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站自控型班组建设的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89.05 KB
- 文档页数:2
关于自控型班组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路局从2009年到2011年开展自控型班组建设三年工程的部署要求,我段于今年3月下旬开始实施这项工作,全路车务安全暨自控型班组建设现场会后,我们对自控型班组建设实施以来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对下一步的建设工作进行研究、改进、完善。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现状按照《XX铁路局深化自控型班组建设实施意见》,今年3月份,我段结合实际,制定了《XX车务段深化自控型班组建设实施办法》。
该办法实施以来,我们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一)发挥组织机构作用,指导改进班组建设车务段成立了以段长、党委书记为组长、领导副职和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自控型班组建设领导小组。
虽然我们制订了自控型班组建设的实施办法,但该实施办法还处在探索、完善状态,为此,领导小组充分发挥指导作用,除了按照各自分工,抓好自控型班组建设的运作落实外,不断检查调研,发现问题,改进机制。
5月下旬我参加了全路车务安全暨自控型班组建设现场会后,立即组织领导组成员学习了部领导讲话和吉林车务段自控型班组建设的先进经验,3次召开专题会议,分析了我段前期自控型班组建设中存在的宣传引导不够,实施办法不细,操作性不强等问题,重新研究制订自控型班组建设实施细则和工作制度。
同时大力整治班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针对本薄台帐多、班次设置乱的问题,我们初步确定了“保留部局资料,撤并段站资料”的原则,对车务段自行设置的本簿台帐能撤销的全都撤销、能合并的尽量合并。
原来部、局、段设置的本簿台帐共有281种,其中部、局要求设置的有129种,车务段设置的有152种,在管理岗位设置的本簿台帐133 种,在作业岗位设置的本簿台帐148种。
经过撤并,各车站削减了1/3以上的本簿台帐,小站减的更多一些,作业量大的车站剩余177种,其中作业岗位设置的本簿台帐只剩93种。
初步减轻了班组负担。
重新明确了全段中间站班组、作业组设置标准,并对设置混乱的班组、作业组进行了清理整顿,现在已按照103个班组,406个作业组的标准设置数设置到位,避免了因倒班不规范可能引发的安全问题。
对铁路企业创建自控型班组的探讨作者:王健来源:《管理观察》2011年第21期摘要:班组作为铁路企业细胞,是直接关系运输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是铁路各项工作的基础和落脚点,其自身发展好坏,直接影响着铁路事业发展的成败。
如何开展班组建设,增强班组的自控能力,成为铁路企业必须面对和认真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班组管理落脚点自控能力一、对班组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几点分析1、管理模式相对单一,班组管理缺乏活力。
铁路运输具有高度集中,各工作环节紧密联系、协同配合的特点,因此管理强调自上而下,逐级负责,是一种纵向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对铁路企业而言是相对成熟且行之有效的。
班组管理强调在生产作业中的最小单元内部形成自控,互控,自我管理的机制,是一种横向管理模式,是对纵向管理模式加强和补充。
但铁路企业班组处于管理的最底层,作业性质上相互交叉重叠,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给班组管理造成很大困难。
同时缺乏行之有效的操作办法和激励机制是班组管理发展相对滞后,步履维艰的主要原因。
2、点多线长管理分散,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一方面,近年来铁路基层站段历经数次生产力布局调整,无论从管理地域范围还是人员规模较以前都扩大不少。
在这种情况下,站段一级的管理已经很难全面覆盖到每个班组、岗位和个人,无论从管理的力度和深度上都显得势单力薄。
另一方面,铁路干部职工人员众多,素质不齐是班组管理的一大难点。
职工中,高中、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职工总数的比例相当大,职工文化水平、技术业务素质相对较低,而文化知识、技术业务的低水平又造成班组管理的低标准。
3、“班头”管理尚有差距,示范作用未能突出。
铁路基层站段的考核办法中对班组长尤其是生产班组小组长的考核力度不够大,加之也没有很好地与班组的安全质量、业务学习,以及班组长的提拔任用等方面挂起钩来,使得激励效果不明显,挫伤了部分班组长参与班组管理的积极性,把自己等同于普通职工,造成班组长干好干坏一个样、管与不管一个样的消极思想。
摘要:安全是铁路永恒的主题,是铁路最大的效益,自控型班组建设就是实现班组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自治自控,达到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的目的,文章指出了自控型班组建设的主要内容,介绍了自控型班组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了创建自控型班组建设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铁路自控型班组安全管理安全是铁路永恒的主题,是铁路最大的效益。
班组作为铁路运输生产一线的最基层单位,是铁路安全生产的前沿。
自控型班组建设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结合班组的生产实际和作业特点,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机制、制定自控型班组建设实施办法,促进职工在作业过程中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检验和按程序自觉落实标准化作业等方面自控能力的提高,实现班组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自治自控,达到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的目的。
正是由于加强了班组的安全自控建设,截止2011年3月20日北京铁路局天津站作为铁路的一个基层单位已经实现连续安全运输生产3900天,创历史最好记录,班组的安全保证了,车站的安全也就得到了保证,乃至铁路运输的安全得到了保证。
所以,加强自控型班组建设是铁路基层单位安全运输生产最有利的保障。
1加强自控型班组建设,是铁路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的创新和发展随着我国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由“老龙头站”演变而来的天津站历经百年风雨沧桑,随着中国第一条时速在350公里“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成为举国关注、世界瞩目的车站。
天津站实施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的体制改革后,实行三级管理(车站-车间-班组)的模式,班组的位置更是提到了一定的高度。
加强和巩固班组的安全生产,就要在班组的管理理念上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自控型班组管理就是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的重要转变,是在继承传统管理基础上的不断创新,是深化安全基础建设的必然趋势。
其依据有三:一是自控型班组管理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
人本管理理念是对传统管理的扬弃和全面超越,人本管理认为人是第一资源,而自控型班组管理强调“人人都是管理者”,管理自我规范、素质自我提高、行为自我约束、作业自我控制、矛盾自我解决,体现了人本管理理念,抓住了关键因素,开启了班组管理的“动力源”。
车站创建自控型班组措施一、总体思路一是要确立“以人为本,士气取胜”的理念,要倡导“有情制度,无情落实”的思想。
以系统思考的方法分析研究影响班组自控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强化班组的全方位管理,落实各个部门对班组管理的责任。
二是要通过以人我中心的管理,也就是以职工为中心的管理,实现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有效结合,培养职工主动精神,奉献精神,激发职工服务于安全的工作热情和内动力。
这是实现班组自控的根本内因。
主要解决职工工作态度问题。
三是通过科学化、人性化地规范管理标准、严格的考核落实,训练职工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和有规矩按规矩做的良好习惯。
这是实现班组自控的外部条件之一。
主要是解决职工工作规范问题。
四是转变管理理念,提高各职能科室的主管能力、主管水平,对班组“单一控制型管理”向“规范、监督、服务型管理”转化,创造班组管理的良好环境。
这也是实现班组自控的外部条件之一。
主要解决职工工作的软硬环境问题。
五是要以塑造学习型班组为手段,全面提升班组和职工洞察安全危机变化、积极应变的能力。
这也是实现班组自控的内因之一,主要解决职工和班组的整体素质问题。
六是要以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为重点内容,完善自控型班组的各项考核制度,解决班组中“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问题。
这是班组自控的重点目标。
二、组织领导车站成立创建活动领导组组长:站长、书记副组长:副站长(主管安全)组员:口泉一场、驼峰、运转、货运负责人、车站综合办公室主管班组人员三、创建目标(一)车站要认真贯彻落实路局班组建设工作要求,通过对班组管理的梳理,制定措施,进一步抓好班组安全问题的源头防范和治理,夯实安全基础,加强日常安全的监督检查。
按照“有情制度、无情落实”的管理理念,每年组织不少于三次班组管理检查工作,每次检查车间覆盖面达到100%,班组覆盖面达到100%。
(二)口泉一场、驼峰、运转、货运要成立活动组,要明确职责,按照逐级负责、分工负责的原则,齐抓共管,做到认识上到位、思想上重视、措施上得力,真正把创建自控型班组活动健康、有效的开展起来,并抓好落实。
关于电务系统自控型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铁道部提出的自控型班组三年建设规划,以及路局的有关要求,为全面推进电务系统自控型班组建设,提高班组自控能力,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请各电务段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一、指导思想电务系统的自控型班组建设主要是开展以提高班组长素质为核心,以规范职工作业行为为关键,以强有力的管理为基础,以提高设备质量为保障,以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为根本的自控型班组创建活动。
通过自控型班组的建设实现人与人、人与制度、人与设备、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逐渐培养职工自下而上、逐级负责的企业认同感和责任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为确保运输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证。
二、总体目标自控型班组建设应遵照“规范管理、强基达标”的要求,通过扎扎实实地创建,实现“班组设置科学合理、班组管理制度健全、班组考核机制完善、班组队伍素质过硬、班组自控能力显著增强”的目标。
—实现3个受控目标:现场作业受控,安全、质量受控,成本费用受控。
—实现3个达标目标:设备质量达标、班组管理达标、班组队伍素质达标。
三、建设标准1.设置标准:工区的设置应遵循有利于安全生产、有利于科学管理、有利于生产组织、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的原则,并统筹考虑工种、班次和地理位置等条件合理设置。
对于自动闭塞区段50组道岔以下车站,可2-3个站设置一个工区;对于半自动闭塞区段,可3~8站设置一个工区;对于较大车站,可50组-100组道岔设置一个工区; 150组以上的车站,可设置1个室内工区,200组以上道岔车站可分咽喉设置工区。
枢纽站、编组站在条件具备时,也可设置值班工区和检修工区。
为提高天窗作业效率,满足作业组织需要,每个现场车间可设置一个整修(集中修)工区,主要负责完成天窗修、重点整治等专项工作。
驼峰车间可设置驼峰信号工区、缓行器工区,较大驼峰场可设置驼峰室内工区和机加工区。
信号中修车间可根据生产任务实际设置工区。
车载设备车间根据作业性质,可设质量分析工区、器材检修工区和数据维护工区,根据机车、动车整备检修需要设库修工区、出入库检测工区、ATP(含TVM430)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