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生长过程图
- 格式:docx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6
麦子的生长过程,麦子几月份成熟回答1、生长过程:小麦一生可以细分为出苗期、三叶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
2、小麦成熟时间:春小麦,播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熟收获时间为当年的7月中下旬。
冬小麦,播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收获时间为第二年的5月底至6月中下旬。
一、麦子的生长过程小麦一生可以分为出苗期、三叶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
1、出苗期:田间50%幼苗的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约2cm以上。
2、三叶期:从第二叶叶鞘之中露出第三片叶,并且叶片长度为第二片叶的一半左右。
3、分蘖期:田间50%植株的第一个分蘖露出叶鞘大约1.5cm以上。
4、拔节期:田间50%植株的主茎的第一茎节离开地面1.5-2cm左右,以节间长出地面2cm左右为拔节期的主要标志。
5、抽穗期:田间50%以上植株的麦穗顶部(不包括麦芒)露出叶鞘。
6、孕穗期:田间50%植株的旗叶展开,旗叶与倒二叶叶耳间距2-4cm,并且旗叶叶鞘所抱着的幼穗明显膨大。
7、开花期:田间50%植株的麦穗开始开花(通常为抽穗后3-6天左右)。
8、灌浆期:小麦籽粒形成的阶段,同时也是籽粒贮积干物质最快的时期,在此期间,小麦茎、叶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和转化的蛋白质通过同化作用贮存在小麦籽粒内,具体可以分为乳熟期和面团期。
9、成熟期:成熟期可以分为蜡熟期和完熟期。
蜡熟期时,籽粒含水率从38-40%下降至22%,颜色从黄绿色变成黄色,胚乳从面筋状变成蜡质状,茎生叶变干,穗下节间为金黄色。
完熟期时,籽粒含水率下降至20%以下,体积缩小,籽粒变硬。
二、麦子几月份成熟1、如果是春小麦,一般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播种,当年的7月中下旬进行收获。
如果是冬小麦,一般在每年的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播种,第二年的5月底至6月中下旬进行收获。
2、北方冬小麦种植区域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包括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份。
小麦生长阶段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对于种植者来说,了解这些阶段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和照顾小麦。
一、发芽期小麦的发芽期通常持续7-10天。
在这个阶段,种子开始吸收水分并膨胀。
随着温度升高和土壤湿度增加,种子内部的胚芽开始生长并向外伸展。
此时,植株还没有出土,但是根系已经开始形成。
二、生长期小麦的生长期通常持续30-40天。
在这个阶段,植株逐渐从土壤中伸出,并形成真正的叶片和茎干。
此时,植株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来支持其生长。
如果缺乏养分或水分,则会导致植株发育不良。
三、拔节期小麦的拔节期通常持续10-20天。
在这个阶段,植株开始形成花穗,并且茎干逐渐变粗变硬。
此时,植株需要更多的养分和水分来支持花穗的形成和生长。
如果缺乏养分或水分,则会导致花穗数量减少或发育不良。
四、抽穗期小麦的抽穗期通常持续5-10天。
在这个阶段,花穗逐渐伸出并开始开花授粉。
此时,植株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来支持授粉过程。
如果缺乏养分或水分,则会导致授粉效率低下。
五、灌浆期小麦的灌浆期通常持续15-20天。
在这个阶段,种子开始变大并且充满淀粉质。
此时,植株需要大量的水分来支持种子的生长和发育。
如果缺乏水分,则会导致种子大小不均匀或者干瘪。
六、成熟期小麦的成熟期通常持续10-15天。
在这个阶段,种子已经完全成熟,并且可以收割。
此时,植株不再需要大量的水分和阳光,但是仍然需要保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来保护种子的品质。
总的来说,小麦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发芽期、生长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种植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管理和照顾,以保证小麦能够健康生长并丰收。
小麦发芽生长过程观察记录表
实验目的
观察和记录小麦发芽生长的过程,了解其生长特点和发芽率变化。
实验材料
- 小麦种子
- 培养皿
- 湿润的细砂土
- 水壶
- 温度计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
- 清洗培养皿,确保无害菌和杂质。
- 在培养皿中铺一层湿润的细砂土。
- 用水壶均匀地浇湿砂土,使其湿润但不过于湿。
- 温度计测量室内温度,确保适宜的生长环境。
2. 种子处理:
- 选择健康的小麦种子,去除破损或有病害的种子。
- 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湿润的砂土表面,不要让它们重叠。
- 用手轻轻按压种子,使其与砂土接触紧密。
3. 观察和记录:
- 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点观察小麦种子的发芽情况。
- 记录每个观察时间点种子的发芽数量和发芽情况,包括发芽的种子数量和发芽的速度。
- 注意观察小麦种子的根系生长情况和幼苗的生长状态。
4. 实验结束:
- 持续观察和记录小麦发芽生长过程,直至一部分小麦种子长出正常的幼苗。
- 结束实验后,将观察数据整理成观察记录表。
观察记录表
结论
通过对小麦发芽生长过程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了解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变化、根系生长情况和幼苗的生长状态。
这些观察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小麦的生长特点和培育技术。
主题:幼儿园科学实验——小麦种子的生长记录1.引言在幼儿园的科学实验课上,老师引导小朋友们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实验——观察小麦种子的生长。
通过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变化,让小朋友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实验目的小麦种子的生长记录实验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通过亲身参与观察和记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3.实验材料准备为了进行这个实验,老师准备了以下材料:- 小麦种子- 水- 花盆- 盆土- 记录表4.实验过程(1)第一天:老师让小朋友们拿来花盆和盆土,然后在盆土里埋下小麦种子。
每个小朋友都用标签做上自己的名字,用来标记自己负责的小麦种子。
(2)第二天:小朋友们都非常兴奋地来到实验台前,他们发现小麦种子已经发芽了,每个小朋友都兴奋地记录下这一天的观察结果。
(3)第三天至第七天:每天,小朋友们都认真观察自己负责的小麦种子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他们发现小麦种子的根部在不断生长,而地上的嫩叶也在慢慢长大。
(4)第八天:小朋友们发现他们种下的小麦已经长成了一个小小的麦苗,他们都很开心地记录下了这一天的观察结果。
5.实验结果通过这个实验,小朋友们学到了小麦种子的生长过程,懂得了植物从种子到幼苗再到大树的发育过程。
他们也明白了观察和记录对科学实验的重要性。
6.实验总结与体会在参与这个实验过程中,小朋友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记录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亲身参与,他们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7.实验延伸为了让小朋友们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长,老师还可以进行一些延伸实验,比如观察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比如阳光、水分、土壤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让小朋友们在实践中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
8.结语通过这个小麦种子的生长记录实验,让小朋友们在实践中学习,真切地感受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为以后的科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小麦的形态特征小麦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具有许多独特的形态特征。
从根部到茎部再到叶部,小麦的形态特征都展现出其生长发育的奇妙过程。
让我们从小麦的根部开始。
小麦的根系发达,呈分支状,向土壤深处延伸。
这些根系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为植物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
它们像一张网一样覆盖在土壤中,稳固地将小麦固定在地面上,确保其稳定的生长。
接着,我们来看小麦的茎部。
小麦的茎呈圆柱形,高大挺拔。
茎部表面光滑,并且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抵抗外界的风吹雨打。
茎部内部有许多细长的管道,这些管道负责将水分和养分从根部输送到叶部。
茎部的生长速度很快,可以迅速适应不同的环境。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小麦的叶部。
小麦的叶子呈长条状,互生于茎上。
叶子的颜色呈浅绿色,表面光滑。
叶子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植物所需的能量。
小麦的叶子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叶绿素,使其能够吸收更多的光线,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除了这些基本的形态特征外,小麦还有一些其他的特征。
例如,小麦的穗部是由许多小花组成的,它们排列在茎的顶端。
这些小花会经过授粉和受精的过程,最终形成小麦的籽粒。
小麦的籽粒是食用的部分,富含淀粉和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粮食来源之一。
小麦的形态特征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长条件。
它们的形态特征使其能够在各种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生长,并产生丰富的粮食。
小麦的形态特征也反映了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从幼苗到成熟,一步步展现出生命的奇迹。
总结起来,小麦的形态特征包括根部的分支状根系,茎部的圆柱形和叶部的长条状叶子。
这些特征使小麦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并产生丰富的粮食。
小麦的形态特征不仅仅是一种外观上的表现,更是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奇妙展示。
通过对小麦形态特征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小麦的生长规律,为小麦的种植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一、小麦的生育阶段小麦的生育期包括了播种期、生长期、开花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等几个重要阶段。
1. 播种期:指小麦的种子投入土壤后开始发芽生长的阶段。
播种期一般发生在秋季。
2. 生长期:播种后到秋季结束前,小麦从幼苗期逐渐生长到成熟期的过程。
这个阶段也是小麦生长最为迅速的时期。
3. 开花期:是指小麦植株在生长旺盛的时候,当温度、光照、水分和养分等条件适宜时,植株开始开花的阶段。
4. 抽穗期:指小麦植株的主茎伸长并形成小穗的阶段。
这是小麦植株的一个重要发育阶段。
5. 灌浆期:是指小麦小穗开始形成后,籽粒逐渐充实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小麦籽粒迅速生长,含水量逐渐减少,品质逐渐提高。
6. 成熟期:指小麦籽粒充分发育后,开始变黄并且水分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籽粒内部淀粉含量达到一定水平,这个阶段小麦籽粒可以收获。
二、小麦的发育特点小麦的发育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长迅速:小麦作为一种冬小麦,在生长期间,由于受到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其生长速度非常迅速。
据统计,小麦生长期间每天的生长速度可达2-3厘米。
2. 生长周期长:小麦的生长周期较长,一般从种子播种到成熟需要7个月左右的时间,其中包括了播种期、生长期、开花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等多个阶段。
3. 抗旱性强:小麦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但是由于小麦根系发达,对水分的利用率较高,因此小麦对干旱的适应能力较强。
4. 适温性广:小麦对气温的要求较为严格,但是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一般在15℃-20℃的温度下生长最为适宜。
5. 光合效率高:小麦的叶片表面积大,叶绿素含量高,光合作用效率较高。
这也是小麦生长迅速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小麦的生育阶段和发育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也为小麦的种植和生产提供了更为科学的理论支持。
希望未来人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小麦这一粮食作物,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为人类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麦吸肥曲线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农民们在种植小麦时,除了注重选择优质的品种和合理的田间管理,还需要关注小麦的肥料供应。
肥料作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对于小麦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施肥是保证小麦产量稳定增长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小麦吸肥曲线,探讨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肥料需求变化,以便农民们能够更好地制定施肥方案。
一、幼苗期小麦的幼苗期是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根系还相对较弱,对肥料的吸收能力也较弱。
因此,在幼苗期,我们要注意避免过度施肥,以免对小麦造成伤害。
二、生育期小麦的生育期是指从幼苗期到收获期的整个生长周期。
在这个过程中,小麦对养分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施肥也需要随之调整。
根据研究,小麦吸肥曲线呈现出"先低后高,中间高峰"的趋势。
1. 图解小麦吸肥曲线小麦吸肥曲线通常以图表的方式进行呈现,如下图所示:(插入图表)2. 详解吸肥曲线(使用文字对吸肥曲线进行详细解释)初期阶段,小麦的生长比较缓慢,养分吸收能力低,施肥量可以适当减少。
当小麦进入生育中期,生长迅速,对养分的需求也因此增加。
此时,适量增加肥料的施用量,可以满足小麦的生长需求。
随着小麦进入后期,生长速度逐渐减缓,养分吸收能力也相应减弱,此时的施肥量可以适当减少。
三、施肥建议根据小麦吸肥曲线,我们可以制定以下施肥建议:1. 幼苗期:避免过度施肥,减少对小麦的伤害。
2. 生育期初期:施肥量适中,满足小麦的生长需求。
3. 生育期中期:根据小麦生长情况和土壤养分分析调整施肥量,确保养分供应充足。
4. 生育期后期:适当减少施肥量,以避免对小麦的伤害。
四、注意事项在制定小麦施肥方案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土壤检测:通过土壤检测了解土壤的养分情况,以便更好地制定施肥方案。
2. 肥料选择:根据小麦的生长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配比。
3. 施肥方式:采用分次追肥的方式,确保养分的均匀供应。
小麦生长过程的八个阶段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过程可以分为八个阶段。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八个阶段的内容。
一、发芽期小麦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后,开始发芽。
在发芽期,种子内的淀粉被酶分解成糖类物质,为幼苗提供能量。
同时,幼苗开始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根系逐渐形成。
二、生长期在发芽期后,小麦进入生长期。
在这个阶段,小麦幼苗的根系逐渐扩展,茎和叶片也开始生长。
小麦的生长速度与温度、光照、土壤水分等因素有关。
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小麦生长迅速,茎和叶片逐渐变长,形成绿色的小麦苗。
三、分蘖期小麦进入分蘖期后,茎顶开始分裂出多个芽,形成分蘖。
分蘖的数量与品种、生长条件等因素有关。
分蘖期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拔节期小麦进入拔节期后,茎顶的芽开始向上生长,形成节间。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生长速度逐渐减缓,但茎和叶片的生长仍在继续。
同时,小麦开始形成花穗。
五、抽穗期小麦进入抽穗期后,花穗逐渐伸长,花粉开始散发。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生长速度逐渐减缓,但花穗的生长仍在继续。
同时,小麦开始进入生殖生长阶段。
六、开花期小麦进入开花期后,花穗上的花开始开放,花粉开始掉落。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生长速度逐渐减缓,但花穗的生长仍在继续。
同时,小麦开始形成籽粒。
七、灌浆期小麦进入灌浆期后,籽粒开始膨大,水分和养分被积累到籽粒中。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生长速度逐渐减缓,但籽粒的生长仍在继续。
同时,小麦开始进入成熟生长阶段。
八、成熟期小麦进入成熟期后,籽粒逐渐变硬,颜色也逐渐变黄。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生长速度逐渐停止,籽粒的生长也停止。
同时,小麦开始进入收获期。
小麦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生长特征和生长需求。
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小麦,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小麦花序发育阶段一、引言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花序发育过程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小麦花序发育的各个阶段,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
二、萌发期小麦的花序发育始于种子的萌发。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子吸收水分后,胚乳开始膨大,胚芽逐渐伸长,最终破土而出。
这标志着小麦花序发育的开始。
三、分蘖期分蘖期是小麦花序发育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主茎逐渐停止生长,侧芽开始分蘖。
分蘖是指侧芽的生长和发育,形成新的茎和花序。
分蘖的数量和质量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四、拔节期拔节期是小麦花序发育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茎部开始伸长,花序逐渐形成。
同时,小麦的叶片也开始展开,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拔节期的温度和光照条件对小麦的生长和花序发育至关重要。
五、抽穗期抽穗期是小麦花序发育的高峰期。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花序完全形成,开始开花授粉。
花序上的小花逐渐开放,花粉逐渐散发。
抽穗期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对小麦的花粉散发和授粉成功率有着重要影响。
六、灌浆期灌浆期是小麦花序发育的最后阶段。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花粉授粉成功后,小麦颖果开始膨大,内部充满淀粉和其他营养物质。
同时,小麦的茎部和叶片也继续生长,为颖果提供养分。
灌浆期的温度和水分条件对小麦的颖果发育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七、结实期结实期是小麦花序发育的最终阶段。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颖果逐渐成熟,变为金黄色。
同时,小麦的茎部和叶片逐渐老化,为颖果的收获做准备。
结实期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对小麦的颖果品质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八、总结小麦花序发育经历了萌发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结实期等多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小麦花序发育的过程,有助于农民科学种植小麦,提高产量和品质。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有关小麦花序发育的基本知识,并对小麦的生长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小麦的生长步骤
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过程经历了多个步骤。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小麦的生长步骤吧。
1. 发芽阶段
小麦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后,开始发芽。
在这个阶段,小麦种子内部的淀粉质被分解成糖类,为幼苗提供能量。
同时,幼苗开始生长,从种子中伸出根和芽。
2. 生长阶段
小麦幼苗在发芽后,进入了生长阶段。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根系逐渐扩大,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同时芽也不断生长,形成叶片和茎。
小麦的生长速度与气温、光照、土壤肥力等因素有关。
3. 抽穗阶段
小麦在生长到一定高度后,进入了抽穗阶段。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茎逐渐变粗,芽顶开始分化成穗。
穗内含有小麦的花粉和胚芽,是小麦的繁殖器官。
4. 开花结实阶段
小麦在抽穗后,进入了开花结实阶段。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花粉在风的作用下传播,掉落在其他小麦植株的柱头上,进行授粉。
授粉
后,小麦的胚芽开始发育,形成小麦籽粒。
5. 成熟收获阶段
小麦在开花结实后,进入了成熟收获阶段。
在这个阶段,小麦籽粒逐渐变硬,颜色也逐渐变黄。
当小麦籽粒成熟后,就可以进行收获了。
收获后,小麦籽粒可以用于制作面粉、面包等食品。
以上就是小麦的生长步骤。
小麦的生长过程需要适宜的气温、光照、土壤肥力等因素的支持,才能顺利完成。
同时,科学的种植管理也是保证小麦生长的关键。
希望大家能够更加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为我们的粮食生产做出贡献。
小麦的种植过程带图,播种只需四步一周就能出苗小麦依旧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栽种小麦的面积是非常广泛的,小麦的种植技术已经是非常成熟了,但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可以参考下小麦的种植过程带图的图解,只要播种合理的话,一般一周左右就能够出苗了。
此外,想要小麦丰收,一定要注意合理的养护。
一、种植小麦的方法1、种植时间小麦一般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春小麦是在春节之后播种,比较适宜的时间在3~4月份,在7月下旬的时候就可以收获了。
而冬小麦是在寒露之前播种,也就是国庆节左右,也是到6~7月份收获。
相对来说春小麦的生长期会短一些。
2、合理整地最好在前一波作物收获之后就开始整地,对田间进行深耕作层,疏松已经板结的土壤,提高其排水透气性。
地面要整理的比较平整,土壤表面以没有农作物的根系为宜。
3、适当播种播种的时候,一般按照一亩15~18斤进行播种,方法有条播、撒播以及点播三种。
播种的时候密度不能太大,要让小麦接受足够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这样才会让小麦良好的生长,果实才会更加的饱满。
4、养护出苗小麦种子的出苗速度与温度湿度有关,如果播种环境都比较适宜的话,一般6~10天就能够出苗的。
不过出苗的速度也与小麦的品质有关系,越是好的小麦种,出苗速度越快。
以上就是小麦的种植过程带图的图解了,如果看图文觉得不够详细,还可以请教经验丰富的农名伯伯噢!二、养护小麦需注意的事项1、适当补水在小麦抽穗的时候,就是它一生中需水量的巅峰,如果水量不足则会影响小麦抽穗以及后期的产量。
此时如果田间的水分不足,一定要适当的进行人工补水,将田间的土壤湿度保持在70%左右为宜。
当然水量也不能过多,如果降雨过多,还要适当的清沟排渍,排出多余的水分。
2、合理施肥小麦所需的肥料主要是氮磷钾元素,需要的微量元素有锰锌硼钼等,在施肥的时候,主要以氮肥为主,氮素在小麦的籽粒中所占的干重为2.2%,是小麦所需最主要的元素。
3、防治倒伏小麦倒伏是非常影响生长和产量的,为了防止倒伏,在选种的时候最好选择矮杆的品种。
小麦生长发育的基础知识一、小麦的一世(一)生育期小麦从种子萌生、出苗、生根、长叶、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结实,经过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到产生新的种子,叫小麦的一世。
从播种到成熟需要的天数叫生育期。
天津市小麦的生育期一般在230 —270 天。
(二)生育期间生产上依据小麦不一样阶段的生育特色,为了便于种植管理,可把小麦的一世区分为12 个生育期间,即出苗、三叶、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期。
(三)生长阶段依据小麦器官形成的特色,可将几个连续的生育期间归并为某一世长阶段。
一般可分为三个生长阶段。
1 .苗期阶段从出苗到起身期。
主要进行营养生长,即以长根、长叶和分蘖为主。
2 .中期阶段从起身至开花期。
这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既有根、茎、时的生长,又有麦穗分化发育。
3 .后期阶段从开花至成熟期。
也称子粒形成阶段,以生殖生长为主。
二、小麦各器官的结构和作用(一)根小麦的根是由胚根和节根构成的。
胚根也叫做种子根、初生根。
一棵幼苗往常有胚根 3 —5 条,最多可达 7 条。
大粒种子胚根多,小粒种子胚根少。
当第— l 片绿价出现此后,就不重生新的胚根了。
节根也叫永远根、次生根。
当麦苗生出 2 —3 片绿叶的时候,节根就从茎基部的节上长出来。
小麦的分蘖多,节根也比许多。
根系一般入土 100 一 130 厘米,最深的可达 2 米。
根系入土越深,抗旱能力就越强。
据检查,一般约有60 %的根系生长在20 厘米深的土层里。
小麦根的主要作用是:从土壤中汲取水分和养分,并运送到茎叶中,进行体内有机物质的合成和转变,络绎不绝地供应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
(二)茎小麦是成丛生长的,有一个主茎和几个侧茎(也叫分蘖 )。
小麦的茎秆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下节间不伸长,构成分蘖节,地上节间伸长,一般有 4 —6 个节间。
茎的主要作用是:使水分和溶解在水里的矿物质养分(如氮、磷等 )从根部经过茎部的导管由下而上流向叶子和穗部;把叶子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物质 (主假如糖分 ),经过茎部筛管运输到根和穗子。
小麦生长的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小麦的生长过程,并记录其不同生长阶段的变化。
2. 实验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 小麦种子- 盆栽- 肥料- 水- 录像设备2.2 实验方法1. 将小麦种子均匀地撒在盆栽中。
2. 在撒种后,适量施肥。
3. 每天定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4. 使用录像设备每天记录小麦的生长情况。
3. 实验过程与观察结果3.1 第一天观察(播种)在第一天播种后,土壤表面可见散落的小麦种子。
整个盆栽看起来干燥,没有明显发芽的迹象。
3.2 第三天观察(发芽)第三天,小麦种子开始发芽。
一些种子已经从土壤中冒出。
发芽的小麦幼苗看起来纤细,叶片尚未展开。
3.3 第五天观察(生长)第五天,小麦幼苗逐渐长高。
叶片开始展开,颜色呈现出淡绿色。
整个盆栽中的小麦幼苗数量也有所增加。
3.4 第七天观察(叶片完全展开)第七天,小麦幼苗生长势头迅猛,叶片完全展开,色泽鲜绿。
盆栽中的小麦幼苗茂密生长,整体给人一种旺盛生命力的感觉。
3.5 第十天观察(抽穗)第十天,小麦幼苗开始抽穗。
盆栽中的小麦植株变得更加高大,顶部形成了穗状的花序。
小麦的生长速度明显减缓。
3.6 第十五天观察(结实)第十五天,小麦已经结实。
小麦穗上的颗粒变得饱满,呈现出金黄色。
整个小麦植株开始逐渐显露出成熟的样子。
4.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了小麦的生长过程。
从播种到结实,小麦经历了发芽、生长、抽穗等多个阶段。
在每个阶段,小麦的状态和外观都有明显的变化。
通过仔细观察,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小麦的生长规律,并为农业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资料1. [《小麦生长与发育的分类及描述》](2. [《小麦栽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