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技术简单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432.50 KB
- 文档页数:14
地源热泵工作原理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土壤或者地下水中的热能进行空调和供暖的系统。
它是一种环保、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可以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地源热泵系统由地下热交换器、热泵主机和室内热交换器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地源热泵的工作原理。
1. 地下热交换器地下热交换器是地源热泵系统的核心部件,它通过埋设在地下的管道来获取地下土壤或者地下水中的热能。
地下热交换器普通分为水平埋管和垂直埋管两种形式。
水平埋管系统是将管道埋设在地下1.5-2米的深度,管道之间的间距普通为2-3米。
通过循环的工质流体在管道中传递热量,与地下土壤进行热量交换。
水平埋管系统适合于土地面积较大的场所。
垂直埋管系统是将管道垂直埋设在地下30-100米的深度,通过地下水的热量传递来获取热能。
垂直埋管系统适合于土地面积较小的场所。
2. 热泵主机热泵主机是地源热泵系统的核心设备,主要由压缩机、膨胀阀、冷凝器和蒸发器组成。
首先,热泵主机中的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吸入,然后通过压缩将其转化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
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进入冷凝器,与室外空气或者水进行热交换,释放出热量。
接着,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与地下热交换器中的地下土壤或者地下水进行热交换,吸收地下热能。
此时,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的状态,再次被压缩机吸入,循环往复。
3. 室内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用于将地源热泵系统提供的热能传递到室内空气或者供暖水。
它可以通过风扇将热量传递给室内空气,实现空调效果;也可以通过水泵将热量传递给供暖系统,实现供暖效果。
总结: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土壤或者地下水中的热能进行空调和供暖,是一种环保、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
通过地下热交换器获取地下热能,热泵主机将热能转化为室内热量,通过室内热交换器传递给室内空气或者供暖系统。
地源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简单明了,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是未来能源利用的重要方向。
地源热泵基础知识一、地源热泵系统原理地源热泵是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的低品位能源,通过热泵技术获取可供空调使用的冷热水的空调系统。
地源热泵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根据地热的利用方式,分为水源热泵和土壤源热泵。
二者不同之处是:水源热泵直接利用水作为热源,土壤源热泵需要通过换热器从土壤中获取能量。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通常由地源热泵机组、地热能换热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
地源热泵机组与常用的水冷式冷水机组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仅水源部分的温度有所差别。
此外,地源热泵冷热工况的转换,一般是通过机组以外管道阀门的切换来实现的。
地埋管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的重要组成部分。
垂直地埋管方式,是在垂直钻孔内埋置U型换热管道,然后由水平管将U型管并联成系统,水从管道内流过并与土壤换热。
垂直地埋管方式的主要特点是运行比较稳定和可靠。
还有一种是水平地埋管方式。
二、地源热泵系统工作原理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浅层常温土壤或地下水的能量作为能源的新型热泵技术。
该技术可以同时供暖和制冷,并且能够提供生活热水。
利用水与地能(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进行冷热交换来作为水源热泵的冷热源,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供给室内采暖,此时地能为“热源”;夏季把室内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中,此时地能为“冷源”。
地源热泵系统冬季代替锅炉从土壤中取出热量,以30~40℃左右的热风向建筑物供暖,夏季代替普通空调向土壤排热,以10~17℃左右的冷风形式给建筑物制冷。
地源热泵技术节能效果显著,消耗1kW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kW以上的热量或冷量。
它不向外界排放任何废气、废水、废渣,是一种的理想的“绿色技术”。
从能源角度来说,它是一种用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
三、地源热泵的分类及其各自特点地源热泵在国内也被称为地热泵。
根据利用地热源的种类和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以下3类:土壤源热泵或称土壤耦合热泵(GCHP)、地下水热泵(GWHP)、地表水热泵(SWHP)。
(一)土壤源热泵土壤源热泵以大地作为热源和热汇,热泵的换热器埋于地下,与大地进行冷热交换。
地源热泵工作基本原理
地源热泵工作原理是利用地下的恒定温度来进行室内供暖和制冷。
它通过地下埋设的地源换热器和热泵系统来实现。
首先,地源换热器是一种埋入地下的管道系统,通常位于地下1.5-2米的深度。
这个深度能够达到稳定的地温,不受季节变
化的影响。
地源换热器中通有一种叫做工质的液体,通常是水和抗冻剂的混合物。
当需要供暖时,热泵系统中的压缩机会将地源热泵中的工质压缩,使其温度升高。
然后,高温的工质通过地源换热器中的管道流动,从地下吸收地热,而地热会使工质的温度升高。
接下来,高温的工质进入室内的室内机中。
室内机中有一个蒸发器,工质通过蒸发器时会释放热量,室内的冷气会被加热,从而实现供暖效果。
当需要制冷时,热泵系统中的压缩机将地源热泵中的工质压缩,使其温度升高。
然后,高温的工质通过蒸发器流过室内机中,吸收室内的热量,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室内的热量会被带走,并通过地源换热器中的管道输送到地下。
通过不断地循环压缩、膨胀和制冷工质,地源热泵能够实现对室内的供暖和制冷。
它能够充分利用地下的稳定温度资源,具有高效能和节能环保的特点。
第一章地源热泵技术的概念和工作原理第一节地源热泵技术概念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而形成的低温低位热能资源,并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技术。
地源热泵机组工作原理就是在夏季,将建筑物中的热量转移到水源中,由于水源温度低于空气温度,所以可以高效地带走热量。
而冬季,则从水源中提取热量,通过热泵系统提升热量能级后送到建筑物中。
一般地源热泵消耗一份电能量,可得到4倍以上的热量或冷量,离心大型热泵可以达到5左右。
第二节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地源热泵供暖系统由地源能量采集系统、能量提升系统和能量释放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⑴能量采集系统:通过能量采集系统将水源中所包含的能量(热量和冷量)采集出来,送至地源热泵机组加以利用。
它由水源水井、水源水抽取设备、水源水输送管道、水源水质处理设备和热交换设备构成。
⑵能量提升系统:通过能量提升系统将能量采集系统采集到的不可直接利用的低品位能量,转化成可直接利用的高品位能量。
它由压缩机完成并通过制冷剂封闭环路和各种控制阀门实现其功能。
⑶能量释放系统:通过能量释放系统将能量提升系统提升的能量传递到需要的场合。
它由热交换设备、供暖水循环设备和末端能量释放设备组成。
第三节地源热泵供暖(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冬季采暖工作原理:在供热模式下,高压高温制冷剂气体(R22、R134a等)从压缩机压出后进入冷凝器,同时向经过冷凝器的空调末端循环水中排放热量,末端循环水被加热后形成采暖热源。
而制冷剂冷却成高压液体,然后经热膨胀阀节流膨胀成低压液体进入蒸发器蒸发成低压蒸汽,蒸发过程中吸收水源水中的热量,制冷剂获得热量后变为饱和蒸汽又进入压缩机,压缩成高压气液体,如此循环不断的将水源水当中的热能提取出来形成热源。
地下水(水温在12-14℃左右)被吸收5℃-7℃的热量,降至5-7℃左右回灌地下,水在渗流过程中吸收地下土壤热量,温度又升至12℃,然后经过地下水流流走或再被抽取上来循环使用。
地源热泵工作原理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热能进行空调和供暖的系统。
它是一种高效、环保的能源利用方式,通过将地下的热能转移到建筑物内部,实现供暖和制冷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地源热泵的工作原理。
1. 系统组成地源热泵系统主要由地热换热器、热泵主机、室内机组以及管路系统组成。
地热换热器:地热换热器埋设在地下,通常是通过水平或垂直的地源热井来实现。
地下温度相对稳定,可以提供稳定的热能。
热泵主机:热泵主机包括压缩机、膨胀阀、冷凝器和蒸发器等组件,用于将地下的热能转移到室内或室外空气中。
室内机组:室内机组通常包括风机和换热器,用于将热泵主机传递的热能释放到室内空气中。
管路系统:管路系统用于连接地热换热器、热泵主机和室内机组,实现热能的传输。
2. 工作原理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的热能进行供暖和制冷,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供暖模式和制冷模式两种。
供暖模式:1) 地热换热器中的工质(通常是水或冷媒)通过地下管路吸收地下的热能,温度升高。
2) 地热换热器中的工质经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蒸发器中的低压低温工质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使室内空气温度升高。
3) 蒸发器中的工质经过压缩机进行压缩,温度和压力升高。
4) 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工质通过冷凝器,释放热量,使室内空气温度进一步升高。
5) 冷凝器中的工质通过膨胀阀进入地热换热器,循环往复,实现供暖。
制冷模式:1) 地热换热器中的工质通过地下管路吸收地下的热能,温度升高。
2) 地热换热器中的工质经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蒸发器中的低压低温工质吸收室内热量,使室内空气温度降低。
3) 蒸发器中的工质经过压缩机进行压缩,温度和压力升高。
4) 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工质通过冷凝器,释放热量到室外空气中,使室内空气温度进一步降低。
5) 冷凝器中的工质通过膨胀阀进入地热换热器,循环往复,实现制冷。
3. 优势和适用性地源热泵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节能:地下温度相对稳定,可以提供稳定的热能,比传统的供暖和制冷方式更加高效节能。
地源热泵的原理
地源热泵利用地下深处的稳定温度来进行供暖和制冷,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地下热储层:地下存在着一层稳定的热储层,其温度通常在8℃至12℃之间,即使冬季温度极低或夏季温度极高,地下温度依然能保持相对稳定。
这一温度是地源热泵工作的基础。
2. 地下热交换:地源热泵通过埋设在地下的水平或垂直管道,与地下热储层进行热交换。
当需要制冷时,热泵会将室内的热量通过循环水泵传输至地下管道,与地下的低温储热层进行热交换,将热量释放到地下。
当需要供暖时,热泵则会从地下热储层吸收地热,将其通过循环水泵传输至室内,实现室内的供暖。
3. 压缩循环系统:地源热泵利用压缩循环系统将地下的低温能量提升至更高的供热温度。
具体步骤如下:
a. 蒸发器:地下的低温循环水在蒸发器中流动,吸收室内的热量后蒸发为低温蒸汽。
b. 压缩机:低温蒸汽被压缩机吸收并进行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提高。
c. 冷凝器: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在冷凝器中冷却,释放出热量并冷凝为高温液体。
d. 膨胀阀:高温液体通过膨胀阀降压,成为低温低压液体,
进入蒸发器继续循环。
通过上述循环过程,地源热泵能够利用地下的稳定温度,实现室内加热和制冷的需求,具有能源高效、环保、可持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和商业建筑的供热和制冷系统中。
地源热泵技术介绍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地下的热能来进行供暖、制冷和热水供应的环保能源系统。
它通过从地下的地热能源中提取热能,经过热泵的升温处理后,将热能传递到建筑物中,以供应温暖的空气或热水。
工作原理地源热泵技术的工作原理基于热泵循环系统。
首先,通过地下的地热能源,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岩石,来提供热能。
使用一个地热井将地下的热能输送到地源热泵系统中。
地源热泵系统中的热泵通过循环制冷剂来将地下的热能吸收到蒸发器中。
然后,制冷剂在压缩机的作用下升温并变为高温高压气体。
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换热器将热能传递给建筑物的供热系统,提供热水和供热。
而冷凝器中冷却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膨胀阀降温和膨胀后,变为低温低压气体,并被再次送入蒸发器中进行下一轮循环。
优势地源热泵技术相比传统供热方式具有许多优势:1.高效能源利用:地源热泵技术通过利用地下的热能,能够将一单位的电能转化为三到四单位的热能,相比传统热水锅炉等系统,能效更高。
2.环保节能:地源热泵技术利用地下的热能作为能源源,不需要燃烧燃料,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3.稳定可靠:地下地热能源的温度相对稳定,不受外界气候的影响,使地源热泵系统的供热效果更加稳定可靠。
4.长期经济性:尽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初投资较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的高能效和低运行成本将使其在长期内具有更高的经济性。
5.多功能:地源热泵技术既可用于供热,也可用于制冷。
通过翻转制冷循环,地源热泵系统可以逆向工作,将建筑物内的热量排出以实现室内的制冷。
应用领域地源热泵技术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住宅用途:地源热泵技术在供暖、制冷和热水供应方面可以有效地满足住宅的需求。
2.商业建筑:地源热泵技术在商业建筑物中应用广泛,可以实现供暖、制冷和热水供应的集中管理。
3.工业用途:地源热泵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工业领域,满足工业制造过程中的供热和制冷需求。
4.农业领域:地源热泵技术在温室、畜牧设施等农业领域也有应用,可以提供稳定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地源热泵简介地源热泵概括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设备。
地源热泵经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由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热能转移。
地能分别在冬天作为热泵供热的热源和夏天制冷的冷源,即在冬天,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提升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天,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能中去。
平时地源热泵耗资 1kWh 的能量,用户能够获取 4kWh 以上的热量或冷量。
地源热泵由来"地源热泵 "的看法,最早于 1912 年由瑞士的专家提出,而该技术的提出始于英、美两国。
北欧国家主要重视于冬天采暖,而美国则重视冬夏联供。
由于美国的天气条件与中国很相似,因此研究美国的地源热泵应用情况,对我国地源热泵的发展有着借鉴意义。
编写本段地源热泵的热源地源热泵目前,地源热泵已成功利用地下水、江河湖水、水库水、海水、城市中水、工业尾水、坑道水等各样水资源以及土壤源作为地源热泵的冷、热源。
编写本段地源热泵组成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主要分三部分:室外处能换热系统、地源热泵机组和室内采暖空调尾端系统。
其中地源热泵机主要有两种形式:水—水式或水—空气式。
三个系统之间靠水或空气换热介质进行热量的传达,地源热泵与地能之间换热介质为水,与建筑物采暖空调尾端换热介质能够是水或空气。
主要特点(1)地源热泵技术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由于地源热泵是利用了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平时小于400 米深)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变换的供暖空调系统。
地表浅层地热资源能够称之为地能,是指地表土壤、地下水或河流、湖泊中吸取太阳能、地热能而储存的低温位热能。
地表浅层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收集了47%的太阳能量,比人类每年利用能量的500 倍还多。
它不受地域、资源等限制,真切是量大面广、无处不在。
这种储存于地表浅层近乎无量的可再生能源,使得地能也成为干净的可再生能源一种形式。
地源热泵工作原理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热能进行供热和供冷的技术。
它通过地下的稳定温度来实现高效能的能量转换,既可以在冬季提供暖气,又可以在夏季提供制冷。
地源热泵系统由地热换热器、热泵主机、室内机组和管路系统组成。
地热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系统的核心部件,它通过地下埋设的地热回收管,将地下的热能吸收到系统中。
地下的温度通常比空气温度更稳定,冬季较暖,夏季较凉。
地热回收管普通埋设在地下1.5-2米的深度,通过与地下的热交换来获得热能。
地热回收管普通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导热性能。
热泵主机是地源热泵系统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将地下获取的热能进行能量转换。
热泵主机由压缩机、膨胀阀、冷凝器和蒸发器等组成。
当系统需要供热时,热泵主机中的压缩机开始工作,将地下获得的低温热能通过蒸发器进行蒸发,使制冷剂蒸发成气体。
蒸发过程中,制冷剂从低温低压状态变为低温高压状态。
然后,制冷剂经过压缩机的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进一步升高。
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冷凝器与室内机组中的供暖水进行热交换,将热量传递给供暖水。
供暖水通过管路系统输送到室内,实现供热。
当系统需要制冷时,热泵主机中的压缩机开始工作,将地下获得的低温热能通过蒸发器进行蒸发,使制冷剂蒸发成气体。
蒸发过程中,制冷剂从低温低压状态变为低温高压状态。
然后,制冷剂经过压缩机的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进一步升高。
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冷凝器与室内机组中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将热量传递给室内空气。
通过这种方式,地源热泵系统可以实现制冷效果。
室内机组是地源热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它负责将供热和供冷的热量传递给室内空气或者供暖水。
室内机组通常由换热器、风扇和控制系统组成。
当系统需要供热时,室内机组中的换热器将供热水通过风扇进行热交换,将热量传递给室内空气。
当系统需要制冷时,室内机组中的换热器将制冷剂通过风扇进行热交换,将热量从室内空气中吸收。
地源热泵系统的管路系统用于输送热量和制冷剂。
地源热泵工作基本原理地源热泵(Ground Source Heat Pump,GSHP)是一种利用地下能源进行供暖、制冷和热水的热泵系统。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地下的稳定温度来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高效的能量转移。
地源热泵系统主要由地源换热器、热泵机组、供暖/制冷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1. 地源换热器:地源热泵利用地下的稳定温度进行热交换,地源换热器是实现这一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源换热器一般采用水平或垂直布置的地下管道,通过循环工质流经管道与地壤进行热交换。
地源换热器分为水平换热器和垂直换热器两种形式。
水平换热器是将管道埋设在较浅的土壤中,利用土壤中的热能进行热交换。
水平换热器一般需要较大的占地面积,但成本较低。
垂直换热器则是将管道垂直安装于较深的地下,通过循环水液体与地下岩石进行热交换。
垂直换热器虽然需要较大的安装深度和投资成本,但其对地下空间的利用率较高。
2. 热泵机组:地源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膨胀阀、冷凝器和蒸发器等组件。
机组主要通过压缩机的工作来提供足够高的压力和温度,以实现高效的能量转移。
当制冷模式时,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并进一步升温,使其成为高温高压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进行热交换,将热量释放到供暖系统中。
当供暖模式时,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并进一步升温,使其成为高温高压气体,然后通过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吸收地下能源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到室内。
3. 供暖/制冷系统:供暖/制冷系统包括室内热交换器、辅助加热装置和供暖设备等组成。
热泵机组通过室内热交换器与室内热源(如地暖、散热片等)进行热交换,并通过辅助加热装置提供额外的热量来满足需要。
在制冷模式下,热泵机组通过室内热交换器将室内的热量吸收,并通过冷凝器将热量传递到室外环境。
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主要用于监测和控制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状态。
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对系统中的温度、压力等参数进行监测,并根据需要调整热泵机组的工作状态,以实现供暖或制冷的需求。
一、什么是地源热泵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
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
地能分别在冬季作为热泵供暖的热源和夏季空调的冷源,即在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能中去。
热泵机组的能量流动是利用其所消耗的能量(如电能)将吸取的全部热能(即电能+吸收的热能)一起排输至高温热源。
而其所耗能量的作用是使制冷剂氟里昂压缩至高温高压状态,从而达到吸收低温热源中热能的作用。
请参见能流图所示。
通常地源热泵消耗1kW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5kW以上的热量或4kW以上冷量,所以我们将其称为节能型空调系统。
与锅炉(电、燃料)供热系统相比,锅炉供热只能将90%以上的电能或70~90%的燃料内能为热量,供用户使用,因此地源热泵要比电锅炉加热节省三分之二以上的电能,比燃料锅炉节省二分之一以上的能量;由于地源热泵的热源温度全年较为稳定,一般为10~25℃,其制冷、制热系数可达3.5~4.4,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相比,要高出40%左右,其运行费用为普通中央空调的50~60% 。
因此,近十几年来,尤其是近五年来,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北美如美国、加拿大及法国、瑞士、瑞典等国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中国的地源热泵市场也日趋活跃,可以预计,该项技术将会成为21世纪最有效的供热和供冷空调技术。
二、地源热泵国内外发展近况地源热泵的历史可以追朔到1912年瑞士的一个专利,欧洲第一台热泵机组是在1938年间制造的。
它以河水低温热源,向市政厅供热,输出的热水温度可达60oC。
在冬季采用热泵作为采暖需要,在夏季也能用来制冷。
1973年能源危机的推动,使热泵的发展形成了一个高潮。
目前,欧洲的热泵理论与技术均已高度发达,这种“一举两得”并且环保的设备在法、德、日、美等发达国家业已广泛使用。
地源热泵工作基本原理
地源热泵(Ground Source Heat Pump,简称GSHP)是一种利
用地下地热资源进行空调供暖的热泵系统,其工作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地埋换热器:通过将换热器埋入地下,吸收地下的稳定温度,将地温转移至热泵系统中。
2.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工质(常为制冷剂)通过压缩,提
高其温度和压力。
3.膨胀阀:调节制冷剂的流量,使其从高压区域流向低压区域。
4.蒸发器: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热,与室内供暖系统中的水或
空气进行热交换,实现室内供暖。
5.冷凝器:制冷剂在冷凝器中被冷却,释放热量给室外环境。
工作过程如下:
1.制冷循环:制冷剂经过压缩机被压缩、升温,然后通过膨胀
阀进入蒸发器,与室内供暖系统中的水或空气进行热交换,吸收室内热量,制冷剂被蒸发,返回压缩机进行循环。
2.供暖循环:制冷剂经过压缩机被压缩、升温,然后通过膨胀
阀进入蒸发器,与室内供暖系统中的水或空气进行热交换,释放热量,制冷剂被蒸发,返回压缩机进行循环。
通过反复循环,地源热泵可以将地下的稳定温度提供给室内供暖系统,实现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
相对于传统的供暖系统,地源热泵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可靠性高等优点。
优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地源热泵技术简介一、地源热泵描述1、定义地源热泵(也称地热泵)是利用地下常温土壤和地下水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深埋于建筑物周围的管路系统或地下水,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与建筑物完成热交换的一种技术。
2、原理1)地源热泵制冷原理在制冷状态下,地源热泵机组内的压缩机对冷媒做功,使其进行汽-液转化的循环。
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内冷媒的蒸发将室内空气循环所携带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冷媒/水热交换器内冷媒的冷凝,由水路循环将冷媒所携带的热量吸收,最终由水路循环转移至地下水或土壤里。
在室内热量不断转移至地下的过程中,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以13℃以下的冷风的形式为室内供冷。
2)地源热泵制热原理在制热状态下,地源热泵机组内的压缩机对冷媒做功,并通过四通阀将冷媒流动方向换向。
由地下的水路循环吸收地下水或土壤里的热量,通过冷媒/水热交换器内冷媒的蒸发,将水路循环中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内冷媒的冷凝,由空气循环将冷媒所携带的热量吸收。
在地下的热量不断转移至室内的过程中,以强制对流、自然对流或辐射的形式向室内供暖。
3、系统分类1)水平式地源热泵通过水平埋置于地表面2~4M以下的闭合换热系统,它与土壤进行冷热交换。
此种系统适合于制冷供暖面积较小的建筑物,如别墅和小型单体楼。
该系统初投资和施工难度相对较小,但占地面积较大。
如图1图12)垂直式地源热泵通过垂直钻孔将闭合换热系统埋置在50M~400M深的岩土体与土壤进行冷热交换。
此种系统适合于制冷供暖面积较大的建筑物,周围有一定的空地,如别墅和写字楼等。
该系统初投资较高,施工难度相对较大,但占地面积较小。
如图2图23)地表水式地源热泵地源热泵机组通过布置在水底的闭合换热系统与江河、湖泊、海水等进行冷热交换。
此种系统适合于中小制冷供暖面积,临近水边的建筑物。
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新能源技术。
地源热泵是热泵技术应用的一个新的分支,其节能和优越的环保性能,近年来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受到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
地源热泵技术有效的利用了土壤的良好蓄热及蓄冷特性进行的热力学逆循环的一种工程应用技术。
在夏季供冷时,地源热泵技术利用地下环境温度较低的特点,地源热泵机组内的压缩机对冷媒做功,使其进行汽-液转化的循环。
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内冷媒的蒸发将室内空气循环所携带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冷媒/水热交换器内冷媒的冷凝,由循环水路将冷媒中所携带的热量吸收,最终通过室外地能换热系统转移至地下水或土壤里。
在室内热量通过室内采暖空调末端系统、水源热泵机组系统和室外地能换热系统不断转移至地下的过程中,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以冷风的形式为房供冷。
地源热泵与冷凝器直接与空气环境进行热交换的普通空调器制冷相比,有一定的节能效果。
在冬季供热时,地源热泵系统通过埋藏在地下的管道将储存在地下的热能通过传热介质吸收,作为逆循环中的低温热源,通过输入少量的高位电能使热泵压缩机完成逆循环,并向用户提供高品位的热能。
地源热泵系统在运行工作过程中除驱动热泵的动力外,无需其他热源或动力,而驱动热泵的动力主要是电能。
因此,如不考虑电能的来源和对环境污染,地源热泵技术是城市供热及供冷的一种清洁能源技术,它不需要建立一般城市供热所需的锅炉房,也不存在燃料燃烧而带来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可以实现冷热联供。
另外,地源热泵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对于一些客观条件受限制而无法采用其他供热、供冷方式的场所(如高速公路收费站、人员设备相对较少的科考站、边防哨所),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则更体现出其特有的优越性。
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进行供热、供冷的新型节能技术。
由于其热源温度比较高,全年稳定,不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管是冬季供暖,还是夏季制冷,地源热泵的能效比都要比其他热源形式的热泵高出许多。
地源热泵供暖方案地源热泵供暖方案是一种以地热能为主要供热能源的供暖方式。
它利用地下的地热能,经过地源热泵的转化,将低温热能提高并供给室内空间,实现供暖的效果。
在这个方案中,不仅能够有效地利用可再生的地热能,还能够节约能源,降低环境污染。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地源热泵供暖方案的工作原理和优势。
一、工作原理地源热泵供暖方案主要由地热采集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和室内供热系统三部分组成。
1. 地热采集系统:地热能是地球内部的热能,通过埋设在地下的地热交换器,可以将地下的热能采集到地源热泵系统中。
地热采集系统分为水平埋管和竖直埋管两种形式。
水平埋管是将热交换管埋设在浅层地下,利用地下温度稳定的特点,实现热能的采集;竖直埋管则是将热交换管深入地下,利用地下温度逐渐升高的特点,采集更高温度的热能。
2. 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由地源热泵机组和循环水系统组成。
地源热泵机组通过循环水系统与地热采集系统相连,将采集到的地热能转化为室内供热需要的高温热能。
地源热泵机组由压缩机、换热器和膨胀阀等组件构成,通过压缩机的工作,将低温地热能压缩升温,并通过换热器与循环水系统中的水进行热交换,将热量传递给室内供热系统。
3. 室内供热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将高温热能传递给室内供热系统,实现供暖效果。
室内供热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散热器或者地暖系统,将热能释放到室内空间,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
二、优势地源热泵供暖方案相比传统的供暖方式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节能:地源热泵供暖方案能够有效地利用地热能,与传统的煤炭、油气等能源相比,能够节约能源,提高供热效率。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地源热泵供暖方案的能效比可以达到3-5,即每耗费1度电的情况下,可以产生3-5度的供热能量。
2. 环保无污染:地源热泵供暖方案采用的是清洁能源,不产生有害气体的排放,对环境没有污染。
它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空气污染,对改善空气质量有积极作用。
3. 稳定可靠:地下地热能源具有稳定性,地源热泵供暖方案可以实现稳定供热,不受外界气温的影响。
地源热泵工作原理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储存的热能来供暖和制冷的系统。
它通过利用地下稳定的温度来提供能源,具有高效、环保和节能的特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地源热泵的工作原理。
1. 地源热泵系统的组成地源热泵系统由地热井、热泵主机、室内机组和管道系统组成。
地热井是用于获取地下热能的设备,通常采用垂直或者水平布置的方式。
热泵主机是将地下热能转换为可供室内使用的热能的核心设备。
室内机组用于将热能传递到室内空间,供暖或者制冷。
管道系统用于连接地热井、热泵主机和室内机组,实现热能的传递。
2. 地源热泵的工作过程地源热泵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地下热能的吸收、热能的转换和热能的释放。
首先,地热井通过管道系统将地下的热能吸收到热泵主机中。
地下的温度相对稳定,通常在10℃至25℃之间,比室外温度更为稳定。
通过循环水或者抽取地下水的方式,地热井将地下的热能传递给热泵主机。
热泵主机中包含了一个蒸发器和一个压缩机。
蒸发器是用于吸收地下热能的部份,其中的制冷剂在低压下蒸发,吸收热能。
地下的热能使得制冷剂蒸发,从而变成气态。
接下来,制冷剂进入压缩机,通过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
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进入到室内机组,通过换热器将热能传递给室内空气。
室内机组中的风扇将热能传递给室内空气,实现供暖或者制冷。
最后,制冷剂经过换热器的冷却,变成液态,再次进入蒸发器,循环往复。
整个过程中,制冷剂不断循环,吸收地下的热能,实现供暖或者制冷。
3. 地源热泵的优势和适合性地源热泵具有以下优势:(1)高效节能:地源热泵利用地下稳定的温度来提供能源,相比传统的供暖和制冷方式,能够节约能源消耗,降低运行成本。
(2)环保:地源热泵系统不产生直接的烟尘和废气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可靠性高:地下的温度相对稳定,不受季节温和候的影响,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4)多功能性:地源热泵系统既可以供暖,也可以制冷,满足不同季节温和候条件下的需求。
地源热泵适合于各种建造类型,包括住宅、商业建造、学校、医院等。
地源热泵地源热泵的利用是国土资源部大力推广的一种新型环保、节能技术,具有再生、清洁、安全、高效的特点。
地源热泵系统的利用分地埋管地热源系统、地下水地热源系统和地表水地热源系统。
量转移到建筑物内 , 一个年度形成一个冷热循环 . 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一种形式。
但对于该项技术的使用,受限制较多(需要当地土地资源部门对当地土地资源的评估、批准 ,而且其初步的投资较高。
2. 地表水地热源系统,即污水源热源系统。
城市污水来源广泛,汇流面积大,污水原水流量具有小时变化规律明确、日流量相对稳定、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利用污水热泵空调系统不仅可以使污水资源化,更是改善我国供暖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的有效途径。
城市污水有三种形式:原生污水、二级再生水和中水。
原生污水是指未经过任何物理手段处理的污水。
运用原生污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相比于二级再生水和中水热泵空调系统的初投资及运行费用低。
城市污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与环境温度相比,表现为冬暖夏凉,污水温度在冬季通常为13℃ ~17℃,在夏季为 22℃ ~25℃与河水及空气相比较,城市污水在温度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全年波动最小。
污水的温度在城市可以利用的热能中是最多的。
而且在能量消费密度越高的城市中其蕴藏的热量也越大。
虽然污水的热赋存量很大,却不适用于产生动力,仅适用于 50℃一下的低温用户。
由于城市污水具有比较稳定的流量和适宜的温度, 污水源热泵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运行, 可使夏季室温保持在 21℃ ~26℃, 冬季可达 18℃ ~24℃ . 城市污水热源泵,容易安装。
一套设备可以实现夏季供冷、冬季供热,设备利用率高,总投资额为传统空调的 60%。
该技术已在北京、秦皇岛、哈尔滨等地开始运用。
下面是污水热源泵系统原理图:但该项技术对于污水的需求量非常大,受水资源的限制。
3. 地下水热源系统(水源热泵常常被人们赞誉为“绿色空调” 。
水源热泵就是以地下水作为冷热 " 源体 " ,在冬季利用热泵吸收其热量向建筑物供暖,在夏季热泵将吸收到的热量向其排放、实现对建筑物供冷。
地源热泵地源热泵的利用是国土资源部大力推广的一种新型环保、节能技术,具有再生、清洁、安全、高效的特点。
地源热泵系统的利用分地埋管地热源系统、地下水地热源系统和地表水地热源系统。
量转移到建筑物内 , 一个年度形成一个冷热循环 . 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一种形式。
但对于该项技术的使用,受限制较多(需要当地土地资源部门对当地土地资源的评估、批准 ,而且其初步的投资较高。
2. 地表水地热源系统,即污水源热源系统。
城市污水来源广泛,汇流面积大,污水原水流量具有小时变化规律明确、日流量相对稳定、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利用污水热泵空调系统不仅可以使污水资源化,更是改善我国供暖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的有效途径。
城市污水有三种形式:原生污水、二级再生水和中水。
原生污水是指未经过任何物理手段处理的污水。
运用原生污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相比于二级再生水和中水热泵空调系统的初投资及运行费用低。
城市污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与环境温度相比,表现为冬暖夏凉,污水温度在冬季通常为13℃ ~17℃,在夏季为 22℃ ~25℃与河水及空气相比较,城市污水在温度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全年波动最小。
污水的温度在城市可以利用的热能中是最多的。
而且在能量消费密度越高的城市中其蕴藏的热量也越大。
虽然污水的热赋存量很大,却不适用于产生动力,仅适用于 50℃一下的低温用户。
由于城市污水具有比较稳定的流量和适宜的温度, 污水源热泵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运行, 可使夏季室温保持在 21℃ ~26℃, 冬季可达 18℃ ~24℃ . 城市污水热源泵,容易安装。
一套设备可以实现夏季供冷、冬季供热,设备利用率高,总投资额为传统空调的 60%。
该技术已在北京、秦皇岛、哈尔滨等地开始运用。
下面是污水热源泵系统原理图:但该项技术对于污水的需求量非常大,受水资源的限制。
3. 地下水热源系统(水源热泵常常被人们赞誉为“绿色空调” 。
水源热泵就是以地下水作为冷热 " 源体 " ,在冬季利用热泵吸收其热量向建筑物供暖,在夏季热泵将吸收到的热量向其排放、实现对建筑物供冷。
传统的暖通空调系统需要很多辅助系统或设备来完成一个完整的暖通空调功能,如冷却塔。
而水源热泵系统只是通过与地下水的热交换来完成制冷或制热的效果。
只应用一个硬件系统, 通过在不同季节进行冷凝器和蒸发器的转换,就可以完成制冷与制热功能的转换。
该向技术已在我市部分楼盘开始使用。
在我市东郊“东尚小区”内水源热泵的运行成本用为 22元 /m2. 每年左右, 物业收取业主 26元 /m2。
使业主室内温度可以保持在夏季 25+2℃、冬季 18+2℃.该小区, 此系统的投资费用为 230元 /M2, 但是免去了地辐热与采暖系统, 二者取差价为不到一百元 / M2,即就是说该系统的应用投资成本比原采暖方式的投资成本每平方米增加不到一百元,就可以既采暖又制冷。
*下面是位于我市北郊常青一路的航天常青园小区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方案:航天常青园小区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方案一、空调方案:1.1项目建筑的基本介绍:地上建筑面积为:39987m 2,建筑功能为:住宅,建筑类型:为两栋高层建筑(18层 ,四栋多层建筑(6层 ,部分商业建筑(面积为 517.94 。
1.2中央空调方案:为了节能拟采用清华同方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
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原理: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夏季工作时:地下水由潜水泵抽上来经过水源中央空调机组, 在回灌到到地下。
在这一过程中地下水源温度升高了 7~10℃。
而空调侧循环水, 由用户末端设备回来的 12℃的水, 经过机组水源中央空调机组制备成 7℃的冷冻水送到用户末端设备进行制冷。
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冬季工作时:地下水由潜水泵抽上来经过水源中央空调机组, 在回灌到到地下。
在这一过程中地下水源温度降低了 7~10℃。
而空调侧循环水, 由用户末端设备回来的 40℃的水, 经过机组水源中央空调机组制备成 50℃的热水送到用户末端设备进行制热采暖。
无论是夏季制冷, 还是冬季采暖, 均可以用水源热泵中央空调一套系统完成。
省去了用户建了制冷机房又要建锅炉房(换热站的麻烦。
下图为整个水源热泵的系统图:对于住宅的夏季制冷、冬季采暖,均可由上图中的同一套系统可以完成, 不需要另行投资。
1.3本项目空调设计方案:1.3.1设计参数1. 设计依据:a 、甲方提供的相关数据。
b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87c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e 、《空气调节设计手册》 (第二版f 、其它国家有关规定及规范。
2. 室外设计参数:3. 室内设计参数:住宅设计温度为:夏季 25+2℃,冬季 18+2℃办公楼设计温度:夏季 26+2℃,冬季 18+2℃4. 建筑冷热负荷计算:建筑冷负荷按照每平方米 85w 计算,整个建筑 39987m 2,空调同时使用系数为0.6为 0.8,所以整个小区建筑热负荷为 2080kw 。
1.3.2设备选型按照本项目空调主机冷热负荷的概算 , 可选择由清华同方生产的SGHP1500A 和 SGHP1080A 各一台,共两台主机,为小区夏季提供冷源,冬季提供热源。
另外,可选择一台由清华同方生产的 HGHP440为小区 417户提供生活热水。
1.3.3水源井的确定:系统所需的水源水量为 140m 3/h,按照每口井出水量为 70m 3/h(暂估 , 回灌量为:30 m3/h(暂估计算,系统所需水源井 7口。
其中 2口为抽水井, 5口为回灌井。
(具体水井数量要在工程所在地, 先打实验井, 再根据实验井的具体情况确定。
1.3.4空调机房主要设备表:1.4空调系统初投资概算1. 空调机房投资概算:此表为机房内主要设备及安装费用, 不包括打井及室外管线安装费用以及末端系统工程费用。
3. 水源井系统投资概算单位:万元4. 室外管网系统投资概算单位:万元5. 室内空调末端投资概算2.1.7价格汇总表(暂估说明:报价内未包含电气的报价。
1.5中央空调的运行费用:1. 按照空调系统冬季运行 120天, 夏季运行 90天, 每天运行 16小时计算,2. 电价按照 0.6元 /kwh计算。
3. 运行费用计算表(估算热水系统的加热自来水的运行费用:平均电费:0.6元 /kwh设备小时用电量:30kw+5.5kw+108kw=143.5kw每小时用电费用:143.5kw ×0.6 元 /kwh=86.1元 /h每小时供 50度生活热水量:458kw ×0.86/45=8.75m 3 /h加热费:86.1元 /8.75 m3=9.84元 / m32. 常规采暖空调方案投资运行费用:2.1冬季采暖采用小区燃气锅炉,夏季制冷采用家用分体式空调2.1.1系统投资费用40000m 2的住宅冬季采用燃气锅炉房,室内采用地板采暖,夏季采用分体式空调进行制冷:2.1.2 40000m2的住宅冬季采用市政热网,夏季采用分体式空调系统,运行费用如下:1. 按照空调系统冬季运行 120天,夏季运行 90天,每天运行 15小时计算,2. 电价按照 0.6元 /kwh计算。
1. 本系统,运行灵活多变,夏季空调由各户控制,操作运行方便,但是空调舒适度不高、对建筑外观影响较大; 大型小区集中使用, 有可能形成“热岛” 效应。
2. 冬季住宅采用地板采暖,舒适度好,但是一旦出现问题,维修麻烦,维修费用很高。
3. 天然气在冬季的时候,有时不能全额保证;如果天然气调价,其系统运行费用将要相应增加。
2.2冬季采暖采市政热网,夏季制冷采用家用分体式空调 2.2.1系统投资费用40000m 2的住宅冬季采用燃市政热网,室内采用地板采暖,夏季采用分体式空调进行制冷:2.1.2 40000m2的住宅冬季采用市政热网,夏季采用分体式空调系统,运行费用如下:1. 按照空调系统冬季运行 120天,夏季运行 90天,每天运行 15小时计算,2. 电价按照 0.6元 /kwh计算。
这种系统的特点:1. 本系统,运行灵活多变,夏季空调由各户控制,操作运行方便,但是空调舒适度不高、对建筑外观影响较大; 大型小区集中使用, 有可能形成“热岛” 效应。
2. 冬季住宅采用地板采暖,舒适度好,但是一旦出现问题,维修麻烦,维修费用很高3. 各种空调系统方案投资费用、运行费用分析3.1 对于总建筑面积 110000m2(其中办公建筑面积为 40000m2,住宅建筑面积各种空调系统形式综合费用分析:为 70000m2)各种空调系统形式综合费用分析:序号系统 1 系统 2 系统 3 40000m2 住宅 40000m 住宅冬季采暖系统形夏季空调系统形式式 2 2 系统投资费用万元)(万元) 931.36 905 975 系统运行费用(元/m2 年) 22.65 住宅:住宅:32.5 住宅:住宅:34.10 备注含制备生活热水投资含制备生活热水投资不含生活热水投资水源热泵系统分体式空调分体式空调水源热泵系统燃气锅炉房市政热网 3.2、各种空调组合形式的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的对比分析图: 3.2、各种空调组合形式的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的对比分析图: 1200 1000 800 (万元) 600 400 200 0 系统1 系统2 系统3 130 136 投资费用年运行费用 931.36 975 905 90.6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就选择空调形式而言,建议用户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就选择空调形式而言,建议用户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
采用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
该系统相对于现阶段市场上的空调系统,该系统相对于现阶段市场上的空调系统,在初投资费用、运行费用、环境效益等诸多方面,有着比较大的优势。
资费用、运行费用、环境效益等诸多方面,有着比较大的优势。
合约采购部 2009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