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必修一学案:第二单元 习题课 基本初等函数(ⅰ) 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57.50 KB
- 文档页数:11
习题课 基本初等函数(Ⅰ)学习目标 1.能够熟练进行指数、对数的运算(重点).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能应用它们的图象和性质解决相关问题(重、难点).1.三个数60.7,0.76,log 0.76的大小顺序是( )A .0.76<60.7<log 0.76 B .0.76<log 0.76<60.7C .log 0.76<60.7<0.76 D .log 0.76<0.76<60.7解析 由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象可知:60.7>1,0<0.76<1,log 0.76<0,∴log 0.76<0.76<60.7,故选D .答案 D2.已知0<a <1,-1<b <0,则函数y =a x +b 的图象必定不经过(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解析 因为0<a <1,所以函数y =a x 的图象过(0,1),且过第一、二象限,又-1<b <0,所以函数y =a x +b 的图象可认为是由y =a x 的图象向下平移|b |个单位得到的,所以函数y =a x +b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不经过第三象限.答案 C 3.lg 32-lg +lg =________.124385解析 原式=lg 25-lg 2+lg 5=lg 2-2lg 2+lg 5=lg 2+lg 5=(lg 2+lg 5)124332125212121212=lg 10=.1212答案 124.函数f (x )=log 2(-x 2+2x +7)的值域是________.解析 ∵-x 2+2x +7=-(x -1)2+8≤8,∴log 2(-x 2+2x +7)≤log 28=3,故f (x )的值域是(-∞,3].答案 (-∞,3]类型一 指数与对数的运算【例1】 计算:(1)2log 32-log 3+log 38-5log 53;329(2)0.064--+[(-2)3]-+16-0.75+0.01.13(-78)4312解 (1)原式=log 3-3=2-3=-1.22×8329(2)原式=0.43×-1+2-4+24×+0.1=-1+++=.521161811014380规律方法 指数、对数的运算应遵循的原则(1)指数的运算首先注意化简顺序,一般负指数先转化成正指数,根式化为分数指数幂运算;其次若出现分式则要注意分子、分母因式分解以达到约分的目的;(2)对数的运算首先注意公式应用过程中范围的变化,前后要等价,熟练地运用对数的三个运算性质并结合对数恒等式、换底公式是对数计算、化简、证明的常用技巧.【训练1】 计算:(1)-0+0.25×-4;3(-4)3(12)12(-12)(2)log 3+2log 510+log 50.25+71-log 72.4273解 (1)原式=-4-1+×()4=-3.122(2)原式=log 3+log 5(100×0.25)+7÷7log 72=log 33-+log 552+=-+2+=.14721472214类型二 指数、对数型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例2】 (1)求函数y =x 2-2x +2(0≤x ≤3)的值域;(12)(2)已知-3≤x ≤-,求函数f (x )=log 2·log 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log1232x 2x4解 (1)令t =x 2-2x +2,则y =t .又t =x 2-2x +2=(x -1)2+1,0≤x ≤3,∴当x =1时,(12)t min =1;当x =3时,t max =5.故1≤t ≤5,∴5≤y ≤1,故所求函数的值域为.(12)(12)[132,12](2)∵-3≤x ≤-,∴≤log 2x ≤3,log123232∴f (x )=log 2·log 2=(log 2x -1)(log 2x -2)=(log 2x )2-3log 2x +2=2-.x2x4(log2x -32)14当log 2x =3时,f (x )max =2,当log 2x =时,32f (x )min =-.14规律方法 函数值域(最值)的求法(1)直观法:图象在y 轴上的“投影”的范围就是值域的范围.(2)配方法:适合二次函数.(3)反解法:有界量用y 来表示.如y =中,由x 2=≥0可求y 的范围,可得值1-x 21+x 21-y1+y 域.(4)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转化为能求值域的函数,特别注意新变量的范围.(5)单调性:特别适合于指、对数函数的复合函数.【训练2】 (1)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________.3x 21-x lg (3x +1)(2)函数f (x )=Error!的值域为________.解析 (1)由题意可得Error!解得0≤x <1,则f (x )的定义域是[0,1).(2)当x ≥1时,x ≤1=0,当x <1时,0<2x <21=2,log12log12所以f (x )的值域为(-∞,0]∪(0,2)=(-∞,2).答案 (1)[0,1) (2)(-∞,2)类型三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图象问题【例3】 (1)若log a 2<0(a >0,且a ≠1),则函数f (x )=a x +1的图象大致是( )(2)当0<x ≤时,4x <log a 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2A . B . C .(1,)D .(,2)(0,22)(22,1)22解析 (1)由log a 2<0(a >0,且a ≠1),可得0<a <1,函数f(x )=a x +1=a ·a x ,故函数f (x )在R 上是减函数,且经过点(0,a ),故选A .(2)∵0<x ≤时,1<4x ≤2,要使4x <log a x ,由对数函数的性质可得0<a <1,数形结合可知12只需2<log a x ,∴Error!即Error!对0<x ≤时恒成立,12∴Error!解得<a <1,故选B .22答案 (1)A (2)B规律方法 函数图象及应用(1)根据函数解析式特征确定其图象时,一般要从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和函数图象所过的定点,或函数图象的变换等几个方面考虑,若是选择题,还要结合选择题的排除法求解.(2)判断方程根的个数、求参数问题,若不能具体解方程或不等式,则一般转化为判断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图象交点个数问题.【训练3】 (1)函数y =Error!的图象大致是( )(2)已知a >0且a ≠1,函数y =|a x -2|与y =3a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 (1)当x <0时,y =x 2的图象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可排除选项C 和D ;当x ≥0时,y =2x -1的图象是由y =2x 的图象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得到,故排除A ,选B .(2)当a >1时,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函数y =|a x -2|和y =3a 的图象,因为a >1,所以3a >3,故两函数图象只有一个交点.当0<a <1时,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函数y =|a x -2|和y =3a 的图象,若使二者有两个交点,则0<3a <2,即0<a <,23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是.(0,23)答案 (1)B (2)(0,23)类型四 比较大小问题【例4】 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值的大小:(1)1.10.9,log 1.10.9,log 0.70.8;(2)log 53,log 63,log 73.解 (1)∵1.10.9>1.10=1,log 1.10.9<log 1.11=0,0=log 0.71<log 0.70.8<log 0.70.7=1,∴1.10.9>log 0.70.8>log 1.10.9.(2)∵0<log 35<log 36<log 37,∴log 53>log 63>log 73.规律方法 数(式)的大小比较常用的方法及技巧(1)常用方法:作差法(作商法)、单调性法、图象法、中间量法.(2)常用的技巧:①当需要比较大小的两个实数均是指数幂或对数式时,可将其看成某个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或幂函数的函数值,然后利用该函数的单调性比较.②比较多个数的大小时,先利用“0”和“1”作为分界点,即把它们分为“小于0”、“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大于1”三部分,然后再在各部分内利用函数的性质比较大小.【训练4】 (1)已知a =log 20.3,b =20.3,c =0.30.2,则a ,b ,c 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A .a >b >c B .b >a >cC .b >c >aD .c >b >a(2)设a =2,b =3,c =0.3,则( )log13log12(13)A .a <b <cB .a <c <bC .b <c <aD .b <a <c解析 (1)∵a =log 20.3<log 21=0,b =20.3>20=1,0<c =0.30.2<0.30=1,∴b >c >a .故选C .(2)∵a =2<0,b =3<0,3<2<2,c =0.3>0.∴b <a <c .故选D .log13log12log12log12log13(13)答案 (1)C (2)D类型五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综合应用【例5】 已知函数f (x )=lg 在x ∈(-∞,1]上有意义,求实数a 的取值范1+2x +a ·4x3围.解 因为f (x )=lg在x ∈(-∞,1]上有意义,1+2x +a ·4x3所以1+2x +a ·4x >0在(-∞,1]上恒成立.因为4x >0,所以a >-在(-∞,1]上恒成立.[(14)x +(12)x ]令g (x )=-,x ∈(-∞,1].[(14)x +(12)x ]由y =-x 与y =-x 在(-∞,1]上均为增函数,可知g (x )在(-∞,1]上也是增函数,(14)(12)所以g (x )max =g (1)=-=-.(14+12)34因为a >-在(-∞,1]上恒成立,[(14)x +(12)x ]所以a 应大于g (x )的最大值,即a >-.34故所求a 的取值范围为.(-34,+∞)规律方法 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是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基本初等函数,它们经过加、减、乘、除、复合、分段构成我们以后研究的函数,使用时则通过换元、图象变换等分段化归为基本的指数、对数、幂函数来研究.【训练5】 函数f (x )=log a (1-x )+log a (x +3)(0<a <1).(1)求函数f (x )的定义域;(2)若函数f (x )的最小值为-2,求a 的值.解 (1)要使函数有意义,则有Error!解得-3<x <1,∴定义域为(-3,1).(2)函数可化为f (x )=log a [(1-x )(x +3)]=log a (-x 2-2x +3)=log a [-(x +1)2+4].∵-3<x <1,∴0<-(x +1)2+4≤4.∵0<a <1,∴log a [-(x +1)2+4]≥log a 4.由log a 4=-2,得a -2=4,∴a =4-=.12121.函数是高中数学极为重要的内容,函数思想和函数方法贯穿整个高中数学的过程,对本章的考查是以基本函数形式出现的综合题和应用题,一直是常考不衰的热点问题.2.从考查角度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概念的考查以基本概念与基本计算为主;对图象的考查重在考查平移变换、对称变换以及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对幂函数的考查将会从概念、图象、性质等方面来考查.。
数知识:作为实数变量x的函数,有时,尤其是在科学中,术语指数函数更一般性的用于形如的指数函数欧拉数e 的指数函数。
指数函数的一般形式为(a>0且≠1) (x∈R),从上面我们关于幂函数的讨论就可以知道,要想使得x能够取整个实数集合为定义域,则只有使得a>0且a≠1如图所示为a的不同大小影响函数图形的情况。
在函数中可以看到(5)可以看到一个显然的规律,就是当a从0趋向于无穷大的过指数函数线y=1是从递减到递增的一个过渡位置。
(6)函数总是在某一个方向上无限趋向于X轴,并且永不相交。
(7)函数总是通过(0,1)这点,(若,则函数定过点(0,1+b))(8)指数函数无界。
(9)指数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10)当指数函数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一一映射时,指数函数具有反函数。
2公式推导e的定义:()'指数函数======特殊地,当a=e时,()'=(ln x)'=1/x。
方法二:设,两边取对数ln y=xln a两边对x求导:y'/y=ln a,y'=yln a=a^xln a特殊地,当a=e时,y'=(a^x)'=(e^x)'=e^xln e=e^x。
eº=13函数图像指数函数(1)由指数函数y=a^x与直线x=1相交于点(1,a)可知:在y轴右侧,图像从下到上相应的底数由小变大。
(2)由指数函数y=a^x与直线x=-1相交于点(-1,1/a)可知:在y轴左侧,图像从下到上相应的底数由大变小。
(3)指数函数的底数与图像间的关系可概括的记忆为:在y轴右边“底大图高”;在y 轴左边“底大图低”。
(如右图)。
(4)与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
4幂的比较比较大小常用方法:(1)比差(商)法:(2)函数单调性法;(3)中间值法:要比较A与B的大小,先找一个中间值C,再比较A与C、B与C的大小,由不等式的传递性得到A与B之间的大小。
比较两个幂的大小时,除了上述一般方法之外,还应注意:(1)对于底数相同,指数不同的两个幂的大小比较,可以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来判断。
习题课 基本初等函数(Ⅰ)
学习目标 1.能够熟练进行指数、对数的运算(重点).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能应用它们的图象和性质解决相关问题(重、难点).
1.三个数60.7,0.76,log 0.76的大小顺序是( )
A .0.76<60.7<log 0.76
B .0.76<log 0.76<60.7
C .log 0.76<60.7<0.76
D .log 0.76<0.76<60.7
解析 由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象可知:60.7>1,0<0.76<1,log 0.76<0,∴log 0.76<0.76<60.7,故选D .
答案 D
2.已知0<a<1,-1<b<0,则函数y =a x +b 的图象必定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解析 因为0<a<1,所以函数y =a x 的图象过(0,1),且过第一、二象限,又-1<b<0,所以函数y =a x +b 的图象可认为是由y =a x 的图象向下平移|b|个单位得到的,所以函数y =a x +b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不经过第三象限.
答案 C
3.12lg 32-43lg 8+lg 5=________. 解析 原式=12lg 25-43lg 232+lg 512=52lg 2-2lg 2+12lg 5=12lg 2+12lg 5=12
(lg 2+lg 5)=12lg 10=12
.
答案 12
4.函数f(x)=log 2(-x 2+2x +7)的值域是________.
解析 ∵-x 2+2x +7=-(x -1)2+8≤8,
∴log 2(-x 2+2x +7)≤log 28=3,故f(x)的值域是(-∞,3].
答案 (-∞,
3]
类型一 指数与对数的运算
【例1】 计算:
(1)2log 32-log 3329
+log 38-5log 53; (2)0.064-13 -⎝ ⎛⎭
⎪⎪⎫-780+[(-2)3]-43 +16-0.75+0.0112 . 解 (1)原式=log 322×8
329
-3=2-3=-1. (2)原式=0.43×⎝ ⎛⎭⎪⎪⎪⎪⎫-13 -1+2-4+24×⎝ ⎛⎭⎪⎪⎪⎪⎫-34 +0.1=52-1+116+18+110=14380. 规律方法 指数、对数的运算应遵循的原则
(1)指数的运算首先注意化简顺序,一般负指数先转化成正指数,根式化为分数指数幂运算;其次若出现分式则要注意分子、分母因式分解以达到约分的目的;
(2)对数的运算首先注意公式应用过程中范围的变化,前后要等价,熟练地运用对数的三个运算性质并结合对数恒等式、换底公式是对数计算、化简、证明的常用技巧.
【训练1】 计算: (1)3(-4)3-⎝ ⎛⎭⎪⎪⎫120+0.2512 ×⎝ ⎛⎭
⎪⎪⎫-12-4; (2)log 34
273+2log 510+log 50.25+71-log72.
解 (1)原式=-4-1+12
×(2)4=-3. (2)原式=log 3
33
4 3+log 5(100×0.25)+7÷7log72=log 33-14 +log 552+72=-1
4+2+72=214. 类型二 指数、对数型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例2】 (1)求函数y =⎝ ⎛⎭
⎪⎪⎫12x 2-2x +2(0≤x ≤3)的值域; (2)已知-3≤log 12
x ≤-32,求函数f(x)=log 2x 2·log 2x 4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 (1)令t =x 2-2x +2,则y =⎝ ⎛⎭
⎪⎪⎫12t .又t =x 2-2x +2=(x -1)2+1,0≤x ≤3,∴当x =1时,
t min =1;当x =3时,t max =5.故1≤t ≤5, ∴⎝ ⎛⎭⎪⎪⎫125≤y ≤⎝ ⎛⎭⎪⎪⎫121,故所求函数的值域为⎣⎢⎢⎡⎦⎥⎥⎤1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