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空场采矿法
- 格式:ppt
- 大小:721.00 KB
- 文档页数:76
有色金属矿山采矿方法概述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采矿方式主要为露天、坑下开采。
有色金属矿山地下开采方式按地压控制方式,分为空场法、充填法、崩落法三大类,以空场法、充填法具多。
1.空场采矿法根据矿块或矿壁的结构不同与回采作业的特点,空场采矿法可分为全面采矿法、房柱采矿法、阶段矿房采矿法等。
(1)全面采矿法主要是用于水平和缓倾斜矿床的开采。
其特点是回采工作面沿矿床走向或倾斜方向全面推进,整层回采。
在回采时将矿体内所夹废石或贫矿石留下来,根据需要堆成矿柱来支撑采空区顶板。
该法优点是生产能力大,采准切割工作量较少,采矿成本低,采场通风好,能在采场处理废矿石。
但采场顶板暴露面积大,容易发生大面积冒顶。
只适用于水平或缓斜,矿石与顶板稳固,矿石品位分布不均匀或有夹石层的矿床,矿床厚度不大于5~7米。
(2)房柱留矿法主要是用于水平和缓倾斜矿床的开采。
其特点是在矿块内矿柱和矿房交替布置,回采矿床时留下规则的,不连续或连续的带状矿柱,以此支撑采采区顶板。
该法优点主要是采准切割工作量小,工序简单,各工艺可以平行作业,通风及作业条件好,但回收率低,用于矿石和围岩稳定的倾角小于40°的矿床。
(3)分段采矿法、阶段矿房采矿法主要用于急倾斜、厚度大的矿床开采。
矿房沿矿体走向或垂直方向布置,用深孔、扇形炮眼爆破落矿,由下部漏斗柱阶段平巷放矿。
主要用于围岩稳固,矿石较稳固、矿体厚度在8~20米,倾角大于矿石的自然安息角,且矿体内夹石少,矿体与围岩接触线明显的矿床。
2.充填采矿法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逐步用充填料充填采空区的采矿方法叫充填采矿法。
有时还用支架与充填料相配合,以维护采空区。
充填采空区的目的,主要是利用所形成的充填体进行地压管理,以控制围岩崩落和地表下沉,并为回采创造安全和便利的条件。
有时还用来预防有自燃矿石的内因火灾。
按矿块结构和回采工作面推进方向充填采矿法又可分为单层充填采矿法、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和分采充填采矿法。
采矿方法要点归纳一、空场采矿法适用于开采水平、微倾斜、缓倾斜的矿体。
其采矿法不仅能开采薄矿体,更适合于开采厚矿体和极厚矿体。
特征:将矿块划分为规则的矿房和矿柱,并根据矿体的厚度及采矿设备、技术条件的不同,选用浅孔、中深孔或深孔落矿方案进行矿房的回采,因而有浅孔房柱和中深孔房柱之分。
1.浅孔房柱采矿法(1)主要适用于矿石和围岩稳固与较稳固的矿体。
(2)矿体倾角30°以下。
(3)矿体厚度小于8-10m。
(4)价值不高或品位较低的矿石。
2.中深孔房柱采矿法(1)矿石稳固和中等稳固。
当顶板围岩稳固或中等稳固时,采用不切顶或不预控顶;当顶板不太稳固或局部不稳固时,可采用切顶与预控顶;(2)矿体倾角≤30°;(3)厚度≤6-8m的矿体,采用不切顶房柱法;厚度8-10m的矿体,可采用浅孔切顶房柱法;厚度11-12m的矿体;可采用中深孔切顶房柱法;(4)顶板接触面平整,可采用不切顶房柱法;顶板接触面不平整,可采用切顶房柱法;(5)使用于低品位、价值低、凿岩性较好的矿石中。
二、全面采矿法适用于开采矿石围岩均较稳固,矿体厚度小于5-7m的水平至缓倾斜矿体;也适合于开采矿体底板起伏较大或矿体厚度变化较大以及矿石品味不均匀的矿体。
1.普通全面采矿法(又称全面采矿法)(1)一般要求矿岩中等稳固以上;顶板的暴露面积应大于200-500m;(2)矿体倾角≤30°;(3)矿体厚度在5-7m以下,国内大部分矿山开采1.5-3.0m的矿体;(4)一般矿体产状较稳固;(5)该法留有采场内矿柱,最好在贫矿中应用。
2.留矿全面采矿法(1)矿石和顶板岩石为稳固或中等稳固;矿石不粘结,不自然;(2)矿体倾角由缓倾斜到倾斜(即26°-55°),以倾斜矿体为主;(3)厚度由薄至中厚的矿体,以薄矿体为主;(4)可用于形态较复杂,厚度和品位变化较大,以及底板沿走向和倾斜均有起伏的不稳定矿体。
三、浅孔留矿采矿法适用于开采矿石中等稳固和围岩稳固的急倾斜矿体,并要求矿石无自燃性、氧化性,破碎后不易再结块。
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一、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原理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是指在采矿结束后,将采掘过的矿区进行填充,使矿区形成封闭的空间,避免地表坍塌和污染。
这种采矿方法利用尾矿和废石堆积填充矿场,减少对地表的破坏,保护环境。
二、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优点1.保护环境。
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降低水质和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提高资源利用率。
通过填充矿区,可以有效地利用尾矿和废石,减少资源浪费。
3.减少灾害发生。
填充矿区可以使原本开采过的地下空间得到有效利用,减少地表坍塌和其他灾害的发生。
4.节约成本。
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可以减少清理和治理矿区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三、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操作步骤1.表面清理。
在填充矿场前,必须对矿区进行表面清理,清除草地、树木等障碍物。
2.挖掘和开采。
根据矿区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挖掘和开采方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采矿活动。
3.分选和分类。
在开采后,对采集的矿石进行分选和分类,将有用的矿石和尾矿分开。
4.填充运输。
将尾矿和废石运输到矿区,进行填充作业,填充材料要均匀覆盖整个矿区。
5.固结封闭。
在填充完成后,必须对矿区进行固结封闭,确保填充物不会发生塌陷和流动。
6.监测和维护。
填充完成后,必须对矿区进行定期监测和维护,保持矿区的稳定和安全。
综上所述,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是一种环保和高效的采矿方法,可以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灾害发生,并节约成本。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操作,可以实现矿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希望未来更多的矿业企业能够采用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建设绿色矿山,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矿方法根据矿石回采过程中采场管理方法的不同,金属非金属矿山地下采矿方法可分为空场采矿法、充填采矿法和崩落采矿法等。
1)空场采矿法空场采矿法在回采过程中,采空区主要依靠暂留或永久残留的矿柱进行支撑,采空区始终是空着的,一般在矿石和围岩很稳固时采用。
根据回采时矿块结构的不同与回采作业特点,空场采矿法又可分为全面采矿法、房柱采矿法、留矿采矿活、分段矿房法和阶段矿房法等。
(1)全面采矿法。
在薄和中厚的矿石和围岩均稳固的缓倾斜(倾角一般小于30°)矿体中,应用全面采矿法。
该方法的特点是:工作面沿矿体走向或倾向全面推进,在回采过程中将矿体中的夹石或贫矿留下,呈不规则的矿柱以维护采空区,这些矿柱一般作永久损失,不进行回采。
(2)房柱采矿法。
房柱采矿法用于开采水平和倾斜的矿体,在矿块或采空区矿房和矿柱交替布置,回采矿房时,留连续的或间断的规则矿柱,以维护顶块岩石。
它比全面采矿法适用范围广,不仅能回采薄矿体,而且可以回采厚和极厚矿体。
矿石和围岩均稳固的水平和缓倾斜矿体,是这种采矿方法应用的基本条件。
(3)留矿采矿法。
工人直接在矿房暴露面下的留矿堆上作业,自下而上分层回采,每次采下的矿石靠自重放出1/3左右,其余暂留在矿房中作为继续上采的工作台。
矿房全部回采后,暂留在矿房中的矿石再行大量放出,即大量放矿。
这种采矿方法适用于开采矿石和围岩稳固、矿石无自燃性、破碎后不结块的急倾斜矿床。
(4)分阶段矿房法。
分阶段矿房法是按矿块的垂直方向,再划分为若干分段;在每个分段水平布置矿房和矿柱,中分段采下的矿石分别从各分段的出矿巷道运出。
分段矿房回采结束后,可立即回采本分段的矿柱并同时处理采空区。
(5)阶段矿房法。
阶段矿房法是用深孔回采矿房的空场采矿法。
根据落矿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水平深孔阶段矿房法和垂直深孔阶段矿房法。
前者要求在矿房底部进行拉底,后者除拉底外,有的还需在矿房的全高开出垂直切割槽。
2)崩落采矿法崩落采矿法是以崩落围岩来实现地压管理的采矿方法,即随着崩落矿石,强制(或自然)崩落围岩充填采空区,以控制和管理地压。
采矿方法大全一、空场采矿法1、下向分层空场法2、分段空场法3、V、C、R采矿法下向分层空场法分段空场法V、C、R采矿法二、留矿采矿法1、浅孔留矿法2、中深孔留矿法3、深浅孔留矿法浅孔留矿法中深孔留矿法深浅孔留矿法三、充填采矿法1、水平分层干式充填法2、向上水平分层尾砂充填法3、尾砂分级和砂浆制备系统4、空场嗣后尾胶充填法5、胶结充填系统6、砼尾砂分步充填法7、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水平分层干式充填法向上水平分层尾砂充填法尾砂分级和砂浆制备系统空场事后尾胶充填法胶结充填系统砼尾砂分步充填法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四、崩落采矿法1、阶段强制崩落法2、暂留矿石垫层阶段崩落法3、盘区连续开采崩落法4、束装深孔阶段崩落法5、竖分条崩落法6、有底柱分段崩落法7、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阶段强制崩落法暂留矿石垫层阶段崩落法盘区连续开采崩落法束装深孔阶段崩落法竖分条崩落法有底柱分段崩落法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五、矿柱回采1、阶段崩落回采充填法矿柱2、阶段崩落回采留矿法矿柱3、药室落矿回采留矿法矿柱4、阶段深孔回采空场法矿柱阶段崩落回采充填法矿柱阶段崩落回采留矿法矿柱药室落矿回采留矿法矿柱阶段深孔回采空场法矿柱六、采空区处理1、联合处理空区2、充填物料处理空区联合处理空区充填物料处理空区七、露天开采1、老庙基山矿段露天开采2、崂山矿段露天开采3、铜山矿区露天开采4、前山矿区露天开采老庙基山矿段露天开采崂山矿段露天开采铜山矿区露天开采前山矿区露天开采七、采场底部结构1、电耙运矿底部结构2、振动放矿底部结构3、铲运机装矿平底底部结构4、铲运机装矿堑沟底部结构电耙运矿底部结构振动放矿底部结构铲运机装矿堑沟底部结构铲运机装矿平底底部结构。
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英文回答:In-situ filling mining method is a mining techniquethat involves filling the mined-out areas with waste materials or backfill materials to support the surrounding rock and prevent collapse. This method is commonly used in underground mining operations where the extracted oreleaves voids behind.One advantage of the in-situ filling mining method is that it provides structural support to the underground mine, reducing the risk of cave-ins and ensuring the safety of miners. By filling the empty spaces with waste materials or backfill materials, the stability of the remaining rock is enhanced, making the mining operation safer and more efficient.Another benefit of this mining method is the environmental advantage it offers. Instead of leaving themined-out areas open and exposed, the in-situ filling mining method allows for the reclamation of the land. By filling the voids with waste materials, the land can be restored and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such as agriculture or construction.Let me give you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how the in-situ filling mining method works. Imagine a scenario where a company is mining for gold in an underground mine. As the gold is extracted, voids are created in the mine. To prevent the collapse of the mine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miners, the company decides to use the in-situ filling mining method.They start by identifying suitable waste materials or backfill materials that can be used to fill the voids. These materials can be anything from sand and gravel to mine tailings or even cement. Once the materials are identified, they are transported to the mine and placedinto the voids using specialized equipment.As the voids are filled, the stability of the mineimproves, reducing the risk of cave-ins. The waste materials or backfill materials also provide support to the remaining rock, preventing it from collapsing. This allows the mining operation to continue safely and efficiently.中文回答: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是一种采矿技术,其通过用废弃物或充填材料填充采空区域,以支撑周围的岩石并防止坍塌。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The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Management Process.编订:XXXXXXXX20XX年XX月XX日空场采矿法及安全要求简易版空场采矿法及安全要求简易版温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应用在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
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空场采矿法适用于矿岩中等以上稳固、矿岩接触面较明显、形态较稳定的矿体。
其特点是将矿体沿走向划分成矿房和矿柱,分两步骤回采;矿房回采时,采空区顶板主要依靠矿岩自身的稳固性和矿(岩)柱来支撑;矿房回采完毕后,有计划地回采矿柱或不采矿柱,并及时处理采空区。
空场采矿法的优点是成本低,生产能力和劳动生产率高。
缺点是采空区留下大量矿柱,且回采困难,采空区需处理。
空场采矿法可分为分层(单层)空场法、分段空场法和阶段空场法(阶段矿房法)。
分层空场法又可分为全面采矿法、房柱采矿法和留矿采矿法。
空场采矿法的主要安全要求有:●加强顶板管理。
顶板管理主要是对顶板的监测控制,是应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井下采矿过程中所形成的空间、围岩、顶板的观察和测定,分析掌握其变形、位移等的变化情况和规律,获得其大冒落前的各种征兆,以便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保证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大●根据矿山地质条件,岩石力学参数以及大量监测数据的规律和经验,选择修正矿块的结构参数、回采顺序、爆破方式等控制地压活动,减少冒落的危害。
●根据采场结构、面积大小,结合地质构造,破碎带的位置、走向,矿石的品位高低等因素,在矿岩中选留合理形状的矿柱和岩柱,以控制地压活动,保护顶板。
金属矿山井下中深孔空场法采矿工法金属矿山井下中深孔空场法采矿工法引言:金属矿产是重要的矿产资源,矿山开采是金属矿产获取的主要途径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矿山开采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中深孔空场法采矿工法作为一种先进的矿山开采方法,逐渐受到矿山行业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中深孔空场法采矿工法的原理和应用,以及与传统开采方法的对比。
一、中深孔空场法采矿工法的原理中深孔空场法采矿工法是一种在地下矿山中利用孔隙和空间来开采矿石的方法。
它通过在地下矿脉中钻探出一系列的中深孔,然后利用这些孔隙和空场来进行开采工作。
具体来说,中深孔空场法采矿工法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1. 孔隙探测:首先,需要对地下矿脉进行孔隙探测,确定其中的空间状况。
这个步骤可以通过地质勘探和地下雷达等技术手段进行。
2. 孔洞钻探:根据孔隙探测的结果,选择适当的位置进行孔洞钻探。
钻探技术可以采用钻机、爆破等方式来完成。
3. 矿石开采:在孔洞钻探完成后,可以开始进行矿石的开采工作。
通过将开采设备和材料送入孔洞中,将矿石取出并运输至地面。
4. 空场固化:完成矿石开采后,需要对空场进行固化,以防止塌陷和安全事故发生。
这个步骤可以使用混凝土注浆等方式来实现。
二、中深孔空场法采矿工法的应用1. 提高开采效率:中深孔空场法采矿工法相比传统开采方法,可以更好地利用地下矿脉中的孔隙和空间。
通过钻探中深孔,可以直接将矿石从地下取出,无需挖掘大面积的矿井。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开采效率,节约资源成本。
2. 降低环境影响:中深孔空场法采矿工法通过在地下进行开采,可以减少对地表环境的损害。
相比传统开采方法,不需要大规模开挖矿井和堆矿,减少了对地表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风险。
3. 安全性高:中深孔空场法采矿工法可以避免因地面矿井塌陷引发的安全事故。
通过将开采活动转移到地下进行,可以减少人员在地下的工作时间,降低了事故的发生概率。
三、中深孔空场法采矿工法与传统开采方法的对比1. 成本效益:中深孔空场法采矿工法需要投入大量的设备和材料进行孔洞钻探和矿石运输,相比传统开采方法成本较高。
采矿方法简述1 采矿方法分类一、依据回采时的地压管理方法将其分为空场采矿法、崩落采矿法和充填采矿法三大类。
见表一二、在三大类采矿方法分类的基础上,根据矿体的厚度、形态、倾角以及矿岩稳固性进一步进行分类,分类情况见表二表三采矿方法适用表2 采矿方法详述2.1 空场法空场法是在回采过程中,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先回采矿房,再回采矿柱。
在回采矿房时,采场以敞空形式存在,依靠矿柱和围岩本身的强度来维护。
空场采矿法是我国金属矿山地下开采史上应用最早,最广泛,在技术上最成熟的采矿方法。
据1978年资料,我国有色金属地下矿山,本类采矿方法的使用比重为55.7%。
另据2003年统计资料,有色金属矿山使用此法的占46.1%,黄金矿山占65%,铁矿山占5.9%。
(对18个重点矿山统计结果),可见空场采矿法在我国地下矿山中占有重要位置。
在世界其他国家金属矿山地下采矿法中,空场采矿发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据不完全统计,国外使用空场采矿法出矿约占地下总出矿量的60%。
如房柱法在美国约占70%,分段矿房法:美国约占83%,赞比亚约占53%,日本约占47%;留矿法:法国约占24%,日本约占12%。
空场采矿法具有成本低,生产能力大,劳动效率高,采准时间短和较易达产等突出优点,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其最大的缺点是留下的矿柱和采空区需第二步进行回采和处理,且进行该项工作难度较大。
另外,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压将增大,这在深部开采时,该法会受到很大限制。
国内外空场采矿法发展的趋势:(1)采场结构参数将不断扩大。
由于喷锚(锚杆,锚索)技术,注浆技术以及岩石力学在采矿工程中应用技术不断的进步和完善,使得采场结构参数将更趋合理和不断的扩大。
(2)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大型采矿配套设备,以及结构简单的采矿方法将逐步替代生产能力低,积压资金的空场法,如留矿法。
(3)对于厚大矿体,大孔径,下向深孔凿岩技术,柱状,球状药包落矿技术及适应此技术的采矿方法将会进一步发展。
采矿方法适用条件要点归纳1)、空场采矿法适用于开采水平、微倾斜、缓倾斜的矿体。
其采矿法不仅能开采薄矿体,更适合于开采厚矿体和极厚矿体。
特征:将矿块划分为规则的矿房和矿柱,并根据矿体的厚度及采矿设备、技术条件的不同,选用浅孔、中深孔或深孔落矿方案进行矿房的回采,因而有浅孔房柱和中深孔房柱之分。
1.浅孔房柱采矿法(1)主要适用于矿石和围岩稳固与较稳固的矿体。
(2)矿体倾角30°以下。
(3)矿体厚度小于8-10m。
(4)价值不高或品位较低的矿石。
2.中深孔房柱采矿法(1)矿石稳固和中等稳固。
当顶板围岩稳固或中等稳固时,采用不切顶或不预控顶;当顶板不太稳固或局部不稳固时,可采用切顶与预控顶;(2)矿体倾角≤30°;(3)厚度≤6-8m的矿体,采用不切顶房柱法;厚度8-10m的矿体,可采用浅孔切顶房柱法;厚度11-12m的矿体;可采用中深孔切顶房柱法;(4)顶板接触面平整,可采用不切顶房柱法;顶板接触面不平整,可采用切顶房柱法;(5)使用于低品位、价值低、凿岩性较好的矿石中。
2)、全面采矿法适用于开采矿石围岩均较稳固,矿体厚度小于5-7m的水平至缓倾斜矿体;也适合于开采矿体底板起伏较大或矿体厚度变化较大以及矿石品味不均匀的矿体。
1.普通全面采矿法(又称全面采矿法)(1)一般要求矿岩中等稳固以上;顶板的暴露面积应大于200-500m;(2)矿体倾角≤30°;(3)矿体厚度在5-7m以下,国内大部分矿山开采1.5-3.0m的矿体;(4)一般矿体产状较稳固;(5)该法留有采场内矿柱,最好在贫矿中应用。
2.留矿全面采矿法(1)矿石和顶板岩石为稳固或中等稳固;矿石不粘结,不自然;(2)矿体倾角由缓倾斜到倾斜(即26°-55°),以倾斜矿体为主;(3)厚度由薄至中厚的矿体,以薄矿体为主;(4)可用于形态较复杂,厚度和品位变化较大,以及底板沿走向和倾斜均有起伏的不稳定矿体。
依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矿山设计说明书,选择评估报告利用的矿床开采方式、采矿方法1.开采方式目前,我国的矿山开采一般采用露天和坑下两种开采方式。
接近地表和埋藏较浅的部分采用露天开采,深部矿体则采用坑下开采。
对于一个矿体,是用露天开采还是用坑下开采,取决于矿体的赋存状态。
若用露天开采,则应该采用多深合理,这里存在一个深度界线问题,深度界线的确定主要取决于经济效益。
一般来说,境界剥采比如少于或等于经济合理剥采比的,可采用露天开采,否则就采用地下开采方法。
一般来说,矿体浅部以露天开采为主。
用钢钎榔头人工凿岩,人工运矿、运渣。
少数使用机械凿岩,机械运输。
露天开采成本低、设备简单,经济效益好。
目前大部分乡镇企业和群众采矿基本采用这种方法。
深部矿体开拓以竖井为主,少数为斜井。
竖井断面多数矩形,按开拓和生产的需要,分双格、一格半或三格。
主格提升矿石、材料和人员,另一格用作提升配重、铺设风水管、电缆和人梯。
坑下开采过程主要由开拓、采准、回采三个阶段组成。
开拓主体井巷工程包括:竖井、石门、沿脉运输巷道、探矿穿脉、通风、安全出口等。
辅助工程有:水仓、泵房、排水沟、沉淀池、供风、变电硐室。
开拓工作完成以后,即做好采准工作,然后进行回采。
总而言之,矿产资源是有限的,矿山开采工作必须坚持“贫富兼采”、“大小、厚薄兼采”的原则,做到珍惜资源,充分利用资源。
2.采矿方法采矿方法是研究矿块的开采方法,它包括采准、切割和回采三项工作。
为了很好的回采矿石而在矿块中所进行的采准、切割与回采工作的总和,称为采矿。
2.1 采矿方法选择的基本要求(1)安全和良好的工作条件。
(人身安全和作业条件、生产安全、地下及地表构筑物安全)(2)充分、合理地开采地下矿产资源。
选择的采矿方法要贫化小、矿石质量高,有利于配矿和矿石质量控制,满足加工部门对矿石质量的要求。
(3)生产能力大,劳动效率高。
利于生产管理和实施强化集中开采。
(4)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