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炎
- 格式:pptx
- 大小:443.46 KB
- 文档页数:28
甲状腺炎教学目的:▪了解:甲状腺炎的定义和分类。
▪理解:各型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
▪掌握:亚急性甲状腺、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定义:甲状腺炎是以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疾病,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甲状腺炎的临床分类多样,按起病快慢分为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慢性甲状腺炎。
按病原学分类,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自身免疫性、辐射后、寄生虫、结核性、梅毒和爱滋病感染等。
临床上亚急性甲状腺炎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最常见。
第一节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acute suppurative thyroiditis AST) 是一种甲状腺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临床罕见。
多以不典型症状起病,易与颈部其他感染性疾病或肿块混淆而被误诊。
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多变,若不及时诊断及治疗可迅速导致呼吸困难,危及生命。
【病因】甲状腺有完整的包膜、甲状腺腺体内富含高浓度的碘离子、腺体还有着丰富的血液供应和淋巴引流,故甲状腺很难发生化脓性感染。
其发病原因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甲状腺基础疾病继发感染,如甲状腺腺瘤或结节性甲状腺肿,因甲状腺局部循环血供不良、含碘浓度降低较易并发感染。
(2)医源性感染,如甲状腺穿刺时消毒不严格。
(3)先天性畸形.最常见的为先天性梨状窝瘘,是儿童发生AST的主要原因;AST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少数见于大肠杆菌、布鲁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门菌、克雷伯菌、卟啉单胞菌属,还可见于真菌、病毒、寄生虫感染等,可为单一病原菌感染,也可发生混合感染。
条件致病菌感染多发生于免疫力低下患者如使用免疫抑制剂、糖尿病、肿瘤、HIV以及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
【病理】超声下细针穿刺AST得到脓液,穿刺物培养可得到病原体;若穿刺物镜检见到富含多核巨细胞的肉芽肿及单核细胞浸润提示为亚急性甲状腺炎。
【临床表现】本病常以发热、咽痛、吞咽困难、颈前区疼痛及肿块起病。
甲状腺炎诊断标准
甲状腺炎是一种甲状腺组织的炎症,它可能会导致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不同的症状。
甲状腺炎的诊断通常基于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以下是甲状腺炎的诊断标准:
1. 甲状腺肿大:患者甲状腺肿大可见或触及,可伴有疼痛或不适感。
2.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血液中的TSH、T3、T4等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可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的症状。
3. 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血液中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如果高于正常范围,则提示患者可能存在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
4. 甲状腺穿刺细胞学检查:对可疑的甲状腺结节进行甲状腺穿刺细胞学检查,以排除对结节的恶性病变的疑虑。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炎有不同的诊断标准。
例如,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通常基于颈部疼痛、甲状腺肿大和血液中的炎症指标,而桥本甲状腺炎的
诊断则需要检测血液中的TPOAb和TgAb水平。
总之,甲状腺炎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确定最终的诊断。
桥本甲状腺炎确诊标准
答案:
桥本甲状腺炎又被称作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是属于一种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
诊断标准众多,可以通过甲状腺损害的表现、甲状腺相关自身抗体升高等诊断。
诊断标准:
1、甲状腺损害的表现。
检查甲状腺功能会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情况,促甲状腺素升高或伴有甲状腺素降低。
2、甲状腺相关自身抗体升高。
根据彩超的表现,再配合相关抗体的升高,就可以确诊桥本甲状腺炎。
对于个别诊断困难的患者,需要做甲状腺穿刺来明确诊断。
注意事项:
1、患者在日常饮食上应保证合适的碘摄入量。
建议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适当限碘,日常饮食仍可食用加碘食盐,但需适当限制海带、紫菜、海苔等富碘食物的摄入。
2、合并亚临床甲减者,首先需至少两次甲状腺功能检测确认并排除暂时性甲功异常。
如果存在下述情况,也要给予L-T4治疗。
计划怀孕或已怀孕的女性、TSH>10mIU/L、甲状腺肿大明显、有甲减的临床症状等。
具体用药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什么是甲状腺炎?甲状腺炎的三大临床表现现如今,甲状腺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而甲状腺炎又是其中发病率最高的类型之一,那么,什么是甲状腺炎,甲状腺炎有何表现呢?★什么是甲状腺炎?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同一种类型的甲状腺炎在病程的不同时期不仅可以表现为甲状腺机能亢进,还可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可以表现为弥漫性甲状腺病变,还可以表现为甲状腺结节,有时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炎可以互相转换。
因此甲状腺炎涉及甲状腺疾病的各个方面,需要和许多甲状腺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了解甲状腺炎的各种类型和临床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1.桥本氏甲状腺炎起病缓慢,发病时多有甲状腺肿大,质地硬韧,边界清楚,部分患者可有压迫症状。
初期时常无特殊感觉,甲状腺机能可正常,少数患者早期可伴有短暂的甲亢表现,多数病例发现时已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
病患常表现怕冷、水肿、乏力、皮肤干燥、腹胀、便秘、月经不调、性欲减退等。
★2.亚急性甲状腺炎典型的表现为甲状腺剧痛,通常疼痛开始于一侧甲状腺的一边,很快向腺体其他部位和耳根及颌部放散,常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肌肉疼痛,也可有发热,病后3~4天内达到高峰,1周内消退,也有不少患者起病缓慢,超过1~2周,病情起伏波动持续3~6周,好转后,在数月内可有多次复发,甲状腺可较正常时体积增大2~3倍或者更大,接触时压痛明显。
病后1周内,约一半患者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表现,如兴奋、怕热、心慌、颤抖及多汗等;这些症状是由于急性炎症时从甲状腺释放出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引起的,在疾病消退过程中,少数患者可以出现肿胀、便秘、怕冷、瞌睡等甲状腺功能减低表现,但这些表现持续时间不长,最终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
★3.静止甲状腺炎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无痛,有数周的自限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期,由于甲状腺激素贮备耗竭,随之出现暂短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最后,通常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
甲亢期可以短促或被忽略。
亚急性甲状腺炎最佳的治疗方法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通常由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引起。
患者常常出现甲状腺肿大、颈部疼痛、发热、乏力等症状。
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早期的干预和正确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最重要的是控制炎症和减轻症状。
患者通常会出现颈部疼痛和不适,可以通过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来缓解疼痛。
此外,休息和避免过度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身体更快地恢复。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亚急性甲状腺炎的重要手段。
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可以使用β受体阻滞剂来控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轻患者的症状。
此外,对于自身免疫性亚急性甲状腺炎,激素治疗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炎症反应。
除了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也是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一种选择。
放射性碘可以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放射性碘治疗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
此外,手术治疗在一些情况下也是必要的。
对于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或持续颈部疼痛的患者,甲状腺切除术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手术治疗虽然风险较大,但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对于一些无法忍受疼痛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综合来看,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方法多样,针对不同的病情和患者症状,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手段。
在治疗过程中,及时就医,遵医嘱,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本文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方法有所帮助,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什么是甲状腺炎,500字
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主要指由病毒、细菌引起的甲状腺炎病,也就是传说中的“急性甲状腺炎”或者“慢性甲
状腺炎”。
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由病毒、细菌
等原因而引起,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咽部痛,扁桃体肿大,甲状腺肿大,喉部淋巴结炎等。
急性甲状腺炎的发病期一般是2-4周,同时也会伴有其他消化道炎症,如腹痛、恶心、呕吐等。
而慢性甲状腺炎的特点是病程长,发病期相对较长。
甲状腺炎的治疗主要依据发病原因,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抗病毒或抗生素治疗;另外一种是支持性治疗,即加强调养,保持日常的正常饮食、睡眠,提高体质等。
此外,也可以应用激素类药物治疗,以减少甲状腺炎的症状和伴随的炎症过程。
总的来说,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咽痛等,治疗原则以抗病毒或抗生素治疗、支持性治疗及激素治疗为主,严重者可用手术或用药物治疗持续长时间的病情。
由于甲状腺炎的症状相似于其它疾病,所以患者在出现以上症状后必须及时就诊,以便早期诊断并及时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