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MSDS-乙醇英文
- 格式:pdf
- 大小:217.69 KB
- 文档页数:5
酒精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一标识中文名乙醇;酒精英文名ethyl alcohol;ethanol分子式C2H6O相对分子质量CAS号64-17-5结构式CH3CH2OH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化学类别醇二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
主要用途用于制酒工业、有机合成、消毒以及用作溶剂。
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闪点〔℃〕12爆炸下限〔%〕3.3 引燃温度〔℃〕363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危险特性易燃。
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爆炸。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到灭火结束。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乙醇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醇75%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 alcohol75%主要用途:用于制酒工业、有机合成、消毒以及用作溶剂。
2. 危险性概述2.1 危险性类别:第3.2 类中闪点液体。
2.2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2.3 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过量饮用会中毒。
呼吸道刺激。
2.4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2.5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 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主要成分CAS RN 含量(%)乙醇64-17-5 73.0-75.04. 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4.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4.4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4.5 急性和迟发效应,主要症状:急性中毒主要见于过量饮酒者,职业中毒者少见。
轻度中毒和中毒早期表现为兴奋、欣快、言语增多、颜面潮红或苍白、步态不稳、轻度动作不协调、判断力障碍、语无伦次、眼球震颤,甚至昏睡。
重度中毒可出现昏迷、呼吸表浅或呈潮式呼吸,并可因呼吸麻痹或循环衰竭而死亡。
吸入高浓度乙醇蒸气可出现酒醉感、头昏、乏力、兴奋和轻度的眼、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等症状,但一般不引起严重中毒。
慢性中毒长期酗酒者可见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营养障碍,慢性胃炎,胃溃疡,肝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心肌损害,肌病,多发性神经病等。
皮肤长期反复接触乙醇液体,可引起局部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5. 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5.3 灭火方法:用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乙醇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醇75%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 alcohol75%主要用途:用于制酒工业、有机合成、消毒以及用作溶剂。
2. 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类中闪点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过量饮用会中毒。
呼吸道刺激。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 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口主要成分CAS RN 含量(%)乙醇64-17-5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急性和迟发效应,主要症状:急性中毒主要见于过量饮酒者,职业中毒者少见。
轻度中毒和中毒早期表现为兴奋、欣快、言语增多、颜面潮红或苍白、步态不稳、轻度动作不协调、判断力障碍、语无伦次、眼球震颤,甚至昏睡。
重度中毒可出现昏迷、呼吸表浅或呈潮式呼吸,并可因呼吸麻痹或循环衰竭而死亡。
吸入高浓度乙醇蒸气可出现酒醉感、头昏、乏力、兴奋和轻度的眼、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等症状,但一般不引起严重中毒。
慢性中毒长期酗酒者可见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营养障碍,慢性胃炎,胃溃疡,肝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心肌损害,肌病,多发性神经病等。
皮肤长期反复接触乙醇液体,可引起局部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5.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醇(无水)化学品别名:酒精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 alcohol 英文名称:ethanol技术说明书编码:CAS No.:64-17-5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乙醇>99%64-17-5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 类别二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长期酗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高度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乙醇MSDS安全技术说明概述本文档为乙醇(Methyl Alcohol)的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和相关安全技术说明。
乙醇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和化学原料,在工业和实验室中广泛使用。
物质安全数据- 中文名称:乙醇- 英文名称:Methyl Alcohol- 分子式:CH3OH- 分子量:32.04-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 主要用途:溶剂、化学原料安全技术说明1.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使用合适的呼吸防护设备,如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
- 眼睛防护:佩戴安全眼镜或面罩以防止液体溅入眼睛。
- 皮肤防护:穿戴耐化学品的防护服,并戴上耐化学品的手套。
- 其他防护措施:在操作过程中避免吸入、摄入和接触。
2. 应急措施- 眼部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持续15分钟,并及时就医。
- 皮肤接触:立即取下污染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有任何不适,请就医。
- 吸入: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呼吸困难,请就医。
- 摄入:立即给患者喝大量清水,不要催吐,并立即就医。
3. 操作注意事项- 手术室应进行良好通风,确保空气流通。
- 进行操作前,应了解乙醇的性质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 操作完毕后,及时清洗工具和设备,确保安全使用。
结论乙醇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和化学原料,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
本文档提供了乙醇的物质安全数据和相关安全技术说明,帮助人们正确使用和处理乙醇,以确保安全操作。
---*注意:本文档仅提供乙醇的一般安全技术说明,并不包括所有可能的安全措施。
在使用乙醇前,请仔细阅读乙醇的具体MSDS 报告,并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
乙醇1.产品/公司标识商品名称:乙醇英文名称: Ethanol分子式:CH5COH分子量:46.07CAS号:64-17-52.组分信息化学物质英文名称CAS RN 含量(%)乙醇 Ethanol 64-17-5 95.0%3.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2类闪点易燃液体。
燃烧爆炸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长期酗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
接触途径:由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侵入。
4.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5.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6.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乙醇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醇75%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 alcohol75%主要用途:用于制酒工业、有机合成、消毒以及用作溶剂。
2. 危险性概述2.1 危险性类别:第3.2 类中闪点液体。
2.2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2.3 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过量饮用会中毒。
呼吸道刺激。
2.4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2.5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 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主要成分CAS RN 含量(%)乙醇64-17-5 73.0-75.04. 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4.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4.4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4.5 急性和迟发效应,主要症状:急性中毒主要见于过量饮酒者,职业中毒者少见。
轻度中毒和中毒早期表现为兴奋、欣快、言语增多、颜面潮红或苍白、步态不稳、轻度动作不协调、判断力障碍、语无伦次、眼球震颤,甚至昏睡。
重度中毒可出现昏迷、呼吸表浅或呈潮式呼吸,并可因呼吸麻痹或循环衰竭而死亡。
吸入高浓度乙醇蒸气可出现酒醉感、头昏、乏力、兴奋和轻度的眼、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等症状,但一般不引起严重中毒。
慢性中毒长期酗酒者可见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营养障碍,慢性胃炎,胃溃疡,肝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心肌损害,肌病,多发性神经病等。
皮肤长期反复接触乙醇液体,可引起局部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5. 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5.3 灭火方法:用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乙醇一标识中文名乙醇;酒精英文名ethyl alcohol;ethanol分子式C2H6O相对分子质量46.07CAS号64-17-5结构式CH3CH2OH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化学类别醇二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
主要用途用于制酒工业、有机合成、消毒以及用作溶剂。
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闪点(℃)12爆炸下限(%) 3.3 引燃温度(℃)363 爆炸上限(%)19.0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最大爆炸压力(Mpa)0.735危险特性易燃。
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爆炸。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到灭火结束。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醇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 alcohol中文名称2:酒精英文名称2:ethanol技术说明书编码:393CAS No。
:64—17-5分子式:C2H6O分子量:46。
07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乙醇 64-17—5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长期酗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MSDS-- safety technics instruction of chemicla ethanolhylic physic chemical constantInternational Standard NO: 32061 CAS: 64-17-5Chinese name:ethanolEnglish name:ethyl alcohol;ethanolAnother name:alcoholMolecular formula:C2H6O;CH3CH2OH Molecular weight: 46.07Melting point:-114.1℃Boiling point:78.3?Density:relative density (water =1)0.79;Steam tension:12℃Solubility:hydrated,organic solvent can use for ether,chloroform, glycerin and so on.Stability:steadyAppearance and characteristic: achromatous liquid,with bouquetRisk markings:7(flammable liquid)Application:use for mixed liquor、organic synthesis、disinfection as menstruumInfluence On EnvironmentalHealth hazardRoute of entry:breathe in、ingestion、skin absorption.Health hazard:This product i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epressant. First be excited, and inhibit。
Acute poisoning:Acute poisoning proceed from taking orally. Generally speaking, it has four grades adout excitement, hypnogenesis, anesthesia, stifler. If the patient get into the third section or the fourth section,it will loss of consciousness, mydriasis, irregular respiration, shock, mental efforts circulatory collapse and respiratory arrest.Chronic influence:If you contact liquid inside for a long time, may cause eye irritation .It can produce chilling sensation and discomfort. As well as may cause headache, dizzy, tired, temperament, fremitus, queasy and so on.If drink to excess for a long time, may cause polyneuritis ,chronic gastritis, fatty liver, hepatocirrhosis , myocardial damage ,organic psychosis and so on . Also may cause skin irritation. Repeated or prolonged contact may cause skin drying.Toxicology data and behavioral environmentToxicity:Oligodynamic action.Acute toxicity:LD507060mg/kg(rabbit by per os);7340mg/kg(rabbit by skin);LC5037620mg/m3,10 hours.( bandicoot breathe in);breathe in 4.3mg/L×50 minutes,head and face pyrexia,Cold horror penetrated,headache;breathe in 2.6mg/L×39 minutes,headache,no after-action.Thrill:rabbit by eye :500mg,high thrill.rabbit openness challenge test by skin:15mg/24 hours,low-grade thrill. Subacute and chronic toxicity:bandicoot by per os :10.2g/(kg?day),12 weeks,keep slim,fatty liver. Mutagenicity:microbiologic mutation:Salmonella aertrycke is feminine.dominant lethal test:mouse by per os 1~1.5g/(kg?day),2 weeks, masculine. Reproduction toxicity:bandicoot celiac the lowest toxicant concentration (TDL0):7.5g/kg(pregnant 9day),masculine teratogenesis.Carcinogenicity :mouse by per os lowest poisonous dose (TDL0):340mg/kg(57week,gap),cancerogenic masculine.Dangerous characteristic:Flammability,mix smoke and air up with explosive gas mixture.If meet with naked fire and high temperature,it can lead to decrepitation.If meet with oxidizer, may cause chemical reaction or combustion.In the fire,receptacle be heated may cause explosion.The smoke is heavier than air,can spread from substory to distance and can backflash when meet with naked fire.Combustion( decomposition ) product:carbon monoxide、carbon dioxide.scene emergency monitoring method:Gas detector tube method;portable type gas phase chromatographygas velocity detector tube(The product of Beijing Labor Insurance Agency)laboratory procedure:gas phase chromatography--《monitor and analytical method for air and steam》Edit by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gas phase chromatography--《Solid Waste Test and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Handbook》Translate by Chin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rminalpotassium dichromate method--《Chemical determination of harmful substances in the air》press by chemical industryenvironmental standard:Former Soviet Union in workshop atmosphere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 1000mg/m3Former Soviet Union (1977) air quality standard 5.0mg/m3Odor threshold 50ppmaccidental release measuresleakage emergency measuresMove the person who in the contaminated zone to the safety zone quickly,and they should be separated from the others.Come and go in close restraint.Cut off the fire brand。
Emergency personnel should wear self-contained breathing apparatus and protective clothing to prevent contact with skin and eyes.Don't touch the ooze immediately.As far as possible, cut off the leakage point. To prevent it spreading to the sewer and gutter that restricted quarter.small quantity leakiness:Sandy clay or other incombustible material absorbs it. Also can rinse by plentiful water,and put the sewage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