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学--第5章 基础理论与基本原则
- 格式:ppt
- 大小:2.30 MB
- 文档页数:83
第五章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第一节概述一、概念、作用:概念: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贯穿于整个刑诉过程,对刑诉的进行有普遍指导意义,为国家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或参与刑事诉讼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作用:1 、有利于贯彻具体制度和程序;2 、便于解决出现的新问题;3 、为改革、完善具体制度提供指导思想和方向。
二、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体系由宪法、刑诉法、法院、检察院组织法规定。
基本原则的来源:一是吸收国外先进的反映诉讼规律的理念、制度和成功的诉讼实践经验;二是结合国情,总结经验。
第二节侦查权、检察权和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含义:1 、专属性、排他性;2 、有明确的职权分工。
第三节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这一原则的要求: 1 、刑事程序要法制化;要公开、透明;2 、专门机关要严守程序;3 、不仅遵守基本原则,还要遵守各个诉讼阶段的具体规定程序优先。
第四节人民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中国版的司法独立”一、“独立”的含义:西方的“司法独立”包括:一是国家权力结构意义上的,独立于行政、立法;二是程序意义上的,即技术层面的。
二、我国“独立”的实现和保障1 、外部保障要处理好的几个方面的关系:1 )司法独立与党的领导;2 )与权力机关的监督关系;3 )司法与行政的关系;4 )司法独立与社会舆论监督的关系。
2 、内部独立的实现:1 )改革司法体制,落实合议庭、独任庭法官的职权;2 )上下级法院的关系;3)从制度上保障法官不受外来干涉。
三、对“独立”的限制司法独立与司法受制。
第五节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一、对“事实”的理解:应是法律真实“以事实为依据”核心问题应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以证据为判定案件事实的唯一手段。
国外称“证据裁判主义”。
二、“以法律为准绳”,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相互依存第六节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这也是近年来颇遭非议的原则,缺陷:。
1 、被追诉人的权利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司法流水线上的物件”。
第五章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导读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正确理解我国刑事诉讼法各项原则的含义、内容、基本要求和意义;熟悉并能够运用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法律、司法解释对基本原则的规定。
第一节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述一、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部过程,对刑事诉讼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公安司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在刑事诉讼的目的任务、基本原则和诉讼制度程序之间,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起着承上启下和桥梁纽带的作用:刑事诉讼的目的、任务决定了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和范围,而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是完成刑事诉讼的目的、任务的基本保障;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是公安司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的基本行为准则,是诉讼制度、诉讼程序的实质精神的提炼和概括,而诉讼制度、诉讼程序则是各项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和实施机制。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具有以下显著特征:1.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由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原则。
作为部门法的刑事诉讼法,必须要有自己的基本原则,以指导刑事诉讼活动的正确、顺利进行。
某些原则虽然对刑事诉讼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为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则不属于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而是政治原则或理论原则,如实事求是、宽严相济、有错必纠原则等。
2.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部过程,对刑事诉讼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原则。
应当明确,只有适用于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对国家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活动均具有指导意义的原则,才能成为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反之,只适用于刑事诉讼的某个阶段,只对某个专门机关或某些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活动具有指导意义的原则,则不能成为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3.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虽然比较抽象和概括,但各自都有明确的内容和要求,是国家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的基本行为准则,如果违反这些原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刑诉第五章讲义第五章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重点了解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各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并给予尽可能的全面把握,理解它们的内涵,将其与国际通行的基本原则进行比较性研究,找出我国的特色,进而也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相关内容有所发现。
第一节概述一、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概念、特点和意义(一)概念: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指由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或主要诉讼阶段,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二)特点: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往往包含着丰富的诉讼原理,体现了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规律2.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由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法律原则3.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一般贯穿于刑事诉讼全过程,具有普遍指导意义4.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具有法律约束力(三)意义: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可以促进刑事诉讼立法的科学化2.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指导着刑事诉讼活动的开展二、国际通行的刑事诉讼原则(一)国家追诉原则(二)控审分离原则(三)无罪推定原则(四)公正审判原则(五)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六)禁止重复追究原则(一)国家追诉原则1、基本含义国家垄断刑事案件的公诉权,检察官代表国家向法院提出公诉,是否提起公诉不以被害人的意志为转移。
2、评价相对于个人起诉,国家追诉更有利于有效惩治犯罪。
(二)控审分离原则1、基本含义(1)刑事追诉权和裁判权分别由警察、检察机关和法院各自独立行使(2)不告不理,检察机关(自诉人)不提起正式的起诉,法院不得审理任何刑事案件(3)法院审理和裁判的对象和范围必须仅限于检察官的起诉书所明确记载的对象和范围,不得审理任何未经起诉的被告人和行为(三)无罪推定原则1、基本含义:任何人在未被依法确定为有罪之前,应被推定或者假定为无罪。
如何确立一个法律上无罪的人有罪,包括5个内容:1.1举证责任的承担:控方负举证责任,不得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证其罪1.2沉默权1.3疑罪从无1.4定罪权专属于法院1.5法院必须依法判决(实体法、程序法)2、在法律上无罪的人被定罪前如何对待他1.1采取强制措施,必须有合法依据1.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把他当作罪犯看待,只能视为“特殊公民”1.3采取强制措施必须受到严格限制3、发展历史有罪推定(封建纠问制诉讼)→无罪推定(近现代辩论式诉讼)事件:1.1 意大利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理论阐述1.2 法国 1789年《人权宣言》――立法确立1.3 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联合国文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地位:刑事诉讼的客体→刑事诉讼的主体4、评价确保被告人获得公正审判有重大意义,构成刑事诉讼制度的基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