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汽车空调维修基础知识(第4-8节)LYD刘杨东教案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22
《汽车空调检修》的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学分/学时、适用专业1、课程名称:汽车空调检修主编莫振发2、课程代码:3、学分/学时:160学时4、适用专业: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二、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2、课程任务:本模块教学是将《汽车空调检修》学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训课程结合在一起,进行小班化授课与实训的教学过程,理论够用为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操技能。
学生通过本模块的学习,能掌握维护汽车空调的技能;具有理论结合实际,检测、分析、判断和排除汽车空调常见故障的技能,从而真正体现出汽车运用技术高等职业人才的特点。
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汽车空调的基本知识和控制原理,具有一定的汽车空调维修以及故障诊断和排除的实践能力。
(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空调空气调节的基础知识了解汽车空调的结构原理了解汽车空调的分类和布置了解汽车空调的分类和布置了解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分类了解汽车空调的采暖与通风掌握汽车空调电路分析了解汽车空调运行保护控制和工况的控制了解掌握汽车空调的调节系统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检修方法和技术(二)能力目标能独立完成空调的拆与裝。
能正确地对空调系统检测是否安装到位,是否有漏气等。
能正确地对空调系统抽真空,加制冷剂能正确地认识和分析电路(三)思想教育目标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和职业素质。
培养创新思维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培养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培养具有认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勤奋工作的基本素质四、教学内容和要求课题一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检修第一单元汽车空调的概述教学内容:1 汽车空调发展史2 汽车空调的组成3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的特点教学要求: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应对汽车空调的系统组成、安装位置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牢固掌握汽车空调与其它空调不同的独特特点。
重点与难点:1、培养系统性了解汽车空调的组成,宏观了解本课程的主要技术要求。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汽车空调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及维护保养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汽车空调的日常检查、故障诊断及基本维修技能。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汽车空调维护保养工作的责任感和职业素养。
教学重点:1. 汽车空调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 汽车空调的日常检查和故障诊断。
3. 汽车空调的基本维修技能。
教学难点:1. 汽车空调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2. 汽车空调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教学准备:1. 汽车空调实物或模型。
2. 相关教学课件。
3. 维修工具及配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汽车空调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介绍汽车空调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二、讲解汽车空调的维护保养1. 介绍汽车空调的日常检查项目,如:制冷剂、冷冻油、空调滤清器等。
2. 讲解汽车空调故障的诊断方法,如:压力测试、温度测试等。
3. 讲解汽车空调的维修技能,如:更换制冷剂、清洗冷凝器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汽车空调实物或模型。
2. 指导学生进行汽车空调的日常检查和故障诊断。
3.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 复习汽车空调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及维护保养知识。
2. 回答学生在第一课时提出的问题。
二、讲解汽车空调的维修技能1. 讲解汽车空调制冷剂的更换方法。
2. 讲解汽车空调冷冻油的更换方法。
3. 讲解汽车空调滤清器的更换方法。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汽车空调实物或模型。
2. 指导学生进行汽车空调的维修操作,如:更换制冷剂、冷冻油、空调滤清器等。
3.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汽车空调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及维护保养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
汽车《汽车维修技术》教案第一章:汽车维修基础知识1.1 汽车维修的定义与意义1.2 汽车维修的分类与内容1.3 汽车维修的原则与标准1.4 汽车维修工艺与流程第二章:汽车维修工具与设备2.1 通用工具与设备的使用2.2 专用工具与设备的使用2.3 诊断设备的运用与维护2.4 常用工具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第三章:汽车发动机维修3.1 发动机的结构与原理3.2 发动机的维修技术与方法3.3 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3.4 发动机维修案例分析第四章:汽车底盘维修4.1 底盘的结构与原理4.2 底盘的维修技术与方法4.3 底盘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4.4 底盘维修案例分析第五章:汽车电气系统维修5.1 电气系统的结构与原理5.2 电气系统的维修技术与方法5.3 电气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5.4 电气系统维修案例分析第六章:汽车车身及附件维修6.1 车身结构与功能6.2 车门与车窗的维修6.3 车身涂装的维修与保养6.4 车身附件的维修与更换第七章:汽车冷却系统维修7.1 冷却系统的作用与组成7.2 冷却系统的维修技术与方法7.3 冷却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7.4 冷却系统维修案例分析第八章:汽车燃油系统维修8.1 燃油系统的结构与原理8.2 燃油系统的维修技术与方法8.3 燃油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8.4 燃油系统维修案例分析第九章:汽车润滑系统维修9.1 润滑系统的作用与组成9.2 润滑系统的维修技术与方法9.3 润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9.4 润滑系统维修案例分析第十章:汽车排气系统维修10.1 排气系统的作用与组成10.2 排气系统的维修技术与方法10.3 排气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10.4 排气系统维修案例分析第十一章:汽车制动系统维修11.1 制动系统的结构与原理11.2 制动系统的维修技术与方法11.3 制动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11.4 制动系统维修案例分析第十二章:汽车转向系统维修12.1 转向系统的结构与原理12.2 转向系统的维修技术与方法12.3 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12.4 转向系统维修案例分析第十三章:汽车悬挂系统维修13.1 悬挂系统的结构与原理13.2 悬挂系统的维修技术与方法13.3 悬挂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13.4 悬挂系统维修案例分析第十四章:汽车轮胎与轮毂维修14.1 轮胎的结构与性能14.2 轮胎的维修技术与方法14.3 轮毂的维修技术与方法14.4 轮胎与轮毂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第十五章:汽车维修质量控制与检验15.1 汽车维修质量的标准与要求15.2 汽车维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5.3 汽车维修竣工检验的内容与方法15.4 汽车维修质量问题的处理与改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涵盖了汽车维修的全面知识,从基础知识到各个系统的具体维修技术,再到维修质量的控制,内容丰富且系统。
《汽车空调结构与维修》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空调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 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功能。
3. 学会汽车空调的维护与维修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空调概述汽车空调的发展历史汽车空调的作用和重要性2. 汽车空调系统结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装置干燥瓶传感器空调控制单元3. 汽车空调工作原理制冷循环过程制热循环过程通风与空气净化4. 汽车空调维护与维修常规检查与维护故障诊断与排除维修工具与设备5. 汽车空调系统案例分析典型故障案例分析维修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结构及维护维修方法。
2. 采用演示法,展示汽车空调系统的实物和操作过程。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故障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汽车空调系统的拆解、检查和维修操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保证教学场所安静、整洁,配备必要的教学设备。
2. 教学工具:汽车空调系统模型、实物配件、工具设备、多媒体教学设施。
3. 教学资料:教案、课件、故障案例及解决方案。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汽车空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操考核:评估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程报告:评估学生对故障案例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汽车空调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汽车空调概述2. 第3-4课时:汽车空调系统结构3. 第5-6课时:汽车空调工作原理4. 第7-8课时:汽车空调维护与维修5. 第9-10课时:汽车空调系统案例分析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维护维修方法。
2. 教学难点:汽车空调系统的复杂性和故障诊断与排除。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汽车空调的重要性。
汽车空调维修手册第一章:汽车空调系统概述汽车空调系统是现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调节车内温度,提供舒适的驾驶环境。
本章将介绍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
第二章:汽车空调故障排除步骤在使用汽车空调系统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故障导致其无法正常运行。
本章将详细介绍汽车空调故障的排除步骤,帮助读者快速定位故障并进行修复。
第三章:汽车空调维护保养为了保证汽车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定期的维护保养是必不可少的。
本章将介绍汽车空调系统的维护保养要点和注意事项。
第四章:常见汽车空调故障及解决方案在汽车空调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见故障,如制冷效果差、制热效果差等。
本章将列举一些常见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第五章:汽车空调系统的维修与更换当汽车空调系统发生严重故障或部分零部件损坏时,可能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
本章将讲解汽车空调系统的维修与更换方法,以及常用工具和注意事项。
第六章:汽车空调系统的常见疑难问题解答在汽车空调维修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例如特殊故障原因、故障判断与排除策略等。
本章将回答一些常见的疑难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
结语本手册通过对汽车空调系统的概述、故障排除步骤、维护保养、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案、维修与更换方法、疑难问题解答等内容的介绍,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汽车空调维修知识,实施正确的维修措施,以确保汽车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的延长。
注意事项1. 本手册仅供参考,若遇到严重故障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建议寻求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
2. 在进行汽车空调维修时,应确保车辆处于安全停放状态,并注意维修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3. 汽车维修过程中涉及到各种工具和设备,应注意正确使用和保养,避免损坏。
以上就是有关汽车空调维修手册的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汽车空调全册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第一章:汽车空调概述1.1 汽车空调的发展历程介绍汽车空调的历史发展,从早期的非循环式空调到现代的电动压缩机空调系统。
1.2 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解释汽车空调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装置等。
1.3 汽车空调的作用和重要性阐述汽车空调在车辆舒适性和驾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2.1 制冷循环原理详细解释制冷循环的各个环节,包括压缩、冷凝、节流和蒸发。
2.2 制暖循环原理介绍制暖循环的原理,包括加热器的工作方式和热泵系统。
2.3 通风和空气净化讲解汽车空调通风和空气净化的原理和方法。
第三章:汽车空调系统的维护与维修3.1 汽车空调系统的常规检查介绍汽车空调系统的常规检查项目,如制冷剂泄漏、压缩机工作状态等。
3.2 汽车空调系统的维修方法讲解汽车空调系统的常见维修方法,如制冷剂补充、干燥剂更换等。
3.3 汽车空调系统的保养技巧提供汽车空调系统的保养技巧,如定期清洁、避免制冷剂泄漏等。
第四章: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4.1 汽车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现象列举汽车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现象,如制冷效果不佳、异响等。
4.2 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介绍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如观察法、试车法等。
4.3 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排除步骤讲解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排除步骤,包括查找故障原因、维修或更换故障部件等。
第五章:汽车空调系统的节能与环保5.1 汽车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介绍汽车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如变频压缩机、电子膨胀阀等。
5.2 汽车空调系统的环保要求讲解汽车空调系统的环保要求,如制冷剂的选择、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5.3 汽车空调系统的节能与环保措施提供汽车空调系统的节能与环保措施,如定期检查、合理使用空调等。
第六章:汽车空调系统的部件详解6.1 压缩机详细介绍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类型及压缩机新技术。
6.2 冷凝器解释冷凝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形式及性能评价。
汽车空调全册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第一章:汽车空调概述1.1 汽车空调的发展历程1.2 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3 汽车空调的作用及重要性第二章:制冷剂与空调系统工作原理2.1 制冷剂的性质及作用2.2 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2.3 制冷剂的充注与排放第三章:压缩机3.1 压缩机的类型及结构3.2 压缩机的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评价3.3 压缩机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四章:热交换器4.1 热交换器的类型及结构4.2 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评价4.3 热交换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五章:节流装置与控制元件5.1 节流装置的类型及结构5.2 节流装置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评价5.3 控制元件的类型及功能5.4 控制元件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评价第六章:干燥瓶与管路系统6.1 干燥瓶的构造与功能6.2 干燥瓶的故障诊断与更换6.3 管路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6.4 管路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七章:冷凝器7.1 冷凝器的构造与功能7.2 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评价7.3 冷凝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八章:蒸发器8.1 蒸发器的构造与功能8.2 蒸发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评价8.3 蒸发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九章:汽车空调控制系统9.1 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组成9.2 控制元件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评价9.3 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十章:汽车空调的检测与维修方法10.1 检测设备及方法10.2 空调系统的常规检查与维护10.3 空调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步骤10.4 维修案例分析第十一章:汽车空调系统的节能与环保11.1 汽车空调节能技术11.2 汽车空调环保技术11.3 节能与环保在汽车空调中的应用第十二章:汽车空调系统的舒适性与安全性12.1 汽车空调舒适性技术12.2 汽车空调安全性技术12.3 舒适性与安全性在汽车空调中的应用第十三章:汽车空调系统的升级与改造13.1 汽车空调系统升级的原因与方法13.2 汽车空调系统改造的技术要点13.3 升级与改造在汽车空调中的应用案例第十四章: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14.1 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的特点与挑战14.2 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的构造与工作原理14.3 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十五章:汽车空调系统的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15.1 汽车空调系统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步骤15.2 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与培训方法15.3 典型汽车空调系统故障的诊断与维修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空调系统的基础知识、工作原理、主要部件、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以及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的特点与挑战。
第一章 汽车空调维修基础知识 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应注意人身安全,必要时需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并且要遵守基本的维修规则,规范作业,保证维修的质量。 一、维修安全注意事项
1.1处理R134a制冷剂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不要在封闭的室内或靠近明火处处理制冷剂。 2)原则上操作时应戴安全护目镜。 3)小心处理,不要让液态制冷剂进入你的眼睛或接触皮肤。 4)万一液态制冷剂进入你的眼睛或沾到皮肤上,请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a)不要擦眼睛或皮肤。 b)用大量干净的冷水冲洗沾到制冷剂的部位。 c)用清洁的凡士林涂擦皮肤。 d)立即找医生或到医院进行治疗。 1.2处理冷冻油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应避免空调系统冷冻油接触到眼睛、皮肤或衣服上。 2)在眼睛接触了空调系统冷冻油的情况下,应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立即找医生或到医院进行治疗。 1.3当空调系统处于运行时,你的手一定要远离风扇和皮带及其它高速运转部件。 1.4维修时启动空调系统前一定要检查各类维修工具和设备,绝对不能将维修工具或其它物体放在皮带、皮带轮、风扇等其它高速运转部位。 1.5 在汽车发动机附近维修时,一定要小心,不要被发动机缸体、压缩机等高温物体烫伤。 1.6 在暴露的冷凝器、蒸发器散热片附近工作时,一定要小心,因为散热片可能会划伤你的皮肤。 1.7 在进行电气维修时,应特别小心,要用手柄绝缘良好的工具,不要佩带珠宝首饰、手表、或耳环等,这些东西能使电路短路,并可能使佩带者严重烧伤。 1.8 歧管压力表软管等非耐热品一定要处于良好状态,不要与任何热表面接触。 1.9 请不要对空调系统进行任何改装,也不要在空调系统上随意钻孔,这样可能降低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和空调系统的结构强度。 二、 维修注意事项 2.1 更换空调系统配件时请注意: 1)在更换前,应慢慢地排出制冷剂,不要让制冷剂快速的排出空调系统,这样空调系统中冷冻油会大量损失,有条件的话,制冷剂一定要回收。 2)应立即对被拆下的开口管路零件加盖堵帽,不要让管路内部零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以防止水分和灰尘进入空调系统中。 2.2 防止冷冻油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过长,要求加注冷冻油后要立即盖严冷冻油的容器。 3.3 禁止随意短接线路或不经过安全保护装置直接接车身上电源线。 3.4 禁止使用存在明显质量缺陷的配件。 电源开关 第一节 空调的使用方法 空调的使用方法是空调维修人员必须掌握最基本技能之一。下面以松芝空调的使用举例(我们主要的客户是天津公交,而天津公交松芝空调占很大比例): 空调各项功能可以通过操纵器来完成。
2.1数控操纵器的功能描述: 1.电源开关 汽车电压开关开启后:按《━》,开机,按《Ο》关机。 2.工作模式 按《模式》键,可以选择空调运行的方式,即〈制冷〉、〈通风〉、〈自动〉,并且相应的指示灯亮“红灯”。 〈制冷〉灯亮时,空调处于“制冷”和“通风”工作状态; 〈通风〉灯亮时,空调处于“通风”状态;
风速显示屏 温度调节键 风量调节键
故障指示灯
①温度显示屏 ②故障代码显示屏 〈自动〉灯亮时,系统的是否制冷、车内所达到的最低温度完全由操纵器根据车内温度自动控制: “模式”键亮红灯:当车内温度高于20℃进入制冷模式,当车内温度低于20℃进入制热模式;反之,当车内温度低于20℃,制冷停止,进入通风模式。、
3.新 风 按《新风》键,〈开〉亮红灯时,可以选择新风运行状态。 “新风”键亮红灯:通风继电器吸合3分钟,通风电机打开风门;然后,通风继电器断开27分钟通风电机由内部供电控制电机转动关闭风门,依此周期循环。
4.温度、故障代码显示及温度调节 温度控制部分由《温度》键、温度调节键(《▼》、《▲》)、指示灯、温度显示屏四部分组成: 需要调节车内温度或查看车内温度、蒸发器表面除霜温度的时候,按《温度》键进行选择。 〈车内〉温度显示为默认显示方式,电源开关开启后,温度显示屏会显示默认的车内温度,〈车内〉温度亮“绿灯”;选择〈设定〉、〈车内〉、〈除霜〉三种温度模式时,相应的〈设定〉、〈车内〉、〈除霜〉指示灯会亮“红灯”。 显示温度范围为0.0℃~0.60℃,〈车内〉温度低于0.0℃时显示“Lo space”,车内温度高于60℃时显示“Hi space”。 〈设定〉温度红灯亮时,可在[16℃~32℃]内调整。 5.按 键可以调整风量大小,绿色光柱显示风速:
6.“故障”指示灯:有异常时,红灯闪烁,制冷停止。此时按“《▼》或《▲》”键,故障代码显示屏显示故障代码: ➢“ ”或“ ”表示空调系统压力1或压力2出现故障; ➢“ ”表示车内温度传感器断路; ➢“ ”或“ ”表示蒸发器除霜传感器断路。
7.“欠压”指示灯: ➢〈电源〉电压连续13秒低于20V时,〈欠压〉指示灯“红灯”闪烁,制冷停止。
注意!: ➢〈电源〉电压连续13秒高于32V时,自行切断电源,通风、制冷、新风停止,励磁有效,面板保持显示。 ➢〈电源〉电压高于45V时,自行切断电源,通风、制冷、新风停止,励磁有效,面板显示全灭。 〈模式〉、〈新风〉、〈设定〉、〈风速〉均有断电记忆功能! 断电记忆功能指每次开启操纵器后,操纵器的运行模式、新风工作状
中速 低速 高速 况、车内温度设定、风速大小保持上一次关机前的状态。数控操纵器自动化程度高,方便了驾驶员的操作! 2.2 数控操纵器的使用方法: 发动机启动后,按电源键《━》,蒸发器风机开始工作,由于操纵器有断电记忆功能的特性,此时,空调可能处于通风、制冷、新风开启的运行状态,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1)按《模式》键,选择空调运行的方式,如选择〈制冷〉,此时,〈制冷〉灯亮“红灯”,空调开始制冷,如发动机配置有怠速提升装置,怠速提升器也开始工作。 2)按《温度》键,〈设定〉灯亮“红灯”时,根据需要在16℃~32℃范围内设定车内需要达到的温度,一般人体的适应温度在22℃~28℃,建议在这个温度值范围内进行设置。车内温度一旦低于设定的温度值时,传感器会及时将感应信号传递给操纵器,空调将停止制冷。 3)需要制冷状态进入自动运行模式,按《模式》键,直至〈自动〉亮“红灯“时,制冷系统将根据车内实际温度自动控制。 4)按 调节所需要的风速。 5)感觉到车内空气混浊时,按《新风》键,新风电机门打开风门,新风进入车。系统低压气门芯低压表
系统高压气门芯维修口
高压表1
5867423
第三节 专用维修工具的介绍 本节主要对汽车空调专用维修工具作一些介绍。 一、歧管压力表(或高低压力表) 1.歧管压力表(见图2-1)由低压表、高压表、表座、软管、接头等组成,表座上装有两只手阀,用来把各通路隔离或根据需要形成各种组合通路。低压手阀、低压表、低压软管、低压接头一般为蓝色或有蓝色标志;高压手阀、高压表、高压软管、高压接头一般为红色或有红色标志;中间维修软管一般为黄色或有黄色标志。 2.使用时,先关闭高、低压手动阀,将高低压软管与制冷装置的高低压加注阀连接,中间软管与维修设备连接。 1)高、低压手阀同时关闭时,可用于检测高、低压压力。 2)高压阀关闭,低压阀打开,可用于从低压管路充注制冷剂或冷冻油。 3)高压阀打开、低压阀关闭,可用于从高压管路充注制冷剂或回收制冷剂。 4)两阀同时打开,可用于同时从高、低压管路抽真空。
1.低压表 2.高压表
3.表座 4.高压手阀 5.低压手阀 6.中间软管 7.高压软管 8.低压软管
警告! ◆ 使用时一定要认清高压端、低压端,高、低压接头不能接错! ◆ 请确认歧管压力表高低压的量程范围,不要超量程使用! ◆ 有些高低压接头上带有手阀,使用时应注意手阀的开关! 二、 R134a电子检漏仪 R134a电子检漏仪(见图2-2)是一种灵敏度非常高,用来检查R134a系统有无泄漏的仪器。 使用时,系统内必须有少量的R134a。先将检漏仪电源开关打开,将检漏仪探头放在要检测处。若检漏仪发出异响则表明该处泄漏。 注意: ◆ 必须检查每一个接头的四周。 ◆ 探头移动速度要慢。 ◆ 一旦查出泄漏部位,探头应立即离开此位,以免影响仪器灵敏度。 ◆ 探头要靠近被检查点,离检查点约3mm。 ◆ 若检漏仪长期不使用请将电池取出。 1.探头 2.探头护套 3.电源开关 4.电源指示灯 5.探头引线 6.手柄 7.盘状引线 8.泄露指示灯 9.重置按扭 图1-2 三、 真空泵 真空泵(见图2-3)是用于将系统中空气、水分抽出。使用时,先将歧管压力表按要求接好,将歧管压力表中间软管与真空泵上歧管表接头接上,接好电源,打开真空泵开关,再打开歧管表上手阀。
1 2 3 4 1. 注油孔 2. 排气孔 3. 歧管表接头 4. 手柄 5. 油位观察窗 6. 开关 7. 铭牌
5 7 6 图2-3
注意: 使用前,请检查真空泵的油位,请及时按量加油! 并核实所选用真空泵是否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