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除去氧气
- 格式:ppt
- 大小:175.50 KB
- 文档页数:13
除氧器的除氧原理
除氧器是一种常用的设备,可以去除液体中的溶解氧。
它的除氧原理主要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氧气从液体中除去。
物理除氧是通过利用氧气在真空条件下的溶解特性来实现的。
当液体进入除氧器后,通过减压操作降低液体中氧气的溶解度,使氧气从液体中脱离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液体中的氧气溶解度较高的情况。
化学除氧主要是利用一些化学剂或催化剂,将氧气与其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氧气转化为其他物质,使其从液体中除去。
常见的化学除氧剂包括亚硫酸钠、硫酸亚铁等,它们可以与氧气发生还原反应,将氧气转化为无害的氧化物或气体,从而达到除氧的目的。
除氧器在许多工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于锅炉给水、发电厂的冷却系统、制药工艺中的溶氧控制等。
除氧器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氧气对设备和管道的腐蚀,提高工业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
氧气收集方法氧气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它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医疗、工业、生活等。
因此,了解氧气的收集方法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氧气收集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氧气收集方法是通过加热过氧化钾来分解氧气。
过氧化钾是一种白色固体,将其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它会分解成氧气和氧化钾。
我们可以利用吸管将产生的氧气收集起来。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实验室中小规模的氧气收集。
其次,还有一种常见的氧气收集方法是通过电解水来分离氧气。
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方法是通过电解水,当通电时,水分子会被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而氧气会在阳极上析出。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电解槽和电源,适用于实验室规模的氧气收集。
另外,还可以通过植物光合作用来收集氧气。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我们可以利用植物的这一特性,在密闭的容器中放置一些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收集氧气。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家庭实验或小规模氧气收集。
此外,还可以通过液体空气法来收集氧气。
液体空气法是一种通过液体氮或液氩来收集氧气的方法。
在低温下,氮气或氩气会液化,而氧气则不会。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将氧气收集在液氮或液氩中。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设备和条件,适用于工业规模的氧气收集。
最后,还可以通过分离空气来收集氧气。
空气中含有大约21%的氧气,我们可以通过分离空气的方法将氧气从空气中提取出来。
这种方法需要利用分子筛或者膜分离等技术,适用于工业规模的氧气收集。
总之,氧气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了解氧气的收集方法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加热过氧化钾、电解水、植物光合作用、液体空气法和分离空气等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收集氧气,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
希望本文介绍的氧气收集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除氧器除氧器的主要作用是除去给水中的氧气,保证给水的品质。
水中溶解了氧气,就会使与水接触的金属腐蚀;在热交换器中若有气体聚集就会妨碍传热过程的进行,降低设备的传热效果。
因此水中溶解有任何气体都是不利的,尤其是氧气,它将直接威胁设备的安全运行。
除氧器又是给水回热系统中的一个混合式加热器,同时高压加热器的疏水、化学补水及全厂各处水质合格的疏水、排气等均可通入除氧器汇总并加以利用,减少发电厂的汽水损失。
当水和某种气体混合物接触时,就会有一部分气体融解到水中去。
气体的溶解度就是表示气体溶解于水中的数量,以毫克/升计值,它和气体的种类以及它在水面的分压力、和水的温度有关。
在一定的压力下,水的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就越小;反之,气体的溶解度就越大。
同时气体在水面的分压力越高,其溶解度就越大,反之,其溶解度也越低。
天然水中常含有大量溶解的氧气,可达10毫克/升。
汽轮机的凝结水可能融有大量氧气,因为空气能通过处于真空状态下的设备不严密部分渗入进去。
此外,补充水中也含有氧气及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
液面上气体混合物的全压力中,包括有液体蒸汽的分压力,将水加热时,液面附近水蒸气的分压力就会增加,相应的液面附近其他气体的分压力就会降低。
当水加热到沸点时,蒸汽的分压力就会接近液面上的全压力,此时液面上其他气体的分压力几乎接近于零,于是这些气体将完全从水中清除出去。
要达到这一点,不仅要将水加热到沸点,还要使液面上没有这些气体存在,即将逸出的气体随时排走。
除氧器的工作原理即利用蒸汽对水进行加热,使水达到一定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即沸点。
这时除氧器的空间充满着水蒸汽,而氧气的分压力逐渐降低为零,溶解于水的氧气将全部逸出,以保证给水含氧量合格。
除氧器设备与运行除氧器的主要作用就是将给水中的氧气除去,保证给水的品质。
水中含有氧气,会使金属设备受到腐蚀,直接威胁热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另外还会影响汽水传热过程的进行,降低了传热效果,对经济性是很不利的。
除氧器技术条件
除氧器技术条件是指用于从液体或气体中去除氧气的设备的操作参数和性能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除氧器技术条件:
1. 操作压力:除氧器的操作压力应根据应用需求和处理介质的压力来确定。
一般而言,除氧器的操作压力范围为0.1-1.0 MPa。
2. 操作温度:除氧器的操作温度取决于处理介质的温度和氧气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一般而言,除氧器的操作温度范围为
0-100摄氏度。
3. 溶氧率:除氧器的溶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除去的氧气量与处理介质的体积之比。
较高的溶氧率能快速有效地除氧,通常要求溶氧率在0.1-10 mg/L之间。
4. 除气效果:除氧器应该能够有效地除去液体或气体中的氧气,并使氧气浓度降低至特定的水平。
一般而言,除气效果要求氧气浓度低于0.1 mg/L。
5. 设备材质:除氧器的主要部件应选用耐腐蚀、耐高温、耐压力的材料,以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6. 自动控制:除氧器应具备自动控制功能,能够根据氧气浓度的变化调整操作参数,以实现稳定的除氧效果。
这些技术条件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除氧要求。
简述热力除氧原理热力除氧是一种常见的除氧方法,它利用高温和低压的条件将空气中的氧气排除,从而实现除氧的目的。
本文将从热力除氧的原理、应用和优点等方面进行简述。
一、热力除氧的原理热力除氧是利用高温和低压的条件将空气中的氧气排除,从而实现除氧的目的。
具体来说,热力除氧是在高温下将空气中的氧气与金属表面反应生成氧化物,并同时利用低压将氧化物从金属表面脱离,从而实现除氧的目的。
热力除氧一般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高温反应,第二步是低压脱氧。
在高温下,金属表面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
氧化物的生成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氧化物与金属表面形成的化合物稳定,另一种是氧化物与金属表面形成的化合物不稳定,易于脱离。
在第二步中,利用低压将氧化物从金属表面脱离,从而实现除氧的目的。
二、热力除氧的应用热力除氧是一种常见的除氧方法,广泛应用于钢铁、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金属材料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
具体来说,热力除氧可以用于以下方面:1. 钢铁生产和加工在钢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热力除氧可以用于除去钢铁中的氧气和氢气,从而提高钢铁的纯度和质量。
此外,热力除氧还可以用于去除钢铁表面的氧化物和碳化物,从而提高钢铁的表面质量和耐蚀性。
2. 铝合金、镁合金和钛合金生产和加工在铝合金、镁合金和钛合金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热力除氧可以用于除去合金中的氧气和氢气,从而提高合金的纯度和质量。
此外,热力除氧还可以用于去除合金表面的氧化物和碳化物,从而提高合金的表面质量和耐蚀性。
3. 其他领域除了钢铁、铝合金、镁合金和钛合金生产和加工领域外,热力除氧还可以用于其他领域,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等。
在这些领域中,热力除氧可以用于除去金属材料中的氧气和氢气,从而提高材料的纯度和质量。
三、热力除氧的优点热力除氧具有以下优点:1. 除氧效果好热力除氧可以在高温和低压的条件下将空气中的氧气排除,从而实现除氧的目的。
与其他除氧方法相比,热力除氧的除氧效果更好,可以将空气中的氧气除去99%以上。
除氧器除氧原理一、给水除氧的任务和方法除氧器的主要作用:除去锅炉给水中的氧气和其他不凝结气体,防止热力设备腐蚀和传热恶化。
给水系统中的溶解于水的气体来源:一是补充水带进;二是处于真空状态下的热力设备(凝汽器和部分低压加热器)及管道附件不严密漏入。
给水溶解气体的危害:①腐蚀热力设备及管道。
水中溶解的氧气会对金属材料产生腐蚀;二氧化碳会加快氧腐蚀。
给水中溶解0.03mg/L的氧,高温下工作的给水管道及省煤器在短期内会出现穿孔的点状腐蚀。
②阻碍传热。
不凝结气体附在传热面上,以及氧化物沉积形成的盐垢会增大传热热阻。
给水溶氧量指标:①压力在6Mpa以下的锅炉给水,含氧量小于15μg/L②压力在6Mpa以上的锅炉给水,含氧量小于7μg/L二、热力除氧原理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气体的种类及该气体在水面的分压力和水的温度有关。
①在一定压力下,水的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
②气体在水面上的分压力越高,其溶解度就越大。
除氧原理依据亨利定律、道尔顿定律、传热传质定律。
①亨利定律:在一定温度下,当溶于水中的气体与自水中离析的气体处于动态平衡时,溶于单位容积液体中该气体的质量b,与液面上该气体的分压力Pb成正比,即b=KPb/Po(mg/L)K—该气体的质量溶解度系数 Po—液面上的全压力当水面上气体的分压力小于溶解该气体所对应的平衡压力时,该气体就会在不平衡压差ΔP作用下,自水中离析出水面,直到新的平衡状态为止。
关键是如何使水面上不凝结气体的分压力近似为0。
②道尔顿定律:混合气体的全压力等于各组成气体的分压力之和。
P=∑Pi +Ps(MPa)随着水流被蒸汽不断加热,水逐渐蒸发,水表面的水蒸汽压力就逐步增大,其他气体的分压力就逐步减小,水中的气体分子逐渐脱出,并随余汽排出;当水被加热到除氧器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时,水表面的水蒸汽分压力等于除氧头的压力,也即蒸汽分压力等于总压力,其他气体的分压力近似为0,就可以让水中的各气体完全脱出,水中气体的溶解量接近0。
除氧器热力除氧的原理除氧器热力除氧的原理除氧器热力除氧是指通过热力作用将水中的溶解氧除去的一种方法,通常用于热力发电厂和化工厂等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工业领域。
其原理基于物理学中的气体溶解定律和化学动力学定律。
水中的氧气是一种溶解在水中的气体,其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
水温升高时氧气从水中挥发出来,这就是除氧的原理。
除氧器利用加热的手段提高水温,使水中的氧气挥发出来,实现除氧的目的。
除氧过程中,水流经具有加热功能的除氧器,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氧气会逐渐挥发出来,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被排出。
为了保证除氧效果,需要在除氧器中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
还原剂会与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使其转化为其他物质,从而达到除氧的目的。
除氧器热力除氧的特点是操作简单、效率高、成本低。
这种除氧方法可以适用于水质要求较高的工业生产领域,如热力发电厂、化工厂等。
除氧器热力除氧的应用除氧器热力除氧是在热力发电厂中广泛应用的一种除氧方法。
由于热力发电厂的工业设备需要稳定的水质来保证正常运行,因此除氧是非常重要的工艺环节。
除氧器的建立和运作,可以保证水中氧气的含量达到一定标准以下,以此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热力除氧还被应用于化工厂的生产环节中。
例如在某些化学反应过程中,氧气会影响反应的进行,因此需要对反应所需的溶液进行除氧处理。
通过热力除氧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氧气,保证了反应的高效进行。
除氧器热力除氧可以减少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以此保证工业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
其应用广泛,效率高,是一种非常实用的除氧方法。
除氧器热力除氧在工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除了热力发电厂和化工厂外,还应用于造纸、制药、船舶等行业。
造纸行业中的除氧器热力除氧主要是为了去除水中的氧气,防止造纸过程中木浆的褪色和变质,提高纸张质量;而在制药行业,除氧主要是为了保护药物的稳定性,防止药物在制造过程中因氧气的存在而发生化学变化,降低药物的活性和效果。
除氧器热力除氧的效率比较高,而且除氧器的操作也相对简单,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大量采用。
制取氧气的六种方法
1.物理法(工业法)
氧气的工业制法,它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来分离出氧气。
具体步骤是:首先将空气净化除去杂质等,然后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使空气液化,控制温度蒸发液态氮气,沸点较低的氮气先蒸发出来,余下的便是沸点较高的淡蓝色液态氧气,将其加压贮存在钢瓶中备用即可。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与氧气
2 KClO
3 ===加热MnO2 === 2 KCl + 3 O2↑,该方法也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之一。
3.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与二氧化锰与氧气
2 KMnO4 =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4.水通电生成氢气与氧气
2 H2O==通电==2 H2+O2↑
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与氧气
2 H2O2 = MnO2 = 2 H2O + O2↑
6.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
2 Na2O2 + 2 CO2 = 2Na2CO
3 + 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