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19
苏教版
四年级书法教案上册
苏教版
四年级书法教案下册
同:左为“左点”,下部稍向左斜;右为侧点。
左点略低,右点略高。
•想一想:
石字旁、竖心旁在不同的字中有什么变
化?
•小结
•作业:
第三页观察悟和惜:
左右结构,
左窄历宽,
左右等高。
练习:悟和惜(看、描、临各一遍)
石字旁在构成字中写得略小些低些,竖心旁在构成的字中左右平齐。
在自已本上练习含有石字旁和竖心旁的字:碰砺研
情怀恨
(各写三遍)
教学板书:
1 石字旁竖心旁
教学反思:
•想一想:
双人旁和尸字头书写的要求是什么?
(形体都比较窄长,竖画和撇画都要有
直感,字整体稳实。
)
•小结
六、作业:
第三页
观察:屋和届
半包围结构
练习:屋和届
(看、描、临各一遍)
练习:
行彻很
居尼屁
(各写三遍)
教学板书:
2 双人旁和尸字头
教学反思:
“走之底”的点要与横折折撇对正,捺画要平一点,要向右伸展,不要太短。
老师临写:遍和违
教师观察学生练字,并订正。
说说耳刀旁走之底的笔画、形状、位置的书写有什么要求?
四、布置作业最后一画一定要长一些,包住里面的构成部件。
生把陵、陪、遍和违四个字细看几遍,再描红,并临写两遍。
教学板书:
4 耳刀旁走之底
陵陪
遍违
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书法课教案(全册)小学四年级书法课教案第一课写毛笔字的基本常识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笔:大楷、中楷、小楷等。
软:羊毫。
软硬适中:兼毫。
硬:狼毫等墨:墨块、墨汁。
纸:宣纸、毛边纸等。
砚台二、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坐姿: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脚平。
站姿:头正、身直、肩平、臂开、左手扶案、脚平。
执笔方法:1.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笔杆 2.中指钩住笔杆3.名指末节的背部向外抵住笔杆4.小拇指紧贴无名指,不接触笔杆5.拿笔时应指实、掌虚、笔正三、米字格和笔画名称汉字笔画名称表第二课顺入横一、二、三、干要点:露锋入笔,有斜起和竖起两种,中段较轻,收笔加重。
第三课短横王、工、士、在要点:短横注意位置决定粗细变化。
第四课逆入横要点:斜起、竖起两类,含蓄饱满。
第五课垂露竖下、不、仕、作要点:注意中间细两头粗,重心平稳。
第六课悬针竖十、千、平、中要点:中锋逐渐提笔送出。
第七课横折日、目、里、甲要点:注意横竖的粗细变化。
第八课撇文、各、彦、加要点:撇有直有弯,注意行笔中的粗细变化,收笔时调整中锋。
第九课短撇手、氏、斤、千要点:可以侧锋。
第十课回锋撇风、成、戊、咸要点:收笔时回锋可以向上带出也可以收住。
第十一课短捺以、外、东、未要点:注意提按变化,收笔调整笔锋。
第十二课斜捺人、父、入、文要点:要写出波折且挺拔有力。
第十三课平捺远、通、延、廷要点:要把握好角度和轻重变化。
第十四课撇捺合用交、是、定、水要点:注意撇捺的粗细对比和平衡呼应。
第十五课露锋点六、主、斗、文要点:注意外轮廓是三角形。
第十六课藏锋点宁、心、必、思要点:逆入,上宽下窄。
第十七课书法简史第二学期第一课复习课纠正执笔、坐姿和笔画。
第二课竖撇月、用、川、广要点:注意角度,要起到支撑作用。
第三课四点底无、马、鱼、黑要点:注意四点的方向和大小。
第四课提挑北、公、理、长要点:外形为长三角形,注意棱角。
第五课短提冷、温、法、酒要点:出峰短促。
第六课折提台、云、公、去、玄要点:撇和提的结合处顿笔。
四年级上册书法教案书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书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认识书法的历史和地位,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和学习书法的意识。
3. 学习基本的书法字体和字形,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内容:1. 书法的概念和特点。
2. 书法的历史和地位。
3. 书法的基本字体和字形。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教师:同学们,你们是否喜欢看书法作品呢?你们知道书法是什么吗?它的特点是什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书法作品吧。
2. 提出“书法”的概念和特点(10分钟)教师:同学们,书法就是用毛笔或者钢笔书写的艺术,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
它的特点是:线条流畅、清晰,字形规范,结构稳定。
它就像是艺术的舞蹈,让人看了非常享受。
3. 介绍书法的历史和地位(15分钟)教师:书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在古代,书法是一种很重要的技艺,被视为一种修养和境界的体现。
它有着很高的地位,被认为是文化的“象征”。
4. 学习书法的基本字体和字形(25分钟)教师:书法有很多不同的字体,比如楷书、行书和草书等。
今天,我们先学习楷书的笔画和字形。
请同学们拿起你们的毛笔,让我们一起来书写一些常用的汉字吧。
5. 练习书写字体和提高审美水平(25分钟)教师:同学们,请你们拿出你们的练习本,跟我一起练习写字。
你们可以先模仿老师的样子,慢慢地,你们就可以有自己的风格了。
(教师边写边解释字体的特点和技巧,并逐个点评学生的作品)6. 总结与展示(10分钟)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书法的概念和特点,了解了书法的历史和地位,学习了书法的基本字体和字形。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努力,你们会越写越好的。
请同学们将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展示出来。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书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学生们通过观察和练习,掌握了书法的基本笔画和字形。
四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第一课单人旁与双人旁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研究认识单人旁和双人旁的形态,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用笔方法。
2.能力目标:初步研究单人旁和双人旁的笔画运笔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惯。
教学用具:毛笔、墨汁。
教学过程:一、引入1.出示一幅学生书法作品,询问学生对此的感想。
2.介绍今天的研究内容:单人旁和双人旁的写法。
学生踊跃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欣赏作品,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和书写的兴趣。
二、形象感知认识单人旁和双人旁的形态:1.介绍五体“何”“行”,唐代颜真卿的“何”“行”最接近现在的写法和欧体的写法。
2.认识单人旁和双人旁的形态。
三、单人旁和双人旁的写法教师进行示范并讲解:1.单人旁的撇不宜过弯,竖的收笔或方或圆,但不能作悬针竖。
2.双人旁的大小与长短要与右部相称,整体协调。
四、看看想想何:笔画左重右轻,左高右低。
作:左低右高。
行:左右相向,撇画近似平行。
五、书法园地简化字与繁体字。
六、练进行第37页的书写练,老师巡视指导。
课后反思:第二课米字旁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书法中米字旁的形态。
2.能力目标:掌握书写米字旁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教学用具:毛笔、墨汁。
教学过程:一、认识欧体“精”介绍王羲之写的最接近现在的写法和欧体的写法。
二、书写要点米字旁在木字旁的基础上多了上面两点。
三、新授1.展示米字旁的形态。
2.老师进行范写,并询问学生木字旁的形状像什么。
3.讲解书写米字旁的要点。
四、看看想想精:左右基本齐平。
粒:左窄右宽。
粹:左窄右宽。
五、书法园地精字八法。
六、练进行第39页的书写练,老师巡视指导。
课后反思:第三课口字旁与日字旁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书法中口字旁与日字旁的形态。
2.能力目标:掌握书写口字旁与日字旁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教学用具:毛笔、墨汁。
教学过程:一、认识欧体“嗅”介绍褚遂良的写法最接近现在的写法和欧体的写法。
楷书心字的写法四年级软笔书法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分析卧钩形态以及“心”字结构,学习卧钩及“心”字的楷书写法。
2. 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正确坐姿和握笔姿势。
3. 欣赏古代楷书佳作,了解不同字体楷书的书法特点。
4. 激发学生练好书法的信心和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教学难点:卧钩的弧度把握,“心”字的结构教学。
课前准备:笔墨纸砚、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常规训练:笔墨纸砚是工具;上课之前要备齐;头要正,身要直;臂要开,足要平;屏气息,凝精神;勤练习,方有成。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柳公权的图片:你们认识这位古人是谁吗?柳公权小时候字写得不好,常常受到老师和父亲的批评。
他虚心听取他们的教诲,经过一年的勤学苦练,他写的字进步很大,受到老师的表扬。
表扬的次数多了,柳公权也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
一天,他又在同学面前炫耀,一位卖豆腐的生答:柳公权养成好习惯听故事,提高兴趣。
老人见柳公权这么不谦虚,想给他泼点凉水,走过去对他说:“华原城里,有个人用脚写字,写得比你还要好。
”柳公权听了很不服气,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华原城。
他亲眼看到那位无臂老人用脚夹住毛笔在地上写字,写出的字龙飞凤舞,苍劲有力。
他心服口服,诚恳地对那位无臂老人说:“柳公权愿拜您为师,请老师告诉学生写字的秘诀。
”无臂老人沉思片刻说:“我用脚写字,已经练了50多个年头。
磨墨练字用完八大缸水,可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我的字还差得远呢!”柳公权牢牢记住老人的话。
从此以后,他虚心求教,用心练习,终于成为了著名的书法家。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引出课题。
2、教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心字,今天我们就学习心字的写法。
(出示课件课题:楷书“心”字的写法)二、新授(一)形象比喻,掌握要领1、请大家分析一下这个心字是由哪两种基本笔画构成的?师总:卧钩和点(出示笔画:卧钩、点)2、要想写好“心”字卧钩很关键,请同学们观察卧钩的外形像什么?师总:卧钩两头尖尖的就像月牙、小船······3、你能根据你平时的书写经验说一说怎样才能写出这样的笔迹吗?师总:顺锋起笔轻入笔,重按,回锋顿笔出钩,钩的方向为左上。
四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四篇教学目的:1、掌握在写字时,应使各结构单位的长短宽窄比例适当的写字规律。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他们良好的观察事物的心理品质。
3、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
4、训练行款练习。
教学用具: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以小故事导入新课。
问:如果一个人头大身子小或头小身子大,他走在大街上,你看到他第一个反应是什么?(想笑)为什么想笑呢?(上下不对称,即比例失调)2、小结:我们写字也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一个字的各结构单位的长短宽窄比例不适当,那么写出来很难看。
如:孟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如何将一个字的比例处理适当。
板书:比例适当二、指导写字。
1、出示贴有字卡的小黑板让学生细致观察,想:这些字的结构有什么特点以及在写它们时应注意什么?苗孟篮封睡谢2、看教材3、指名回答并归纳:〈1〉上下结构的字:上宽下窄:苗(上、下长短相等)上窄下宽:孟(上部长度占三分之一)上下相等:篮(上中下长短相等)〈2〉左右结构的字:宽窄相等:封(右部稍长)左宽右窄:到(左部占三分之二,右部稍长)左窄右宽:睡(左边占三分之一,右部占三分之二)〈3〉左中右结构的字:如“谢”(左中右宽窄相等,左部较短)三、随轻音乐,生将以上的字各写两个。
四、行款练习。
1、生读帖。
2、生试写。
3、同桌交流。
五、作业:将书上的字各写三个以及第二则名言。
教学目的:1、掌握要使字端正、美观,应将笔画安排匀称的写字规律。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及浓厚的写字兴趣。
3、继续练习行款练习。
教学用具:写有字的课件(一个字美观,一个字分布不均匀)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展示上节课同学们写得好的作业。
评论:好在哪里?(整齐平正)2、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课件上的字是否达到要求了?哪个好些?为什么?不太好看的字毛病在哪?3、指名发言并归纳板书:分布匀称一个字写得美观、端正,不仅要将笔画写得整齐平正,而且笔画的分配要匀称。
四年级书法上册教学设计《第4课提土旁》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了解提土旁的基本概念和构造方法。
2.掌握提土旁的正确写法和书写技巧。
3.提高学生的毛笔书写能力和美感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提土旁的基本构造和正确写法。
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书写技巧和美感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毛笔、墨汁、宣纸、黑板、粉笔、教案、课件、点评表等。
2.学生准备:毛笔、宣纸。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先向学生介绍《第4课提土旁》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然后,向学生展示提土旁的写法,让学生先体验一下写书法的感觉。
2. 讲解提土旁的基本构造和正确写法教师通过课件和黑板书写示范,详细讲解提土旁的基本构造和正确写法。
并提示学生注意以下几点:•提土旁由正方形和一个钩子组成,正方形和钩子的比例为4:1。
•正方形要写好,钩子要写细。
•提土旁要写直,高低一致,线条要平滑。
3. 练习提土旁的写法让学生用黑板上的提土旁构造语句,反复练习提土旁的写法,直到写得比较熟练。
然后,教师让学生在作业本上书写提土旁,逐渐熟练掌握书写技巧。
4. 模仿名家作品教师给学生展示提土旁的名家作品,让学生模仿、感悟作品的风格特点和书法技法,提高学生美感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5. 点评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情况,进行点评,指出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提土旁基本构造和正确写法的掌握程度。
2.结合学生的作业情况,评估学生的书写技巧和美感鉴赏能力。
教学拓展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名家之间的写作特点和风格,提高学生的作品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2.教师可以将提土旁与其他常见偏旁部首进行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常用的书法构造和技法。
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中。
2.教师在点评学生作品时,要注意不同学生的水平差距,注意教学方法和语言的灵活运用。
四年级上册书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了解书法的历史和传统。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书法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
2. 书法的工具和材料,如毛笔、墨水、宣纸、碑帖等。
3. 书法的基本技巧和要领,如握笔、运笔、结构、布局等。
4. 书法的欣赏和评价,如何欣赏书法作品,评价书法作品的优劣等。
三、教学重点:1. 书法的基本技巧和要领,如握笔、运笔、结构、布局等。
2. 让学生通过练习,逐渐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和特点。
四、教学难点:1. 书法的技巧和要领的掌握,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积累。
2. 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书法的基本概念和要领。
2.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书法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书法的技巧和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逐渐掌握书法的技巧和方法,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和特点。
4. 欣赏法:让学生欣赏优秀的书法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六、教学准备:1. 准备书法教材或指导书籍。
2. 准备毛笔、墨水、宣纸、碑帖等书法工具和材料。
3. 准备书法作品展示板或屏幕,用于展示示范和优秀作品。
4. 准备书法练习本,供学生练习使用。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书法艺术的历史和传统,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讲解书法的基本概念、技巧和要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书法的基础知识。
3. 示范: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书法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理解书法的技巧和方法。
4. 练习:学生进行书法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书法练习,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和技术水平。
2.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沪科版小学书法四年级上册《第1课长形字》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四年级上册书法第一单元《独体字的书写一》第1课《长形字》教学设计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巩固写毛笔字的坐姿和执笔方法;初步感知长形字不同位置的纵向笔画的粗细变化,了解长形字的纵向笔画的特点;初步学会长形字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让学生掌握书写汉字的基本技法,了解汉字的基本形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临写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祖国的传统书法艺术。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长形字不同位置的纵向笔画的粗细变化,了解长形字的纵向笔画的特点;教学难点:初步学会长形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笔墨纸砚、多媒体、教具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课堂要求。
2.播放古琴曲,练习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3.继续练习执笔姿势:松肩、坠肘、立腕。
师巡示纠正姿势。
4.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两个字,出示“牙”“目”,学生观察字形。
5.有没有发现这些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长方形的字。
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的《独体字的书写》第一课《长形字》。
板书课题。
二、新授1、出示范字“牙”,学生观察,说说字的笔画有什么发现。
2、师在学生的回答上进行指导并出示:“牙”是长形的独体字,两横一长一短,一粗一细,居于米字格上半部分;竖钩为主笔,要写得竖长。
3、根据刚才的经验,我们再来试着观察以下几个字“舟、求、未”,这几个字不同位置的纵向笔画粗细有什么不同?解释:纵向笔画是指由上而下书写的竖、竖钩、竖撇等,这些纵向笔画是汉字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也是楷字结构组合中很重要的基本笔画和参考依据。
4、生观察,指名生回答。
5、师小结特点,板书:竖直而坚挺。
5、我们来写一写“牙”字。
1)师出示“牙”字,请学生说一说书写要点;提出书写要求、三星作业要求。
提示:长形字的特点就是要把纵向笔画写得粗、长、直。
2)师范写,学生以三星标准评价;3)生第一次练习,同学以三星标准评价;4)生第二次练习,同桌互评。
四年级上册书法教学设计-1《弯钩》湘美版一、教学背景《弯钩》是四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中的一篇书法课,也是教师首次教授书法的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弯钩》这篇书法,掌握书法基本技能,培养书法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
本教学设计结合湘美版课本,参考了教学大纲,将书法教学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中全面提升自己的品格、智力、体质和美感。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弯钩》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学习书法的基本笔画和构图;•掌握书写《弯钩》的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表达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审美水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文艺能力和艺术修养。
三、教学内容1.教学重点•了解《弯钩》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学习书法的基本笔画和构图;•掌握书写《弯钩》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学习书法的基本笔画和构图;•掌握书写《弯钩》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过程1.教学准备教师需要准备好以下教学工具和资料:•教材:四年级上册《美术教育》(湘美版);•工具:硬笔、毛笔、宣纸、纸巾等;•资料:《弯钩》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导入请学生观察《弯钩》的字体特点,认真欣赏其美丽的风姿,引导学生感受到中华书法优美的艺术魅力。
3.知识讲解(1)《弯钩》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介绍《弯钩》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向学生传递历史文化的信息,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价值。
(2)学习书法的基本笔画和构图分别介绍硬笔和毛笔的基本笔画和构图,介绍构图的基本要素如间隔、匀称、稳定等。
(3)掌握书写《弯钩》的方法和技巧从书法字形构成、笔画结构、字形连接等多个方面,详细讲解书写《弯钩》的方法和技巧。
4.示范指导示范不同书写方式、书法气韵等。
5.小组合作小组合作,主要是让学生在指导下进行创作,表达自己对《弯钩》的理解和抒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6.展示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教师进行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书写技巧和审美水平。
第一课:《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坐姿和执笔方法。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巡视用具摆放位置。 二、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学习的小故事,教师出示坐姿挂图,让学生观察。
三、讲授新课通过挂图,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出坐姿,先板书课题:第一课:写字姿势(其它内容待挂图出示后再补上)。坐姿要求:头正,身直稍向前倾,两肩要平,两臂自然分开,坐正,两脚放平和肩同宽(请同学们说出与写硬笔字坐姿的区别:左手放的位置不同)。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坐姿。老师出示站姿挂图,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要领:头正、身直(稍前倾)、肩平、臂开、左手伏案、脚放平与肩同宽。老师出示执笔挂图,同时补课题:执笔方法。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执笔方法:
(一)捏:大拇指和食指末节捏住笔管(虎口成圆形或扁圆形)。 (二)勾:中指勾住笔管,紧贴食指。 (三)顶:用无名指末节的背部(指甲和肉相连部)向外顶住笔管。 (四)靠:小拇指靠着无名指,不接触笔管。 (五)指要实在地握住笔管,掌心空,掌要竖起来,手腕要平。老师边演示,边让学生练习,边纠正。学生可能有些紧张,用力过大,老师要提醒。小结:坐姿、执笔一块总结。再练习一下站姿。
四、巩固练习:完成硬笔部分的作业,要求和字头像,老师巡视行间,纠正一些毛病。
教学反思 1 第二课:坐姿和执笔姿势训练 教学目标: 1.了解硬笔书法的特点。 2.知道正确的执笔姿势及坐姿,并能体现在自己的书写过程中。 3.懂得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是写好字的首要条件,能在平时的书写中注意自己的书写姿势,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准备: 1.正确坐姿、握笔姿势的图片。 2.铅笔、书法练习纸、字帖。 3.实物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过程: 一、校园参观活动 1.参观专栏书法室里张贴的书法作品展,学习欣赏书法作品。 2.布置活动任务:仔细地欣赏作品,看看书法有些什么特点? 3.学生参观、欣赏,教师组织,并作简要介绍。 二、室内师生交流 你从刚才的参观、欣赏中知道了什么? 1.什么是硬笔书法?所谓硬笔书法,就是以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竹片、塑头笔等为工具,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再抒发作者情感的方法及活动。
2.硬笔书法有什么特点? 学习硬笔书法不仅要追求高层次的艺术水平,还要注重其实用价值。而要体现其实用价值,就必须做到书写上的正确化、规范化、匀称化。
三、怎样才能写好硬笔字?(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1.要有正确的坐姿及握笔姿势; 2.要学会看字帖; 3.要学会正确的运笔方法,并写出自己的个性。 四、正确的坐姿是怎样的? 请学生演示,教师一边帮助纠正一边讲解。 身体坐正,两腿自然平放,头和上身稍向前倾,胸部离桌子一拳,两臂平放在桌面。右手执笔写字,左手按纸,纸要放正。当孩子要写字时,首先 提醒他注意姿势,然后再帮助他纠正错误姿势。只要持之以恒,孩子一定能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五、你会正确握笔书写吗? 教师讲解,学生操作 笔杆放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三个指梢之间,食指在前,拇指在左后,中指在右下,食指应较拇指低些,手指尖应距笔尖约3厘米。笔杆与作业本保持六十度的倾斜,掌心虚圆,指关节略弯曲。
六、按顺口溜训练坐姿、执笔姿势 两点靠,八字形,头抬高,脚放平; 笔拿高,一关节,两点靠,两点捏,掌心空,立掌写。 七、姿势竞赛 1.各人写自己的姓名,注意自己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给姿势正确的学生发小红花。 八、课外延伸 课外写字时要养成姿势正确的书写习惯。 教学反思 第三课:米字格和笔画名称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检查书写用具摆放的位置、坐姿、站姿。 三、讲授新课。老师:四四方方一座城,四条公路穿城中,两条最 长,两条最短,看看四条公路组成一个什么字?黑板上贴有一张方白纸,标出中心,用四张红纸条,请同学贴出。老师出示挂图,同时板书:第二课:米字格(后半部分待讲到时再添上)。老师和同学一起给米字格起名:1.横竖中线;2.两条斜线;3.左上格、坐下格;4.右上格、右下格。老师可采用抢答方式,让同学说出米字格的各部名称。老师出示“永”字挂图,同时补课题。和同学一起按顺序说出它的名称(横画和挑画应适当加辅助虚线,帮助同学认识,如图)。为了使同学的思路清晰,先在图上表好数字: 1. 点2.横3.竖4.钩5.挑6.撇7.短撇8.捺老师可采用指哪个笔画让同学说哪个笔画,由慢到快,待同学熟悉后可进行比赛。
四、总结米字格和笔画名称,完成硬笔部分的作业,可提出要求: 1.临得像; 2.要有起笔和收笔; 3.捺要写得自然。学生书写时伴以音乐。老师巡视行间,发现优点,纠正错误,以利总结。
教学反思 第三课横的写法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横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横的写法;方起笔、圆收笔的提按。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通过谜语引入新课:有个笔画真叫棒,它自己可成为一个字,请猜猜它是哪个笔画呀?老师出示横画挂图。出示课题:横的写法
三、讲授新课。问:横画有什么特点?横画的特点是:1.两头粗中间细;2.起笔方收笔圆;3.有一定的斜度(左低右高)(见课本)。横画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右行(边行边提笔,边行边按笔),提笔向上,右下按,提笔回收。
四、巩固练习:完成第三课练习册上的作业,注意坐姿、执笔的姿势。老师行间巡视,纠正同学们书写时出现的错误。(老师纠正同学们书写的错误时,说话声音要小,不要干扰其他同学,除发现全班性的问题时才可请全班同学停笔,及时纠正,在学生书写时,可放一些较合适的乐曲,但音量应控制,不可过大,否则反而影响学生书写。)(见课本) 教学反思 第四课竖的写法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竖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竖的写法,笔画中的提按。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用几分钟讲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讲授新课。老师出示挂图;让学生看图,说出这节课老师要讲什么,出示课题:第四课竖的写法。请学生观察垂露竖的特点:1.像一根骨头(学生说出别的也可);2.在竖中线上;3.两头粗,中间细。垂露
竖的写法:先左上,转笔坐下按,转笔下行(边行边提,边行边按,变化细微)顿笔,捉笔左上回锋。(演示时的全过程让学生看得真切。)(见课本)悬针竖的写法:让学生总结出悬针竖的写法。
四、巩固练习:完成第四课作业,要求学生一描到底,不要像画画那样一点一点的添墨。老师行间巡视,纠正坐姿、执笔姿势及描红时出现的错误。硬笔书写仍强调提按。
教学反思 第五课横折的写法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横折的写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横折的写法,横画与竖画的交接点。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复习横画、竖画的写法。 三、出示复合电化胶片(先横,后竖,合起来为横折,或徒手在黑板上画出,但要比较规矩,给学生以美感)。出示课题:第五课横折的写法。
四、讲授新课。老师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横折的写法,看来不成问题,最后,老师整理一下。横折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右行,提笔向上,左下按,转锋下行,按笔回收。
五、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第五课作业,提醒学生的坐姿,执笔姿势,并在巡视中,随时给以纠正;范字“日”“里”的注意事项,可强调一至两点(见教参),硬笔书写仍强调提按,尤其是起笔处(见课本)。
教学反思 第六课撇的写法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撇的写法;培养良好的学习 习惯。 教学重、难点:撇的写法,中锋行笔。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卡片(或电教用的胶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猜谜语:长头发,飘起来。打一笔画。待同学们说出“撇”后,出示课题:第六课撇的写法(同时出示挂图)
三、讲授新课。请学生观察“撇”的特点,和哪个笔画有相像的地方:1.它和“悬针竖”有相像的地方,它们都是起笔粗,末端细。2.它和“悬针竖”的角度不同,“撇”是斜的,“悬针竖”是垂直的(学生可能说不出“垂直”两字,只要说出是“直”的即可)。撇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左斜下行(要中锋行笔,边行边提),提笔出锋。可让学生用手指代笔在书上写几遍。让同学们看范字“左”、“千”,说出笔顺,及其在米字格的位置。硬笔作业要求:出锋自然,不要过快。
四、巩固练习:完成第六课的作业,巡视行间,轻声地纠正同学们的错误,同时放段音乐(声音不要过大),使同学们在欢快地气氛中学习。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指出全班性的问题。号召同学们课下多练习,挑出写得好的作业在专栏里展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反思
第七课捺的写法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点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捺的写法、捺角捺尖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