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人教版 (1)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6
吉林省伊通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等概况以及“一国两制”政策的含义;2.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经济特点等人文地理特征;3.理解祖国大陆对港、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香港与澳门的地理特征,来加强学生分析概括地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对此类国家或地区其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港澳地区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措施的了解,使学生逐步树立城市的发展更应重视人地协调的基本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习重点:1.香港和澳门概况:位置、范围、人口等;2.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
学习难点:香港经济特点及与内地的联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教材,通过网络、电视等多种途径收集、整理有关香港、澳门的资料。
〈导入新课〉激情引趣:课前播放香港回归仪式视频。
教师:为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香港和澳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讲授新课〉教师:这两个地区为什么叫“特别行政区”,特别之处在哪呢?学生:“一国两制”。
学生结合教材P28材料,并把课前收集到的相关材料与同学老师一起分享。
教师加以补充,使学生理解“一国两制”,认识港澳实行“一国两制”的意义,同时让学生了解区徽和区旗含义。
播放港澳的相关影像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香港和澳门的面积、位置等大概情况。
1、检查学习情况,学生归纳,完成下表:位置范围面积人口香港澳门2、比较香港、澳门与北京、上海、新加坡的人口密度,深刻理解“人多地狭”的含义。
(课件展示)城市香港澳门北京上海新加坡人口密度(人/Km2)60701724474823253890通过和其他地区人口密度的比较得出结论:香港和澳门是名副其实的“人多地狭”的区域。
板书:一、区域特点:人多地狭3.香港如何才能解决人地矛盾问题?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学生活动:观看体现香港“人多地狭“的图片并思考如何解决人地矛盾问题。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要点1:特别行政区1.港澳回归(1)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成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2)中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成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
(3)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香港和澳门的概况(1)地理位置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香港位于珠江口的东侧,与广东省深圳市相邻;澳门位于珠江口的西侧,与广东省珠海市相邻。
(2)地理概况①香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组成,陆地面积为1113.76平方千米(2021年),亚热带季风气候,人口约747.42万(2020年),被誉为“美食天堂”“东方之珠”“购物天堂”等,有大三巴牌坊等著名景点。
②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陆地面积32.9平方千米(2020年),亚热带季风气候,人口约68.32万(2020年)澳门特别行政区是我国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被誉为“海上花园”“东方赌城”等,有维多利亚港湾、香港海洋公园等景点。
3.人多地狭——港澳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和澳门地狭人稠(人多地少),因此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有两种重要方式,一是“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二是“下海”——填海造地。
4.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1)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底色为红色,中有白色洋紫荆花图案,红白两色象征香港实践“一国两制”。
红色底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底色一样,象征香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
洋紫荆花是香港市花,代表香港。
花中的五颗五角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上的五星相对应。
(2)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底色是象征和平与安宁的绿色,上面绘有五颗呈弧形排列的五角星,象征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莲花、大桥、海水则象征澳门的自然地理特点和自然景观,寓意澳门周围是中国的领海,寄托着澳门回归祖国后一定能保持稳定发展的美好愿望。
《“东方名珠”——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2 环节活动内容学习目标1.说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范围,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运用教材提供的数据计算并说明港澳地区“人多地狭”的特点,并了解港澳地区因地制宜拓展空间与如何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3.理解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和意义,理解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以及长期高速发展的基本保障学习重点1.说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范围,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运用教材提供的数据计算并说明港澳地区“人多地狭”的特点,并了解港澳地区因地制宜拓展空间与如何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学习难点理解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和意义,理解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以及长期高速发展的基本保障课(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播放1997.7.1,香港回归的视频播放,增强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应当好好学习,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引出“一国两制”政策。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点一、特别行政区1.“一国两制”政策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_______行使主权,成立了_______特别行政区。
堂学习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_______行使主权,成立了_______特别行政区。
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的政策,_______实行社会主义制度,_______实行_______资本主义制度。
2.位置和范围(1)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分别位于_______东西两侧,与_______省相邻。
(2)香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附近的很多岛屿组成。
澳门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组成。
3.宝贵的城市建设用地香港地区为了解决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现状,采取了“上天”——______________,和“下海”——______________两种扩展方式。
6-2-1 特别行政区-某某和澳门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某某和澳门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
2、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及拓展空间与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通过对港澳地区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措施的了解,使学生逐步树立城市的发展更应重视人地协调的基本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重点:教会学生借助某某和澳门政区图来分析和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及该类区域地理特点的认识方法。
施教策略:中国政区图投影片、某某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区旗图案投影片、收集有关某某和澳门经济方面的录像资料教学难点难点:1、理解“一国两制”政策在某某和澳门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中的体现。
2、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克服方法:提供相关资料供学生阅读。
设计思路:1、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做好课前预习,从广播、电视、网络和报刊、书籍等媒体中收集有关某某和澳门的经济、科技、教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的图文资料。
2、课前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每大组再以6人左右分成学习小组。
教学资源①祖国内地土地资源、能源资源及矿产资源的统计数字表与相关图像;②某某有哪些生活、生产资料来自祖国内地;③祖国内地和某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④祖国内地和某某每万人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以上的人数比较表;⑤某某有哪些工业门类转移到内地;某某在祖国内地投资建厂的分布图。
教学设计承转讲授新课投影提问板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开始学习有关某某和澳门地区的地理知识。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第二节特别行政区——某某和澳门一、人多地狭1.地理位置及其意义中国政区图,提问:①观察“中国政区图”和课本P28“某某和澳门图”简要说明某某和澳门的地理位置。
②想一想某某和澳门海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③某某和澳门以中国内地为腹地的相对位置对其经济发展有何积极的影响?师生共同小结:(略)板书:2.人多地狭(1)组成、面积和人口请根据课本P27第二段课文内容说明某某和澳门的组成、面积和人口。
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与澳门淮北市梅苑学校李晓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掌握香港和澳门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
(2)记住中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
讲述港澳两地被英国和葡萄牙侵占的历史,阐述回归祖国后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政策的重大意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3)理解香港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及其经济的发展;澳门产业的变化;祖国大陆在港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全面比较香港和澳门的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手段讲述、综合提问,引导自学,归纳补充,分析比较等方法。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展示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让学生辨认。
【投影课题】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提问】有哪位同学知道香港和澳门的身世?(学生阅读、讨论回答)香港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正如同学们说的那样,它经历了100年的荣辱、沧桑、风雨和成长;澳门曾被葡萄牙侵占了400多年,也和香港一样,是祖国母亲又一个在外漂泊400多年的儿子。
如今她们已先后回到祖国的怀抱。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香港和澳门地区,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
回归祖国的时间香港澳门【引子】想了解香港和澳门更多,首先我们就要先了解香港和澳门的自然地理特征。
【投影】一、香港和澳门的自然地理特征【展示投影片】香港和澳门地区略图投影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回答几个问题。
【提问】(1)香港和澳门靠近哪个省?各位于珠江口的哪一方?各与哪个经济特区邻近?(2)气候有何特点?【自学填表】教师把事先印好的“香港和澳门”地理特征比较表投影,要求学生看书读图,自学归纳。
香港和澳门地理特征比较表香港澳门位置范围面积居民经济【展示投影片】香港和澳门地理特征比较表投影片,教师根据学生填表情况,串讲提问,查漏补缺,以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对比总结】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毗邻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毗邻广东省珠海经济特区。
两地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香港澳门位置范围由面积29.居民经济【提问】为何香港和澳门的居民中中国血统占绝大多数?【分析总结】因为香港和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所以才有那么多中国血统的居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港澳地区。
.城市香港澳门北京上海新加坡人口密度(人/KM2) 6274 18013 972 3203 4125【提问】刚才我们都知道了,香港与澳门分别被侵占了150-400年不等,哪位同学愿意讲述一下香港和澳门被侵占的过程及回归过程.【学生讲述】学生讲香港、澳门被侵占的经过,教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提问】刚才在这位同学的讲述中我们听到"一国两制"这个词,有哪位同学愿意说一下什么是"一国两制",在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的好处有哪些?(学生回答)【投影】什么是“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政策的好处有哪些?(学生回答)【补充】“一国”中国是统一的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又促进港澳的稳定繁荣和经济发展,有利于祖国大陆与其在经济.科技.教育等互利互补、互相促进。
【总结教育】大家听了×××同学讲的港澳被侵占经过,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到,香港和澳门是中国的固有领土,香港和澳门的问题是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结果。
两地分别被英国和葡萄牙非法侵占了100多年和400多年。
今天的中国政府不再受过去任何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根据我国政府分别与英国政府、葡萄牙政府签订的“中英联合声明”(1984年)、“中葡联合声明”(1987年)。
我国政府已先后于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分别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并在两地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政策,对两地现行社会、经济制度50年不变,以保持港澳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不是简单意义上领土的失而复得,它意味着中国任人宰割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提问】今天,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们该怎么办?【总结】热爱祖国,努力学习,用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去建设祖国,使祖国更加富强,同时要树立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肩负起为祖国统一大业而奉献自己一切的历史使命。
【转折】香港被称为“东方明珠”、“亚洲四小龙”之一,说明它经济发达。
那么香港经济的发展有何有利条件?【投影】三、香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从地理位置、资源、历史基础方面回答)【展示投影片】香港地理位置图投影片,教师讲述,学生归纳结论。
【讲述】香港背靠广袤的祖国大陆,南近东南亚,是沟通远东各地,联系澳大利亚、欧洲、美国等国的水上要冲,与许多国家和地区有便利的海运和航空运输,居国际贸易的有利位置。
【提问】香港经济发展的第一个有利条件是什么?(位置优越)【投影】1.地理位置优越【展示投影片】香港海运图投影片,教师讲述,学生归纳结论。
【投影材料】香港有着天然港口优势,港阔水深,风平浪静,宽阔的水域,可同时停泊百艘以上的万吨巨轮。
目前,香港是世界上进出口船舶最多的商港之一,1992年平均每13分钟就有一艘远洋货轮驶入和离开香港码头,年进出香港的远洋货轮达4万多艘次。
它与美国的旧金山、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同为世界三大良港之一。
【提问】香港经济发展第二个有利条件是什么?(天然良港)【投影】2.天然良港【投影材料】香港是一个自由贸易港。
目前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有货运往来,形成一个以香港为枢纽,联系五大洲、三大洋的海上运输网络。
香港一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对许多进出口商品免征关税,进出口手续也极为简便,从而吸引国际船只和货物过境,发展过境贸易,加上香港生产旅游者比较喜爱的轻工业产品(看图),香港被誉为“购物者的天堂”和“东方明珠”。
【提问】香港经济发展第三个有利条件是什么?(学生回答)【板书】3.自由贸易港【总结过渡】以上3点是香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但香港经济发展也有其不利因素。
【展示投影片】中国内地供应香港的主要物资图投影片,祖国内地在香港转口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增长柱状图(图6.21),2000年香港进口商品的地区构成和2000年香港出口商品的地区构成。
【提问】香港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什么?【总结】香港人多地狭,资源缺乏,工业原料、燃料绝大部分靠进口,并且主要靠祖国内地供应。
由此可以看出,香港和祖国息息相关,血脉相连,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是香港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
【转折】根据上面学了的内容,总结一下香港与澳门的经济有怎样的特征呢?【投影】四、香港和澳门的经济特征【自学填表】学生看课本P.89和P.90,归纳出香港和澳门的经济特征,填入表中第五项。
香港澳门位置范围面积居民经济【展示投影片】港澳地区特征比较表投影片,教师提问、查漏补缺。
【提问】香港和澳门的经济发展形成什么特点?【对比总结】香港虽人多地狭,但地理位置优越,海运便利,因而形成了以对外贸易、加工工业和旅游为主的经济结构特点。
澳门则形成了以博彩业、旅游业和加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特点。
【引导学生分析】澳门成为对外贸易港早于香港,为何经济发展落后于香港?【展示投影片】香港的旅游业和澳门的旅游业的对比图片以及澳门的菠菜中心等图片。
【总结】现代海洋轮船运输兴起后,澳门附近因海域水浅,缺少深水海港,不利于大型海轮的进出和停泊,国际贸易地位衰落,形成以赌场收入维持经济的旅游城市。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澳门的认识始终与其颇负盛名的博彩业联系在一起,但在1995年里,一连串令人瞩目的新闻事件使澳门成为媒介争抢报道的热点,成了1995年的明星城市,如澳门国际机场的启用,与台湾的正式通航,中国银行参与发行澳门钞票等等。
近年来,各种迹象表明,澳门潜在作用和地位正在显示出来,并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澳门这个昔日的滨海渔村已成为在国际上颇有影响的旅游、工业城市。
目前,澳门已回归祖国,它的经济发展将会随着祖国内地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和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以及本身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定会走向良性循环、日益腾飞的轨道,在祖国怀抱中,光耀中华,走向辉煌!【活动】处理课后练习。
【投影】香港建设用地的卫星图片,香港保存大面积绿地的图片,比较判断香港城市建设用地与地形的关系。
香港人多地少他们是怎样扩展城市城市建设用地的.请谈一谈你对这两种扩展方式的看法(“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陆)【投影】.问“寸金寸土”的香港为什么在城市建设中仍然保留大片绿地.针对这种情况,说说你的看法.(多山地形植树造林可以--涵养水源、防止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沿海地带城市建设安全,另外可以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吸烟滞尘、美化环境。
)【提问】香港政府坚持的人地协调观,对我们淮北城市建设及西部大开发有什么借鉴意义?【课堂反馈】1、香港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东侧,与市相邻,澳门则位于西侧,与市相邻。
2、香港由、、三部分组成,澳门、、三部分组成。
3、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两个,实行制度。
4.港澳扩大土地面积的主要方式是和,尤其是香港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