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t建筑设计系统教程11洞口(清楚明了)
- 格式:ppt
- 大小:6.68 MB
- 文档页数:32
REVIT建模步骤详细说明Revit 是一款专业的建筑设计软件,其强大的功能和优秀的应用性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使用。
作为建筑设计师,如何利用 Revit 进行建模和设计是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下面将详细说明 Revit 建模的基本步骤,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Revit。
一、新建项目使用 Revit 建模首先需要新建一个项目。
在使用 Revit 建模时,需要针对具体的项目进行设置,包括单位、图层、材料等。
在新建项目时,需要选择建筑类型、模板等,以确保模型的基本设置得以正确地进行。
二、设置视图在新建项目之后,需要设置建模时使用的视图。
Revit 中有许多不同的视图类型,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选择视图类型后,需要设置视图的缩放比例和可见区域,以确保能够充分显示所需的建筑结构和细节。
三、绘制基础在建模中,基础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使用 Revit 绘制基础需要先选择需要绘制的基础类型,然后输入尺寸,最后使用绘图工具进行绘制。
在绘制前需要选择构件的深度和高度,并考虑其他细节,如缝隙、圆角等。
四、绘制墙体五、绘制房间房间在 Revit 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构件。
在进行建模时,需要添加房间并确定它的属性。
为了添加房间,需要在视图中选择空间类型,然后在界面中选择所需的空间类型的大小。
在确定空间类型后,需要添加标记并输入房间的名称、类型和面积等信息。
六、绘制门和窗户在建模过程中,门和窗户是必不可少的。
使用 Revit 绘制门或窗户时,需要选择构件类型,然后输入尺寸和位置。
为确保建模精度,需要考虑一些要素,如深度和开口角度。
此外,需要考虑到门或窗户用来安装的墙的类型和结构。
七、添加材料与纹理在建模完成后,需要为模型添加材料和纹理,以提高其真实感和质感。
Revit 中已有大量的材料和纹理可供选择,也可以直接使用自己的材料。
为准确表现建筑的细节和质感,需要考虑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和不同光照下材料和纹理对建筑视觉效果的影响。
隧道bim建模 revit流程
隧道BIM建模(建筑信息模型)Revit的流程如下:
1. 建立工作集:在Revit中,工作集用于集中管理相同或相关的项目
阶段和数据。
在开始建模之前,需要创建工作集,并确定工作集的目
标和范围。
2. 创建项目:根据项目需求建立新的Revit项目,并设置项目参数,
如单位、标高、绘图比例等。
3. 场地建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建立隧道周围的场地模型,包括地形、边坡、排水等。
4. 隧道洞身建模:分段建模,根据隧道设计图建立隧道洞身的模型,
包括拱部、边墙、仰拱、路面等部分。
5. 支护结构建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建立支护结构模型,如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等。
6. 钢筋建模:对于需要钢筋混凝土支护的隧道段,需要建立钢筋模型,包括钢筋的形状、数量、间距等参数。
7. 添加细节元素:在模型中添加与隧道相关的细节元素,如标志牌、
排水设施、通风设备等。
8. 材质定义:为模型中的各个构件定义材质,以反映实际工程中的物
理属性。
9. 机电设备关联:将机电设备与隧道BIM模型进行关联,确保在后期
设计阶段能够实现协同设计。
10. 碰撞检查与优化:使用Revit的碰撞检测功能,对隧道BIM模型
进行碰撞检查,优化模型设计,减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冲突和风险。
11. 导出模型:完成建模后,根据需要导出各种格式的模型文件,以便于后续施工图设计和施工使用。
请注意,以上流程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可能因项目实际情况和要求而有所不同。
在开始隧道BIM建模之前,建议先对Revit软件进行全面了解和培训。
revit教程pdfRevit教程PDFRevit是一款用于建筑设计和构造的三维建模软件,由美国Autodesk公司开发。
它为建筑师、工程师和建筑专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强大而全面的工具,用于设计、可视化和分析建筑项目。
Revit 通过综合模型来管理建筑项目的各个方面,包括结构、建筑、机电和管道等。
对于想要学习和掌握Revit软件的人来说,一份优质的Revit教程PDF是必不可少的。
这份Revit教程PDF将为初学者提供一个全面的入门指南。
无论您是建筑师、工程师还是想要掌握Revit软件的其他专业人士,本教程将帮助您了解Revit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并指导您如何使用该软件进行建模、设计和分析。
教程还将引导您逐步完成一个基本的建筑项目,从创建基本模型到添加材料和纹理,再到细化设计和制作施工图。
第一部分将介绍Revit的基本概念和用户界面。
您将了解Revit的工作区域、工具栏和菜单,以及如何导航和操作模型。
本教程还将向您展示如何创建项目、设置单位和所需的参数,以及如何导入和导出文件。
在第二部分,您将学习如何建立一个基本的建筑模型。
从创建基本墙体、地板和屋顶开始,您将学习如何使用Revit的绘图工具来创建准确的模型。
本教程还将教您如何添加门窗、楼梯和电梯等常见的建筑构件,并介绍如何使用Revit的视图功能来查看和审核模型。
在第三部分,您将学习如何添加材料和纹理,以使您的模型更具真实感。
通过使用Revit的材料库和纹理功能,您可以为建筑元素添加逼真的外观和质感。
本教程还将教您如何调整材料参数和光照效果,以达到想要的效果。
第四部分将引导您进一步细化设计和制作施工图。
您将学习如何创建标高、楼层和视图,并了解如何添加标注、尺寸和图表。
本教程还将介绍如何使用Revit的协同功能来与团队成员共享模型和项目数据,并探索进阶功能,如家具布局和照明分析。
最后一部分将提供一些附加资源和进一步学习的建议。
您将得到一份Revit的快速参考指南和常见问题解答,以及一些推荐的在线资源和论坛,供您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Revit 2017培训教程BIM中心编制目录第一章Revit基础知识1.1 Revit操作界面 (1)1.2 视图范围 (1)第二章标高和轴网2.1 绘制标高 (2)2.1.1 创建标高 (2)2.1.2 编辑标高 (4)2.2 绘制轴网 (4)2.2.1 创建轴网 (4)2.2.2 编辑轴网 (7)拓展练习与提高 (8)第三章墙体的绘制和编辑3.1 绘制地下一层外墙 (9)3.2 绘制地下一层内墙 (12)拓展练习与提高: (14)第四章门、窗和楼板4.1 实例应用 (15)4.1.1 放置地下一层门 (15)4.1.2 放置地下一层的窗 (17)4.1.3 窗编辑——定义窗台高 (18)4.1.4 创建地下一层楼板 (19)拓展练习与提高 (20)4.1.5 复制地下一层外墙 (22)4.1.6 编辑首层外墙 (23)4.2 绘制首层内墙 (24)4.2.1 编辑墙连接 (25)4.2.2 插入和编辑门窗 (26)4.2.3 创建首层楼板 (27)4.3 创建二层构件 (29)第五章玻璃幕墙5.1 实例应用 (33)拓展练习与提高 (34)第六章屋顶6.1 实例应用 (35)6.1.1 创建拉伸屋顶 (35)6.1.2 修改屋顶 (36)6.1.3 二层多坡屋顶 (37)6.1.4 三层多坡屋顶 (38)拓展练习与提高 (39)第七章楼梯和扶手7.1 实例应用 (40)7.1.1 创建室外楼梯 (40)7.1.2 用梯段命令创建楼梯 (41)7.1.4 多层楼梯 (44)7.1.5 坡道 (45)7.1.6 带边坡的坡道 (46)7.1.7 主入口台阶 (47)7.1.8 地下一层台阶 (48)拓展练习与提高 (48)第八章柱、梁和结构构件8.1 拓展应用 (49)8.1.1 地下一层平面结构柱 (49)8.1.2 一层平面结构柱 (49)8.1.3 二层平面建筑柱 (50)拓展练习与提高 (51)第九章内建模型9.1 实例应用 (51)9.1.1 二层雨篷玻璃 (51)9.1.2 二层雨篷工字钢梁 (52)9.1.3 地下一层雨篷 (53)第十章场地10.1 实例应用 (56)10.1.1 地形表面 (56)10.1.2 建筑地坪 (58)10.1.4 场地构件 (60)第十一章成果输出与明细表11.1 设置项目信息 (62)11.2 布置视图 (62)11.3 导出图纸 (63)第十二章明细表12.1 创建明细表 (64)拓展练习与提高 (66)第一章Revit基础知识1.1Reivt操作界面通过本章节了解Revit软件的基本构架,初步熟悉Revit 2017的用户界面和一些基本操作命令工具,撑握Revit的基本应用点。
REVIT操作手册(土建)目录1、新建项目 (1)2、项目样板文件 (10)3、建模标准流程 (11)3.1 获取项目文件 (11)3.2 标高 (13)3.3 轴网 (16)3.4 柱、墙(结构) (18)3.5 梁 (23)3.6 楼板 (27)3.7 结构综合 (27)3.8 建筑面层(建筑做法) (28)3.9 建筑墙 (28)3.10 其他 (28)4、图纸检查 (36)4.1 结构 (36)4.2 建筑 (37)4.3 问题清单 (38)5、模型交付 (39)5.1 协同工作 (39)5.2 模型检查 (39)5.3 二次修改 (39)1、新建项目第一步:打开Revit,找到新建项目选项按钮,点击“项目”,如下:图1.1-1找到新建项目按钮完成以上操作,转到第二步:第二步:新建项目对话框中选择“项目”选项,并点击“浏览”,如下:图1.1-2 选择新建项目完成以上操作,转到第三步:第三步:在选择样板对话框中找到项目样板文件(后缀为.rte),选中并点击“打开”,如下:图1.1-3 找到项目样板文件完成以上操作,转到第四步:第四步:在新建项目对话框中可以看到项目样板文件(后缀.rte的文件),点击“确定”按钮,如下:图1.1-3 完成项目新建图1.1-4 新建项目文件完成以上操作,转到第五步;第五步:将生成的项目文件另存到“bimteam”中所属项目的DESIGN文件夹中,如下:图1.1-5 另存项目文件对项目文件进行重新命名,并点击“保存”,如下:图1.1-6 项目文件重新命名完成以上操作,转到第六步;第六步:在协作面板中找到“协作”并点击,如下:图1.1-7 中心模型文件制作步骤一选择“Collaborate within your network”选项,并点击“OK”按钮,完成工作分享如下:图1.1-8 中心模型文件制作步骤二再对项目文件进行保存,由项目文件制作中心模型文件完成,如下:图1.1-9 中心模型文件制作步骤三在下拉菜单中“同步并修改设置”图标变为彩色,即中心模型已经在制作完成,如下:图1.1-10 中心模型文件完成以上操作,转到第七步;第七步:在协作面板中点击“工作集”,并在工作集对话框中点击“新建”按钮,新建工作集,如下:图1.1-11 新建工作集步骤一在工作集对话框中点击“新建”按钮,如下:图1.1-12 新建工作集步骤二在新建工作集对话框中输入新工作集名称:结构,点击“确定”按钮,重复新建工作集,完成新工作集:建筑,如下:图1.1-13 新建工作集步骤三完成工作集新建后,点击“确定”按钮,如下:图1.1-14 新建工作集步骤四在弹出的指定活动工作集对话框中点击“是”,如下:图1.1-15 新建工作集步骤五新建工作集后,点击“同步并修改设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确定”,完成同步,如下:图1.1-16 同步新建工作集内容点击协作面板中的“工作集”,在工作集对话框中,将所有存在的工作集中的“可编辑”属性均改为“否”,点击“确定”,如下:图1.1-17 修改工作集可编辑属性完成以上操作后,再次对文件进行同步,同步后土建项目文件已经新建完成。
revit设计流程
Revit设计流程是一种建筑信息建模(BIM)工作流程,用于
创建建筑项目的数字模型。
以下是一般的Revit设计流程:
1. 项目准备阶段:确定项目的目标、需求和约束。
收集项目的相关信息,比如项目的土地和场地条件,客户的要求,建筑法规等。
2. 建筑设计阶段:根据项目的目标和需求,进行建筑设计。
使用Revit的建筑工具进行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空间
规划等。
3. 结构设计阶段:根据建筑设计,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
使用Revit的结构工具进行结构的建模和分析,包括墙体、楼板、
梁等。
4. 机电设计阶段:进行建筑机电系统的设计。
使用Revit的MEP工具进行管道、电线、空调系统等的建模和分析。
5. 建筑模型协作:不同专业的模型通过协调和整合,确保各个专业的模型一致并符合设计要求。
使用Revit的协作工具进行
不同专业之间的模型协调。
6. 构造文档阶段:根据建筑模型生成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
使用Revit的绘图工具生成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施工图纸。
7. 施工阶段: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工地施工。
可使用Revit的施
工布置工具进行施工过程的协调和管理。
8. 操作与维护阶段:建筑项目竣工后,使用Revit的运营和维护工具进行建筑设施的操作和维护管理。
以上是一个常见的Revit设计流程,具体的流程和步骤可能会因项目的规模和需求而有所变化。
ቅ㗀рኧ三维设计基础第1章:绘制标高和轴网概述:标高用来定义楼层层高及生成平面视图,标高不是必须作为楼层层高;轴网用于为构件定位,在Revit中轴网确定了一个不可见的工作平面。
轴网编号以及标高符号样式均可定制修改。
软件目前可以绘制弧形和直线轴网,不支持折线轴网。
在本章节中,需重点掌握轴网和标高的2D,3D显示模式的不同作用,影响范围命令的应用,轴网和标高标头的显示控制,如何生成对应标高的平面视图等功能应用。
1.1绘制标高在Revit Architecture中,“标高”命令必须在立面和剖面视图中才能使用,因此在正式开始项目设计前,必须先打开一个立面视图。
打开光盘中“\练习文件\别墅_01.rvt”文件,开始项目设计。
1.1.1创建标高1)在项目浏览器中展开“立面(建筑立面)”项,双击视图名称“南”进入南立面视图。
2)调整“2F”标高,将一层与二层之间的层高修改为3.3米,如图1-1所示。
图 1-13)绘制标高“F3”,调整其间隔使间距为3000毫米,如图1-2所示。
图 1-24)利用“复制”命令,创建地坪标高和-1F。
选择标高“F2”,单击“修改标高”选项卡下“修改”面板中的“复制”命令,选项栏勾选选项“约束”和“多个”。
5)移动光标在标高“F2”上单击捕捉一点作为复制参考点,然后垂直向下移动光标,输入间距值3750后按“Enter”键确认后复制新的标高,如图1-3所示。
图 1-36) 继续向下移动光标,分别输入间距值2850、200后按“Enter ”键确认后复制另外2条新的标高。
7) 分别选择新复制的3条标高,单击蓝色的标头名称激活文本框,分别输入新的标高名称0F 、-1F 、-1F-1后按“Enter ”键确认,结果如图1-4所示。
图 1-48) 建筑的标高创建完成,保存文件。
【注意】在Revit Architecture 中复制的标高是参照标高,因此新复制的标高标头都是黑色显示,在项目浏览器中的“楼层平面”项下没有创建新的平面视图。
Revit Architecture 2011(一)基本概念:1. Revit、BIM、3D三者之间的基本关系:首先,理解Revit和BIM不是同一个概念,Revit只是一个工具,它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去完成BIM,而3D只是BIM的一部分是Revit体现BIM的一种方式。
其次,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即建筑信息化模型,它是一个过程,根据建筑模型数据通过Revit这个工具,在其窗口中用3D效果反映出更直观的BIM信息来。
在BIM中最重要的是I而不是M,当我们把I和M通过各种计算完美的结合起来的时就好似一个完整的可计算的坐标式数据包,然后通过Revit给我们以3D效果展现出一个完整的BIM方案。
BIM的两个重要元素是:coordinated(坐标化的)和computable(可计算的)。
2.Revit的基本概念:(1) Revit的最大特点是当你在Revit的任何一个视口中改变一个模型的数据时,Revit会立即反映在其他的所有视口中,如:立面,剖面,三维视图等窗口中,Revit的所有视口就是我们BIM信息的直接反映,所有你用到得BIM信息都直观的表现在所有的视图窗口中。
(2) Revit的层次概念:Revit中有两大分支即模型元素和注解文字,模型元素是视口中真实存在的模型,如:一面墙,一个窗户,一扇门等等,而注解文字只会出现在你所标记它们的视口中不会出现在其他视口中,但是轴线和标高会出现在每一个视口中(3D视口还是不会出现的)。
(3) 模型元素的层次概念:首先是类(categories):它是有Revit软件所定义的一系列模型物体对象,用来区分各个物体,如:墙,门,窗户等等。
其次是族(family):在同一个项目中可以有一个族也可以有多个族,族是一个提前被定义了行为的元素,如:门类里面有单扇门,双扇门,玻璃门等这些就是族。
再次是类型(type):任何一个族的变量将会以类型的方式来保存和定义,如:单扇门族里面有34”X60”,48”X80”等门的大小即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