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活动的特点及对教育的启示2
- 格式:ppt
- 大小:5.02 MB
- 文档页数:44
《学习活动的特点及对教育的启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部曾琦一、众说纷纭话“学习”—对学习的误解关键词:学习是脑力劳动学习会立竿见影学习是被动接受学习是匀速前进学习必须统一步调齐头并进学习使人进步学习成效取决于学习者个人误区之一:学习就是脑力劳动1.学习不是单纯的智力活动,是很综合的心理活动。
观课的思考:“木偶人”- “机器人”-真实丰满的人。
老师一提问全班齐举手,看起来像木偶人,不仅仅是智力的活动,还会有情感的投入。
2.不只需要高级脑区—大脑皮层参与,还需要小脑等神经区域协同参与。
智能脑主要指大脑智能中心。
情感脑又叫“边缘系统”,它控制许多情感反应,与大脑中处理记忆存储的部分连接很紧密,是学习活动的兴奋和抑制中心。
非智力因素的主要成分,如兴趣、需要、动机、情绪、情感等与情感脑密不可分,离开了情感参与的学习活动,会变得枯燥乏味,效率低下,容易疲劳记忆不牢。
3.充分开发小脑潜能。
大脑是人具有的智能中心。
小脑是本能脑,使用身体进行记忆的中枢,其最大特点是具有适应性。
学习时“由生到熟”再到“熟能生巧”,是由大脑功能向小脑功能的过渡。
最近研究发现,小脑在说话时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外语教学中为什么在要求学生多说,就是源于这个原因。
误区之二:学习是立竿见影的学习和教育的效果有时候不是立马显现的,也可能是厚积薄发的,比如婴幼儿学习母语的“沉默期”,有外显的学习也有内隐的学习。
有些教育的效果要等三十年。
要忍得,要等得。
误区之三:学习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学生是一张白纸吗?“胡萝卜是水果吗?”的启示,孩子在生活中有大量的经验,有些甚至是不科学的。
“空杯子”与“纯净水”,空杯子里可能已经有酱油了……很难形成科学正确的认识。
什么是鸟的现场调查。
1.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比“认真听老师讲课”更重要的是“认真思考”。
敢于质疑、敢于追问,比认真听讲更重要。
2.学习可以引导,但是无法替代。
给学生呈现最完美的解题方法思路的同时,没有给学生犯错的机会。
《学习活动的特点及对教育的启示》思考与分析专题一作业一、判断题:参照学习活动的特点,请判断如下陈述的正误,并对您的判断做出分析说明。
1、对于那些在学习中经常犯错,还“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需要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让学生加大练习来克服学习错误。
(×)分析:学生屡教不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应该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动机出发,分析导致这种结果的根源所在,要端正学习态度,在情感上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采取家访,家校联系,课余补课等方法,辅导其进步,而不是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让学生加大练习来克服学习错误。
2、简单地夸奖未必是对学生积极的反馈,中肯而具体的批评也可以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反馈。
(∨)分析:教育是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过程,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一味的表扬,还应该有相应的批评。
赏罚分明才能让学生明辨是非,形成责任意识,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当然,批评和惩罚也要注意时机,因人而异,把握有度。
3、为了在教学中保持开放性,教师不应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预设。
(×)分析: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 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预设不仅对保持课堂的开放性无碍,反而有促进作用。
4、班杜拉通过实验发现观察学习并不一定通过模仿行为表现出来。
(∨)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行为除了共性外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的孩子是以模仿为主,有的孩子勇于尝试,而在其过程中,通过知识积累和习惯养成,自己就在总结中发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的方式,学生没有表现出模仿的行为,不等于没有学习。
5、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需要精讲多讲,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不会“跑偏”。
(×)分析:在课堂上老师引领学生经历一个真实复杂的思考过程,让学生能够正真理解并接受这些知识才是教学的关键所在。
6、所谓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
《学习活动的特点及对教育的启示》思考与分析一 1.错误。
屡教不改总有原因,一味的讲解反复的练习只是强化记忆,应该找到错误的原因“对症下药”。
2.正确。
对于优等生他们大多数听到的是表扬,他们过于高傲自信,中肯而具体的批评可以使他们为了更高的目标而积极努力。
3.正确。
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是相辅相成的,而精心的预设又必须通过课堂的生成才能实现其价值。
因此,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整,追求动态生长,从而让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焕发生命活力。
4.正确。
观察学习在人类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不但可以使我们超越学习直接经验的限制,而且可以使我们超越事先设计的学习情境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人的许多社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的,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
5.错误。
学习过程中不怕出错,尤其是教学中学生不同版本的错误,好像一面镜子,给其他同学提了个醒。
6.错误。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学习迁移还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所谓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积极影响,即促进作用。
如:骑自行车的技能,对学习驾驶摩托车有促进作用。
所谓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消极影响,即阻碍作用,又称为干扰。
如:学习英语之后,学生的汉语拼音注音混淆了。
7. 正确。
哲学中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我们的社会是多姿多彩的,尊重个别差异就是要相信“行行出状元”。
8.错误。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正如曲线显示由不会——懂得——实践(找差距)——重新认识——飞跃。
我比较同意此观点:虽然不能把小麦成为解剖学家完全归功于校长的这次教育,但是,假如校长不是这样处理“杀狗事件”,而是大发雷霆,请家长责罚或者开除了事,那也真可能把小麦成为解剖学家的可能性给扼杀了。
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哪怕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鼓励性的语言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结果。
《学习活动的特点及对教育的启示》思考与分析符合学生的大脑皮层活动特点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所遵守的一项重要原则。
在安排教育教学活动时通常会深入了解学生的大脑皮层活动特点及其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确保教育教学活动安排的科学、合理,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应由一定的休息时间,以避免大脑皮层抑制的扩散,使皮层经常处于一定的兴奋状态。
因为,儿童的优势兴奋灶不能持久,比较容易消失,而且年龄越小表现的越明显。
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丰富的、生活化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注意做到了以下几点:一、学习风格的区别一般来说是一种程度上的区别,没有哪个人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某种风格。
但是如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长期以适合某种风格的形式进行,就会使学生的学习风格发生严重偏移,从而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说话的权利交给学生,让是他们积极动脑,多开口。
我在教学中,把握文本的主旨,抓住重点句型,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
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课堂生成,归类、扩展,然后练习,实效性较强。
二、教学活动的设计丰富多彩,有效,训练方式多样,有全班活动,师生互动,小组活动,双人活动,个人活动等,在活动中突破难点,在活动中发展能力。
将热闹的形式与有效的语言实践有机结合。
小学英语教学不仅是说唱演练,不能只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它还应该有更多的内涵,体现英语的工具性。
词、句、篇不是割裂的,他们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因此,而是在具体的、真实的语境中运用。
教材中应安排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听、说、读、写、画、唱、演等,具体还可以包括:听故事/对话、听音配对、听画、朗读、对话表演,看图问答、解决问题、写短语、描述、看图填空等。
学习活动的特点及对教育的启示--曾琦——山东省小学教师远程研修专题一讲座各位老师,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2013年小学教师双对接远程研究。
我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曾琦老师。
今天参加座谈的还有来自济南市:纬二路小学周亮老师(数学)、经五路的盛青老师(音乐)、历下区教研室李玉华老师(品德与生活)、天桥区实验小学张春玲老师(英语)、大明湖小学郭骏老师(语文)。
今天我们在一起讨论的主题是关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及对教育的启示。
关于学生的学习,我们有什么样的思考和认识呢?我想首先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学习的看法和观点。
很多时候我们对学习有这样的说法:(屏幕上)。
很多时候我们也听到这样的说法,比如“学习使人进步”。
对于这些说法,我们如何评价呢?说“学习使人进步”其实也会有不太全面的地方,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调整。
至于“学习需要齐头并进、要匀速前进”就涉及到对学生学习活动有误解和错误认识了。
现在就来分析下为什么这些观点可能是错误或者片面的。
一、对学习的误解1.学习就是脑力劳动首先来看一看:学习是脑力劳动。
(1)通常说“学习是需要动脑筋的”。
虽然学习是需要动脑筋的,但它并不仅仅只需要动脑筋就可以。
因为学习不只是单纯的脑力劳动,而是一种综合的心理活动。
我们作为一个人跟机器人是不同的。
我们除了可以动脑筋,可以积极地思考问题之外,人还有什么独特之处呢?对了,就是“情感”。
我们常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每个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的时候,他不光是开动脑筋,他还有情感的投入。
学生为什么会厌倦学习?因为学生是有情感的。
学生对机械的训练会感到厌恶,感到厌恶之后,他很难进入到一个学习的状态。
所以说,作为一个学生,他绝对不是一个木偶人,也不是一个机器人,而是一个真实的、完整的人。
他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开动脑筋,也会投入自己的情感。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作为老师,我们需要重视在教学当中,不仅是需要学生从行动上呼应我们,或者说希望学生跟上思维的步调,我们更需要关注他们在情感上是不是能够有共鸣,能够触动他们有思考。
《学习活动的特点及对教育的启示》思考与分析(二)一、判断题:参照学习活动的特点,请判断如下陈述的正误,并对您的判断做出分析说明。
1、对于那些在学习中经常犯错,还“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需要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让学生加大练习来克服学习错误。
(× )分析: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常出现错误,老师反复讲解让他加大力度多改几遍的时候,也许他会因此讨厌老师”,根本不会关注这个错题。
这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鼓励,而且鼓励的形式要多样,不是单调的千篇一律的。
要有针对性。
2、简单地夸奖未必是对学生积极的反馈,中肯而具体的批评也可以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反馈。
(√ )分析:好、真棒这样的语言,没有针对性。
所以也就得不到有效饿的反馈,不知道问题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而中肯的切合实际的批评,一语中的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错误和努力方向,帮助他们更快进步,所以反馈要具体是非常重要的。
3、为了在教学中保持开放性,教师不应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预设。
(×)分析: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教学活动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
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确保课堂开放性的有效开展。
因为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兴趣、学习需要及已有的经验,以各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
4、班杜拉通过实验发现观察学习并不一定通过模仿行为表现出来。
(√ )分析:观察学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样学样”。
学生看到了就会去学,而且这个学习是内在的。
我们不能因为他没有模仿的行为,就认为他没有学习。
5、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需要精讲多讲,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不会“跑偏”。
(× )分析:我们在教学中,总是把完美的东西呈现给学生,却忘记了我们要找到这个完美的解答,本身也可能走了弯路。
对老师来说,更重要的任务是引领学生经历一个真实的思考过程,而不是把那个完美的答案和结果呈现给他们就可以了。
幼儿学习活动有什么特点?
幼儿由于身心各方面都得到进展,因而除玩耍外,常常情愿仿照哥哥、姐姐或成人那样进行学习。
事实上,这一时期,幼儿也可以在确定时间内,在确定程度上进行一些有目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
通过学习,让幼儿把握一些四周的学问和技能。
然而,幼儿的学习是不同于学校生的学习的。
其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校生的学习是一种社会义务,需要通过考试、评分来标志确定的学历;而幼儿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学习把握四周生活中有关自然和社会的粗浅学问和技能,进行基本动作训练,培育文明卫生习惯和道德品质,为入学校做预备。
(2)学校生学习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幼儿的学习常常与玩耍分不开。
年龄越小,玩耍成分越大,五至六岁,才慢慢形成把学习当成任务来看待。
- 1 -。
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包括主动性、个性化、动态性和交互性等。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对于教师的教学决策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主动性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动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并自主探索。
与传统的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不同,现代教育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让学生参与讨论、解决问题等方式,培养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习效果的高低,只有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个性化学生学习活动的个性化是指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具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
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等都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通过差异化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三、动态性学生学习活动的动态性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表现是不断变化的。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动力等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
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变化需求,确保学习活动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四、交互性学生学习活动的交互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同学之间进行积极的交流和互动。
这种交互可以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例如提问、回答问题;也可以是学生与同学之间的互动,例如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等。
通过交互学习,学生不仅可以获取来自教师和同学的信息和意见,还能够培养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建构。
结语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决定了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个性化、动态性和交互性。
只有充分理解和把握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研究和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