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速公路布局 2004
- 格式:doc
- 大小:127.00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程高速公路,部分地区称为快速公路。
一般是指双向2条车道以上、双向分隔行驶、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采用两旁封闭和立体交叉桥梁与匝道,时速限制比普通公路较高的行驶道路。
高速公路的特点是高速、交通量大和有较高的运输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一、高速公路发展历程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起步建设阶段(1988年~1997年)1988年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1990年,被誉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开创了我国大陆建设长距离高速公路的先河。
1993年京津塘高速公路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的高速公路工程。
1992年,交通部制定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规划并付诸实施;199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771公里,10年间平均增长477公里。
第二个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高速公路进入大发展期。
2003年8月建成通车的榆靖高速公路,填补了我国沙漠高速公路建设的空白。
2005年12月崇遵高速公路的开通标志着“西南动脉”的打通。
在2007年9月,国内首条穿越秦岭高速公路——西汉高速公路全线胜利通车。
2002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一举突破2.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
截止2014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2.25万公里。
从起步到高速公路通车1万公里,我们用了12年时间,从1万公里到突破2万公里,只用了4年时间,从2万公里到突破3万公里只用了两年时间。
中国的高速公路以超常的速度发展着。
图1对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增长做了详细的统计:图1 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单位:万公里)二、“五纵七横”和“7918”(一)五纵七横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部署,我国”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建设规划于1991年提出。
3 路线3.0.1 一般规定1 路线设计应根据公路等级及其功能,正确运用技术指标,保持线形连续、均衡,确保行驶安全、舒适。
2 路线走廊带的确定应考虑走廊带内各综合运输体系的分工与配合,统筹规划、近远期结合、合理布局,以充分发挥和提高公路总体综合效益。
3 公路选线必须由面到带、由带到线,在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质灾害等调查与勘察的基础上论证、确定方案。
4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做好总体设计,使公路的各项构造物布置恰当,选型合理,工程经济实用,且同当地景观相协调。
5 路线线位应合理利用地形,综合考虑农田与水利建设、同城镇规划的协调,少占良田,避开古迹、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有利环境保护等,进行平、纵、横综合设计,做到平面顺适、纵面均衡、横面合理。
3.0.2 车道宽度应符合表3.0.2规定。
表3.0.2 车道宽度3.0.3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各路段的车道数应根据交通量与服务水平要求确定。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车道数为四车道以上时,应按双数增加。
3.0.4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整体式断面必须设置中间带。
中间带由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其各部分宽度应符合表3.0.4规定。
表3.0.4 中间带宽度注:“一般值”为正常情况下的采用值;“最小值”为条件受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后可采用的值。
3.0.5 路肩宽度应符合表3.0.5—1规定。
表3.0.5—1 路肩宽度注:“一般值”为正常情况下的采用值;“最小值”为条件受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后可采用的值。
1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在右侧硬路肩宽度内设右侧路缘带,其宽度为0.50m。
2 设计速度为120km/h的四车道高速公路,宜采用3.50m的右侧硬路肩;六车道、八车道高速公路,宜采用3.00m的右侧硬路肩。
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采用分离式断面时,应设置左侧硬路肩,其宽度应符合表3.0.5-2规定。
表3.0.5—2 分离式断面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左侧路肩宽度4 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设置左侧硬路肩,其宽度宜采用2.50m。
2004年公路水路交通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交通部综合规划司2004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交通行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交通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全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公路水路客货运输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港口生产持续快速增长,运输安全明显好转,交通行业为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交通基础设施1. 公路公路总量继续增加。
2004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87.07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6.08万公里。
路网结构进一步改善。
全国公路总里程中,国道129815公里、省道227871公里、县道479372公里、乡道945180公里、专用公路88424公里,分别占公路总里程的6.9%、12.2%、25.6%、50.5%和4.7%。
公路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不断提高。
2004年底,全国等级公路里程151.58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81.0%,比上年末提高1.5个百分点。
其中二级及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里程29.95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16.0%,比上年末提高1.0个百分点。
按公路技术等级分组,各等级公路里程分别为:高速公路34288公里、一级公路33522公里、二级公路231715公里、三级公路335347公里、四级公路880954公里,等外公路354835公里。
全国有铺装路面和简易铺装路面公路里程89.70万公里,占总里程的47.9%,比上年末提高4.4个百分点。
按公路路面等级分组,各等级路面里程分别为:有铺装路面441680公里,其中沥青混凝土路面184555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257125公里;简易铺装路面455281公里;未铺装路面973700公里。
高速公路里程快速增长。
2004年,全国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543公里。
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布局方案,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线和18条东西横线组成,简称为“7918”网,总规模约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它路线约1.7万公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系统。
编号系统完成后,也解决自中国首条沈大高速公路通车以来,中国高速公路有名无号的问题,更方便驾车者出行。
在2013年6月20日,交通运输部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公布了《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在新的规划里国家高速公路网进一步完善,在西部增加了两条南北纵线,成为“71118”网,规划总里程增加到了11.8万公里。
目录1简介2大事记3命名4编号情况4.1 结构4.2 字母标识符4.3 数字与字母编号4.4 出口编号5线路5.1 首都放射线:7条5.2 南北纵线:11条5.3 东西横线:18条5.4 地区环线5.5 城市环线1简介中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于1984年,最早开工的是沈大高速公路,最早完工的是广佛高速公路,至2012年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已到95600公里,比2011年新增1.1万公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系统。
[1]在1990年代后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施积极的经济政策引导基础设施建设,对高速公路的资金投入执行倾斜政策,每年建成高速公路达到3000公里以上。
2004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出台了最新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7918网”,计划通过20至30年的建设,建成里程达到8.5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主干网。
2大事记1984年6月7日,沈大高速公路开工,全长375公里。
这条公路在建设初期是按一级汽车专用公路标准实施的。
1984年12月21日,中国大陆首条高速公路——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开工。
1987年12月,(北)京(天)津塘(沽)高速公路动工,长142.69公里。
该路是中国大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国际公开招标建设的第一条高速公路。
全国高速公路地图编号表高速公路命名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的命名应遵循公路命名的一般规则。
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名称按照路线起、讫点的顺序,在起讫点地名中间加连接符“-”组成,全称为“××-××高速公路”。
路线简称采用起讫点地名的首位汉字表示,也可以采用起讫点所在省(市)的简称表示,格式为“××高速”。
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名称及简称不可重复。
如出现重复时,采用以行政区划名称的第二或第三位汉字替换等方式加以区别。
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地区环线名称,全称为“××地区环线高速公路”,简称为“××环线高速”。
如“杭州湾地区环线高速公路”,简称为“杭州湾环线高速”。
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城市绕城环线名称以城市名称命名,全称为“××市绕城高速公路”,简称为“××绕城高速”。
如“沈阳市绕城高速公路”,简称“沈阳绕城高速”。
当两条以上路段起讫点相同时,则按照由东向西或由北向南的顺序,依次命名为“××-××高速公路东(中、西)线”或“××-××高速公路北(中、南)线”。
简称为“××高速东(中、西)线”或“××高速北(中、南)线”。
路线地名应采用规定的汉字或罗马字母拼写表示。
路线起讫点地名的表示,应取其所在地的主要行政区划的单一名称,一般为县级(含)以上行政区划名称。
北南纵向路线以路线北端为起点,以路线南端为终点;东西横向路线以路线东端为起点,以路线西端为终点。
放射线的起点为北京。
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编号的主要内容《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简称为“7918网”,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纵线、18条横线共34条主线以及5条地区环线、2条并行线、37条联络线组成。
《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命名和编号规则》充分体现了“7918网”的编排架构,包括以下几方面主要内容:一是路线名称使用路线起、终点县级以上行政区地名。
全国高速公路地图编号表全国高速公路地图编号表全国高速公路地图国家高速公路布局方案高速公路命名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的命名应遵循公路命名的一般规则。
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名称按照路线起、讫点的顺序,在起讫点地名中间加连接符“-”组成,全称为“××-××高速公路”。
路线简称采用起讫点地名的首位汉字表示,也可以采用起讫点所在省(市)的简称表示,格式为“××高速”。
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名称及简称不可重复。
如出现重复时,采用以行政区划名称的第二或第三位汉字替换等方式加以区别。
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地区环线名称,全称为“××地区环线高速公路”,简称为“××环线高速”。
如“杭州湾地区环线高速公路”,简称为“杭州湾环线高速”。
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城市绕城环线名称以城市名称命名,全称为“××市绕城高速公路”,简称为“××绕城高速”。
如“沈阳市绕城高速公路”,简称“沈阳绕城高速”。
当两条以上路段起讫点相同时,则按照由东向西或由北向南的顺序,依次命名为“××-××高速公路东(中、西)线”或“××-××高速公路北(中、南)线”。
简称为“××高速东(中、西)线”或“××高速北(中、南)线”。
路线地名应采用规定的汉字或罗马字母拼写表示。
路线起讫点地名的表示,应取其所在地的主要行政区划的单一名称,一般为县级(含)以上行政区划名称。
北南纵向路线以路线北端为起点,以路线南端为终点;东西横向路线以路线东端为起点,以路线西端为终点。
放射线的起点为北京。
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编号的主要内容《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简称为“7918网”,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纵线、18条横线共34条主线以及5条地区环线、2条并行线、37条联络线组成。
笔者一直就对中国公路很感兴趣。
当然,20年前只有国道省道一说,还没有所谓的高速公路,甚至高等级公路都没有。
20多年来,国家高速公路迅猛发展,其速度是不经历中国巨变的人难以想象的。
1988年以前,中国还没有一厘米高速公路。
1984年6月开工的沈大高速是中国第一条动工的高速公路,而1988年通车的沪嘉高速则是中国大陆首条建成的高速。
此后的速度日新月异,1999年底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1650公里,名列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2001年底,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9000公里,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二。
200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经达到53600公里,大约是德国、加拿大和法国高速公路的总长。
本文描述的是(1)中国国道系统,(2)中国高速公路网。
1988年以前,我国已经有比较完整的国道体系和编号。
1992年,交通部制订了“五纵七横”国家高速公路规划,这12条关键性的交通走廊五条南北走向,七条东西走向,采用与其他国道相同的编号方式。
但是这个规划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从一开始就落伍了。
2005年,交通部发布了“7918”国家高速公路网NTHS(National Trunk Highway System)。
NTHS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布局方案,由七条首都放射线、九条南北纵线和18条东西横线组成,简称为“7918”网,总规模约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它路线约1.7万公里。
通车里程8.5万公里这个数字基本和美国在2004年的规模相当。
NTHS的命名是独立于原有国道系统的,笔者这里称为NTHS系统,本文配图就是NTHS系统图,原图尺寸很大,点击观看请小心。
很有意思的是,原来的“五纵七横”中的12条高速基本上都包含在7918系统里了,因此笔者估计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国道系统中的这12条编号会取消。
笔者看来,1988年前我国的国道系统编号相当完整科学,在1988到2005年之间建设的高速公路编号和命名各个地区各自为政,极其混乱,不忍卒读。
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7918网)
/ziliao/2009-12/28/content_12717997.htm
来源:新华网综合
【字体:大中小】【背景色】
《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于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终极”的高速公路骨架布局,同时也是中国公路网中最高层次的公路通道。
《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大通道,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简称为“7918网”,总规模约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他路线约1.7万公里。
首都放射线7条:北京-上海、北京-台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萨、北京-乌鲁木齐、北京-哈尔滨。
南北纵向线9条:鹤岗-大连、沈阳-海口、长春-深圳、济南-广州、大庆-广州、二连浩特-广州、包头-茂名、兰州-海口、重庆-昆明。
东西横向线18条:绥芬河-满洲里、
珲春-乌兰浩特、丹东-锡林浩特、荣成-乌
海、青岛-银川、青岛-兰州、连云港-霍尔
果斯、南京-洛阳、上海-西安、上海-成都、
上海-重庆、杭州-瑞丽、上海-昆明、福州
-银川、泉州-南宁、厦门-成都、汕头-昆
明、广州-昆明。
此外,规划方案还包括:辽中环线、
成渝环线、海南环线、珠三角环线、杭州湾环
线共5条地区性环线,2段并行线和30余段联
络线。
要实现这个规划目标,预计需要30年的时间。
前10年建设目标:到2005年末,建成3.5万公里,占总里程的40%以上。
到2007年末,建成4.2万公里,完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中的高速公路。
到2010年末,实现“东网、中联、西通”的目标,建成5-5.5万公里,完成西部开发八条公路干线中的高速公路,基本贯通“7918网”中的“五射两纵七横”14条路,即:北京-上海、北京-福州、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哈尔滨,沈阳-海口、包头-茂名,青岛-银川、南京-洛阳、上海-西安、上海-重庆、上海-昆明、福州-银川、广州-昆明。
后20年建设目标:完成全部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任务。
《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方案的特点和效果是:
1、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出行要求,创造出安全、舒适、便捷
的交通条件,使用户直接感受到高速公路系统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规划方案将连接全国所有的省会级城市、目前城镇人口超过50万的大城市以及城镇人口超过20万的中等城市,覆盖全国10多亿人口;
——规划方案将实现东部地区平均30分钟上高速,中部地区平均1小时上高速,西部地区平均2小时上高速,从而大大提高全社会的机动性;
——规划方案将连接国内主要的AAAA级著名旅游城市,为人们旅游、休闲提供快速通道;
2、重点突出“服务经济”:强化高速公路对于国土开发、区域协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贯彻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规划方案加强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联系,使大区域间有3条以上高速通道相连,还特别加强了与香港、澳门的衔接,在三大都市圈内部将形成较完善的城际高速公路网,为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大都市圈的形成,加快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规划方案将显著改善和优化西部地区及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公路路网结构,提高区域内部及对外运输效率和能力,进一步强化西部地区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南贵昆经济区之间的快速联系,改善东北地区内部及进出关的交通条件,为“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加快西部大开发和实现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方案将连接主要的国家一类公路口岸,改善对外联系通道运输条件,更好地服务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规划方案覆盖地区的GDP占到全国总量的85%以上,规划的实施将对促进经济增长、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等做出重要贡献。
3、着力强调“综合运输”:注重综合运输协调发展,规划路线将连接全国所有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包括铁路枢纽50个、航空枢纽67个、公路枢纽140多个和水路枢纽50个,有利于各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形成综合运输大通道和较为完善的集疏运系统。
4、全面服务“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国土资源的集约利用、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有效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据测算,在提供相同路网通行能力条件下,修建高速公路的土地占用量仅为一般公路的40%左右,高速公路比普通公路可减少1/3的汽车尾气排放,交通事故率降低1/3,车辆运行燃油消耗也将有大幅度降低。
•交通部部长谈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
2005年1月1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交通部部长张春贤介绍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等方面的情况。
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8.5万公里有一条是专门叫北京—台北,将来“三通”以后,中国大陆的8.5万公里高速公路连接了台湾的网络。
在一定时间内,在“三通”的前提下,可能是先通过某种运输方式连接这个网络。
也许是将来的将来,用隧道或其他方式来连接台湾的高速网络。
•2010年7月底国家高速公路网全部实行新命名编号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初期,路线命名由各地根据建设项目路线走向的起终点地名确定。
如北京至拉萨高速公路,北京市命名为八达岭高速、京昌高速,河北省命名为京张高速、丹拉高速,内蒙古命名为呼集高速、呼包高速等。
这种带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命名方式,带来了“一路多名”、编号不一等问题,给群众出行特别是跨区域出行带来不便。
国家高速公路的阿拉伯数字编号采用1位、2位和4位数,并与一般国道相区别。
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编号采用字母标识符和阿拉伯数字组成。
由于国家高速公路属于国道网的一部分,因此字母标识符仍然采用汉语拼音“G”,与一般国道一致。
国家高速公路编号与一般国道编号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数字位数上。
现行的国道编号是3位数,国家高速公路的编号采用1位、2位和4位数,其中:首都放射线采用1位数,如京哈高速编号为“G1”;纵线和横线采用2位数,如沈海高速(沈阳-海口高速)为“G15”,青银高速(青岛-银川高速)为“G20”;城市绕城环线和联络线采用4位数编号。
新的数字编号的特征有规律可循。
首都放射线编号为1位数,由正北方向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升序编排,编号区间为1-9。
纵向路线编号为2位奇数,由东向西升序编排,编号区间为11-89。
横向路线编号为2位偶数,由北向南升序编排,编号区间为10-90。
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编号实施工作将在2010年7月底前完成。
届时,各地将按照新国标、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完成国家高速公路的命名编号标志、指路标志、里程牌等相关标志的更换工作。
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编号对出行有何影响?
•“369海峡铁路网”:2009年3月11日,由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福建省省长黄小晶与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等共商海西铁路发展的下一步规划时提出。
“369海峡铁路网”
即:建设沿海、杭闽广、浦建龙梅等“三纵”;北京-合肥-福州-台北、昆明-漳州-厦门-高雄、衢州-宁德、横峰-福州、向塘-莆田、长汀-泉州等“六横”;形成连接海峡经济区的九个环状铁路。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
•中国交通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