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2)
- 格式:ppt
- 大小:2.95 MB
- 文档页数:48
22护资备考之基础护理学(药物疗法和过敏实验)1.应用饮水管吸取的口服药液是A.口服铁剂(正确答案)B.止咳糖浆C.磺胺合剂D.颠茄合剂E.胃蛋白酶合剂答案解析:对牙齿有腐蚀作用和使牙齿染色的药物,如酸类、铁剂,服用时为避免和牙齿接触,可用饮水管吸入药液,服药后漱口。
2.正确指导患者服止咳糖浆的方法是A.饭前服,服后少饮水B.饭后服,服后多饮水C.睡前服,服后少饮水D.在其他药后服,服后不饮水(正确答案)E.咳嗽即服,服后多饮水答案解析:止咳糖浆对呼吸道黏膜起安抚作用,服后不宜饮水,以免冲淡药物,降低疗效。
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则应最后服用止咳糖浆。
3.用皮内注射法做药物过敏试验,不正确的是A.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有过敏史者不能做B.前臂掌侧下段皮肤用2%碘酊消毒后,70%乙醇脱碘后待干(正确答案)C.针头斜面向上穿刺进皮内D.推注药液0.1ml,局部形成圆形皮丘E.拔出外头,切勿按揉答案解析:用皮内注射法做药物过敏试验时,消毒皮肤忌用碘酊,以免影响结果观察。
4.超声雾化吸入后,下列哪项物品不需要消毒A.雾化罐B.口含嘴C.面罩D.水槽(正确答案)E.螺纹管答案解析:超声雾化吸入后安置病人,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倒掉水槽内的水并擦干,雾化罐、口含嘴、螺纹管浸泡消毒1小时,面罩用消毒液擦拭,再清洗擦干备用。
5.下列有关超声雾化吸入的目的,不正确的叙述是A.控制感染B.解除痉挛C.消除炎症D.稀释痰液E.缓解缺氧(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超声雾化吸入的目的包括:(1)湿化气道:常用于呼吸道湿化不足、痰液黏稠、气道不畅者,也可作为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治疗手段。
(2)控制感染:消除炎症,控制呼吸道感染。
常用于咽喉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肺结核等病人。
(3)改善通气:解除支气管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
常用于支气管哮喘等病人。
(4)祛痰镇咳: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稀释痰液,帮助祛痰。
6.用皮内注射法接种卡介苗。
正确的步骤是A.注射前不需消毒注射部位皮肤B.进针部位在前臂掌侧上段C.进针时针头与皮肤呈5°角(正确答案)D.注入药物前要抽回血E.拔针后用干棉签轻压针刺处答案解析:卡介苗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下缘,注射前消毒局部皮肤,针尖斜面与皮肤呈5°角,待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内后推药,不需要抽回血,注射毕,快速拔针。
药物过敏试验药物过敏试验是临床用于监测患者对所使用药物是否会发生过敏反应的方法。
临床上,使用某些药物常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因此,作为一名护士,一定要熟练掌握常用药物过敏试验的方法,准确配制试验药液,认真观察反应,正确判断试验结果,并且事先做好急救的准备,熟知过敏反应的急救措施。
实训任务一青霉素皮试液配制【情景病例】患者,男,6岁。
因血尿3天,扁桃体肿大,诊断急性肾炎,扁桃腺炎入院。
医生开医嘱:青霉素皮试,作为当班护士,此时你应做如何准备工作?【实训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青霉素皮试液配制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掌握青霉素皮试液配制的正确操作方法。
素质目标: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并在操作中贯彻执行安全、规范、高效原则。
【岗位技能目的】将小量药液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用于各种药物过敏试验,预防接种,以观察局部及全身反应。
【操作程序】1.素质要求一一一一2.核对一一一一3.评估一一一一4.计划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5.实施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6.评价一一一一【注意事项】1. 青霉素皮试前须详细询问病人用药史、过敏史,已知青霉素过敏者禁止做过敏试验。
2. 操作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认真检查药液。
3. 青霉素皮试液必须现配现用。
4. 观察局部情况及全身反应,认真询问,正确操作,发现过敏反应及时处理。
5. 可疑阳性者,需用生理盐水对照。
6. 首次用药或停药3天以上或中途更换批号必须做过敏试验。
7. 做好抢救准备。
注射后护理人员在旁观察半小时,以防迟缓过敏反应的发生。
护理故事附【评分标准】实训任务一青霉素皮试液配制评分标准考核时间监考老师。
药物过敏试验及注意事项药物过敏试验是用于确定患者对某种药物是否过敏的一种常见方法。
这种试验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对特定药物的耐受能力,以便在治疗中正确选择药物。
下面将详细介绍药物过敏试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药物过敏试验的常见方法包括皮肤试验和混合试验。
皮肤试验是将药物溶液滴于患者的皮肤上,然后观察是否出现红斑、水肿、瘙痒等过敏反应。
混合试验是将药物与患者的血清混合后观察是否发生凝集或沉淀反应。
这两种试验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可能的不良反应。
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试验时间:药物过敏试验通常在患者停药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以避免受试药物的影响。
停药时间的长度因药物种类而异,一般在停药后一周内进行试验较为合适。
2. 严格控制试验条件:药物过敏试验需要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下进行,以避免其他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试验前要让患者保持身体清洁,避免接触其他可能引发过敏的物质。
3. 考虑患者的基本情况:在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时,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过敏史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试验方案,并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
4. 慎重选择药物浓度:药物过敏试验需要用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进行,以获取准确的结果。
选择适当的药物浓度是十分重要的,过高的浓度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而过低的浓度则可能导致结果不准确。
5. 观察和记录反应:在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时,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并及时记录下来。
特别是对可能的过敏反应,如红斑、水肿等,要及时记录其发生的时间、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6. 紧急处理准备:药物过敏试验中可能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低血压等。
在进行试验前,要做好紧急处理的准备工作,包括备好急救药物、设备以及通知相关医护人员。
总之,药物过敏试验是评估患者对某种药物是否过敏的重要方法。
在进行试验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试验方案,并严格控制试验条件。
1.患者,男性,40岁,肛周脓肿,医嘱青霉素过敏试验阴性后,肌内注射160万U青霉素。
护士在给患者做青霉素皮试时应注意A.用2%碘酊消毒皮肤,70%乙醇脱碘B.进针角度为20º~30ºC.通常注药量为0.1mlD.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针眼处E.若为药物过敏试验,同时需作对照试验,则用同一注射器及针头,在另一侧前臂相应部位注入0.1ml0.9%氯化钠溶液【答案】:C【解析】:考察皮内注射操作方法。
皮内注射法是将少量无菌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
可用于各种药物过敏试验、预防接种、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
如用于药物过敏试验,其部位应取前臂掌侧下段,注射前用70%乙醇消毒皮肤,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进针后不需抽回血,拔针后不按压。
2.患者,女性,52岁,急性心肌梗死。
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医嘱给予胃复安10mg肌肉注射,护士在给患者肌内注射时,为使臀部肌肉松弛,应采取的姿势为A.俯卧位,足尖分开,足跟相对B.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C.仰卧位,双腿稍弯曲D.坐位时,躯干与大腿成90°角E.立位时,身体需笔直【答案】:B【解析】:考察肌肉注射时采用的体位。
侧卧位:要求上腿伸直并放松,下腿稍弯曲。
俯卧位:要求足尖相对,足跟分开,并将头偏向一侧。
仰卧位: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时采用,常用于危重和不能自行翻身的病人。
坐位:坐椅应稍高,以便于操作,常用于门诊、急诊病人。
3.禁忌静脉推注的药物是A.10%氯化钾B.10%葡萄糖酸钙C.50%葡萄糖D.30%泛影葡胺E.氨茶碱【答案】:A【解析】:考察静脉推注药物的选择。
氯化钾溶液不能静脉推注,注入速度过快可发生心肌抑制而死亡。
4.患者女性,29岁。
静脉注射时发现推注药液受阻,抽无回血,无明显疼痛。
可能的原因是A.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外B.针头堵塞C.针头刺入过深,药物注入组织间隙D.针头脱出血管E.针头穿透血管壁【答案】:B【解析】:考察静脉注射失败的原因。
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引言在护理学中,药物过敏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
药物过敏反应可以导致严重的身体损害,并且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为了及时识别药物过敏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基础的药物过敏试验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药物过敏试验法,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对药物过敏反应的识别能力和处理水平。
1. 皮肤测试皮肤测试是最常用的药物过敏试验方法之一。
它通过在患者皮肤上施加一小片含有药物成分的刺激物,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常用的皮肤测试方法有:•扎痕法:将待测药物直接注射或划破患者皮肤表面,观察是否出现异常反应。
•斑贴试验:将待测药物涂抹在斑贴上,贴于患者皮肤上,并观察是否出现异常反应。
•食物试验:将待测药物加入食物中,让患者食用,并观察是否出现异常反应。
皮肤测试方法简单、便捷,并且对患者的刺激较小,是常用的药物过敏试验方法之一。
2. 血清IgE测定试验血清IgE测定试验是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IgE 水平来判断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反应。
这种方法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提取患者的血液样本。
2.将血液样本注射到特定的试剂中,使其与可能引发过敏的药物结合。
3.检测试剂中的IgE水平,通常使用荧光素酶标法或放射免疫测定法。
4.根据测定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反应。
血清IgE测定试验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药物过敏判断结果,但是需要实验室设备和技术支持,操作相对较为复杂。
3. 类银白试验类银白试验也叫做皮内试验,是通过将待测药物注射到患者的皮肤表皮下层,观察是否发生局部皮肤变化来判断药物过敏反应。
操作步骤如下:1.消毒处理:将试验部位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注射药物:注射待测药物到患者的皮下层,通常使用微量注射器。
3.观察反应:观察注射部位是否出现局部变化,如红斑、水肿、瘙痒等。
类银白试验是一种较为可靠的药物过敏试验方法,但是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不适和疼痛感,需要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怀和安慰。
示范课口服给药法教案
.药品的取用
至取药源田市法
固体药品存放 在「口耨中.
(2)再次核对 摆完药后,再全部与服药本核 对l 遍。
发药前,再由第二人核对无误后,方 可发药。
如不立即给药,单独放置带回治疗室 交班。
(3)发药 按规定时间,备齐用物,携至患 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及解释。
(发药到 手,看药入口,服后人走) (4)根据药物性能,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健康 宣教 (5)再次核对,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恢复舒 适体位 (6)收回药杯,整理用物并清洁药盘,洗
手, 记录。
4.评价:病人了解安全用药的知识,护士正确 给药,护患沟通有效,能主动配合,彼此需要 得到满足 二.小组讨论并抢答
同学认真观 看,积极思考
教师演示,学 生思考
演示法
演示法
将情景带
入临床, 更加直 观,加深 印象
将人文关 怀理念贯 穿课堂, 培养学生 爱伤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