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秋《教育技术学》作业2
- 格式:docx
- 大小:203.07 KB
- 文档页数:9
14秋《基础会计学》作业2
一,单选题
1. 会计凭证是的依据。
A. 编制会计报表
B. 编制汇总表
C. 登记账簿
D. 编制会计分录
?
正确答案:C
2. 借贷记账法“借”、“贷”的含义是。
A. 债权债务
B. 标明记账方向
C. 增加或减少
D. 收入和付出
?
正确答案:B
3. 借贷记账法下,账户余额平衡法的理论依据是。
A.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
B. 经济业务事项的双重性
C. 会计记录的双重性
D. 记账规则
?
正确答案:A
4. 损益类账户通常在期末。
A. 有借方余额
B. 有贷方余额
C. 没有余额
D. 余额方向不定
?
正确答案:C
5. 是会计工作的起点。
A. 填制和审核凭证
B. 编制会计分录
C. 登记会计账簿
D. 编制会计报表
?
正确答案:A。
1 名词解释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电化教育: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
2例举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
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
设计: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的四个主要方面:教学系统设计,信息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
开发:是把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态的过程。
需要使用印刷技术,视听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整合技术等。
运用:包括媒体的运用,革新与推广,实施和制度化,政策和法规等。
管理:包括项目管理。
资源管理,教学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等。
评价:包括问题分析,参照标准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
3简述国内外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一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由于教育和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教育技术在不同的国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教育技术,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1视觉教育阶段(20世纪初~30年代)2视听教育阶段(20世纪30~50年代)3视听传播阶段(20世纪50~60年代)4教育技术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二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我国的教育技术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起步于30年代。
从20世纪20年代,我国教育界就尝试利用电影,幻灯片等媒体作为教学工具。
20世纪70年代,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我国的教育技术几乎没有什么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教育技术获得了长足发展,到1993年前后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课程结构。
1995,中国教育科研网开通,标志着中国网络教育的开端。
2000年,教育部制定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实施“校校通”工程的战略目标。
4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定将日益突出2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3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4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5说说你对教育技术定义的理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12春《教育技术学》作业1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1. 教育技术具有教育和技术双重特性。
一方面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是教育,服务的实践领域是教育;同时另一方面它又是教育范畴中的一个特定领域,是(A)。
A. 在教育中引入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B. 在教育中使用计算机人工智能,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 采用视听教育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D. 对教学设计的评价满分:5 分2. 静态视觉图像中,(B)结构给人以庄严、宏伟、尊严和刚强的感觉A. 横线结构B. 垂直结构C. 斜线结构D. 曲线结构满分:5 分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教育传播环境的是(D)A. 校园环境B. 教室环境C. 人际关系D. 教师满分:5 分4. 教育技术包括物化形态的和(B)的技术。
A. 精神形态B. 智能形态C. 神化形态D. 物质形态满分:5 分5. 下列教学方法在实践的发展中与教育技术的形成无关的是(D)A. 视听教学的发展B. 程序教学发展C. 系统化设计教学的发展D. 学科教学的发展满分:5 分6. 下面哪项不属于程序教学的原则?(D)A. 小步子原则B. 自定步调原则C. 及时强化原则D. 引起注意原则满分:5 分7. 下面哪项不属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D)A. 随机通达教学B. 抛锚式教学C. 支架式教学D. 程序式教学满分:5 分8. 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包括教学人员、(B)和技术人员三个部分。
A. 服务人员B. 管理人员C. 执行人员D. 监督人员满分:5 分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是(C)A. 合作学习B. 意义学习C. 数字化学习D. 自主学习满分:5 分10.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C)五个方面A. 监督B. 总结C. 评价D. 判断满分:5 分11. 支架式学习是指(B)A.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道具进行学习B. 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调控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直至最后撤去支架C. 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学习D. 从多种角度理解概念并将概念应用于具体实例中进行学习满分:5 分12. 研究整个教育传播系统和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全过程的理论是(C)A. 控制论B. 系统理论C. 教育传播学D. 教育心理学满分:5 分13. 下面哪项不属于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C)A. 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B. 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C. 学习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D. 学习成功的关键依靠强化满分:5 分14. 斯金纳被称为(C)A. 信息加工理论之父B. 建构理论之父C. 程序教学之父D. 认知学习之父满分:5 分15. 教育技术这一术语是在20世纪30~50年代从(C)的视听教育运动中演变而来的A. 英国B. 法国C. 美国D. 中国满分:5 分16. (D)是画面构图的基础A. 分辨力B. 色彩C. 线条D. 视觉心理满分:5 分17. 下面关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D)A. 学习过程不需要建构B. 学习过程仅包括对新知识的建构C. 学习过程仅包括对旧知识的重组D. 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即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对旧知识的重组满分:5 分18. 下面哪位是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A)A. 斯金纳B. 布鲁纳C. 加涅D. 斯皮罗满分:5 分19. 创造视觉图像时,一般采用(B)象征崇高、深远A. 黑色B. 蓝色C. 红色D. 紫色满分:5 分20. 信息加工理论产生于(C)A. 19世纪50年代B. 19世纪70年代C. 20世纪50年代D. 20世纪20年代满分:5 分12春《教育技术学》作业2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19秋《教育技术学》作业_1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1.下列哪个软件是社会科学统计软件?A. EXCELB. SPSSC. FLASHD. OUTLOOK答:B (131),(9666),(2906)2.JPEG格式是一种()A. 无损压缩B. 有损压缩C. 变形压缩D. 原始文件答:B3.下列是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是A. 学习是塑造行为的过程B. 学习是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主动建构来的过程C. 学习是个体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D. 学习是个人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答:B4.关于课堂教学中使用教学媒体,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教学媒体使用得越多越好,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视听觉刺激B. 重视多媒体的利用,尽量避免使用黑板、粉笔,节约资源C.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课件制作技术,提高信息技术水平D. 教学媒体和教师一样,都是作为学习环境的要素,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答:D5.下列哪类评价主要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A. 诊断性评价B. 过程性评价C. 形成性评价D. 总结性评价答:D6.下列不属于动作技能的教学阶段的是A. 分解阶段B. 认知阶段C. 综合阶段D. 定位阶段答:C7.在教育传播活动中,起着"把关人"作用的是( )A. 传者B. 受者C. 环境D. 媒体答:A8.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盛行的时期是:()A. 20世纪20年代—60年代B. 20世纪40年代—60年代C. 20世纪40年代—50年代D.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答:A9.下列关于教学目标基本要素的表述,正确的是()A. “对象”要素是指学习者或受培训者B. “标准”要素是指评定学习行为的依据,该依据是要教师给定的C. “行为”要素是指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D. “行为”要素是指学习者在教学开始时应该具备的行为答:A10.信息加工理论产生于()A. 19世纪50年代B. 19世纪70年代C. 20世纪50年代D. 20世纪20年代答:C二、多选题( 每题4分, 共5道小题, 总分值20分)1.在教学过程中,测验一般包括A. 练习测验B. 入门技能测验C. 前测D. 后测答:ABCD2.进行声音采集的时候,为了提高录音的效果下列那些做法是正确的()A. 录音环境要安静,避免录制过多的噪音B. 录音时,距离话筒不能太远,否则可能录制的声音音量太小C. 录音时,尽可能的贴近话筒获得更好的音质,以能清晰听到呼吸声为最佳D. 在录制开始后,应先录制一段空白,用于降噪时的噪音采样答:ABD3.制作网页时,科学规划网页的做法是()A. 构图要力求简明,图形、标题、文字标注三者并重B. 色彩搭配适宜C. 一个网页多个主题D. 用好超级连接是使网站结构合理有序,网页美观、简洁的关键因素4.下面几个软件中,()是图形图像处理工具A. PhotoshoB. 暴风影音C. Acd SeeD. 画图5.完成教学实施之后,进行教学反思时,不属于对教学资源反思的是()A. 学生活动是否充分深入B. 教学图片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C. 所选音频朗诵是否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D. 学生的协作程度三、判断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1.我国的远程教育主要是由开放大学这类单一模式的院校来实施远程高等教育。
18秋《教育技术学》作业_1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1.在香农—韦弗传播模式中,将教学内容转换成可传递的信号的过程一般称之为A. 编码B. 译码C. 信道D. 反馈答案:A 答案联系“文档贡献者”2.发达国家教育技术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A. 无声电影,有声电影,录像机,计算机B. 广播,幻灯机,计算机,人工智能C. 视听传播,视听教育,计算机教育,教学设计D. 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教育技术答案:D3.下面哪个光圈系数的镜头进光量最大?A. 1.4B. 4C. 8D. 11答案:A4.教育技术领域的最后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哪一年作出的A. 1994B. 1977C. 1972D. 2005答案:D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承担主体有多个层面,下面的()不是学校层面所需做的工作。
A. 建设硬件基础设施和环境B. 建设各种教学应用软件平台以及教学软件资源库C. 制定并实施组织管理体制D. 制定教师培训的标准和规范答案:D6.在经验之塔中,参与演戏是属于A. 直接的、有目的的经验B. 做的经验C. 抽象的经验D. 观察的经验7.在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的“模底考察“属于()A. 诊断性评价B. 形成性评价C. 总结性评价D. 自身评价8.在以下的教学模式中,哪个教学模式教师的主导型最强A. 探究模式B. 授课模式C. 自学模式D. 合作模式9.研究整个教育传播系统和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全过程的理论是()A. 控制论B. 系统理论C. 教育传播学D. 教育心理学10.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中不包括(人自动加工完成的不需控制器)A. 感受控制器B. 长时记忆C. 短时记忆D. 感受器二、多选题( 每题4分, 共5道小题, 总分值20分)1.完成教学实施之后,进行教学反思时,不属于对教学资源反思的是()A. 学生活动是否充分深入B. 教学图片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C. 所选音频朗诵是否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D. 学生的协作程度答案:AD2.我国远程教育发展三代分别是()A. 函授教育B. 多种媒体教学的远程教育C. 开放灵活的远程学习D. 数字化学习3.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包括( )A. 教学人员能力标准B. 管理人员能力标准C. 技术人员能力标准D. 电教人员能力标准4.人们观察景物的明暗感觉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 环境的亮度B. 人眼瞳孔的大小C. 观察物本身的照度D. 观察物的大小5.教学设计的应用范围包括()A. 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B. 以课程为中心的层次C. 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D. 以媒体为中心的层次三、判断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1.教育技术就是电化教育答案:错误2.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是通过对成长纪录袋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分析而进行的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
单选题1(4分) : 在课程的复习巩固阶段,为了使学生更加熟练功掌握本课时的知识点,教师应选取的教学方式是()A: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反复练习,直到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点为止B: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现知识点让学生对照练习C: 教师做示范之后,学生以此对照,反复练习,直到掌握所学知识点止D: 用多媒体展现知识点,让学生对照戏练习,老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辅导2(4分) : 想实现输入法中英文快速切换,应使用下列哪种组和快捷键()A: Ctrl+ShiftB: Ctrl+ 空格键C: Alt+空格键D: Ctrl+Alt3(4分) : 在校园网中,工作站是指()A: 一间屋子B: 一个计算机房C: 一台打印机D: 一台客户机4(4分) : 概念图的理论基础是()A: 拉斯韦尔传播理论B: 经验之塔理论C: 信息加工理论D: 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理论5(4分) : 下列关于教学目标基本要素的表述,正确的是()A: “对象”要素是指学习者或受培训者B: “标准”要素是指评定学习行为的依据,该依据是要教师给定的C: “行为”要素是指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D: “行为”要素是指学习者在教学开始时应该具备的行为6(4分) : 经验之塔的最高层次是()A: 言语符号B: 视觉符号C: 录音广播D: 设计的经验7(4分) : 如果教师想保存网页上的图片作为教学的素材,应执行怎样的操作最为方便( ) A: 选择菜单项“文件”----“另存为”保存全部网页B: 利用屏截图然后在画图软件中截取所需图片保存C: 选择菜单项“编辑----复制”即可D: 选项中待保存的图片,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图片另存为”命令8(4分) : 怎样速查找当前网页中的特定字符()A: 点击菜单栏“搜索”图标B: 逐行浏览网页C: 点击菜单“编辑查找”D: 点击菜单“查看源文件”9(4分) : 在以下的教学模式中,哪个教学模式教师的主导型最强A: 探究模式B: 授课模式C: 自学模式D: 合作模式10(4分)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是()A: 合作学习B: 意义学习C: 数字化学习D: 自主学习11(4分) : 教学评价是根据()的要求,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教学效果作出描述和评定的活动。
教育技术练习题多媒体教学网络教育等教育技术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得以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文将探讨教育技术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育中的应用,并从中挖掘其优点和挑战。
一、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计算机、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
它通过图像、声音和文字等多种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和生动的教学环境。
首先,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传统的纸质教材,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优美的图像和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参与度。
其次,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研究表明,人们对视觉和听觉信息的吸收能力更高,因此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此外,多媒体教学还具有灵活性和互动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风格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然而,多媒体教学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设备的依赖性增加了教学的复杂性。
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才能顺利运用多媒体教学。
另外,多媒体教学需要大量的投入,包括设备的购置和维护、教师的培训和课件的制作,这对一些资源有限的学校来说可能是一项难以承担的负担。
此外,多媒体教学还存在着一些潜在的教学障碍,比如学生对技术的依赖性和技术故障可能会影响到教学进程。
二、网络教育网络教育是指通过互联网等网络技术进行教学活动。
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习者能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
网络教育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它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自由获取各种教材、学习资料和其他课外辅助材料,丰富了学习内容和渠道。
其次,网络教育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时间进行学习,自主安排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网络教育还提供了互动性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讨论、作业提交等方式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增强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然而,网络教育也存在一些挑战。
教育技术学资格证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教学设计中,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基础是:a. 应用教学科学的原理和方法b. 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安排c. 教学材料的质量d. 学生的研究需要答案:a2. 教育技术学的核心任务是:a. 开发教学软件b. 设计课堂教具c. 提高教师的技术素养d. 研究教育技术的理论与方法答案:d二、判断题1. 教育技术学是一个独立的学科,独立于教育学。
- 正确- 错误答案:错误2.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教育软件、多媒体教具等教育技术产品。
- 正确- 错误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教育技术的理论模型、教育技术的应用环境等。
研究者通过研究教育技术的发展规律、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等,提出改进教育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并推动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2. 请说明教育技术学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
教育技术学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教学效果:教育技术能够有效地增强教学的鲜明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研究效果,使教育更加有效。
- 个性化教学:教育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研究资源和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 扩展研究空间:教育技术能够打破时空限制,使研究变得更加自由灵活,扩展学生的研究空间。
- 教学资源丰富:教育技术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育软件、多媒体教具等,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
以上为教育技术学资格证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2春《教育技术学》作业1试卷总分:100单选题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1. 教育技术具有教育和技术双重特性。
一方面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是教育,服务的实践领域是教育;同时另一方面它又是教育范畴中的一个特定领域,是(A)。
A. 在教育中引入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B. 在教育中使用计算机人工智能,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 采用视听教育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D. 对教学设计的评价满分:5 分2. 静态视觉图像中,(B)结构给人以庄严、宏伟、尊严和刚强的感觉A. 横线结构B. 垂直结构C. 斜线结构D. 曲线结构满分:5 分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教育传播环境的是(D)A. 校园环境B. 教室环境C. 人际关系D. 教师满分:5 分4. 教育技术包括物化形态的和(B)的技术。
A. 精神形态B. 智能形态C. 神化形态D. 物质形态满分:5 分5. 下列教学方法在实践的发展中与教育技术的形成无关的是(D)A. 视听教学的发展B. 程序教学发展C. 系统化设计教学的发展D. 学科教学的发展满分:5 分6. 下面哪项不属于程序教学的原则?(D)A. 小步子原则B. 自定步调原则C. 及时强化原则D. 引起注意原则满分:5 分7. 下面哪项不属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D)A. 随机通达教学B. 抛锚式教学C. 支架式教学D. 程序式教学满分:5 分8. 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包括教学人员、(B)和技术人员三个部分。
A. 服务人员B. 管理人员C. 执行人员D. 监督人员满分:5 分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是(C)A. 合作学习B. 意义学习C. 数字化学习D. 自主学习满分:5 分10.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C)五个方面A. 监督B. 总结C. 评价D. 判断满分:5 分11. 支架式学习是指(B)A.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道具进行学习B. 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调控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直至最后撤去支架C. 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学习D. 从多种角度理解概念并将概念应用于具体实例中进行学习满分:5 分12. 研究整个教育传播系统和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全过程的理论是(C)A. 控制论B. 系统理论C. 教育传播学D. 教育心理学满分:5 分13. 下面哪项不属于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C)A. 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B. 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C. 学习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D. 学习成功的关键依靠强化满分:5 分14. 斯金纳被称为(C)A. 信息加工理论之父B. 建构理论之父C. 程序教学之父D. 认知学习之父满分:5 分15. 教育技术这一术语是在20世纪30~50年代从(C)的视听教育运动中演变而来的A. 英国B. 法国C. 美国D. 中国满分:5 分16. (D)是画面构图的基础A. 分辨力B. 色彩C. 线条D. 视觉心理满分:5 分17. 下面关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D)A. 学习过程不需要建构B. 学习过程仅包括对新知识的建构C. 学习过程仅包括对旧知识的重组D. 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即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对旧知识的重组满分:5 分18. 下面哪位是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A)A. 斯金纳B. 布鲁纳C. 加涅D. 斯皮罗满分:5 分19. 创造视觉图像时,一般采用(B)象征崇高、深远A. 黑色B. 蓝色C. 红色D. 紫色满分:5 分20. 信息加工理论产生于(C)A. 19世纪50年代B. 19世纪70年代C. 20世纪50年代D. 20世纪20年代满分:5 分12春《教育技术学》作业2试卷总分:100单选题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A)Once a week.B)Twice a week.C)Three times a week.D)Four times a week.M: Your son seems to have made much progress in playing the piano. Does he attend any piano classes?W: Yes, he takes lessons twice a week, but from next week on, he will go to the class on Saturday evenings, too.Q: How often will the woman’s son have piano lessons from next week on?答案:C 分析:看选项就知道这题考的一个频度,那么到底是几次呢?我看对话怎么说的,男人的话不是很重要,只是引出问题。
女人的回答是本题的关键,女人先说是twice a week ,但千万不要忙着选 B(事情不会那么简单,听到的一般不是正确答案),女人接着来了也“but”转折,说从下周开始,他儿子星期六也将去上课。
Ok 那么本来是两次,下周起再加上周六的课,答案就是C 三次。
2.第二次作业问题2A) He left his notes at home.B) He doesn’t know where his notes are.C) He doesn’t want to land his notes to the woman.D) He agrees to lend her his notes.W: Do you mind if I borrow your notes.M: No, of course not. They are on my desk.Q: What does the man mean?答案:D 分析:四个选项中有一组对立项 C D 一个是同意借笔记,一个是不愿意借,答案很有可能是其中之一。
14秋《教育技术学》作业2
一,单选题
1. 下面关于建构主义对教育技术的影响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 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
B. 情境化教学
C. 重视社会性互动
D. 强调低错误率原则
?
正确答案:D
2. JPEG格式是一种()
A. 无损压缩
B. 有损压缩
C. 变形压缩
D. 原始文件
?
正确答案:B
3. 最经常被运用在学科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模式是
A. 个别指导
B. 教学测验
C. 教学模拟
D. 问题解决
?
正确答案:C
4. 课件开发过程中最能体现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师个性的部分是()
A. 环境分析
B. 教学设计
C. 脚本设计
D. 软件编写
?
正确答案:B
5. 研究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是()
A. 提问->思考->答疑->练习->评价
B. 授课->理解->巩固->运用->检查
C. 自学->解疑->练习->自评->反馈
D. 问题->探索->报告->答辩->评价
?
正确答案:D。
教育技术试题1. 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A. PowerPointB. PhotoshopC. ExcelD. Word2) 当前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以下哪个是开源系统?A. iOSB. AndroidC. Windows PhoneD. Blackberry OS3) 关于在线学习的说法正确的是:A. 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学习B. 网络连接是在线学习的必要条件C. 在线学习不能与传统教育相结合D. 在线学习的效果往往不如传统教育2. 填空题1) 在教育技术中,多媒体指的是同时包含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元素的教学资源。
2) 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CBT是指计算机辅助培训。
3) 在教育技术中,LMS是指学习管理系统。
4) 在网络教育中,MOOC是指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
3. 判断题1) 在教育技术中,ICT是指信息与通信技术。
(√)2) 在网络教育中,同步学习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时间和地点上都不受限制。
(×)3) 在教育技术中,AR是指虚拟现实技术。
(×)4) 在教育技术中,CMS是指内容管理系统。
(√)4. 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教育技术的定义和作用。
教育技术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结合教育学理论和实践,辅助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一门学科。
它通过应用各种教育技术工具和手段,提供有效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支持和改革的作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知识的传输和消化吸收。
2) 举例说明一种常用的教育技术工具。
一种常用的教育技术工具是交互式白板。
交互式白板是一种结合投影仪和电子触摸屏的设备,可以通过手指或特殊的触控笔在大屏幕上进行书写、绘图和操作,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可以使用交互式白板展示教学内容,进行实时标注和演示;学生可以通过触摸屏进行回答、互动和探索。
交互式白板可以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教育技术考试题1(单选题,答案C)关于教育技术的以下说法中,你最赞同的是()。
A.教育技术就是在教育中应用计算机技术”B.教育技术就是在教学中使用媒体C.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教育过程产生重大影响D.教育技术只能用在学校教育中2(单选题,答案B)关于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
A.教育技术从属于信息技术B.具备信息技术素养是教师掌握教育技术的基础C.信息技术水平高的教师教育技术水平必定高D.教育技术的核心是信息技术3(单选题,答案A)关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你不赞同的说法是()。
A.代替教师的角色B.展示教学内容C.创设学习情境D.支持师生交流4(单选题,答案D)分析学习者特征属于教育技术的()方面的范畴。
A.开发B.利用C.管理D.设计5(单选题,答案C)根据您对教育技术及相关基础知识的理解,下例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技术就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学习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B.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以促进教育现代化,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过程C.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涵义是一样的,只是用不同的名词来表述而已D.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6(单选题,答案D)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下说法不恰当的是()。
A.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有助于丰富学习资源,改善学习环境,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B.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多样化教学工具,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课件、教学游戏、网络平台等C.信息技术为学校管理自动化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D.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基本上都是正面的7(单选题,答案C)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以下列哪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的()。
A.计算机辅助教育B.网络技术应用C.电化教育D.虚拟教育8(单选题,答案D)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始于下列选项内容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