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师部旧址参观感想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参观129师纪念馆的观后感
在我参观129师纪念馆之后,内心深深地被震撼了。
那一段段悲壮的历史,仿佛就在眼前,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和热血的激情。
129师,这个英勇的部队,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了民族的大义,为了家国的未来,他们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抗战的洪流中。
在纪念馆中,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坚定的目光,听到了他们豪迈的口号,感受到了他们钢铁般的意志。
在展馆中,我见到了许多熟悉的名字,他们是民族的英雄,是国家的骄傲。
看着他们的事迹,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坚韧不拔的身影,听到了他们激昂的战斗歌声。
他们的英勇事迹,让我深深地感到敬仰和自豪。
在参观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129师的历史和英雄事迹,也深入地理解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
那种团结一致、顽强拼搏的精神,是我们在今天这个和平年代仍然需要学习和传承的。
我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观129师纪念馆,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和坚韧。
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我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我们的国家一定能够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民族一定能够傲然屹
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二九师参观心得感悟近日,本人有幸参加了一二九师的参观活动,通过参观,我对这支英勇的部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领悟到了一些东西。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了一二九师这支部队的光辉历程。
一二九师是我军的一支优秀部队,它的创建历程可谓不平凡。
从最初的五个团创建,到最后成为由师直接领导的军队,这其中经历了多少的艰辛和牺牲。
一二九师在解放战争中,曾经在青藏高原上浴血奋战,为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新时代,一二九师又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反恐维稳、国际维和等多个领域。
可以说,一二九师勇往直前,英勇不屈,是我军的一面旗帜。
其次,我在参观中还深深感受到了一二九师的军民关系。
在参观一二九师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当地居民都非常亲切地跟我们打招呼、交流。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二九师这支部队在当地民众心中的地位。
我想,这与一二九师长期以来积极与民互动,强化军民融合的做法密不可分。
一二九师的官兵在执行各项任务时,不仅会积极与当地民众沟通协调,还会在一些特殊时刻主动为当地民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这种亲民的作风,让一二九师在当地拥有了广泛的支持和信任。
最后,参观一二九师还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军人的职责和担当。
一二九师的官兵们在训练中时刻保持着对任务的高度警惕,他们深知自身的使命,时刻准备着保家卫国的重任。
在参观中,我还看到了一些士兵在千里迢迢的军营里默默地坚守岗位,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共度的节日,为了守卫国家的安全而默默奉献。
这种担当精神,让我十分敬佩。
总之,参观一二九师,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军人的光荣和伟大。
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一二九师的官兵们将继续发扬军人的优良传统,为我国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八路军129师纪念馆观后感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一篇作文,希望能符合您的需求:在一个阳光不算特别耀眼的日子里,我走进了八路军129 师纪念馆。
说实话,在去之前,我心里并没有太多的波澜,只当是一次普通的参观。
可当我真正踏入那扇大门,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一进纪念馆,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把我紧紧包围。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陈旧却依然挺拔的建筑,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墙上挂着的一幅幅黑白照片,里面的人物眼神坚定,透露出一种无畏的勇气。
我缓缓地走着,仔细地看着每一个展示的物品。
有一把破旧的步枪,枪身上的锈迹仿佛在讲述着它经历过的无数次战斗。
还有一双磨破了底的草鞋,想象一下战士们穿着这样的鞋走过了多少崎岖的山路,我的心里就一阵发酸。
在一个角落里,展示着一封战士的家书。
信纸已经泛黄,字迹也有些模糊,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忠诚,让我的眼眶瞬间湿润了。
那时候的他们,明知道前方是枪林弹雨,却依然义无反顾。
我看到了一块满是弹孔的军旗,那些密密麻麻的弹孔,像是在诉说着一场场激烈而残酷的战斗。
看着它,我仿佛能听到枪炮声、喊杀声,能看到战士们冲锋陷阵的身影。
继续往前走,有一个模拟的战场场景。
逼真的战壕、沙袋,还有倒在地上的“伤员”,让我一下子就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我仿佛看到了战士们在战壕里紧张地准备着战斗,他们的脸上满是尘土和汗水,但眼神中却燃烧着战斗的火焰。
在纪念馆的一个展厅里,展示着当年老百姓支援八路军的场景。
有老百姓推着小车给战士们送粮食,有妇女们在为战士们缝补衣服。
这些画面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军民鱼水情。
我还记得有一个展柜里,摆放着一些八路军战士用过的生活用品,一个破旧的水壶,一个缺了口的碗。
这些普普通通的东西,在那一刻却显得如此珍贵。
当我走到一个巨大的烈士名录墙前,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让我震惊。
他们中的很多人,牺牲的时候还那么年轻,甚至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这个世界。
可他们却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一二九师纪念馆观后感在一个阳光正好的日子里,我走进了一二九师纪念馆。
这一遭参观,就像是翻开了一本厚重而鲜活的历史书,那些过往的岁月,那些英勇的身影,仿佛都从书页中跃然而出,在我眼前生动地演绎着。
刚踏入纪念馆的大门,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扑面而来。
但我知道,在这看似凝重的表象之下,藏着无数激情燃烧、热血沸腾的故事。
纪念馆里陈列着的那些老物件,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有战士们用过的破旧的枪支,那枪身上的每一道划痕,都像是在诉说着一场激烈的战斗;有已经泛黄的书信,字迹或许已经模糊,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坚定信念,却依然清晰可感;还有打着补丁的军装,补丁层层叠叠,见证着艰苦岁月里战士们的坚韧与不屈。
我在一个展柜前驻足良久,那里面摆放着一双草鞋。
这双草鞋看起来极其简陋,粗糙的草绳编织在一起,鞋底几乎被磨穿。
我不禁想象,穿着这样一双鞋的战士,是如何翻山越岭,走过漫长的征途。
或许他们的脚底磨出了血泡,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但他们的步伐却从未停歇。
因为他们心中有信念,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有要守护的家园和亲人。
继续往前走,一幅巨大的壁画吸引了我的目光。
画面上,战士们冲锋陷阵,硝烟弥漫,喊杀声仿佛就在耳边。
他们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的畏惧,只有勇往直前的决心。
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勇杀敌的身影,感受到了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舍生忘死的精神。
在一个角落里,展示着一些当年的战地照片。
照片中的战士们,有的还只是十几岁的孩子,脸上却写满了坚毅。
他们或许也会想家,或许也会害怕,但在国家危难面前,他们选择了挺身而出,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沉重的责任。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模拟的战场场景前。
逼真的战壕、沙袋,还有那“轰隆隆”的炮声,让我仿佛置身于当年的战斗之中。
我能想象到战士们在战壕里紧张地等待着冲锋的命令,心跳声和呼吸声交织在一起。
当冲锋号响起,他们毫不犹豫地跃出战壕,向着敌人冲去,那是怎样的一种英勇无畏啊!参观的过程中,我还看到了许多关于老百姓支援前线的展品。
参观八路军129师旧址观后感前言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有幸参观了八路军129师旧址,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经历。
在这个旧址中,我亲身感受到了八路军英勇抗日的历史,也对中国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以下是我对参观八路军129师旧址的观后感。
纪念碑前的沉思当我走进纪念碑前的广场时,我不禁被那巍峨的纪念碑吸引住了眼球。
纪念碑上镌刻着“纪念八路军129师英勇抗敌”的字样,让我不禁想象着当年英勇抗战的场景。
站在这里,我陷入了沉思,想象着八路军战士们浴血沙场的壮丽场景,心中充满了对先烈们的崇敬之情。
抗战博物馆的见证进入八路军129师旧址内的抗战博物馆,我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
展馆内陈设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实物,使我对八路军的抗战历史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展览中展示的八路军的战斗画面、指挥所的模型以及复原的战壕,让我仿佛亲身经历了那段惨烈却又壮丽的历史。
我能深切感受到当时八路军将士们勇敢的战斗精神和顽强的毅力。
英雄事迹的感悟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129师是八路军中最早成立的师级单位之一,曾多次在战场上展示出强大的作战能力。
特别是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129师依然能够发挥出其精锐战斗力,给日军以强烈的打击。
这些英勇事迹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八路军的不屈精神和顽强意志。
领导者的智慧参观了八路军129师旧址,我对八路军指战员的智勇才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展览中介绍了八路军的领导者们的智慧和决策力,他们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能够灵活运用战术,取得了一次次的胜利。
这些领导者们的智慧成就了八路军的辉煌,也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英烈情怀的感悟在参观八路军129师旧址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那个年代的革命烈士们的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
他们不畏艰险,为了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抗日,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们的坚定信仰和无私奉献,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更加热爱祖国。
重温历史的意义通过参观八路军129师旧址,我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重要性和价值。
参观129师观后感工作参观129师观后感作为一名写作专家,我有幸参观了129师观,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在这次参观中,我深刻感受到了129师的历史底蕴和英勇精神,也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和壮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被129师的历史所震撼。
129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于1948年,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等重大战役。
在这些战役中,129师始终表现出坚定的意志和英勇的战斗精神,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观中,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物,这些都是129师丰富历史故事的见证。
其次,我对129师官兵的英勇精神深感敬佩。
在参观过程中,我听到了许多关于129师官兵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英勇事迹。
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
这种英勇精神不仅仅是在战场上展现出来的,更是在平时的训练和工作中体现出来的。
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军人的职责和使命,为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最后,我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和壮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29师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支重要力量,见证了中国军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
通过参观129师,我看到了中国军队在装备、训练、组织等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
这不仅是对129师官兵辛勤努力的肯定,也是对中国军队整体实力提升的见证。
参观129师后,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作为一支强大而充满荣誉感的军队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
他们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守着保家卫国、保卫和平稳定的使命。
我相信,在党中央和习主席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定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观129师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和精神。
我将继续关注和支持中国军队的发展,为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观后感
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一座集纪念、教育、研究和宣传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念馆展示了八路军一二九师的发展历程、战斗历史和英雄事迹。
通过丰富多样的展品和场景再现,纪念馆生动展示了八路军一二九师在抗日战争中的光辉历程。
踏进纪念馆的大门,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战火和硝烟的岁月。
展厅内整齐陈列着丰富的历史文物、照片和实物,让我切身感受到了当年八路军英勇抗战的场景和氛围。
在参观过程中,我特别被一尊雕像所吸引。
这是一尊八路军战士们举枪遥望的雕像,他们神情坚毅、目光坚定。
这些英勇的战士们用自己的行动传递出对抗日救国的决心和信念,他们的英雄事迹让我深感钦佩。
还有一件展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是一把破旧的铁镐。
据解说员介绍,这把铁镐曾是抗战时期军民开荒用过的工具。
看着这把残破的铁镐,我不禁想起先辈们在抗日战争中的血与火、抵抗饥饿、挥洒汗水,拼力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一幕幕画面。
通过学习和传承八路军一二九师的历史,我们要牢记先辈们的崇高精神,勇往直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让我们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立足本职,砥砺
奋进,为祖国建设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
参观129师心得体会(优秀2篇)参观129师心得体会篇4参观129师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参观129师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它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伟大精神和无私奉献。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伟大精神和无私奉献。
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这种精神让我非常感动和敬佩。
此外,在参观中,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的重要性。
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灵魂,它记录了人类的发展历程和伟大的成就。
通过参观129师,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过程,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程和成就。
最后,在参观中,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我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需要不断地努力和进步。
总之,参观129师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它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伟大精神和无私奉献,也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历史的重要性。
我相信,通过这次参观,我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129师心得体会篇5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参观129师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并且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也有很大的启示。
在参观129师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民军队为人民、为国家、为民族的奉献和牺牲。
首先,参观129师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艰辛。
129师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重要的武装力量,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当时的战争条件非常艰苦,人民军队在战场上不断地被击退,但他们依然坚持不懈地抗争,最终赢得了胜利。
其次,参观129师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革命军人的伟大。
在129师的历史中,有很多革命军人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和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们的英勇事迹让我非常感动,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革命军人的伟大。
一二九军师纪念馆读后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我跟随父母来到了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遗址游览。
抗日战争时期,涉县是边区根据地的腹心地、首府县,地处华北抗战前哨,为华北抗战战略要地,八路军129师在刘伯承、邓小平等师首长率领下,临危受命、东渡黄河、挺进太行,运筹涉县赤岸村,浴血千里太行山,打响了抗日战争中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和解放战争中上党、平汉等著名战斗、战役,曾有一百一十多个党、政、军、财、文等机关单位在涉县驻扎长达五年之久。
我们把车停在门口步行往里走,走了没多远,就看到了一个庭院,上面写着“司令部伙房”,我们走了进去,里面有三件屋子,在大门口有一个我从来没见过的东西“石磨”,听妈妈说这个是用来磨豆浆,磨米等用途,我急忙拍下来几张照片,觉得很有纪念意义。
继续往前走,我看到了刘伯承元帅的卧室,我们最敬重的元帅,我是都是那么的简洁——一张床(应该是炕),一个脸盆架,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地图,一盏油灯。
再往前走是一座山,山上有很多革命英雄的石像,在山的最顶端,我看到了一张亲切和蔼的面孔——邓爷爷。
最后,我们到了陈列馆,里面有很都八路军曾经用过的东西,还有,我看到了八路军缴获日军的东西,我觉得心中升起了一股自豪感!
这一次游览,让我仿佛时光穿梭,让和八路军叔叔一起作战,体验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
129师部旧址参观感想李庆丰鹿泉市上庄小学5月初的邯郸杨柳吐绿、鲜花绽放、春光明媚、生机盎然。
5月7日,鹿泉市上庄镇教委党总支带领40余名党员到邯郸涉县129师部旧址参观,在这里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先辈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在这里我们缅怀了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在这里我们切身体会了129师将士艰苦奋斗、英勇抗击日寇的伟大的英雄主义精神。
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位于邯郸市西100多公里的涉县赤岸村,由129师师部、陈列馆、将军岭三部分组成,占地500余亩。
师部旧址由三座相邻的农家四合院组成,依势而建错落有致。
129师司令部会议室、刘伯承师长办公室、邓小平政委办公室以及警卫员宿舍、伙房等都在这里。
司令部办公的院落,北屋正房为会议室,西屋为刘伯承的办公室,东屋为警卫室,南屋为办公室。
院子里,由刘伯承、邓小平两位首长亲自栽下的丁香和紫荆树,根壮叶茂,花香宜人。
从司令部旧址向北走,在将军岭脚下建成了占地13000平方米的陈列馆。
陈列馆内陈列的大多是129师将士浴血太行的实物和文字图片资料,真实再现了129师在太行山区抗战的辉煌历史。
将军岭上安放着刘伯承、徐向前、黄镇、王新亭、李达、袁子钦、和文正等129师将帅的骨灰。
1990年10月,邓小平亲笔题写了岭名。
这里是除北京八宝山外安葬共和共元帅、将军最多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为凭吊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抗日战争时期。
八路军129师在刘伯承、邓小平等首长率领下,9000多将士临危受命,东渡黄河,挺进太行,运筹涉县赤岸村,浴血千里太行,打响了抗日战争中的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和解放战争中的上党、平汉等著名战斗和战役,曾有110多个党、政、军、财、文等机关单位长期驻扎在涉县。
在抗战中艰难地创建了全国面积最大、最巩固的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形成赫赫有名的“刘邓大军”。
从涉县这块红色土地上走出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共和国元帅刘伯承、徐向前及3位大将、18位上将、48位中将和295名少将。
129师部旧址参观感想
李庆丰
鹿泉市上庄小学
5月初的邯郸杨柳吐绿、鲜花绽放、春光明媚、生机盎然。
5月7日,鹿泉市上庄镇教委党总支带领40余名党员到邯郸涉县129师部旧址参观,在这里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先辈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在这里我们缅怀了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在这里我们切身体会了129师将士艰苦奋斗、英勇抗击日寇的伟大的英雄主义精神。
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位于邯郸市西100多公里的涉县赤岸村,由129师师部、陈列馆、将军岭三部分组成,占地500余亩。
师部旧址由三座相邻的农家四合院组成,依势而建错落有致。
129师司令部会议室、刘伯承师长办公室、邓小平政委办公室以及警卫员宿舍、伙房等都在这里。
司令部办公的院落,北屋正房为会议室,西屋为刘伯承的办公室,东屋为警卫室,南屋为办公室。
院子里,由刘伯承、邓小平两位首长亲自栽下的丁香和紫荆树,根壮叶茂,花香宜人。
从司令部旧址向北走,在将军岭脚下建成了占地13000平方米的陈列馆。
陈列馆内陈列的大多是129师将士浴血太行的实物和文字图片资料,真实再现了129师在太行山区抗战的辉煌历史。
将军岭上安放着刘伯承、徐向前、黄镇、王新亭、李达、袁子钦、和文正等129师将帅的骨灰。
1990年10月,邓小平亲笔题写了岭名。
这里是除北京八宝山外安葬共和共元帅、将军最多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为凭吊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抗日战争时期。
八路军129师在刘伯承、邓小平等首长率领下,9000多将士临危受命,东渡黄河,挺进太行,运筹涉县赤岸村,浴血千里太行,打响了抗日战争中的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和解放战
争中的上党、平汉等著名战斗和战役,曾有110多个党、政、军、财、文等机关单位长期驻扎在涉县。
在抗战中艰难地创建了全国面积最大、最巩固的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形成赫赫有名的“刘邓大军”。
从涉县这块红色土地上走出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共和国元帅刘伯承、徐向前及3位大将、18位上将、48位中将和295名少将。
建国后,先后有近百名129师老领导担任党和国家重要职务,成为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中坚力量,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纪元,这块红色热土因此被誉为“中国第二代领导的摇篮”!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岁月冲淡了人们对艰苦抗战的记忆,但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与天地共存,和日月同辉,他们高大的形象如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全国人民心中。
通过参观我们全体党员都受到了深刻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提高了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
大家纷纷表示,在和平幸福的今天一定要牢记党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爱岗敬业、辛勤工作,为实现上庄镇教育事业的腾飞而努力奋斗!
李庆丰
鹿泉市上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