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实验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341.07 KB
- 文档页数:4
伏安法测电阻电阻实验报告伏安法测电阻电阻实验报告引言:电阻是电学基础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在电路中起着限制电流流动的作用。
为了准确测量电阻值,科学家们发展出了伏安法这一实验方法。
本文将介绍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一、实验原理伏安法是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利用欧姆定律来计算电阻值的一种实验方法。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等于电压U与电流I的比值,即R=U/I。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或者电流来观察电阻的变化。
二、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将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和电源连接好,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2. 调节电流:将电流表的量程调至适当范围,根据实验要求设置所需电流值。
3.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记录下来。
4. 计算电阻:根据欧姆定律,将测得的电压值除以电流值,即可得到电阻的数值。
三、实验结果分析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几个不同的电阻值进行测量,并记录下了相应的电压和电流数据。
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电阻数值。
在分析这些数据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几个现象:1. 直线关系: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与电压和电流之间应该呈现线性关系。
通过绘制电压-电流图像,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线性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电阻值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2. 非线性关系: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电阻与电压和电流之间可能呈现非线性关系。
这可能是由于电阻器本身的特性或者电路中其他元件的影响所导致的。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电压-电流图像的形状来判断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
3. 温度影响:电阻值与温度也有一定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电阻器的温度来观察电阻值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四、实验误差分析在实验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
主要的误差来源包括仪器误差、电源波动、电路接触不良等。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仪器校准:定期对实验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
班级组长成员日期
一、提出问题:导体电阻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二、猜想与假设:
三、探究方法:
四、设计实验、进行试验
(一)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需将相同相同不同的导体接入相同的同一电路中。
1.实验电路图
2、实验步骤
3、记录数据
4、分析论证
结论:
(二)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需将相同相同不同的导体接入相同的同一电路中。
1、实验电路图
2、实验步骤:
3、记录数据
4、分析论证
结论:
(三)探究导体电阻与粗细的关系
需将相同相同不同的导体接入相同的同一电路中。
1、实验电路图
2、实验步骤:
3、记录数据
4、分析论证
结论:
四、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它的大小与导体的、、、。
实验名称: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实验时间:2015年10月13实验目的: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实验器材:玻璃棒2支,橡胶棒2支,丝绸1块,毛皮1块。
实验过程:1、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手持一根玻璃棒,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玻璃棒。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毛皮摩擦两根橡胶棒,手持一根橡胶棒,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橡胶棒。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实验名称:电流和电路实验时间:2015年10月15实验目的:探究电路中形成持续电流的因素实验器材:干电池2节,小灯珠2个,开关1个,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1、用把导线把干电池、小灯珠、开关连接起来。
(开关断开)2、检查一遍,无误后闭合开关,观察小灯珠有什么现象发生。
3、断开开关,拧下一个小灯珠,再闭合开关,观察剩下的那个小灯珠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电路中形成持续电流的因素:(1)必须有电源;(2)必须形成闭合回路。
实验名称: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验时间:2015年10月21实验目的:练习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验器材:干电池2节,小灯珠2个,开关3个,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1、按照课本图15.3-3连接串联电路,观察开关控制两个小灯泡发光的情况。
2、按照课本图15.3-4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观察各开关控制个小灯泡的情况。
实验结论:电路中形成持续电流的因素:(1)必须有电源;(2)必须形成闭合回路。
实验名称:练习使用电流表实验时间:2015年10月22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实验器材:干电池2节,小灯珠1个,开关1个,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1、电流表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2、必须让电流从“+”接线柱流进,再从“–”接线柱流出。
3、必须正确选择电流表的量程。
(不清楚电流大小时可采用试触法)4、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
5、读数:(1)明确所选电流表的量程。
(2)确定电流表的分度值。
(3)接通电路后,看看表针向右总共偏过了多少个小格,就能知道电流是多大了。
研究性实验报告记录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在电路中成立的实验现象。
实验原理伏安法是一种先将所需量转换成电动势的法,然后再测量电流、电势差进行计算的方法,常用于测量电阻、电导率、电动势等物理量。
欧姆定律表明,电路中的电流与电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即电路电阻与电流成正比,电阻与电压成反比,数学表达式为U=IR。
其中,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I表示电流。
在本实验中,利用伏安法可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从而推断出电阻值。
实验设备及器材1.数字万用表2.可调稳压直流电源3.电流表4.电阻丝电阻箱5.导线、电池等实验步骤1.连接电阻丝电阻箱、可调稳压直流电源和数字万用表。
2.将电阻丝电阻箱设置电阻值为100欧姆。
3.将电池与电阻丝电阻箱并联,将数字万用表分别连接到电阻丝电阻箱两端,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4.调节可调稳压直流电源的电压,使电流表示形式为较为直观的数值。
5.记录数字万用表的电压值和电流表的电流值。
6.依次改变电阻丝电阻箱的电阻值,记录相应的电压和电流数据。
7.拟合出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直线关系,由此推算出电阻值。
实验结果及分析本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电阻箱电阻值/欧姆电压值/V 电流值/A100 0.64 0.0062200 1.26 0.0062300 1.92 0.0062400 2.56 0.0063500 3.16 0.0063通过上述数据可以将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绘制成一条直线,其中,电压位于x轴,电流位于y轴。
根据欧姆定律,该直线的斜率为电路的电阻值,即可算出电路中的电阻大小。
经过计算,电路的电阻值为101.27欧姆。
与实际设置的电阻值相比,该结果略微偏差,这可能与仪器误差、线路影响等因素有关。
结论通过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我们得出的结果表明欧姆定律在电路中是成立的。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实验结果与实际预期值之间的偏差,这表明进行实验时需认真确保实验条件的准确性,增强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篇一: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从江县加榜中学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2012年秋季学期学校班级姓名目录1二、用停表测量时间四、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五、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3 4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七、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八、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九、探究光折射时的规律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十二、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1、测量前“三观”:一观:二观:三观:2、测量时一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二读、视线要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数时要估读到三记、记录数据由数字和组成。
进行试验:测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宽评估交流:为使测量更精确,应选用分度值的刻度尺(填“大”“小”)二、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1、观察停表停表有个表盘,大表盘数字代表,小表盘数字代表;有根指针,长指针是,短指针是。
停表秒针走一圈是分钟。
2、停表时间等于分针指示能准确读数部分加上秒针指示读数部分。
进行试验:用停表测出你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s,1min内你的脉搏跳动了次。
评估交流:大家的测量结果是否相同。
三、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设计并进行试验:1、在操场上用测出奔跑的路程s1=20米,s2=30米。
2、用测出自己跑20米所用的时间t1,跑30 米所用的时间t2。
s3、根据公式v?求出两次奔跑的平均速度。
t评估交流:自己记时好还是请同学计时好。
篇二:物理实验报告册探究2串联和并联一、活动目标1、能自己独立并熟练地完成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2、知道开关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作用;3、亲自体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实验05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1.【实验目的】通过探究式实验,得出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2.【实验器材】(1)电源、导体若干、开关、电流表、导线(2)电流表作用:①测量电路中的电流;②反映电阻的大小。
3.【设计实验】(1)提出问题:电阻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2)猜想假设:可能和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说说你的猜想理由。
(3)如何验证你的猜想:①测量什么物理量?测几次?②需要什么器材?③怎样设计实验电路?4. 【实验步骤】ᯗ(1)设计实验电路图;(2)选用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两根镍铬合金丝,分别将它们接入电路中,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比较流过长短不同的镍铬合金丝电流的大小。
(3)选用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根镍铬合金丝,分别将它们接入电路中,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比较流过粗细不同的镍铬合金丝电流的大小。
(4)选用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同,但是材料不同的两根金属丝,分别将它们接入电路中,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比较流过材料不同的金属丝电流的大小。
(5)把实验结果填写在下面的实验记录表中;(6)断开开关,整理器材,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5. 【实验表格】6.【实验结论】(1)导体电阻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2)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3)材料、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4)另外,电阻还跟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较小的材料导电性能较强;反之,电阻较大的材料导电性能较弱。
7.【注意事项】(1)连接电路前开关应断开。
(2)闭合开关前要检查电路的连接情况,并进行试触,以确保不损坏电流表。
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2.实验方法:(1)控制变量法:①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时,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均相同;②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时,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相同;③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时,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
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结论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电阻是电路中的一种基本元件,它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电路中,电阻的大小直接影响电流的大小和电压的分布。
了解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等多个角度探讨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首先要讨论的是电阻的材料。
电阻的大小与其材料的导电性质密切相关。
通常情况下,金属是良好的导体,电阻很小;而绝缘体则是较差的导体,电阻较大。
在金属导体中,银、铜、铝等具有较大导电性能,因此其电阻也相对较小;而在绝缘体中,陶瓷、木材等的电阻则较大。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电路要求来选择,以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其次是电阻的长度。
电阻的长度对其电阻值具有很大的影响。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的大小与电压和电流的关系为R=V/I。
可以看出,当电压和电流不变时,电阻的大小与长度成正比。
也就是说,电阻的长度增加,电阻的值也会增加。
因此在设计电路时,需要根据要求选择合适长度的电阻。
温度也是影响电阻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会导致导体的电阻增加,即电阻温度系数为正。
这是因为在高温下,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受到晶格的振动和碰撞影响,从而导致电子的迁移速度变慢,电阻增大。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电阻的温度特性,选择合适的电阻来保证电路的稳定工作。
电阻的大小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等多个因素有关。
在设计电路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选择合适的电阻来满足电路的需求。
只有充分了解电阻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设计和调试电路,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阻的大小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第二篇示例:电阻是电路中一个重要的元件,它具有阻碍电流流动的功能。
电阻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设计和选择电阻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本文将探讨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电阻的大小与电阻的材料有关。
电阻的材料不同,电阻的大小也会有所差异。
小灯泡测电阻实验报告小灯泡测电阻实验报告引言:在学习物理实验课程中,我们经常会进行各种实验来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今天,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电阻的实验——小灯泡测电阻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电阻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电阻的特性,并学习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方法。
实验原理: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
它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截面积以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实验步骤:1. 首先,我们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包括小灯泡、电池、导线和万用表。
2. 将小灯泡与电池通过导线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电路。
3. 打开万用表的电阻档,将两个探针分别与电路中的两个端点相连。
4. 观察万用表上的数值,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我们进行了多组实验,测得的小灯泡电阻分别为:2Ω、3Ω、4Ω、5Ω、6Ω。
通过计算平均值,我们得到小灯泡的电阻为4Ω。
实验讨论: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小灯泡的电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随着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这是因为小灯泡内部的材料会受到电流的作用而发热,导致电阻值的变化。
此外,小灯泡的电阻还与其长度、截面积以及材料的导电性质等因素有关。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万用表来测量电阻。
万用表是一种常用的电测仪器,可以测量电阻、电流和电压等参数。
在测量电阻时,我们需要将万用表的电阻档位调整到合适的范围,并将两个探针分别与电路的两个端点相连。
通过读取万用表上的数值,我们可以得到电阻的大小。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小灯泡测电阻的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电阻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其大小与材料、长度、截面积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万用表来测量电阻,通过将万用表与电路相连,并读取数值,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电阻的大小。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电阻的理解,还学会了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方法。
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实践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电阻率的测量方法。
2. 了解电阻率的物理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3. 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电阻率是描述材料对电流阻碍能力的物理量,其单位为欧姆·米(Ω·m)。
根据电阻定律,电阻率(ρ)与电阻(R)、长度(L)和横截面积(A)之间的关系为:ρ = R (L/A)。
本实验采用伏安法测量电阻,通过测量电阻丝的长度、直径和电阻值,进而计算出电阻率。
三、实验仪器1. 电阻丝:直径为0.1mm,长度为1m。
2. 电流表:量程为0~0.6A,精度为0.1A。
3. 电压表:量程为0~15V,精度为0.5V。
4. 直尺:量程为0~1m,精度为0.1mm。
5. 秒表:精度为0.1s。
6. 导线:若干。
7. 电源:电压为5V,输出电流可调。
四、实验步骤1. 测量电阻丝的长度:使用直尺测量电阻丝的长度,记录为L(单位:m)。
2. 测量电阻丝的直径:使用直尺测量电阻丝的直径,记录为d(单位:mm),计算横截面积A = π (d/2)^2(单位:mm²)。
3. 接通电路:将电阻丝接入电路,串联电流表,并联电压表,接通电源。
4. 测量电压和电流:调节电源输出电流,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重复多次,取平均值。
5. 计算电阻: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R = U/I(单位:Ω)。
6. 计算电阻率:根据电阻定律,计算电阻率ρ = R (L/A)(单位:Ω·m)。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 长度L (m) | 直径d (mm) | 横截面积A (mm²) | 电压U (V) | 电流I (A) | 电阻R (Ω) | 电阻率ρ (Ω·m) || :--------: | :--------: | :--------------: | :-------: | :-------:| :-------: | :------------: || 1.00 | 0.10 | 7.854×10^-4 | 5.00 | 0.50 | 10.00 | 1.27×10^5 |六、实验结果分析1.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阻率ρ与电阻R、长度L和横截面积A之间的关系符合电阻定律。
惠通斯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测量电阻的大小,并研究电阻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实验仪器:1. 电源:提供恒定电流。
2. 普通电阻箱:提供不同大小的电阻供实验使用。
3.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流和电压。
实验原理:欧姆定律是描述电阻与电流和电压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 通过一个电阻R时,产生的电压V与电流I成正比:V = IR,其中,V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并搭建电路:将电源正极与电阻箱的一端连接,将电源负极与万用表的黑色探头连接,将电阻箱的另一端与万用表的红色探头连接。
2. 设置电流大小:通过调节电阻箱的电阻大小,使得所通过的电流适宜进行测量。
3. 测量电压:将万用表调到电压测量模式,将红色探头接触电阻箱的一端,将黑色探头接触电阻箱另一端,读取电压值。
4. 记录数据:根据测量得到的电流和电压值,计算出实际的电阻大小。
5. 更换不同大小的电阻:重复上述步骤,测量不同大小的电阻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中测量的电流和电压数据,可以得出实际的电阻大小。
通过绘制电阻与电流关系的图像,观察得出的数据是否符合欧姆定律。
同时,也可以通过绘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像,验证是否符合欧姆定律。
讨论和结论:在实验中,发现电流与电阻成正比,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这与欧姆定律的描述相符合,验证了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同时,在实验中还可以观察到一些例外情况,比如温度对电阻的影响等,这些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欧姆定律,并通过实际测量验证了该定律的正确性。
实验过程中,我们还了解了电阻的基本特性,以及电阻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通过这一实验,我们对电阻和电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学会了使用仪器进行实际的测量。
实验的结果与理论相符,实验目的也得到了很好地实现。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是否有关。
实验目的:收集证据证明猜想。
实验仪器:电流表,小灯泡,导线,电源,开关,电阻丝。
实验电路图:电阻丝:实验方法:转换法: 电阻转换为电流示数和小灯泡亮度。
横截面积转换成直径(圆电阻丝)控制变量法: 因变量:电阻R ,自变量:导体材料,不变量: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
因变量:电阻R ,自变量:导体长度,不变量:导体材料和横截面积。
因变量:电阻R ,自变量:导体横截面积,不变量:导体长度和材料。
实验步骤:bD 2 C 2 B 2 康铜丝 0.5mm 碳钢丝 0.5mm 镍铬丝 0.5mm 镍铬丝 0.5mm A 1 A 2 B 1 C 1 D 1Aa1.电流表调零,断开开关,按照电路图组装电路,a、b间接入A1、A2康铜丝,闭合开关,观察电灯泡亮度并读出电流表示数记为I,并讲数据及现象记录入表格,断开开关。
2.a、b间改接入B1、B2碳钢丝,闭合开关,观察电灯泡亮度并读出电流表示数记为I,并讲数据及现象记录入表格,断开开关。
3.a、b间改接入C1、C2镍铬丝,闭合开关,观察电灯泡亮度并读出电流表示数记为I,并讲数据及现象记录入表格,断开开关。
4.用铜片将C2、D2连接起来,a、b间改接入C1、D1镍铬丝,闭合开关,观察电灯泡亮度并读出电流表示数记为I,并讲数据及现象记录入表格,断开开关。
5.用铜片将C2、D2连接起来、C1、D1连接起来,a、b间改接入C1、D1镍铬丝,闭合开关,观察电灯泡亮度并读出电流表示数记为I,并讲数据及现象记录入表格,断开开关。
6.分析数据。
12345材料康铜丝碳钢丝镍铬丝镍铬丝镍铬丝长度/cm2020204020直径/mm0.50.50.50.51电流/A7.结论:①、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②、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③、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8.评价:如果我想知道导体的电阻与电阻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如何有关,我该怎么办?问题如何提出? 收集几组数据?引申:①、小明在完成以上实验后,他认为“导体连入电路后有电阻,不接入电路则没有电阻”,你觉得他的说法对吗?②、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有关,观看视频理解。
电阻的测量实验报告一、引言在电路中,电阻是一种重要的电性元件。
电阻的测量对于电路的负载匹配、电路分析和电路设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测量电路中不同电阻的阻值,并探究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万用电表测量电阻;2.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计算;3.观察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和药材1.万用表2.电源3.电阻箱4.导线四、实验原理1.电阻的定义:电阻是指电流在流动过程中经过的阻力,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2.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计算:在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依次连接,电流通过各个电阻相同。
总电阻RT等于各个电阻R1、R2、R3...依次相加:RT = R1 + R2 + R3 + ...3.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计算:在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共享相同的电压。
总电阻RT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再取倒数:1/RT = 1/R1 + 1/R2 + 1/R3 + ...五、实验步骤1.连接串联电路:将电源正极与电阻箱的一个端口连接,再将电阻箱的另一端口与万用表的COM端连接,最后将电源负极与万用表的VΩmA端连接。
2.调节电阻值:设置电阻箱初始阻值,可以选择任意一个阻值。
3.测量电流:打开电源,用万用表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值。
4.记录电流值:根据测量结果,记录下电流值I。
5.调整电阻箱阻值:逐渐调整电阻箱的阻值,每次调整后均记录下电流值。
6.连接并联电路:将电源正极与万用表的COM端连接,再将电源负极与电阻箱的一个端口连接,最后将电阻箱的另一端口与万用表的VΩmA端连接。
7.调节电阻值:设置电阻箱初始阻值,可以选择任意一个阻值。
8.测量电流:打开电源,用万用表测量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值。
9.记录电流值:根据测量结果,记录下电流值I。
10.调整电阻箱阻值:逐渐调整电阻箱的阻值,每次调整后均记录下电流值。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计算1.串联电路:电阻箱初始阻值:R1 = 10Ω调整电阻箱阻值,记录电流值I1电阻箱阻值:R2 = 20Ω调整电阻箱阻值,记录电流值I2电阻箱阻值:R3 = 30Ω调整电阻箱阻值,记录电流值I32.并联电路:电阻箱初始阻值:R4 = 40Ω调整电阻箱阻值,记录电流值I4电阻箱阻值:R5 = 50Ω调整电阻箱阻值,记录电流值I5电阻箱阻值:R6 = 60Ω调整电阻箱阻值,记录电流值I6七、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电阻与电流的关系图表。
测电阻实验报告测电阻实验报告引言:电阻是电路中常见的元件之一,它具有阻碍电流流动的作用。
为了了解电阻的性质和特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测电阻实验。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研究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了解电阻对电路的影响。
实验一:直流电阻测量在实验一中,我们使用万用表测量了不同电阻值的电阻。
首先,我们将万用表调至电阻测量档位,并将待测电阻与万用表的两个探头连接。
通过读取万用表上的数值,我们可以得到电阻的测量结果。
实验二:串联电阻测量在实验二中,我们研究了串联电阻的测量方法。
首先,我们将两个不同电阻值的电阻依次串联连接,然后使用万用表测量整个串联电阻的数值。
通过与实验一的结果对比,我们发现串联电阻的数值等于各个电阻值之和。
实验三:并联电阻测量在实验三中,我们研究了并联电阻的测量方法。
与实验二类似,我们将两个不同电阻值的电阻并联连接,并使用万用表测量整个并联电阻的数值。
通过与实验一的结果对比,我们发现并联电阻的数值等于各个电阻值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实验四:电阻与电流关系的研究在实验四中,我们研究了电阻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值,我们可以观察到电流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当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当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大。
这说明电阻与电流呈反比关系。
实验五:电阻与电压关系的研究在实验五中,我们研究了电阻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压值,我们可以观察到电阻上的电压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电阻上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即电压增大时,电阻上的电压也增大;电压减小时,电阻上的电压也减小。
实验六:电阻对电路的影响在实验六中,我们研究了电阻对电路的影响。
通过在电路中加入不同电阻值的电阻,我们观察到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电阻的增加会降低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减小则会增加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这说明电阻对电路的工作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
结论:通过一系列的测电阻实验,我们对电阻的性质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电阻应变计测量原理实验报告电阻应变计测量原理实验报告引言:电阻应变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设备,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
它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来检测物体的应变情况,从而得到物体的力学性质。
本实验旨在探究电阻应变计的测量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一、电阻应变计的基本原理电阻应变计是利用电阻的变化来测量物体应变的一种传感器。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电阻材料的特性,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电阻材料会发生形变,从而导致电阻值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可以获得物体所受力的大小。
二、实验装置和步骤本实验使用了一台电阻应变计测量仪器,以及一根标准的金属杆。
实验步骤如下:1. 将金属杆固定在实验台上,并将电阻应变计粘贴在金属杆上。
2. 连接电阻应变计与测量仪器,确保连接稳固。
3. 通过测量仪器设置初始电阻值,并记录下来。
4. 施加不同大小的力在金属杆上,记录下相应的电阻值。
5. 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电阻值与力的关系曲线。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电阻值与力的关系曲线。
根据该曲线,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电阻值与力成正比关系,即当施加的力增大时,电阻值也会增大。
2. 电阻值与力的关系曲线呈线性关系,即符合欧姆定律。
3. 电阻值的变化量与施加的力的大小成正比,可以通过斜率来表示。
四、电阻应变计的应用电阻应变计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结构强度测试:通过在结构物上安装电阻应变计,可以实时监测结构物所受的力,从而评估结构物的强度和稳定性。
2. 材料性能研究:通过在材料表面安装电阻应变计,可以测量材料在不同应变下的电阻变化,从而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
3. 汽车工程:电阻应变计可以用于汽车零部件的测试,例如测量车轮的受力情况,以及车身的应变情况,从而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土木工程:电阻应变计可以应用于桥梁、隧道等土木工程的监测,及时发现结构物的变形和应变情况,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性。
科目物理年级班级组别时间实验名称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实验目的1.能从实验结果定性得出导体电阻与其长度、粗细和组成材料之间的关系; 2.知道金属导体的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干电池)、电池夹、灯座、小灯泡、开关、导线、电流表、电阻定律演示
器
实验过程实验步骤:
【步骤1】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时,研究电阻R与长
度L的关系(序号:1、3);
【步骤2】材料、长度一定时,电阻R与横截面积S
的关系(序号:1、4);
【步骤3】长度、横截面积一定时,电阻R与材料ρ
的关系(序号:1、2);
【步骤4】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一定时,电阻R与温度t的关系(序号:2、5)。
实验记录(实验数据、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导体的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材料有关:当长度、横截面积相同,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是有关的。
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有关:同种材料,横截面积相等,长度越长,导体电阻越。
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有关:同种材料,长度相同,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电阻越。
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温度有关:同一材料、长度、横截面积都相等的金属导体,温度越高,电阻越。
实验方法:这个实验研究影响导体大小的因素采用的方法是。
实验十八、探究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的实验实验目的】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猜想假设】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可能是,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实验设计】 : (1)在几个因素中,如何研究其中的一个因素是否影响电阻的大小,常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① 保持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研究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
② 保持材料和长度一定,研究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
③ 保持长度和横截面积一定,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
(2)已经提供了如图所示的几种导体,还需要的器材有:电源、电流表、开关、导线3)电路图:【实验过程】 :①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长度的关系应选择接入的导体长度横截面积电流 /AA (镍铬合金丝)L sB (镍铬合金丝) 2Ls结论: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的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越大。
②探究电阻的大小跟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择 A 、 C 两根电阻丝。
A 、B 两根电阻丝。
结论:导体的长度、材料一定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③探究电阻的大小跟导体材料的关系应选择A、D 两根电阻丝。
结论: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
【实验补充】:导体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1)导体的电阻与它的温度的高低有关,金属导体的电阻通常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而有些导体的电阻,如铅笔芯(石墨),其电阻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在温度变化不大时,一般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2)在超低温的情况下电阻突然减小为零。
【考点方向】:1、结论可总结成公式,其中ρ 叫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假如架设一条输电线路,一般选铝导线,因为在相同条件下,铝的电阻小,减小了输电线的电能损失;而且铝导线相对来说价格便宜。
2、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关系时”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不变,只改变材料,看电流表示数的变化,从而得出电阻与材料有关的结论。
3、该实验用到了两个实验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4、该实验中“转换法”的使用体现把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来表示电阻的大小。
比较法测电阻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比较法测电阻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比较法测量电阻值,并探究比较法的优点和缺点。
实验结果表明,比较法测量电阻值的精度较高,但需要对电阻进行多次比较,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调整技巧。
因此,比较法测量电阻值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1. 掌握比较法测量电阻的方法和原理;2. 比较比较法测量电阻的精度和其他方法的区别;3. 探究比较法测量电阻的优点和缺点。
二、实验器材1. 五段交替电桥仪器2. 标准电阻箱3. 十欧姆、百欧姆、千欧姆、万欧姆电阻箱各一。
4. 显微镜、导线等。
三、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要求,调整五段交替电桥仪器;2. 将标准电阻箱和待测电阻依次接入电路;3. 比较待测电阻和标准电阻箱的电阻值,并进行调整;4. 记录待测电阻值;5. 将待测电阻与不同的标准电阻进行比较,并记录结果;6. 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准确值。
四、实验结果1. 按照实验要求,利用五段交替电桥仪器完成了比较法测量电阻的实验过程;2. 通过多次比较,最终确定了待测电阻的准确值为456欧姆;3. 经过比较,发现比较法测量电阻的精度相对较高,但需要进行多次比较;4. 比较法测量电阻的准确度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5. 经过实验,初步掌握了比较法测量电阻的方法和原理,并且了解了其优点和缺点。
五、实验分析比较法测电阻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比较法测量电阻需要进行多次比较,并进行调整,相对来说比较费时费力,特别是在电阻较小的情况下。
其次,比较法测量电阻的准确度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稍有差异即会对测量值产生影响。
因此,对于需要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电路系统,比较法测量电阻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六、小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比较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通过体验,发现比较法测电阻的优点在于精度相对较高,但其缺点在于其操作相对繁琐,且准确度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
为了实现准确测量,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实际问题,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进行操作。
实验名称: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是否有关。
实验目的:收集证据证明猜想。
实验仪器:电流表,小灯泡,导线,电源,开关,电阻丝。
实验电路图:
电阻丝:
实验方法:转换法: 电阻转换为电流示数和小灯泡亮度。
横截面积转换成直径(圆电阻丝)
控制变量法: 因变量:电阻R ,自变量:导体材料,不变量: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
因变量:电阻R ,自变量:导体长度,不变量:导体材料和横截面积。
因变量:电阻R ,自变量:导体横截面积,不变量:导体长度和材料。
实验步骤:
1. 电流表调零,断开开关,按照电路图组装电路,a 、b 间接入A1、A2康铜丝,闭合开关,
观察电灯泡亮度并读出电流表示数记为I ,并讲数据及现象记录入表格,断开开关。
2. a 、b 间改接入B1、B2碳钢丝,闭合开关,观察电灯泡亮度并读出电流表示数记为I ,并
讲数据及现象记录入表格,断开开关。
b D 2 C 2 B 2 康铜丝 0.5mm 碳钢丝 0.5mm 镍铬丝 0.5mm 镍铬丝 0.5mm A 1 A 2 B 1 C 1 D 1
A
a
3.a、b间改接入C1、C2镍铬丝,闭合开关,观察电灯泡亮度并读出电流表示数记为I,并
讲数据及现象记录入表格,断开开关。
4.用铜片将C2、D2连接起来,a、b间改接入C1、D1镍铬丝,闭合开关,观察电灯泡亮度
并读出电流表示数记为I,并讲数据及现象记录入表格,断开开关。
5.用铜片将C2、D2连接起来、C1、D1连接起来,a、b间改接入C1、D1镍铬丝,闭合开关,
观察电灯泡亮度并读出电流表示数记为I,并讲数据及现象记录入表格,断开开关。
6.分析数据。
12345材料康铜丝碳钢丝镍铬丝镍铬丝镍铬丝
长度/cm2020204020
直径/mm0.50.50.50.51
电流/A
7.结论:
①、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②、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③、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8.评价:如果我想知道导体的电阻与电阻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如何有关,我该怎么办?
问题如何提出? 收集几组数据?
引申:
①、小明在完成以上实验后,他认为“导体连入电路后有电阻,不接入电路则没有电阻”,你觉得他的说法对吗?
②、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有关,观看视频理解。
【课堂检测】
1.有两段导体A和B,在相同的电压下,通过导体A的电流较大,通过导体B的电流较小,则有( )
A.导体A的电阻大
B.导体B的电阻大
C.两段导体的电阻一样大
D.无法比较
2.导体的电阻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A.导体的材料
B.导体的横截面积
C.导体的长度
D.导体中的电流
3.关于电阻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忽略温度的变化)( )
A.导线越长,电阻越大
B.导线越粗,电阻越小
C.铁导线的电阻比铜导线的电阻大
D.同种材料、粗细相同的导线越短,电阻越小
4.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也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C.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都无关
D.导体的电阻只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5.一根锰铜线的电阻为R,要使这根连入电路的导线电阻变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减小导线两端的电压
B.增大导线中的电流
C.将导线对折后连入电路
D.将导线拉长后连入电路
6.在做“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将一根粗细均匀的导体截成两段后分别接入
电路中,如图1所示,则这是用来研究( )
A.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B.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C.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D.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7.为维护消费者权益,某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对市场上的电线产品进行抽查,
图1
发现有一个品牌电线中的铜芯直径明显比电线规格上标定的直径要小,引
起电阻偏大。
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来分析,这种电线电阻不符合规格的主要原因是( )
A.电线的长度
B.电线的横截面积
C.电线的材料
D.电线的温度
8.有A、B、C、D四根导线,其中A、B、C是铝线,D是镍铬合金线,A、B粗细相同,A比B短;B、C长
度相同,B比C粗;D、C长短、粗细都一样,则四根导线按其电阻大小排列顺序应是( )
A.R A>R B>R C>R D
B.R D>R C>R B>R A
C.R D>R A>R B>R C
D.R C>R B>R A>R D
9.用灯泡、导线、开关和钨丝组成串联电路,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
再用酒精灯对钨丝进行加热,会发现灯泡亮度变 ,由此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0.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小美同学用如图3所示的电路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
她选取了7根金属丝,其材料、规格和测得的电压、电流值如下表所示,并计算出了代号为①~⑥的金属丝的电阻值。
(1)请你利用代号为①②③的三组数据,在坐标纸中画出R-L 图线。
(2)代号为 的3根金属丝是用来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的,金属丝代号为
的2根导线是用来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3)根据表中数据所反映出的规律,可推知代号为⑦的金属丝的电阻值,请将结果填在表中。
11.长度都是1 m 的导体接在3伏的电源上,电阻大小为10欧,若从电路中取下这个导体,导体的电阻值为_______欧;把这段导体剪去一半,剩下的一半电阻是_______欧。
金属丝
代号
材料 长度 L/m 横截面积 S/mm 2 电压 U/V 电流 I/A 电阻值 R/Ω ① 镍铬合金 1.80 1.0 1.5 0.75 2.0 ② 镍铬合金 0.90 1.0 1.5 1.5 1.0 ③ 镍铬合金 0.45 1.0 1.5 3.0 0.50 ④ 镍铬合金 0.90 2.0 1.5 3.0 0.50 ⑤ 镍铬合金 0.90 0.50 1.5 0.75 2.0 ⑥ 锰铜合金 0.90 0.50 1.5 1.9 0.79
⑦
镍铬合金
3.6
0.5
—
—
图2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