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47 MB
- 文档页数:56
有机化学化合物中的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化学键1.1共价键:共价键是最常见的有机化学键,是由两个原子间共享电子对形成的。
它是由电子的轨道重叠形成的,并且具有较高的结合能。
共价键有两种类型:单共价键、双共价键和三共价键。
1.2极性共价键:极性共价键是由电负性不同的原子组成的共价键。
其电子密度偏向电负性较大的原子,形成了部分正电荷和部分负电荷。
极性共价键导致了分子的极性特性。
1.3非共价键:非共价键包括氢键、离子键、金属键和范德华力。
这些键中的电子并不被共享,而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相互作用。
2.分子结构2.1线性结构:线性结构是最简单的分子结构之一,分子中的原子按照直线排列。
例如,乙烷(C2H6)中的碳原子和氢原子在一条直线上排列。
2.2支链结构:支链结构是由一个或多个侧基连接在直链上形成的分子结构。
例如,异丁烷(C4H10)是一个含有支链结构的分子,其中一个甲基(CH3)侧基连接在主链上。
2.3环状结构:环状结构是由碳原子形成的环状分子结构。
环状结构可以是饱和的,也可以是不饱和的。
例如,环丙烷(C3H6)是一个含有三个碳原子形成环状结构的分子。
2.4芳香环结构:芳香环结构是由苯环及其衍生物组成的分子结构。
苯环由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组成,形成一个环状结构。
苯环中的碳原子之间通过π电子云形成共轭体系。
2.5功能团:功能团是指分子中具有特定化学反应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例如,醇类是一类含有羟基(-OH)功能团的有机化合物,醚类是一类含有氧原子连接两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
以上是有机化学化合物中常见的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不同。
通过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和分子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机制。
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在有机化学中,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而碳原子是特殊的原子,它能够形成四个化学键,与其他碳原子或者其他元素原子发生共价键的形式。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是决定其结构和性质的基础,下面将详细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
一、共价键的形成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通过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来连接,这是因为碳原子的价电子数为4,而每个共价键需要一个电子,所以碳原子可以形成4个共价键。
共价键是通过相互共享电子对来建立的,其中电子的共享是均衡的。
共享的电子对使得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从而形成共价键。
二、单键、双键和三键根据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的数量,可以将化学键分为单键、双键和三键。
1. 单键:由共享一对电子形成的化学键被称为单键。
单键通常是比较长的,也是最容易断裂的。
例如,乙烷中的碳-碳键就是一个单键。
2. 双键:由共享两对电子形成的化学键被称为双键。
双键通常比单键短,也比单键具有更大的键能。
例如,乙烯中的碳-碳键就是一个双键。
3. 三键:由共享三对电子形成的化学键被称为三键。
三键通常比双键更短,也更具有键能。
例如,乙炔中的碳-碳键就是一个三键。
三、杂化轨道除了共价键的数量之外,有机化合物中的碳原子还可以通过改变其杂化轨道来调整化学键的性质。
杂化轨道是由碳原子的原子轨道形成的,通过将s轨道和p轨道进行混合形成。
1. sp3杂化轨道:当碳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时,它的的s轨道和三个p轨道会进行杂化形成四个sp3杂化轨道。
这种杂化轨道可以与其他原子形成单键。
2. sp2杂化轨道:当碳原子形成三个共价键时,它的s轨道和两个p 轨道会进行杂化形成三个sp2杂化轨道。
这种杂化轨道可以与其他原子形成双键。
3. sp杂化轨道:当碳原子形成两个共价键时,它的s轨道和一个p 轨道会进行杂化形成两个sp杂化轨道。
这种杂化轨道可以与其他原子形成三键。
四、共价键的类型除了根据化学键的数量和杂化轨道的不同,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还可以根据碳原子与其他原子形成的键的种类进行分类。
第1章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第1部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化学1.价键理论一、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共价键共价键的 最大重叠原理: 饱和性:方向性: 例 H 2 + Cl 2 2HCl+xyx x xy重叠最大部分重叠2s 2p x 2p y2p z2s 2p x 2p y2p z跃迁原子轨道重组4个sp 3轨道C: 1s 22s 22p 2碳原子的几种轨道杂化①sp 3杂化109.5o四面体型2.杂化轨道理论HC H H Hσ 键(sp 3-s)HC H Hσ 键(sp 3-s)HC H Hσ 键(sp 3-sp 3)HC H HClσ 键(sp 3-p)甲烷(CH 4)的成键示意CHHHHC HHHHσ 键轴对称方式交叠②sp2杂化跃迁2s 2p x 2p y2p z2s 2p x 2p y2p z原子轨道重组120o3个sp2轨道2p z平面型乙烯(CH 2=CH 2)的成键示意Csp 2轨道p 轨道C+HHHHC HHp 轨道CHHC CHHHσ 键(sp 2-s)σ 键(sp 2-sp 2)π 键 (p-p)CCHHHCH 3σ 键(sp 2-sp 3)OCHCH 3σ 键(sp 2-sp 2)π 键 (p-p)π 键侧面交叠(电子云结合较松散)③sp杂化2s 2p x 2p y2p z2s 2p x 2p y2p z跃迁原子轨道重组sp 2py 2p z180o 直线型乙炔(CH ≡CH )的成键示意:Csp 轨道p y+HHC H C Hp zCp yp zC C H Hσ 键(sp-s)σ 键(sp-sp)2 π 键 (p-p)σ 键 (sp-sp 2)C C H 3CCHCH 23 分子轨道理论从分子的整体出发研究分子中每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形成化学键——分子轨道——由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线性组合而成。
H A + H B H2+H A H B φ1φ2反键ψ2=φ1 - φ2成键ψ1=φ1 + φ2φ1φ2φ1φ2+φ1φ2-ψ1ψ2分子轨道稳定性示意图ψ2=φ12+φφ34ψ1=φφ12+φφ34++ψ3=φφ12+φφ34ψ4=φφ12+φφ34φπ4*π3*π2π1HO MOLUMO 能量1,3 -丁二烯的 π 分子轨道图1,3-丁二烯分子轨道示意图1,3-丁二烯分子轨道示意图1,3,5-己三烯分子轨道示意图苯的分子轨道示意图苯的分子轨道示意图稳定性比较(1)键能与键的离解能的差异:双原子分子:键能即是键的离解能。