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专业《运动人体科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
- 格式:docx
- 大小:26.09 KB
- 文档页数:7
《体育概论》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位课课程学时:32学时(周2学时)课程编号:55831106课程学分:2学分一、课程说明《体育概论》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的一门指导性学科,承担着研究体育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划,剖析体育本质的任务。
全书紧密围绕本科教育的教学要求,突出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视教材的思想性和科学性,反映时代特色,力争在教材内容和体系上有所突破。
包括引论、体育概念、体育功能、体育目的、体育手段、体育科学、体育过程、体育文化、体育体制、体育发展趋势等内容。
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的方式进行,同时注意对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使学生在学习到体育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运用这一类知识解释体育现象和问题。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引论(1学时)体育概论的概念,体育概论内容,体育概论与体育学、体育哲学、体育理论、体育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研究体育概论的现实意义,体育概论的历史演变与发展现状。
第一章体育概论(3学时)体育概念的演变:学习和理解体育概念的重要意义;体育概念的演变过程;我国和其他国家体育概念的比较。
体育的基本概念:体育概念界定的逻辑学法则;体育概念的定义;体育概念的分类;以及一些相关概念――竞技体育、竞技运动、健身体育、休闲体育等。
体育的本质:体育本质的概念;对体育本质认识的演进;身心关系与体育本质;体育的多种属性与体育本质。
第二章体育功能(3学时)体育功能概述:我国对体育功能研究的简要回顾;体育功能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体育的本质属性和人类社会;体育功能的流动性和变化性;体育功能的层次性――自然质功能、结构质功能、系统质功能。
体育的自然质功能:即体育的健身功能,它能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调适和保持健康;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促进少年儿童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功能。
体育的结构质功能:即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
体育的系统质功能:即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
第三章体育目的(3学时)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社会发展水平、体育自身的特点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人们的体育需求。
运动人体科学基础考试知识点一、人体解剖学基础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通过对其深入了解,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人体运动时的变化,以及如何通过锻炼改善身体状况。
骨骼系统:了解骨骼的种类、形状、功能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
例如,长骨、短骨、扁平骨等,以及它们如何提供支撑、保护和运动。
肌肉系统:肌肉是运动的关键,掌握各种肌肉的类型、起止点、功能,以及在各种运动中的协同作用。
关节结构:了解关节的类型、特点和运动范围,对于预防运动损伤和设计合理的运动计划至关重要。
二、生物力学基础生物力学是研究生物体运动的科学,通过掌握生物力学的原理,我们能更准确地分析运动中的人体姿势和动作。
力的传递与平衡:理解力的产生、传递和平衡的原理,以及它们在人体运动中的应用。
动作分析:通过分析各种运动动作,了解人体在运动中的姿势、动作和力的作用方式。
运动效率:理解如何提高运动效率,减少能量消耗,提高运动表现。
三、生理学基础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功能的科学,对于运动人体科学来说,掌握生理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循环系统:了解心脏、血管和血液的功能,以及它们在运动中的反应和变化。
呼吸系统: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呼吸在运动中的重要性和调节方式。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控制着人体的所有活动,了解其结构和功能,有助于理解人体运动的控制和调节。
运动与代谢:理解能量代谢的原理,以及运动对代谢的影响。
这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和营养补充方案。
四、运动负荷与人体适应了解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过程,有助于合理安排运动训练和预防过度疲劳。
运动负荷与适应:理解运动负荷与人体适应的关系,以及适应过程中的生理和生化变化。
过度训练:了解过度训练的成因、表现和预防措施,避免因过度训练导致的身体损伤。
恢复与再生:理解恢复与再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休息和营养补充促进身体恢复。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反射:2.条件反射:3.关节运动幅度4.物质代谢:5.能量代谢:6.组织:7.器官:8.系统9.突触:10.牵张反射二.填空题:1.神经元是神经组织和的基本单位,具有并的功能。
2.神经元由和两部分组成。
3.脊髓位于内,上端平处与延髓相连,下端成人平的下缘。
4.脊髓内部由和构成,灰质由大量组成,白质主要由组成。
5.脑位于内,由、、、、和6个部分组成。
6.大脑半球表面是一层称为是集中的部位。
7.脑神经共对,脊神经共对。
内脏运动神经可分为神经和神经两种。
8.实现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它包括、、、和5个部分。
9.每块肌肉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都由和两部分组成。
10肌肉收缩可分为、、和3种形式。
11.骨骼肌纤维按肌纤维收缩速度可分为和。
12.运动胸廓的主要作用肌有和。
13.髂腰肌位于和内,由和组成。
14.骨连接可分为和。
15.关节的基本结构有、、,也称。
16.肩关节是人体中最的关节,运动幅度,但稳固性。
17.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及髌骨后面组成关节和关节。
18.蛋白质的基本构成单位是。
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糖可以根据能否水解而分为,和3类。
脂是和的总称。
19.人体细胞一般都是由,和3部分构成。
20.人体的组织可分为4大类,即,,和。
21.细胞经分化后出现的相似,相同的各种细胞群,就称组织。
22.上皮组织按其分布,形态结构和功能分为上皮,上皮和上皮。
23.根据肌纤维的形态结构,分布和功能等特点可将肌组织分为,和。
24.呼吸系统由和所组成的。
运动系统由,,组成。
消化系统由和组成。
25.细胞外液和保持相对稳定状态称为稳态。
26.按反射的形成的过程,可将反射分为反射和反射两类。
27.神经调节的特点是,,,并且有高度协调和整合功能,是人体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28.体液调节的特点是,和。
29.物质代谢包括和两个方面。
30..物质在细胞内进行的一系列,,等化学过程称为中间代谢。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课程标准运动人体科学概论课程是一门探讨运动与人体生理、生化、解剖等方面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和实验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根据课程标准,本课程的主要目标和内容如下。
一、课程目标1.掌握运动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生物科学、临床医学和体育学等方面的基本原理。
2.熟悉运动员身体机能诊断与评价、体育保健与康复的分析方法。
3.具备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研究和实验操作的基本能力。
4.了解国家有关体育事业、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跟踪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课程内容1.生物科学基础:包括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2.临床医学基础:学习与运动损伤、疾病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
3.体育学基础:涉及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实践与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4.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方法:学习运动选材、运动员机能诊断与评价、医务监督与康复等实验技术。
5.体育保健与康复:了解运动员保健、康复训练和心理调适等方面的方法。
6.体育事业与发展:探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战略、政策法规及国际体育发展趋势。
三、实践教学环节1.教育实习:学生在中小学、体育科研机构等进行实习,积累教学和实践经验。
2.毕业论文:学生完成一篇关于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论文,展示所学知识和研究能力。
3.实验实践:完成运动员科学选材、运动员机能诊断与评价、医务监督与康复等实验项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基本能力,为我国体育事业和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训练学》考试大纲
学院(盖章):负责人(签字):
专业代码:专业(领域)名称:体育教育训练学
考试科目代码:610 考试科目名称: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训练学(一)考试内容
考试分为运动生理学与运动训练学两部分。
第一部分
1. 运动生理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2. 运动生理学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3. 骨骼肌机能、循环机能、呼吸机能、物质与能量代谢
4. 运动技能、有氧、无氧工作能力
5.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6. 运动训练原则的生理学分析
7.特殊环境与运动能力
8. 运动能力的生理学评定
9. 儿童、女子、老年人生理学特点
10. 运动处方的生理学基础
11. 生理节律与运动能力
12.运动生理负荷
13.免疫机能与运动能力
第二部分
1.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2.运动训练学主体构成、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3.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包含对运动员体能、技术、战术、心理、知识能力训
练)
4.运动训练计划的制订实施
(二)考试基本要求
1. 基本概念和理论要掌握清晰、准确。
北体运人考研大纲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的考研大纲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运动训练学:该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运动训练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在实际训练中的应用能力。
2. 专项训练理论与方法:该部分主要针对不同运动项目进行专项训练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考察,要求学生掌握各个项目的训练规律和技术特点。
3. 运动生理学:该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人体生理机能、运动生理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能力。
4. 运动心理学:该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运动心理学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在实际训练中的应用能力。
5. 体育社会学:该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体育社会学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在实际训练中的应用能力。
6. 体育管理学:该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体育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掌握,要求学生了解体育管理的概念、原理、方法和实际应用。
总体来说,北体运人考研大纲的难度较大,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并且要有较高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还需要注意不同年份和不同学院考试大纲的变化,以确定考试重点和难点。
《运动训练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及要求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理解运动员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年度和周、课训练计划的制定方法;明确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较为完整的运动训练理论知识以及具有指导运动训练的能力。
要求:《运动训练学》是体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学科必修课和专业主干课程。
考试要求考生能够掌握竞技体育的概念、构成及基本特点;掌握项群理论建立的科学意义及特征;掌握运动成绩定义及其决定因素、竞技结构模型及状态诊断的重要意义;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及训练方法与手段,并能将其运用到运动员体、技、战、智等竞技能力的训练中;掌握运动员各个阶段训练计划的制定与组织。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1.竞技体育的概念、构成与基本特点2.竞技体育的现代社会价值第二章项群训练理论1.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2.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3.项群训练基本特征概述第三章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1.运动成绩释义及其决定因素2.竞技能力释义3.竞技能力结构模型4.状态诊断和目标建立的重要意义5.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完整体系第四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1.竞技需要原则释义、科学基础及训练学要点2.动机激励原则释义、科学基础及训练学要点3.有效控制原则释义、科学基础及训练学要点4.系统训练原则释义、科学基础及训练学要点5.周期安排原则释义、科学基础及训练学要点6.适宜负荷原则释义、科学基础及训练学要点7.区别对待原则释义、科学基础及训练学要点8.直观教练原则释义、科学基础及训练学要点9.适时恢复原则释义、科学基础及训练学要点第五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1.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2.模式训练法和程序训练法3.八种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分解训练法、完整训练法、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持续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比赛训练法)4.运动训练的常用手段(周期性单一练习手段、混合性多元练习手段、固定组合练习手段、变异组合练习手段)第六章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1.体能训练释义及基本要求2.身体形态释义;不同项群运动员的形态特征、训练方法及要求3.力量素质释义(重点)4.各种力量素质的评定及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重难点)5.力量训练的方法与手段及基本要求(重点)6.速度素质释义;各种速度素质的评定及训练及基本要求7.耐力素质释义8.各种耐力素质的评定及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重难点)9.耐力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及基本要求(重点)10.柔韧素质定义;柔韧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及基本要求11.灵敏素质释义;敏训练的主要手段及基本要求第七章运动员的技术能力及其训练1.运动技术的定义及基本特征2.运动技术原理、动作要素与技术结构3.影响运动技术的因素(主体因素、客体因素)4.技术训练常用方法(直观法与语言法、完整法与分解法、想象法与表象法、减难法与加难法)5.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及运动技术评价第八章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1.竞技战术的定义及构成2.战术的分类3.战术训练方法(分解与完整训练法、减难与加难训练法、虚拟现实训练法、想像训练法、程序训练法、模拟训练法、实战法)4.战术方案的制定5.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第九章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1.运动员心理能力定义2.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及几种心理现象及克服方法第十章运动员多年训练的计划与组织1.制定多年训练计划的必要性2.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3.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第十一章运动员年度训练的计划与组织1.年度训练中的周期安排2.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模式3.年度训练过程中比赛系列及负荷的动态变化第十二章周课训练的计划与组织1.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2.训练课的计划与组织第十三章运动队伍的管理1.我国运动队管理工作的科学基础2.运动队管理的主要任务与组织实施要求3.教练员与运动员三、考试方法和考试题型1.考试方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成人运动训练专业单独招生考试大纲(专升本)引言概述:成人运动训练专业单独招生考试大纲是为了选拔具备一定专业素养和能力的考生,进入成人运动训练专业学习的选拔标准。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成人运动训练专业单独招生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
正文内容:1. 考试科目1.1 理论知识考核1.1.1 运动训练学基础知识1.1.2 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1.1.3 运动心理学基础知识1.1.4 运动解剖学基础知识1.2 实践技能考核1.2.1 运动训练实践技能1.2.2 运动测试与评估技能1.2.3 运动康复技能2. 考试要求2.1 理论知识要求2.1.1 具备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解剖学等基础知识2.1.2 理解和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1.3 熟悉运动训练的相关研究和应用2.2 实践技能要求2.2.1 具备运动训练实践技能,包括制定训练计划、指导运动员进行训练等2.2.2 掌握运动测试与评估技能,能够进行运动能力评估和运动损伤风险评估2.2.3 具备运动康复技能,能够进行运动伤害的康复训练3. 考试形式3.1 理论知识考试形式3.1.1 选择题3.1.2 填空题3.1.3 简答题3.2 实践技能考试形式3.2.1 实际操作3.2.2 现场演示3.2.3 交流答辩4. 考试评分标准4.1 理论知识考核评分标准4.1.1 答题准确性4.1.2 答题完整性4.1.3 答题深度和广度4.2 实践技能考核评分标准4.2.1 操作准确性4.2.2 操作流程规范性4.2.3 操作效果和成果5. 考试准备5.1 学习教材5.2 制定学习计划5.3 多做模拟试题5.4 参加培训班5.5 与同学交流讨论总结:成人运动训练专业单独招生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包括考试科目、考试要求、考试形式和考试评分标准。
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通过理论知识考试和实践技能考试来评估其专业素养和能力。
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考生需要做好充分的考试准备,包括学习教材、制定学习计划、多做模拟试题等。
2016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
运动训练专业《运动人体科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
一、命题指导思想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运动人体科学概论》课程学业水平考试,遵照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建立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的意见(试行)》(苏教职[2014]36号)、《关于印发<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教职[2015]7号)要求,以《运动人体科学概论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运动人体科学概论》课程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方法为主要考查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对《运动人体科学概论》课程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同时兼顾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要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考试范围
本课程考试范围包括十二个主要知识点,注重考查学生对运动人体科学概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适度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安
(二)考试能力要求
1.了解(A)要求对某一概念、知识内容,能够准确再认、再现,即知道“是
什么”。
相应的行为动词:了解、认识、知道。
2.理解(B)要求对某一概念、知识内容,在了解基础上,能够深刻领会相关知识、原理、方法,并藉此解释、分析现象,辨明正误,即明白“为什么”。
相应的行为动词:理解、熟悉、领会。
3.掌握(C)要求能够灵活运用相关原理、法则和方法,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即清楚“怎么办”。
相应的行为动词:掌握、应用、运用。
(三)考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了解A 理解B 掌握C)
三、试卷结构
(一)题型及比例
(二)难易题比例
全卷试题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三个等级,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占分比例约为7:2:1。
四、考试形式和时间
(一)考试形式
闭卷、上机考试
(二)考试时间
30分钟
(三)试卷满分值
50分
五、典型题示例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
1.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为1---3小时。
(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动与营养相关知识点。
本题属于容易题。
考试能力要求为A。
【答案】错误
2.五次肺活量试验,即让受试者连续测量五次肺活量,每次间隔15秒(吹气时间在内)。
(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功能检查与评价相关知识点。
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
考试能力要求为C。
【答案】正确
3.赛前准备活动持续时间越长,活动量越大,越有助于取得好成绩。
(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动人体机能变化规律相关知识点。
本题属于较难题。
考试能力要求为B。
【答案】错误
(二)单选题(每题1分)
1.身体素质的基础是:( )
A.力量素质
B.速度素质
C.耐力素质
D.柔韧素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身体素质知识点。
本题属于容易题。
考试能力要求为B。
【答案】 A
2.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应急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A.冷敷
B.热敷
C.按摩
D.理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动伤病的防治知识点。
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
考试能力要求为C。
【答案】 A
3.、肌肉的粘滞性与有关:()
A.练习环境的温度 B.练习环境的湿度 C.练习强度 D.练习力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动系统肌肉知识点。
本题属于较难题。
考试能力要求为B。
【答案】A
(三)多选题(每题2分)
1.骨的功能有:( )
A.运动功能
B.支持功能
C.保护功能
D.造血功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动系统骨知识点。
本题属于容易题。
考试能力要求为A。
【答案】 ABCD
2.属于等渗溶液的是:()
A.纯净水
B.0.9%的NaCL溶液
C.5%的葡萄糖溶液
D.弱碱性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氧运输系统知识点。
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
考试能力要求为A。
【答案】 BC
3.属于体育运动禁忌症的是:()
A.流行性感冒 B300度近视眼 C.严重贫血 D.健康女子月经期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动伤病的防治知识点。
本题属于较难题。
考试能力要求为B。
【答案】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