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婚姻家庭法串讲
- 格式:pdf
- 大小:283.45 KB
- 文档页数:19
《婚姻法》讲稿婚姻法讲稿一、引言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婚姻法》这一重要法律文件。
婚姻作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婚姻法》的颁布实施为我们认识和维护婚姻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本次讲稿将从婚姻的定义、婚姻合法性、离婚制度以及婚姻家庭财产纠纷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婚姻的定义和婚姻合法性婚姻是指一男一女依法自愿建立的家庭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持夫妻间的感情和谐,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我国《婚姻法》规定了婚姻关系的设立条件,主要包括男女双方达到合法婚龄、自愿结婚、不收买婚姻等。
这些设立条件的规定旨在保障婚姻的合法性和稳定性,从而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三、离婚制度婚姻的维系并非总能如愿,有时夫妻之间的矛盾和问题难以调和,无法继续生活在一起。
《婚姻法》规定了离婚的条件和程序,旨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维护社会秩序。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双方可以协议离婚或通过诉讼离婚。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家庭暴力、重婚和重大错误等,婚姻法也允许无过错方提出离婚申请。
四、婚姻家庭财产纠纷在离婚过程中,婚姻家庭财产的分割往往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婚姻法》规定了夫妻双方的财产归属原则和分割方式。
根据法律的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应当由双方协议分割,如果协议不成立,则由人民法院根据法定原则进行分割。
此外,婚姻法还规定了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的归属问题,以保障离婚后当事人的权益。
五、婚姻家庭暴力婚姻家庭暴力是近年来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婚姻法》明确禁止家庭暴力,并对受暴力伤害的一方提供了法律保护。
婚姻法规定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措施,如申请保护令和报警等。
同时,婚姻法对施暴者进行了法律制裁,以维护弱势方的权益,促进家庭和谐稳定。
六、婚姻制度改革的前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于婚姻的认知也在不断发展。
为适应社会需求,我国婚姻法在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修订。
比如,取消了计划生育对于结婚登记的限制,进一步强调夫妻的平等地位和权利。
婚姻家庭法律讲座演讲稿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很荣幸能够在这个场合与大家相聚,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场有关婚姻家庭法律的讲座。
婚姻家庭作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着每个人的幸福与稳定。
因此,了解婚姻家庭法律,掌握相关知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让我们从婚姻登记开始谈起。
婚姻登记是一种文明社会的象征,它不仅代表了两个人的爱情与承诺,也是一种法律行为。
在我国,依法办理结婚登记是合法夫妻关系的必要步骤。
婚姻登记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对于双方在法律上享有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来关注一下夫妻财产。
夫妻财产制度是我国《婚姻法》规定的一种财产制度,它有利于夫妻共同生活需要和家庭稳定。
在夫妻共同财产制度下,夫妻双方共同所有、共同管理财产,夫妻共同负担家庭生活支出,共同承担债务等。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双方没有达成共识,也可以选择其他财产制度,例如“夫妻个人财产制度”。
此外,在婚姻家庭法律中,我们还需要了解夫妻之间的权益和义务。
婚姻法明确规定了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中的权益与义务,夫妻双方应当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这其中包括共同抚养子女、共同管理财产、共同分担家务等方面。
另外,夫妻有义务互相扶持,维护婚姻的稳定,共同保护家庭利益,切勿对家庭暴力、家庭纠纷等行为视而不见。
然而,婚姻家庭法律并非永远不变的,它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
例如,近些年来,我国婚姻家庭法律做出了一系列调整,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我们应当主动关注法律的最新修订,时刻保持法律意识,明晰自己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权益和义务。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婚姻家庭法律旨在保护夫妻关系的稳定与幸福,同时也保护了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
我们应当了解婚姻家庭法律,遵守相关法律规定,正确处理夫妻关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建立和谐幸福的家庭,共同享受婚姻带来的美好和幸福。
在今天的讲座中,我们只是对婚姻家庭法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关于婚姻家庭法律的内容是非常广泛而丰富的,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我们深入了解。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婚姻家庭编的内容。
婚姻家庭编是民法典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密切的关系。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参考内容。
首先,婚姻的成立和效力是婚姻家庭编的核心内容之一。
婚姻的成立包括合意、男女双方年满法定婚龄和自愿缔结婚姻。
当然,在婚姻的成立过程中,还需要遵守婚姻自愿原则和男女平等原则。
婚姻的效力指的是婚姻关系确立后所产生的权利义务。
例如,夫妻之间应当互相忠实、互相扶助、互相尊重等。
此外,婚姻的实体要求、婚姻登记以及婚姻中的禁止行为等内容也属于婚姻的成立和效力范畴。
其次,婚姻关系的维护是婚姻家庭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夫妻关系的维护主要包括夫妻共同生活、感情和财产。
夫妻之间应当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共同分担家庭责任和义务。
另外,夫妻双方有权选择生育子女,但也有责任教育、抚养和保护子女的权利。
在财产方面,夫妻双方以家庭共同财产的原则进行管理和分配,同时夫妻双方也享有个人财产的独立权利。
此外,婚姻的变更和终止也是婚姻家庭编的内容之一。
婚姻关系可以通过离婚或者死亡等方式终止。
离婚可以根据双方共同协议或者一方经人民法院判决,但是离婚不能随意,需要考虑到家庭的稳定和子女的利益。
对于家庭暴力等严重情况,也可以通过法律渠道来解决。
此外,婚姻的变更还包括撤销婚约、无效婚姻等内容。
最后,婚姻家庭编还涉及到亲属关系的法律规定。
这些规定包括夫妻双方的父母、祖父母、孙子女等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兄弟姐妹间的继承权和财产分配等内容。
亲属关系的法律规定使得亲人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和健康。
总的来说,婚姻家庭编作为民法典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个人和家庭关系的规范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涉及到婚姻的成立和效力、婚姻关系的维护、婚姻的变更和终止以及亲属关系的法律规定等内容。
通过对婚姻家庭编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婚姻关系的稳定和健康,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谢谢大家!。
婚姻家庭法(1-2章)一、婚姻法概述(一)婚姻法的概念1.婚姻法按其调整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广义的婚姻法和狭义的婚姻法。
广义的婚姻法,是指既调整婚姻关系又调整基于婚姻关系而产生的家庭关系的法律。
狭义的婚姻法,专指规定婚姻的成立、终止以及婚姻的效力即夫妻间权利义务的法律,其内容不涉及婚姻关系以外的其他家庭事项。
2.我国婚姻法,是指规定和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属于广义婚姻法。
(二)我国婚姻法的渊源1.宪法和普通法律2。
国务院和所属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3.地方法规和民族自治地方法规4.最高人民法院、全国人大关于适用婚姻法的司法、立法解释5.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三)婚姻法的特征1. 调整对象的广泛性。
2. 调整对象身份的多重性3. 具有明显的伦理性4. 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二、继承法概述(一)继承法的概念继承法指调整遗产的继承关系,确定遗产归属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继承法的特征1. 继承法是与亲属身份关系相联系的财产法2. 继承法是适用于一切公民的普通法3. 继承法是强行法三、中国婚姻、继承立法的发展学习要点:了解我国婚姻继承立法的发展过程。
《婚姻法》(2001年修正案)的重大突破和发展。
四、婚姻家庭制度概述学习要点:婚姻家庭关系的主要内容、历史类型(一)婚姻家庭关系的主要内容:我国婚姻法的调整对象包含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和财产关系。
人身关系是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方面,所以,婚姻法从本质上看属于身份法而非财产法。
(二)婚姻家庭关系的性质婚姻家庭关系具有双重属性,社会性和自然性。
社会属性具有决定作用。
(三)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类型人类婚姻家庭制度大约经历了三种历史类型:1.群婚制。
指一群男子与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的婚姻形式。
与杂乱性交关系的区别是:两性关系因血缘而受到了初步限制。
群婚制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1)血缘群婚制。
指同辈份男女之间可以互为夫妻,排斥了不同辈份的男女之间的两性关系。
(2)亚血缘群婚制。
第 1 页 共 19 页婚姻家庭法(串讲)一.不定项选择题1.在亲等计算上,我国的代次实体计算法、罗马法亲等计算法、寺院法亲等计算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将祖父母与孙子女称为直系血亲二亲等的是( BC )。 A.我国的代次实体计算法 B.罗马法亲等计算法 C.寺院法亲等计算法 D.其他的亲等计算法2.中国古代亲属分为以下几种( BCD )。 A.姻亲 B.外亲 C.宗亲 D.妻亲
3.在我国,解除亲属身份关系的行为包括( AD )。 A.离婚 B.婚姻被撤销 C.婚姻被宣告无效 D.解除法律拟制的亲属关系4.甲男和乙女完全符合结婚条件,二人如果要求结婚,申请结婚登记需要提交的证件和证明材料是( AB )。 A.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 B.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没有近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C.基层组织的证明 D.婚前健康检查合格证明5.甲男的母亲是乙女的姨母,甲男和乙女属于( CD ) 。 A.直系血亲 B.二代以内旁系血亲 C.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D.四代以内旁系血亲6.甲男和乙女完全符合结婚条件,二人如果要求结婚,申请结婚登记需要提交的证件和证明材料是( AB )。 A.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 B.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没有近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C.基层组织的证明 D.婚前健康检查合格证明7.亲属关系的发生原因包括( ABC )。 A.出生 B.结婚 C.亲属拟制行为的成立 D.扶养关系的存在8.甲男的母亲是甲女的姨母,甲男和乙女均已达到法定婚龄,且均无禁止结婚的疾病,二人要求结婚,依照我国现行法律( B )。 A.可以结婚 B.不得结婚 C.女方实施绝育手术后可以结婚 D.女方超过50岁可以结婚
9.甲男和乙女完全符合结婚条件,二人如果要求结婚,如果甲男在国外( D )。第 2 页 共 19 页
A.可以出具自愿与对方结婚的书面材料由女方单独办理结婚登记 B.可以委托他人代办结婚登记 C.可以由所在单位出面代为办理结婚登记 D.必须回国亲自办理办理结婚登记10.刘某于2002年7月刑满释放,回到自己的住所H省A市某区进行经商。2004年,刘某在上海认识波兰游人玛莎。二人恋爱一段后商议在中国结婚。刘某作为刑满释放人员,( A )和外国人结婚。 A.能 B.不能 C.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可以 D.释放5年后可以11.甲某现年19岁,在某大学就读,其父在某公司任职,其母是下岗工人,家庭生活条件并不富裕。甲某一年需交纳学费5000元,花费生活费和其他费用8000元。如果甲某父母拒绝支付其学习和生活费用,甲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该( B )。 A.支持甲某的诉讼请求 B.不支持甲某的诉讼请求 C.判令甲某之父所在单位协助解决 D.判令甲某就读学校减免甲某学费12.刘某于2002年7月刑满释放,回到自己的住所H省A市某区进行经商。2004年,刘某在上海认识波兰游人玛莎。二人恋爱一段后商议在中国结婚。假设刘某可以和玛莎在我国结婚,应当向( B )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A.上海市 B.H省 C.A市某区 D.北京市13.某甲(男)和某乙(女)自2002年5月结婚后,一直感情不和。生育丙后因照顾孩子问题矛盾更加突出,现二人均同意离婚,但对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问题达不成协议。某甲和某乙应当通过( B )方式解除婚姻关系。 A.办理离婚登记 B.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C.自行离婚 D.办理离婚登记和向法院起诉均可14.张某和李某夫妻因在一次事故中身体严重受伤,失去劳动能力,无力继续抚养自己的女儿张千,便欲将女儿送给他人收养。邻村王某(男)未曾娶妻生子,独身一人生活多年,有些积蓄。考虑到年老后的生活,便产生收养张千的想法。经和张某、李某商议,达成了收养协议。要使收养关系有效成立,需要履行的手续是( C )。第 3 页 共 19 页
A.到村委会登记 B.到公安部门备案 C.到民政部门登记 D.办理公证
15.当代亲属分为如下几类( BCD )。
A.宗亲 B.血亲 C.配偶 D.姻亲二.判断题1.我国婚姻家庭法中所界定的“家庭”,指的是有权利义务关系的亲属群体,而不以是否共同生活为标志。( √ )2.中国古代社会的宗亲属于血亲,外亲则不是血亲。( × )3.对偶婚制只是一种由群婚制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形态,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婚姻形态。( √ )4.当出现双重亲属关系的时候,随着新的亲属关系的确立,旧的亲属关系自然消灭。( × )
5.公民死亡并不导致其亲属关系效力的全部消灭。( √ )6.在离婚时,对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难以确定的,按夫妻共同财产处理。( √ )7.夫妻财产约定必须在婚前作出始为有效。( × )
8.严格意义上的夫妻关系,是伴随着对偶婚制的确立而产生的。( × )9.婚姻家庭权利义务并不以亲属共同生活的范围为限。( × )10.在我国,自然人具有一般民事行为能力并不一定具有结婚行为能力。( √ )11.人民法院就同一婚姻关系分别受理了离婚和申请宣告婚姻无效案件的,应当首先进行离婚案件的审理。( × )12.夫妻别体主义源于奴隶制时代的后期罗马法。( √ )13.知识产权是一种智力成果权,具有很强的人身性。婚后一方取得的知识产权,其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都具有专属性。( × )14.宣告死亡后,如果被宣告死亡人重新出现而原配偶又没有再婚,则婚姻关系自动恢复。( √ )15.进行调解是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先行程序,但不是通常情形下的必经程序。第 4 页 共 19 页
( × )三.论述题1. 无效婚和可撤销婚有何联系和区别?试述我国的婚姻无效制度。答:无效婚和可撤销婚有何联系和区别:(1)结婚时欠缺的结婚条件不同。 可撤销婚姻所欠缺的是婚姻当事人违反“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而无效婚姻是指当事人因违反结婚的禁止性规定,登记结婚时欠缺结婚的实质条件。 (2)时效不同 宣告无效婚姻是绝对无效,只要符合宣告无效婚姻的几种情形即无效,不因时间的经过而消灭;例外情形:司法实践中主要包括,因未到法定婚龄而结婚,起诉离婚时双方年龄均已在法定婚龄之内。有禁止结婚亲属关系的已生有子女或不能生育的。这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八条规定的情形:“当事人依据婚姻法第十条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申请时,法定的无效婚姻情形已经消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而可撤销婚姻是相对无效,它有时间限制,因时间的经过而消灭。即,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3)请求人不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七条规定:有权依据婚姻法第十条规定向人民法院就已办理结婚登记的婚姻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主体,包括婚姻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利害关系人包括:(一)以重婚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及基层组织。(二)以未到法定婚龄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未达法定婚龄者的近亲属。(三)以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四)以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与患病者共同生活的近亲属。近亲属的认定,应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的规定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条第二款规定:因受胁迫而请求撤销婚姻的,只能是受胁迫一方的婚姻关系当事人本人。
无效婚姻制度是婚姻家庭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2001年以前,我国的婚姻法对于无效婚姻的规定还是空白,到了2001 年4 月 28 日新修订的《婚姻法》中增设无效婚姻制度,其中增设了可撤销婚姻制度,弥补了法律的空白,这对健全我国的第 5 页 共 19 页
婚姻法律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我国的无效婚姻制度在实体和程序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但是任何事情都要经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无效婚姻制度也是如此。在了解无效婚姻的制度概况的基础上,比较外国的立法例,定位于我国婚姻法领域,立足于现行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作出个人的一些分析与见解。希望能对完善我国的婚姻家庭制度能够有所帮助。我国的无效婚姻制度: 一 、无效婚姻制度的历史沿革 无效婚姻制度自古代以来就有了,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从单一的绝对无效婚姻制度到无效婚姻制度,无效婚姻制度又包括了绝对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虽然说现在有些国家还保留单一的无效婚姻制度,但是,绝大多数国家还是采用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并存的制度。应该说无效婚姻制度是一种进步。 (一)无效婚姻的概念 婚姻是男女双方以自愿为基础的,以共同生活为目的的合法的两性结合形式。婚姻的成立,是指男女之间的两性关系因符合法定的成立要件而被法律认为婚姻关系产生或存在。所谓无效婚姻,是指婚姻绝对无效,即某些已经缔结的婚姻因为违反法定要件而不具有法律效力。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规定有无效婚姻制度。所谓可撤销婚姻,是相对无效的婚姻即当某项婚姻关系符合法定可撤销条件时,是否撤销,取决于有撤销请求权的一方当事人的态度 。 综上所述,无效婚姻制度应该包括绝对无效婚姻制度和可撤销婚姻制度,绝对无效婚姻制度与可撤销婚姻制度应该是一个并列的关系,这两个制度互相补足,使得无效婚姻制度的内容更加丰富与完整。 (二)无效婚姻制度的历史发展情况 无效婚姻制度源于古代法,汉穆拉比法典和罗马市民法对无效婚姻有所规定,但按照婚姻法学理论界的通说,真正的无效婚姻制度是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寺院法。教会将婚姻视为男女双方与神订立的契约,禁止一切离婚。但面对大量痛苦的婚姻和急于摆脱婚姻束缚的要求,教会最终创设了无效婚姻理论。之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多相应地规定了此制度。如:1804年《法国民法典》、1900年《德国民法典》,此后瑞士、日本、英国等许多国家相继设立了这种制度。但是,有些国家只设立无效婚姻制度,不再设可撤销婚姻制度,而是将欠缺结婚成立要件的违法婚姻统一称为无效婚姻,没有绝对或者相对的说法。美国也是采用单一的无效婚姻制度,《德国民法典》在1998年也将原来的无效婚姻制度全部改为可撤销婚姻。 我国古代法律不承认违法婚姻的效力,律法中将违法结合的婚姻定为违律嫁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婚姻法立法方面也做出了规定。1950年和1980年两部婚姻法仅规定了结婚法定条件和程序,对不符合结婚法定条件和程序的违法婚姻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