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中国第二大通信网
- 格式:pdf
- 大小:121.02 KB
- 文档页数:1
对中国联通的了解和看法如下:背景介绍:中国联通是中国电信业三大运营商之一,拥有多年的运营经验和庞大的用户基础。
作为一家综合性的通信服务提供商,中国联通提供包括电话、短信、宽带、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多种通信服务。
优势分析:1. 优质的网络体验:中国联通拥有完善的通信网络,包括光纤、卫星、移动网络等各种网络资源,能够为用户提供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连接服务。
此外,中国联通还不断加大网络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不断提升网络质量和覆盖范围,以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网络需求。
2. 多元化的服务:中国联通提供多种通信服务,包括宽带、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此外,中国联通还积极探索新的业务领域,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不断拓展业务范围。
3. 强大的技术实力:中国联通拥有一支技术实力强大的研发团队,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中国联通还积极与合作伙伴开展合作,共同推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4. 庞大的用户基础:中国联通拥有多年的运营经验和庞大的用户基础,拥有广泛的用户群体和市场份额。
这为联通提供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行业前景: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通信行业将更加注重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绿色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将迎来更加智能化、便捷化、个性化的通信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联通作为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个人看法:我认为中国联通是一家值得信赖的通信服务提供商。
它不仅提供了优质的网络体验和服务,还积极探索新的业务领域,不断拓展业务范围。
同时,中国联通还注重技术研发和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未来,我期待中国联通能够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和进步,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化、便捷化、个性化的通信服务。
中国四大骨干网六大运营商八大节点除了CHINANET外,中国还有CERNET,CSTNET,CHINAGBN 网网络,合起来称为中国四大骨干网。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又称邮电部互联网、中国公用Internet网,是邮电部经营管理的基于Internet网络技术的电子信息网,1995年初与国际互联网连通,并于5月向社会提供服务。
CHINANET由骨干网、接入网组成,骨干网是其主要信息通路,由直辖市和各省会城市的网络节点构成;接入网是各省(区)建设的网络接点形成的网络。
CHINANET的灵活接入方式和遍布全国各城市的接入点,可以方便地接入国际Internet, 享用Internet上的丰富信息资源和各种服务,并可为国内的计算机互联,为国内的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方便的网络环境。
☆中国教育与科研网(CERNET)1994年启动,1995年底完成首期工程,包括北京(网络中心)、上海、南京、广州、武汉、西安、成都和沈阳等高等学校集中的大城市。
有连接美国的国际专线。
全国主干网(共11条64Kbps DDN专线)于1995年10月开通。
二期工程完成后,全国主干网和国际联网的逐步升级,主干网达到2Kbps以上,国际联网达到8Kbps以上。
☆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由中国科学院主持,联合清华、北大共同建设。
1994年4月开通了与Internet的专线连接。
1994年5月21日完成了我国最高域名CN主服务器的设置,实现了与Internet的TCP/IP连接。
1995年底基本完成“百所联网”工程。
至1997年底,已连接100多个以太网、3000多台计算机、1万多名用户,成为中国地域广、用量大、性能好、通信量大、服务设施齐全的全国性科研教育网络。
☆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即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由原电子工业部管理,面向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数据通信和信息服务。
金桥网年底与Internet连通,已开通24个城市,发展了1000多个本地和远程仿真终端,提供全面的Internet服务。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区别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是中国三大主要的电信运营商,它们在市场份额、业务覆盖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它们的区别进行详细阐述。
一、市场份额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拥有最多的用户和最广泛的市场覆盖。
截至2021年底,中国移动移动通信用户达到9.94亿户,市场占有率超过70%。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分别为14.6%和15.1%。
二、网络技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网络技术上存在一些差异。
中国移动采用了全球领先的TD-LTE和FDD-LTE技术,提供了较高的网络速度和稳定性。
中国电信则采用了CDMA2000和TD-SCDMA技术,网络覆盖相对较弱但在一些偏远地区仍具有优势。
中国联通则是采用了WCDMA和TD-SCDMA技术,网络速度和稳定性相对较差。
三、业务套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提供各种不同的业务套餐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中国移动主要提供话音通信、短信和上网服务,同时还有各种流量套餐和手机销售活动。
中国电信在固话和宽带领域有较强的竞争力,在手机市场上较为劣势。
中国联通则主要专注于4G和5G网络的发展,提供较多的上网套餐和手机销售活动。
四、服务质量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服务质量上有所差异。
中国移动在网络覆盖和信号稳定性上表现较好,但在部分高峰时段可能会出现拥堵现象。
中国电信在固话和宽带服务方面较为出色,但在移动网络质量上相对较差。
中国联通相对来说在服务质量上存在一些欠缺,用户对其网络速度和稳定性有所不满。
五、品牌形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品牌形象上存在差异。
中国移动作为中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具有较高的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
中国电信在宽带和固话领域拥有较好的品牌形象,被认为是较为稳定和可靠的运营商。
中国联通在品牌形象上相对较弱,需要进一步提升市场认知度和用户好感度。
综上所述,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市场份额、网络技术、业务套餐、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
第1章: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史▫世界移动通信的发展•第一阶段(从二十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初)•第二阶段(从40年代中至60年代末)•第三阶段(70年代至80年代)•第四阶段(920年代至今)▫中国移动通信的发展•第一代•第二代•第2.5代•第三代世界移动通信的发展第一阶段:从二十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运用在专用系统和军事通信▫使用频段主要是短波段▫人工交换和人工切换频率▫移动通信设备采用电子管,又大又笨重,效果很差第二阶段:40年代中至60年代末▫开始运用于民用系统▫主要使用VHF(甚高频)频段的150MHZ,到了后期发展到400MHZ频段▫从人工交换到专用自动交换系统▫移动通信设备小型化第三阶段:70年代至80年代▫开始运用于个人领域▫使用频段为800/900MHZ▫集成交换系统▫移动设备小型化,系统大容量化,信息传输实时化▫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时代▫美国Bell实验室推出的蜂窝系统概念▫典型系统•美国的AMPS•英国的TACS系统•北欧的NMT系统•日本的NAMTS系统蜂窝系统蜂窝系统也叫“小区制”系统。
是将所有要覆盖的地区划分为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的半径可视用户的分布密度在1-10KM。
在每个小区设立一个基站为本小区范围内的用户服务。
并可通过小区分裂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
第四阶段:90年代至今▫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的广泛应用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具体的设计、规划和实施阶段▫2G是以数字传输、时分多址或码分多址为主体技术的通信系统▫典型的2G系统•欧洲的GSM系统•美国的DAMPS系统和美国的IS-95A CDMA系统•日本的JDC系统▫90年代中期,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进入到具体的设计、规划和实施阶段▫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形成了北美、欧洲和中国三大国际性集团•北美的CDMA2000•欧洲的WCDMA•中国的TD-SCDMAITU提出IMT-2000概念▫ITU: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Union,国际电信联盟▫IMT-2000: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 System-2000,国际移动电话系统-2000 ▫ITM-2000规范:•标准全球性、频带全球性、终端全球性、漫游全球性•移动业务质量更高、频率使用效率更高、数据传输速率更高•高速的分组数据传输率:∙固定位置:能达到2Mbps∙步行用户:能达到384Kbps∙车载用户:能达到144Kbps中国移动通信的发展第一代(1G)移动通信网络:▫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第一代移动网络开通▫只支持话音业务▫采用英国的TACS体制第一代移动通信的特点:▫易受干扰▫保密性差▫系统容量少▫提供有限的业务▫手机体积大,价格昂贵(大哥大)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2G):▫1992年在嘉兴地区,第二代移动蜂窝网开始试运转▫90年代初、中期,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全国开通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网络▫90年代中期,部分省市的IS-95A CDMA实验系统▫2001年,中国联通在全国开通IS-95A CDMA网络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2G)的特点:▫系统容量提高▫语音质量更好▫便于实现安全通信保密▫能提供多种业务服务,提高通用系统的通用性▫能实现更有效灵活的网络管理和控制▫可降低设备成本和减小用户手机的体积和重量第2.5G时代移动通信网络:▫2000年,中国移动在全国开通商用网—GPRS系统∙在GSM网络基础上演化的一个过渡网络∙数字制式∙采用包交换技术∙更为广泛的数据业务▫2003年,中国移动在全国开通商用—EDGE系统第三代(3G)移动通信网络:▫2002年,中国联通开通全国商用网CDMA 2000-1X系统▫数字制式▫语音质量更好▫通信安全保密性好▫系统容量大▫采用包交换技术▫支持高速的数据业务第二章:移动通信系统概述▫移动通信的特点•区分移动通信与无线通信•移动通信的复杂性问题▫移动通信的分类•寻呼系统/无绳电话/集群调度/卫星系统/蜂窝移动▫蜂窝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蜂窝概念/宏蜂窝/微蜂窝/微微蜂窝/智能蜂窝•切换/漫游▫标准化组织▫OSI参考模型▫S7信令▫网络的概念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工作于复杂的干扰环境▫可利用的频谱资源有限▫移动性使得网络管理复杂▫用户数量庞大移动通信的复杂一:发射信号传播方式的多样式▫直射▫反射▫绕射▫漫反射▫移动产生的特殊效应多径效应:由于不同途径传输过来的信号产生衰减(解决:RAKE接受技术) 移动通信的复杂二:外来信号的多样式▫干扰▫噪声移动通信的复杂三:对移动台的特殊要求▫外界环境的影响▫性能的稳定可靠▫携带方便、小型、低功耗、耐高温、耐低温▫操作方便通信系统的分类:▫核心网▫接入网:•有线接入:∙光纤接入∙光纤同轴混合网∙Cable Modem∙XDSL•无线接入:∙卫星接入∙蜂窝接入∙微波接入∙WLAN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寻呼系统(BB机)▫无绳电话(寻呼机)▫卫星通信系统:•铱(Iridium)星系统•全球星(Global Star)系统▫蜂窝移动▫集群调度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功能部件:▫移动台(MS)▫基站系统(BSS)▫网络交换系统(NSS)▫操作维护系统(OMS)蜂窝概念的引入:▫大区制移动通信系统•信号传输损耗、通信距离有限•大区制系统覆盖范围30-50KM、发射功率50-200W、天线很高(>30CM)•具有网路结构简单、频道数目少、没有无线交换机、直接与PSTN(公共电话网)相连▫大区系统的局限性•覆盖范围有限•服务的用户容量有限•服务性能较差•频谱利用率低▫1974年美国Bell实验室提出蜂窝(CELL)的概念•无线覆盖区域的一种理论化的模型•六边形•宏蜂窝(Macrocell):∙每小区的覆盖半径大多为1-25KM∙用于大面积覆盖∙基站天线置于相对较高的地方∙基站的发射功率较强∙存在盲点问题•微蜂窝(Microcell):∙覆盖半径大约为30-300M∙发射功率相对较小,一般在1-2W∙基站天线置于相对较低的地方∙用于解决盲点问题•微微蜂窝(Picoell):∙微蜂窝的一种∙覆盖半径更小,一般只有几十米∙基站发射功率更小∙用于解决盲点问题•智能蜂窝:∙扩大系统覆盖区域∙提高频谱利用率、增加系统容量∙降低基站发射功率,减少信号间干扰∙存在于TD-SCDMA系统中•切换:∙在通话(业务处理)过程中发生∙MS业务处理过程中,从一个小区的覆盖移动到另外一个小区的覆盖区域,MS可能发生小区间的切换∙切换过程对于MS用户来说是不易察觉的,也就是说用户不知道已经发生切换,即:切换过程对用户是透明的。
20大通信经典广告词20大通信经典广告词1 沟通从心开始——中国移动“重新”开始,也是“从心”开始。
中国移动这句温情脉脉的广告语,在简洁中折射了通信业的一种价值内涵:无论是打电话,发短信,并不只是说说话而已,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连接和交流。
这是当年中国移动从中国电信集团独立分割出来后推出的广告词,一方面鼓动消费者用新的方式,也就是手机通话;另一方面也向公众传达了移动的服务理念:作为运营商,他们关注用户的深层需要,体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人文关怀。
2 我能——中国移动全球通这是全球通推出不久的一句广告语。
全球通这一品牌是中国移动针对高端市场,尤其是商务用户的一个重要品牌。
由于目标的用户群均处于较高的经济和文化层次,中国移动通过“我能”这一广告语,向他们传达了一种自信、坚强的价值观,深化了目标手机用户的消费体验,也丰富了全球通的品牌内涵。
事实上,目前通信业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竞争,更重要的还是品牌的角力。
尤其是在高端市场,一个能让用户振奋,并且产生共鸣的品牌,比单纯的资费便宜更具吸引力。
3 关键时刻,信赖全球通——中国移动全球通很多人都会记得中国移动一度在媒体上铺天盖地的这样一则广告:地震、海难、登山的现场,危急之际,依靠一部手机,挽救了众多生命。
这句广告词的背后,是中国移动突出其网络覆盖优势的品牌策略。
前几年,在竞争对手的网络覆盖尚未完善的情况下,中国移动花重金扩容和优化网络,在品牌的宣传和包装上,也着力突出这一重要的优势。
4 未来并不遥远,我们用心创造——中国移动与“沟通从心开始”一样,这句响亮的广告语也传达了“用心”的理念。
不过,相比之下,它更加表现了一种自信、执着、努力的精神。
面临着激烈竞争的中国移动,一直在其企业文化中强调改革创新和艰苦创业,它也把这一观念转达到整个企业品牌包装上:沟通,不仅克服了空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缩短了时间的距离,通过努力贯通现在与未来。
5 我的地盘听我的——中国移动动感地带动感地带品牌,一直以酷酷的形象出现。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简介 2012年05月11日17:27大粤IT 中国移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是一家基于GSM和TD-SCDMA制式网络的移动通信运营商。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是根据国家关于电信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资产总体剥离的基础上组建的国有骨干企业。
2000年5月16日正式挂牌。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简称“上市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
公司简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注册资本518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万亿元人民币,拥有全球第一的网络和客户规模,成功服务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
中国移动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简称“上市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
2011年列《财富》杂志世界500强87位,品牌价值位列全球电信品牌前列,成为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
中国移动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
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著名客户品牌。
2008年5月23日,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并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保持相对独立运营。
目前,中国移动的基站总数超过60万个,客户总数超过6亿户。
中国移动连续六年在国资委考核中获得最高级别——A级,并获国资委授予的“业绩优秀企业”称号。
连续四年进入《金融时报》全球最强势品牌排名。
上市公司连续四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是中国内地唯一入选的企业。
1、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铁通的区别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铁通这五家公司在2008年电信业重组之前,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主要经营移动业务(GSM、CDMA手机业务)、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铁通经营固网业务(固定电话、宽带)。
2008年重新组合后,铁通成为移动的全资子公司,(移动+铁通=新移动)主要经营固网+2G(GSM)+3G(TD-SCDMA);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合并成为联合网络公司(联通+网通=新联通)主要经营固网+2G(GSM)+3G(WCDMA); 电信收购原联通的CDMA网络,中国电信主要经营固网+2G(CDMA)+3G(CDMA2000)。
目前三家运营商中2G业务是中国移动的强项,固网业务中国移动最差。
固网业务上中国电信是强项,但在移动业务上是最差的。
中国联通的业务较为均衡,固网业务上比电信稍差,但移动业务比电信强,在移动业务上(2G)比不过移动,但是固网业务上比移动强。
(固网业务排第二,移动业务(2G)也是第二)在3G上联通凭借有WCDMA 这张好牌,相信一定能有所作为。
2中国联通的优势中国联通的CDMA网络优势十分突出,这是联通很好的发展机会。
中国联通的标识是惟一暖色调的,我个人也很喜欢这样的颜色。
更换司标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联想换标后发展就很成功。
每个企业换标都有原因,换标后面要有一系列的战略举措跟进。
换标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但是能不能成功,还要取决于此后公司所采取的一系列营销、管理以及市场化战略。
但是毕竟从感官上吸引用户只是一个开始,联通要想从情感上打动用户,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营销活动,增加用户对相关业务的体验。
品牌驱动起码要具备六大要素,包括资费套餐、服务、渠道、奖励、回馈等等,将这些要素整合起来,与用户群体进行碰撞,用户才能从感情上理解品牌的内涵。
联通换标是第一步,开了一个好头,未来的路还很长。
现在联通经过一系列的人事调整后,广州等城市的用户增长非常快,无论是利润还是收入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国内5大宽带运营商近日,来自多家科技媒体的消息,“中国电信智能生态合作暨终端产业峰会”在重庆举行,大会以“泛智能新生态”为主题。
谈及智能连接生态圈方面的发展,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经理杨小伟表示,2020年中国电信的移动用户将超2.4亿,宽带用户超1.5亿,终端销售1.2亿。
其中,对于电信来说,宽带用户超1.5亿,无疑体现了其保持国内第一宽带运营商的决心。
而这,也间接凸显了国内宽带市场的激烈竞争。
中国电信首先,根据三大运营商最新公布的运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有线宽带业务用户数分别为7551万户、7547.2万户和1.2157亿户。
对于中国电信来说,面对移动的快速增长和联通的奋力追赶,正在多个地区推动宽带提速活动。
除了江苏电信的200M宽带提速活动外,北京电信表示凡于2020年7月31日前完成安装的所有光纤接入宽带用户,速率在100M以下的可直接免费提速至100M,原订购了100M的用户更可直接免费升速至200兆。
中国移动根据2020年10月运营数据显示,当月中国移动有线宽带用户净增126.9万户至7551万户;中国联通固网宽带用户净增42.2万户至7547.2万户。
由此,中国移动正式超越中国联通,成为国内第二大固网宽带运营商。
2015年11月收购中国铁通后,可谓中国移动固网宽带发展道路的转折点,在某些地区,中国移动用户办理128元及4G套餐,可以免费使用50M光纤宽带。
换而言之,在移动用户市场遥遥领先联通和电信的背景下,中国移动的下一个目标或许就是国内第一大宽带运营商。
中国联通在宽带第二的市场地位被中国移动超越后,中国联通同样加快了提速降费的步伐。
除了北京联通的大提速外,上海联通宣布,凡2020年1月1日前入网状态正常且无欠费的小区宽带用户,自即日起到2020年12月31日,均可申请免费将下行速率提升到50M。
而天津联通也表示,原20M速率免费提速至50M,原50M速率免费提速至100M,原100M速率免费提速至200M,宽带资费保持不变。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简介 2012年05月11日17:27大粤IT 中国移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是一家基于GSM和TD-SCDMA制式网络的移动通信运营商。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是根据国家关于电信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资产总体剥离的基础上组建的国有骨干企业。
2000年5月16日正式挂牌。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简称“上市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
公司简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注册资本518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万亿元人民币,拥有全球第一的网络和客户规模,成功服务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
中国移动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简称“上市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
2011年列《财富》杂志世界500强87位,品牌价值位列全球电信品牌前列,成为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
中国移动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
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著名客户品牌。
2008年5月23日,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并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保持相对独立运营。
目前,中国移动的基站总数超过60万个,客户总数超过6亿户。
中国移动连续六年在国资委考核中获得最高级别——A级,并获国资委授予的“业绩优秀企业”称号。
连续四年进入《金融时报》全球最强势品牌排名。
上市公司连续四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是中国内地唯一入选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