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6
- 格式:pdf
- 大小:241.08 KB
- 文档页数:3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本试题共三道大题,含23道小题。
其中,第1—7小题为“语言积累及运用”;第8—22小题为“阅读”;第23小题为“写作”。
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其中,选择题要求用2B铅笔正确涂写在“客观题答题区”。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27分】(一)诗文默写与理解【本题满分13分】1.根据提示默写。
(10分)①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水调歌头》苏轼)②因思杜陵梦,。
(《商山早行》温庭筠)③,野渡无人在舟自横。
(《滁州西涧》韦应物)④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崔颢)⑤,风多杂鼓声。
(《从军行》杨炯)⑥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三峡》郦道元)⑦,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李商隐)⑧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⑨,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⑩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爱这土地》艾青)2.下列选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西北边塞,秋风萧瑟,长烟落日,词人范仲淹面对此景写下了“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诗句,既有怀念家乡亲人的愁思,又有深沉的忧国爱国之情。
B.《归园田居》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两句诗,写出了诗人的感慨:衣服沾湿了并不可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
表达了诗人坚持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
C.《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写诗人兵败被俘,面对强敌,他舍生取义。
同时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壮志未酬的感叹。
D.唐朝诗人白居易看到西湖早春的生机勃勃景象,喜悦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钱塘湖春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语言运用与名著阅读【本题满分14分】3.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美观地填写汉字。
2015年高考上海市各区县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6—文言文二【浦东新区】(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
(12分)游焦山小记李流芳①二十七日,雨初霁,与伯美约为焦山之游。
孟阳、鲁生适自瓜州来会,亟呼小艇共载。
到山,访湛公于松寥山房,不遇。
步至山后,观海门二石,还登焦先岭,寻郭山人故居,小憩山椒亭子。
寻由小径至别山、云声二庵,径路曲折,竹树交翳,阒然非复人境。
有僧号见无,与之谈,亦不俗,相与啜茶而别。
寻《瘗①鹤铭》于断崖乱石间,摩挲久之。
还,饭于湛公房。
孟阳、鲁生遂留宿山中。
予以舟将渡江,孟阳、鲁生与山僧送余江边,徙倚柳下,舟行相望,良久而灭。
落日注射,江山变幻,顷刻万状,与伯美拍舷叫绝不已。
②因思焦山之胜,闲旷深秀,兼有诸美。
焦先岭上,一树一石,皆可彷徨追赏。
其风涛云物,荡胸极目之观,又当别论。
且其地时有高人道流如湛公之徒,可与谈禅赋诗,逍遥物外。
观其所居,结构精雅,庖湢②位置,都不乏致。
竹色映人,江光入牖,是何欲界,有此净居?孟阳云:“吾尝信宿兹山,每于夕阳登岭眺望,落景尚烂于西浦,望舒已升于东溆;琥珀琉璃,和合成界,熠熠恍惚,不可名状。
”嗟乎!苟有奇怀,闻此语已,那免飞动?③予自丁酉来游,未遑穷讨。
人事参商,忽忽数年,始一续至。
又以羁绁俗缘,卒卒便去,如传舍然。
不知此行定复何急?良可浩叹,自今以往,日月不居,一误难再。
赋归之后,纵心独往,尚于兹山不能无情,当择春秋佳日,买小艇,襆被宿松寥阁上十日夕以偿夙负。
滔滔江水,实闻此言。
【注】①瘗:埋葬。
②庖湢:厨房和浴室。
22.第①段主要交待了焦山之游的 。
(1分)23.从句式的角度简析第①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3分)24.第③段划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2分)A.又因为尘事而束缚,便突然离开,就如同前往客馆一样漂泊不定。
B.又因为被尘事束缚,便匆匆离开,就如同旅居客馆一样漂泊不定。
C.又因为束缚于尘事,便匆匆离开,就如同前往客馆一样漂泊不定。
D.又因为被尘事束缚,便突然离开,就如同旅居客馆一样漂泊不定。
2015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一)语文(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15.5一、语言文字运用(16分)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对历史细节,普通人往往采取________,大而化之,甚至是玩笑戏谑的态度。
比如中国戏曲,台上摆一张桌子,旁边放两把椅子,服装道具,________,善恶忠奸,美丑妍媸,全靠脸谱区别,什么朝代,都是这一套。
它和文人艺术真是________,另有自己的欣赏规矩。
即使贵为天下母仪,如慈禧太后,人称国学大师,像陈寅恪,只要是进戏园子听戏,都得遵守这套规矩,根本没有谁跟历史较真儿。
A. 漫不经心千篇一律大异其趣B. 漠不关心千人一面大异其趣C. 漠不关心千篇一律各异其趣D. 漫不经心千人一面各异其趣2. 下列表意明确无误的一句是(3分)()A. 随便你走进哪个教室,课桌上都堆着很多根本没用的资料。
B. 讲台一边站着一个人,班主任介绍说这位是新转来的同学。
C. 他真的很好说话,只要你跟他相处几天,就会发现这一点。
D. 这家培训机构发来短信,请学员们务必在5月10日前去领证。
3. 下列语句所用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 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B. 唾沫星子也能淹死人。
C. 每一朵乌云都有它的金边。
D.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3分)()当然,所谓的“抄书”,其实大有讲究。
________。
不过,“文抄公”需要有自己的价值尺度与审美标准,否则会变成偷懒甚至抄袭的借口。
①不仅仅是中国文人抄书,外国人中也不乏这种雅趣。
②抄书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资料准备,也是一种写作技巧,还可以养成读书思考的习惯。
③你要读书,最好是深入字丛,在那里驻足、悠游、徜徉,而不是走马观花。
④清代第一流学者中,不乏喜欢此道者。
⑤本雅明就有这样的妙喻:就像坐飞机无法领略窗外风景,除非你亲自走进风景中。
⑥归国之初的鲁迅,曾用了十年时间来“钞旧书”。
2015届上海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名句默写高三2015-08-23 20:102015届上海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名句默写【长宁】(三)默写。
(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3.(1)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3)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4)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SPAN>论语>七则》)(5)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卢纶《塞下曲》)(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7)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送张琥》)(8)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文心雕龙》)【崇明】(三)默写。
(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3.(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3)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周邦彦《苏幕遮》)(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SPAN>论语>七则》)(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范仲淹《岳阳楼记》)(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7)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施耐庵《水浒传》)【奉贤】(三)默写。
(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3.(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韩愈《师说》)(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七则》)(3)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黄庭坚《登快阁》)(4)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左思《咏史》)(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015年高考上海市各区县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5—文言文一【浦东新区】(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18分)韦敻传①韦敻,字敬远,京兆杜陵人也。
弱冠,被召拜雍州中从事,非其好也,遂谢疾去职。
前后十见征辟,皆不应命。
(魏)太祖经纶王业,侧席求贤,闻敻养高不仕,虚心敬悦,遣使辟之,虽情逾甚至,而竟不能屈。
弥以重之,亦弗之夺也。
所居之宅,枕带林泉,敻对玩琴书,萧然自乐。
②明帝即位时,晋公宇文护执政,广营第宅。
尝召敻至宅,访以政事。
敻仰视其堂,徐而叹.曰:“甜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弗亡。
”护不悦。
有识者以为知言。
③弟孝宽为延州总管,敻至州与孝宽相见。
将还,孝宽以所乘马及辔勒与敻。
敻以其华饰,心弗欲之。
笑.谓孝宽曰:“昔人不弃坠履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
吾虽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
”于是乃乘旧马以归。
④敻子瓘,行随州刺史,因疾物故,孝宽子总复于并州战殁。
一日之中,凶问俱至。
家人相对悲恸,而敻神色自若。
谓之曰:“死生命也,去来常事,亦何足悲。
”援琴抚之如旧。
⑤建德中,敻以年老,预戒其子等曰:“吾死之日,可敛旧衣,勿更新造。
使棺足周尸,牛车载柩,坟高四尺,圹深一丈。
其余烦杂,悉无用也。
吾不能顿绝汝辈之情,可朔望一奠而已。
吾常恐临终恍惚,故以此言预戒汝辈。
”宣政元年二月,卒于家,时年七十七。
选自《周书·卷三十一》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访.以政事(2)吾虽不逮.前烈(3)因疾物故..(4)可朔望.一奠而己18.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徐而.叹曰哙拜谢,起,立而.饮之B.弟孝宽为.延州总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C.有一于.此,未或弗亡于.是余有叹焉D.敻以.年老,预戒其子等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19.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20.第②段中的“叹”和第③段中的“笑”能否对换,为什么?(3分)21.韦敻要俭办丧事有多重原因,请联系全文加以简析。
2015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3【东城】(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7-19题。
(11分)天一阁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它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始建于公元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建成于1566年(明嘉靖四十五年),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
天一阁主人范钦依据《易经》“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理论,取“以水克火”之意,把藏书楼定名为“天一阁”。
书阁为木构的二层硬山顶建筑,通高8.5米。
底层面阔、进深各六间,前后有廊。
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
此外,还在楼前凿天一池、通月湖,既可美化环境,又可蓄水以防火。
天一阁的建筑布局后来为其他藏书楼所效仿。
乾隆帝南巡时,命人测绘天一阁房屋、书橱的款式,以此为蓝本,在北京、沈阳、承德、扬州、镇江、杭州兴建了文渊阁等七座皇家藏书楼以收藏《四库全书》。
天一阁从此名扬天下。
历代藏书家很多,其藏书能保存百年以上的并不多见,而范氏藏书却保存至今,这与范钦制定的管理制度密不可分。
天一阁藏书制度规定:“烟酒切忌登楼”、“代不分书,书不出阁”,还规定藏书柜门钥匙由子孙多房掌管,非各房齐集不得开锁,外姓人不得入阁,不得私自领亲友入阁,不得无故入阁,不得借书与外房他姓,女性不能入阁,违反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同时,还制订了防火、防水、防虫、防鼠、防盗等各项措施。
正因为如此,天一阁的藏书才得以保存到今日。
“外姓人不得入阁”一条,使得天一阁的藏书不为外人所知,直到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才有幸成为外姓人登阁第一人(允许黄宗羲登阁的是范钦曾子孙——四世孙范光燮)。
自此以后,天一阁才进入相对开放的时代,但仍只有一些真正的大学者才会被允许登天一阁参观。
黄宗羲翻阅了天一阁的全部藏书后,把其中流通未广者编为书目,另撰《天一阁藏书记》留世。
范钦原藏书籍7万余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
2015 年高三测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D(“能够验证和落实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表述错误,原文是说“人与自然关系的嬗变对诗歌发展的影响这一重大命题就会在情与景交互作用和发展变化中得到验证和落实”。
)2.B(“一切景语皆情语”说的是对话和互动的关系其中的一个方面。
末句人的气质、心情与景物关系颠倒。
)3.C(“不同时代的文学样式有各自的特征,但从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都是相同的”不当。
)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6题9分,每小题3分)4.B(庶:或许)5.C(缗,古代计量单位,文中指铜钱)6.A(“不为世人所容”错。
)7.(10分)(1)(5分)当时蔡京主持国家政事,寻求善于教育孩子的老师,张觷刚到京城官署任职,蔡京的侄子就推荐了张觷来回应他。
(得分点:当国,训,适。
语意2分)(2)(5分)吃饱后,就派他们投入战斗,接着让第二队人吃饭,估计所派战士将疲劳,便派第三队人前往替代,第四到第五六队也按照前面的部署行动。
(得分点:食,既,度。
语意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通过叠词和视听结合的角度来描写雪(2分)。
表现了雪忽大忽小、忽整忽斜、漫天飞舞景象,(1分)表现了环境的宁静,雪花优美的姿态,增添了诗歌的韵味(3分)。
9.(6分)寒冬不会阻止春天的到来。
(2分)尾联描写雪花尽情飘落,春寒彻骨,也不妨碍日后桃李盛开,享受美好的年华。
(2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 (6分)(1)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独还倾(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每空 1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5分)A3分,C2分,B1分;D、E不给分。
(B项“认为王亚明不讲卫生”是表层理解,校长的举动反映的是对底层劳动人民的鄙夷;D项“恨铁不成钢的失望、愤怒”分析错误,映衬出的是人物的失落、无奈、沉重的心情;E项“表达了作者对人物深切的愧疚之情”与原文内容不符。
一、基础.运用(共20分)1.(1)B (2分)(2)D(2分) (3)A(2分)(4)C(2分)(5)C(2分)2.B (2分)3.①把酒问青天(1分)②无可奈何花落去(1分)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分)④西周到春秋(1分)⑤朝花夕拾(1分)⑥三轮车夫(1分)⑦许云峰(1分)(共8分。
每空1分,该空有错不得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4分)4.D(2分)5.(1)扁鹊远远看见桓公转身就跑。
(2分)(2)(高明的医生)用针剂来救治。
(2分)6.(1)隋文帝辅政,以国子博士召,不拜;(2)欲官之,不受。
(共4分,每点2分。
)7. B C D(共4分。
选对1项1分,3项全对4分,出现错项扣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一)(共15分)8.答案要点:①“可爱”指莱斯有理想(很真诚)。
②“偷渡”指莱斯的登船未经允许。
③“英雄”指莱斯有勇气(敢冒险)。
④这句话表达了船长对莱斯的喜爱及婉转批评(体现船长的和蔼可亲)。
(共4分。
共4点,每点1分。
)9.答案示例:这篇小说以“奇”为特点。
首先:主人公“奇”。
莱斯有奇特的才能——动物思维感知。
其次:情节“奇”。
才能被发现的过程“奇”,才能得到验证的过程同样“奇”。
莱斯离奇地登上了飞船前往太空,凭借特殊才能解决了难题。
最后:环境“奇”(小说得以展开所凭借的一些技术十分神奇)。
在那里,人们可以通过机器测试出从未被发现的特殊才能,还能在宇宙中回收废弃的航天器……答案要点:①主人公“奇”。
②情节“奇”。
③环境“奇”(故事中的新技术“奇”)。
(共5分。
要点①2分,要点②2分,要点③1分。
)10.答案示例:略(共6分。
内容5分,语言1分。
)(二)(共10分)11.答案示例: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说明海洋从古至今对人类的吸引,引出下文对蓝色能源的介绍。
(共2分。
共3点,任意答出2点即可,每点1分。
)12.答案要点:①什么是蓝色能源。
(蓝色能源是一种利用海水温差、潮汐、波浪产生的动能、热能等能源。
南通市2015届高考模拟二模语文卷参考答案高考模拟试卷0403 15:49::南通市2015届高考模拟二模语文卷参考答案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分)B (zhóu/zhòu,sāi/sâ,jùn/juàn ;A项, bào/pù,cuán,píng/bǐng; C项,shuò,yáo/xiáo,qūn/quān;D项,yí/dài,jǔ,d ǐ/zhǐ)2.(3分)D(A项,句式杂糅,应删去“根据”;B项,搭配不当,“开展”与“数值”不搭配; C项,成分残缺,“文化产业发展”前缺少谓语动词“促进”)3.(4分)①产业结构单一②巨额财政赤字③失去借贷资本④无权新发债务评分建议:一点1分。
4.(5分)⑴贺敬之⑵示例一:爱党爱国爱民雷锋精神永在,崇真崇善崇美时代内蕴常新。
示例二:携春风奉献社会点点温暖,播喜雨润泽他人滴滴蜜甜。
评分建议:姓名,1分;内容,2分;结构,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5.(3分)D(奇:〈命运〉不好)6.(3分)B(①从衣着打扮的角度表现刘古塘年轻时总以英雄豪杰自居;③表现的是讨论“加赋”的过程与结果;④表现的是刘古塘在无端遭到督学毒打后的态度。
)7.(3分)B(“只待了一个月时间便离开了”是在年羹尧任川陕总督期间)8.⑴(3分)(古塘)成为生员后,得到当时人们的称誉,学使常常用重金来招请他。
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时誉:时人的称誉,1分;延:邀请,1分。
⑵(4分)假如您遭遇灾祸而我躲避,并认为很明智,(您认为)可以吗?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遘:遭遇,1分;明哲:明智,1分;疑问语气,1分。
⑶(3分)现在各位君子都因为声誉名望得以保全,而不能算是不幸运,只是让后死的人更加害怕(自己的名声不能保全)罢了。
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完:保全,1分;滋:更加,1分。
2015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现代文阅读5
【石景山】(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16-20题。
(18分)
16.结合两个文段的内容,说说它们的写作意图分别是什么。
(4分)
17.两个文段均举《海底两万里》为例,请你说说作者举例的目的有什
么不同。
(2分)
18.阅读链接材料,根据两个文段的内容,说说下面材料主要体现了科
普作品的哪些特点,并作简要分析(5分)
【链接材料】
原子本身的体积小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它的直径小于四十亿分之一英寸,如果把原子一个接一个的排成一直线,要排成相当于本页的厚度,则需要上百万个原子。
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原子核,它在原子中央的位置,就好比一颗钻石埋藏在一堆棉絮之中。
虽然原子核半径约只是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但它所具有的质量却为整个原子质量的99.9%。
原子核里面有质子和中子,是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中的两种。
另一种为电子,位于原子核外面。
事实上,原子核与电子的距离,在比例上相当于太阳与地球之间距离的好几倍;就好像行星绕太阳运转一般,电子被一种电性引力所维系住,以飞快的速度无休止地绕核旋转。
尽管电子只占有不到整个原子千分之一的质量,几乎可以说它的存在好像是一种原子附属物,但却又像是经过刻意的安排使它成为赋予原子一切基本个性的主宰。
文段一
①读“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对以下两个特点印象
最为深刻:首先是惊人的想象力与预见性。
潜水艇的发明者Lake就是受《海底两万里》中“鹦鹉螺号”的激励,《云之帆》则激发了现代直升机之父雷克尔斯基的灵感。
其次是科学精神。
凡尔纳的想象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建立在充分搜集资料和科学考证的基础上。
如创作《从地球到月球》之前,他反复测算发射太空船的弹道,甚至还向教高等数学的堂兄请教。
所以他笔下的情节尽管非常离奇,却总能给人真实可信的感觉。
②目前关于科幻小说的特点和功能,主要有如下看法:科幻文学的
最高境界是将文学与科学完美结合,就像教皇在接见凡尔纳时所
说,“我并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学价值,但我最珍重的却是它们的纯洁、道德价值和精神力量”;科幻小说从科学中开发故事资源,但它无法承担科学传播的重任,因为科幻小说中的科学不是真正的科学,而是科学在文学中的一种映像和变形;科幻小说的主要特点不是文学性,而是创造性的科学幻想、对未来可能性的探讨以及对现实问题的警示;
将现代科学的最新发现和理论通过科幻小说这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社会传播,对文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③科普作品与科幻小说不同,它的主要目的是向大众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和理念。
科普作品有以下特点: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所述内容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引起普通读者兴趣;可以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以增加可读性;想象与科学现实之间的差别需要明确指出,或者至少要保证读者不会混淆二者。
19.科普作品的四个特点,可以将科普作品与其他作品依次区分开来。
按照四个特点的次序与其他作品进行区分,正确的一项是 (只填序号)(4分)
①科幻作品 ②一般的文学作品或娱乐作品
③专业学术文献 ④一般的科学新闻、科学纪实或报告文学
【甲】②③①④ 【乙】②③④① 【丙】③②①④ 【丁】
③②④①
文段二
①经济学中有个卖鞋的段子:一个岛上的住民从不穿鞋,都光着脚,聪明的卖鞋人却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市场。
中国的“科普”也是如此。
大多数公众都还光着脚丫,只要将好的科普作品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会愿意穿上科学的鞋子。
②2008年起,公益科普团体“科学松鼠会”开始用充满创意和好玩的方式传播科学,其理念“让科学流行起来”,令人耳目一新。
他们致力于“建设科学与公众之间的桥梁”,使“科学有意思”。
在他们看来,科学就像坚果,内核美味而有营养,外壳却难以剥开,“松鼠们”的工作就是剥开科学的坚果,将“果仁”带给大家。
近年来,松鼠会在年轻人中越来越受欢迎。
很多人对它的第一印象是:原来科学可以这样有趣!相比较而言,传统科普虽然也讲趣味性,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科普的趣味性呢?下面几个例子,应该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③“科幻中的科学”,这个题目就很有趣吧?我国物理学家李淼的《〈三体〉中的物理学》首发式场面火爆。
借粉丝无数的科幻小说来讲物理学,仅听书名,便令人生出一睹为快之心。
一些科普讲座,结合大家耳熟能详的科幻小说代表作,如凡尔纳的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讲述书中涉及到的冶金学、爆破学、工程学、水力学、动植物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知识,广受读者欢迎。
而翻开科学松鼠会的图书,登陆松鼠会网站浏览最新文章,你会发现时下的网络流行语屡用不鲜,如《我的酸奶我做主》、《五行蔬菜忽悠汤》、《汗、很汗、瀑布汗》、《蟑螂,何止是“小强”》、《宅男娶媳妇和时空曲率的关系》等等,又如《网络神兽的现实生活》,从网民杜撰的“草泥马”这种虚拟动物煞有介事地谈到一种南美骆驼,很容易让年轻人产生共鸣。
④“新民科学咖啡馆”已成为上海文化界一道特别的风景。
该活动的组织者结合社会热点,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与听众在咖啡的清香中互动交流,碰撞思考,这种平等、轻松的气氛,让科技显得不再那么高不可攀。
科学家走下讲台,与公众仿佛朋友聊天一般探讨共同关心的问题,无疑将激发公众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
⑤发端于英国的“名声实验室”竞赛,意在培养青年科学家与公众沟通的科学传播能力。
它的主要评估标准之一是“幽默感的运用”。
一个富于幽默感的科学家,更容易与公众沟通。
若幽默运用得当,可令科普作品或科普活动趣味盎然、收效显著。
每年在哈佛大学举办颁奖仪式的“搞笑诺贝尔奖”,堪称科学与幽默相结合的典范。
它通过“使人先发笑后思考”来引发公众关注科学,同时对勉励青年学子投身科学事业、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作用巨大。
2000年因“磁悬浮青蛙”获搞笑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10年后因异想天开的石墨烯制取方法荣膺正宗诺贝尔物理学奖,可见搞笑诺贝尔奖绝非单纯搞笑。
⑥霍金是大师级的科学家,也是善于讲故事的优秀科普作家。
他在新著《大设计》的《何为实在》一章中,有个“鱼缸里的金鱼视角”的例子。
金鱼透过弧形的鱼缸玻璃观察世界,它眼中的宇宙被扭曲了,但对它来说是真实的。
那么,自以为正在掌握宇宙规律的人类,所看到的一切是否真实?这个譬喻很巧妙,颇有几分庄周梦蝶和“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意味,发人深省。
由此可见,善用形象的譬喻(打比方),能显著提高表达效果,增强科普作品的可读性。
譬喻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要求使用者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背景知识,这也是对我们的科普作家提出的高期望。
⑦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结合流行文化、 ① 、 ② 和 ③ ,是提高科普趣味性的几种方式。
科普自身的大众化性质,意味着它是最需要讲究“收视率”和“票房”的。
希望未来科普成为一个产业,希望未来能够出现一些走在路上就能被人认出来的科学明星,让他们为公众绘出壮丽的宇宙云图,带领公众远离蒙昧,更接近生命的本质。
20.根据内容,将第⑦段的横线处补充完整。
(3分)(每空不超过六个字)
参考答案:
16.示例:文段一主要介绍了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的特点,文段二主要论述了提高科普趣味性的方式。
(共4分。
每个要点2分)
17.文段一举《海底两万里》启发潜水艇发明者和直升机之父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科幻小说具有惊人的想象力与预见性的特点。
文段三举《海底两万里》涉及到冶金学、爆破学等科学知识的例子,是为了阐释“可以结合流行文化提高科普的趣味性”这一观点。
(共2分。
每个要点1分)
18.示例:这段材料体现了科普作品的内容具有学科专业性,如文段中提到原子的直径、质量及原子核的构造等,都是专业的化学学科知识;体现了科普作品的语言应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作者善用譬喻,如“就好比一颗钻石埋藏在一堆棉絮之中”,形象地写出了原子核位处中央且特别重要的特点。
(共5分。
“学科专业性”2分,“通俗易懂”3分)
19.【乙】(4分。
选【甲】得2分)
20.示例:①平等交流(结合社会热点)②幽默感的运用③善用譬喻(共3分。
每个要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