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别踩了这朵花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2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6课别踩了这朵花》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1. 填空。
(《别踩了这朵花》)(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
通过查资料,我了解了作者,她的文学创作中有三大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首诗,我知道“这朵花”是________。
2. 冰心奶奶在这首诗里告诉了我们什么内容?(《别踩了这朵花》)3.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4. 比一比,再组词5. 精彩回放。
按课文内容填空。
(《别踩了这朵花》)去年有一天,秋空明朗,秋风凉爽。
它妈妈给它________一件________的大氅,________似的,把它带到________边上。
冬天的雪,给它盖上________的棉衣,它________躺卧着,等待着________的消息。
6. 妙笔生花,请仿照画线句子,再写几句。
你看,它多勇敢,就在马路边上安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敞开心扉。
小练笔。
冰心奶奶,您的心思我已经懂了……8.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9. 思维拓展。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救护猫头鹰前不久,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放学后,我正往家赶,忽然听到路边草丛中传来“扑扑”的响声。
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猫头鹰,它的头和翅膀受了伤,飞不起来了。
我把它带回家,用细绳拴好后,逗着它玩。
它挣扎着想飞走,可翅膀刚扇动两下就跌落在地上,这样摔了几次,它可能失望了,就用凳子似的尾巴支住身子,蹲在地上,眼睛睁得大大的,目不转睛地望着旁边的人。
它的眼睛大而圆,不会像人那样斜着看东西,当我在它周围活动时,它的头就像一只灵活的转盘一样随着我慢慢转动。
当我靠近它时,我看到它锐利的目光中流露出哀伤。
从它悲惨的呜叫声中,我仿佛听到:“救救我吧,小朋友,妈妈可能在叫我呢!”一种怜惜的感情不由涌上我的心头,我便把它留在了家里。
星期天的中午,姑妈来到我家,看见了这只猫头鹰,兴奋地说:“可找到了!”她给妈妈50元钱,说要买下入药治病,妈妈高兴地同意了。
《别猜了这朵花》教学反思沧州市迎宾路小学伊曼这则小诗是冰心老人1957年4月25日发表在《中国少年报》的一篇作品,小诗语言清新充满童趣,字里行间流露出她对一朵小黄花的深情挚爱,唤起我们的童真,引起我们的共鸣。
全诗采用第二人称,犹如殷殷面谈。
诗的第一节开宗明义,直抒胸臆,以率直恳切的语气,向小朋友们提出一个希望,一种提醒,嘱咐,乃至要求:别踩了这朵花。
这朵“小小的黄花”,究竟是朵什么花?为什么这朵花会引起诗人如许关注,竟如此牵动她的拳拳情怀,以至情不自禁地恳求小朋友“别踩了这朵花”呢?诗篇接下去以饱含情感的诗行,对这朵“小小的黄花”做了叙说:这是一朵幸运又快乐的蒲公英花,它在妈妈和大自然的关爱中成长着,在春天的滋润和期望中成长着。
这又是一朵勇敢的花,它有着不畏艰险的坚强性格和蓬勃的生命力,难怪它博得了冰心老人的热情赞许。
其实,诗里的“小黄花”也是一个象征物。
冰心老人呼吁小朋友们热爱“小黄花”、保护“小黄花”,实际也是希望小朋友们推而广之,热爱和保护一草一木,热爱和保护大自然,是人类得以安身立命的生态环境不受认为的破坏。
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我创设倾听意识,将学生带入与作家对话、交流的阅读心态中。
本课课文前的导语,可以用作学习本课的导语,引导学生摆正这样一种心态:倾听冰心奶奶在对我们说什么,在告诉我们什么?这既是一种自然的、对话式的阅读心态,同时也是阅读本课的一项基本要求。
在进行指导朗读时,我注意从诗歌的内在情感上进行指导,让学生想象富有爱心的冰心奶奶是怎样柔声细语的在和小朋友交谈。
你现在就是冰心奶奶,你在和在座的小朋友谈话,你会以怎样的语气来讲话呢?这样,既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利于学生对冰心的爱的思想的感悟。
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对于中年级的学生很是受用,他们能够很快的转变角色,投入到诗歌所描绘的场景中。
分享交流时,不但能听到学生娓娓道来的读书声,还能听到他们对小黄花的怜爱,对冰心奶奶的观点的认同。
1.我和小鸟和铃铛(日本)金子美玲我伸展双臂也不能在天空飞翔会飞的小鸟却不能像我在地上快快地奔跑我摇摆身体也摇不出好听的声响会响的铃铛却不能像我会唱好多好多的歌。
铃铛、小鸟、还有我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
2.儿童是世界上一点一点的光(韩国)李元凤世界上一点一点的光,已经变成一条一条的小溪流。
它们有一天还将变成海洋,当朋友和朋友合在一起的时候。
世界上一点一点的光,是在天上流动的星星,他们有一天还将变成宇宙。
世界上一点一点的光,各在不同的地方,可有一天他们碰在一起,就像含笑的鲜花开放。
3.生活的色彩是爱(菲律宾)马丁爸爸,生活是何种色彩?同树叶一样嫩绿?如玉齿一般洁白?还是像砖块似的嫣红?爸爸,生活是何种色彩?同山谷一样幽暗?如深夜漆黑一片?还是像少女那绯红的脸蛋?爸爸,生活是何种色彩?孩子,生活的色彩,既不是漆黑幽暗,也不是嫣红湛蓝,更不像白鸽的羽毛,孩子,生活的色彩是爱。
4.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二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5.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6.满江红【南宋】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7.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俄)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8.篱笆那边(美国)狄金森篱笆那边有草莓一棵我知道,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草莓,真甜!可是,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去!9.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颐和园》习题精选(一)一、看拼音写字词。
chánɡlánɡlán ɡān shuǎnɡ kuài sǒnɡ lìcōnɡ yù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二、组词。
郎()堤()栏()昆()廊()提()烂()困()三、造句。
……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填空。
()的柱子()的栏杆()的公园()的宫殿()的杨柳()的堤岸()的树丛()的长廊()的画()的琉璃瓦()的城楼()的景色五、本文作者游览颐和园景点的顺序是(在正确答案后打“√”)1.公园大门→长廊→万寿山下→万寿山上→昆明湖()2.长廊→万寿山→昆明湖()3.长廊→长廊两旁→万寿山→昆明湖→长堤→十七孔桥()1.给下面的黑体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
长廊(láng náng) 雕刻(diāo tiāo) 堤岸(tí dī)佛香阁(gé guó) 栽种(zhāi zāi) 远眺(tiào zhào)3.读拼音,写词语。
gāo sǒng tiào wàng zī tài bù yī cōng yù huā fǎng jīn bì huī huá()()()()()()cōng yù huā fǎng jīn bì huī huáng ()()()4.多音字组词。
佛fó()fú()杆gān()gǎn()5.比一比,再组词。
柱( ) 堤( ) 颐( ) 赏( )住( ) 提( ) 顾( ) 尝( )6.改正词语中出现的错别字写在括号里。
《别踩了这朵花》教学设计李春丽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冰心写给小朋友的优美的诗。
全诗采用第二人称,犹如和读者面谈。
第1节开门见山,提出希望:别踩了这朵花。
2-4小节叙述小花的故事,这是一朵勇敢又快乐,在妈妈的关爱大自然的护爱中成长的蒲公英。
在冰心的笔下,这朵小小的花变成了一个让人喜爱的孩子,把读者带入了一个童话世界。
最后一小节又直抒胸臆:不要把小黄花的生机断送,小黄花也应该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的快乐。
教学目标:1了解冰心在这首诗中和小朋友们交流的主要内容。
2、体会冰心对小花乃至对孩子们的爱心。
3、喜欢冰心,并产生想更多的了解冰心的愿望。
教学重点:沉醉在诗歌中,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冰心奶奶的爱心。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冰心奶奶的照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照片上这个老奶奶是谁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冰心奶奶?(通过交流,使学生对冰心这位著名作家有一个总体的印象。
要突出冰心的文学创作中的“母爱、儿童、自然”这三大主题,突出冰心的仁爱思想。
)2.同学们,冰心奶奶在对我们说什么,在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倾听。
板书课题:别踩了这朵花二、朗读课文,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1.教师配乐朗读。
2.学生自渎,指名读。
3.交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冰心奶奶在这首诗中告诉了我们什么?为什么这朵小花值得我们去爱护?为什么这朵小小的黄花引起冰心奶奶这样的关注?(让学生从诗歌的第二至第四节进行精读,从两方面进行概括:一是这朵小花是一朵蒲公英,它很幸运,很快乐,得到了妈妈和大自然的爱护。
二是这朵小花很勇敢、顽强,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勇敢地面对着一切。
)4.朗读指导。
从诗歌的内在情感上进行指导,要让学生想象富有爱心的冰心奶奶是怎样柔声细语地在和小朋友交谈。
三、精读诗歌,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
1.默读思考:你懂得了冰心奶奶的心思了吗?学生结合有关语句,认识到冰心奶奶是在告诉小朋友要爱护小花,因为它也有自己的生命,它也为春天的美丽景色做出了一份贡献,它和小朋友一样在创造着春天,也在享受着春天。
目录●古诗诵读(一)必背篇1.幼女词2.观游鱼3.五岁咏花4.遗爱寺5.莲石(节选)6.雪7.春歌8.画鸭9.题画10.溪居即事牧童11.花影12.稚子弄冰13.安乐坊牧童14.桑茶坑道中15.闲居初夏午睡初起(其一)16.闲居初夏午睡初起(其二)17.舟过安仁18.舟夜书所见19.田家(二)吟诵篇1.海子池打鱼歌2.咏华山3.山行4.登鹳雀楼5.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选一)6.回乡偶书7.四时田园杂兴8.游子吟9.如梦令10.清平乐•村居(三)三字经●现代诗文篇1、别踩了这朵花2、课本3、放学以后●古诗鉴赏《咏鹅》《静夜思》《咏柳》《春晓》●作者简介李白杜甫白居易●名句赏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诗吟唱●古诗文活动设计●小故事欣赏【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骆宾王七岁咏鹅】(一)必背篇幼女词唐施肩吾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观游鱼唐白居易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五岁咏花唐陈知玄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
唯余一朵在,明日定随风。
遗爱寺唐白居易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莲石(节选)唐白居易青石一两片,白莲三四枝。
寄将东洛去,心与物相随。
雪唐罗隐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春歌南朝乐府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
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
画鸭元揭傒斯春草细还生,春雏养渐成。
茸茸毛色起,应解自呼名。
题画清袁枚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
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溪居即事唐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花影宋苏轼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安乐坊牧童宋杨万里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目录
目录,是指书籍正文前所载的目次,是揭示和报道图书的工具。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冀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目录,欢迎参考!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目录
第一单元
1 古诗词二首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
2 天窗
3 *快乐的足球赛
4 芦叶船
5 女孩乌塔
第二单元
6 我们家的猫
7 小狮子爱尔莎
8 *树上的鞋
9 老人和鸟
10 自然之道
第三单元
11 锁不住的心
12 小溪流的歌
13 *成长
14 差别
15 给予的`故事
第四单元
16 颐和园
17 东北大森林
18 *海市蜃楼
19 水乡行
20 威尼斯的小艇
第五单元
21 向卫星求救
22 妙趣横生的太空生活
23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4 蝴蝶的家
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第六单元
26 别踩了这朵花
27 再寄小读者
28 *只拣儿童多处行
29 肥皂泡
30 大舞台
31 送别冰心
课文原文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亡通:无) 【2017年冀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目录】。
冰心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
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
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大海孕育了她的气质。
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
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这些小说或抒写对封建社会和家庭的不满,或是描写当时社会惨痛生活,或是从人道主义立场表现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的作品着重反映刚从封建思想束缚中争脱出来而又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的彷徨与苦恼,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
1920年开始,由于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她的诗歌风格含蓄、温婉、隽美。
1923年8月赴美威尔斯利女子大学读书,不久因病住疗养院七个月。
这时期代表作有《悟》、《寄小读者》等。
《寄小读者》是记录她旅途和国外见闻的散文,文笔潇洒隽逸,感情真挚细腻,深得广大读者喜爱。
1926年的文学硕士学位后反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平女子文理学院。
时代的变化使她的思想也有变化。
1931年写的小说《分》、1934年的《冬儿姑娘》等作品中都表现出对于“爱的哲学”的深化和突破。
抗战时期,曾用“男士”的笔名在重庆版《星期评论》上发表一组《关于女人》的文章,风格也转向苍劲朴茂。
1946年,与丈夫吴文藻同往日本,应邀在东京大学教课。
1951年秋回国。
解放以来相继出版散文、小说、诗歌集《小桔灯》、《樱花赞》、《再寄小读者》等,这一时期作品的基调仍然是“爱”,文笔雅淡、简练,但“微带着忧愁”的情调消失,而乐观的情绪洋溢其中。
粉碎四人帮后,开始在《儿童时代》发表《三寄小读者》。
1980年创作的小说《空巢》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85岁以后,她的创作又进入一个新的高潮期,写作了大量回忆录、散文、杂文和短篇小说,怀着对祖国炽热的爱讲真话,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代表作有《万般皆上品》、《我请求》等。
《别踩了这朵花》课前小研究
一、我是小小书法家。
fēn fāng chìbǎng liáng shuǎng kuài lâ
()()()()piāo yáng duàn sòng
()()
二、快乐挑错台。
1.我们大家饶着它走。
()
2.去年有一天,秋空明郎。
()
3.你看,它多永敢。
()
4.春风里漂扬着新衣。
()
三、快乐连线。
厚厚的翅膀
春天的芬芳
泥土的气息
金黄的棉衣
四、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1.去年有一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妈妈给它披上_____________,降落伞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天的雪,给它__________,它静静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看,__________________,就在马路边上安家;它不怕_______________,也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读懂了这首诗。
1.这首小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你对“我的心思你们也懂,在春天无边的快乐里,这快乐也有它的一份。
”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也有爱。
“爱无处不在。
”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
我要把我的爱心传播,把它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