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 格式:ppt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103
河南大学操作系统计算机学院第1章操作系统引论|大纲大纲1 1.1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2 1.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3 1.3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4 1.4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5 1.5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6本章作业第1章操作系统引论|1.1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1 1.1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2 1.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3 1.3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4 1.4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5 1.5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6本章作业操作系统的地位:紧贴系统硬件之上,所有其他软件之下(是其他软件的共同环境)。
执行用户程序,并使用户问题更易解决。
以一种高效率的方式使用资源(有效性)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提高系统吞吐量使计算机系统更易于使用(方便性)计算机硬件只能识别0、1;用户熟悉的是各种高级语言采用层次化结构,易于增、删、改(可扩充性)要求统一开放的环境,能通过网络集成化,并正确、有效地协同工作,实现应用程序的移植(开放性)遵循开放互连(OSI)国际标准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命令方式、系统调用方式、图形和窗口方式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四大管理)处理机管理(第2、3章)存储器管理(第4、5章)设备管理(第6章)文件管理(第7、8章)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用作扩充机器/虚拟机)I/O软件隐藏了I/O操作实现的细节OS是铺设在计算机硬件上的多层系统软件,不仅增强了系统的功能,还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多个层次的抽象。
第1章操作系统引论|1.1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1.1.3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利用率方便用户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真空管⇒晶体管⇒集成电路⇒VLSI⇒···8位⇒16位⇒32位⇒64位⇒128位⇒···单核⇒多核⇒众核⇒···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单机OS⇒多机OS⇒网络OS⇒···不断提出的新的应用需求(实时、多媒体等)第1章操作系统引论|1.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1 1.1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2 1.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3 1.3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4 1.4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5 1.5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6本章作业未配置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人工操作方式运算速度:5000次/每秒,18000个真空管,占地182平方米,重量130吨,功耗140kW。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1.1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1.1.1操作系统的目标1.1.2操作系统的作用1.1.3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1.1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1.1.1操作系统的目标1.1.2操作系统的作用1.1.3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1.1.1操作系统的目标1.1.2操作系统的作用1.1.3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1.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1.2.1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1.2.2单道批处理系统1.2.3多道批处理系统1.2.4分时系统1.2.5实时系统1.2.6微机操作系统的发展1.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1.2.1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1.2.2单道批处理系统1.2.3多道批处理系统1.2.4分时系统1.2.5实时系统1.2.6微机操作系统的发展1.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1.2.1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1.2.2单道批处理系统1.2.3多道批处理系统1.2.4分时系统1.2.5实时系统1.2.6微机操作系统的发展1.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1.2.1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1.2.2单道批处理系统1.2.3多道批处理系统1.2.4分时系统1.2.5实时系统1.2.6微机操作系统的发展1.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1.2.1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1.2.2单道批处理系统1.2.3多道批处理系统1.2.4分时系统1.2.5实时系统1.2.6微机操作系统的发展1.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1.2.1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1.2.2单道批处理系统1.2.3多道批处理系统1.2.4分时系统1.2.5实时系统1.2.6微机操作系统的发展1.3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1.3.1并发性1.3.2共享性1.3.3虚拟技术1.3.4异步性进程管理1.3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1.3.1并发性1.3.2共享性1.3.3虚拟技术1.3.4异步性1.3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1.3.1并发性1.3.2共享性1.3.3虚拟技术1.3.4异步性1.3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1.3.1并发性1.3.2共享性1.3.3虚拟技术1.3.4异步性1.4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1.4.1处理机管理功能1.4.2存储器管理功能1.4.3设备管理功能1.4.4文件管理功能1.4.5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1.4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1.4.1处理机管理功能1.4.2存储器管理功能1.4.3设备管理功能1.4.4文件管理功能1.4.5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1.4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1.4.1处理机管理功能1.4.2存储器管理功能1.4.3设备管理功能1.4.4文件管理功能1.4.5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1.4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1.4.1处理机管理功能1.4.2存储器管理功能1.4.3设备管理功能1.4.4文件管理功能1.4.5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1.4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1.4.1处理机管理功能1.4.2存储器管理功能1.4.3设备管理功能1.4.4文件管理功能1.4.5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1.5OS结构设计1.5.1传统的操作系统结构1.5.2客户/服务器模式1.5.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1.5.4微内核OS结构1.5OS结构设计1.5.1传统的操作系统结构1.5.2客户/服务器模式1.5.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1.5.4微内核OS结构1.5OS结构设计1.5.1传统的操作系统结构1.5.2客户/服务器模式1.5.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1.5.4微内核OS结构1.5OS结构设计1.5.1传统的操作系统结构1.5.2客户/服务器模式1.5.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1.5.4微内核OS结构为此,系统应设置相应的数据结构,用于记录文件存储空间的使用情况,以供分配存储空间时参考;系统还应具有对存储空间进行分配和回收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