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教学技能与微格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95.00 KB
- 文档页数:6
微格十大教学技能:1.导入技能,是教师在进入新课题时运用建立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形成学习动机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形成学习动机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广广泛用于新单元、新段落的开始。
2.讲解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语言为工具,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语言为工具,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思维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思维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维、传递情感的一类教学行为。
传递情感的一类教学行为。
传递情感的一类教学行为。
显著特点:显著特点:显著特点:①教学媒体的单一性——①教学媒体的单一性——以语言为唯一媒体;②信息传递的单向性——由教师传向学生。
3.提问技能,是教师运用提出问题、观察学生回答,并对学生回答做出反应的方式,促进学生参与教学,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启发思维,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类教学行为。
它渗透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体现了教师引导和调动学生的能力。
4.教学语言技能的构成要素是教学语言技能的基本教学行为,包括:言语行为(即教学口语,又包括语音和吐字、音量和语速、语气和节奏、语调、语汇等)和非言语行为(即态势语,又包括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目光语、空间距离、服饰等)。
5.演示技能,是教师运用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表、幻灯片、影片和录像等,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归纳和实际操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使其获得知识,培养观察、思维能力,训练操作技能的一类教学行为。
6.板书技能,是教师运用黑板或投影片上的文字、符号和图像等,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思维程序,从而使知识概括化、系统化,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增强记忆,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类教学行为。
7.课堂练习技能,就是教师设计、组织、指导、评价课堂练习的一类教学行为。
8.变化技能,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教学媒体的变化、信息传输方式的变化、师生间相互作用形式的变化,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减轻学生疲劳、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一类教学行为。
小学数学教学技能微格教学的实施微格教学训练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要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关键是要紧紧抓好微格教学全过程所包含的理论学习、示范观摩、编写教案、角色扮演、反馈评价和修改教案等环节,这些环节环环相扣,联系密切,削弱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培训的效果。
一、小学数学微格教学的知识学习与辅导在微格教学实践和发展的过程中,融入了许多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方法,如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及“掌握学习法”、弗朗德的“师生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微格教学培训是一种全新的实践活动,也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因此,学习和研究新的教学理论是十分必要的。
理论辅导的内容包括微格教学的概念、微格教学的目的和作用、学科教学论、各项教学技能理论。
理论研究和辅导阶段要确定好教学的组织形式。
通常在学习教学理论时,导师以班级为单位做启发报告,讨论和实践则以小组为单位。
小组成员6人左右,最好是同一层次的教师或师范生。
指导教师要启发小组成员尽快相互了解,对所研讨的问题有共同语言,互相成为“好朋友”。
二、小学数学微格教学的教学技能分析微格教学的研究方法就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细分为单一的技能,再逐项培训。
导师可以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层次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定几项技能。
一般而言,对于师范生和青年教师经过微格教学实践可以及早掌握教态、语言、板书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对于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可以通过微格教学实践,深入探讨较深层次的技能,有利于总结经验、互相交流、共同提高教学能力,以达到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目标。
在技能分析和示范阶段,导师要做启发性报告,分析各项技能的定义、作用、实施类型、方法及运用要领、注意点等,同时将事先编制好的示范录像给学员观看。
三、小学数学微格教学的观摩与学习针对各项教学技能,提供相关的课堂教学片段,组织学生进行示范观摩。
观看录像后经过小组成员讨论分析,取得共识。
这样,学员不仅获得了理论知识,也有了初步的感知。
(一)观摩微格教学的示范录像(1)教学示范录像片段的选择。
《讲解技能训练》微格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微格的概念和技巧;
2.掌握微格的讲解技能,包括线条、图表和数字的运用方式;
3.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课堂互动。
教学步骤:
一、引入
通过视频或图片向学生介绍微格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微格的作用是什么,如何更有效地使用微格。
二、技能讲解
1.线条的运用
通过示范,向学生介绍如何利用线条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和加强表达效果。
主要包括箭头、横线和竖线等。
2.图表的运用
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图表的使用方法,例如柱状图、饼状图和折线图等。
学生需要了解图表的表达方式和特点,并且掌握基本绘制技巧。
3.数字的运用
向学生介绍数字的运用方法,包括数字的大小、颜色和位置。
学生需要了解如何运用数字来突出重点和强调关键信息。
三、练习
1.线条练习: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流程图,并且运用箭头和线条来显示不同的过程和关系。
2.图表练习:
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据设计一个简单的柱状图或饼状图,并且在图表中添加必要的标注和解释。
3.数字练习:
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文本,在文章中标记出重要的数字,并且修改数字的大小和颜色来加强表达效果。
四、总结
通过课堂反馈和评估,让学生对微格的概念和技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且通过练习锻炼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微格的重要性和实际用途,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教科园地157微格教学在生炀类施生课壹教学技能训练中的应用◊洛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刘飞在大众化教育背景和自媒体时代,微格教学训练将在生物类师范生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中得到广泛而有效的应用。
本文从训练设计原则、训练内容设计和训练模式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微格教学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博士德瓦埃•特•爱伦等人在“角色扮演”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发明的,核心是利用摄录像设备实录受培训者的教学行为并分析评价,以达到在短期内高效地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弓|进以来,逐步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教师教育新课程标准(试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且由于这些年科技发展迅速,就业压力的增大,师范生非师范教育内容增加明显,生物类专业更甚。
这就需要一种有效的方式在最短时间内让师范生掌握好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因此微格教学就成为首选方式。
同时,鉴于生物类师范生教学训练课程课堂学时相当有限,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一般学校微格教室的数量和容纳量也捉襟见肘,因此亟需探索出一套适于大众化教育、切实可行、符合一般普通院校的应用微格教学进行生物类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的有效模式。
下面就是本人结合这几年的课堂教学技能教学训练实践,从微格教学训练设计原则、训练内容设计和训练模式等方面进行的一些探索和总结。
1微格教学训练设计原则1.1全面提升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对于教师要求的教学语言、板书、提问、导入、讲解、变化、强化、演示、结束、组织等技能进行全面的单一训练和最后综合性实训,但鉴于教学时间、学生精力等因素限制,重点 进行教学语言、板书、讲解、演示、导入和结束等六个单一技能和综合技能的训练,同时又考虑到教学语言、板书、讲解技能的基础性,在训练其他单一技能时也会予以适当点评,以使这些技能能更多的得到提高。
1.2能力培养与现实需要相结合由于生物课程具有素材丰富多彩、实践性强、微观性内容较多等特点,多媒体课件在生物教学运用较为广泛曹效果也好。
微格教学在培训教师课堂教学技能中的运用主讲人张洪乾一、微格教学及其特点1、微格教学概述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又称“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在1963年推出的一种新型的师资训练方法。
它旨在训练师范生的技能和提高在职教师的基本教学技巧。
它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
70年代后,这种师资培训方法迅速在美国流行,而且影响到西欧、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区和国家。
现在,这种模式的效果已为世界发达国家所广泛承认,其运用范围已从师范院校向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管理等领域发展。
2、微格教学的特点微格教学的特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
“微”,是微型、片断及小步的意思;“格”,是推究、探讨及变革的意思,又可理解为定格或规格。
微格教学,是一种缩小的教学,它是一个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单一的技能,并对每一技能提出训练目标,在较短时间内对教师进行反复训练,以提高受训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模式。
微格教学具有以下特点:(1)学习目标明确、具体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明显的不同,就在于对教学过程进行分解,从简单的单项教学技能入手,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
每一项技能的达成目标要求详实、具体,常用行为目标表述,具有可操作性。
在对教学技能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构成完善的目标系统。
(2)学习规模小、参与性强、上课时间短参加培训的教师采取分组的方式,小组人数一般3-5人,最多不超过10人,每人讲课时间一般5-10分钟,完成预定教学计划。
在这期间集中训练某一单项教学技能,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这项技能。
听讲人由指导教师和其他受培训教师组成。
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每一位受培训教师不仅有权登台讲课,展示自己对某项技能的理解、掌握及运用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学习其他人的讲课技巧,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总结经验。
微格教学在培训教师课堂教学技能中的运用主讲人张洪乾一、微格教学及其特点1、微格教学概述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又称“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在1963年推出的一种新型的师资训练方法。
它旨在训练师范生的技能和提高在职教师的基本教学技巧。
它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
70年代后,这种师资培训方法迅速在美国流行,而且影响到西欧、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区和国家。
现在,这种模式的效果已为世界发达国家所广泛承认,其运用范围已从师范院校向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管理等领域发展。
2、微格教学的特点微格教学的特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
“微”,是微型、片断及小步的意思;“格”,是推究、探讨及变革的意思,又可理解为定格或规格。
微格教学,是一种缩小的教学,它是一个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单一的技能,并对每一技能提出训练目标,在较短时间内对教师进行反复训练,以提高受训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模式。
微格教学具有以下特点:(1)学习目标明确、具体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明显的不同,就在于对教学过程进行分解,从简单的单项教学技能入手,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
每一项技能的达成目标要求详实、具体,常用行为目标表述,具有可操作性。
在对教学技能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构成完善的目标系统。
(2)学习规模小、参与性强、上课时间短参加培训的教师采取分组的方式,小组人数一般3-5人,最多不超过10人,每人讲课时间一般5-10分钟,完成预定教学计划。
在这期间集中训练某一单项教学技能,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这项技能。
听讲人由指导教师和其他受培训教师组成。
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每一位受培训教师不仅有权登台讲课,展示自己对某项技能的理解、掌握及运用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学习其他人的讲课技巧,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总结经验。
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本文通过对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应用现状以及现有问题的原因。
提出了提高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有效性的对策,并创新了微格教学模式。
结论部分总结了对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启示,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该研究,可以有效解决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与水平,为教育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关键词】微格教学、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问题、对策、原因、应用现状、有效性、创新模式、启示、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微格教学是利用微信、视频等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方式,通过录制、回放、评价等功能,可以有效提升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目前,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有必要对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进一步提高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水平。
1.2 研究目的教育学专业的师范生在教学技能训练中,常常面临一些挑战与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问题与对策。
具体而言,本研究旨在:1.分析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技能不够成熟、缺乏反思意识、实践环节不足等方面的困扰;2.考察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应用现状,探讨微格教学对师范生教学技能提升的作用;3.通过深入剖析现有问题的原因,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师指导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寻找症结;4.提出提高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有效性的对策,包括加强师范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建立有效的反思机制、推进微格教学的全面实施;5.探讨创新微格教学模式,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资源的整合等措施。
通过上述研究目的的实现,希望能为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提供更有效的指导与支持,为教育教学领域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训练中的教育意义篇一:微格教学是一种基于微格教学理论的教学方法,它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和干预,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反思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质量。
作为师范生教学训练中的一部分,微格教学可以帮助师范生深入了解教学理论、掌握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为他们未来的教师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微格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微格教学是一种注重实践的教学方法,通过微格教学,教师可以深入了解教学理论、掌握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在微格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教学策略等方式来提高教学技能。
这些训练可以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和需求,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
二、微格教学可以帮助师范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理论微格教学是一种基于微格教学理论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师范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理论。
在微格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教学策略等方式来提高教学技能。
这些训练可以让师范生深入了解教学理论、掌握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三、微格教学可以培养师范生的反思能力微格教学是一种注重实践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师范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理论。
在微格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教学策略等方式来提高教学技能。
这些训练可以让师范生更好地理解反思的重要性,掌握反思的方法,从而在未来的教师工作中更好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
四、微格教学可以增强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微格教学是一种注重实践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师范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理论。
在微格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教学策略等方式来提高教学技能。
这些训练可以让师范生更好地掌握实践的技巧,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从而在未来的教师工作中更好地实践自己的教育理论。
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训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帮助师范生深入了解教学理论、掌握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师范生的反思能力,增强师范生的实践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技能与微格训练第245页答案答案1、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凤姐发现贾琏偷娶尤二姐,待贾琏外出办事,把尤二姐骗到家中,百般羞辱二姐,后又利用贾琏新妾秋桐羞辱折磨尤二姐,最后逼得尤二姐吞金自杀。
(《红楼梦》)B.黛玉夜访怡红院,敲门时,正好晴雯正在气头上,得知是黛玉后,借故说都睡下了,不给黛玉开门。
黛玉气得哭了半夜,次日见了宝玉也不理睬。
(《红楼梦》)(正确答案)C.史湘云规劝宝玉要留心“仕途经济”,宝玉听了后,说了些“若黛玉也说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之类的话,恰黛玉听见,很是宽慰。
(《红楼梦》)D.经常有两个贵妇来伏盖公寓找高老头,大家以为他有艳遇,高老头告诉大家,那是他的女儿:大女儿雷斯多伯爵夫人和二女儿纽沁根太太。
(《高老头》)2、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此句与原文一致。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1林黛玉是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告辞(cí)菱角(léng)B、柔滑(róu)精致(zhì)(正确答案)D、晌午(shàng)吮吸(yǔn)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5、28.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光纤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
(在句末加上“的服务”)B.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以惊人的速度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并以其特有的历史韵味和时代风貌,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屹立在世界东方。
(将“屹立”改为“闪耀”)C.为了发挥自己充分的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
(将“充分”调到“发挥”的前面)。
D.“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教师课堂教学技能与微格训练
包含此书的书单加入书单
∙
当当价:¥16.50
∙丛书名:教师职业技能实训系列教材
∙作者:周晓庆,王树斌,贺宝勋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6-1
∙版次:1 页数:153 字数:193000
∙印刷时间:2013-6-1 开本:16开纸张:胶版纸
∙印次:1 I S B N:9787030376848 包装:平装
商品详情
《教师职业技能实训系列教材:教师课堂教学技能与微格训练》介绍了微格教学的概念、特点、作用和实践要求,分析了微格教学系统,对微格教学的核心内容进行了详细和深入的阐述。
《教师职业技能实
训系列教材:教师课堂教学技能与微格训练》遵循教师成长规律,适应高等院校师范专业教育课程改革趋势,适合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和提高师范生或在职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的要求,重点对师范生各种教学技能进行专项训练,最后通过评价与反馈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
前言
第1章微格教学概论
1.1微格教学概述
1.1.1什么是微格教学
1.1.2微格教学的过程
1.1.3微格教学的特点
1.2微格教学的理论依据
1.2.1技能训练是承担较复杂活动的途径
1.2.2微格教学符合教育学的观点
1.2.3微格教学符合心理学的原理
1.2.4微格教学符合控制论的原理
1.3微格教学的意义
1.3.1微格教学对教学论的贡献
1.3.2微格教学中的科学方法促进了教育研究的科学化
1.3.3微格教学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
第2章微格教学系统
2.1微格教学系统概述
2.1.1微格教学系统的发展
2.1.2微格教学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2.2微格教学设施简介
2.2.1摄录放设备
2.2.2声音采集设备
2.2.3影像设备
2.2.4控制设备
2.2.5照明设备
2.3微格教学系统的使用
2.3.1微格教学系统的操作流程
2.3.2微格教学系统的使用
2.4微格教学的实施
2.4.1学习相关知识
2.4.2确定训练目标
2.4.3观摩示范
2.4.4分析与讨论
2.4.5编写教案
2.4.6角色扮演训练
2.4.7评价反馈
2.4.8修改教案、重复训练
第3章基本教学技能
3.1课堂教学技能概述
3.1.1课堂教学技能的概念
3.1.2课堂教学技能的分类原则
3.1.3课堂教学技能的基本分类
3.1.4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过程
3.1.5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环境
3.2备课技能
3.2.1备课技能的概念
3.2.2备课技能的功能
3.2.3备课技能的内容
3.2.4备课技能的方法
3.3说课技能
3.3.1说课技能的概念
3.3.2说课技能的功能
3.3.3说课技能的类型
3.3.4说课技能的内容
3.3.5说课和讲课的差异
3.3.6说课技能评价表
3.4讲解技能
3.4.1讲解技能的概念
3.4.2讲解技能的功能
3.4.3讲解技能的分类
3.4.4讲解技能的运用原则
3.4.5讲解技能评价表
3.5教学语言技能
3.5.1教学语言技能的概念
3.5.2教学语言技能的功能
3.5.3教学语言技能的构成与要求3.5.4灵活运用教学语言技能的类型3.5.5课堂教学语言应用原则
3.5.6课堂教学体态语言及应用
3.5.7语言技能评价表
3.6板书技能
3.6.1板书技能的概念
3.6.2板书的功能
3.6.3板书的分类
3.6.4板书设计的原则
3.6.5板书设计的方法
3.6.6板书技能评价表
3.7计算机辅助教学技能
3.7.1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概念
3.7.2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设备简介3.7.3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
3.7.4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的发展
3.7.5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模式
3.7.6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应当避免的误区3.7.7计算机辅助教学技能评价表
3.8评课技能
3.8.1评课技能的概念
3.8.2评课技能的功能
3.8.3评课的内容
3.8.4评课的技巧
3.8.5评课技能评价表
第4章调控教学过程的技能
4.1导入技能
4.1.1导入技能的概念
4.1.2导入技能的功能
4.1.3导入技能的类型
4.1.4导入的结构
4.1.5导入的原则与实施要点
4.1.6导入技能评价表
4.2提问技能
4.2.1提问技能的概念
4.2.2提问技能的功能
4.2.3提问技能的类型
4.2.4提问过程的构成
4.2.5提问技能运用要点
4.2.6提问技能评价表
4.3教学组织技能
4.3.1教学组织技能的概念
4.3.2教学组织的功能
4.3.3教学组织技能的类型
4.3.4教学组织的原则
4.3.5教学组织技能评价表
4.4变化技能
4.4.1变化技能的概念
4.4.2变化技能的功能
4.4.3变化技能的构成要素
4.4.4变化技能的类型
4.4.5变化技能的应用要点
4.4.6变化技能评价表
4.5结束技能
4.5.1结束技能的概念
4.5.2结束技能的功能
4.5.3结束技能的构成要素
4.5.4结束技能的类型
4.5.5结束技能的应用原则
4.5.6结束技能评价表
4.6强化技能
4.6.1强化技能的概念
4.6.2强化技能的功能
4.6.3强化技能的构成要素
4.6.4强化技能的类型
4.6.5强化技能应用的原则
4.6.6几个概念的区别
4.6.7强化技能评价表
第5章教学设计与微格教案的编写
5.1课堂教学设计概述
5.2教学媒体的选择
5.3微格教学的教学设计
5.3.1微格教学设计的方法
5.3.2微格教学设计的程序
5.4教案的编写
5.4.1微格教学教案编写的内容和要求
5.4.2微格教学教案的审阅和批改
5.5微格教学教案举例
第6章微格教学的评价与反馈
6.1教育评价的一般概念和作用
6.1.1评价与教育评价
6.1.2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
6.1.3教育评价的作用
6.2微格教学评价的性质和指标体系的建立6.2.1微格教学中评价的性质
6.2.2微格教学技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6.3微格教学技能评价的实施过程
6.3.1讲授教学技能及组织评价动员
6.3.2微格教学中评价记录,收集信息资料6.3.3评价信息资料的统计处理
6.3.4分析判断,作出结论
6.3.5微格教学中学员的评价意识
6.4微格教学中的反馈
6.4.1反馈的条件和意义
6.4.2反馈的方式
6.4.3反馈应注意的问题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