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郊区小菜蛾寄生蜂种类、田间消长动态及防治效果调查
- 格式:pdf
- 大小:176.68 KB
- 文档页数:4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月历一、郑州市园林植物常发病虫害种类常见虫害有:蚜虫类、螨类、草履蚧、白蜡锦粉蚧、紫薇绒蚧、金叶女贞粉蚧、龟蜡蚧、斑衣蜡蝉、光肩星天牛、锈色粒肩天牛、星天牛、大蓑蛾、小蓑蛾、夜蛾类害虫、金龟子类、蜗牛、国槐尺蠖、国槐叶柄小蛾、青桐木虱、粉虱、蓟马、合欢吉丁虫、合欢巢蛾、月季茎蜂及方翅网蝽等。
常见病害有:白粉病类、黑斑病类、月季根癌病、杨树腐烂病、草坪病害等。
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月历一月份:由于天气较冷,各种病虫害处于越冬状态,基本停止对园林植物的危害。
防治工作主要是清洁田园,清除枯枝落叶中越冬的害虫,修剪百日红等枝条上的越冬虫,并焚烧;对花坛、花带、游园、重点道路的行道树全面喷一次无机杀菌剂(石硫合剂),杀灭越冬的病原和害虫,降低越冬基数。
二月份:本月大部分病虫害仍然处于越冬状态,继续做好上述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害虫越冬基数。
二月中下旬,草履蚧越冬卵开始孵化,爬上树木进行危害,其主要寄主植物是法桐、法青等。
测报人员对去年发生的地段进行定点观察,待草履蚧进入孵化盛期,立即进行喷药防治,可用40%辛硫磷1000倍液每周喷一次,连喷2-3次;或者在树干上涂抹药环、扎胶带,阻止幼虫上树危害。
三月份:气温有所升高,各种植物开始发芽,蚜虫开始孵化、繁殖,紫薇绒蚧、白蜡锦粉蚧等开始孵化,国槐、柳树、法桐等树体内越冬天牛幼虫开始活动。
本月病虫害防治与春季植树易发生冲突,贻误防治适机,造成植物皱叶、卷叶、叶片生长延缓等症状,直接影响观赏效果,即使通过防治控制了害虫为害,但对植物造成的危害已无法弥补。
所以,要提前开展预防工作,特别是白蜡锦粉蚧,要在白蜡发芽时(3月底前)施一遍药,4月份继续施药;国槐、柳树上的天牛插一遍毒签;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1000倍液或百虫杀500倍液喷雾。
四月份:随着气温的升高,多种病虫害开始活动,危害植物。
郑州市四月份常见的害虫有:蚜虫、光肩星天牛、锈色粒肩天牛、星天牛、紫薇绒蚧、白蜡锦粉蚧、金叶女贞粉蚧、红蜘蛛、斑蜡蝉等。
六种药剂防治小菜蛾、菜青虫的药效试验报告公司最新推出新战星产品,价格优惠,非常适合在果树、蔬菜和大田作物上使用,可用于防治苹果卷叶蛾、潜叶蛾、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等鳞翅目害虫。
为再次试验公司杀虫剂防效,近期在静海进行了六种杀虫剂防治小菜蛾、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给公司杀虫剂的销售和使用提供技术支持。
一、试验药剂及试验方法试验共设6个处理区和1个空白对照。
1)战星50ml2)战星30ml3)战星30ml+高粘甲维盐15ml4)5%氯虫苯甲酰胺15ml5)剿峨15ml6)康老大12ml7)空白对照试验于2015年6月12日在天津静海小集村苤蓝地里进行二、试验结果1.六种药剂防治小菜蛾试验结果1)战星50ml防治小菜蛾第3天防效最好,可达到86%,但从第4-7天防效持续下降。
2)战星30ml第1-3天防治小菜蛾防效在60%-70%,防效最好的是在第3天69%,从第4天开始防效迅速降低。
3)战星30ml+高粘甲维盐15ml第1-3天防治小菜蛾防效在76%-86%,第3天防效为86%最高,从第4天防效开始呈降低趋势。
4)5%氯虫苯甲酰胺15ml第3天对小菜蛾防效最好达到88%,第4-7天持续稳定在80%以上。
5)剿峨15ml第1-6天对小菜蛾防效呈上升趋势,第6天防效达到85%,第7天防效降低。
6)康老大12ml第1天防效仅51%,第3-7天防效稳定在70%以上,其中第6天达到最高值76%。
2.六种药剂防治菜青虫试验结果除氯虫外,其他5种药剂第3-7天的防效均在88%以上,且持续稳定;而5%氯虫第3-7天仅保持在80%左右。
三、试验结果分析6种试验药剂防治小菜蛾从稳定性来看,以5%氯虫为最好,第1天防效可达到75%,第3-7天持续保持在80%以上;其次为剿峨,药效较稳定,第3-7天防效在75%以上;康老大虽然防效比5%氯虫和康老大低,但稳定性也较好,第3-7天持续在70%-80%;而其他三种药剂防效均在第4天开始下降,以战星30ml 防效最差。
5 种药剂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作者:张军辉来源:《河南农业·教育版》 2018年第10期洛阳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张军辉一、试验目的由于小菜蛾具有发生世代多、繁殖能力强、寄主范围广、难于防治等特点,成为十字花科蔬菜上重要的害虫。
为筛选防治小菜蛾的高效、低毒、安全农药,利用 5种药剂对小菜蛾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二、试验条件(一)试验材料供试药剂:3%甲氨基阿维菌苯甲酸盐,2.5%高效氟氯氰菊酯微乳剂,1.8%阿维菌素乳油,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阿维·氯苯酰。
(二)试验地点试验地点为洛阳市李楼乡桃园村。
(三)试验环境本次试验选择在洛阳市李楼乡桃园村进行。
试验品种“金丰60号”白菜。
另外,该试验田的土壤情况、耕作管理及生长状况比较一致要求。
三、试验设计(一)供试药剂浓度3%甲氨基阿维菌苯甲酸盐,2.5%高效氟氯氰菊酯微乳剂,1.8%阿维菌素乳油,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阿维·氯苯酰。
(二)试验处理本次试验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在每小区内选择连续10株白菜或萝卜,分别于施药前,施药后1?d、3?d、7?d定株检查活虫数(不分虫龄)。
按照下式计算防治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
防治效果(%) =( 1-TaCb/TbCa )×100Ta:药剂处理后虫口数,Tb:药剂处理前虫口数。
Ca:对照处理后虫口数,Cb:对照处理前虫口数。
四、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一)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每天17:00开始调查,调查方法为药后1?d、3?d、7?d分别定株调查每株活虫数。
按以下公式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二)药效计算方法防治效果(%) =( 1-TaCb/ TbCa )×100Ta:药剂处理后虫口数,Tb:药剂处理前虫口数。
Ca:对照处理后虫口数,Cb:对照处理前虫口数.。
五、结果与分析由表1可知,施药1?d,5种供试农药对白菜上小菜蛾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6%阿维·氯苯胺的防效最高,达 69.1% ;其次为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效达到 63.6% ,且2种药剂防效无明显差异;其他药剂的防效在60%以下。
五种杀虫剂防治小菜蛾、菜蚜药效试验摘要在田间用5种常用杀虫剂对小菜蛾、菜蚜进行了药效试验。
结果表明,辣椒碱盐碱微乳剂、阿维菌素、锐劲特对两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在小菜蛾和菜蚜的发生期用9%辣椒碱盐·碱微乳剂2 000~3 000倍液、1.8%阿维菌素2 000~3 000倍液、5%锐劲特2 000~3 000倍液,防效可达90%以上,持效期对小菜蛾7d以上,菜蚜14d以上,是防治小菜蛾和菜蚜较为理想的药剂。
关键词杀虫剂;小菜蛾;菜蚜;防效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和菜蚜(Myzus persicae Sulzer)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虫,给十字花科蔬菜生产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损失。
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制剂,导致小菜蛾和菜蚜对多种药剂产生了抗性,田间防治极为困难。
为了进一步寻求低毒、高效、低残留的新型杀虫剂,我们于2002年在潍坊职业学院实习农场用9%辣椒碱·盐碱微乳剂、1.8%阿维菌素乳油、5%锐劲特悬浮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氧乐果乳油等5种杀虫剂进行了防治小菜蛾、菜蚜的田间药效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9%辣椒碱·盐碱微乳剂(厦门南草坪生物工程公司生产)、1.8%阿维菌素乳油(石家庄化工厂生产)、5%锐劲特悬浮剂(法国罗普朗克公司生产)、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南京红太阳集团公司生产)、40%氧乐果乳油(郑州农药厂生产)。
1.2试验地及蔬菜品种小菜蛾和菜蚜药效试验均在潍坊职业学院实习农场的甘蓝地进行,供试品种为中甘11号。
试验地栽培管理条件一致,试验地土壤为沙质栗钙土,肥力中等。
小菜蛾为中等偏重发生,菜蚜为中等发生。
1.3试验方法小菜蛾药效试验于2006年4月22日小菜蛾幼虫始盛期进行。
试验设计9%辣椒碱·盐碱微乳剂2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5%锐劲特悬浮剂2 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40%氧乐果乳油1 000倍液以及清水空白对照共6个处理,4次重复,共24个小区,小区面积30m2,随机区组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