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排球课课前准备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00.00 KB
- 文档页数:16
排球课准备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和灵活性。
2. 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身体协调性。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态度。
二、活动准备1. 排球场地一幅,排球若干个。
2. 音乐播放设备一台。
3. 标志物或其他器材用于划分活动区域。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慢跑:学生围绕球场慢跑两圈,进行全身关节的旋转活动。
b. 拉伸:学生分两组,每组站在球场的一侧,进行全身拉伸活动,包括腿筋、腰背、肩膀等部位。
2. 准备活动(10分钟)a. 传球练习:学生分两队,每队站在球场的一侧,通过互相传球来提高球的控制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b. 发球练习:学生分两队,每队站在球场的一侧,进行简单的发球练习,要求球必须过网。
c. 移动练习:学生分两队,每队站在球场的一侧,进行移动练习,包括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的移动。
3. 活动结束(5分钟)a. 轻松运动:学生进行轻松的拉伸活动,以缓解运动带来的紧张感。
b.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活动的重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教学要点1. 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运动损伤。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3. 教师应给予学生正确的动作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技术要领。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排球技术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的地方。
3. 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度和兴趣度如何,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活动内容1. 复习排球基本技术:传球、发球、扣球、拦网等。
2. 进行简单的排球比赛,让学生应用所学技术。
七、活动过程1. 复习排球基本技术(10分钟)a. 传球:学生分两队,每队站在球场的一侧,进行传球练习,要求球必须连续传递。
b. 发球:学生分两队,每队站在球场的一侧,进行发球练习,要求球必须过网。
c. 扣球:学生分两队,每队站在球场的一侧,进行扣球练习,要求球必须落在对方场地。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排球运动的技巧和规则。
2. 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排球的基本技术动作,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排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如传球、垫球、发球、扣球等。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准确性,以及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排球、排球场地、计时器、教学视频等。
2. 教学场地:排球场地。
3. 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一)准备活动1. 热身运动:慢跑2圈,活动全身关节。
2. 徒手操:头部运动、肩部运动、腰部运动、腿部运动等。
3. 紧密运动:肩部、腰部、膝关节、手腕脚踝等部位。
(二)基本技术教学1. 传球技术:讲解传球的基本动作,示范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2. 垫球技术:讲解垫球的基本动作,示范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3. 发球技术:讲解发球的基本动作,示范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4. 扣球技术:讲解扣球的基本动作,示范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三)实战演练1. 传球练习: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传球练习。
2. 垫球练习: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垫球练习。
3. 发球练习: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发球练习。
4. 扣球练习: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扣球练习。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3. 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排球基本技术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3.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排球基本技术动作。
2. 针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练习。
3. 邀请同学或家人进行陪练,提高技术水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课时:1课时年级:大学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预防运动损伤。
2. 提高学生的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弹性。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1. 热身跑2. 徒手操3. 排球基础技能练习4. 游戏活动教学过程:一、热身跑(10分钟)1. 学生在排球场地上进行慢跑,速度由慢到快,逐步提高心率。
2. 慢跑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呼吸,保持轻松的跑步姿势。
二、徒手操(10分钟)1.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头部运动、肩部运动、腰部运动、腿部运动等,每个动作重复8次。
2. 教师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和连贯性,确保学生充分活动各个关节。
三、排球基础技能练习(15分钟)1. 学生进行排球垫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2. 学生进行排球传球练习,提高传球准确性和稳定性。
3. 学生进行排球发球练习,培养发球技巧。
四、游戏活动(15分钟)1. 游戏名称:排球接力-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站在排球场的一端。
- 教师将排球放在场地中央,每组学生依次进行垫球接力,球不能落地。
- 先完成接力的小组获胜。
2. 游戏名称:排球抢网- 将学生分成两队,分别站在排球场两侧。
- 教师将排球抛向场地中央,两队学生争抢排球。
- 先抢到排球的小组得1分,得分高的一方获胜。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热身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判断其对活动的兴趣。
2. 动作规范性:关注学生在徒手操和排球基础技能练习中的动作规范性,及时纠正错误。
3. 游戏表现:观察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的团队协作和集体荣誉感,评价其综合素质。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整。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运动损伤。
3. 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课时:1课时年级: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培养对排球运动的兴趣。
2. 通过准备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3. 使学生掌握排球准备活动的正确方法,为正式训练做好充分准备。
教学内容:1. 热身运动:慢跑、徒手操、关节活动2. 技术练习:排球基本动作、步伐移动3. 集体游戏:接力赛、传球比赛教学过程:一、热身运动(10分钟)1. 慢跑: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慢跑,绕球场四周跑2圈,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
2. 徒手操:教师带领学生做头部、肩部、腰部、腿部、手腕、脚踝等部位的徒手操,提高关节灵活性。
3. 关节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关节的活动,预防运动损伤。
二、技术练习(15分钟)1. 排球基本动作:教师讲解排球的基本动作,如传球、垫球、发球等,并进行示范。
2. 步伐移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排球步伐移动,如并步、滑步、交叉步等,提高学生的移动速度和灵活性。
三、集体游戏(15分钟)1. 接力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排球接力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反应速度。
2. 传球比赛:教师设置传球目标,学生分组进行传球比赛,提高学生的传球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放松活动(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活动,如深呼吸、肌肉拉伸等,帮助学生缓解运动疲劳。
2. 学生进行自我放松,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准备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
2. 技术掌握情况:通过观察学生在技术练习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排球基本动作和步伐移动的掌握程度。
3. 团队合作意识:观察学生在集体游戏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反应速度。
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准备活动中得到锻炼。
3.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意见,不断改进教学。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热身游戏,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预防运动损伤。
2. 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协调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对象:大学排球课程学生教学重点:1. 游戏规则的讲解和示范。
2. 游戏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游戏的趣味性和竞技性。
2. 游戏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协作与配合。
教学内容:一、热身游戏一:绕排球场慢跑1. 教师带领学生在排球场慢跑几圈,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
2. 在跑的过程中,教师喊出数字,如“3”,让学生每三个同学抱在一起,剩下的同学做五个深蹲跳。
二、热身游戏二:三米移动传球接力1. 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12人,每组再分成两队。
2. 每队站在排球场的一侧发球线上,中间用排球隔开。
3. 教师喊出“开始”,两队开始进行三米移动传球接力,将球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4. 如果球落地,则需从头开始传球。
5. 先完成接力赛的学生获胜。
三、热身游戏三:排球不掉地游戏1. 学生站成一圈,保持相同的传球间隔。
2. 教师抛球,学生开始传球。
3. 如果球掉地或球不传出去,被淘汰出局。
4. 游戏继续进行,直到只剩下一名学生。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课的热身游戏内容,强调热身的重要性。
2. 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并了解游戏规则。
二、讲解与示范1. 教师详细讲解每个热身游戏的规则,并示范动作。
2. 学生认真观察,提问并解答疑问。
三、游戏实践1. 学生按照分组进行热身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2. 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游戏表现,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四、总结与评价1. 教师总结本次课的热身游戏,强调游戏的意义。
2. 学生分享游戏心得,评价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
教学评价:1. 学生在热身游戏中能否积极参与,遵守规则。
2. 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如反应能力、协调性、团队协作精神等。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游戏难度和规则。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年级:八年级教材:《体育与健康》排球教材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排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排球运动技能。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教学重点:1. 排球基本动作的掌握。
2.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排球技巧的熟练运用。
2. 团队战术的运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排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及特点。
2. 引导学生谈谈对排球运动的了解和兴趣。
二、基本技术教学1. 教师示范排球的基本动作:发球、传球、扣球、拦网。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动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团队协作训练1.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传球的练习。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发球、扣球、拦网的接力比赛。
四、课堂小结1.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提高自己的排球技能。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引导学生谈谈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收获。
二、基本技术教学1. 教师讲解排球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战术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实战演练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排球比赛,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术和战术。
2. 教师对比赛进行点评,指出学生在比赛中的不足。
四、课堂小结1.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提高自己的排球技能。
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
2. 评价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包括技术运用、战术执行和团队协作等方面。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一、课程名称:排球课准备活动二、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排球课前的基本准备活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运动损伤。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熟悉排球课前的基本准备活动,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2. 难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保持专注,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五、教学时间:40分钟六、教学器材:1. 排球若干2. 音乐播放器3. 标志物若干七、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0分钟)1. 慢跑:组织学生进行慢跑,以增加身体的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温度。
2. 徒手操:- 颈部运动:头部前屈、后仰、左右旋转。
- 肩部运动:肩部绕环、扩胸运动。
- 腰部运动:腰部左右摆动、前后弯曲。
- 腿部运动:大腿前踢、后踢、侧踢。
- 腕踝关节运动:手腕、脚腕的旋转、抖动。
(二)专项活动(15分钟)1. 传球练习: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传球练习,提高传球技术。
2. 垫球练习:学生进行垫球练习,提高垫球技术。
3. 移动练习:学生进行移动练习,提高移动速度和灵活性。
(三)游戏活动(15分钟)1. 排球接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排球接力比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运动能力。
2. 传球比赛:学生进行传球比赛,提高传球技术和团队配合能力。
(四)放松活动(10分钟)1. 呼吸练习:让学生进行深呼吸练习,放松身心。
2. 肌肉拉伸:对学生进行肌肉拉伸,缓解肌肉紧张。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准备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运动热情。
2. 观察学生在专项活动中的动作是否规范,评价学生的技术掌握程度。
3. 观察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的团队协作能力,评价学生的团队精神。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运动损伤。
3.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准备活动,使学生掌握排球课前的基本准备活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为排球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做好排球比赛的准备,预防运动损伤。
2.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比赛意识。
教学内容:1. 热身活动:慢跑、徒手操、关节活动等。
2. 柔韧性训练:腰部、腿部、肩部等部位的拉伸。
3. 技术训练:排球基本动作的练习,如发球、传球、扣球等。
4. 团队协作训练:集体活动、配合练习等。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0分钟)1. 慢跑:让学生慢跑100米,进行全身热身。
2. 徒手操:进行颈部、肩部、腰部、腿部等部位的拉伸运动,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3. 关节活动:进行手腕、脚踝、膝关节等关节的旋转、摆动等动作,预防运动损伤。
二、柔韧性训练(15分钟)1. 腰部拉伸:采用坐姿,两脚分开,双手尽力向前伸,尽量触及地面,保持10-15秒。
2. 腿部拉伸:采用站立姿势,一只脚向后抬起,另一只脚支撑身体,尽量使腿部肌肉拉伸,保持10-15秒,然后换另一只脚。
3. 肩部拉伸:采用站立姿势,一只手臂向上伸展,另一只手臂向下伸展,尽量使肩部肌肉拉伸,保持10-15秒,然后换另一只手臂。
三、技术训练(20分钟)1. 发球练习:让学生进行发球练习,注意动作要领,提高发球准确性。
2. 传球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传和二传练习,注意传球力度、角度和准确性。
3. 扣球练习:让学生进行扣球练习,注意扣球动作的连贯性和力量。
四、团队协作训练(15分钟)1. 集体活动:进行集体传球、接球等练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 配合练习:进行攻防转换、快攻等配合练习,提高团队配合默契度。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次准备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注意事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准备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观察学生在技术训练中的动作规范程度,评价学生的技术水平。
3. 观察学生在团队协作训练中的配合默契度,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训练强度。
教学对象:大学生排球爱好者教学目标:1. 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动作,提高学生的排球技能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耐力、速度、协调性等。
4. 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
教学重点:1. 排球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
2. 团队配合与战术运用。
教学难点:1. 技术动作的规范性与准确性。
2. 团队配合的默契程度。
教学准备:1. 排球场、排球、标志盘、球网、排球服装等。
2. 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教学过程:一、准备活动(10分钟)1. 热身跑:学生围绕排球场地慢跑两圈,进行全身热身。
2. 简易拉伸:指导学生进行肩部、腰部、腿部等关节的拉伸,预防运动损伤。
二、基本技术教学(30分钟)1. 技术讲解:教师通过视频或现场示范,讲解排球基本技术动作,如发球、传球、扣球、拦网等。
2.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技术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技术展示:每组选出代表进行技术展示,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三、战术配合教学(20分钟)1. 战术讲解:教师讲解排球比赛中的战术配合,如进攻战术、防守战术等。
2.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战术配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配合不当的地方。
3. 战术展示:每组选出代表进行战术展示,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实战演练(20分钟)1. 学生自由组队,进行模拟比赛。
2. 教师现场指导,纠正比赛中出现的问题。
3. 总结比赛中的亮点与不足,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五、放松活动(10分钟)1. 学生进行全身放松,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
2. 教师进行课堂总结,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排球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战术配合中的默契程度。
3. 学生在实战演练中的表现。
4. 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
课后作业:1. 学生课后复习本节课所学技术动作,并进行练习。
2. 学生关注排球比赛,了解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排球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排球技术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抗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排球基本技术:传球、垫球、发球、扣球、拦网。
2. 排球基本战术:进攻、防守、换人。
3. 排球比赛规则及裁判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包括慢跑、拉伸等,使学生身体充分活动,预防运动损伤。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注意事项。
(二)准备部分1. 学生进行徒手操练习,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2. 教师讲解排球基本技术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三)基本部分1. 传球练习:(1)学生分组进行一传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进行二传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进行三传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垫球练习:(1)学生进行原地垫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进行移动垫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发球练习:(1)学生进行原地发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进行移动发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扣球练习:(1)学生进行原地扣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进行移动扣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拦网练习:(1)学生进行原地拦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进行移动拦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攻防练习,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四)结束部分1. 学生进行放松运动,缓解肌肉紧张。
2.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评价学生在技术动作上的掌握程度,评价学生的技术水平。
3. 评价学生在攻防练习中的团队协作能力,评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五、教学反思1. 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大学体育排球课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授课时间:每周二、四 10:00-11:30授课地点:学校排球场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发展历史和比赛规则。
2. 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包括准备姿势、移动、传球、垫球、扣球和拦网等。
3. 素质目标:通过排球运动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和爆发力。
4.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第一周1. 教学重点:介绍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发展历史和比赛规则。
2. 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技巧和战术。
3. 教学步骤:- 课堂导入: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排球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讲解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发展历史和比赛规则。
-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排球游戏,让学生初步体验排球运动的乐趣。
第二周1. 教学重点:学习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
2.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
3. 教学步骤:-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 讲解和示范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
- 组织学生进行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的练习。
- 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纠正动作。
第三周1. 教学重点:学习正面双手垫球技术。
2.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手型和击球点。
3. 教学步骤:-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 讲解和示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
- 组织学生进行正面双手垫球技术的练习。
- 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纠正动作。
第四周1. 教学重点:学习正面双手传球技术。
2.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传球手型和击球点。
3. 教学步骤:-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 讲解和示范正面双手传球技术。
- 组织学生进行正面双手传球技术的练习。
- 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纠正动作。
第五周1. 教学重点:学习扣球技术。
2.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起跳、腾空和击球技术。
#### 教学目标1. 通过热身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灵活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
2. 帮助学生在排球课程开始前做好身体准备,预防运动损伤。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 教学对象大学体育排球课程学生#### 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场地排球场或宽敞的室内外场地#### 教学器材排球若干、标志碟、标志杆、音乐播放设备#### 教学步骤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热身活动的目的和重要性。
2.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团队自我介绍,增进彼此了解。
二、慢跑热身(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慢跑,绕排球场慢跑2圈。
2. 慢跑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调整呼吸,保持节奏。
三、徒手操(15分钟)1. 教师示范并讲解徒手操的动作要领。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以下徒手操:- 肩部活动:前后摆动、环绕- 腰部活动:左右摆动、环绕- 膝关节活动:上下摆动、环绕- 手腕、脚踝活动:扭转、环绕四、排球基本技能练习(10分钟)1. 教师示范排球基本技能,如发球、传球、垫球等。
2. 学生分组进行以下练习:- 下手发球:每人练习5次,要求准确、有力。
- 传球:两人一组,练习正面传球,要求球不落地、传球准确。
- 垫球:每人练习5次,要求垫球动作规范、准确。
五、游戏热身(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排球相关的热身游戏,如“垫球接力”、“传球接力”等。
2. 游戏过程中,强调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六、总结与放松(5分钟)1. 教师对本次热身活动进行总结,表扬学生的积极参与。
2.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放松身体。
####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热身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课堂纪律。
2. 关注学生的动作规范性,评价学生的技术掌握程度。
3. 通过学生反馈,了解热身活动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效果。
#### 教学注意事项1. 教师应确保热身活动强度适中,避免学生出现过度疲劳。
2. 注意观察学生的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应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排球课准备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通过排球课准备活动,使学生掌握排球基本技巧和配合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团队合作及观察力和反应能力。
二、活动内容1. 热身活动时间:10分钟内容:热身运动是排球课准备活动的必备环节,其作用是为了预热身体,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减少因排球运动而引起的身体碰撞和拉伤。
具体的热身活动包括以下几种:(1)慢跑:在场地上进行慢跑,时间为5分钟左右。
(2)拉伸运动:拉伸各个部位,如腿部、腰部、颈部等,时间为5分钟左右。
(3)球类协调练习:进行简单的运球、掷球、接球等练习。
时间为5分钟左右。
2. 技能训练时间:30分钟内容:技能训练是排球课准备活动的重点环节,其作用是使学生掌握排球基本技巧,提高运球、传球、发球等方面的能力。
具体的技能训练包括以下几种:(1)运球练习:在固定区域内随意运球,用手臂掌控球精度和稳定性,时间为5分钟左右。
(2)传球练习:进行简单的传球,如搓球、拍球等练习,时间为10分钟左右。
(3)发球练习:进行简单的发球,如跳发球、台发球等练习,时间为10分钟左右。
3. 比赛演练时间:20分钟内容:比赛演练是排球课准备活动的巅峰环节,其作用是为了将学生所学技能运用到实战中,提高配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具体的比赛演练包括以下几种:(1)对抗赛:分组进行排球比赛,时间为15分钟左右。
(2)技巧比拼: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较每个小组中成员的技巧水平,时间为5分钟左右。
三、活动小结时间:10分钟内容:活动小结是排球课准备活动的收尾环节,其作用是总结活动过程中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措施。
具体的活动小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回顾活动过程中的情况,包括各个环节的顺利与否。
(2)分析活动的优缺点,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团队建设,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同时增强整体团队能力。
四、注意事项(1)排球课准备活动前应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受伤害。
(2)排球课准备活动应有专人监护,及时指导学生。
课时:1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排球准备活动的正确方法和步骤,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通过准备活动,使学生身体各部位得到充分拉伸,预防运动损伤。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教学内容:1. 慢跑2. 徒手操3. 关节活动4. 排球基本步伐练习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排球课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强调预防运动损伤的必要性。
2. 学生集合,检查服装、人数,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
二、准备活动1. 慢跑:组织学生进行慢跑2圈,绕排球场地四周慢跑,提高心率,活跃全身肌肉。
2. 徒手操:带领学生进行肩部、腰部、膝关节、手腕、脚踝等部位的徒手操练习,拉伸肌肉,提高关节灵活性。
- 肩部:肩关节绕环运动- 腰部:体转运动、扩胸运动- 关节:踝关节、腕关节、膝关节活动- 胸部:腹背运动、踢腿运动、跳跃运动3. 关节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身关节的拉伸活动,包括颈部、腰部、腿部等。
4. 排球基本步伐练习:让学生进行排球基本步伐练习,包括并步、交叉步、侧滑步等,提高移动速度和灵活性。
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准备活动内容,强调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准备活动中的感受,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排球准备活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准备活动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学生对预防运动损伤的认识程度。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调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性。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准备活动的强度和难度。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别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准备活动。
排球课程准备活动教案模板教案标题:排球课程准备活动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了解排球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领。
2. 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排球的基本传接球技术。
2. 学习正确的站位和移动方式。
3.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难点:1. 掌握排球的发球技术。
2. 学会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术。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教学准备:1. 排球场地和设备。
2. 学生的运动服装和运动鞋。
3. 教学投影仪和相关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1. 进行全身热身操,包括拉伸、跑步和跳绳等活动。
2. 进行排球相关的热身活动,如传接球练习和跳跃练习。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介绍排球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领。
2. 展示正确的站位和移动方式。
3. 讲解排球的发球技术和比赛中的战术。
三、技术训练(20分钟)1. 分组进行传接球练习,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姿势和动作进行练习。
2. 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个别指导和纠正。
四、团队合作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排球比赛,要求他们运用所学技术进行比赛。
2. 强调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互相配合和支持。
五、总结和评价(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技术要点。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排球比赛,提高技术水平和竞争意识。
2. 组织排球俱乐部或社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和比赛经验。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技术水平和自信心。
注意事项:1. 确保排球场地和设备的安全性。
2. 强调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受伤事故的发生。
3. 关注学生的体力状况,合理安排课堂活动的强度和时长。
以上是排球课程准备活动教案模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学体育排球课教案(3篇)大学体育排球课教案篇一1、进展幼儿的反响力量。
2、体验与同伴嬉戏的欢乐。
平坦的户外活动场地;录音机;音乐磁带一、教师向参与嬉戏的幼儿讲清嬉戏规章,留意活动安全。
二、找10名幼儿示范,手拉手站成一列,站在最前边的同学是“白菜心“、嬉戏开头后,大家一边有节奏地说:“卷呀,卷呀,卷白菜!卷呀,卷呀,卷白菜……“一边以“白菜心“为中心点来卷绕,中途落伍者将会被淘汰,其出场以后,嬉戏连续开头,且速度渐渐加快,最终的获胜者做下一轮嬉戏的“白菜心”。
三、班级幼儿按每组8—10人分组参加嬉戏,规章同上。
四、放音乐,幼儿边听音乐边参加嬉戏,提高嬉戏的节凑感和趣味性。
五、让局部幼儿说明嬉戏带来的收获。
在活动过程中,要提示幼儿留意保持平衡,防止集体摔倒,造成幼儿的人身损害。
大学体育排球课教案篇二1、站队:稍息、立正、报数排成一排,第一组在前,后边跟上,运球绕篮球场跑三圈2、回来站定做预备活动头部运动、扩胸运动、振臂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正压腿运动、侧压腿运动、活动膝盖、手腕、脚踝1、抛接球双手抛接球:两腿左右开立,双手持球于胸腹前。
练习时,全身协调用力将球向上抛起,抛球时足踵提起,接球时顺势屈膝。
抛球的高度,从低到高,再由高到低。
2、球围绕身体(1)〈www.〉两手体前相互拔传球:两脚左右开立,双手相距40~50㎝,用一球快倒手。
只许手指触球,不许手心触球。
由腹部高度到胸部高度再至头上高度,再向下,反复练习。
(2)围绕交接球:两脚左右开立,将一球在头部围绕,然后再到腰部围绕(3)膝下“8”字交接球:两脚左右开立,略宽于肩,略微下蹲,将球在胯下做“8”字交接球。
行进速度可由慢到快,方向亦可不断交换。
3、运球(1)双腿前后穿插单膝下蹲,膝盖不要着地,单手原地拍球。
(2)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弯,俯身,双手自然下垂,在身前做穿插运球(3)弓步身侧单手前后推拉运球。
4、体前左右手抛接球:掌心向上,左手利用手指及手腕力气将球抛向右手,右手用同样的方法将球抛向左手,两手连续不断地进展抛球。
一、教学目标1. 运动参与:通过排球教学,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 运动技能:使学生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
3. 身体健康:在排球运动中,培养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质。
4. 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敢拼搏的精神,提高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排球基本技术:发球、传球、扣球、拦网、防守等。
2. 排球战术:进攻战术、防守战术、位置战术等。
3. 排球规则:排球比赛规则、犯规、裁判手势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排球基本技术,特别是发球、传球、扣球等技术。
2. 教学难点:排球战术的运用和团队协作。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1)慢跑:让学生在操场慢跑2圈,提高身体适应能力。
(2)徒手操:让学生进行头部、腰部、腿部等部位的徒手操,活动全身关节。
2. 技术教学(1)发球:讲解发球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分组练习。
(2)传球:讲解传球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分组练习。
(3)扣球:讲解扣球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分组练习。
(4)拦网:讲解拦网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分组练习。
3. 战术教学(1)进攻战术:讲解进攻战术的运用,示范战术,学生分组练习。
(2)防守战术:讲解防守战术的运用,示范战术,学生分组练习。
(3)位置战术:讲解位置战术的运用,示范战术,学生分组练习。
4. 比赛实践(1)进行排球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技术、战术。
(2)教师点评比赛,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提高。
5. 放松活动(1)让学生进行轻松的拉伸运动,放松全身肌肉。
(2)总结本次课程,强调注意事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
2. 技术掌握:检查学生对排球基本技术的掌握情况。
3. 团队协作: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身心健康:关注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身心健康。
六、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