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四章 天气和气候 单元测试A卷
- 格式:doc
- 大小:456.50 KB
- 文档页数:7
第四章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4.1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气温1、气温:大气的冷暖程度测量方法:温度表单位:摄氏度℃气温状况包括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2、温度测量方法:温度计放在距离地面1.5米的百叶箱内,观测时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水银面平行二、气温的时间变化——气温曲线1、一般规律:午热晨凉(日变化),冬寒夏暑(年变化)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值与最低气温值的差,反映反映一地区七万日变化的剧烈程度最高气温一般在午后两点最低气温一般在日出前后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反映一地区气温年变化的剧烈程度北半球月均温最高在7月夏季最低温在1月冬季(南半球相反)三、气温的空间分布1、等温线:在地图上将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叫等温线等温线图:由等温线组成的图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赤道向南北两极气温逐渐降低3、气温的影响因素:1)纬度位置: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光热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反之。
(基本因素)气温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2)海陆分布:夏季同纬度陆地气温较高,海洋气温较低。
冬季反之3)地形、地势: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4、赤道雪山、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5、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的原因:南半球地形单一,主要为海洋,温度变化小。
4.2 降水和降水分布一、降水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和固态水,如雨、雪、冰雹等单位:毫米mm一地降水量的多少常用多年平均降水量表示二、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量柱状图分类:夏雨型、冬雨型、年雨型、少雨型、湿润型三、降水的空间分布1、等降水量线: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等降水量线图:由等降水量线组成的地图2、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1)纬度位置: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海陆位置: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3)地形、地势: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原因:暖湿气流遇山地阻挡被迫爬升时,最地势增高,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增高,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3、地球雨极——乞拉朋齐因其地处印度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复习要点及经典例题讲解1、天气的特征是多变,气候的特征是稳定2、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越深,降水可能性越大,白色越浅,降水可能性越小3、天气符号:识记课本P58天气符号,特别注意雾、冰雹、雷雨、沙尘暴、霜冻、大雨、中雨、小雨、大雪、中雪、小雪等天气符号4、画有风尾和风旗的一方,即指示风的方向,风尾和风旗均画在风杆的右侧5、空气质量Ⅰ级代表优,Ⅱ级代表良,Ⅲ级代表轻微污染6、气温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7、日平均气温=2点+8点+14点+20点气温之和除以4气温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8、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出现在14时(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9、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是非洲,最寒冷的大洲是南极洲,除南极洲之外寒冷区域最大的大洲是亚洲,世界“雨极”(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最少的地方是南极洲10、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①从纬度位置看: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这是由于各地获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不同造成的,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多,高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少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地区,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
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
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陆地吸热快、放热快、海洋吸热慢、放热慢③从海拔高度看: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较周围低。
海拔每升高一百米,气温下降0.6℃11、一年中,北半球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南半球相反,海洋上最高月气温和最低月气温出现时间比陆地拖后一个月12、根据温度判断半球,温度向北降低是北半球,温度向南降低是南半球,判断依据是由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降低13、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15、降水包括雨、雪、冰雹;雾和霜不属于降水16、测量降水量的仪器叫做雨量器17、世界年降水分布规律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降水从赤道向两季逐渐递减②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天气与气候1.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是指一个地方内的大气状况,具有性,人们经常用、、等来描述某个地方的天气状况。
2.是由地图和气候卫星拍摄的图像叠加而成的,它可以的反映云层的厚薄、云雨区域的范围等信息。
3.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绿色表示;蓝色表示。
4.空气质量的优劣,一般用来表示。
污染指数小,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污染指数大,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
5.空气污染指数0–50,空气质量状况为;空气污染指数51–100,空气质量状况为;空气污染指数101–200,空气质量状况为;空气污染指数201–300,空气质量状况为;空气污染指数300以上,空气质量状况为。
6.我们把大气的冷热程度称之为,一般用表示,读作。
测量气温的工具叫。
通常,气温观测一天要进行次,一般在北京时间时、时、时、时。
7.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
8.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
北半球的气温,大陆上月最高,月最低;海洋上月最高,月最低(南半球相反)。
一年内的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称作气温。
9.等温线是在地图上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
绘有等温线的地图叫做。
①等温线呈状态,且中心气温高,表示这里是中心;②等温线呈状态,且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中心;③等温线稀疏的区域,气温差别;④等温线密集的区域,气温差别;⑤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⑥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影响,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影响。
10.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南半球的等温线数值向增大,北半球的等温线数值向增大;同一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11.大气中降落到地表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
测量降水量多用和每天时和时测量,单位是。
降水的季节变化用各月表示。
世界的气候第1课时气候的地区差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设计说明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设计教学要从学生熟悉的地理知识入手,通过回顾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帮助学生形成气候的概念,通过学生对本地气候特征的认识,加强学生对气候特征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学习目标1.了解气候的要素和特征,通过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特征。
2.运用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
重点难点重点: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
难点: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特征,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教学模块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多媒体出示图片。
我们这里终年寒冷,是一片冰雪世界图片能够有效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探索我们这里炎热干燥,一年中很难见到降雨我们这里终年炎热,几乎每天都下雨我们这里光照充足,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教师:以上图片是世界不同气候的景观图片。
你家乡的气候是怎样的?你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的气候。
新知,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84页的内容,归纳气候的两大要素和特征。
学生:阅读教材,得出结论。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教师:教材第84页活动。
多媒体展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其气候特征。
(以地中海气候为例,学习描述气候特征的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并交流如何分析一地的气候特征。
(1)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需要从气温和降设计合作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意识。
水两个方面来描述。
(2)上图展示的是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需要观察、分析气温和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即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差异。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1、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阴、晴、冷、热等的变化。
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
2、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在卫星云图上,白色通常表示云雨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
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
4、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
5、气候的基本要素:气温、降水。
6、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1月,最冷月出现在7月。
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
7、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①从低纬度(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气温逐渐降低。
②同纬度范围内,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
③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8、非洲是最炎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寒冷区域最大的洲是亚洲。
9、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①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并形成降水。
10、降水的三种主要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
地形雨: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锋面雨: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产生的降水。
11、世界降水分布规律: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中纬度地区的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③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12、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①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②夏威夷群岛卡维金尼山的东北山麓13、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1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的分布、地形地势、纬度位置、人类的活动。
15、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
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高度变小,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
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小。
16、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周期是一天(24小时),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4) 迎风坡多雨,原因:暖湿润流被迫抬升时,气温降低,饱和空气,易形成降雨;背1、天气 (weather)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
风坡少雨,因为空气沿山坡下沉,气温升高,水气蒸发,不容易形成降雨。
(★)7、最炎热的大陆是非洲;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洲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
俄罗斯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是气候 (climate)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稳定性。
亚寒带针叶林。
8、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一天中的气温变化。
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最大,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
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较大。
天气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9、地球自转的同时不停的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无论自转还是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由于地球公转产生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的现象),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
▲2、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2 点( 14 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10、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
11、划分五带的依据是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一天中最低气温。
热带始终高温,有太阳直射现象;温带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四季变化明显,没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寒带低温,有极昼极夜现象。
☆☆12、 6月22日夏至日太阳直射北纬 23.5° (北回归线 ),越往北昼越长;3、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二是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下雨,降水概率为12 月 22 日冬至日太阳直射南纬 23.5° (南回归线 ),越往北昼越短;0,表示肯定无雨。
降水有四种形式:即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
▲3月21日9月 23日春分、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
第四章第一节天气1.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
描述:阴晴、风雨、冷热。
特点:多变的2.卫星云图:地图和气象卫星拍摄的图像叠加而成的,可以真实地反映云层的厚薄、云雨区域的范围。
白色表示云区,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3.天气符号:冰雹、雾、霜冻、浮尘、扬沙、沙尘暴等。
4.风向:风吹来的方向风向的判断:在没有尾羽的一端画十字箭头。
右图的风向是西北风风力的判断:一个尾羽=2级。
右图的风力是4级风。
5.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的优劣,用空气污染指数来表示。
污染指数小,对健康有利。
空气质量级别共五级,一级最好,五级最差。
(见课本P61)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人为因素: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等。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1.气温:大气的冷热程度,用℃来表示。
2.气温的测量(步骤见同步P46)工具:百叶箱、温度计观测4次:2时、8时、14时、20时。
3.气温的变化气温日变化:气温最高(14时或午后2时),气温最低(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气温年变化:北半球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陆地(1月最高、7月最低)海洋(2月最高,8月最低)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4.气温的差异世界气温差别可以用等温线图来表示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且中心气温高,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为低温中心。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等高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
5.世界气温分布特点a.等温线大致延纬线方向延伸,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b.同纬度陆地和海洋气温不一样。
c.受海陆分布影响,北半球等温线比较曲折,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和差异1.降水:水汽在适宜的条件下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并以雨、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统称为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特点:降水既有季节变化,也有空间差异。
2.降水的测量工具:雨量器、量杯3.降水的季节变化(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全年多雨:赤道附近,全年降水都很多(每月都大于100毫米)夏季多雨: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夏季少雨:夏季少雨,冬季多雨全年少雨:全年降水都很少,主要位于内陆和极地地区常年湿润:各月降水相差不大,雨量适中(每月50毫米左右)4.降水的空间分布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四多四少)a.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极地地区降水少。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知识点解析1.热带的气候类型(1)名称热带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2)气候资料图(3)气候特征及分布地区热带雨林气候面积最广的是南美洲;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面积最广的是非洲;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洲。
【例1】热带沙漠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区在()。
A.亚洲 B.欧洲C.非洲D.大洋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主要的气候类型在世界上的分布。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内陆地区和大陆西岸地区。
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在非洲面积最大。
答案:C2.亚热带的气候类型在地球的五带中,温度的较低纬度部分,既不像热带那样炎热,也没有温带其他部分那样有漫长的冬季,非常适宜人类生存,被单独划分出来,称为亚热带。
(1)名称亚热带的大陆东、西两岸,气候迥然不同。
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2)气候资料图(3)气候特征及分布地区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各月气温均在0 ℃以上;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多雨,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
释疑点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以外,各大洲都有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只是因为在地中海沿岸最典型、最广泛,我们称之为地中海气候。
【例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
(2)该气候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学会分析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是做这部分题的关键。
从气温曲线最冷、最热月来看,应该属于亚热带;从降水来看冬季多,夏季少,应为地中海气候。
答案:(1)地中海(2)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3)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3.温带的气候类型(1)名称温带的气候类型包括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北温带。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天气和气候单元测试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读下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 . 图中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正确的是
A.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B.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C.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D.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2 . 据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甲气流比乙气流干燥
B. 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分布没有差异
C. A、B两地气温相差约16℃
D. B地比A 地气温低,原因是降水多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
人吸入过多的 PM2.5 可引起多种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PM2.5 为每立方米 10 微克.
我国华北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 PM2.5 监测浓度
为降低大气 PM2.5 含量可言采取的积极举措是()
A.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标准B.积极发展煤炭无烟化技术C.减少新能源的利用D.降低植被覆盖率
4 . 2008年8月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开幕,读图说出这个季节北京的天气特点是()
A.高温少雨B.寒冷干燥
C.低温多雨D.高温多雨
5 . 2012年1月10日,聊城电视台天气预报:“聊城明天天气多云转晴,北风转南风3—4级,湖面4—5级。
最低气温:-6℃左右”。
11日这天学生们上学最适合的衣着是
A.衬衫B.体恤衫C.羽绒服D.短袖衫
6 . 下列有关世界气温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纬度地区都相同B.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C.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D.同纬度的高原比其他平原气温高
7 . 下列语句属于描述气候的是()
A.昆明四季如春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晴空万里,天上没有一丝云彩D.天阴沉沉的,雷声一阵接着一阵
8 .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M地为北半球冬季B.此时M地为北半球夏季
C.图中M地为温带季风气候D.图中M地一定位于北美洲读“某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9 . 根据图中信息能确定该地位于()
A.南半球B.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
10 . 该地气温最高月是()
A.1月B.2月C.7月D.8月
11 . 该地年降水量变化特点为()
A.夏季少雨B.冬季少雨C.全年少雨D.全年降水均匀
12 . 下列哪句是反映天气的()
A.长冬无夏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东边日出西边雨D.昆明四季如春
13 .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这句谚语反映的是地理与_____的关系。
A.风土人情B.工业生产C.农业生产D.日常生活
14 . 下列各图气候类型符合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B.C.D.
A.
15 . “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
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密切相关
A.农业生产B.人们生活C.交通D.旅游
16 . 我国在每天的天气预报中,也对大气进行环境监测,每天发布空气质量预报,主要评价的标准是()A.空气的含氧量B.空气的含沙量C.污染指数D.空气的能见度AQI即空气污染指数,数值越大表示污染越严重。
下表为“2018年10月27日宁德市四县市的AQI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 该日四县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A.霞浦县B.福鼎市C.古田县D.周宁县
18 .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下列行为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鼓励购买使用私家车
B.露天焚烧垃圾
C.普及城市公共自行车
D.未经处理排放工业废气
19 .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昼夜温差较大的地方是下列的()
A.热带沙漠B.热带海洋C.温带大陆D.温带海洋
20 . 降水最主要的形式是()
A.雾B.降雪
C
.冰雹
D.降雨
二、填空题
21 . 在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
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状况是。
22 . 写出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
23 . 将下列气候类型与其特征正确组合。
a.热带雨林气候
A.全年炎热少雨
b.热带季风气候
B.全年高温多雨
c.温带大陆性气候
C.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d.温带海洋气候
D.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
少
e.热带沙漠气候 E.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湿润
四、解答题
2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每年夏季,高温总会以各种姿态刷屏,2017年是以“火炉城市”话题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2018年则是以国外避暑胜地北欧,以及国内避暑胜地东北多地突破高温记录蔓延开来。
8月更有报道称,北极圈内出现罕见高温,甚至高达32℃,致使冰川迅速融化。
材料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图1)和三个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
(1)北欧成为国外避暑胜地,东北成为国内避暑胜地,其共同原因是_______。
(2)图1中甲、乙、丙三地都是气温明显异常增加的区域,三地都位于_______(南、北)半球的_______(五带)。
(3)图2中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与图1中甲、乙、丙三地相对应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4)材料中描述到“8月更有报道称,北极圈内出现罕见高温,甚至高达32℃,致使冰川迅速融化”,从全球气候背景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为缓解该原因导致的问题继续恶化,你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至少1点)。
(5)从全球范围看,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纬线)附近,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
25 .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和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中等温线的变化可推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能答出一点得满分,多答不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地的气温在____________ ℃以上,B点的气温在_______℃以下。
(3)图中B地的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低10 ℃以上,这主要是因为该地海拔高, 联系一下世界地形图,该地主要地形区为___________。
(4)图中C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月,D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____月。
26 .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主要理是。
降水较少的是,主要理由是。
(2)C、D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主要理由是。
(3)A、B、C、D四地,降水最多的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