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细胞形态学43776
- 格式:ppt
- 大小:30.81 MB
- 文档页数:41
骨髓细胞形态学-正常血细胞形态关键字: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细胞形态学-正常血细胞形态1.正常血细胞形态学(Wright染色)(1)粒细胞系统形态1)原始粒细胞胞体直径10~18μm,圆形或类椭圆形。
胞核较大,约占细胞的2/3以上,核染色质呈细粒状,排列均匀,无浓集,核膜较模糊。
核仁2~5个,较小,清楚。
胞质量少,呈透明天蓝色,绕于核周,无颗粒。
2)早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2~20μm,圆或椭圆形。
胞核大,核染色质较原粒粗糙,核仁可见或消失。
胞质量较多,呈淡蓝、蓝或深蓝色,浆内含紫红色非特异性的天青胺蓝颗粒。
3)中幼粒细胞①中性中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0~18μm,圆形。
胞核椭圆形或一侧开始扁平,占细胞的2/3~1/2,染色质聚集成索块状,核仁消失。
胞质量多,内含中等量、大小较一致的特异的中性颗粒。
②嗜酸性中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5~20μm,胞核与中性中幼粒细胞相似。
胞质内充满粗大、均匀、排列紧密、桔红色的特异的嗜酸性颗粒。
③嗜碱性中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0~15μm。
胞核椭圆形,轮廓不清楚,核染色质较模糊。
胞质内及核上含有数量不多、排列零乱、大小不等的紫黑色特异的嗜碱性颗粒。
4)晚幼粒细胞①中性晚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0~16μm,呈圆形,胞核明显凹陷,但其凹陷程度一般不超过核假设直径的一半。
核染色质粗糙,排列更紧密。
胞质量多,染浅红色,充满中性颗粒。
②嗜酸性晚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0~16μm,胞核在中央或偏一侧,呈肾形或椭圆形。
胞质充满着嗜酸性颗粒。
③嗜碱性晚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0~14μm。
胞核固缩呈肾形,轮廓模糊。
胞质内及核上含有少量、分布不匀的嗜碱性颗粒。
5)杆状核粒细胞①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胞体直径10~15μm,圆形。
胞核凹陷程度超过核假设直径的一半,核径最窄处大于最宽处1/3以上,形态弯曲成带状,核染色质粗糙呈块状,核两端钝圆染深紫红色。
胞质充满中性颗粒。
②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胞体直径11~16μm,圆形。
胞核与中性杆状粒细胞相似。
正常骨髓细胞学特点小概粒细胞系统:原粒:体:大小ф:10~18μm;约2~3倍RBC形状:圆或椭圆浆:1。
少;天蓝色;无颗粒;为Ι型原粒2.少;天蓝色;极少数细小嗜天青颗粒;为Ц型原粒核:1。
形状:圆或椭圆2.染色质均匀细致;核膜下见紫红色颗粒;淡蓝色核仁2~5个。
早幼粒:体:大小ф:12~20μm;约3~4倍RBC形状:圆或椭圆浆:1。
色泽:天蓝到浅蓝之间;2.浆内见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匀的紫红色嗜天青颗粒;(个别情况下出现嗜酸嗜碱特异性颗粒)核:1。
形状:圆或椭圆2.染色质粗(较原粒粗);核仁可见或见不清中幼粒:体:大小ф:10~18μm;约2~3倍RBC形状:圆浆:1。
色泽:浅蓝(较早);淡红(较晚)2.浆内见颗粒:1)。
小且密,淡紫色,嗜中性粒2).大桔红色,嗜酸性3).大且不规则,深紫红色:嗜碱性核:1。
形状:椭圆形或一侧核扁平;位于细胞一侧2.染色质密集,紫红色。
3.核仁消失,核膜明显。
晚幼粒:体:大小ф:10~16μm;约2倍RBC浆:1。
色泽:粉红色;量多;见大量特异性颗粒;核:1。
形状:凹陷呈肾形2.染色质密集,呈粗条块状。
杆状核:体:大小ф:10~13μm;约1.5倍RBC形状:圆浆:1。
色泽:粉红色;量多;见大量特异性颗粒;核:1。
形状:带状弯曲2.染色质密集,呈粗条块状。
分叶核:体:大小ф:10~13μm;约1.5倍RBC形状:圆浆:1。
色泽:粉红色;量多;见大量特异性颗粒;核:1。
形状:分叶状,2~5叶,叶与叶之间有丝状染色质相连2.染色质密集,呈块状;色泽深紫红色。
红细胞系统:原红:体:大小ф:12~20μm;约3~4倍RBC形状:圆或椭圆浆:1。
少;不透明,深蓝色;无颗粒(罕见少数颗粒);边缘有伪足核:1。
形状:圆或椭圆2.染色质颗粒状,深紫红色;深蓝色核仁1~5个,核周淡染区。
早幼红:体:大小ф:8~18μm;约2~3倍RBC形状:圆或椭圆浆:1。
稍多;颜色介于蓝色与深蓝色之间:海水蓝;核:1。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是一种用于评估骨髓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实验室检查。
该检验通常通过骨髓穿刺或骨髓活检获取骨髓样本,并在显微镜下观察骨髓细胞的形态、大小、染色性质以及细胞内的包涵体等结构。
这些观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骨髓病变、白血病、贫血等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骨髓样本获取:通过骨髓穿刺或骨髓活检获取骨髓细胞样本。
2. 样本处理:将骨髓样本制作成薄片,并进行染色处理,通常使用的染色方法有涂片染色和石蜡切片染色。
3. 细胞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骨髓细胞的形态、大小、染色性质以及细胞内的包涵体等结构。
4. 细胞计数和分类:根据骨髓细胞的特征,对其进行计数和分类,包括髓细胞、原始髓细胞、幼稚髓细胞和成熟髓细胞等。
5. 异常细胞的识别:识别任何异常的骨髓细胞,例如白血病细胞或恶性淋巴瘤细胞等。
6. 结果分析和报告:将观察到的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进行分析,并撰写检验报告,提供给医生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是一种常用的骨髓疾病诊断方法,能够提供关于骨髓细胞形态和功能的重要信息,对于骨髓病变、白血病、贫血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骨髓形态学报告详细解析骨髓形态学报告是一种通过观察和描述骨髓细胞的形态特征,以评估骨髓功能和诊断血液系统疾病的方法。
它是临床血液学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将详细解析骨髓形态学报告的内容。
一、骨髓细胞总体情况在骨髓形态学报告的开始部分,通常会对骨髓细胞的总体情况进行描述。
具体包括骨髓细胞的数量、分布和形态特征等。
例如,可以描述骨髓细胞的总数、核质比、细胞大小、染色性质、细胞核形态等。
通过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初步判断骨髓细胞的正常与否。
二、骨髓造血系细胞骨髓造血系细胞是指骨髓中负责造血功能的细胞群。
骨髓形态学报告中会对这些细胞进行详细的描述。
主要包括红系细胞、粒系细胞和巨核系细胞等。
对于红系细胞,可以描述其数量、大小、形态特征和染色性质等。
对于粒系细胞,可以描述其数量、核质比、细胞核形态和细胞浆颗粒等。
对于巨核系细胞,可以描述其数量、大小、形态特征和核分裂象等。
通过对这些细胞的评估,可以初步判断骨髓造血功能的正常与否。
三、骨髓异常细胞除了正常的骨髓细胞外,骨髓形态学报告中还会描述骨髓中的异常细胞。
这些异常细胞可能是血液系统疾病的标志,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病理改变。
对于这些异常细胞,可以描述其数量、形态特征、染色性质和其他特殊的细胞学表现等。
通过对这些异常细胞的评估,可以初步判断骨髓中是否存在异常细胞,进而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四、其他细胞和结构除了上述的骨髓细胞外,骨髓形态学报告中还会描述其他一些细胞和结构。
例如,骨髓中的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等。
对于这些细胞,可以描述其数量、形态特征和染色性质等。
同时,还可以描述骨髓中的纤维组织、骨髓小岛、骨髓血管等结构。
通过对这些细胞和结构的评估,可以进一步了解骨髓的整体情况。
五、综合评价和诊断意义在骨髓形态学报告的最后部分,通常会对骨髓细胞的总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诊断意义。
综合评价主要是根据上述所描述的各项指标,对骨髓的功能和病理情况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