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80例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3
喜炎平联合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
方法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组40例,给予喜炎平静脉滴注,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以及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喜炎平联合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有效率高,症状改善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喜炎平;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毛细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常见于2岁以内的小儿,发病高峰年龄为2~6个月,1岁以内婴幼儿发病率为80%[1-3]。
毛细支气管炎大多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也有因感染腺病毒、人类3型副流感病毒等导致毛细支气管炎的报道[4];其主要临床特点为呼吸困难,阵发性喘憋和三凹征,易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严重威胁婴幼儿的健康,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2008年7月~2012年10月本科采用喜炎平联合硫酸特布他林以及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选本院2008年7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诊断标准[1],患儿入院时均有咳嗽、发热、喘憋等症状,肺部闻及哮鸣音及湿性啰音,行胸片检查可见梗阻性肺气肿的影像表现及点片状阴影,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测均在正常范围内,未出现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排除肺结核、支气管异物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等。
全部患儿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2~24个月,平均(6.3±2.5)个月,病程2~7 d,平均(3.4±1.5)d,全部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剂量为0.2~0.4 ml/(kg·d),2次/d;布地奈德混悬液1 ml(0.5 mg)+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1 ml(2.5 mg)+0.9%氯化钠注射液2 ml,压缩雾化吸入,2次/d。
喜炎平注射液在儿科的临床应用概述标签:喜炎平注射液;儿科;临床运用喜炎平注射液是通过引入亲水基因等方法制备成的中成药,主要成分为水溶性穿心莲总内酯,含数种内酯和黄酮,其主要作用有:(1)抗病毒作用:对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有灭活作用。
(2)抗细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多种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3)免疫系统作用:可提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对细菌、病毒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中活菌酶的含量,增加细胞免疫力。
(4)护肝利胆作用:穿心莲内酯可使胆汁分泌恢复正常,从而抗胆汁郁积,还提高细胞成活力,调节细胞内及血清中酶的水平。
(5)抑制炎症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减少炎症渗出物。
现将近几年喜炎平注射液在儿科临床的运用概述如下。
1喜炎平注射液在儿科的临床运用1.1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郭氏将患儿82例随机分2组,每组各41例,2组患儿常规治疗方面相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0.2~0.4ml/(kg·d),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30ml内qd.ivgtt,5~7天为1个疗程。
黄疽消退时间:治疗组平均为(4.21±1.14)d;对照组平均(8.23±1.02)d,2组疗效比较P<0.001。
2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平均下降值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平均为(280.3±68.5)μmol/L,治疗后日平均下降值(52.3±19.4)μmol/L;对照组治疗前平均(278.6±70.4)μmol/L,治疗后日平均下降值(43.1±21.3)μmol/L,P<0.01。
1.2小儿秋季腹泻小儿秋季腹泻是以轮状病毒为主引起小儿急性病毒性肠炎。
刘氏将该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2组均进行饮食调整,根据脱水程度酌情补液治疗,输液量及电解质成分方面无差异性,治疗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5天。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50例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唐县人民儿科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抗病毒、化痰、止咳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有效率为82.00%。
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明显高于但用西药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喜炎平注射液【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82—02毛细支气管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主要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喘憋、哮鸣,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笔者观察了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参照《儿科学》第七版制定。
[1]1.2一般资料:选择2012 年1月~2013年1月唐县人民医院儿科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
治疗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1.1±0.5)岁。
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1.2±0.6)岁。
患儿均有咳嗽喘憋,气促,呼吸困难,双肺可闻及哮鸣音或湿啰音。
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p<0.05)1.3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化痰、平喘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用喜炎平注射液10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7-1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各项指标。
1.4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胸片、血常规、超敏c 反应蛋白、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
1.5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3d 内,无或有轻微临床症状,咳喘消失,肺部无哮鸣音或湿啰音。
有效:治疗3d 内,临床症状好转,7~10d 咳喘基本消失,肺部哮鸣音或湿啰音基本消失。
小儿支气管炎通过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观察目的:分析小儿支气管炎通过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效果。
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诊的80例支气管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运用喜炎平注射液,而后分析两组患儿在治疗上的症状改善情况与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77.5%,p<0.05;在症状改善时间上,观察组快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小儿支气管炎通过喜炎平注射液干预治疗可以有效快速的改善患者症状,提升治疗有效率,同时药物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性高。
标签:喜炎平注射液;支气管炎;小儿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bronchitis in children by Xiyanping injection therapy. Methods:80 cases of bronchitis in children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4 to April 2015 period admissions,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40 cases,which controls the use of ribavirin injection treatment,observation group use Xiyanping injection,then analyz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in the treatment of symptoms of improvement 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s. 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5%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77.5%,p <0.05;the symptoms improved time to observe group fas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0.05. Conclusion:bronchitis in children by injection Xiyanping fast and effective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symptoms,improve treatment efficiency,while fewer adverse drug reactions,treatment safety.Keywords:Xiyanping injection;bronchitis;children支氣管炎在小儿病患中属于高发疾病,一般在2岁以下的幼儿群体最为高发,在1至6个月的婴儿群体中较为集中。
喜炎平治疗毛细支气管炎60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设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患者,观察症状、体征改善的时间。
结果治疗组在喘息缓解和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7 d治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73.4%,χ2=4.71,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喜炎平可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喜炎平;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常见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仅见于2岁以内,尤以6个月以内婴儿多见,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主要病原体,是儿科常见急症,至今尚无特效的治疗[1]。
我科用喜炎平治疗60例患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05年1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入院患儿120例。
全部患儿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2]。
并除外先心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佝偻病、中度以上贫血、气管异物等疾病。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
其中对照组男50例,女10例;治疗组男48例,女12例,各组年龄均为2~12个月。
入院时均有阵发性咳嗽、喘憋、气促、心率增快,肺部有喘鸣音。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住院时喘憋程度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吸氧、祛痰、静脉滴注氨茶碱、激素等平喘治疗,合并细菌感染或心力衰竭者均给予抗生素或强心等相应处理。
治疗组用喜炎平注射液(江苏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天5~10 mg/kg加至5%葡萄糖液50~100 ml中静脉滴注。
对照组用病毒唑(开封前锋制药厂生产)每天10~15 mg/kg加至5%葡萄糖液浓度1 mg/ml,均静脉滴注7~10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1)治愈:治疗7 d以内,咳嗽消失、喘憋缓解(呼吸频率<40次/分),肺部喘鸣音及湿啰音消失;(2)好转:治疗7~10 d,咳嗽、喘憋减轻,肺部喘鸣音明显减少;(3)无效:治疗10 d后,以上症状及体征均无明显改善。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80例
作者:骆强刘文运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8期
摘要: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在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对我门诊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有38例患者对我院护理比较满意,满意度达到95%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率为37.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并发症率较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率为60%)(P<0.05)。
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优于利巴韦林注射液,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喜炎平;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
毛细支气管炎是常见的呼吸道炎症,它是寒冷季节气候多变时易发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这种疾病是由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的。
若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当很容易引发喘憋、严重的还会引起缺氧甚至心肺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但是现在医学界对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仍然没有特效的方法。
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受到了社会各界专家的广泛关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婴幼儿的生命健康,对于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采用支气管扩张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
这些治疗在效果、持续时间以及副作用上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喜炎平注射液在临床上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1]。
为了探讨喜炎平注射液在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对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收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所选120例均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1],所选病例符合以下条件:①阵发性咳嗽、气促,喘憋,心率快。
②肺部有哮鸣音及小水泡音。
③无呼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④均排除重度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喉喘鸣、气道异物、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疾患。
入院时患儿均经病史、体症和胸部X线检查确诊,均有咳嗽、喘憋、肺部听诊闻及哮鸣音、细湿啰音,胸片提示炎性改变。
将所选病例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3~12个月;体温在37.5℃以下49例,37.6~38.5℃27例,38.6以上4例。
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3~12个月;体温在37.5℃以下23例,37.6~38.5℃15例,38.6℃以上2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病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均采用吸氧、祛痰、平喘、对症支持治疗等常规综合治疗方法。
合并细菌感染加用抗生素。
治疗组:喜炎平注射液液(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0mg:2ml)10mg/(kg·d)-1,加入5%葡萄糖液100ml中,1次/d静滴。
对照组:利巴韦林100mg/
(kg·d)-1,加入5%葡萄糖液100ml中,1次/d静滴。
每日观察并记录症状、体征变化和不良反应,所有病例用药前后各作1次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X线胸片检查。
两组1个疗程均为7~10d[2]。
1.3疗效判定对于药物治疗效果的评定主要分为三个层次①显效:婴幼儿在用药1~3d左右,其体温恢复正常,且咳嗽、喘憋等症状明显减轻,肺部哮鸣音消失,湿罗音也减少;②有效:用药4~7d,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喘憋减轻,肺部哮鸣消失,湿罗音减少;③无效:用药7d,症状、体征没有变化,无明显改善或者病情反复不稳定[3]。
1.4统计学处理方法实验中,医护人员对患者治疗过程中搜集和记录的数据利用SPSS13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医护人员再对这些数据采用t方法进行检验,实验结果采用χ2表示。
2结果
本次调研中,实验中,实验组有15例护理效果较好,患者治疗后基本痊愈;23例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护理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3对我院护理满意度达到95%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本次调研中,实验组治疗后哮鸣音消失时间为(3.28±1.47)d、湿罗音消失时间为
(3.51±1.65)d、咳嗽消失时间为(6.27±1.61)d低于对照组,见表2。
3讨论
3.1毛细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主要以冬春季发病为多主,它严重影响损害了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而现代医学普遍认为毛细支气管炎常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少数可由合并细菌或肺炎支原体感染。
其病变主要侵犯直径75~300μm的毛细支气管,病毒感染损伤了呼吸道上皮,气道平滑肌收缩,气道黏膜水肿,腺体分泌增加导致气道发生梗阻,腺体增生,黏液分泌增多等[4]。
3.2当前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目前我院对于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临床上主要使用以下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抗病毒治疗;②定期口服支气管扩张剂;③使用糖皮质激素。
3.3喜炎平注射液效果及优点喜炎平注射液具有抑菌、抗病毒、止咳、化痰、平喘、解热和抗惊厥等作用。
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急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已取得良好疗效[5]。
但采用雾化吸入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报道较少。
本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对喘憋缓解、哮鸣音消失及缩短病程方面均起到明显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3.4喜炎平注射液主要成分的作用喜炎平注射液主要由穿心莲叶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穿心莲内酯(穿心莲乙素)经磺化引入亲水性基因后制成的穿心莲内酯磺酸盐灭菌水溶液。
它们对肺炎
链球菌、嗜血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也有着有效的灭杀作用,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退热、祛痰作用[6]。
现代药理学实验证明,喜炎平注射液中这五味药材按照一定比例相互配合,才能起到清热、解毒、化痰的功效[7]。
所以,喜炎平注射液具有抗病毒和抑制细菌生长的双重作用。
它
的使用大大改善了患儿的通气功能,减轻了喘咳,同时缩短了病程。
用其祛痰、清肺热作用,加上抗病毒,必要时抗生素杀菌等联合用药必然收到良好效果,也必然大大缩短病程。
所以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明显的缩短治疗周期,且临床效果也比较好,有着止咳化痰等功能,疗效实实在在,十分适用于婴幼儿。
但个别患儿应用此药后有全身皮肤红,长皮疹的过敏反应表现[8]。
我院应用喜炎平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很好的疗效。
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时间明显
短于对照组(P<0.05),且使用喜炎平注射液后未出现不良反应,说明该药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优于利巴韦林注射液,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4-1175.
[2]刘小葵.喜炎平注射液的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1):59,63.
[3]金美子.喜炎平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87例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8(19).
[5]谭国明.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1(06).
[5]刘青云.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药系列教材.中药药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71-72.
[6]张君,马树新.中药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疗效探讨[J].中国消化病基础与临床,2005,4,6(2):52.
[7]周庆伟,李素云,王海峰.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300例[J].陕西中医,2005,26(4):301.
[8]刘建梅,陈强,李岚,等.喜炎平注射液佐治呼吸道感染60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10):1040-1041.编辑/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