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栽培学 第五章 第一节 黄瓜
- 格式:ppt
- 大小:3.38 MB
- 文档页数:50
特种蔬菜栽培学绪论第一章根菜类第二章白菜类第三章甘蓝类蔬菜第四章绿叶蔬菜第五章薯芋类蔬菜第六章茄果类第七章瓜类第八章多年生蔬菜和杂类绪论一.定义:特种蔬菜 是在一定时间、地域条件下,比较名贵优质或供特殊需要的一类蔬菜,或为区别于大路菜而称特种蔬菜。
在不同时期,特菜所包含的范围有其不同的内涵,特菜应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
特种蔬菜又被称为稀有特种蔬菜。
自80年代以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外事、外贸及旅游事业空前繁荣,为了满足各涉外宾馆饭店、旅游行业等需要特殊配菜供应的部分需求,开始从国外引进“西菜”品种,那时“西菜”属于特需供应,市面很少见,所以就有人称这类蔬菜为特菜。
专家指出:所谓“特菜”是指从国外引进的“西菜”和我国某些地区的名、特、优、新蔬菜。
它们大多含有特别营养,风味独特,有的种类还有一定的保健防病作用。
可见特菜并不是由植物学分类而得名。
二、特菜分类。
1.西菜由国外直接引进的品种。
如菊苣、结球生菜、西芹、青花菜、球茎茴香、羽衣甘蓝、牛蒡等。
2.新育成品种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利用先进育种技术培育出的新品种。
如雌性红萝卜、彩色大椒、无刺黄瓜、桔红心白菜等。
3.各地名优品种是我国某些地区的名、特、优蔬菜品种。
如东北雌性红萝卜、莼菜、紫菜薹、豆薯、榨菜、菜心、芥蓝、紫背天葵、节瓜、佛手瓜、心里美萝卜等。
4.野生蔬菜近年来野生蔬菜重新被人们所瞩目,经过挖掘开发有的成为很好的食用蔬菜。
如华北的蕨菜,江苏、湖北的芦蒿,甘肃、内蒙的沙芥,内蒙的口蘑,安徽、江苏的马兰菜以及各地的荠菜、马齿苋、苣荬菜、蒲菜、豆瓣菜等。
5.微型蔬菜又称袖珍蔬菜,形状小巧玲珑也是近年比较流行的蔬菜品种。
如樱桃番茄、樱桃萝卜、迷你黄瓜、指形西葫芦、朝天小辣椒等。
这类蔬菜中有直接引进的,也有新培育出的。
三、特种蔬菜的特点特菜品种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首先特菜品种能够缓解淡季蔬菜供需矛盾,如性喜高温、耐热性强的蕹菜、落葵、苋菜、黄秋葵、节瓜等,可作夏季补淡供应;耐寒性强、生长期短的生菜、芥蓝、菜薹等,可增加冬春菜供应;耐贮性好的佛手瓜、球茎甘蓝、根甜菜、豆薯等,可实行秋季生产,冬贮供应。
《蔬菜生产技术》教学大纲容城职教中心农经部张建刚《蔬菜生产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蔬菜生产技术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适用对象:“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学生学时:180学时,10分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以及对先开课程要求本课程属专业课,为“双带工程”种植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蔬菜生产技术包括十章:第一章蔬菜生产基本理论;第二章生产基本技术;第三章主要设施简介;第四章茄果类蔬菜生产技术;第五章瓜类蔬菜生产技术;第六章豆类蔬菜生产技术;第七章白菜类蔬菜生产技术;第八章根菜类蔬菜生产技术;第九章葱蒜类蔬菜生产技术;第十章其他蔬菜生产技术。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使学生掌握蔬菜蔬菜生产课程体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蔬菜生产和蔬菜产业的相关知识;充分理解和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其主要任务是探讨优质、高产、高效、无公害生产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掌握蔬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和技术基础。
其中蔬菜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为教学难点。
要把课堂讲授与蔬菜生产紧密结合备课过程中随时补充新内容,及时介绍国内外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及优良品种,使学生及时了解到本学科的重要进展及发展动向。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力求少而精,通过多媒体、幻灯及课外实验等方法,创造认识和动手机会,使同学增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在执行教学过程中,对基础理论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多媒体教学及室内实验;栽培技术部分以练为主,辅之以精讲,讲重点及关键技术,并结合科研条件及实习场地条件等尽量增加实践环节。
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突出“精讲多练、以练为主”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锻炼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组织能力。
四、考核方式、方法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试、实践成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25%,终结性考试占总成绩的25%,实践成果考核占总成绩的50%。
蔬菜栽培学教学大纲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蔬菜栽培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园艺编写单位:园艺工程系蔬菜教研室编写人:卢明审核人:邓征宇审批人:梁耀平批准时间:2005年5月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蔬菜栽培是园艺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是为培养蔬菜生产与管理人才服务的。
该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蔬菜栽培必需的理论和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并熟悉和掌握蔬菜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品种等,为毕业后从事蔬菜生产和管理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掌握蔬菜的分类方法,了解蔬菜的生长发育周期以及各生育时期的特点。
2、掌握各类蔬菜对温度、湿度、光照、土壤营养等方面的要求特点。
3、了解蔬菜栽培季节与栽培茬口的安排原则与方法。
4、了解当前蔬菜栽培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5、掌握主要蔬菜的优良品种、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和配套生产措施。
(二)能力教育目标1、正确识别蔬菜和蔬菜种子。
2、能够准确判别蔬菜的生长发育时期,并对蔬菜的生长发育情况作较为准确的田间诊断。
3、熟练掌握蔬菜常用的育苗技术。
4、掌握主要蔬菜的病虫害特征与综合防治技术。
5、掌握主要蔬菜的高产优质栽培环节。
6、熟悉当前蔬菜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等。
7、熟悉蔬菜营销的基本知识以及对蔬菜生产的要求。
(三)思想教育目标1、具备一定的辨证思维能力。
2、具备热爱农业、热爱科学、认真踏实、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
3、强化职业道德观念。
三、教学内容绪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我国蔬菜生产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蔬菜与蔬菜栽培的定义与特点。
(二)教学内容蔬菜的定义与特点,蔬菜栽培的定义与特点;我国蔬菜生产取得的主要成就、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本课程的学习任务与方法。
第一章蔬菜生产的基本理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蔬菜的生长发育周期,以及蔬菜对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和营养的要求;掌握蔬菜的分类方法。
(二)教学重点蔬菜的概念、蔬菜的营养价值、蔬菜栽培的概念和蔬菜生产的意义。
第五章设施蔬菜栽培(4学时)介绍黄瓜、番茄设施栽培的品种要求、生长发育特点和管理要点。
第一节节能日光温室黄瓜栽培黄瓜原产于热带森林地区,属喜温、喜光性蔬菜,同时较耐低温、弱光,适宜在设施条件下栽培,是节能日光温室种植首先获得成功并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蔬菜。
一、品种选择(一)原则越冬茬和早春茬,自然气温由低向高变化,故所选品种要求耐低温、寡光照、丰产、抗病、商品性好。
适合的品种有津春3号、甘丰8号、甘丰11号、新泰密刺等密刺类、山东5号等;秋冬茬,自然气温由高向低变化,要求品种前期耐热,高抗霜霉病,商品性好。
适宜的品种有津春4号、津优3号、津优4号、津杂2号等。
(二)品种简介1.津优3号(506):天津黄瓜所最新品种,丰产性好,长势强,回头瓜多,瓜长30cm 左右,单瓜重200g左右,瓜色深绿,瘤刺明显,商品性好,高抗枯萎病,中抗霜霉病、白粉病,亩产7500kg左右。
2.津优2号(90-4):天津黄瓜所的新品种,长势强,单性结实力强,瓜条长棒状,深绿色,刺瘤中等,腰瓜长35cm,单瓜重200g,早熟,耐低温、弱光,高产,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能力强,亩产7000kg以上。
3.甘丰8号:甘肃省农科院蔬菜所育成,早熟(播种至采收约65天),抗病,丰产,较耐低温、弱光,长势强,瓜条直,品质佳,单瓜长33cm以上,亩产5000kg以上。
4.甘丰11号:甘肃省农科院蔬菜所育成,早熟,耐低温、弱光,耐盐碱能力强,耐瘠薄。
一节双瓜或多瓜,长棒形,绿色,棱刺明显,单瓜长32cm,高抗枯萎病,亩产7500kg 左右。
5.津杂2号:长势较强,瓜条棍棒形,深绿色,瘤刺较明显,瓜条长37.6cm,单瓜重300g左右,皮薄甜脆,品质优,抗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等,亩产7500-10000kg。
6.新泰密刺:长势强,瓜棒状,青绿色,刺瘤密,瓜条长20-25cm,单瓜重200-250g,耐低温、弱光,耐肥水,较抗枯萎病、霜霉病,亩产10000kg左右。
第一节黄瓜设施栽培一、概述二、生物学特性三、类型及品种四、茬口安排五、栽培技术六、生理障碍及防治华南型黄瓜和华北型黄瓜的区别:华南型:根系繁茂,茎粗,节间短,叶片肥厚,果实短粗,果皮较硬,刺瘤少,黑刺。
分布于我国南方。
华北型:植株长势中,茎节细长,叶片薄,根群稀疏,果棒状、果皮薄、刺瘤密、多白刺。
二、生物学特性1根:①浅生性-生产上要求土壤肥沃、透气性良好的砂壤土,不宜选择粘重土壤②再生能力差-根系木栓化早。
因此,育苗对必须采取护根措施。
③吸收特点-根系喜湿但不耐涝,喜肥但不耐肥2.茎:①形态:幼苗直立生长;自6~7片叶后,茎节伸长不能直立生长,故需要搭架或吊绳引蔓②生长特点:茎为无限生长类型且具顶端优势,茎的粗细和节间长短与栽培管理关系密切。
生长特点:茎为无限生长类型且具顶端优势,茎的粗细和节间长短与栽培管理关系密切。
3.叶:①叶型:分子叶和真叶2种。
子叶对生,幼苗生长初期主要的营养来源。
真叶互生,叶片大而薄,故蒸腾量大②叶龄与光合作用:黄瓜叶片从显露到展开约需5天,从展开到定型约需10天,至50天,叶片成为老龄叶。
从展开到达到最大值后15天光合作用最旺盛。
③黄瓜植株上叶龄的分布:(黄瓜植株自上而下)1~10节为幼龄叶区,10~30节为壮龄叶区,30节以下为老龄叶区.。
4.花:①花芽分化特点:两型性②着生特点:着生于叶腋处,雄花簇生,雌花多单生,也有2~3个。
主蔓上第一雌花节位的高低与早熟性有关③开花特性:黄瓜自花芽分化到开花约需35天。
黄瓜开花,通常在上午6~10时,温度15℃开始,最适为18℃~21℃。
④授粉和结实:黄瓜雌雄同株异花,虫媒花,异花授粉。
但雌花具有单性结实特性5.果:①果实形状-瓠瓜,由子房、花托共同发育而形成的假果。
②果实发育特点- 雌花开放以前,果实生长以细胞分裂为主,开花后则以细胞的增大为主。
开花时幼瓜的形状和大小与产品形状和大小有关,注意及早摘除畸形瓜③果实生长速度-与生长条件有关,黄瓜生长快的时候,开花后8~10天即可采收,生长慢的时候在开花后15~20天采收(二)生育周期大致分发芽期、幼苗期、初花期和结果期4个阶段。
《蔬菜栽培学》复习题资料09园艺《蔬菜栽培学(上)》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简述蔬菜的定义及其作用蔬菜是指一切可供佐餐的植物总称。
包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少数木本植物以及食用菌、藻类、蕨类和某些调味品等。
蔬菜具有以下作用:2.试说明蔬菜的生产方式和栽培特点。
生产方式:自给性、商品性、专业化、季节性蔬菜生产。
栽培特点:①种类繁多,食用器官多样化。
②对栽培条件要求高,需精耕细作。
③绝大多数需育苗④保护地栽培。
⑤采后处理。
第二章蔬菜生物学基础1.试述蔬菜作物的几种分类方法及其对蔬菜栽培的意义。
分类方法:植物学分类法、食用器官分类法、农业生物学分类法意义:①植物学分类法能了解各种蔬菜的亲缘关系,在杂交育种、培育新品种、及种子繁育方面有重要意义。
②食用器官分类法对掌握栽培关键技术有一定意义。
③农业生物学分类法将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基本相似的蔬菜归为一类,综合了上述两种分类方法的优点,比较适合生产上的要求。
2.农业生物学分类中,哪几类属于喜温性蔬菜?哪几类属于耐寒性蔬菜?喜温性蔬菜:茄果类、瓜类、豆类、薯芋类、水生蔬菜。
耐寒性蔬菜:白菜类、甘蓝类、根菜类。
3.简述蔬菜作物的八大起源中心及其代表作物(最少记2-3种)。
①中国中心:白菜、芥菜、萝卜、丝瓜、竹笋②印度—缅甸起源中心:黄瓜、苦瓜、丝瓜、茄子、苋菜③印度—马来西亚起源中心:冬瓜、山药、生姜、黄秋葵④中亚西亚中心:菠菜、蚕豆、洋葱、大蒜、芫荽⑤近东中心:甜瓜、莴苣、胡萝卜⑥地中海沿岸中心:甘蓝、芜菁、芹菜、石刁柏⑦阿比西亚中心:西瓜、甜瓜、豇豆、扁豆、豌豆⑧中美中心:番茄、辣椒、南瓜、菜豆6.诱导耐寒性蔬菜生殖生长的条件有哪几个?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对商品菜栽培和采种栽培有何指导作用?条件:低温春化、长日照,其中低温尤为重。
商品菜栽培要抑制其生殖生长,栽培期要避开低温,防止通过春化。
采种栽培则要促进其生殖生长,满足低温、长日条件,促进抽臺开第三章蔬菜园艺技术基础第1节蔬菜种子1.简述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纯度、净度、千粒重等概念。
设施蔬菜栽培学概述一、蔬菜设施栽培特点目前中国设施园艺总面积中,约95%是蔬菜的设施栽培,蔬菜设施栽培是一种高科技的高效集约型农业,要求应用现代化的栽培管理和经营管理技术,才能实现高投入、高产出的目标。
其主要特点是:除防雨棚外,一般都能实行半封闭式或封闭式的环境调控,有利于创造蔬菜作物地上部和地下部最适的环境条件,实现优质高产。
由于常年避雨和冬季长期保温或加温,设施的土壤水分管理、通风换气、冬季加温保温、夏季防止热蓄积等都要求精细集约的管理技术。
在封闭式环境调控条件下,可利用天敌等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实行无(少)农药栽培。
设施蔬菜栽培季节长,复种指数高,对于长季节栽培的果菜番茄、黄瓜等,如何保持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成为栽培技术的关键。
设施蔬菜周年四季均可生产,不同季节要选用适宜的生态品种以适应不同气候环境,防止生长障碍的发生。
设施果菜栽培低温期授粉受精困难,为防止落花落果,应尽量避免应用激素,而利用熊蜂等昆虫授粉或选用单性结实性强的品种等省工省力、环保型的农业。
二、中国设施蔬菜栽培区划根据我国地理和气候分布的不同,我国设施蔬菜可划分为下列四个气候区:1.东北、蒙新北温带气候区本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内蒙古、新疆等地,是我国最寒冷气候区,冬季日照充足,但日照时数少;1月月均日照时数180~200h,日照百分率60%~ 70%,1 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北部最低的达-20~-30℃,设施生产冬季以日光温室为主,设临时加温设备。
在极端低温地区(如松花江以北地区),冬季只能以耐寒叶菜生产为主。
春秋蔬菜生产可以利用各种类型的塑料大棚。
2.华北暖温带气候区本区地处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的长城以南至渭河平原以北地区以及甘肃、青海、西藏和江苏、安徽的北部地区,辽东半岛也属于这个地区。
1月日照时数均在160h 以上,1 月平均最低气温0~—10℃,该区冬春季光照充足,是我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适宜气候区。
1、黄瓜的根系有哪些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生产上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答:浅根系;再生能力差;吸收肥水能力较弱;易生不定根;苗期根系抵抗力弱。
生产上采取的具体措施1土壤肥沃疏松透气2适宜直播3育苗移栽时宜早宜小定植4可以采用嫁接等方式护根育苗。
2、黄瓜子叶不正常有哪些现象,什么原因造成的?答:1子叶下垂由于夜间温度低于10度2子叶上举由于夜间温度高于20度3子叶畸形由于a种子质量低劣b播种质量差c环境质量差。
3、黄瓜幼苗期的临界特征、生育特点、管理关键?答:黄瓜幼苗期的临界特征:第一片真叶显露,4到5片真叶定植;生育的特点:营养器官的生长和花芽的陆续分化;管理关键:本着促控结合的原则:促进根系的发育,扩大叶面积,防止幼苗徒长,促进花芽分化,形成多而健壮的雌花。
4、黄瓜的植物学特征?答:黄瓜的植物学特征:1根的特点2茎的特点a茎蔓生b有主蔓和侧蔓之分c叶腋着生卷须3子叶a掌状真叶b椭圆型子叶。
3花a雌雄同株异花b子房下位c虫媒花d单性结实(子房不经过授粉受精而发育成果实的特性。
5、黄瓜的生产发育周期?答:黄瓜的生产发育周期:1露地栽培一般在90到120d。
2生长发育经历发芽期、幼苗期、初花期和结果期。
发芽期从播种到第一片真叶出现要5到8d;幼苗期从真叶出现到45片真叶展开要30d;初花期从45片真叶到第一雌花坐住瓜20d;结瓜期第一雌花坐住瓜到拉秧为止温室越冬要240到300d露地栽培需要30到100d。
6、黄瓜栽培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答:1温度黄瓜喜温生长适宜12到32度;温度低于10到12度导致黄瓜生理失调;有效积温800到1000度,最低有效温度14到15度;黄瓜的经济最高温度30度;2光照黄瓜喜光耐弱光,黄瓜的同化产物百分之60到70在上午形成,由于天气阴晴变化而引起的生理干旱。
由于阴雨蒸腾作用弱,晴天蒸腾作用突然加剧,而根系的吸水跟不上叶部需求。
3水分喜水喜湿不耐旱怕涝怕积水。
4气体黄瓜地下部根系对氧气敏感要求较高提高土壤氧气含量的措施1选择疏松的土壤2定植不宜过深3忌浇大水应浇小水勤浇4雨后排水5增施有机肥5土壤的适宜PH5.5到7.27、花芽分化和性别决定?答:花芽分化在幼苗期,一般在第一片真叶出现后,花芽分化的条件;低夜温(10-15℃)、短日照(8-10h)、水分(80%)、营养、气体(二氧化碳)、生长调节剂;实施黄瓜促雌技术关键在于哪些方面?①配制优良营养土、②给与适宜的温光条件、③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④增加二氧化碳含量、⑤适期喷洒乙烯利、⑥采用嫁接育苗低夜温加短日照促进雌花产生,增加co2的含量,可增加光合效能,增加雌花的个数。
黄瓜种植技术手册第一节概述一、重要性黄瓜是瓜类蔬菜中栽培适用范围最广、面积最大,在蔬菜周年供应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黄瓜主要以幼嫩的果实供食,可生食、熟食、盐渍和酱制。
黄瓜连续结果能力强,采收期长,产量高,而且品种丰富,可以根据不同气候分期播种,分期供应。
二、历史典故黄瓜原名叫胡瓜,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
胡瓜更名为黄瓜,始于后赵。
后赵王朝的建立者石勒,本是入塞的羯族人。
他在襄国(今河北邢台)登基做皇帝后,对自己国家的人称呼羯族人为胡人大为恼火。
石勒制定了一条法令:无论说话写文章,一律严禁出现“胡”瓜字,违者问斩不赦。
有一天,石勒在单于庭召见地方官员,当他看到襄国郡守樊坦穿着打了补丁的破衣服来见他时,很不满意。
他劈头就问:“樊坦,你为何衣冠不整就来朝见?”樊坦慌乱之中不知如何回答是好,随口答道:“这都怪胡人没道义,把衣物都抢掠去了,害得我只好褴褛来朝。
”他刚说完,就意识到自己犯了禁,急忙叩头请罪;石勒见他知罪,也就不再指责。
等到召见后例行“御赐午膳”时,石勒又指着一盘胡瓜问樊坦:“卿知此物何名”?樊坦看出这是石勒故意在考问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
”石勒听后,满意地笑了。
自此以后,胡瓜就被称做黄瓜,在朝野之中传开了。
到了唐朝时,黄瓜已成为南北常见的蔬菜。
现在黄瓜的种类很多,大致分为春黄瓜、架黄瓜和旱黄瓜。
而闻名全国的品种乃是外形美观、皮薄肉厚、瓤小的北京刺瓜和宁阳刺瓜。
有关石勒改“胡瓜”的典故的真实性并不高,石勒与樊坦都是《晋书》中明确记载的人物,根据《晋书》卷一百五记载如下:勒见坦衣冠弊坏,大惊曰:“樊参军何贫之甚也!”坦性诚朴,率然而对曰:“顷遭羯贼无道,资财荡尽。
”勒笑曰:“羯贼乃尔暴掠邪!今当相偿耳。
”坦大惧,叩头泣谢。
勒曰:“孤律自防俗士,不关卿辈老书生也。
”赐车马衣服装钱三百万,以励贪俗。
《晋书》只记载了典故的前半段,并没有关于“胡瓜”的后半段,疑似是后人附会的。
设施蔬菜栽培刘海河2006.12.1 1第一章瓜类设施栽培第一节黄瓜第二节酋葫芦2第一节黄瓜设施栽培一、概述二、生物学特性三、类型及品种四、茬口安排五、栽培技术六、生理障碍及防治3 —、概述1.学名:黄瓜cucumber学名CucumissativusL.o 2.分类:葫芦科甜瓜属中幼果具刺的栽培种,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
3.起源:喜马拉雅山南麓印度北部至尼泊尔附近地区。
44.传入我国时期及路线:①分两路传入我国:一路:原产地东南亚屮国南部,形成华南型黄瓜另一路:原产地丝绸Z路屮国北方形成华北型黄瓜(公元前122年汉朝张赛出使西域)5②华南型黄瓜和华北型黄瓜的区别:华南型:根系繁茂,茎粗,节间短,叶片肥厚,果实短粗,果皮较硬,刺瘤少,黑刺。
分布于我国南方。
华北型:植株长势中,茎节细长,叶片薄,根群稀疏,果棒状、果皮薄、刺瘤密、多白刺。
6 5. 营养价值及食用方法①食用方法:多以嫩果供食,可鲜食和凉拌,还可炒食或加工盐渍、糖渍、酱渍等。
②营养价值:每100g鲜果屮营养物质含量H20 Carbon Protein Ca P Fe Vc hydrate9497g 1.64.1g 0.41.2g 1231 mg 1231 mg 1658mg 425mg 7 6.栽培历史及现状①栽培历史:印度有3000多年栽培历史,而屮国栽培始丁2000年前的汉代。
②设施栽培方式:60年代,小拱棚覆盖栽培为主;到70年代发展塑料人棚栽培;进人80年代中期,高效节能R光温室栽培。
③栽培现状:设施栽培蔬菜黄瓜面积最人,节能FI光温室冬春茬黄瓜单产,最高己突破2.5万kg/667m2,而一般只有5000〜8000kg/667m2,可见增产潜力极大。
8二、生物学特性(一)植物学特征1.根①浅生性•生产上要求上壤肥沃、透气性良好的砂壤上,不宜选择粘重丄壤。
②再生能力差■根系木栓化早。
因此,育苗对必须采取护根措施。
③吸收特点■根系喜湿但不耐涝,喜肥但不耐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