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1.3《法律作用大》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5.16 KB
- 文档页数:3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新】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1-3《法律作用大》教案-
2019部编(统编)人教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课题 1.3《法律作用大》单元第一单元学科道德与法
治年级六年
级
学习目标1.情感目标:初步了解法律的作用。
2.能力目标:认识到法律的作用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知识目标:识记法律的作用。
重点法律的作用
难点法律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让同学们观看两幅图片:丢手绢和举重
比赛
让学生畅所欲言:游戏和比赛如果没有规则,就无法正常进行,社会交往如果没有法律,你认为会变成什么样子?
(过渡语:没有语言,人和人就无法顺畅地沟通;没有规则,人和人便无法正常地交往;没有了法律,我们就不能正常的生活,那么法律的作用体现在哪里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律作用大》)学生畅所欲
言
激发同学们的
积极性,引出
课题
讲授新课一.揭示学习目标
二.出示自学问题,巡回指导。
1.如何理解“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
行为的方向。
”?
2.如何理解“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
为的对错。
”?
3.如何理解“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
的坚强盾牌。
”?
三.共同探讨阅读学习目
标
学生带着问
题自学
对本节课学习
目标有所了解
让学生先熟悉
本节课的内容。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1.3《法律作用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律作用大》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三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认识到法律对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并学会遵守法律。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常识,但对法律的作用和意义还不够深入理解。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进一步了解法律的作用,以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认识到法律对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法治观念。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作用2.法律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作用3.法律对公民权益的保护作用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
2.讨论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法律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学参考书2.案例材料及相关图片3.教学课件4.的黑板、粉笔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引导学生关注法治话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法律在案例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对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结合案例分析法律的作用。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巩固(5分钟)学生通过PPT或黑板展示自己对法律作用的理解,教师点评并给予肯定。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结合生活实际,采访调查,理解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法律。
2.道德修养:分析案例,讲述身边故事,知道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刑法、民法行政法,分析法律的作用,感受法律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3.责任意识:比较辨析,懂得法律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权利与义务,初步树立遵守法律的意识。
课时安排3课时。
第3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法律是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了解法律对我们的作用一对人的行为的指引作用、判断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作用、维护我们权利的保障作用等。
(重点)2.体会法律公平正义的内涵,初步掌握利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权的方法。
(难点)3.懂得珍惜权利,依法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增强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课前阅读教材第11页“相关链接”,了解什么是法律援助,感受法律这把保护伞带给我们的温暖。
教学过程一、法律的作用活动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上一节课我们聊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刑法、民法和行政法,也尝试着面对生活中的情景,选择相对应的法律。
今天,让我们继续来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体会法律的作用。
2.听录音听录音“小宇下象棋的口诀”,感受规则对游戏的作用。
录音内容:马走日,象走田,卒子一去不回还。
车是一杆枪,炮是隔山箭,老将老士不出院。
3.同桌交流小宇念的口诀就是下象棋的规则。
为什么要制订规则?没有规则,会怎样呢?预设:没有规则就没法下象棋。
评价:如果下象棋没有规则,我们的棋就下不下去了。
归纳:不仅玩游戏有规则,各种比赛也都有规则。
可以说,没有规则,人和人之间便无法正常交往。
4.法律对社会公共生活的作用⑴提问: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
如果没有法律,这个社会会变得怎样?⑵交流。
预设1:如果没有法律,我觉得这个社会会变得很不安全,谁来保证我的人身、财产安全呢?评价:法律保护着我们的人身安全,推动社会各项事业有序发展。
预设2:如果没有法律,我觉得这个社会会变得一片混乱,我们根本就没法正常生活!评价:法律给我们提供良好、有序、文明的社会环境。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法律作用大》教案
教学过程
一自主先学
导入新课。
1.让学生观看图片:丢手绢和举重比赛。
2.学生讨论:游戏和比赛如果没有规则会怎样?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法律又会怎样?
3.教师谈话,引入课题。
二.合作探究(互学)
1.揭示教学目标。
2.出示自学问题,巡回指导。
A、如何理解: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动的方向?
B、如何理解: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C、、如何理解:法律如同盾牌,是保护我们的坚持盾牌?
三、群学
3.共同讨论
A、展示图片1
学生讨论
学生阅读目
标
学生带着目
标自学
学生带着目
标自学。
第一单元我们的守卫者1、感觉生活中的法律第一课时教课目的:1、经过学习,认识到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益,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知道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富权等权益,同时法律也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3、认识到纪律、道德和法律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知道法律是由国家拟订和公布的,拥有强迫力和威望性,所有成员都要恪守纪律。
4、认识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法律的身影,我们要依法履行自己的权益,同时依法执行自己的义务。
教课要点:认识到生活中不时到处都有法律,我们要依法履行自己的权益,执行自己的义务。
教课难点:认识到纪律、道德和法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理解法律是由国家拟订和公布的,拥有强迫力和威望性,所有成员都要恪守。
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国家的一些有关法律法例政策,课本插图,法律案例等。
预习要求:课前与爸爸妈妈沟通沟通,认识生活中哪些地方波及哪些法律。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1、暑期中,老师听闻过这样一件事情:小明爸爸妈妈离婚了,小明跟妈妈生活,刚开始的时候爸爸每个月都会支付小明的生活费,但是爸爸再婚以后又生了一个少儿,就不再支付小明的生活费了。
你们说小明的爸爸做的对吗为何这时候小明又该怎么办呢2、学生简单发布自己的见解,教师引出本课话题:是的,小明的爸爸做的是不对的,他没有对小明尽抚育的义务,违犯了我国的法律。
这时候小明能够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在生活中,假如有人入侵了我的利,我就能够利用法律来我自己的利。
今日,我就来学法律方面的常。
3、板: 1、感觉生活中的法律二、法律是什么1、教引:同学,你知道法律是什么对于法律你知道些什么学生一自己知道的对于法律的知。
教小:看来大家法律的知认识的不真许多,法律在生活中范着我的行,保着我的利,着人与人之的关系,法律就在我的身,常与我相伴,大家来看一看,下边的些事情都与法律有关2、教出示本第 2 的两幅插,引学生看一看,认识片上的内容,想想些活和法律有哪些关系:1: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依照《合同法》第三百零二条定及《消者益保法》第十一条定,乘客供给服的承运人有依照自己的失要求承运人肩负所有的任。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设计任务一)3、讲解:介绍法律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法律是保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具。
(教学目标2)环节二生活与法律】1、组织讨论:学生分享自己遇到过的与法律相关的事情,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
(评价任务二)2、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为主题,设计方案并展示给全班。
(教学目标1)环节三法律作用大】1、游戏环节:设计游戏让学生了解不同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例如“我是交警,你是违章驾驶的人,我要罚款你”,让学生感受到违法的后果。
(教学目标3)2、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鼓励学生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
(教学目标1、2)评价与反思1、思考辩论:让学生以“我该不该举报父母违法行为”为题进行思考辩论,引导学生思考法律与家庭关系的问题。
(评价任务一、三)2、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研究和表现。
(教学目标1、2、3)财产权、受教育权等,同时也规定了我们的义务,如遵守交通法规、保护野生动物等。
因此,法律既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又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法律问题,比如违反校规、无证驾驶等,违反法律的后果也是不同的。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法律和道德的区别,以及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
3、在探究与分享环节中,我们可以通过讨论和辩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播放相关视频和XXX违反法律的后果,也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作用。
4、在小拓展环节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某些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如孝敬老年人。
通过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遵守法律,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法律规范是指国家法律所规定的各种行为规范。
它是国家对公民和法人行为的要求和限制,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
法律规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强制力和普遍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1.3《法律作用大》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法律作用大》这一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三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特征和作用,认识到法律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教材中,通过多个案例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建议,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他们对法律有初步的理解,但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这一课时,学生可能会对案例分析产生兴趣,但也可能会觉得法律知识较为枯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特征和作用,认识到法律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使学生懂得遵纪守法。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特征和作用,认识到法律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活动卡片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作用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提供多个案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法律在这些案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知识讲解:在学生分析案例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法律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4.活动拓展: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法律作用的理解。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人,多数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很感兴趣。
由于本班留守儿童较多,缺乏家庭教育,导致了少部分的学困生,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学困生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教材编排分为四个单元: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二单元(我们是公民),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教材内容围绕法律、法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课文通过插图和典型事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自己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三、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懂得生活离不开法律、法规,。
同时也要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
2.树立宪法意识,了解法律的作用,体会自己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
3.识记宪法、国家机构的含义、组织体系,设置。
4.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有权利也有义务的观念。
5.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学习习惯,乐于探究和热爱生活的儿童。
四、教学重难点:1.要求学生懂得生活中离不开法律、法规,要做守法的公民。
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便参与社会的能力。
3.让法治意识贯穿于学生的生活,切实做好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养成教育。
4.认知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宪法意识。
五、教学措施:1.让“四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转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观念。
2.课堂教学应体现对儿童的尊重,理解和关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道德与法治。
3.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在交流中感悟,享受健康的学习生活。
4.用课件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品质,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三课时法律作用大》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的第1节《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三课时法律作用大》,主要通过让学生感受和认识生活中的法律,以及了解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通过此课时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法律概念的理解,认识到法律对保护个人权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
2. 理解法律对保护个人权益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法律的定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法律对保护个人权益的重要性。
四、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生活中的法律可能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他们可能还缺乏对法律定义和作用的深入认识,对法律对保护个人权益的重要性可能尚未意识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和认识法律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教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中,社会有自己的规则和法律,你们知道什么是法律吗?2. 学生:法律是社会的规则和制度。
3. 教师:很好,法律就是社会制定的规则和制度,它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那么,你们觉得这些交通标志和规则是为了什么呢?步骤二:引发探究1. 教师:请看这张交通标志,它告诉我们什么?(展示一个交通标志)2. 学生:这是一个停车标志,表示禁止停车。
3. 教师:非常好。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标志呢?它是为了什么?4. 学生:它是为了维护交通秩序和安全。
5. 教师:对,交通标志和规则是为了维护交通秩序和安全,保护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这就是法律的作用。
步骤三:案例分析1. 教师:现在,我给你们举几个例子,你们看看这些案例中的法律起到了什么作用。
第一个例子是:小明的自行车被偷了,他报警后警察帮他找到了偷走自行车的人。
这个案例中的法律起到了什么作用呢?2. 学生:法律帮助小明维护了他的财产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