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绪论第一、二点要点概括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二十世纪黑人文学》的绪论第一、二点
概括
二十世纪黑人文学绪论概括:
第一点:历史背景与意义
二十世纪是美国黑人文学蓬勃发展的时期。
黑人在美国长期遭受种族歧视和压迫,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反映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
二十世纪初,随着的兴起和黑人社群的觉醒,黑人文学开始为黑人争取平等权利,表达他们的声音和经历。
同时,二十世纪黑人文学也探索了种族身份、文化认同和社会问题等多个主题,深入探讨了黑人在美国社会的地位和存在。
因此,了解二十世纪黑人文学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对于理解美国社会的种族问题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点:重要作家与作品
二十世纪黑人文学涌现出许多重要的作家和作品。
其中包括著名作家如兰格斯顿·休斯、托尼·莫里森、理查德·赖特等。
这些作家
通过他们的作品展现了黑人的生活经历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兰格斯顿·休斯的诗歌作品《黑色樱桃》和《美国初唐诗选》以及托尼·莫里森的小说《亲爱的》和《宝贝》等都成为了经典之作,影响了后世的黑人文学创作。
这些作品通过文字的力量,向读者传递了黑人的独特视角和体验,同时也对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
二十世纪黑人文学在美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代表了黑人社群的声音和诉求,也成为了探讨种族问题的重要桥梁。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作家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黑人文学的发展演变与意义。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各章重点第一章重点问题1.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ν2.卡夫卡的主要作品3.《变形记》的内容、艺术特点ν4.《饥饿艺术家》、《地洞》的内容ν5.《城堡》的朦胧性所代来的多解性6.卡夫卡小说的特征ν7.对卡夫卡的主要评价ν8.为什么说卡夫卡是现代主义的奠基第二章重点问题1.意识流小说产生的哲学和心理学背景ν2.意识流的三层含义3.意识流小说的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ν4.对意识流小说定义的争论ν5.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作品6.福克纳的主要作品(《我弥留之际》等)、创作特点(评价)ν7.《喧哗与骚动》的内容、班吉叙事的意义8.乔伊斯的生平和创作简况9.《尤利西斯》的内容、在结构上与《奥德赛》的对应关系,对《尤利西斯》的评价第三章重点问题1.存在主义文学的主题和艺术特点2.萨特主要作品的内容ν3..“处境剧”(“处境小说”)的含义ν4.《恶心》所表现的存在主义观点5.加缪主要作品的内容ν6.《局外人》、《鼠疫》所表现的存在主义观点ν7.零度写作的含义第四章重点问题1.新小说的革命性、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特征2.娜塔丽•萨洛特的主要作品,“潜对话”的内涵3.米歇尔•布托尔的主要作品4.克洛德•西蒙的主要作品5. 罗伯—格里耶的主要作品,《嫉妒》的内容、题目的双关含义、艺术特点第五章重点问题1.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2.关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争论3.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作品4.马尔克斯的主要作品5.《百年孤独》的内容、孤独主题6.《百年孤独》的所反映的魔幻现实主义艺术特点7.《百年孤独》的叙事特点。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一)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1. 反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与浪漫主义形成鲜明对比,强调客观真实和逻辑思维。
•反对浪漫主义的情感主义,追求真实的描写和现实的题材。
2. 对社会问题的揭示•关注社会底层的贫困、剥削和不公正。
•揭露社会现实中的腐败、偏见和不平等。
•强调作品要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3. 内心思想的探索•重视人物心理的细腻描写,深入人物内心世界。
•探索人类的欲望、情感和道德困境。
•认为真实的人性是复杂、矛盾和多维的。
4. 反对英雄主义和理想化•拒绝把人物理想化,将普通人和社会边缘人物作为主人公。
•反对传统的英雄形象,强调普通人的生活、工作和日常困扰。
5. 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批判•陈述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个体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
•揭露社会生活中的机械化、物化和异化。
6. 以写实手法进行描写•着力于细致入微的客观描写,追求写实感。
•采用直接、简明、平实的语言风格。
7. 反对社会中的虚伪•控诉社会中虚假、伪善的道德和价值观。
•关注个人对抗社会的斗争。
8. 追求艺术的真实和精确•撇弃夸张和浮华的修辞,强调精确的描写和真实的细节。
•追求与现实相符合的艺术表达方式。
以上列举的是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
这些内容体现了现实主义的核心原则,包括反对浪漫主义、对社会问题的揭示、内心思想的探索、反对英雄主义和理想化、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批判、以写实手法进行描写、反对社会中的虚伪以及追求艺术的真实和精确。
通过这些内容,现实主义作家试图以客观真实的方式揭示社会的各种问题,探索人类内心的复杂性,并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描写和批判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变。
《20世纪欧美文学》《绪论》的概括答: 20 世纪欧美文学受到战争及革命的影响从而产生了第三文学世界,以及欧美各国工业化现代化加快造成的破坏和人之异象,加之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所带来的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哲学思潮。
在 20 世纪上半期这个充满危机、战争和革命的时期,经济萧条、无数人失业、人们过着十分艰难的日子,在此期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争霸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普通高涨,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在超级大国和一般资本主义国家之外,产生了“第三世界”。
随之,“第三世界”迅速崛起,东方各民族国家日益强盛,20 世纪世界文学格局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文学继续存在外,还有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学和挣脱殖民主义枷锁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文学,即“第三世界”文学。
在 20 世纪,文明的发展呈现出一种与人对立的状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遭到严重的破坏,这种情况下不能不使人对现实和未来产生焦虑和重新思考,于是这个时期的西方思想界极其活跃,形形色色的社会哲学思潮涌来。
以马克思主义、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为代表,还有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费罗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
另外,心理学、语言学和美学的新进展,也对文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绪论第二段的后半部分,详细解说了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意志是非理性的”一反传统的以理性主义为基石的西方哲学;柏格森认为“世界的本质既非物质,也非理念或意志”;弗洛伊德则把人的心理结构氛围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部分……总结而言,20 世界的欧美文学与以上社会哲学思想的联系非常密切,各种非理想主义哲学影响着这个时期出现了最抢眼的文学现象——现代主义文学。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哲学对此时期的文学总体走向具有引导和理论支撑的作用,让此时期的欧美文学普通出现了“向内转”的趋势,由 19 世纪现实主义着重描写客观世界,转变为关注和描写人的内心世界、探索人的深层意识。
《二十一世纪欧美文学》绪论第一、二点
要点概括
二十一世纪欧美文学绪论要点概括
第一点:欧美文学的背景和特点
- 二十一世纪欧美文学是在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影响下产生的,具有多元文化的特点。
- 文学作品反映了当代社会的问题和挑战,包括全球化、社会
不平等、环境破坏等。
- 欧美文学在风格和主题上展现了更多的多样性,包括实验性
写作、探索性主题和跨文化元素。
第二点:二十一世纪欧美文学的主要趋势和代表作
- 在二十一世纪欧美文学中,后现代主义的影响逐渐减弱,现
实主义和新自然主义的作品得到更多关注。
- 小说和短篇故事是二十一世纪欧美文学的重要形式,代表作
品包括《挪威的森林》、《间或偷窥》等。
- 二十一世纪欧美诗歌注重语言的创新和形式的实验,代表作
品包括《行者歌》、《无题》等。
- 非虚构文学在二十一世纪欧美文学中崭露头角,代表作品包括《飓风之眼》、《追风筝的人》等。
以上是《二十一世纪欧美文学》绪论的第一、二点要点概括,欧美文学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和反映当代社会问题的特点,通过各种文学形式探索和呈现出现代人类面临的挑战和困扰。
《外国文学专题》形考任务二答案亲爱的同学:本次作业为综述能力测试题,请阅读教材《20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将《绪论》“一”、“二”中的主要内容概括为800字左右。
要求:本题目考查学生的概括和综述能力,要求能概括出《绪论》“一”、“二”的要点,有一定的展开说明,要写成一篇小文章。
答:《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第一- 、二点讲述了20世纪欧美文学受到战争及革命的影响从而产生了第三文学世界,以及欧美各国工业化现代化加快造成的破坏和人之异象,加之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所带来的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哲学思潮。
在20世纪上半期这个充满危机、战争和革命的时期,经济萧条、无数人失业、人们过着十分艰难的日子,在此期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争霸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普通高濫,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在超级大国和一般资本主义国家之外,产生了“第三世界”随之“第三世界”迅速崛起,东方各民族国家日益强盛20世纪世界文学格局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文学继续存在外,还有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学和挣脱殖民主义材一锁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文学,即第三世界”文学。
在20世纪,文明的发展呈现出一种与人对立的状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遭到严重的破坏,这种情况下不能不使人对现实和未来产生焦虑和重新思考,于是这个时期的西方思想界极其活跃,形形色色的社会哲学思潮涌来。
以马克思主义、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为代表,还有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费罗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主义等。
另外,心理学、语言学和美学的新进展,也对文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绪论第二段的后半部分,详细解说了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意志是非理性的”一反传统的以理性主义为基石。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简史上 编第一章:1900—1939年欧美文学概论[识记] 现代主义的主要流派: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未来主义:1、由意大利诗人托马佐.马里内蒂于1909年2月20日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的《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为发端。
2、其成就主要在于诗歌。
如意大利马里内蒂、法国阿波利奈尔及俄国马雅可夫斯基。
3、主张是摈弃一切现在的文明成果,竭力创造“属于未来”的全新艺术。
4、由于主张流于偏激,且诗句艰深无规则等原因于20年代末趋于沉寂。
超现实主义:1、1924年布勒东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宣告该流派成立。
2、追求“超越现实”,主张写梦,展现自我内在的真实,向内在世界探秘,叙述“梦幻的人生”。
3、代表作家有阿拉贡(《巴黎的土包子》)、艾吕雅等。
4、在法国盛行于二三十年代,在世纪中叶扩展至各大洲,成为有世界影响的文学流派。
后期象征主义:1、盛行于二十世纪20年代,代表作家法国瓦雷里(唯美主义理论)长诗《年轻命运的女神》、《海滨墓园》,英国艾略特《荒原》,爱尔兰叶芝,俄国勃洛克的长诗《十二个》。
2、仍旧坚持“审美至上”“象征最佳”的准则,追求用可感形式去体现理念、思想,用象征和意象去暗示生活哲理。
而且继续唯美主义诗歌的某些传统。
表现主义:1、流行于20世纪初,本是德国一种绘画派别,后来影响到文学创作。
2、该流派着重主观表现,强调表现主观的真实,而不意于再现客观的细节真实。
3、常用夸张、怪诞的手法突显主观的感情,达到极强的强烈的艺术效果。
代表作有奥地利卡夫卡《变形记》。
瑞典剧作家斯特林保是首创者。
诗歌方面有德国诗人海姆、贝恩等。
“意识流”:1、“意识流”一词来源于心理学,20年代被借用于文学创作理论。
认为文学应该表现人的意识流动,特别是潜意识活动。
2。
该流派作家致力于挖掘人物世界,让意识充分地自由流动出来因而淡化了情节、环境,时空倒置,结构松懈。
3、代表作家和代表作有法国普鲁斯特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爱尔兰的乔伊斯《尤利西斯》美国福克纳《喧嚣与骚动》,英国伍尔芙。
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第二点概括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第一、二点概括学生:陈向荣《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第一、二点讲述了20世纪欧美文学受到战争及革命的影响从而产生了第三文学世界,以及欧美各国工业化现代化加快造成的破坏和人之异象,加之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所带来的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哲学思潮。
在20世纪上半期这个充满危机、战争和革命的时期,经济萧条、无数人失业、人们过着十分艰难的日子,在此期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争霸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普通高涨,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在超级大国和一般资本主义国家之外,产生了“第三世界”。
随之,“第三世界”迅速崛起,东方各民族国家日益强盛,20世纪世界文学格局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文学继续存在外,还有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学和挣脱殖民主义枷锁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文学,即“第三世界”文学。
在20世纪,文明的发展呈现出一种与人对立的状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遭到严重的破坏,这种情况下不能不使人对现实和未来产生焦虑和重新思考,于是这个时期的西方思想界极其活跃,形形色色的社会哲学思潮涌来。
以马克思主义、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为代表,还有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费罗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
另外,心理学、语言学和美学的新进展,也对文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绪论第二段的后半部分,详细解说了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意志是非理性的”一反传统的以理性主义为基石的西方哲学;柏格森认为“世界的本质既非物质,也非理念或意志”;弗洛伊德则把人的心理结构氛围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部分……总结而言,20世界的欧美文学与以上社会哲学思想的联系非常密切,各种非理想主义哲学影响着这个时期出现了最抢眼的文学现象——现代主义文学。
《后现代欧美文学》绪论第一、二点要点
概括
后现代欧美文学绪论
第一点要点概括
1.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起源:后现代主义文学源于二十世纪中期
欧美社会和文化变革,反映了对传统文学观念的颠覆和反叛。
2. 文学形式的多元化:后现代主义文学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
包括实验性写作、碎片化叙事和排比等,突破了传统文学的限制。
3. 反叙事和解构主义:后现代文学对传统叙事结构进行了批判
和颠覆,采用非线性、混合和颠倒顺序的叙事方式,探索诸多主题
和视角。
4. 文学与权力的关系:后现代主义文学关注权力和权威的问题,揭示了现代社会中权力的滥用和个体面对权力的无力感。
5. 语言和符号的特殊运用:后现代主义文学注重对语言和符号
的创新和探索,通过破坏语义结构和使用文学技巧表达复杂的主题
和观念。
第二点要点概括
1.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核心主题之一是存在的疑虑,质疑现代理性主义所宣扬的普遍真理和价值观。
2. 文学中的身份问题:后现代主义文学关注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身份认同和迷失问题,探索性别、种族、阶级等议题。
3. 文学对历史和记忆的反思:后现代主义文学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个人记忆的再现和重构,揭示历史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
4. 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幽默与讽刺:后现代主义文学常常使用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嘲弄社会现象和批判权力结构。
5.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后人道关怀:后现代主义文学倾向于关注社会的边缘化群体和弱势者,关心社会公平和人道关怀的问题。
以上是对后现代欧美文学绪论的第一和第二点的要点概括,后续内容将进一步展开讨论这些要点并探索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更多特点和主题。
《现代欧美文学》绪论第一、二点要点概
括
现代欧美文学绪论第一、二点要点概括
第一点:现代欧美文学的定义与特点
- 现代欧美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在欧洲和美洲地区产生的文学作品体系。
- 现代欧美文学具有多元化的风格和主题,反映了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革。
- 现代欧美文学注重表现个体内心状态和探索人性的复杂性,较之传统文学更加关注人的内在世界和情感体验。
- 现代欧美文学还表现出对现实主义的批判,以及对传统文学形式的突破和创新。
第二点:现代欧美文学的代表作品
- 现代欧美文学的代表作品众多,包括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等各种文学形式。
- 20世纪初至中期,欧洲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德国的托马斯·曼等。
- 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美洲的代表作家有美国的欧内斯特·海明威、加勒比海地区的大广场诗人德里克·沃尔科特、拉丁美
洲的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等。
以上是对现代欧美文学绪论第一、二点的简要概括,具体内容
可在接下来的章节中进行详细阐述和讨论。
(字数:205)。
0078《二十世纪欧美文学》2012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二、知识点第一章:二十世纪前半期现实主义文学研究1、大概了解二十世纪前半期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和艺术特征。
2、了解肖伯纳的生平,知道肖伯纳的代表作品《巴巴拉少校》,掌握这一作品中的“讨论”技巧。
(1) 《巴巴拉少校》中的“讨论”技巧《巴巴拉少校》一贯以讨论精彩著称。
为了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讨论上来,肖伯纳对构成传统戏剧核心的情节要素进行了消解,用以打破观众的期待和幻觉。
比如,巴巴拉的未婚夫柯森斯,按照一般读者观众的审美标准,是很差劲的。
戏中这样介绍他:“身体瘦弱,头发稀薄”,年龄比巴巴拉大不少岁。
巴巴拉虽然年轻,但在美貌方面并未显得出色。
二人的相爱毫无诗意可言,但作者也不去写他们如何没有诗意,以期引起读者观众的关注。
他们外表不相配,还有柯森斯的伪装和最后的“投靠”,这些最容易出戏的地方,作者都让我们失望了。
他根本不去写它。
安德谢夫与妻子分居,这是传统戏剧可以大作文章的地方,为什么分居?许多年未见面,见面时也没有太多的惊讶,只有安德谢夫认错人的幽默,其他人也似乎并不感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再就是继承权的争夺。
如果是传统戏剧家,会将它演绎地淋漓尽致。
作者在此处根本不屑于停留。
确实如肖伯纳所说:“在新的剧本中,戏剧通过一些不安定的理想与另一些不安定的理想之间的冲突而产生,而不是通过庸俗的爱情、贪婪、慷慨、怨恨、野心、误解、怪诞行为之类不提出任何道德问题的东西。
”。
讨论压倒了一切,有强烈的反浪漫主义的倾向。
这种对传统情节要素的消解,本身制造了一种悬念:观众每每期待,因为似乎那些元素都出现了,观众开始沿着旧的欣赏习惯去预想主人公的命运。
但那些元素都没有展开,而转到了另外的方向。
期望,失望,再期望,观众的心理就这样被吸引和激荡着。
因此,肖伯纳戏剧的可读性、可观性是很强的。
肖伯纳的“讨论”是剧情进展的唯一动力,也就是说,它起了结构戏剧的作用。
讨论的展开,遵循辩证法的“三段论”原理,即正题——反题——合题。
《20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要点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20世纪欧美文学的发展演变与世界历史的演变息息相关,在这复杂多变的历史条件下,它也呈现出发展空前迅速、状态极其复杂的态势。
这一百年,世界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即20世纪上半期(1900-1945)、20世纪的下半期(1946-1991)和20世纪末期( 1991-2000)。
20 世纪上半期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而后又爆发经济危机,俄国又爆发十月革命,革命胜利后的苏联使人民看到了希望。
二战后,历史进入了冷战时期。
二十世纪末,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二战之后,“冷战"结束,'世界趋于多极化的态势,开始进入多元共存的时代。
20世纪世界文学的格局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由欧美文学为主导的格局发展为三大文学板块: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文学、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学和发展中国家文学。
就欧美文学的范围来讲也各有特点,共同构成了20世纪欧美文学的面貌。
20世纪欧美各国工业化、现代化及科技的发展非常迅速,同时也促使人们对现实、未来及生命意义的思考,所以20世纪的西方思想及其活跃,形形色色的社会哲学思潮不断涌来,它们是这个时期的复杂多变的现实的产物。
从十九世纪末就已经开始的马克思主义,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等等,这些都影响了文学的发展。
其中对文学影响比较
大的出马克思主义外,还有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哲学、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结构主义哲学、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
另外,心理学、语言学和美学的新进展,也对文学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争取解放提出了一整套科学的理论。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知识要点《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第一、二点讲述了20世纪欧美文学受到战争及革命的影响从而产生了第三文学世界,以及欧美各国工业化现代化加快造成的破坏和人之异象,加之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所带来的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哲学思潮。
在20世纪上半期这个充满危机、战争和革命的时期,经济萧条、无数人失业、人们过着十分艰难的日子,在此期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争霸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普通高涨,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在超级大国和一般资本主义国家之外,产生了“第三世界”。
随之,“第三世界”迅速崛起,东方各民族国家日益强盛,20世纪世界文学格局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文学继续存在外,还有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学和挣脱殖民主义枷锁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文学,即“第三世界”文学。
在20世纪,文明的发展呈现出一种与人对立的状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遭到严重的破坏,这种情况下不能不使人对现实和未来产生焦虑和重新思考,于是这个时期的西方思想界极其活跃,形形色色的社会哲学思潮涌来。
以马克思主义、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为代表,还有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费罗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
另外,心理学、语言学和美学的新进展,也对文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绪论第二段的后半部分,详细解说了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意志是非理性的”一反传统的以理性主义为基石的西方哲学;柏格森认为“世界的本质既非物质,也非理念或意志”;弗洛伊德则把人的心理结构氛围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部分……总结而言,20世界的欧美文学与以上社会哲学思想的联系非常密切,各种非理想主义哲学影响着这个时期出现了最抢眼的文学现象——现代主义文学。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哲学对此时期的文学总体走向具有引导和理论支撑的作用,让此时期的欧美文学普通出现了“向内转”的趋势,由19世纪现实主义着重描写客观世界,转变为关注和描写人的内心世界、探索人的深层意识。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绪论一、二要点概括
(汉语言文学本科)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绪论的一、二点讲述了20世纪欧美受到战争及革命的影响从而产生第三文学世界,以及欧美各国工业化现代化加快造成的破坏和人之异象,加之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所带来的这个时期,形形色色的哲学思潮。
在20世纪上半期这个充满危机、革命和战争的时期,经济萧条、无数人失业,人们过着十分艰难的日子。
在此期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争霸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普遍高涨,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在超级大国和一般资本主义国家之外,产生了“第三世界”。
随之,“第三世界”迅速崛起,东方各民族国家日益强盛,20世纪文学格局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除传统的资本主义文学继续存在外,还有新兴的社会主义文学和挣脱殖民主义枷锁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文学,即“第三世界”文学。
在20世纪,人与人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对立状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遭到严重破坏,这种情况下不得不使人对现实和未来产生焦虑和重新思考,于是这个时期的西方世界极其活跃,形形色色的社会哲学涌来。
以马克思主义、叔本华的唯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为代表,还有博格森的生
命哲学,费罗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殖民主义等。
另外,心理学、语言学和美学的新进展,也对文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绪论第二段的后半部分,详细解说了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意志是非理性的”,一反传统以理性为基石的西方哲学;博格森认为“世界的本质既非物质,也非理念或意志”;费罗伊德则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
总结而言,20世纪的欧美文学与以上哲学思想的联系非常紧密,各种非理想主义哲学影响着这个时期,出现了最抢眼的文学现象——现代主义文学。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文学对此时期的文学总体走向具有引导和理论支撑的作用,让此时期的欧美文学普遍出现了“向内转”的趋势,由19世界现实主义着重描写客观世界,转变为关注和描写人的内心世界、探索人的深层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