷一、选择题(请认真思考,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每题 2 分,共 40分) 1.我们家乡嘉兴的地形类型是A .平原B 盆地C .丘陵D .山地2.某公司为职员统一提供午餐,可萧强的饭菜很特别,在他的饭盒上总标着“清真”两字,他吃的荤菜主要是羊肉、牛肉等,从来不吃猪肉。
你认为萧强是哪个民族的人3.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 .水稻B .玉米C .高粱D .大豆4.我国四个直辖市中,位于西部地区的是 A .天津B .北京C .重庆5.请查阅地图,下列四个平原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A •东欧平原B •东北平原C .亚马孙平原6.下列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A .美国B .蒙古C .日本D .法国7.一艘油轮正航行在这样一个地方: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该油轮所在的位置是C . 180° E , 90° ND .经度 0°,90° S8.请查阅地图,北回归线由东往西经过我国的省区依次是 A .云南、广东、广西、台湾 B .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C .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9 .我国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河流是10.下列河流中的下游被称为“地上河”的是 A .长江B .珠江11 .下列不属于文献资料的是A .满族B .藏族C .回族D .汉族D .上海D .西西伯利亚平原A . 20° W , 纬度 0B . 160° E ,纬度 0 D .台湾、广西、广东、云南A .长江B .珠江C .京杭运河D .淮河C .黄河D .淮河A •档案B. 日记C. 音像资料 D . 第一台计算机12首创年号纪年的中国皇帝是.A .秦始皇B.汉武帝C. 汉咼祖 D . 成吉思汗13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成熟的文字是.A .楔形文字B.甲骨文C. 金文 D . 小篆14人类历史上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A .哥伦布B.达•伽马C. 麦哲伦 D . 郑和15. 下列为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产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有①咼温多雨②水网密布③肥沃的土壤④众多的人口A .①③④B.②③④C. ①②③ D . ①②④16下列地区中率先跨入文明时代的是.①美索不达米亚平原②尼罗河流域③印度河流域④黄河与长江流域A .①②③④B.②③④C. ①②③ D . ①②④17我国最大的岛屿是.A .台湾岛B.海南岛C. 崇明岛 D . 舟山岛18下列行政区的简称中,与河流湖泊无关的是.A .湘B.滇C. 鲁 D . 闽19下列水乡古镇中,位于我们嘉兴市的是.A .南浔、绍兴B.周庄、青浦C. 西塘、乌镇 D . 盛泽、绍兴20.某偶像歌手将在下列举办户外演唱会,入场券上标明“遇雨取消”字样。
请问哪座城市取消的机会最大A .广州B .西宁C.拉萨 D .乌鲁木齐二、填空题(请填上令人满意的答案,你一定能行。
每格1分,共10分)21•若要画出你家乡的平面图,并让人一目了然。
在图上必须注明方向、▲、^_ 和▲。
22.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的碑文和浮雕,记录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
23.要介绍自己家乡的气候特点,主要应从▲和▲方面来描述。
24.我国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以__▲ _一线为界,呈现__▲—的分布特点。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具有 ▲ 的特征。
25.哈萨克牧民在季节交替的时候,从一个牧场转向另一个牧场,这被称为“_▲三、连线题(共3分)26. 阅读下面的对话,你认为他们分别需要选择的地图用线连起来。
(2)听说印度和巴基斯坦又发生了冲 突,我想知道这两个地方在哪里(3)星期天我想去博物馆参观,博物馆 离我家比较远,我得想一想怎样乘车四、读图题(仔细阅读地图,充分展示你的读图能力。
共 21分)27.读长江水系图,回答下列内容: (6分)(1) 图中A 为 ▲ 山脉,B 为 ▲ 平原。
支流C 为 ▲ Q(2) D 为我国最大的_▲ 水利工程。
(3 )长江上游森林的作用有哪些?28. 读半球图:(7分)(1) 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A ▲,C ▲(2) 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② ▲,③▲;(3) 图中甲处为 ▲ 运河,(1)我们要去西湖旅游,想知道那里有 哪些景点?C 杭州旅游图它是▲洲与▲洲的分界线。
29 •读右图:根据下列描述,分别在括号中填上符合右图中对应气候类型的字母名称(8分)(1)“我们这里全年炎热,很少下雨”(▲)(2)“我们这里终年高温,由于经常下雨,因此很潮湿”(▲)(3)“我们这里夏天炎热、干燥,冬天却温和、多雨”(_▲)(4)“我们这里也终年高温,但每年的降水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
湿季时草木茂盛,原野一片葱绿;干季时降水极少,草木凋零,原野一片枯黄” (▲)五、材料探究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可任选二题,若三题全做,按1、2两题给分)30 •“郑和船队后裔”探谜1994年,美国女作家雷瓦西在为郑和撰写的传记《当中国称霸海上》中叙述了自己在肯尼亚邂逅传奇:一个黑人告诉雷瓦西,他是中国人的子孙,是数百年前肯尼亚帕泰岛中国船遇难幸存者的后裔。
后来,中国记者一行4人考察了帕泰岛上最古老的村子上家村,传说中的中国沉船水手就是从这里上岸的(有人解释“上家”这个发音来自“上海”,可能遇难的中国船来自上海)记者在上家遗址中发现了和中国农村常见的形状相似的墓地,它极有可能是中国水手的墓地。
记者还参观了被当地渔民打捞上来的陶罐________________ 从双龙戏珠的图案上可以判断这是中国的产品。
(1)请将上面划线部分的资料分类:(4分)文献资料:▲文物资料:▲口述资料:▲(2)中国记者获得的资料哪些是第一手资料,哪些是第二手资料?(4分)第一手资料:▲第二手资料:“干栏式”的木结构长31.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挖掘中,发现河姆渡的原始居民住在里(见右图),还有成堆的稻谷、谷壳、稻杆和稻叶。
(1)请你描述“干栏式”木结构民居的特点。
_分)(2)该地区当时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什么?_▲(3)由此推测当时河姆渡的气候特点。
▲ (2分)32•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位于须德海西南岸,由100多个小岛组成,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这里本是一片芦苇丛生的湖沼,渔民在12世纪围了一块地定居。
因为靠近北海,便于贸易,1296年开始建设城市。
围一道堤得一块地,城市不断向海扩展,到14世纪已是东西方贸易的一个重要港口。
整个城市有几百万根涂着黑色柏油的木桩,打入地下14—16米深处,王宫就立在13659根木桩上。
阿姆斯特丹1000多座桥梁中,有350多座较大的能通车,其余是人行的石拱桥。
(1 )最初选择居住在这里的人是靠什么为生的?▲(2分)(2)该城市兴起的原因是什么?▲(2分)(3)该城市建设的特点是什么?▲(4分)六、实践应用题:(10分)33.你已经调查了你生活的社区中印象最深、感受最强烈的人和事或发展变化的事例。
围绕你的调查报告,完成下列任务:(1)你调查的社区名称是什么?▲(1分)(2)调查的主题是什么?▲(1分)(3)把调查过程的相关材料与答卷一起上交。
▲(8分)七、附加题:(共3分)34.请发挥你的联想,猜猜看。
(1)船出长江口▲(猜一个省级行政单位);(2 )玩了一天无收获▲(猜一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3 )久雨初晴▲(猜一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行政中心)答题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40 分)、填空题(每格分,共分)22. ___________23. _________ 24. _________25.___________三、连线题(共3分)26.1(1)(2)(3)四、读图题(共21 分)27.(共6分)(1) A 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2) D 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7 分)(1) A 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2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9.(8 分)(1)—______ ( 2)—_______ ( 3)— ________ (4)—___________五、材料探究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可任选二题,若三题全做,按1、2两题给分)30.(8 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31.(8 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32.(8 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六、实践应用题:(10分)3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分)(3)把相关材料上交。
(8分)七、附加题:(共3分)34.(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二、21.比例尺图例注记22 •人民英雄纪念碑23 •气温降水24.黑河一腾冲东密西疏大杂居小聚居25.转场三、26. (1)—C (2)—A (3)—B四、27.(说明:第1和第2小题每格1分,第3小题2分)(1) A .秦岭B.长江中下游平原C .汉江(2) D .三峡(3)保持水土、涵养水分、防止水土流失等等(只要言之有理给分) 28. (1) A亚洲C非洲(2)②大西洋③印度洋(3)巴拿马运河南美洲北美洲29. (1)—B (2)—A ( 3)—D (4)—C五、30. (1)文献资料:《当中国称霸海上》文物资料:陶罐、墓地口述资料:“上家”发音 (2)第一手资料:实物(陶罐、墓地) 第二手资料:文献资料(《当中国称霸海上》)、口述资料(“上家”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